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九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君王的事工】 一、赦罪醫治癱子(1~8節) 二、呼召罪人並與他們同席(9~13節) 三、揚棄老舊的禮儀規條(14~17節) 四、醫治患血漏的女人(18~22節) 五、使管會堂之女復活(23~26節) 六、使兩個瞎子眼睛得開(27~31節) 七、醫治被鬼附的啞吧(32~34節) 八、呼召人與祂同工(35~38節) 貳、靈訓要義 【君王與宗教】 一、人的需要不是宗教,乃是主自己: 1.宗教無能為力(1~2節上) 2.宗教無能的根本原因──罪惡(2節下~4節) 3.惟有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5~8節) 二、神喜愛憐恤,不喜愛宗教式的祭祀: 1.宗教定罪罪人,主卻和罪人同席(9~11節) 2.主是醫生來治病,是救主來呼召罪人(12~13節) 三、老舊的宗教配不上全新的基督: 1.祂是新郎,有祂同在,就用不著宗教的禁食(14~15節) 2.祂是新布,不可以把祂和舊衣服般的宗教連在一起(16節) 3.祂是新酒,只可裝在新皮袋裏(17節) 四、惟有主能醫治宗教共通的難症: 1.宗教漏掉生命,惟有主能起死回生(18~26節) 2.宗教使人瞎眼,惟有主開人心眼(27~31節) 3.宗教使人啞口,惟有主能使人說話(32~34節) 五、君王的工作是拯救人脫離宗教: 1.主到處作工,要把人從宗教的影響底下拯救出來(35節) 2.人原都是屬於祂的羊,但因為離開了神而流離失所(36節) 3.人也都是屬於祂的莊稼,但因缺少工人而不能收割(37節) 4.主要我們信徒藉禱告與祂同工合作(38節) 【各種蒙恩時期的豫表】 一、當主耶穌在地上時: 1.祂來到自己的城(1節)──降世原是要拯救猶太人的 2.只有少數有信心的猶太人得救(2~10節) 3.但大多數自義的猶太人卻棄絕主(11~17節) 4.他們在神面前就如死的──管會堂的女兒死了(18節) 二、恩典時代:救恩臨到外邦人──祂在路上醫治了患血漏的婦人(19~22節) 三、當主再來時: 1.猶太人要得著復興──使閨女復活(23~26節) 2.瞎眼的得看見,啞吧說出話來(27~34節) 【主醫治的次序】 一、先叫死人復活(18~25節)──先叫我們得著主復活的生命 二、次叫瞎眼得開(27~30節)──有神的生命才能明白屬靈的事物 三、最後叫啞吧開口(32~33節)──看見屬靈的豐盛才能為主作見證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太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馬太福音第九章:君王與宗教】 一、人的需要不是宗教,乃是主自己 1、宗教的無能為力 (1)「耶穌上了船,渡過海,來到自己的城裡」(1)——就肉身說,耶穌是猶太人,所以祂「自己的城」代表猶太教的權勢範圍。這裡聖靈是借用猶太教來作代表,指出一般宗教的光景。 (2)「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2)——癱子知道如何行走,但卻無力行走,象徵在宗教裡面的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光景。宗教教導人為善,它的裡面裝滿了道理,但卻缺乏付諸實行的原動力。 2、宗教無能的根本原因——罪惡 (1)「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2)——癱子不能行走乃是外面的症狀,實際上他的裡面有罪乃是他的病因。主在這裡點出罪惡的問題,一語道破癥結所在。 (2)「有幾個文士心裡說,這個人說僭忘的話了」(3)——文士代表宗教界裡有知識和地位的人士。他們只知定罪別人,卻不知自己是在罪惡裡。 (3)「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4)——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二23),祂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盡都十惡(創六5)。 3、惟有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1)「或說,你們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那一樣容易呢?」