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廿三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二十三1~12謙卑的報償】 真正謙卑的人是很難找的。上帝對這一類不自私的人感到欣慰。從前有一位黑人學者Booker T.Washington是最好的例子。在他主持了阿拉巴馬州塔斯其基學院之後不久,他走到鎮上一個白人區,結果一位元不認識這位元名學者的白人富婆,上前拉住他,問他能不能用一些代價雇他劈柴。華盛頓教授正好沒有急事,於是他一口答應,脫掉大衣,就做起粗重的活兒。當他劈完柴火之後,就把柴火搬到廚房。一位女傭認出他,就偷偷的報告她的女主人這位學者的身份。第二天,這個尷尬的女主人到他學校的辦公室深致歉意說:「我不知道你的身份,昨天竟叫你做粗重的工作,非常不敬。」「夫人,這有什麼關係呢?有時候我也喜歡勞動一下。再說,替朋友做事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著名的黑人教育家微笑著回答站在他面前的貴夫人。她很誠摯地握著他的手不斷的搖頭,深深被他的態度所感動。事後不久,那個女人和親戚聯合為塔斯其基學院捐了幾千美元。 要切記,基督徒若把每一件事都當作是為主做的,還有那一件事是卑賤的嗎?做卑賤的工作不但蒙神喜悅,也能贏得別人的尊敬,這就是謙卑的真正報償。—H.G.B.——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太二十三8】「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教師。(另譯)」 每一個基督的門徒在定義上都應該是一個學生,並且是一直如此。你若是出馬要為人師表,你可能會過分的誇張你自己,結果只會在單純的聖徒的心思裡,製造出各種難處。我們過分自信於一己的所知而產生的優越感,必然會把許多的門都關了。我們應該樂意如此說:「對這問題我不知道,因神還沒有指示我。」自認博識的工人,只能招致批評。但如果你常存這種態度——「若是你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我,我願意洗耳恭聽,因我在主面前也是一個學徒。」——別人一定不會太難為你。雅各說:「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雅3:1)我勸告你們,務要作一個長期的學生。——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太二十三8~10相愛如弟兄】「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 從這段聖經中,使我們看見一個真理,就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受夫子的尊稱,我們應該彼此以弟兄相稱,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 由此看來,我們彼此相稱為弟兄,是很合宜的,不需要什麼師,什麼父了。這對天主教豈不都是一個很明顯的指責嗎?那些人為的父,人為的師,有什麼價值呢?啊!實在可憐!! 既是一位老師,那我們都是學生;既是一位父,那我們都是弟兄。應該相親相愛,沒有高低之分,沒有遠近之別,沒有任何理由不相親,不相愛。 因此,凡嫉妒、紛爭、論斷、宗派等都是不認識主,不懂得是一位父親,或者說,不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家,什麼是靈統了。既是學生,本應尊敬老師;既是弟兄,理當孝敬父母,或說敬畏神。俗話說得好:“一母同胞共乳生,還有幾時作弟兄。” 所以,“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攜手走天路。(彼前三8)—— 李慕聖《晨光》 【太二十三12天國內外──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天國的君王主耶穌基督,宣告進入天國的人,有八項“有福了”的品格(太五:3-12);現在,祂也照樣指出,在天國門外的宗教人,八項“有禍了”的資格(太二三:1-36)。正如惡是缺乏善,這兩種人的對比,也極明顯。 【太廿三12“自卑的必升為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首相邱吉爾對保衛國家有功,戰後退位時,英國國會擬通過提案,塑造一尊他的銅像,置於公園,令眾人景仰。邱吉爾聽後,回絕說:“謝謝大家好意,我怕鳥兒喜歡在我的銅像上拉糞,還是免了吧! 文學大師錢鐘書先生最怕被宣傳或在報上披露。一次,一位英國女士求見,錢先生執意謝絕,在電話中對她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認識那只下蛋的母雞呢? 羅西尼生於1792年2月29日,所以他的生日只能四年一次, 過第18個生日時,已72歲了,他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省了許多麻煩。在過生日的前一天,一群朋友對他說,他們已集了2萬法郎,要為他立個紀念碑。 