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十五2任何人摸了這件器皿就不潔淨,喫或喝其中所盛的東西也成為不潔淨。凡與這樣喫喝過的人接觸的人,也成為不潔淨。這不僅是猶太人的觀念,其他的宗教也有這種看法,在印度的高階級認為凡不屬其階級的人都是不潔的,若有人皈依了基督更是嚴重的不潔。偉大的印度基督徒披雷曼奈德在他的自傳中告訴我們他的遭遇:他作了基督徒,他的家庭驅逐了他,有時他回去探望他的母親,她雖然為了他的叛教而傷心,但仍然愛他。披雷曼奈德告訴我們:『父親一知道我在他白天上班的時候去看母親,他就吩咐看門的蘭羅布,他是一位健壯的內地人……不准我進到屋子裏面來。』蘭羅布被說服放鬆他的戒備。『最後我的母親說服子看門的蘭羅布,才准許我到她面前。他們的偏見是如此之深,即使家裏用的印度僕役,也不願洗濯我母親給我喫東西的盤子。有時我的姑母把恆河的水,或摻了牛糞的水灑在我所坐過的座位上,以求潔淨。』披雷曼奈德是一個不潔的人,每一件他所摸過的東西都變為不潔了。──《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五8~9崇拜最偉大的定義之一,是由湯樸威廉(William Temple)所定規的:『崇拜是藉上帝的聖潔來甦醒良心,以上帝的真理來餵養人的頭腦,以上帝的美善來洗濯人的想像,使人的心向上帝的愛敞開,把意志奉獻給上帝的旨意。』──《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五13天父栽種的──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農作是很艱難的事,要辛勤耕耘,長久的勞碌照顧。但也有一些植物,沒有誰去種,它自己會生出來;你用不著怕它不生,生得太多才是問題。所以農作的基本,是種你所要收的。
  在一片土地上種作的時候,必須要先開墾,除去那些雜物莠草。
  我們的思想也是如此。在“心田”裏,並不是一片空白。原來在很早的年齡,就開始了學習的過程,生長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不難推想得到,人類文化也是這樣的情形,沒有甚麼純淨的文化可言。
  當耶穌在世的時候,猶太人的宗教中,有了許多的歷代累積的傳統。起初,傳統只及於聖經〔舊約〕沒有備載的細節,與律法的實施有關。不過,漸漸走了樣,許多人憑著理智,隨己意任意解釋,延伸律法的“精意”,竟然會到公開與律法抵觸的地步,把傳統代替神的誡命。
  信仰如果不純粹,是很大的危機。從神來的信心,是無價的珍寶,可以引我們到神那裏;人的傳統是毫無價值的渣滓。
  信仰影響行動,錯誤的信仰產生錯誤的行動。
  我們必須“拔出”錯誤的傳統。不僅是修正,不僅是芟除果子,削掉枝葉,而是要連根拔出不是天父栽種的東西。
  看到當時的宗教,成了徒有其表的空殼,耶穌說: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脣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一五:7-9

  主耶穌看出了他們的問題,不是對於教義的了解不夠深,不是對真理的體行不夠徹底,而是心離主太遠,只有敬虔的外貌,卻違背敬虔的實意。這種自欺欺神的宗教,可能有許多表面的活動,甚至看來偉大的建樹,甚至葉茂花繁,鬧好一陣眼前歡,他們自己非常得意,到處向人宣揚誇耀工作的成功;但神卻不感興趣,因為不是天父栽種的,再熱鬧也不過是莠草,是稗子,到了時候,必要連根拔出來,丟在火裏焚燒。
  願我們向主誠實,從心裏遵行祂的旨意,順聖靈栽種,可以在神面前蒙記念,存到永遠。
── 于中旻《聖經研究》


十五18你之所想?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
如果把你過去六個月當中,在腦海所經過的每個想法用錄影帶的方式放給你所認識的朋友、鄰居或者教會的朋友看看,結果會怎樣?你可能會覺得再也無臉見人。但我們必須明白,或許你我能夠彼此隱藏起真正的想法,但卻無法瞞過神(詩9411)。
我們應當極度注意自己的意念與想法,並非是怕神知道,而是它會影響到我們的人格。主耶穌曾說我們的言行是由心裡發出來的(太1518~19)。
我最近曾到美國肯德基州的一個旅遊景點――馬摩斯巨洞(MammothCave),在洞內有許多巨大的鐘乳石,它們是由一滴滴水不停地滴下凝結而成。首先,一滴水珠在石洞的頂層開始滴下一微小的沉積體。第二滴繼續滴下,接著滴、滴……先是小小的岩柱,漸而形成了鐘乳石。
同樣的過程,也會在每個人的心中出現。我們的每個小小思想都會融入內心,發揮作用製造出我們人格的鐘乳石。你內心的想法將塑出你的性格特徵,最後呈現出一個真正的
你的內心思想如何?
我的舉止和言行
會告知我是何人
主啊,引導我,讓你的旨意
充滿我的思想與靈魂!
高尚的思想構成聖潔的人格!
──《生命語》

 

【太十五21~28耶穌惟一要做的事,就是必須喚醒這婦人心中真實的信心。

因此耶穌最後轉過身來對她說:『不好拿兒女的餅給狗喫。』稱一個人為狗是一種極度的侮辱。猶太人以驕傲、侮慢的態度說:『外邦的狗』,『異教的狗』;後來又說:『基督徒的狗』。在那些日子,狗是街上骯髒的吃腐物的動物──瘦弱,野蠻,常患疾病。可是要記得兩件事;第一說話時的聲調與表情是最有關係的。即使一件很困難的事也可以在說的時候帶著緩和性的笑容。我們可以笑稱一位朋友為:『一個老壞蛋』,『一個無賴』,那充滿了情感的語調可以除去一切的惡意。我們可以十分確定耶穌臉上的笑容與祂眼中的同情消除了這句話中的苦毒與侮辱。

