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利賽人簡介
法利赛人简介
〔聖經人物〕2/1
〔圣经人物〕2/1
「你們的義若不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
【簡介】
法利賽人名字是舊約聖經所沒有的,卻在福音書中常常讀到,其實是在兩約之間的歷史中開始出現,並在福音書時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法利賽」(Pharisaios)的字根意思與「「分別」或「分開」有關。法利賽人的原意,是願意按照律法生活而分別為聖,故他們遠離不潔淨的人和事物。《聖經》中並未說明法利賽人的由來。有人認為他們可追溯至主前400多以斯拉時期。以斯拉教導自巴比倫被擄歸回的猶太人,要他們嚴格遵守律法(拉七10),要遠離一切的外邦人(拉六21),不可與外邦女子通婚(拉11),避免遭受列邦的污染,被引誘去拜偶像,與所羅門王的遭遇一樣(王上十一7~8)。之後,猶太人中興起了一些人,為律法熱心,過敬虔的生活,按照律法而行,他們被稱為敬虔者,也就是法利賽人的前身。
法利賽人追求嚴格遵守律法,除了摩西律法書之外,還加上各種古人口傳的訓令(拉比代代相傳的傳統)。這些嚴謹遵從律法的人深得當時信神者的擁戴,故後來人數增加,勢力強大。在主耶穌的時代,「法利賽」派是猶太教中最龐大及最有勢力的教派,早在主前135年,他們在猶太教中的地位已相當穩固。
法利賽人相信靈界的事物例如天使,也相信有復活、永生、將來的賞賜與報應。他們尊敬摩西律法,但也視祖宗的遺傳有同樣的權威。很可惜,到福音書的時候,法利賽人已淪為一班假冒為善、貪婪、虛偽、缺乏公義感,和過分關注守律法上表面的條文,而與他們前人的宗旨心志相去甚遠。他們只剩下一個敬虔的外殼,雖被主責備,仍不知悔改。並且各卷福音書一致地描述法利賽人為主耶穌的敵對者。因此,法利賽人大多給人負面的印象。
【法利賽人的分類】
《新約聖經》對法利賽人的描述,和猶太律法簡介《大默經(Talmud)》記載一樣,好壞都有。《大默經》則將法利賽人可分為七類:
- 1. 「肩頭」型 ── 將善行掛在肩頭上,故意叫人看見
- 2. 「等一會型」 ── 總能找到藉口不行善
- 3. 「頭破血流」型 ── 為了避免瞧見婦女,閉目而行,以致撞上牆壁,頭破血流
- 4. 「駝背」型 ── 故意彎腰走路,作謙遜狀
- 5. 「討價還價」型 ── 不斷數算自己的善行,以抵消自己所作的惡行
- 6. 「敬畏」型 ── 對神的態度是恐懼戰兢不論多麼困難,仍樂意遵從神的律法
- 7. 「真實愛神」型 ── 熱誠愛神,是亞伯拉罕真正的子民
【法利賽人的義】
在〈馬太福音〉中,法利賽人的「義」是指履行律法規條所得的義,也就是律法上的義(腓三6)。然而主耶穌提到要進到天國,我們的義(指行事為人)必須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律法、字句、儀文、外表的義。文士和法利賽人往往只因傳統和本分而機械式地遵守誡命;但我們乃因裡面有基督的生命,在生活上因披戴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所彰顯的義,所以能「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誰是今日的「法利賽人」】
讓我們引用宋尚節的話,檢驗自己是否符合今日「法利賽人」的十個特徵:
- 1. 喜歡與別人競爭
- 2. 不能忍受別人說自己不好的話
- 3. 格外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 4. 任何事都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 5. 對傷害自己的人心裡不能饒恕
- 6. 沉醉於自己比別人做得更好的想法中
- 7. 做事的時候總想彰顯表現自己
- 8. 不能平和的對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 9. 被冤枉時總想找機會解釋
- 10. 與別人產生摩擦時不能主動和好
【默想】
- 1. 在教會中,我們是否是真實愛主的人,或其他類型的人呢?
- 2. 我們的得救是靠基督成為我們的義(林前一30),而得救後是否生活彰顯基督的義(弗四24)呢?