(5)——主在這裡並未說「那一樣難呢」,因為在祂並沒有難成的事(耶三十二17)。赦罪是權柄的問題,行走是能力的問題。權柄和能力都是祂的(啟十二10)。 (2)「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6)——人子是指主耶穌。癱子的得醫治,十因罪得著赦免;而罪的得赦免,是因著信心(2),不是因著行為。這說出注重行為的宗教,在神面前一無是處。 (3)「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7)——那人起來行走,證明他已得著醫治,而他的得醫治,又證明他的罪已蒙赦免。由此可見,主耶穌確實有赦罪的權柄(徒五31)。那人一說痊癒,就回家去了。家是人安息的所在,道出惟有得著赦罪,我們才有真實的安息(從前他躺在褥子上,褥子亦代表安息,但那時他只有安息的外表,卻沒有安息的實際,宗教裡的人都是這樣)。 (4)「眾人看見都驚奇,就歸榮耀與神;因為祂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8)——權柄的顯出,不只能叫人蒙赦罪得醫治,並且能叫人看見榮耀的神,因為神是權柄的源頭(太六13)。 二、神喜愛憐恤,不喜愛宗教式的祭祀 1、宗教定罪罪人,主卻和罪人同席 (1)「耶穌從那裡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9)——馬太是替羅馬征服徵收稅款的,當時像他這樣的稅吏,一面壓榨出賣同族的人,一面侵吞稅款,所以在猶太人眼中,乃是與罪人同等。坐在稅關上,象徵征在犯罪的時候。 (2)「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9)——馬太不是主動的來尋求主耶穌,乃是主耶穌來尋找他,並呼召他,他就跟從了主。主若吸引,我們就快跑跟隨祂(歌一4)。 (3)「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祂的門徒一同坐席」(10)——坐席表明吃喝享受。主之與我們,親近到一個地步,可以一同坐席,彼此分享快樂(歌一12)。 (4)「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生命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11)——法利賽人代表傳統的宗教徒,他們認為神是以公義的待人,所以凡是帶領人敬拜神的人應該潔身自愛,不可和罪人交接來往。但主耶穌卻一反人的宗教觀念。 2、主是醫生來治病,是救主來呼召罪人的 (1)「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12)——主啟示祂是醫生,表明祂是以醫生醫治病人的態度,而不是以法官審判犯人的態度來對待世人。換一句話說,祂對待世人不是根據公義,乃是根據憐憫和恩典(羅九15)。 (2)「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13)——憐恤是神來為人作事,神來供應人的需要;祭祀是人來為神作事,人來供應神的需要。宗教的觀念是人要為神作些什麼,人要向神獻上一些什麼。這種觀念是和神的心意相反的。 (3)「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13)——事實上,這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所以我們若秉持傳統的宗教觀念,而自以為義,就要失去得著恩典的機會,因為神攔阻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五5)。 三、老舊的宗教配不上全新的基督 1、祂是新郎,有祂的同在就用不著宗教的禁食 (1)「那時,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什麼呢?」(14)——法利賽人代表老宗教徒,約翰的門徒代表新宗教徒。宗教意即有所宗而施教,原意是要教導人敬畏神,可惜意流傳與儀文形式,甚至置神和祂兒子與不顧。禁食就是宗教徒所奉行的規條之一。 (2)「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哀慟呢?」(15)——主是新郎,我們是陪伴之人。有祂同在,就有豐美的筵席可供享受。什麼時候遇見祂,什麼時候就滿了甜美、新鮮、喜樂的感覺。 (3)「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時候他們就要禁食」(15)——主在這裡是藉著祂將要被釘十字架,不再在肉身裡與門徒們同在一事,來形容我們一旦失去了主的同在,靈裡就要忍饑挨餓了。 2、祂是新布,不可以把祂和舊衣服般的宗教連在一起 (1)「沒有人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16)——衣服象徵我們在神面前的義行(啟十九8);舊衣服是指宗教徒靠著老舊的天然生命而有的好行為,它們總是破綻百出,所以宗教徒一直在作修補、改善的工作。新布的原文意思是指尚未裁制完成的布,它象徵主耶穌活在地上時的行事為人。宗教徒的作法是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他們只想學習主耶穌生活為人的榜樣,而沒有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功的救恩。 (2)「因為補上的反帶壞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16)——我們若只模仿主耶穌在地上時的行事為人,反而會更顯出我們行為上的缺陷,根本於事無補。 3、祂是新酒,只可裝在新皮袋裡 (1)「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17)——新酒象徵基督那復活、新鮮的生命,能使人喜樂、高昂並有力。皮袋是裝酒的器皿,舊皮袋象徵我們的舊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意思就是只把基督接受傲我們魂的心思、情感和意志裡面。宗教徒只憑理智研究基督,用感情對待基督,下決心事奉基督,亦即完全以天然的人來承裝基督。 (2)「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17)——基督不是我們的頭腦所能清楚瞭解的。許多時候,我們的感情在某些所謂屬靈的事上,因為興奮過度,整個人就崩潰了。此外,凡只用意志來跟隨主的,也常因著遭遇患難或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十三21)。 (3)「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都保全了」(17)——新皮袋象徵我們的新人,就是我們得著重生的靈和得著更新的魂(多三5;弗四23~24;西三10;羅十二2)。惟獨操練運用我們的靈,以及經十字架對付過的心思、情感和意志,來承裝基督,才有功效。 四、惟有主能醫治宗教共通的難症 1、宗教漏掉生命 (1)「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祂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18)——會堂是猶太教徒聚會的地方,故管會堂的女兒之死,象徵從猶太教產生出來的光景乃是死亡。 (2)「耶穌便起來,跟著他去,門徒也跟了去。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19~20)——據聖經學者考證,那個女人是一個外邦女子,所以她象徵外邦的宗教。血漏象徵漏掉生命,因為肉身的生命是在血裡(利十七11)。這外邦女子犯了十二年的血漏,而前面那個死了的猶太女孩剛好是十二歲(參路八42),所以兩者都同指一件事,即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在神眼中看來都是漏掉生命的,都是死亡的宗教。它們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啟三1)。 (3)「來到耶穌背後,摸祂的衣裳繸子;因為她心裡說,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癒」(20~21)——主的衣裳象徵主的義行。摸主的衣裳意即藉著信心接觸主,與主聯合為一,來去用主所成功的義,作為我們的義。 (4)「耶穌轉過來看見她,就說,女兒,放心,你的信救了你。從那時候,女人就痊癒了」(22)——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結果卻落到可憐的死亡光景。惟有藉著信心接受主耶穌的救恩,才是蒙拯救、得醫治的路。 (5)「耶穌到了管會堂的家裡,看見有吹手,又有許多人亂嚷」(23)——宗教裡頭一片死沉,帶頭的人就用盡刺激、奮興的辦法,鼓動眾人起來有所活動,以維持熱鬧、有生氣的場面。 (6)「就說,退去吧,這閨女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就嗤笑祂」(24)——凡是蒙神揀選預定的人,不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死了就完了,我們乃是睡著了(帖前四13~14)。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復活了(約五25)。 (7)「眾人既被攆出去,耶穌就進去,拉著閨女的手,閨女便起來了」(25)——宗教的辦法必須從我們的心房裡被趕出去,然後主耶穌才能進來。主一進來,死亡就要消除,難處就必解決。 (8)「於是這風聲傳遍了那地方」(26)——每一個真正摸著主或被主摸著的故事,都會引人詫異驚奇並傳頌的。 2、宗教使人瞎眼 (1)「耶穌從那裡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祂,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27)這兩個瞎子代表所有宗教裡的人物,帶頭的是瞎子,跟隨的也是瞎子(太十五14;羅二19)。他們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四4),以致逼迫殺害主和屬祂的人,還以為是事奉神(約十六2)。 (2)「耶穌進了房子,瞎子就來到祂跟前,耶穌說,你們信我能作這事麼?他們說,主啊,我們信」(28)——主耶穌並沒有在路上當場就醫治他們,乃是等他們也跟祂進了房子,才摸他們信心的問題。這說出宗教裡的人若要得著救恩,必須離開原來的道路,緊緊的跟隨基督,相信祂的神的兒子,是我們惟一的拯救。 (3)「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29)——主耶穌在本章裡一再的提到信心(2,22,28,29),這是因為宗教強調因行為稱義,但神的救法是因信稱義(加二16)。 (4)「他們的眼睛就開了。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30)——主在醫治代表宗教的人時,特意要他們捨棄宗教的傳統作法。因為大力宣揚神跡奇事,藉以招來好奇的群眾,正是宗教界的慣常作法。 (5)「他們出去,竟把祂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31)我們的傳福音、為主作見證,必須順從主的引導,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我們出去,必須作到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太二十八19),而不是僅僅傳揚主的名聲而已。 3、宗教使人啞口 (1)「他們出去的時候,有人將鬼所附的一個啞巴,帶到耶穌跟前來」(32)——宗教徒的另一個特徵乃是啞巴,不能為神說話(賽五十六10),只好雇請一班聖品階級的人來說說聽聽。 (2)「鬼被趕出去,啞巴就說出話來。眾人都稀奇說,在以色列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33)——啞巴偶像(林前十二2)一被趕出去,人就說出話來。每一種宗教的源頭,牠都有黑暗的權勢,撒旦乃是宗教的源頭,牠利用宗教來篡奪人對真神該有的敬拜。我們得救,乃是脫離黑暗的權勢,遷到神愛子的國裡(西一13)。 (3)「法利賽人卻說,祂是靠著鬼王趕鬼」(34)——宗教棄絕主耶穌,竟然口出褻瀆的話,真是可憐亦複可悲(太十二22~32)。 五、君王的工作是拯救人脫離宗教 1、「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35)——主到處作工,要把人從宗教的影響底下拯救出來。 2、「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36——這裡主啟示祂自己是牧人,那些在宗教裡的人是羊,他們原是屬於祂的,如同羊是屬於牧人的一樣。可惜他們因為離開了神,以致落到困苦流離的可憐光景中。 3、「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37)——主一面用牧人和羊來比喻祂與人的關係(約十14),一面也把祂和人比做莊稼的主和莊稼(啟十四15)。羊和莊稼都是有生命的東西,羊需要牧養,莊稼需要收割。牧養和收割都是主工。在這地上,主需要人與祂同工(賽六8)。 4、「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38)——我們應當常為傳福音得人而禱告(西四3)。禱告也就是與主同工,禱告也興起更多的福音精兵。 ── 黃迦勒《查經輯要》 【放心吧,你的罪赦了】 經文:太9:1-8 一、耶穌心懷憐憫醫治