【太二十三12光要照己】「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在屬靈的事上最忌主觀,因為一主觀,就是有許多亮光只能照別人,卻不照自己。一個主觀強的人,往往只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自己比別人對、比別人好,很難使別人得著造就,只想著如何造就別人,漸漸就陷入驕傲、固執中。以致成了眼睛昏花、心裡愚蒙的人。只持守以往的一點經歷,一點也放不出新鮮的光來。 一個主觀的人,常喜歡叫別人接受我的,喜歡人來高舉我、尊敬我,以我為師等等;這樣一來,就失去了肢體的交通,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枯水井,不能滋潤心田,更無法以真光去供應別人。 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需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李慕聖《晨光》 【太廿三15】作宣教士的人最大的危險,就是他想要使人轉入一圈子,而不是一種教;他關心帶領人到一個教會,勝過到耶穌基督面前。 偉大的印度基督徒神秘主義者披雷曼奈德,在他的自傳中,有幾處提到宗派主義時常損壞著基督教:『我以基督徒的身分說話,上帝是我的父親,教會是我的母親,基督徒是我的名字,大公教會是我的別號。我說大公教,因為我們所屬的,正是普世的教會。我們還需要其他的名稱嗎?為甚麼還要加上安立甘會、聖公會、復原派、長老會、却理公會、公理會、浸信會等等呢?這些都是分裂的宗派狹窄的名稱,它們會使人的靈魂枯萎。』──《每日研經叢書》 【太二十三15帶人到前主,忌入宗派】「“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 我們要記著領人歸主後,要叫他們自己認識主,成為主的孩子──小羊、子民。千萬不要把他領到我們的宗、我們的派裡來,這是很危險的。只要他們認識神,和主有了直接的關係,我們就可以放心了。 不論他是否到我們面前,是否領受我們的教訓,這都不是重要的事。如果我們只把一個人引到我們所認為的小圈子裡,怕他跑掉了,並且還要他一定照著我們的條條框框作基督徒,那就有點把人拉入“教”裡的危險,這樣的作法更可怕,是有害人前途的危險啊! 約翰就是我們的榜樣,他將人帶到主那裡,把主介紹給人,他說:“看啊!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 李慕聖《晨光》 【太二十三16~19不作瞎眼領路者】「“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你們說:‘凡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什麼;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你們這無知瞎眼的人哪!什麼是大的?是金子呢?還是叫金子成聖的殿呢?你們又說:‘凡指著壇起誓的,這算不得什麼,;只是凡指著壇上禮物起誓的,他就該謹守。’你們這瞎眼的人哪!什麼是大的?是禮物呢?還是叫禮物成聖的壇呢……?”」 什麼是瞎眼領路的?就是注意殿中的金子和壇上禮物的人。那什麼是殿中的金子及壇上的禮物呢?是否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一些教訓、亮光,或自己的一些經歷,或自己的一套事奉神的規則呢? 我們叫人敬拜神,卻往往是照著我們的方式,重外表,不重內心;重形式,不重精意。我們叫人走奉獻的路,過奉獻的生活,是照著我們的所認可的那種規矩,卻不在聖靈裡,忽略了聖靈在人心中的工作,不相信聖靈會使人明白進入真理。結果自己是瞎子,因為沒有靈裡的認識,也叫人落在黑暗中,看不見靈裡的亮光,只有教義的外貌,卻沒有聖靈的活力。 在當今教會裡,注重外表格式的人何其多,讓人跟著人行的人何其多,把人拉在人的權下的人何其多。這些人何等可憐!——
李慕聖《晨光》 【太廿三27~28】在春天的陽光之下,就一個巴勒斯坦的路上旅行的人看來,這些墳墓在日光之下閃耀著白色的光彩,顯得相當好看,可是在裏面卻充滿了死人的骨頭和屍體,一摸到它們就會染到污穢。耶穌所說的這番話,正是法利賽人清晰的寫照,按他們表面的行為,他們是極其虔誠的人,可是他們的內心,卻充滿醜陋與使人墮落的罪惡。 今天仍有這種情形,莎士比亞曾說:一個人也許笑了又笑,卻是一個懷人。一個人也許走路低著頭,踏著恭敬的步伐,雙手交疊,姿勢謙卑。可是他可能總是用冷酷輕視的眼光,看輕那些他認為犯罪的人。他的謙卑本身也許祇是驕傲的偽裝;他走起路來顯得那樣謙卑,也許心中卻洋洋自得要使他四圍的人看到他是多麼虔誠。再也沒有比使一個好人不知道他的善行更困難的事了;一旦他知道自己之善,他的善就已經消逝,無論他在外表上顯給別人看見的是怎樣。──《每日研經叢書》
【太二十三29~31】第七禍是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仇視神真正的使者,並預言其後果。西元第一世紀時修建華麗墳塚之風盛行,也有給早已死去的名人追建墓碑的(如希律在大衛王的墳上立了大理石新碑,見 Josephus, Ant.
