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太福音第廿四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廿四1在錫安山的山頂,挖掘成一片一千平方呎的高原,在其上有聖殿本身。它是用白色的大理石,貼上了金子建造的,在日光之下光彩奪目,使人無法正視。在低下的城市與聖殿之間,躺臥著提若坡陽(Tyropoeon)谷,有一座巨大的橋樑橫越此谷,它的弓架每一個有四十一英呎半的墩距,在它起拱點的石塊長二十四英呎六英吋。聖殿四周環繞著巍峨的門廊,所羅門廊與王廊(Royal Porch)。支撐這些門廊的柱子,是整塊的大理石所雕刻出來的,柱子高達三十七英尺半,三個人手牽手還難以圍抱一周。聖殿的各種角石長達二十至四十英尺,重達一百噸以上。至於怎樣雕刻,怎樣安放這些石塊,實在是古代工程的秘密。怪不得這這些從加利利來的漁夫,看到這些石頭和神奇的建築,要呼喚耶穌注意它們。──《每日研經叢書》

 

【太廿四1~2我們的主對於世界是何等的冷淡(殿宇可比世界)!祂毫不在心的經過這世界。門徒則注意及世界的美麗和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主的冷淡,究也有因:祂知道它將來必要毀滅。所以,世界「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我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彼後三11)。戀慕世界者,乃是因為他們以為世界是天長地久的;那知天地都要廢去呢?知道(約壹二17)的人有福了!―― 倪柝聲《讀經心得》

 

【太廿四2我們查看猶太的歷史家約瑟夫所記載的史實,就可以看出耶穌對將來的災難說得多麼準確。約瑟夫述及那段圍困與饑荒的日子:『饑荒越來越蔓延擴展,吞滅了整個房子,整個家庭的人口,樓上的房間充滿了饑餓垂死的婦女和孩童。城裏的小巷堆滿了老年人的屍體,孩童與青年人如同影子一般地在街市上遊蕩,大家都因饑餓而浮腫,人們隨時都可能倒地死亡。至於他們的埋葬,生病的人不能做,健康的人因著大批埋不盡的屍體,以及不知道自己在甚麼時候亦將死亡而不去做。因為有許多人在埋葬別人的時候死去;還有許多人,在他們最後的時刻尚未來到以先,自己走到他們的棺材裏去。沒有人再為這些災難悲嘆,悲慟的哀號都聽不見,因為饑荒的驚惶淹沒了一切人性的愛顧。那些將要去死的人,祇是以乾澀的眼,張開的嘴,凝望著在他們之前安息的人。一種深深的沉默,和一種死亡之夜,緊緊地抓住了這個城……他們每一個人死的時候,眼睛都凝視著聖殿。』(約瑟夫著,猶太戰爭,五卷十二章三節)

約瑟夫述及一則可怕的故事,有一位婦人,在那個時候真正宰殺、烹煮並喫了她正在哺乳中的孩子(六卷三章四節)。他告訴我們,甚至羅馬人攻陷了這座城以後,本來準備進城掠奪,卻因為看到這幅可怕的景象而驚懼得垂手不知所指。『當羅馬人到屋子裏來掠奪戰利品的時候,他們發現全家都死人,樓上充滿了屍體……他們站在那裏嚇得呆住了,甚麼東西也沒有碰,就走開了。』(六卷八章五節)。約瑟夫親身經歷這恐怖的圍困,並且告訴我們,被擄為奴的有九萬七千人,死亡的有一百一十萬人。這都是耶穌豫先看見,豫先警告的。──《每日研經叢書》

 

【太廿四2主耶穌在地上工作快完成時,祂預言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預言果然應驗了,殿宇全部完工才八年,羅馬將軍提多同羅馬兵丁,便把它燬壞了。猶太當時的大史家約瑟弗,極生動地描寫說:「大火掃蕩殿宇,以至毀滅,精金都鎔了,金鎔液滲入石隙間,一班羅馬兵士,因為要取得金子,便把石頭一塊一塊的撬起,直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的。」── 陳樹祥《喻道故事集》

 

