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二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廿1~16錶的比喻】 人人不能都當領袖;有些必須當從屬人員。主的軍隊需要許多基層的兵士,而只需少數的將領。無論主把我們安插在什麼位置,我們都必須信實於主的付託。許多在世上居首的人,將來在神國論功行賞卻要殿后,因為他們把一切功勞歸到自己的頭上,而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照所預期的去表現。識透人心的救主要按每個人的機會和才能、也要按每個人在所付託事上的熱心以及無私精神作為審判的標準。祂向誰給得多,就「向誰多要」。 克魯克太太寫道:「我在十一歲,有一天哭著回家,因為在教會的節目裡,老師派我扮演一個小角色,而我的同學卻扮演大角色。母親冷靜地把她的錶放在我的手心裡,她問我:「你看到什麼?」我答道:「金錶殼、錶面和指針。」母親把錶背打開後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看到許多小齒輪和螺絲。母親說:「這個錶假使缺少這許多零件的任何一件,便不能走了。即連那些你幾乎看不到的零件也是一樣重要。」母親的小教訓使我畢生過著更愉快的生活。因為我知道即使去做不可能被人讚賞的「小事」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從錶的比喻中,明白任何工作都是一樣重要,事無分巨細,凡屬上帝要你做的,你應當盡力去把它做好。——H.G.B.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太二十6~7】「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閑站呢?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閑站」這個字(希臘文為「亞穀士」ARGOS)可以大大的幫助我們瞭解保羅所敘述,那從罪惡裡得釋放的真理。因為它就是羅馬書六章六節所用那字的字根。那裡保羅寫到罪身的「滅絕」,意即借著十字架「使之失敗」,「失去作用」等。「罪」這舊主人仍然在那裡,但在基督裡那個服事罪的奴隸(舊人),卻已經被處死,因而被廢棄。同時,他的肢體也不被雇用(失業)了。從前那賭博的手,現在已失業了,從前那咒詛人的舌,現在也已失業了,而這些肢體現在可被用「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6:13)。在這種情況下,當你對主的問題回答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那你就是向主求職,並得以被雇進入祂那最有恩賞的事奉中。「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太20:4)——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太二十6~7】世上再也沒有比失業更為悲慘的事,一個人為了沒有工作給他作,使他的才幹遲鈍無用。休哥馬丁(Hugh Martin)提醒我們,有一位偉大的教師,時常說到莎士比亞的劇本最悲哀的一句話就是:『歐思羅失業了。』在巴勒斯坦的市場上,有那些人仍在等候,因為沒有人雇用他們。主人基於同情給他們工作做,他不忍看他們閒散,因為他看見了那些沒有工作的人心裏就動了憐憫。──《每日研經叢書》 【太二十6,7整天閑站「你們為什麼整天閑站呢?……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整天閑站的人是太多了,凡沒有進葡萄園為主工作的人都是閑站的人。一個信徒可能為自己天天忙碌,勤勞,奔走。但在主眼中看來,仍是閑站,因為在主以外的一切勞碌,工作,都毫無價值。轉眼成空,不能永存,所以凡為自己或其他人、事,操勞的,內心也不會有安息和快樂,也得不到什麼真正的報酬,所有的光陰,精力都是浪費了。 惟獨進到主的葡萄園,為主工作不是閑站。末後主要給以報酬,進入主的國度,這比閑站一天該有何等大的分別呢?時候已到酉初了,進葡萄園工作的機會已經很少了,對於各人來說,更是如此,有誰知道,他的生命和在世的光陰是否來到最後的一刻,究竟還有多少時間餘下,若不趁早抓住這末後的機會,就後悔無及了。 主的葡萄園在那裡呢?怎樣算是為主工作呢?教會是主的葡萄園。祂的國也是葡萄園(賽5:1;太21:33,43)。凡主所栽種,培植、為著神的榮耀之工作都是祂的葡萄園(歌8:11,12)。按著主的旨意,事奉祂,使祂得到榮耀,就是為祂作工而不閑站了。──《每日天糧》 【太二十6~7磨光和鏽光】一位農民,年已七十,還跟往常一樣,整天忙碌田間,勤勞不息;真是不知老之將至。有人對他說:『你老人家,兒孫滿堂,盡可以告老了,何必再如此勞苦呢?』他說:『人生好比一把快刀,使它耗損之法有二:一是不去用它,任其生銹爛光。一是用它作工,久而久之,自然磨光。在這二者之間,我寧願讓工作磨光,而不願閑著鏽光。』『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裏閑站呢。……你們也進葡萄園去。』(馬太福音二十章六,七節) 【太二十12工作與恩典──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主耶穌講到天國的制度,在於神完全的主權。如果神不掌權,就不是天國。但人偏偏有自己的意見,不是要在地上建立天國,就是要把天國弄成自己意見的產品,把天國看成人間的勞工市場。人想不作工而拿工資,卻不想作工而不拿工資。 【太二十22「我們能。」】 這是青年的呼聲——熱切、衝動與自信,那無需等著計算怎樣達成目標,只像溜冰一般滑在藍色發光的餅上,毫無猶豫地認為一切困難都可迎刃而解,艱苦必能克服,喝那杯,受安浸。 但是在客西馬尼園睡覺的人,在主被捉的時候都捨棄了祂,有一個在十字架邊也令祂失望。我們匹夫之勇究竟禁不住最大的危險。我們必須知道,只有跟隨基督喝祂的杯、受祂的浸,我們在五旬節聖靈充滿之後就有這經驗。我知道有兩個人就敢說這樣的話,主也正叫他們舉起苦難的杯,他們起初這樣說,還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以後靠著主的恩惠能力,竟然經受得起,最後他們真是認為這是最靠得住的了。 