↑
乞丐拉撒路
乞丐拉撒路
〔聖經人物〕1/7
〔圣经人物〕1/7
「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並且狗來餂他的瘡。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路十六20~22上)
《路加福音》第十六章比喻記載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路加提到「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嗤笑耶穌。」對於他們的嗤笑,主就對他們說了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祂以兩個人、兩種生前的生活方式和兩種死後不同的結局,把握今生,預備將來,而作為他們的警告。請注意,路加所記載的「拉撒路」不是主耶穌叫他從死裡復活的那位拉撒路(約十一43~44)。此外,在主耶穌所講的眾多比喻中,從未為其中人物取名;而這裡不但提到拉撒路,且提到亞伯拉罕、摩西等真實的人物,故這一段話並不是一個虛構的比喻,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讓我們仔細比較財主與拉撒路兩人生前的生活方式和永恆的歸宿,成為我們的提醒:
對比
| 財主
| 拉撒路
|
生前的 情況
| 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 渾身生瘡,要得桌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
|
死後的 遭遇
| 被埋葬了,在陰間受痛苦;
| 被天使帶去,在亞伯拉罕的懷裡享福。
|
陰間的 結局
| 在陰間裡極其痛苦,不能到享福的這邊來;
| 在樂園裡得安慰,不能到受痛苦的那邊去。
|
他們的不同點不在於屬世的豐富與貧窮,乃在於他們與神的關係。財主貪愛錢財,全心全意事奉瑪門,結果死後卻是虛空與痛苦;拉撒路對世界沒有什麼要求,因此轉眼仰望神,結果死後進入安息和享受安慰。他們的不同,也不在乎生前的享福與受苦,乃在乎他們是否信靠主,以致靈魂得救。
「拉撒路」這個名字原文字義是「神是我的幫助」。按聖經所記,他沒有講過一句話,但從他身上先苦後甜的境遇,使我們明白人活在世上不同的生活方式,引致死後會有不同的結局。主對拉撒路的描述,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他生前的苦境 ──
- (1) 「討飯的」乞丐
- (2) 「渾身生瘡」,活在病痛之中
- (3) 無助的被人拋棄,「放在財主門口」
- (4) 可憐的「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
- (5) 孤單的只有「狗來餂他的瘡」,其痛苦得不著人的同情
拉撒路雖然是一個貧病交迫的乞丐,淪落至要仰望財主桌上掉下的零碎充飢,甚至狗也來舔他的瘡,因為他敬畏神的緣故,毫無怨言。他死後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懷裡,可能是他在苦難中,仍能尊主為大,並且等候神的救恩,相信他能從神得著幫助。
- 2. 他死後的去處 ── 拉撒路的死沒人紀念,甚至有人也許會說,「像他這樣的人,死了還算是福氣呢!」聖經上沒有說到他被埋葬。很可能他根本沒有下葬,因為當時在耶路撒冷,凡是無名的、無主的乞丐若死在街上,他們的屍體就被運到城外的欣嫩子谷,與垃圾一起焚化。但他蒙神憐愛,在死後,天使帶領他進入了「陰間」,又稱「樂園」(路二十三43),那兒再也沒有飢餓,再也不受狗來舔他的瘡的折磨。他被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那是安息、寧靜、痊癒、平安之所。對他而言,樂園乃是與神同在,享受主恩的地方。有人說的好,拉撒路是「貧窮的過客,天堂的寵兒。」因著他對神的信心,他息了世上的勞苦,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
- 3. 他等候復活 ── 拉撒路在「樂園」裡,等候復活後,有榮美的身體(林前十五43)。那時再也沒有瘡,也沒有痛苦。當主再來時,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要先復活,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帖前四16~17),按各人的行為和工作在基督臺前接受審判(彼前四17;林後五10),得勝的被獎賞,失敗的受懲罰(提後四8;太二十四45~51)。至於那些未得救之人的靈魂,則在陰間裡受痛苦的煎熬,直到千年國度之後,新天新地之前,要經過白色大寶座的審判,連同陰間一起被扔在火湖裡,也就是在地獄裡,受永遠的痛苦;聖經稱此為「第二次的死」(啟二十一11~15;太二十五41)。
【默想】
- 1. 拉撒路進入樂園非因他貧窮、無助而多病,乃因他信而得神幫助。人在地上存什麼態度生活,決定了將來在神面前將受什麼樣的審判。讓我們天天也能從神得著幫助吧!
