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譯文對照

 

【太十四1

  〔和合本〕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

  〔李廣譯本〕「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

〔呂振中譯本〕「當那時候、分封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

  〔新譯本〕「那時,分封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

  〔現代譯本〕「那時候,加利利的希律王聽到了耶穌的事,」

  〔當代譯本〕「希律王聽聞耶穌的名聲,就對臣僕說:」

  〔朱寶惠譯本〕「那時候希律王聽見耶穌的風聲,」

  〔文理本〕「維時、分封之君希律、聞耶穌聲名、」

  〔新漢語譯本〕「那時,分封王希律(分封王希律:大希律王(見第2章)的一個兒子希律.安提帕,在大希律王死後治理加利利和比利亞(西元前4年-西元39年)。“分封王”一詞按字面意思是管理四分之一國土的,但是羅馬政府授予這銜頭的實際依據已不得而知,基本上應指所治理的地方較正式的王(如其父親)小,羅馬政府所容許的自主權也較小。)聽到耶穌的傳聞,」

  〔思高譯本〕「那時,分封侯黑落德聽到耶穌的名聲,」

  〔牧靈譯本〕「那時,耶穌的名聲傳到了黑落德王那裡,」

 

【太十四2

  〔和合本〕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的約翰從死裏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裏面發出來。』

  〔李廣譯本〕「就對他的臣僕說:這位是施浸的約翰從死人中復活(原文作起來,如一24,因此這些的能在他裡面運行。』」

〔呂振中譯本〕「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者約翰;他從死人中活了起來,故此纔有這些異能運行在他身上。』」

  〔新譯本〕「就對臣僕說:“這人是施洗的約翰,他從死人中復活,所以他身上有行神蹟的能力。”」

  〔現代譯本〕「就對臣下說:『這個人一定是施洗者約翰復活了,才會有能力行這些神蹟。』」

  〔當代譯本〕「“這個人一定是從死裡復活的施洗的約翰,所以能行這些神蹟。”」

  〔朱寶惠譯本〕「就對他的臣僕說:『莫非是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的罷:因此這些異能,才從他發出來的呀!』」

  〔文理本〕「謂其臣曰、此乃施洗約翰自死而起、故此異能運行於彼焉、」

  〔新漢語譯本〕「就對臣僕說:“這人是施洗的約翰,他從死人中復活了,所以他身上有這些能力(能力或譯作“異能”。)在運行。”」

  〔思高譯本〕「就對他的臣僕說:『這是洗者若翰,他由死者中復活了,為此,這些奇能纔在他身上運行。』」

  〔牧靈譯本〕「他對臣下說:“這個人一定是洗者若翰從死者中復活了!才會有能力行這些奇跡。”」

 

【太十四3

  〔和合本〕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裏。

  〔李廣譯本〕「因希律曾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捆綁並關在監裡。」

〔呂振中譯本〕「原來希律、為了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曾把約翰抓住,給捆綁了,下在監裏;」

  〔新譯本〕「原來希律為了他弟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拘捕了約翰,把他捆綁,關在監裡,」

  〔現代譯本〕「原來,希律為了他的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下令逮捕約翰,把他綁起來關在監獄裏。」

  〔當代譯本〕「原來不久以前,希律王為了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拘捕了施洗的約翰,關在監裡。(希羅底本來是希律王的兄弟腓力的妻子)」

  〔朱寶惠譯本〕「先是希律因他弟兄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原故,捉拿約翰,拘禁在監裡。」

  〔文理本〕「初、希律以其弟腓力妻希羅底故、執約翰系於獄、」

  〔新漢語譯本〕「原來希律抓住約翰,把他捆起來,關在監牢裏,是為了他兄弟腓力(腓力全名應為“希律.腓力”,和路加福音3:1提到的另一個分封王腓力並非同一人。)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

  〔思高譯本〕「原來,黑落德為了他兄弟裴理伯的妻子黑落狄亞的原故,逮捕了若翰,把他囚在監裏,」

  〔牧靈譯本〕「原來,黑落德逮捕若翰,囚他入獄,是為了他兄弟斐理伯的妻子黑落狄雅的原故。」

 