第二、所用的狗字是(kunaria),並不是街上的狗,是家庭中所寵愛的小狗,跟在街道上徘徊、在糞堆裏打轉的最低級的狗大有區別。這婦人是一位希臘人,從她希臘人的急智中,她馬上就看出來了。『不錯,』她說:『但是狗也吃她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渣兒。』這不屈不撓的信心,使耶穌的眼中閃耀著喜樂的光彩,祂給她祝福並將她所切望的醫治賜給她。──《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五23「耶穌卻一言不答。」

   一個受苦的神的孩子,當你正在渴望主安慰的聲音,可是等了許久,一點得不著甚麼,或許會覺得希奇、失望。但主的不答,並非是拒絕,乃是表示祂的默許和頂深的同情。祂是在「默然愛你」(番三17),因為祂愛你的心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也不是人心所能領會的。── 選

 

【太十五28】「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

這是主特別許可的,祂並不輕易從腰間解下鑰匙來交給人,任他支取,祂卻讓那婦人得著心願的事。

我們必須為別人代求——這位婦人來為她的女兒求,有時我們只多為自己祈求,恐怕有些只是出於自私的意圖,如果我們求能力、智慧與學效基督,目的為使我們能説明人。使徒約翰說:基督使我們脫離罪惡……作祂父神的祭司(啟示錄一章五、六節),我們需要得著釋放,成為代求者。

我們必須尊重主權勢——迦南婦人前來求大衛的子孫,祂卻一言不答。她不應這樣稱呼,因為如果基督是猶太人的彌賽亞,就無法幫助她這個外邦人。她對祂的稱謂是聽來的,這樣稱呼也是禮貌的。但是當主沉默時,她就覺悟過來,她就以普世的人對神的稱呼:主啊。她求主幫助,跪倒在祂腳前,她就進一步蒙受主的福分。

我們必須承受主恩惠——祂告訴她是什麼身份,她是外邦人,在選民的家中她是無份的,她必須承認她真正的地位。她承認說:主啊,不錯。你若能完全接受神的旨意,甚至自覺卑微,好像桌子底下的狗,那麼你的禱告必得應允,神會照你所要的成就,這原是祂的旨意。——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十五28】「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罷。」

這位迦南婦人,在她亟感痛苦的需要中,如此喊著說:「主阿,大衛的兒子(原文),可憐我罷!」她的禱告豈不是很懇切嗎?那麼,這樣懇切的禱告,豈不是應該即時得著答應嗎?我們的想法常是這樣。然而,希奇得很,主「耶穌卻一言不答。」(太15:23)主對她似乎無話可說。但當門徒因著那婦人的呼喊而向主求訴時,主卻回答他們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5:24)這一句回答的話,好像給了那婦人一個正確親近主的提示:因為耶穌是「大衛的兒子」,這稱呼只適用於以色列人,外邦人卻沒有權利應用這稱呼。既明白了這點,她立即改變了她請求的地位,而只稱耶穌是主了。

主耶穌最初對她的反應,好像是一個拒絕,但實際上祂是在幫助她去尋求祂,不讓她站在沒有權利要求的錯誤地位上,而要她站在一個白白蒙恩的地位上。現在她的信心已經得著即時的反應(主的回答),她已經找到那個祈求的鑰匙了。——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懷恩早禱】

7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

8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9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10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

11 入口的不能污穢別人,出口的乃能污穢別人。

17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麼。

18 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纔污穢人。

19 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

20 這都是污穢人的.

 

讚美曉諭啟示和奧秘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神,祢以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祢安放我們在這世代,讓今天仍能活著醒來,我們感謝祢。

感謝天父賜下聖言,讓我們能打開這天上的奧秘,領受祢話語的甘甜,祢的話更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及生活的準則。每天早上我們誠心把自己放在祢的腳前,好叫我們從祢的話語中洗滌我們的心靈,願我們每天都活在祢的神蹟中,每日都將榮耀歸給祢。

 

感謝主耶穌祢來叫萬國因祢得福。我們只配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然而因祢的救恩,使我們這野葡萄枝能接上真葡萄樹,獲得新生命,新生活。

主耶穌求祢赦免我們的罪,用祢的寶血再次塗抹我們的過犯,我們沒有假冒為善,但我們卻自以為是,只看見別人失見証,別人眼中的樑木,而忘記自己應活出的好行為,忘記自己也是一個罪人。若不是祢的憐憫,恐怕我們在這疫情緊隨不捨的路上疲乏困倦,信、望、愛的支柱撐不起這生命的帳蓬。求主耶穌的恩與患病的人及照顧患病的醫護人員們同在,領他們走出這死蔭的幽谷,迎接蒙福的日子來臨。

 

聖靈求祢賜我們辨別諸靈的能力,不被入耳入眼的訊息污穢我們的心,專心以禱告為事,追求兩、三個人同心禱告,眾教會都築起禱告的祭壇,儆醒等候祢靈火降臨,復興教會,叫沉睡的靈重獲更新生命。

聖靈求祢時刻提醒我們拿起信德的藤牌,帶上公義的護心鏡,以真理的帶子束腰,認清爭戰的對象是邪惡,而不是人,能憐憫被罪惡綑綁的人,並穿上平安的福音鞋,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