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獻五餅二魚的孩童
奉献五饼二鱼的孩童
〔聖經人物〕1/25
〔圣经人物〕1/25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約六9)
《約翰福音》第六章記載主耶穌所的第四個神蹟,就是主餵飽五千人。主耶穌渡過加利利海,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主耶穌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而跟隨他。祂看見這許多人,就問腓力從那裡可以買到餅給眾人吃。腓力回答,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也是不夠叫眾人吃一點。安得烈告訴主,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但無法滿足眾人的需要。主耶穌要門徒讓眾人坐下,祝謝後分給眾人,眾人吃飽了剩下的餅碎竟裝滿十二個籃子。
五餅二魚的神蹟重要性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四卷福音書均有記載(太十四13~21,可六30~44,路九10~17,約1~15)。然而,約翰更詳盡描述的這個神蹟,包括主對門徒腓力的考驗,奉獻了五餅二魚的小孩,以及分五餅二魚的經過。另一主要不同之處,是約翰敘述在這個事件後,很詳細的解釋其屬靈意義。因為約翰是以「主耶穌是天上降下的生命糧」的角度來敘述這個「表號」,顯明祂能把有限變成無限,將貧乏變成豐富,並且祂就是生命無限豐盛的供應。此外,這神蹟的發生在於孩童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在主的手中,而主就使它們成為眾人的祝福,供應了五千人,並且還有豐富的餘剩。
孩童奉獻上了五餅二魚,讓主顯出神蹟,使五千人都吃飽有餘,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他奉獻的是他手中所有的 ── 這個孩子聽見主耶穌與門徒討論吃餅的問題,就拿出自己所有的五餅二魚來,要分給大家吃。在當時的環境來看,他「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是貧窮人家的食物。他知道這是他家人為他預備一天的食物,也沒有想到他帶著的大麥餅不是好餅,卻主動無私完全地拿出來,獻上給主。這件事看出他那顆單純可愛的心,也說出他對主及別人的關懷。雖然聖經並沒有提到他的名字,他所作的卻永受人紀念。
在奉獻的事上,陶恕說:「在神的眼中,我所付上的,不是按我曾付出多少來衡量,而是按我獻上之後,還餘下多少來作標準。」換言之,神不是看我們奉獻的有多少(How much we give),祂是看我們裡剩下的還有多少(How much we keep)。宋尚節說到這五餅二魚是完全的獻上。五餅代表了人的五官、五臟、五指、五覺等。二魚,代表人的兩隻眼睛、兩隻手、兩隻腳等。總括乃是神要人完全地獻上。今天主也問我們,是否像這孩童一樣,肯完全地獻上,而被祂所用。
- 2. 他奉獻的算不了什麼,但在主手裡就不同了 ── 安得烈對主說,「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若是沒有孩童交出來的五個餅,兩條魚,就沒有讓眾人吃飽的餅。讓我們盡所能的,將所有的交給主,祂能完成我們所不能的。我們不斷數算的是資源的多寡,卻忽略那賜無限祝福的主。若沒有主的「祝福」(太十四19),就是比二十兩銀子更多的餅,也是不夠的。讓我們認識這個事實,只要倚靠主,並等候祂的神蹟就行了。因此,這神蹟表達了不在乎我們手裡有多少餅,乃是在乎有沒有把餅交在主的手中,而成為分給眾人的「祝福」。我們雖然微不足道,手中所有的,也極其有限,但只要我們把自己完全交託在祂的手中,祂能使用我們,使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願我們都能把自己奉獻給祂,交在祂的手中,而成為神用來「祝福」別人的器皿。
【主知道,這就夠了】
這個神蹟一直鼓勵著十九世紀的喬治慕勒,因為他在英國辦一個孤兒院,收容二千孤兒。沒有固定的入息來維持這個機構,他也從來不向人募捐,然而,來自世界各地的善款不斷的寄來。孤兒院有時也面臨著斷炊之慮,但他總是說:「主在考驗我們,我們雖然不知道該怎樣做,但主知道,這就夠了。」他們每一次的困境,果然都有驚無險地度過了!
【默想】
- 1. 主餵飽五千人說出祂的救恩帶來豐盛的供應,使飢餓的變飽足,顯明祂是生命之糧。面臨龐大需要,祂能應付、供應;只要將我們的所有(孩童的五餅二漁)全交給祂,仰望祂的「祝福」吧!因為祂豐豐富富地供應,必超過我們的所求所想!