1-2,6下 1.團體的信心
“用褥子抬著”:表示同心合意的代禱工作。(太18:19-20) 2.行動的信心
“他們的信心,”是抬癱子之人的信心,不是癱子本人的信心;這裡表示願意付出行動的信心,是相當有功效的。(彼前1:5;雅2:20) 二、文士心懷惡念譭謗
3-6上 “心裡懷著惡念”,主是那察看人心肺腑心腸的(啟2:23)。(創8:21;雅1:15) “你的罪赦了”:是權柄問題。 “你起來行走”:是能力問題。 三、癱子心懷信心行走
7 四、眾人心懷驚奇榮神
8 眾人為什麼會如此驚奇呢? 1.他們有信心,2.他們都驚奇,3.他們就榮神。 ── 毛南春陽 【耶穌是為召罪人而來】 經文:太9:9-17 一、呼召馬太收稅人
9-10 1.跟從耶穌的馬太 9 2.與主同坐的馬太 10 馬太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1)先是稅吏的身份;(2)後是門徒的身份。 二、宣告拯救召罪人
11-13,(何6:6;太12:7) 1.和稅吏一同吃飯——共生活 11 2.醫病人一切疾病——施慈愛 12 3.召世上一切罪人——賜永生 13 三、教導靈裡無知人
14-17,(可2:18-22;路5:33-39) 1.真正禁食的意義 14-15 2.新舊難合的真理 16-17 (1)舊:指舊而硬化的猶太傳統思想。象徵我們的舊人,也象徵宗教式的作法。 (2)新:指 神國的福音。基督那復活、新鮮的生命,能使人喜樂、高昂、並有力。 “新皮袋”象徵我們的新人,就是我們得著重生的靈和得著更新的魂。(多3:5;弗4:23-24;西3:10;羅12:2) ── 毛南春陽 【耶穌醫治各樣的病症】 經文:太9:18-38 一、醫治患有血漏的女人 20-22 1.摸到主的心意 20-21 2.相信主的醫治 22,(來11:1) 二、醫治已經死了的閨女 18-19,23-26 1.要常為孩子禱告 18-19 2.要攆出眾人亂嚷 23-25上 3.要拉著閨女起來 25下-26 三、醫治兩個瞎子的眼睛 27-31 1.瞎子的祈求 27 2.瞎子的信心 28-29 3.瞎子的看見 30 4.瞎子的見證 31 四、醫治被鬼附身的啞子 32-34 1.有信心的人——把啞子帶到主面前 32 2.有希奇的人——覺得此事不可思議 33 3.有譭謗的人——衪是靠著鬼王趕鬼 34 五、醫治靈裡困苦的心靈 35-38 1.宣講天國的福音 35 2.醫治各樣的病症 35 3.同情流離的群羊 36 4.需要收割的莊稼 37-38 總結:靈裡的漏洞要堵住,靈裡的死亡要復活,靈裡的瞎眼要看見,靈裡的捆綁要釋放,靈裡的流離要收回。 ── 毛南春陽 【人子有赦罪的權柄】 經文:太9:1-8; 路5:17-26 引言: 簡述這件事蹟。 這是耶穌在講道時所發生的事。在這事發生時,耶穌沒有去研究這是什麼事,或責備不當打擾祂的講道。當祂看清楚事情的重點和緊要性,便立刻宣佈說:你的罪赦了。這一宣告,表現了一些極重要的真理。 一.犯罪的事實 1.人犯罪是個事實,所以緊迫需要赦免。 2.人犯罪是個重擔,若得不到赦免,那是更重的重擔。 這重擔叫人永遠受苦。所以急需要得到赦免。 3.人犯罪不但關係自己,也連累到別人,叫別人受苦。 所以犯罪絕不是個別的事,乃是整個社會的事。牽一髮而動全身! 4.人犯罪是得罪神的事。因為違反神的旨意。 神造人不是要人犯罪,乃是要人作個聖潔的人。人犯罪敗壞神的計畫。 神要人表彰祂的榮耀。人犯罪也敗壞了神的榮美,叫人看不到神的榮美。 5.人犯罪還有永遠的後果。犯罪是在意識中的事。所以在記憶中永遠留下痕跡。 這痕跡叫人回憶時感到內疚,痛苦。有時叫人如火燒,如蟲咬一樣。最有效可以解決的就是赦罪,不計算這罪。 二.赦罪的權柄—誰有權赦罪 人人都想爭取赦罪權。因為有權赦免人的罪的,是最得人心的,是人最敬愛的。 但事實上,要能夠赦免別人的罪,必須符合下面的條件: 1.他自己必須無罪。無罪的才有權赦人的罪。 2.他必須擔當別人的罪,否則他的赦罪是不負責的。 他自己擔當別人的罪,表明他的赦罪是負責的,而不是隨便赦罪的。 3.他的赦罪必須有合法的或法律上的承認,否則是不合法的,無功效的。 這三個條件耶穌都有了: 1.祂是無罪的。 2.他擔當別人的罪。 3.