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懷好意,問可否納稅的人
不怀好意,问可否纳税的人
〔聖經人物〕1/15
〔圣经人物〕1/15
「耶穌看出他們的詭詐,就對他們說:『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該撒的。』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路二十23~25)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記載了反對主耶穌的人,以是否可以納稅給該撒的問題,設計來陷害主耶穌,其目的是要把祂困於當時的政治紛爭中。如果祂說應該上稅,便會引起群眾不滿,認為祂對神不忠;反之,祂就會以反羅馬政府的罪名被逮捕入獄。主知道他們的惡意,就質問他們為何試探自己,並要他們拿出一個納稅用的錢,表明「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這樣,祂智慧的避開了這個敏感的政治性爭論,而要陷害主的人聽見覺得希奇,就離開祂走了。
這件事的過程相當戲劇化,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他們是誰 ── 《路加福音》第二十章告訴我們文士和祭司長想要下手捉拿主耶穌,因他們害怕百姓,就不敢貿然行動。他們就打發奸細(希臘原文 egkathetos,意指潛伏而窺探的人),裝作好人,巧言盤問,要逮到祂的話柄,就可以使祂被羅馬巡撫拘捕和審訊。馬太和馬可也說到同樣一件事,但提到去見主耶穌的人是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可見這些奸細就是這班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法利賽人是熱愛祖先遺傳的猶太教徒,他們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當然反對羅馬帝國的統治。希律黨不是宗教團體,而是一個政治黨派,支持羅馬帝國的傀儡政權。這兩班人在平時彼此對立,勢如水火,今竟聯手試探主耶穌。他們問了一個別有用心的問題,就是應否向羅馬皇帝納稅。這一個問題非常的詭詐,也是撒但的陷阱,既不能說可以,也不能說不可以。主若說可以,法利賽人就要在猶太人面前說祂對猶太祖國不忠,是媚外者、亡國奴、猶太奸;主若說不可以,希律黨的人就要去向羅馬巡撫控告祂叛國,祂就有可能因此而被處決。
- 2. 主如何回答 ── 首先,主耶穌看出他們的詭詐,要他們拿一個上稅的錢(希臘原文 nomisma,指因法律而製定的錢幣)給祂看。當時在巴勒斯坦通行的有三種幣制:
- (1) 羅馬鑄造的銀錢(denarion),繳納「人頭稅」,須用此幣
- (2) 在安提阿與推羅所鑄造的省分錢幣,是按希臘標準製作的銀幣(drachma)
- (3) 猶太人用的錢幣,稱捨客勒(shelkel),可能是在該撒利亞鑄造的
請注意主耶穌的身上沒有上稅的「銀錢」;法利賽人身上卻帶著羅馬的銀錢(denarion)。這顯明他們承認該撒的權柄,卻又不肯甘心納稅。故主稱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太二十二18),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接下去,祂拿起這個銀錢說,「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立刻回答說,「是該撒的。」他們拿出來的「銀錢」,一面刻有羅馬皇帝該撒的肖像,另一面刻著「最偉大君王」的號。於是祂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這表明屬神的物應該與屬人的物分別。
主智慧的回答,不但使他們的詭計落空,而且也成為今日教會和信徒的處世原則。它不只應用在納稅與奉獻上,更可應用在你我永恆的歸屬及屬靈價值上。基督徒應對神忠心事奉,也應對政府盡上應有的義務。「該撒的物」有該撒的像和號,那麼「神的物」是什麼呢?摩根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在我們生命中都有主最偉大的君王的號為印證,刻在我們身上。因此銀錢是該撒的,但你是神的。」親愛的,我們都是神所造的,原是有神的形像,更是主耶穌付了血價所買贖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和所有,理當歸給祂啊!
【默想】
- 1. 有關納稅的問題,主耶穌的回答,不是「該納不該納」,乃是要有所分別。銀錢屬於該撒,而我們屬於神。讓世界擁有它的錢幣,但讓神擁有祂手所造的。我們的一生是歸給世界或是歸給神呢?
- 2. 「神的物當歸給神」指出我們的時間、生命、力量、才幹、恩賜、金錢……等,全是神所賜予的「神的物」,祂絕不容許世界的王侵奪。我們有否悉數將屬「神的物」歸給祂呢?