- 2. 我們手中所有的,極其有限,似乎不足以應付眼前龐大的需要。但我們可以將僅有的交給主,祂能用來成就大事,帶來全然不同的結果!因為衪能從有限創造無限,將平凡化為傳奇!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约六9)
《约翰福音》第六章记载主耶稣所的第四个神迹,就是主喂饱五千人。主耶稣渡过加利利海,有许多人因为看见主耶稣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迹而跟随他。祂看见这许多人,就问腓力从那里可以买到饼给众人吃。腓力回答,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也是不够叫众人吃一点。安得烈告诉主,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但无法满足众人的需要。主耶稣要门徒让众人坐下,祝谢后分给众人,众人吃饱了剩下的饼碎竟装满十二个篮子。
五饼二鱼的神迹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四卷福音书均有记载(太十四13~21,可六30~44,路九10~17,约1~15)。然而,约翰更详尽描述的这个神迹,包括主对门徒腓力的考验,奉献了五饼二鱼的小孩,以及分五饼二鱼的经过。另一主要不同之处,是约翰叙述在这个事件后,很详细的解释其属灵意义。因为约翰是以「主耶稣是天上降下的生命粮」的角度来叙述这个「表号」,显明祂能把有限变成无限,将贫乏变成丰富,并且祂就是生命无限丰盛的供应。此外,这神迹的发生在于孩童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在主的手中,而主就使它们成为众人的祝福,供应了五千人,并且还有丰富的余剩。
孩童奉献上了五饼二鱼,让主显出神迹,使五千人都吃饱有余,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 1. 他奉献的是他手中所有的 ── 这个孩子听见主耶稣与门徒讨论吃饼的问题,就拿出自己所有的五饼二鱼来,要分给大家吃。在当时的环境来看,他「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是贫穷人家的食物。他知道这是他家人为他预备一天的食物,也没有想到他带着的大麦饼不是好饼,却主动无私完全地拿出来,献上给主。这件事看出他那颗单纯可爱的心,也说出他对主及别人的关怀。虽然圣经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他所作的却永受人纪念。
在奉献的事上,陶恕说:「在神的眼中,我所付上的,不是按我曾付出多少来衡量,而是按我献上之后,还余下多少来作标准。」换言之,神不是看我们奉献的有多少(How much we give),祂是看我们里剩下的还有多少(How much we keep)。宋尚节说到这五饼二鱼是完全的献上。五饼代表了人的五官、五脏、五指、五觉等。二鱼,代表人的两只眼睛、两只手、两只脚等。总括乃是神要人完全地献上。今天主也问我们,是否像这孩童一样,肯完全地献上,而被祂所用。
- 2. 他奉献的算不了什么,但在主手里就不同了 ── 安得烈对主说,「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若是没有孩童交出来的五个饼,两条鱼,就没有让众人吃饱的饼。让我们尽所能的,将所有的交给主,祂能完成我们所不能的。我们不断数算的是资源的多寡,却忽略那赐无限祝福的主。若没有主的「祝福」(太十四19),就是比二十两银子更多的饼,也是不够的。让我们认识这个事实,只要倚靠主,并等候祂的神迹就行了。因此,这神迹表达了不在乎我们手里有多少饼,乃是在乎有没有把饼交在主的手中,而成为分给众人的「祝福」。我们虽然微不足道,手中所有的,也极其有限,但只要我们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祂的手中,祂能使用我们,使我们成为别人的「祝福」。愿我们都能把自己奉献给祂,交在祂的手中,而成为神用来「祝福」别人的器皿。
【主知道,这就够了】
这个神迹一直鼓励着十九世纪的乔治慕勒,因为他在英国办一个孤儿院,收容二千孤儿。没有固定的入息来维持这个机构,他也从来不向人募捐,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善款不断的寄来。孤儿院有时也面临着断炊之虑,但他总是说:「主在考验我们,我们虽然不知道该怎样做,但主知道,这就够了。」他们每一次的困境,果然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默想】
- 1. 主喂饱五千人说出祂的救恩带来丰盛的供应,使饥饿的变饱足,显明祂是生命之粮。面临庞大需要,祂能应付、供应;只要将我们的所有(孩童的五饼二渔)全交给祂,仰望祂的「祝福」吧!因为祂丰丰富富地供应,必超过我们的所求所想!
- 2. 我们手中所有的,极其有限,似乎不足以应付眼前庞大的需要。但我们可以将仅有的交给主,祂能用来成就大事,带来全然不同的结果!因为衪能从有限创造无限,将平凡化为传奇!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