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憐憫
怜悯
〔新約鑰字〕4/11
〔新约钥字〕4/11
「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著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路七13~15)
「憐憫」希臘文是 splagchnizomai(發音為斯普拉赫尼佐馬),意思是動了慈心,同情。這個詞在一般的用法為心。在新約中大部份為愛、同情和憐憫的居所和來源。《路加福音》第七章記載主叫寡婦的獨子復活。這事被路加獨特地記錄下來。這是因主的憐憫顯於祂愛心的行動是獨特的,對作為醫生的路加一定產生了獨特的印象。主滿有「憐憫」,祂專程地來到傷心痛苦的寡婦的跟前,給予她盼望和幫助。祂不但向這位心碎的寡婦說安慰的話,並且主動的介入,使她兒子活過來。主對她不幸的遭遇,流露出無限的同情與「憐憫」。因祂是「憐憫」人的主,使絕望的母親轉憂傷為喜樂、哭泣變為歡笑;祂也是生命的主,勝過了死亡,使少年人從死裡復活。
主叫寡婦的獨子復活說出衪的內心,「憐憫」激盪。這讓我們看見因主的「憐憫」,衪為拿因城寡婦所做的五件事:
- 1. 「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 ── 何等感人的畫面!祂是「憐憫」人的主!不是那寡婦去找主,乃是主特意地來找她。祂的眼目總是主動的尋找心碎的人。
- 2. 「對她說,不要哭」 ── 何等溫馨的畫面!祂是「安慰」人的主!許多人雖同情寡婦,但不能安慰她那破碎的心;惟有主能體諒她喪獨子的心境,祂溫柔的話語擦乾了她的眼淚。
- 3. 「進前按著杠(原文是「棺材」)」 ── 何等驚人的畫面!祂是「大能」的主!。當主觸摸棺架時,祂生命的大能達到了陰間。
- 4. 「吩咐他起來」 ── 何等奇妙的畫面!祂是「生命」的主!祂全能的命令使生命吞滅了死亡,孩子復活了。
- 5. 「交給他母親」 ── 何等喜樂的畫面!祂是使人「喜樂」的主!這種失而復得的喜樂,死而復活的經歷,使他們母子得著意想不到的恩典。
此外,主耶穌前往拿因城,有極多的人與祂同行。在城門口我們看見有兩個行列,進城的是一批跟隨主的喜樂行列,出城的是一群悲傷出殯的行列。兩隊相遇,引發了具有深意的結果。這事例悲慘是獨特的,寡婦已是失了丈夫的依靠,如今又失去了獨子,她悲痛的心境不難想像。然而主看見了她,對她的苦難流露出無限的同情與憐憫,不但向這位心碎的寡婦說安慰的話,並且主動地採取了行動向死了的少年人說話:「我吩咐你,起來!」。因為主適時的介入,改變了死亡的事實,少年人從死裡復活了,絕望的母親轉悲為喜,眾人都知道了神對祂百姓的眷顧。最後,這兩個原本是相反方向的行列變成了一支歡樂讚美神的隊伍。
親愛的,當我們遭遇極大痛苦的時候,記得將我們的主權交在祂的手中,祂的慈愛與憐憫也能臨到我們身上,也必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憐憫,慈愛】
憐憫、慈愛、寬恕,溫柔又謙和;
為了罪人忍辱,甘負十架軛;
捨命、流血、受苦,為救失喪者;
這是基督耶穌,對祂你如何?
|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路七13~15)
「怜悯」希腊文是 splagchnizomai(发音为斯普拉赫尼佐马),意思是动了慈心,同情。这个词在一般的用法为心。在新约中大部份为爱、同情和怜悯的居所和来源。《路加福音》第七章记载主叫寡妇的独子复活。这事被路加独特地记录下来。这是因主的怜悯显于祂爱心的行动是独特的,对作为医生的路加一定产生了独特的印象。主满有「怜悯」,祂专程地来到伤心痛苦的寡妇的跟前,给予她盼望和帮助。祂不但向这位心碎的寡妇说安慰的话,并且主动的介入,使她儿子活过来。主对她不幸的遭遇,流露出无限的同情与「怜悯」。因祂是「怜悯」人的主,使绝望的母亲转忧伤为喜乐、哭泣变为欢笑;祂也是生命的主,胜过了死亡,使少年人从死里复活。
主叫寡妇的独子复活说出衪的内心,「怜悯」激荡。这让我们看见因主的「怜悯」,衪为拿因城寡妇所做的五件事:
- 1. 「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 ── 何等感人的画面!祂是「怜悯」人的主!不是那寡妇去找主,乃是主特意地来找她。祂的眼目总是主动的寻找心碎的人。
- 2. 「对她说,不要哭」 ── 何等温馨的画面!祂是「安慰」人的主!许多人虽同情寡妇,但不能安慰她那破碎的心;惟有主能体谅她丧独子的心境,祂温柔的话语擦干了她的眼泪。
- 3. 「进前按着杠(原文是「棺材」)」 ── 何等惊人的画面!祂是「大能」的主!。当主触摸棺架时,祂生命的大能达到了阴间。
- 4. 「吩咐他起来」 ── 何等奇妙的画面!祂是「生命」的主!祂全能的命令使生命吞灭了死亡,孩子复活了。
- 5. 「交给他母亲」 ── 何等喜乐的画面!祂是使人「喜乐」的主!这种失而复得的喜乐,死而复活的经历,使他们母子得着意想不到的恩典。
此外,主耶稣前往拿因城,有极多的人与祂同行。在城门口我们看见有两个行列,进城的是一批跟随主的喜乐行列,出城的是一群悲伤出殡的行列。两队相遇,引发了具有深意的结果。这事例悲惨是独特的,寡妇已是失了丈夫的依靠,如今又失去了独子,她悲痛的心境不难想象。然而主看见了她,对她的苦难流露出无限的同情与怜悯,不但向这位心碎的寡妇说安慰的话,并且主动地采取了行动向死了的少年人说话:「我吩咐你,起来!」。因为主适时的介入,改变了死亡的事实,少年人从死里复活了,绝望的母亲转悲为喜,众人都知道了神对祂百姓的眷顾。最后,这两个原本是相反方向的行列变成了一支欢乐赞美神的队伍。
亲爱的,当我们遭遇极大痛苦的时候,记得将我们的主权交在祂的手中,祂的慈爱与怜悯也能临到我们身上,也必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怜悯,慈爱】
怜悯、慈爱、宽恕,温柔又谦和;
为了罪人忍辱,甘负十架轭;
舍命、流血、受苦,为救失丧者;
这是基督耶稣,对祂你如何?
|
▸主页|目录|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