【太十四4

  〔和合本〕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

  〔李廣譯本〕「因約翰曾對他說:『你娶她是不合宜的。』」

〔呂振中譯本〕「因為約翰屢次〔或譯:曾〕對他說:『你娶了這婦人是不合法的。』」

  〔新譯本〕「因為約翰多次告訴他:“你佔有她是不合理的。”」

  〔現代譯本〕「因為約翰屢次指責希律:『你不可佔有希羅底作妻子。』」

  〔當代譯本〕「約翰曾經警告他幾次:“你娶這個婦人是不對的。”」

  〔朱寶惠譯本〕「因為約翰對他說:『你佔這婦人為妻,是不合理的。』」

  〔文理本〕「蓋約翰曾謂之曰、納此婦非宜也、」

  〔新漢語譯本〕「因為約翰曾多次對希律說:“你佔有她是不合宜的。”( 希律.安提帕休了自己的妻子(拿巴提阿拉伯人的王亞哩達的女兒,參林後11:32),而希羅底也離開了自己的丈夫,跟希律在一起。猶太人的律法(即舊約聖經)明文規定不能與兄弟的妻子有染(見利18:1620:21),希律和希羅底的行徑顯然與律法相違(參14:3註),所以約翰出言責備。)

  〔思高譯本〕「因為若翰曾給他說:『你不可佔有這個女人!』」

  〔牧靈譯本〕「因為若翰曾對黑落德說:“你無權佔有這女人。”」

 

【太十四5

  〔和合本〕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

  〔李廣譯本〕「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他們以他為先知。」

〔呂振中譯本〕「希律雖然想要殺他,卻懼怕民眾,因為他們都以約翰為神言人。」

  〔新譯本〕「他想殺約翰,但又害怕群眾,因為他們都認為約翰是個先知。」

  〔現代譯本〕「希律想殺他,但是怕人民,因為他們都認為約翰是先知。」

  〔當代譯本〕「雖然希律王想殺掉他,但怕觸怒人民,便不敢下手,因為人民都相信約翰是先知。」

  〔朱寶惠譯本〕「希律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百姓以約翰為先知。」

  〔文理本〕「希律欲殺之、而懼眾、因眾以之為先知也、」

  〔新漢語譯本〕「希律本想殺約翰,但又害怕羣眾,因為他們一直認為(一直認為:原文“認為”是過去未完成時。)約翰是先知。」

  〔思高譯本〕「黑落德本有意殺他,但害怕群眾, 因為他們都以若翰為先知。」

  〔牧靈譯本〕「要不是怕百姓,黑落德早就想殺若翰,因為百姓都認若翰為先知。」

 

【太十四6

  〔和合本〕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

  〔李廣譯本〕「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他們中間自舞,討希律歡喜。」

〔呂振中譯本〕「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中間跳舞,得了希律的歡心。」

  〔新譯本〕「到了希律生日的那天,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希律非常高興,」

  〔現代譯本〕「希律生日那一天,希羅底的女兒在賓客面前跳舞,很得希律的歡心。」

  〔當代譯本〕「在慶祝希律生日的宴會上,希羅底的女兒出來跳舞助興。希律王感到非常高興,」

  〔朱寶惠譯本〕「不料到了希律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乘時在眾人面前跳舞,叫希律高興。」

  〔文理本〕「適希律誕、希羅底女舞於前、以娛希律、」

  〔新漢語譯本〕「在希律的壽宴(壽宴:原文“生日”一詞為複數,指生日宴會。)上,希羅底的女兒(希羅底的女兒是希羅底與前夫所生的。)在眾人中間跳舞,很得希律的歡心。」

  〔思高譯本〕「到了黑落德的生日,黑落狄亞的女兒,在席間跳舞,中悅了黑落德;」

  〔牧靈譯本〕「黑落德過生日時,黑落狄雅的女兒在客人前跳舞,很得黑落德的歡心,」

 