- 2. 拉撒路雖在苦難煎熬的境遇中,卻不向神發怨言。我們是否不明白為什麼神不幫助我們脫離苦難呢?為什麼我們的遭遇會如此淒慘呢?讓我們想想拉撒路吧!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餂他的疮。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路十六20~22上)
《路加福音》第十六章比喻记载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路加提到「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对于他们的嗤笑,主就对他们说了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祂以两个人、两种生前的生活方式和两种死后不同的结局,把握今生,预备将来,而作为他们的警告。请注意,路加所记载的「拉撒路」不是主耶稣叫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拉撒路(约十一43~44)。此外,在主耶稣所讲的众多比喻中,从未为其中人物取名;而这里不但提到拉撒路,且提到亚伯拉罕、摩西等真实的人物,故这一段话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比喻,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让我们仔细比较财主与拉撒路两人生前的生活方式和永恒的归宿,成为我们的提醒:
对比
| 财主
| 拉撒路
|
生前的 情况
| 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 浑身生疮,要得桌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
|
死后的 遭遇
| 被埋葬了,在阴间受痛苦;
| 被天使带去,在亚伯拉罕的怀里享福。
|
阴间的 结局
| 在阴间里极其痛苦,不能到享福的这边来;
| 在乐园里得安慰,不能到受痛苦的那边去。
|
他们的不同点不在于属世的丰富与贫穷,乃在于他们与神的关系。财主贪爱钱财,全心全意事奉玛门,结果死后却是虚空与痛苦;拉撒路对世界没有什么要求,因此转眼仰望神,结果死后进入安息和享受安慰。他们的不同,也不在乎生前的享福与受苦,乃在乎他们是否信靠主,以致灵魂得救。
「拉撒路」这个名字原文字义是「神是我的帮助」。按圣经所记,他没有讲过一句话,但从他身上先苦后甜的境遇,使我们明白人活在世上不同的生活方式,引致死后会有不同的结局。主对拉撒路的描述,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 1. 他生前的苦境 ──
- (1) 「讨饭的」乞丐
- (2) 「浑身生疮」,活在病痛之中
- (3) 无助的被人抛弃,「放在财主门口」
- (4) 可怜的「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
- (5) 孤单的只有「狗来餂他的疮」,其痛苦得不着人的同情
拉撒路虽然是一个贫病交迫的乞丐,沦落至要仰望财主桌上掉下的零碎充饥,甚至狗也来舔他的疮,因为他敬畏神的缘故,毫无怨言。他死后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怀里,可能是他在苦难中,仍能尊主为大,并且等候神的救恩,相信他能从神得着帮助。
- 2. 他死后的去处 ── 拉撒路的死没人纪念,甚至有人也许会说,「像他这样的人,死了还算是福气呢!」圣经上没有说到他被埋葬。很可能他根本没有下葬,因为当时在耶路撒冷,凡是无名的、无主的乞丐若死在街上,他们的尸体就被运到城外的欣嫩子谷,与垃圾一起焚化。但他蒙神怜爱,在死后,天使带领他进入了「阴间」,又称「乐园」(路二十三43),那儿再也没有饥饿,再也不受狗来舔他的疮的折磨。他被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那是安息、宁静、痊愈、平安之所。对他而言,乐园乃是与神同在,享受主恩的地方。有人说的好,拉撒路是「贫穷的过客,天堂的宠儿。」因着他对神的信心,他息了世上的劳苦,享受与神同在的喜乐。
- 3. 他等候复活 ── 拉撒路在「乐园」里,等候复活后,有荣美的身体(林前十五43)。那时再也没有疮,也没有痛苦。当主再来时,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要先复活,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帖前四16~17),按各人的行为和工作在基督台前接受审判(彼前四17;林后五10),得胜的被奖赏,失败的受惩罚(提后四8;太二十四45~51)。至于那些未得救之人的灵魂,则在阴间里受痛苦的煎熬,直到千年国度之后,新天新地之前,要经过白色大宝座的审判,连同阴间一起被扔在火湖里,也就是在地狱里,受永远的痛苦;圣经称此为「第二次的死」(启二十一11~15;太二十五41)。
【默想】
- 1. 拉撒路进入乐园非因他贫穷、无助而多病,乃因他信而得神帮助。人在地上存什么态度生活,决定了将来在神面前将受什么样的审判。让我们天天也能从神得着帮助吧!
- 2. 拉撒路虽在苦难煎熬的境遇中,却不向神发怨言。我们是否不明白为什么神不帮助我们脱离苦难呢?为什么我们的遭遇会如此凄惨呢?让我们想想拉撒路吧!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