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第二次出外的傳道(三)
保罗第二次出外的传道(三)
〔聖經人物〕4/10
〔圣经人物〕4/10
「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徒十六9~10)
【在特羅亞】
在特羅亞,保羅看見馬其頓人要求幫助的異象,就決定往馬其頓去。馬其頓是羅馬帝國的一省,位於亞該亞(即今希臘的南部)的北面。從《使徒行傳》十六章10節開始,路加使用了「我們」作敘事的主語,說明路加從此開始參加了保羅、西拉和提摩太的旅程。這卷書以後大部分的記述都是路加親眼見到的事情。
關於保羅在路司得的作工,有三點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 1. 保羅看見「異象」 ── 「異象」乃是神指引人的方法之一(徒十3)。聖靈不許保羅等人在亞細亞講道,原意是要他們轉到歐洲,但是他們一時不能明白神的旨意,所以仍在弗呂家、加拉太、每西亞、特羅亞等地(全屬今日土耳其西部)打轉,所以逼得神不能不以「異象」來給他們清楚的帶領。
神是用各樣不同的方式,讓我們知道祂的旨意與祂的引領。總括而言,神帶領人的方法,包括了:
- (1) 藉著神的話語、聖經中的經文
- (2) 藉著「異象」、預言
- (3) 藉著周遭的時機與環境
- (4) 藉著其他基督徒的忠告和建議
- (5) 藉著直接溝通 ── 聖靈在人心中微小的聲音或感覺
在《使徒行傳》,路加記載至少有五次,神藉著「異象」引領人 ── 亞拿尼亞(徒九10~16);哥尼流(徒十3);彼得(徒十17);和保羅(兩次 ── 徒十六9,10;十八9)。
- 2. 保羅聽到馬其頓的呼聲 ── 「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幫助」原文意思是聽到呼聲,立即前去呼求者那裡,給予協助。馬其頓是真正有迫切需要的地方,是神心中迫切想要回應的需要。馬其頓則屬歐洲,因此到馬其頓傳福音,乃是跨越洲際的新里程,使主的見證向著「地極」(徒一8)推進。在這裡,我們看到神不只藉著保羅應付了馬其頓人的需要,也藉著馬其頓的呼聲使保羅明白了神的心意。有人說的好,「那馬其頓人代表歐洲,他為歐洲需要基督而呼喊求助。保羅在異象中看到神的呼召。」從此,保羅傳道的工場行被擴展了,因他的心胸和視野都被神擴大了。
- 3. 路加加入保羅的傳道行列 ── 在《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路加從沒有一次提說自己的名字。路加是在特羅亞加入保羅的傳道行列。在此以前,路加在行傳所寫的事,都是以第三者身份,作客觀的記述。故路加都用複數第三人稱「他們」來稱呼保羅和他的同工(徒十六4,6~8)。但從《路加福音》十六章10節起,路加改用複數第一人稱「我們」,而是以見證人的身分記事。所以,「他們」以後的行程(徒十六12~13,15~17),就變成「我們」怎樣怎樣。路加親身經歷了保羅傳道的行程,顯然此後他的記載更分外的詳盡、生動。
【來到腓立比】
「於是從特羅亞開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亞波利。從那裡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裡住了幾天。」(徒十六11~12)
路加記載他們乘船,先在撒摩特喇島泊岸過了一夜。撒摩特喇位於愛琴海東北角的一個島嶼,適於船為避免夜航危險而暫時停泊的中途站。然後,他們來到尼亞波利港的大陸,今名卡瓦拉(Kavalla)離特羅亞190公里。亞波利也是腓立比城的外港,離城約十六公里。從那裡,他們到了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於是保羅傳道的行程從亞洲將福音傳至歐洲,成員包括了保羅、西拉、提摩太與路加等四人。路加提到他們「一直行」 ── 是個航海用語,直譯就是順風而行。這段行程,我們看到聖靈一路引導他們沿著神所指定的路線前進,甚至安排風的力量,使他們順風而行。
【默想】
- 1. 正在保羅一行人面臨不知何去何從時,他在夜間看見「異象」,又聽見「馬其頓人」求助的聲音,隨即前往馬其頓。當我們尋求神的旨意時,我們的靈對此是否敏銳,而明白祂的帶領呢?