【太十四7

  〔和合本〕希律就起誓,應許隨她所求的給她。

  〔李廣譯本〕「所以他就起誓,應許凡她所求的都給她。」

〔呂振中譯本〕「因此希律用起誓的話公然應許,凡她所求的、都要給她。」

  〔新譯本〕「就起誓答應她,無論求甚麼都給她。」

  〔現代譯本〕「希律就對她發誓說:『無論你要求甚麼,我都願意給你。』」

  〔當代譯本〕「就應許她:“你無論要甚麼,我都給你。”」

  〔朱寶惠譯本〕「以致發誓應許隨她所要的都准她。」

  〔文理本〕「遂誓許所求、」

  〔新漢語譯本〕「於是希律發誓許諾,無論她要甚麼都賜給她。」

  〔思高譯本〕「為此,黑落德發誓許下,她無論求什麼,都要給她。」

  〔牧靈譯本〕「便答應她有求必允。」

 

【太十四8

  〔和合本〕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裏,拿來給我。』

  〔李廣譯本〕「她卻被她母親指使,說:『請把施浸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

〔呂振中譯本〕「她被母親指使了,就說:『請把施洗者約翰的頭,就在此地放在盤子裏給我。』」

  〔新譯本〕「她在母親的慫恿之下,說:“請把施洗的約翰的頭放在盤子上給我。”」

  〔現代譯本〕「女兒受母親的指使,要求說:『請立刻把施洗者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裏給我!』」

  〔當代譯本〕「她因為受了母親的指使,就說:“請把施洗的約翰的頭,放在盤裡送給我。”」

  〔朱寶惠譯本〕「那女兒被她母親唆使,就說:求你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

  〔文理本〕「女為母所唆、曰、求以施洗約翰之首、於盤上予我、」

  〔新漢語譯本〕「在母親的唆使下,她說:“請把施洗的約翰的頭放在盤子上給我。”」

  〔思高譯本〕「她受了她母親的唆使後,就說:『請就地把若翰的頭放在盤子裏給我!』」

  〔牧靈譯本〕「她因受自己母親的唆使,說:“就在這裡給我用盤子把洗者若翰的頭盛來。”」

 

【太十四9

  〔和合本〕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

  〔李廣譯本〕「王便憂愁,因著誓言和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

〔呂振中譯本〕「王很憂愁,只因有了起誓的話和一同坐席的人,就發命令要給;」

  〔新譯本〕「王就憂愁,但因為誓言和在座的賓客,就下令給她。」

  〔現代譯本〕「王感到非常為難,可是他已經在賓客面前發了誓,只好命令照她所求的給她。」

  〔當代譯本〕「希律感到進退兩難,但既然在眾賓客面前起了誓,只好勉強照辦。」

  〔朱寶惠譯本〕「王就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當著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

  〔文理本〕「王憂、然以誓故、又以同筵者在、乃命予之、」

  〔新漢語譯本〕「王非常苦惱(非常苦惱直譯作“非常憂傷”。在這一節,王就處於兩難的境況,心情可以想像,譯作“苦惱”,較為貼切。),但因為在賓客(賓客直譯作“一同坐席的人”。)面前起了誓,(因為⋯⋯起了誓直譯作“因為誓言和賓客”。)他只好下令送給她,」

  〔思高譯本〕「王十分憂鬱,但為了誓言和同席的人, 就下令給她。」

  〔牧靈譯本〕「這使黑落德王感到很為難,可是因他已在賓客面前發過誓,」

 

【太十四10

  〔和合本〕於是打發人去,在監裏斬了約翰,

  〔李廣譯本〕「於是打發人,在監裡斬了約翰,」

〔呂振中譯本〕「於是打發人、在監裏把約翰斬首了。」

  〔新譯本〕「他派人去,在監裡斬了約翰的頭,」

  〔現代譯本〕「於是希律差人到監獄裏去,斬了約翰的頭,」

  〔當代譯本〕「他命令侍衛到監裡砍了約翰的頭,」

  〔朱寶惠譯本〕「於是打發人到監裡斬了約翰。」

  〔文理本〕「遣人斬約翰於獄、」

  〔新漢語譯本〕「於是派人到監裏砍下約翰的頭,」

  〔思高譯本〕「遂差人在監裏斬了若翰的頭,」

  〔牧靈譯本〕「於是只好差人在獄中斬了若翰的頭,」

 

