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危的拉撒路
病危的拉撒路
〔聖經人物〕2/22
〔圣经人物〕2/22
「她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約十一3)
《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記載主耶穌聽見拉撒路病了,卻仍在所居之地住了兩天,才攜門徒前往「叫醒」他。主耶穌顯然已經知道,祂要行復活的神跡,所以才說出去「叫醒」他。這事發生在伯大尼,位於耶路撒冷附近,距離耶路撒冷大約三公里。在那裡,馬大、馬裡亞和拉撒路是主耶穌素來所愛的。當拉撒路病了時,馬大和馬裡亞派人去找主耶穌,告訴祂:「拉撒路病了。」祂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了讓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並拖延了過了兩天,主耶穌才叫門徒,一起動身往猶太伯大尼去。門徒詫異的問:「猶太人要打死祂,為何祂還要去猶太冒險?」祂回答:「現在是白天,不會跌倒」。主這段話的意思是祂當趁此機會,按著神的旨意行事,必不至於遭遇什麼危險。祂說明祂要使拉撒路復活,並他延遲讓拉撒路死了再復活,是為要讓門徒相信祂。
聖經對於拉撒路個人的事蹟並沒有太多的記載,只將焦點集中在他患病、死亡與復活的事蹟上。約翰非常詳細記錄每一個過程,強調主耶穌與他的關係,以及祂為他說了什麼和做了什麼。關於病危拉撒路的事蹟,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主耶穌所愛的拉撒路生病了。可見主所愛的人有時也會生病;我們患病不一定是壞事,有時也是為著我們的造就。雖然醫生可以對每個病痛都有解釋,但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明白神的意念與道路(賽五十五8~9),直至有一天我們與主面對面,才能完全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從《約伯記》裡,我們看見撒但是疾病的創造者。但神把我們的疾病都量過了,因為我們的疾病都是神許可的。所以不要怕(可五36),我們是祂的兒女,祂保護我們像保護眼中的瞳人一樣(詩十七8),我們生命、氣息、存留,都在祂的手中(徒十七28)。我們看見約伯的事,神對付他是有結局的(雅五11)。等到約伯受試煉到夠了的時候,疾病就過去,因為疾病成功了神的目的在他身上。所以,我們經歷疾病不一定是損失,可能是得著;雖然肉體虧損,可能靈性上長進。因為借著一場病,可能使人勝讀十年書,多少屬靈的功課,都是在病榻上學會的。當我們落在病患之中,千萬不要懼怕,緊緊倚靠主的大能大力,不看自己的軟弱,只仰望神的慈愛,學習交托、忍耐、順服的功課;求神把疾病變為祝福,把失望變成盼望,把十架變成恩典。
- 2. 馬大和馬裡亞為拉撒路求主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這句話表徵我們所該有的禱告:
- (1) 禱告是將情形和需要告訴主,但不是指令主如何應付
- (2) 禱告是基於主對我們的愛 ── 祂愛我們,所以關心我們的情況
- (3) 禱告是一種的交托,主來不來是祂的事,事情將如何演變也是祂的事
因此,當我們需要特別說明時時,並不是「求告無門」,我們可以來到這位愛我們的主面前,向祂傾訴,從祂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 3. 主得知拉撒路病了的反應:
- (1) 祂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主將要叫拉撒路復活,乃是為了顯出神的作為,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也使人相信祂是生命與復活的基督。這說出我們的患難不是毫無意義,患難常是神化裝的祝福,借著患難增長我們的信心,透過患難彰顯神的作為,使神得著榮耀。
- (2) 祂停留了兩天,才趕往伯大尼。主的停留兩天,並不是延誤兩天。因主作事,都有祂的時間;時間未到,祂就不作事。主的行動總是按照神的旨意,並不是按照我們人的期望。所以,我們們應學習耐心等候,就會發覺主答應我們的禱告,往往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默想】
- 1. 「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約十一5),顯示出主和他們特殊的關係。我們全家是否是「蒙愛」之人呢?他們雖然遭遇難處,但主關心、愛護他們,我們是否為此而感動呢?
- 2. 所有愛主的人是不是都蒙神保守,就平安健康,而不生病呢?我們是否明白神容許傷痛的事發生,如家人病危,好叫我們經歷祂大能的神跡,而歸榮耀與神呢?
