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第一次出外的傳道(二)
保罗第一次出外的传道(二)
〔聖經人物〕4/1
〔圣经人物〕4/1
《使徒行傳》敘述巴拿巴和保羅第一次傳道旅程的旅程(徒十三1~十四28) ── 他們從敘利亞的安提阿的教會出發,這是西元47~48年間的事;回到安提阿約在西元49年。本段經文可以看出,路加記錄了他們一行人所停留的每一地點,來說明聖靈差遣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乃是為外邦人開了通道之門。毫無疑問的,在他們的整個傳道事工中,福音被猶太人領袖拒絕,但是外邦人對之有正面回應,幾乎成為固定的規律。在這裡,我們將特別留意他們作了什麼?說了什麼?向什麼人傳福音?有什麼樣的結果?
【傳道的第一站 ── 居比路島】
「他們既被聖靈差遣,就下到西流基,從那裡坐船往居比路去。到了撒拉米,就在猶太人各會堂裡傳講神的道,也有約翰作他們的幫手。」(徒十三4~5)
路加強調巴拿巴和保羅是被聖靈差遣,表示他們與聖靈差遣的行動合一,而身上必有聖靈的主權和同行。他們絲毫不敢遲延,就立刻付諸行動。他們先走水陸,到由流基坐船到居比路島。西流基(Seleucia)是安提阿的海港,位於安提阿西面約26公里;居比路(Cyprus)島即今賽普勒斯島,地中海東部的一個大的島嶼,靠近土耳其,但島上居民多為希臘裔。居比路是個大島,長約223公里,闊約96公里。
他們為什麼選擇居比路為福音傳道的第一站?巴拿巴原是生在居比路(徒四36),故他們此次出外傳道,是以巴拿巴的家鄉為首站。這個選擇相當合理,因為他們選擇了一個熟悉的地方開始傳道;而且居比路不但已經有了基督徒,且基督徒對傳福音很有負擔(徒十一19~21)。
首先,他們到了居比路東北部的一個大城撒拉米(Salami),就在猶太人各會堂傳福。他們本著「先傳給猶太人」的原則,故他們所到各地,往往是先開始在猶太人的會堂講道,而建立福音的接觸點。與他們同行還有被稱呼馬可的約翰,作他們的幫手。
然後,他們經過全島,到了帕弗(Paphos)。帕弗是居比路的西端,距撒拉米約160公里,是居比路省長的總部所在地。當時交通不便,所有的路程都須依靠雙腳,可見他們傳福音的事工乃是一直行動,而且每到一處,就一直作工。在這裡,他們遇到行法術的巴耶穌,又叫以呂馬(這名繙出來就是行法術的意思),想要阻擋在羅馬本地的方伯(即總督或省長)士求保羅聽信神真道。因為以呂馬知道士求保羅一旦信了真道以後,從此他就不再受重視。所以,以呂馬為了擁有士求保羅對他的交情(徒十三7),並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敵擋使徒的工作。但保羅被聖靈充滿,就定睛看他,嚴厲地譴責他,說:「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你混亂主的正道還不止住麼?」(徒十三10)保羅沒有受巴耶穌(意即耶穌之子或約書亞之子)一名欺騙,而稱他為「魔鬼的兒子」。因他是眾善的仇敵,不停地想要擾亂神的真理。保羅通過主的手,行神蹟讓以呂馬瞎眼,使方伯「很稀奇主的道」,就信了。
關於保羅在居比路島的傳道事蹟,有二點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掃羅又名保羅,被聖靈充滿。」(徒十三9)
- 1. 他從稱掃羅(猶太名字,意思是最偉大的)改名為保羅(希臘名字,意思是最渺小的)。從這時候起,他開始使用外邦人的名字 ── 保羅,而作為外邦人的使徒。之後,《使徒行傳》提到他和巴拿巴的時候,原是先提巴拿巴,後提掃羅,此後改為先提保羅,後提巴拿巴。
- 2. 他「被聖靈充滿」,此處的「充滿」是指溢於外面(pletho,徒二4),與工作能力有關。保羅得著能力,使他勝過行法術的以呂馬,而証實了神的真實與聖靈的大能。另一面,他叫以呂馬眼睛昏蒙黑暗,乃是要讓以呂馬認識自己是個心靈瞎眼的人,需要真神的光照與引領。為主作工,我們是否也像保羅一樣,「被聖靈充滿」,而經歷聖靈與人的行動合一?
【默想】
- 1. 保羅第一次出外的傳道在居比路島的傳福音的原則:
- (1) 有聖靈的差遣
- (2) 有策略,在熟悉的地方開始
- (3) 有對象,就是會堂裡的猶太人等
- (4) 有約翰作幫手
- (5) 專心傳講神的道
- (6) 被聖靈充滿
- (7) 有神蹟奇事
- (8) 幫助人決志信主
這些傳福音的原則有什麼值得我們努力地學習呢?