- 2. 保羅聽見了馬其頓的呼聲並順從了異象的引領。今天到處都有「馬其頓人」的呼聲。我們對此是否有回應 ── 關切人的靈魂,傳福音,而建立教會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徒十六9~10)
【在特罗亚】
在特罗亚,保罗看见马其顿人要求帮助的异象,就决定往马其顿去。马其顿是罗马帝国的一省,位于亚该亚(即今希腊的南部)的北面。从《使徒行传》十六章10节开始,路加使用了「我们」作叙事的主语,说明路加从此开始参加了保罗、西拉和提摩太的旅程。这卷书以后大部分的记述都是路加亲眼见到的事情。
关于保罗在路司得的作工,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
- 1. 保罗看见「异象」 ── 「异象」乃是神指引人的方法之一(徒十3)。圣灵不许保罗等人在亚细亚讲道,原意是要他们转到欧洲,但是他们一时不能明白神的旨意,所以仍在弗吕家、加拉太、每西亚、特罗亚等地(全属今日土耳其西部)打转,所以逼得神不能不以「异象」来给他们清楚的带领。
神是用各样不同的方式,让我们知道祂的旨意与祂的引领。总括而言,神带领人的方法,包括了:
- (1) 借着神的话语、圣经中的经文
- (2) 借着「异象」、预言
- (3) 借着周遭的时机与环境
- (4) 借着其他基督徒的忠告和建议
- (5) 借着直接沟通 ── 圣灵在人心中微小的声音或感觉
在《使徒行传》,路加记载至少有五次,神借着「异象」引领人 ── 亚拿尼亚(徒九10~16);哥尼流(徒十3);彼得(徒十17);和保罗(两次 ── 徒十六9,10;十八9)。
- 2. 保罗听到马其顿的呼声 ── 「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帮助」原文意思是听到呼声,立即前去呼求者那里,给予协助。马其顿是真正有迫切需要的地方,是神心中迫切想要回应的需要。马其顿则属欧洲,因此到马其顿传福音,乃是跨越洲际的新里程,使主的见证向着「地极」(徒一8)推进。在这里,我们看到神不只借着保罗应付了马其顿人的需要,也借着马其顿的呼声使保罗明白了神的心意。有人说的好,「那马其顿人代表欧洲,他为欧洲需要基督而呼喊求助。保罗在异象中看到神的呼召。」从此,保罗传道的工场行被扩展了,因他的心胸和视野都被神扩大了。
- 3. 路加加入保罗的传道行列 ── 在《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路加从没有一次提说自己的名字。路加是在特罗亚加入保罗的传道行列。在此以前,路加在行传所写的事,都是以第三者身份,作客观的记述。故路加都用复数第三人称「他们」来称呼保罗和他的同工(徒十六4,6~8)。但从《路加福音》十六章10节起,路加改用复数第一人称「我们」,而是以见证人的身分记事。所以,「他们」以后的行程(徒十六12~13,15~17),就变成「我们」怎样怎样。路加亲身经历了保罗传道的行程,显然此后他的记载更分外的详尽、生动。
【来到腓立比】
「于是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波利。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徒十六11~12)
路加记载他们乘船,先在撒摩特喇岛泊岸过了一夜。撒摩特喇位于爱琴海东北角的一个岛屿,适于船为避免夜航危险而暂时停泊的中途站。然后,他们来到尼亚波利港的大陆,今名卡瓦拉(Kavalla)离特罗亚190公里。亚波利也是腓立比城的外港,离城约十六公里。从那里,他们到了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于是保罗传道的行程从亚洲将福音传至欧洲,成员包括了保罗、西拉、提摩太与路加等四人。路加提到他们「一直行」 ── 是个航海用语,直译就是顺风而行。这段行程,我们看到圣灵一路引导他们沿着神所指定的路线前进,甚至安排风的力量,使他们顺风而行。
【默想】
- 1. 正在保罗一行人面临不知何去何从时,他在夜间看见「异象」,又听见「马其顿人」求助的声音,随即前往马其顿。当我们寻求神的旨意时,我们的灵对此是否敏锐,而明白祂的带领呢?
- 2. 保罗听见了马其顿的呼声并顺从了异象的引领。今天到处都有「马其顿人」的呼声。我们对此是否有回应 ── 关切人的灵魂,传福音,而建立教会呢?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