祂的赦罪是父神所允許和認可的。 結論: 惟有耶穌才有真正赦罪的權柄,而且耶穌的赦罪功效是永遠的,一次赦免永遠赦免,為此只有祂能赦免人的罪。你已得到祂赦罪的救恩嗎?祂有這權柄,祂曾赦免人,現在也要赦免人,只要你肯信就可得著! ── 黃彼得 【主的眼光—穡多工人少】 經文:太9:35-38 引言: 福音傳到今日已二千多年了。我們看到各地都有教會,許多教會都有工人,甚至有二三人在一起工作,因此我們就以為工人很多了。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很皮毛。讓我們以主的眼光來看看。 一.主所看見的(太9:36) 主所看見的是許多人困苦流離(太8:—9:)。 1.長大痲瘋的人(太8:1-4)。就是許多痛苦無法醫治的病人,無人能拯救的罪人。 2.有癱瘓的僕人(太8:5-13)。就是不能工作的人。許多人應為神作工,但不能作工。 3.有害熱病的主婦(太8:14-17)。就是不能主持家政的。今天許多婦人不能主持家政。 4.有剛死亡的老父(太8:21-22)。就是有失去了倚靠和看顧的孤兒寡婦。 5.有遇見風浪險些喪命的人(太8:23-27)。今天許多人是如此,在風浪中要喪命。潮流之風浪叫人喪命。 6.有被鬼附的瘋人(太8:28-34)。被鬼附,不住在家裡,卻住在墳中的人。 7.有被罪壓傷的癱子(太9:1-8)。被罪壓得不能行動,也無人幫助使他的罪得赦。 8.有心中負重擔的稅吏(太9:9)。有錢財但沒有平安。有地位,權勢,學問,但失掉平安,心中苦悶的人。 9.有患血漏病的女人(太9:20-22)。把生命漏光了。今日許多人因為罪惡而將生命漏光了,也無人能救。 10.有已死的女兒(太9:18-19,23-26)。失去生命,服在掌死權的魔鬼手下。 11.有不能看見的瞎子(太9:27-30)。不能看見東西,看不到真理,不得真光。 12.有被鬼附的啞巴(太9:32-34)。不能說話,或說無意義的話。 以上這些人都需要主耶穌的救恩,他們正在等候主耶穌的救恩。他們在痛苦中困苦流離,主看見了就動了慈心。我們看見了如何? 二.主看見後的反應 1.祂走了許多地方,所以能看見。 2.祂的心先動了憐憫。 3.祂立刻知道他們的需要。需要牧人去牧養他們。需要一位元看顧餵養他們的人。 4.祂立刻看見需要的浩大。不是少數人有患難,而是有許多待作的工。今日很多信徒也有看見工作的浩大。 5.祂立刻發出呼求,禱告。自己一人作不完,應當請別人一起去作。祂求神打發工人,祂也自己去找工人來。 6.祂自己去作工(太11:1)。作模範,以身作則。 三.主如何作工 1.放棄自己的一切享受。把自己應得的放棄,為傳福音而獻上。 2.本著愛心去作。 3.不求人的稱讚或報答。 4.將自己的性命也為這工作而獻上。 結論: 我們當看見這異象,並步主的後塵去作工! ── 黃彼得 【耶穌的大能 馬太福音9章】 一丶到主面前知己無能9:1-2 二丶耶穌是有赦罪大能9:3-8 三丶呼召稅吏主有大能9:9-13 四丶福音是有改變大能9:14-17 五丶血漏潔淨顯主大能9:18-22 六丶死人復活是主大能9:23-26 七丶瞎眼得醫因主大能9:27-31 八丶趕出魔鬼彰顯大能9:32-34 九丶醫病教導知主大能9:35-38 ──作者不詳 【起來行走】 外表的顯露;裏面的實際 一、抬著一個癱子 1.見他們的信心 2.赦罪的權柄 3.叫人起來行走的權柄 二、呼召稅吏馬太 1.坐在稅關上 2.你跟從我來 3.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三、繼續醫治疾病 1.醫好兩個婦女 2.使兩個瞎子的眼睛得開 3.趕出啞吧鬼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馬太福音第九章】 一、癱子(九1~8) 二、召喚馬太(九9~13) 三、有關禁食的提問(九14~17) 四、管會堂者的女兒和患血漏的女人(九18~26) 五、兩個瞎子(九27~31) 六、啞巴(九32~34) 七、概論和引言(九35~38) ──《丁道爾聖經注釋》 一、赦罪的能力(九1~8) 二、耶穌呼召稅吏馬太(九9~13) 三、耶穌被問及禁食的事(九14~17) 四、醫治不治之病和使死人復活的能力(九18~26) 五、使瞎子重見光明的能力(九27~31) 六、使啞子說話的能力(九32~34) 七、收割工人之需(九35~38)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一、人子的權柄(九1~8) 二、愛的呼召(九9~17) 1.呼召馬太(9~13) 2.討論禁食(14~17) 三、大能的彰顯(九18~26) 四、信心的考驗(九27~34) 1.