- 2. 魔鬼利用巴耶穌或稱以呂馬敵擋真道,所以保羅指責他是「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我們作為傳道的使者是否有勇氣依靠聖靈的大能,擊退魔鬼的企圖,並建立人的信心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使徒行传》叙述巴拿巴和保罗第一次传道旅程的旅程(徒十三1~十四28) ── 他们从叙利亚的安提阿的教会出发,这是西元47~48年间的事;回到安提阿约在西元49年。本段经文可以看出,路加记录了他们一行人所停留的每一地点,来说明圣灵差遣他们所行的一切事,乃是为外邦人开了通道之门。毫无疑问的,在他们的整个传道事工中,福音被犹太人领袖拒绝,但是外邦人对之有正面回应,几乎成为固定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将特别留意他们作了什么?说了什么?向什么人传福音?有什么样的结果?
【传道的第一站 ── 居比路岛】
「他们既被圣灵差遣,就下到西流基,从那里坐船往居比路去。到了撒拉米,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也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徒十三4~5)
路加强调巴拿巴和保罗是被圣灵差遣,表示他们与圣灵差遣的行动合一,而身上必有圣灵的主权和同行。他们丝毫不敢迟延,就立刻付诸行动。他们先走水陆,到由流基坐船到居比路岛。西流基(Seleucia)是安提阿的海港,位于安提阿西面约26公里;居比路(Cyprus)岛即今赛普勒斯岛,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的岛屿,靠近土耳其,但岛上居民多为希腊裔。居比路是个大岛,长约223公里,阔约96公里。
他们为什么选择居比路为福音传道的第一站?巴拿巴原是生在居比路(徒四36),故他们此次出外传道,是以巴拿巴的家乡为首站。这个选择相当合理,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熟悉的地方开始传道;而且居比路不但已经有了基督徒,且基督徒对传福音很有负担(徒十一19~21)。
首先,他们到了居比路东北部的一个大城撒拉米(Salami),就在犹太人各会堂传福。他们本着「先传给犹太人」的原则,故他们所到各地,往往是先开始在犹太人的会堂讲道,而建立福音的接触点。与他们同行还有被称呼马可的约翰,作他们的帮手。
然后,他们经过全岛,到了帕弗(Paphos)。帕弗是居比路的西端,距撒拉米约160公里,是居比路省长的总部所在地。当时交通不便,所有的路程都须依靠双脚,可见他们传福音的事工乃是一直行动,而且每到一处,就一直作工。在这里,他们遇到行法术的巴耶稣,又叫以吕马(这名翻出来就是行法术的意思),想要阻挡在罗马本地的方伯(即总督或省长)士求保罗听信神真道。因为以吕马知道士求保罗一旦信了真道以后,从此他就不再受重视。所以,以吕马为了拥有士求保罗对他的交情(徒十三7),并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敌挡使徒的工作。但保罗被圣灵充满,就定睛看他,严厉地谴责他,说:「你这充满各样诡诈奸恶,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你混乱主的正道还不止住么?」(徒十三10)保罗没有受巴耶稣(意即耶稣之子或约书亚之子)一名欺骗,而称他为「魔鬼的儿子」。因他是众善的仇敌,不停地想要扰乱神的真理。保罗通过主的手,行神迹让以吕马瞎眼,使方伯「很稀奇主的道」,就信了。
关于保罗在居比路岛的传道事迹,有二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扫罗又名保罗,被圣灵充满。」(徒十三9)
- 1. 他从称扫罗(犹太名字,意思是最伟大的)改名为保罗(希腊名字,意思是最渺小的)。从这时候起,他开始使用外邦人的名字 ── 保罗,而作为外邦人的使徒。之后,《使徒行传》提到他和巴拿巴的时候,原是先提巴拿巴,后提扫罗,此后改为先提保罗,后提巴拿巴。
- 2. 他「被圣灵充满」,此处的「充满」是指溢于外面(pletho,徒二4),与工作能力有关。保罗得着能力,使他胜过行法术的以吕马,而证实了神的真实与圣灵的大能。另一面,他叫以吕马眼睛昏蒙黑暗,乃是要让以吕马认识自己是个心灵瞎眼的人,需要真神的光照与引领。为主作工,我们是否也像保罗一样,「被圣灵充满」,而经历圣灵与人的行动合一?
【默想】
- 1. 保罗第一次出外的传道在居比路岛的传福音的原则:
- (1) 有圣灵的差遣
- (2) 有策略,在熟悉的地方开始
- (3) 有对象,就是会堂里的犹太人等
- (4) 有约翰作帮手
- (5) 专心传讲神的道
- (6) 被圣灵充满
- (7) 有神迹奇事
- (8) 帮助人决志信主
这些传福音的原则有什么值得我们努力地学习呢?
- 2. 魔鬼利用巴耶稣或称以吕马敌挡真道,所以保罗指责他是「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我们作为传道的使者是否有勇气依靠圣灵的大能,击退魔鬼的企图,并建立人的信心呢?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