- 3. 我們是否確信無論何種境況,主都知道為我們該怎麼作和什麼時候作,才是最好的?當我們的禱告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時,我們是否知道主有祂的計畫和祂的時間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她姐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约十一3)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记载主耶稣听见拉撒路病了,却仍在所居之地住了两天,才携门徒前往「叫醒」他。主耶稣显然已经知道,祂要行复活的神迹,所以才说出去「叫醒」他。这事发生在伯大尼,位于耶路撒冷附近,距离耶路撒冷大约三公里。在那里,马大、马里亚和拉撒路是主耶稣素来所爱的。当拉撒路病了时,马大和马里亚派人去找主耶稣,告诉祂:「拉撒路病了。」祂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了让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并拖延了过了两天,主耶稣才叫门徒,一起动身往犹太伯大尼去。门徒诧异的问:「犹太人要打死祂,为何祂还要去犹太冒险?」祂回答:「现在是白天,不会跌倒」。主这段话的意思是祂当趁此机会,按着神的旨意行事,必不至于遭遇什么危险。祂说明祂要使拉撒路复活,并他延迟让拉撒路死了再复活,是为要让门徒相信祂。
圣经对于拉撒路个人的事迹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只将焦点集中在他患病、死亡与复活的事迹上。约翰非常详细记录每一个过程,强调主耶稣与他的关系,以及祂为他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关于病危拉撒路的事迹,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 1. 主耶稣所爱的拉撒路生病了。可见主所爱的人有时也会生病;我们患病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也是为着我们的造就。虽然医生可以对每个病痛都有解释,但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明白神的意念与道路(赛五十五8~9),直至有一天我们与主面对面,才能完全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从《约伯记》里,我们看见撒但是疾病的创造者。但神把我们的疾病都量过了,因为我们的疾病都是神许可的。所以不要怕(可五36),我们是祂的儿女,祂保护我们像保护眼中的瞳人一样(诗十七8),我们生命、气息、存留,都在祂的手中(徒十七28)。我们看见约伯的事,神对付他是有结局的(雅五11)。等到约伯受试炼到够了的时候,疾病就过去,因为疾病成功了神的目的在他身上。所以,我们经历疾病不一定是损失,可能是得着;虽然肉体亏损,可能灵性上长进。因为借着一场病,可能使人胜读十年书,多少属灵的功课,都是在病榻上学会的。当我们落在病患之中,千万不要惧怕,紧紧倚靠主的大能大力,不看自己的软弱,只仰望神的慈爱,学习交托、忍耐、顺服的功课;求神把疾病变为祝福,把失望变成盼望,把十架变成恩典。
- 2. 马大和马里亚为拉撒路求主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这句话表征我们所该有的祷告:
- (1) 祷告是将情形和需要告诉主,但不是指令主如何应付
- (2) 祷告是基于主对我们的爱 ── 祂爱我们,所以关心我们的情况
- (3) 祷告是一种的交托,主来不来是祂的事,事情将如何演变也是祂的事
因此,当我们需要特别说明时时,并不是「求告无门」,我们可以来到这位爱我们的主面前,向祂倾诉,从祂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 3. 主得知拉撒路病了的反应:
- (1) 祂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主将要叫拉撒路复活,乃是为了显出神的作为,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也使人相信祂是生命与复活的基督。这说出我们的患难不是毫无意义,患难常是神化装的祝福,借着患难增长我们的信心,透过患难彰显神的作为,使神得着荣耀。
- (2) 祂停留了两天,才赶往伯大尼。主的停留两天,并不是延误两天。因主作事,都有祂的时间;时间未到,祂就不作事。主的行动总是按照神的旨意,并不是按照我们人的期望。所以,我们们应学习耐心等候,就会发觉主答应我们的祷告,往往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
【默想】
- 1. 「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约十一5),显示出主和他们特殊的关系。我们全家是否是「蒙爱」之人呢?他们虽然遭遇难处,但主关心、爱护他们,我们是否为此而感动呢?
- 2. 所有爱主的人是不是都蒙神保守,就平安健康,而不生病呢?我们是否明白神容许伤痛的事发生,如家人病危,好叫我们经历祂大能的神迹,而归荣耀与神呢?
- 3. 我们是否确信无论何种境况,主都知道为我们该怎么作和什么时候作,才是最好的?当我们的祷告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时,我们是否知道主有祂的计画和祂的时间呢?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