那兩個人真的有這經驗,有一個很快就飲杯受浸,倒在希律的刀斧之下(使徒行傳十二章三節)。另一個卻經過很長很長的年月與基督的忍耐有份。他們都經歷苦難,但情形不同,迅速成仁與長久等候,但都是靠近了主,我們沒有權來選擇坐在寶座的左右,因為那究竟不是我們自己的權力、威勢與榮耀。只有在我們靠近主耶穌,就必有確實的憑據與信念。 ── 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二十23】「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 」 耶穌的回答一方面肯定他們所說的“我們能”,另一方面指出惟獨神能決定誰在天國裡是最大的(馬可的經文沒有“我父”兩字)。約在主後四十四年雅各在耶路撒冷被希律王亞基帕所殺而殉道(徒十二2)。第二世紀初帕皮亞(Papias)也曾提到約翰殉道的事,但在教會傳統中更可靠、被廣泛接受的看法是約翰年紀老邁平安過世。無論如何,耶穌肯定他們受難的命運未必指他們的殉道說的。──《中文聖經注釋》 【太二十26】當近代偉大的聖人賀川豐彥初次與基督教接觸的時候,就感到一種吸引力,直到有一天從他的內心發出呼聲說:『上帝啊!使我像基督那樣吧!』他為了能像基督那樣,他甚至不顧自己正患著肺病,就到貧民窟中生活。在世界上這是人最不願意去的地方。 諾斯柯特(Cecil Northcott)在著名的人生的抉擇一書中,述及賀川豐彥所作的。他到東京的貧民窟中,住在一個六呎見方的草屋裏面。『第一個晚上他就要和一個患了傳染性的人同睡。這是他信心的試驗。他會再轉回頭嗎?不會,他觀迎他的睡伴。然後有一個乞丐向他要襯衫,他就給了他。第二天他又來要賀川的外衣跟褲子,他也給了他。賀川就剩下一套穿得很破舊的衣服,東京貧民窟的人取笑他,可是到後來卻尊敬他。他在大雨傾盆之下站著,一面傳道,一面咳嗽。「上帝是愛,」他呼喊著說:「上帝是愛,甚麼地方有愛,甚麼地方就有上帝。」他時常筋疲力竭而倒在地下,貧民窟中的粗人就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到他的草屋中。』 賀川自己寫道:『上帝居住在最低賤的人中,祂與髒兮兮囚犯同坐,祂與少年犯同站,祂與乞丐同處,祂在患病者之中,祂與失業者同在一起。凡願見到上帝的人,在未進聖殿以前先去監獄,未去教會以前先到醫院去拜訪,未念聖經以前先去幫助乞丐。』──《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1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作工. 2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8 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 9 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 10 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 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麼。 14 拿你的走罷,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 15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麼.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麼。 25 耶穌叫了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26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27 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 28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讚美隨己意行,做萬事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神,一切的事都在祢的旨意及喜悅之下,祢永遠不會虧待我們,只有我們常常虧負祢的恩典。 我們所領受的都在祢的應許之中成就,祢給我們的地,那裡有城邑,又大又美,非我們所建造的.有房屋,裝滿各樣美物,非我們自己所裝滿的.有鑿成的水井,非我們合力所鑿成的.還有葡萄園和橄欖園,非我們所栽種的,我們能喫了而且飽足,都是祢領我們到今日的地步。我們儆醒謹慎、一心敬畏祢、事奉祢、並指著祢的名起誓,一生至死忠心。 感謝主耶穌,祢留下完美的模範,我們要以祢的心為心,效法祢的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服侍主為樂。 求主幫助我們一天一天地蛻變,能在所行的事上都不發怨言、不起爭論、能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向著標竿直跑。 求主領我們在這彎曲悖謬的時勢,特別是在疫情帶來的恐慌和壓力下,能站起來,作 神無瑕疵的兒女,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希望及信心的道表明出來,好誇我們沒有空佔地土,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浪費所得的恩賜。 聖靈求祢動動慈心,摸摸我們的眼睛,醫治我們的弱視,叫我們不被現今眼前的光景嚇怕。醫治我們的紅眼,除去我們的妒忌、埋怨和苦毒。今日能隨著日頭的升起,能照著天父所分給我們各人信心的大小,能看得合乎中道。 求祢賜我們屬靈的指南針,認清目標和辨別方向,不顧艱苦和阻攔,殷勤不懈,心裡火熱常常侍主愛人。在指望中有喜樂.在患難中能忍耐。能為逼迫我們的,給他們祝福,只有祝福,沒有咒詛。又能與喜樂的人同樂.能與哀哭的人同哭。不會以惡報惡,反而能夠以善勝惡,凡事都為榮耀主名而作。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