【太二十四3末期的預備──甚麼時候有這些事?…有甚麼預兆呢?】

  門徒同主在橄欖山上,聽耶穌講到聖殿的結局,就問起:“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呢?”(太二四:3)顯然的,他們並不懷疑主的話;但他們為甚麼不問,為甚麼有這些事,和我們該如何準備?
  耶穌如何回答?祂先告訴門徒:“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太二四:4-5)這是說到如何準備應付,才是最要緊的事;接著,說到要進入一個新世代,必須經過生產的艱難,像婦人要生孩子,必須經生產之難一樣。聖徒不是要好奇猜測主再來的時間,而是善盡自己的責任。“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四:13-14
  主告訴門徒,祂再來的徵兆;祂確定這些事都要成就,而且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太二四:35)但也同樣堅定的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太二四:36
  我們真難以了解,為甚麼三一真神的第二位,與父同等同榮,會不知道部分父所要作的事。但我們必須肯定主所說的一切話,而且相信主的智慧,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假先知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敢於妄測濫言,說主甚麼時候再來,迷惑人而自陷迷誤。
  其實,還有一件人不能知道的事,就是死的日期;無知的財主不知道(路一二:16-21),跟主最親近的門徒,也是茫茫然(約二一:18-23)。主再來時見祂,或死時離世見祂,對個人來說,並沒有實質上的差別。末世論(Eschatology)是探討末後的事,包括世界的末了與人生的末了,是以基督為中心。所以主耶穌要我們儆醒預備,作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不可像那惡僕一樣,心裏以為主必來得遲,雖沒有宣揚,但在行動上表現出錯誤:恨該愛的人,“動手打他的同伴”,沒有愛心;愛該恨的人,“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主回來的時候,受到重重的處罰(太二四:37-51)。所以真智慧不是去推測主甚麼時候來,而是忠心有見識,時時準備。可能在主再來時見祂,也可能經過死,在肉身之外見祂,同樣的須要準備。
── 于中旻《聖經研究》

 

【太二十四2122請看約瑟夫的猶太戰爭(Jewish War)第五卷第512518頁,以瞭解圍攻時的恐怖景象。耶穌的話使人憶起但以理書十二1述的末世慘狀,耶穌認為那段話至少是這些災難的預示。但是這場毀滅性的災難並不能充分發揮其威力:日子將要減少,為的是給選民以生還的機會,也許正因世上還有選民,才使神懲罰的嚴酷性得以減輕(參看所多瑪的義人,創十八2332)。動詞被減少了的被動語態表示,就連人間爭戰的恐怖程度,也在選民之神的掌握中。──《丁道爾聖經注釋》

 

【太二十四32】「夏天近了。」

你說時間已經太晚。風勢很緊,早晨的嚴霜也使菜蔬不能生長,好似夏天永遠不會來了,它不再在大地鋪上地毯,使溪流、湖澤以及天空灑以繽紛的彩色。其實夏天已經近了,雖然一切情形仍不顯著。主已經近了,祂是夏天的王,祂一來就是夏日,要知道祂已經近了,就在門口。

祂常常是在近處,愛能察覺祂的同在,那是永遠的夏日,將門打開,祂凱旋的行列已經在望。這世界禧年的夏日來到,長久的冬日早已過去,新婦必聽見祂說:冬天已近,白鳥鳴叫的時候已經來到,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來,與我同去!

打仗的風聲使列國驚怕,信心與愛心冷漠,福音卻要傳遍各地。神的選民逐漸歸回,這一切都在使新婦等候新郎——無花果樹長出嫩芽,主已經近了,我們這些孤寂的等候者只要想起祂的出現,我們聚集在祂面前,就應有勇氣,忠勤為王作工。

你的心中有夏天嗎?只有一個條件可以實現。你必須離開北方,到熱帶地區,那裡太陽一直在高天的寶座,日頭永不西下。——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廿四33人子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

我們容易想到很多事是很現實,很迫切,應當首先去應付的,即或沒有什麼很急需的事,也還是覺得主來的日子還遠,不是急切要應付的。因為仍想幾個月幾年,甚至更多年的時間,以為能在世上一直活下去,卻不知道有一件比別的事都更近,會更早來到,也是我們應當首先應付的問題,那就是主再來,尤其是當我們看見無花果樹發嫩長葉的時候,就知道夏天近了。無花果樹所代表的選民不是已經發嫩長葉了嗎?以色列人復國了,人子真是近了,正在門口了。