xvi. pp.179~182)。耶穌以此為喻,證明他們一心想榮耀先知和義人,卻不知有多少先知,按舊約的記載(按後來的傳說則更多),正是死於那些在位掌權者的手下呢。參看使徒行傳七52。不管當時宗教領袖們的話講得多麼漂亮,他們仍不愧是他們祖宗的子孫,從他們對待神差遣的使者的所作所為便可得到證明(34節)。──《丁道爾聖經注釋》 【太二十三37「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 這幅景象只有最偉大的藝術家才可繪成不朽的傑作。從尋常與平凡的情景中,看出不可磨滅的無限意義,這樣的方式能經歷時代的考驗,必是蘊藏著極大的能力。這就是主耶穌的特性,祂可將一個破舊的皮袋、一件補過的舊衫、一群不能進入鄉下即筵席的,都成為祂的題材,描繪出無可忘懷的圖畫,求主賜給我們赤子的心,好在尋常事物中,看見奧妙的事。 但是這情景確抓住我們!誰會聽見那群小雞的叫聲,知道它們受危險的威脅?但是母親會立時覺察,迅速地來到小雞中間。多少時候,我們因生活的忙碌,而聽不見主的呼聲,沒有及時到祂的翅翼下得安息。 本仁說母雞有六種至八種的啼叫聲。主也以不同的目的呼喊我們——有時要我們靠近祂的胸懷得與祂相交。有時只是要我們安息;有時祂呼喚我們享受祂的豐富,以祂的話語指引我們。有時只要我們躲在祂的豐富,以祂的話語指引我們。有時只要我們躲在祂的翼蔭下,等那兇惡的過去。 我們常聽見警告的聲音。任何試探或試煉都是預先可以知道的。當一時衝動,我們沒有好好依靠主的保護,祂呼喚你,你竟沒有聽見,多少次了!祂呼召我們來靠近祂,我們卻不願意! ── 邁爾《珍貴的片刻》 【懷恩早禱】 1 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 2 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 3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4 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 5 他們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 6 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 7 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 8 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 9 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10 也不要受師尊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 11 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12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3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 聖潔公義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感謝祢!從蔚藍的天邊提醒我們晴朗的一天將快出現,叫我們要行在光明中,我們的光也當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 天父請原諒我們的失職,白佔地土。我們好像那批可惡的文士和法利賽人,能鑽研祢聖言的奧秘,卻沒有修身自愛,能說不能行;甚至面對多次預告提醒後,仍定意將祢的愛子置之死地,向著敗壞狂奔,沒有半點悔意。我們也像另一批文士和法利賽人,潔淨外表,心存污穢,高舉正義的旗幟,用口中的甜言媚語包裹邪惡的手段、假善不法的行為和不合乎真理的原則,假冒為善,成為披著羊皮的狼。我們更像一批脅於惡勢力,不敢怒不敢言的領袖,甚至和彼拉多一樣為自己洗手,一根指頭也不肯動,把自己暗暗地隱藏在遠處。我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讚美主耶穌,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感謝主耶穌,祢是我們唯一的拯救,唯有祢能救我們脫離肉體和思想犯罪的律,領我們從心靈重建順服神的律。 求主耶穌的寶血為我們的身、心、靈進行深層的清潔,不但沖洗我們外在的言語行為,更加洗滌我們的內心密室,用屬靈的紫外光為我們每一個念頭消毒,用聖經的真理量度我們的體溫和熱誠。叫我們行事為人,能活出基督祢的香氣,榮歸神。 聖靈求祢點燃我們的禱告心燈,藉著禱告重新攀爬上燈臺上,照亮我們一家的人。 親愛的聖靈,我們全然謙卑順服在祢的引導,請祢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以聖言引路,不至瞎眼領路,自己和別人一同掉入坑中。叫我們放下身段,存謙卑的心與弟兄姊妹同行,與區內的教會同心築起禱告和信仰的護土牆,在這疫情及不穩的政局衝擊中,堅守崗位,高舉十字架的旗幟,舉起盼望的明燈,敏感祢在我們心中的微聲:「這是正路,行在其中。」在這末世,能作時代的工人,為敝開的天國門努力作工,為主而活。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