- 3. 從主耶穌的回答中,可見政治和屬靈這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在政治上,我們當順服在上掌權的(羅十三1~7),遵行公民的義務,例如納稅。另外,在屬靈上,我們當順服神,專心事奉神。我們是否將屬神和屬人、屬靈和屬世的物分別清楚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路二十23~25)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反对主耶稣的人,以是否可以纳税给该撒的问题,设计来陷害主耶稣,其目的是要把祂困于当时的政治纷争中。如果祂说应该上税,便会引起群众不满,认为祂对神不忠;反之,祂就会以反罗马政府的罪名被逮捕入狱。主知道他们的恶意,就质问他们为何试探自己,并要他们拿出一个纳税用的钱,表明「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这样,祂智慧的避开了这个敏感的政治性争论,而要陷害主的人听见觉得希奇,就离开祂走了。
这件事的过程相当戏剧化,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 1. 他们是谁 ── 《路加福音》第二十章告诉我们文士和祭司长想要下手捉拿主耶稣,因他们害怕百姓,就不敢贸然行动。他们就打发奸细(希腊原文 egkathetos,意指潜伏而窥探的人),装作好人,巧言盘问,要逮到祂的话柄,就可以使祂被罗马巡抚拘捕和审讯。马太和马可也说到同样一件事,但提到去见主耶稣的人是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可见这些奸细就是这班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法利赛人是热爱祖先遗传的犹太教徒,他们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当然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希律党不是宗教团体,而是一个政治党派,支持罗马帝国的傀儡政权。这两班人在平时彼此对立,势如水火,今竟联手试探主耶稣。他们问了一个别有用心的问题,就是应否向罗马皇帝纳税。这一个问题非常的诡诈,也是撒但的陷阱,既不能说可以,也不能说不可以。主若说可以,法利赛人就要在犹太人面前说祂对犹太祖国不忠,是媚外者、亡国奴、犹太奸;主若说不可以,希律党的人就要去向罗马巡抚控告祂叛国,祂就有可能因此而被处决。
- 2. 主如何回答 ── 首先,主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要他们拿一个上税的钱(希腊原文 nomisma,指因法律而制定的钱币)给祂看。当时在巴勒斯坦通行的有三种币制:
- (1) 罗马铸造的银钱(denarion),缴纳「人头税」,须用此币
- (2) 在安提阿与推罗所铸造的省分钱币,是按希腊标准制作的银币(drachma)
- (3) 犹太人用的钱币,称舍客勒(shelkel),可能是在该撒利亚铸造的
请注意主耶稣的身上没有上税的「银钱」;法利赛人身上却带着罗马的银钱(denarion)。这显明他们承认该撒的权柄,却又不肯甘心纳税。故主称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太二十二18),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接下去,祂拿起这个银钱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立刻回答说,「是该撒的。」他们拿出来的「银钱」,一面刻有罗马皇帝该撒的肖像,另一面刻着「最伟大君王」的号。于是祂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这表明属神的物应该与属人的物分别。
主智慧的回答,不但使他们的诡计落空,而且也成为今日教会和信徒的处世原则。它不只应用在纳税与奉献上,更可应用在你我永恒的归属及属灵价值上。基督徒应对神忠心事奉,也应对政府尽上应有的义务。「该撒的物」有该撒的像和号,那么「神的物」是什么呢?摩根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在我们生命中都有主最伟大的君王的号为印证,刻在我们身上。因此银钱是该撒的,但你是神的。」亲爱的,我们都是神所造的,原是有神的形象,更是主耶稣付了血价所买赎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和所有,理当归给祂啊!
【默想】
- 1. 有关纳税的问题,主耶稣的回答,不是「该纳不该纳」,乃是要有所分别。银钱属于该撒,而我们属于神。让世界拥有它的钱币,但让神拥有祂手所造的。我们的一生是归给世界或是归给神呢?
- 2. 「神的物当归给神」指出我们的时间、生命、力量、才干、恩赐、金钱……等,全是神所赐予的「神的物」,祂绝不容许世界的王侵夺。我们有否悉数将属「神的物」归给祂呢?
- 3. 从主耶稣的回答中,可见政治和属灵这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在政治上,我们当顺服在上掌权的(罗十三1~7),遵行公民的义务,例如纳税。另外,在属灵上,我们当顺服神,专心事奉神。我们是否将属神和属人、属灵和属世的物分别清楚呢?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