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第二次出外的傳道(一)
保罗第二次出外的传道(一)
〔聖經人物〕4/8
〔圣经人物〕4/8
「保羅來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裡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婦人的兒子,他父親卻是希利尼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保羅要帶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猶太人都知道他父親是希利尼人,就給他行了割禮。」(徒十六1~3)
【再回路司得】
路加記載保羅第二次出外傳道,從《使徒行傳》十五章41節開始,而結束於十八章22節。保羅第二次的行程乃是和西拉先到特庇,後回到路司得,就是他被石頭打的地方。在路司得,保羅揀選提摩太成為他的同工,並為他行了割禮。之後,他們一行人把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交給各地教會遵守,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關於保羅在路司得的作工,有三點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帶提摩太同去傳道,目的是要訓練提摩太事奉主 ── 提摩太被稱為「門徒」,表示他可能是保羅上次在路司得傳福音所結的果子。提摩太之所以在主裡有傑出的表現,常常被弟兄們稱讚,必定是因受他敬虔愛主的母親和外祖母羅以的調教(提後一5)。在這裡,保羅作工最稱道的事,就是發現、造就、培植提摩太,而與提摩太結成了忘年之交,並使提摩太成為他的接棒人。
- 2. 給提摩太行割禮,轉化無關緊要的儀文,而為傳道作工效力 ── 保羅堅決反對給外邦人行割禮(徒十五1~2),並曾堅拒替提多行割禮(加二1~5),為何此刻卻給提摩太行割禮呢?或許是因為他有猶太人的血統,為著方便帶他在猶太人中間作工(林前九19~23),但這與提摩太是否得救無關。
從保羅的書信中,我們看到對行割禮的認識與態度如下:
- (1) 他本身是個純種猶太人,第八天就受割禮(腓三5)
- (2) 自從他信主以後,他對割禮的認識有了極大的改變
- (3) 他認為外面肉身的割禮,只不過是因信稱義的一個記號而已(羅四11)
- (4) 所以外面肉身的割禮,不是真割禮;真割禮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二28~29)
- (5) 人得救並稱義,絕對不是因著受割禮、遵行律法,乃是因著信心(加二16;五6)
- (6) 然而他並不因此提倡廢除割禮,他對割禮採取「不廢、不受」的態度 ── 有人已受割禮蒙召,就不要廢割禮;有人未受割禮蒙召,就不要受割禮(林前七18);
- (7) 不過,他也為著傳福音得人的緣故,容許在蒙召時未受割禮的人去受割禮 ──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林後九19~23);
- (8) 因此,他在本節為提摩太行割禮,又在日後為四個有願在身的猶太人行潔淨的禮(徒二十一20~26);
- (9) 然而當人們主張須受割禮才能得救,以行割禮為得救的條件時,他就會為著維護福音的真理,而起來堅決反對(徒十五1~2);
- (10) 他決不勉強任何外邦人受割禮(加二3)
- (11) 他認識割禮的屬靈意義 ── 基督使人脫去肉體(西二11原文無「情慾」)
- (12) 所以他認為受割禮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要緊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六15)
- 3. 把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交給門徒遵守,為了保守眾教會的合一 ── 結果,就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這也否定了一些解經家的推論,認為保羅並不贊同耶路撒冷教會信函中的禁戒(徒十五29)。外邦的信徒雖不受律法儀文的拘束,但不能不顧與猶太信徒之間相處的融洽。這樣的實行保守了當時猶太和外邦信徒之間的相交。此外,其後有些實行是可更改的(提前四4~5)。
【默想】
- 1. 在開始歐洲傳道旅程之先,保羅揀選並訓練年輕的提摩太,使提摩太成為他美好同工的配搭。今天我們在教會中,是否意願意栽培後進,並讓年青人有事奉的機會呢?
- 2. 保羅為提摩太行割禮,為了化除提摩太與猶太人之間的隔閡。這指出保羅作工的原則 ── 凡是對真理無害,而對主工有益的事,不妨善加運用。今天我們為主作工,是否也學習化除一切人際間的隔閡與攔阻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利尼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利尼人,就给他行了割礼。」(徒十六1~3)
【再回路司得】
路加记载保罗第二次出外传道,从《使徒行传》十五章41节开始,而结束于十八章22节。保罗第二次的行程乃是和西拉先到特庇,后回到路司得,就是他被石头打的地方。在路司得,保罗拣选提摩太成为他的同工,并为他行了割礼。之后,他们一行人把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交给各地教会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关于保罗在路司得的作工,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 1. 带提摩太同去传道,目的是要训练提摩太事奉主 ── 提摩太被称为「门徒」,表示他可能是保罗上次在路司得传福音所结的果子。提摩太之所以在主里有杰出的表现,常常被弟兄们称赞,必定是因受他敬虔爱主的母亲和外祖母罗以的调教(提后一5)。在这里,保罗作工最称道的事,就是发现、造就、培植提摩太,而与提摩太结成了忘年之交,并使提摩太成为他的接棒人。
- 2. 给提摩太行割礼,转化无关紧要的仪文,而为传道作工效力 ── 保罗坚决反对给外邦人行割礼(徒十五1~2),并曾坚拒替提多行割礼(加二1~5),为何此刻却给提摩太行割礼呢?或许是因为他有犹太人的血统,为着方便带他在犹太人中间作工(林前九19~23),但这与提摩太是否得救无关。
从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对行割礼的认识与态度如下:
- (1) 他本身是个纯种犹太人,第八天就受割礼(腓三5)
- (2) 自从他信主以后,他对割礼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改变
- (3) 他认为外面肉身的割礼,只不过是因信称义的一个记号而已(罗四11)
- (4) 所以外面肉身的割礼,不是真割礼;真割礼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罗二28~29)
- (5) 人得救并称义,绝对不是因着受割礼、遵行律法,乃是因着信心(加二16;五6)
- (6) 然而他并不因此提倡废除割礼,他对割礼采取「不废、不受」的态度 ──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就不要受割礼(林前七18);
- (7) 不过,他也为着传福音得人的缘故,容许在蒙召时未受割礼的人去受割礼 ── 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林后九19~23);
- (8) 因此,他在本节为提摩太行割礼,又在日后为四个有愿在身的犹太人行洁净的礼(徒二十一20~26);
- (9) 然而当人们主张须受割礼才能得救,以行割礼为得救的条件时,他就会为着维护福音的真理,而起来坚决反对(徒十五1~2);
- (10) 他决不勉强任何外邦人受割礼(加二3)
- (11) 他认识割礼的属灵意义 ── 基督使人脱去肉体(西二11原文无「情欲」)
- (12) 所以他认为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六15)
- 3. 把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交给门徒遵守,为了保守众教会的合一 ── 结果,就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这也否定了一些解经家的推论,认为保罗并不赞同耶路撒冷教会信函中的禁戒(徒十五29)。外邦的信徒虽不受律法仪文的拘束,但不能不顾与犹太信徒之间相处的融洽。这样的实行保守了当时犹太和外邦信徒之间的相交。此外,其后有些实行是可更改的(提前四4~5)。
【默想】
- 1. 在开始欧洲传道旅程之先,保罗拣选并训练年轻的提摩太,使提摩太成为他美好同工的配搭。今天我们在教会中,是否意愿意栽培后进,并让年青人有事奉的机会呢?
- 2. 保罗为提摩太行割礼,为了化除提摩太与犹太人之间的隔阂。这指出保罗作工的原则 ── 凡是对真理无害,而对主工有益的事,不妨善加运用。今天我们为主作工,是否也学习化除一切人际间的隔阂与拦阻呢?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