如果一個要來的人已經在門口了,表明是下一步就進來了。所以有的經文說,還有一點點的時候,那要來的就來, 並不遲延(來1037)。這一點點時候,可能是今夜,下個時辰,下一分鐘,忽然來到(可1336,路2134),正好是想不到的時候(路1240)。所以應當認為主能在任何時刻來到,可能就在這時候,現在就是最後的一天,一時,一刻。這樣,我們當怎樣度這最後的時刻呢?怎樣迎見已站在門口的主呢?我們能用這最後的一點點時候來為明天憂慮嗎?吃喝醉酒嗎?為肉體活著嗎?還想貪愛得到世界上好處麼?不,都不能了,只有用這最後的一點時候來儆醒預備,認罪悔改,熱心奉獻,為主工作,成為聖潔,不住禱告,準備見主。──《每日天糧》

 

【太廿四43有一則寓言述及有三個小魔鬼要到世界上來實習,他們與魔鬼的頭目撒但談起如何引誘並毀滅人類的計劃。第一個說:『我要告訴他們沒有上帝。』撒但說:『不可能使多數人都有這個錯覺,因為他們明知道有一位上帝。』第二個說:『我要告訴人沒有地獄。』撒但回答說:『你無法欺騙人,人早已知道為犯罪的人有一個地獄。』第三個說:『我要告訴人不用著急。』撒但說:『去吧!你可以毀滅千千萬萬的人。』最危險的自欺,就是以為還有充份的時間。人生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他學到『明天』這個詞句的時候。有許多事不能拖延,因為沒有人會知道他到底有沒有一個明天。──《每日研經叢書》

 

【太二十四45作忠心有見識的僕人】「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我們事奉主的人,應當學習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會按時、按需、按量分糧”,這確實是重要的工作問題和工作方法。

許多時候不是我們不忠心,而是由於見識不夠,所分非所需,結果使真理被糟蹋了、被浪費了,極為可惜!

許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見識,把珍珠丟在豬前,將聖物丟給了狗吃,結果反而帶來了對生命的危害,實在令人悲歎!

要記住分糧不是沒有原則的,它的原則是:

1、什麼時候分什麼糧;

2、什麼人需要什麼糧;

3、多大量需要給多少糧。

若能按這些原則去分,就不致使真理被糟蹋、被浪費、被誤解。所以我們應當細心回到主前,去學習、察驗、操練,才能作成一個忠心有見識的僕人。—— 李慕聖《晨光》

 

【懷恩早禱】

6 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7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

8 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13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14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

35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36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

42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

44 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45 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46 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

 

讚美全能慈悲的主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感謝祢是軟弱者的力量,是疲乏困倦者的更新,是悲傷心靈的安慰,是受試探者的幫助,是垂危病人的生命,是厚賜恩惠和憐憫的神,是忍受我們一而再、再而三跌倒,卻不斷撐扶我們的親愛天父。

除祢以外,我們還能倚靠誰呢?面對全球疫情的大災難,若不是祢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能得救的。求祢可憐我們,叫那哀哭的日子減少,叫這黑暗的世代重現曙光。

 

主耶穌請赦免我們的罪,我們披帶基督,卻仍為肉體忙碌安排,去放縱私慾。身體在祢裡面,心卻樂見別人跌倒,甚至彼此陷害、彼此恨惡,叫人與人不和、家與家不和、教會與教會不合作,民攻打民,國攻打國。漠視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也漸漸冷淡了。

求主耶穌來搖撼我們的心殿,在這末世的時刻,能趁早起來儆醒守候,黑夜已深,白晝將近,叫我們脫去暗昧的行為,能帶上光明的兵器,謹守自己的崗位。不作糊塗人,在不知不覺間,被世界的洪流掩沒,甚至沖走。

 

聖靈啊!我們與傷心受創的朋友同坐在爐灰中,靜候祢安慰的靈降臨。淚水浸透她們的心腸肺腑,叫她們的信心和盼望都窒息,求祢教我們成為流通的管子,舒緩她們的苦困,弟兄姊妹一同點起愛的光和熱,讓濕透木頭的苦澀逼出後,能從新燃燒起來,亮起新的光輝,走上恩典之路。

聖靈領我們起來,不作冒名的基督徒,能與家人相關相顧,弟兄姊妹主內同心,努力把天國的福音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迎接這末期來到的日子。

懇切的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