醫治瞎子(27~31) 2.治好啞巴(32~34) 3.周遊傳道(35~38) ──《新舊約輔讀》 一、醫治癱子(九1~8) 二、耶穌的門徒與人相異(九9~17) 三、呼召稅吏馬太(九9) 四、作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九10~13) 五、不禁食(九14~15) 六、新舊須得分明(九16~17) 七、其它神跡(九18~34) 1.使死者復活,患血漏者痊癒(九18~26) 2.使瞎子得看見(九27~31) 3.使啞吧的能說話(九32~34) ──《中文聖經注釋》 一、有權柄饒恕並醫治(九1~8) 二、罪人的醫生 (九9~13) 三、恰當的禁食(九14~17) 四、觸摸不潔淨者:血漏與死人(九18~26) 五、醫治瞎子 (九27~34) 六、需要更多工人(九35~38) ── 克萊格季納《新約聖經背景注釋》 【敵意的增長(太九1~38)】 一、與神和好(九1-8) 二、人人恨惡的人(九9) 三、最大需要的地方(九10-13) 四、現在的歡樂與將來的憂傷(九14-15) 五、新觀念的問題(九16-17) 六、不完全的信心與完全的能力(九18-31) 1.起死回生(九18,19,23-26) 2.集屬天之能力於一身(九20-22) 3.信心的試驗與酬報(九27-31) 七、兩種反應(九32-34) 八、三方面的工作(九35) 九、神性的同情(九36) 十、等待收割的莊稼(九37-38) ──《每日研經叢書》 【醫治癱子(九1~8 )】 一、耶穌自己的城—「迦百農」。(九1) 二、有人用褥子抬了一個癱子到耶穌面前來。(九2) 三、耶穌宣告癱子的罪赦了,引起文士們的議論。(九2~3) 四、耶穌質問文士為何心懷惡念?並質問說赦罪容易或說起來行走哪一樣容易。
(九4~5) 五、耶穌陳明自己宣告赦罪的原因是因為要表明他有赦罪的權柄,並以醫治的神跡來證明其宣告赦罪的合法性。(九6~7) 六、眾人驚奇、歸榮耀給神。(九8)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呼召馬太(九9~13 )】 一、耶穌呼召馬太來跟從他,馬太起來跟從了耶穌。(九9) 二、耶穌和稅吏、罪人一同參與宴席,遭法利賽人質疑。 (九10~11) 三、耶穌說明: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的著,並引舊約聖經來陳明上帝的心意,並說明自己來世界是要呼召罪人。(九12~13)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論禁食(九14~17 )】 一、施洗約翰的門徒來見耶穌,質疑耶穌的門徒不像法利賽人與約翰的門徒一樣常常禁食。(九14) 二、耶穌以時間與場合不合適來解釋為什麼現在門徒不禁食。(九15) 三、耶穌以新布與舊衣服、新酒與舊皮袋來說明新生命與舊傳統難以相容。(九16~17)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醫治管會堂的人之女兒與血漏的女人(九18~26)】 一、管會堂的人來拜耶穌,要求耶穌按手在他女兒身上好救他女兒。 (九18~19) 二、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來摸耶穌的衣裳繸子,她相信只要摸到耶穌的衣服就會得到痊癒,而耶穌醫治這女人。 (九20~22) 三、耶穌到了管會堂的人家,就趕走閒雜人等,並醫治那死了的閨女。(九23~26)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醫治兩個瞎子( 九27~31))】 一、兩個瞎子跟著耶穌喊叫要耶穌可憐他們。 (九27) 二、耶穌詢問瞎子是否信耶穌可以行這神跡,瞎子表明自己信。於是耶穌透過觸摸瞎子的眼睛來醫治他們。(九28~30) 三、耶穌囑咐瞎子守密,而瞎子卻把耶穌的名聲傳遍當地。(九30~31)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醫治被鬼附的啞巴(九32~34 )】 一、耶穌由一個因為鬼附而啞巴的人身上趕出鬼,醫治那人。(九32~33) 二、眾人都驚訝,認為在以色列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而法利賽人卻認為耶穌是靠鬼王趕鬼。 (九33~34) ── 蔡哲民等《馬太福音查經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