- 3. 盼望我們不會淪落到今日「法利賽人」候選人的地步,而不自知。
- 4. 盼望大家不要彼此亂貼標籤,故意說別人才是今日的「法利賽人」,而傷害他們。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五20)
【简介】
法利赛人名字是旧约圣经所没有的,却在福音书中常常读到,其实是在两约之间的历史中开始出现,并在福音书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利赛」(Pharisaios)的字根意思与「「分别」或「分开」有关。法利赛人的原意,是愿意按照律法生活而分别为圣,故他们远离不洁净的人和事物。《圣经》中并未说明法利赛人的由来。有人认为他们可追溯至主前400多以斯拉时期。以斯拉教导自巴比伦被掳归回的犹太人,要他们严格遵守律法(拉七10),要远离一切的外邦人(拉六21),不可与外邦女子通婚(拉11),避免遭受列邦的污染,被引诱去拜偶像,与所罗门王的遭遇一样(王上十一7~8)。之后,犹太人中兴起了一些人,为律法热心,过敬虔的生活,按照律法而行,他们被称为敬虔者,也就是法利赛人的前身。
法利赛人追求严格遵守律法,除了摩西律法书之外,还加上各种古人口传的训令(拉比代代相传的传统)。这些严谨遵从律法的人深得当时信神者的拥戴,故后来人数增加,势力强大。在主耶稣的时代,「法利赛」派是犹太教中最庞大及最有势力的教派,早在主前135年,他们在犹太教中的地位已相当稳固。
法利赛人相信灵界的事物例如天使,也相信有复活、永生、将来的赏赐与报应。他们尊敬摩西律法,但也视祖宗的遗传有同样的权威。很可惜,到福音书的时候,法利赛人已沦为一班假冒为善、贪婪、虚伪、缺乏公义感,和过分关注守律法上表面的条文,而与他们前人的宗旨心志相去甚远。他们只剩下一个敬虔的外壳,虽被主责备,仍不知悔改。并且各卷福音书一致地描述法利赛人为主耶稣的敌对者。因此,法利赛人大多给人负面的印象。
【法利赛人的分类】
《新约圣经》对法利赛人的描述,和犹太律法简介《大默经(Talmud)》记载一样,好坏都有。《大默经》则将法利赛人可分为七类:
- 1. 「肩头」型 ── 将善行挂在肩头上,故意叫人看见
- 2. 「等一会型」 ── 总能找到借口不行善
- 3. 「头破血流」型 ── 为了避免瞧见妇女,闭目而行,以致撞上墙壁,头破血流
- 4. 「驼背」型 ── 故意弯腰走路,作谦逊状
- 5. 「讨价还价」型 ── 不断数算自己的善行,以抵消自己所作的恶行
- 6. 「敬畏」型 ── 对神的态度是恐惧战兢不论多么困难,仍乐意遵从神的律法
- 7. 「真实爱神」型 ── 热诚爱神,是亚伯拉罕真正的子民
【法利赛人的义】
在〈马太福音〉中,法利赛人的「义」是指履行律法规条所得的义,也就是律法上的义(腓三6)。然而主耶稣提到要进到天国,我们的义(指行事为人)必须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律法、字句、仪文、外表的义。文士和法利赛人往往只因传统和本分而机械式地遵守诫命;但我们乃因里面有基督的生命,在生活上因披戴基督(罗十三14,加三27)所彰显的义,所以能「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谁是今日的「法利赛人」】
让我们引用宋尚节的话,检验自己是否符合今日「法利赛人」的十个特征:
- 1. 喜欢与别人竞争
- 2. 不能忍受别人说自己不好的话
- 3. 格外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 4. 任何事都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 5. 对伤害自己的人心里不能饶恕
- 6. 沉醉于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想法中
- 7. 做事的时候总想彰显表现自己
- 8. 不能平和的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 9. 被冤枉时总想找机会解释
- 10. 与别人产生摩擦时不能主动和好
【默想】
- 1. 在教会中,我们是否是真实爱主的人,或其他类型的人呢?
- 2. 我们的得救是靠基督成为我们的义(林前一30),而得救后是否生活彰显基督的义(弗四24)呢?
- 3. 盼望我们不会沦落到今日「法利赛人」候选人的地步,而不自知。
- 4. 盼望大家不要彼此乱贴标签,故意说别人才是今日的「法利赛人」,而伤害他们。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