【太十四11

  〔和合本〕把頭放在盤子裏,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

  〔李廣譯本〕「並把他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又拿給她的母親。」

〔呂振中譯本〕「他的頭放在盤子裏,拿了來,給那閨女;閨女就拿去給她母親。」

  〔新譯本〕「把頭放在盤子上,拿來給那女孩子,她又帶給母親。」

  〔現代譯本〕「放在盤子裏,給了希羅底的女兒;女兒把它交給母親。」

  〔當代譯本〕「放在盤裡送給希羅底的女兒;她又轉送給希羅底。」

  〔朱寶惠譯本〕「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

  〔文理本〕「置首於盤以予女、女以奉母、」

  〔新漢語譯本〕「放在盤子上送給女孩,女孩就端去給母親。」

  〔思高譯本〕「把頭放在盤子裏拿來,給了女孩;女孩便拿去給了她母親。」

  〔牧靈譯本〕「放在盤子上,端來給這女孩,女孩又拿給她母親。」

 

【太十四12

  〔和合本〕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

  〔李廣譯本〕「他的門徒進前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它,就去告訴耶穌。」

〔呂振中譯本〕「約翰的門徒上前來,把屍體領去,埋葬了;又去報告耶穌。」

  〔新譯本〕「約翰的門徒前來,領了屍體,把它埋葬,然後去告訴耶穌。」

  〔現代譯本〕「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體領去,埋葬了,然後把這件事報告耶穌。」

  〔當代譯本〕「約翰的門徒把屍體領回安葬後,就去告訴耶穌。」

  〔朱寶惠譯本〕「約翰的門徒來,把他的屍身收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

  〔文理本〕「其徒至、取屍葬之、往告耶穌、」

  〔新漢語譯本〕「約翰的門徒前來,領去約翰的屍體,把他安葬,然後去告訴耶穌。」

  〔思高譯本〕「若翰的門徒前來,領了屍身,埋藏了,然後去報告給耶穌。 」

  〔牧靈譯本〕「過後,若翰的門徒前來領了屍身,安葬了他,又把這消息告訴了耶穌。」

 

【太十四13

  〔和合本〕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裏獨自退到野地裏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裏步行跟隨他。

  〔李廣譯本〕「耶穌聽見了,卻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去。群眾聽見,就從各城步行跟隨祂。」

〔呂振中譯本〕「耶穌聽見了,就從那裏暗暗坐船退到荒野地方去;群眾聽見了,卻從各城步〔或譯:便由旱路、從各城〕行跟着他。」

  〔新譯本〕「耶穌聽見了,就離開那裡,獨自坐船到曠野去。群眾聽見了,就從各城步行來跟隨他。」

  〔現代譯本〕「耶穌聽到了這個消息,就上船,離開那裏,獨自一人到偏僻的地方去。群眾知道了,從各城鎮走路跟着他。」

  〔當代譯本〕「耶穌聽見這個消息,就獨自坐船退到一處偏僻的地方;但百姓很快就探聽到耶穌的行蹤,又聯群結隊地從不同的城鎮來找祂。」

  〔朱寶惠譯本〕「耶穌聽見了,就離開那裡,上船到僻靜的地方去:眾人們聽說,就從城裡步行跟著他。」

  〔文理本〕「耶穌聞之、登舟去彼、潛之野、眾聞之、由諸邑步從焉、」

  〔新漢語譯本〕「耶穌聽見這消息(原文“耶穌聽見”後沒有賓語,但應指耶穌聽到約翰門徒的報告(12節),所以譯文按文意補上這消息。),就上船離開那裏,私下退到荒野之地。羣眾聽見了,就從各城步行來跟隨他。」

  〔思高譯本〕「耶穌一聽說這消息,就從那裏上船,私下退到荒野地方;群眾聽說了,就從各城裏步行跟了他去。」

  〔牧靈譯本〕「耶穌聽了這消息,便登上小船離開那地方,獨自來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可是群眾知道了,就跟著他,有些人從城裡步行跟隨他。」

 

【太十四14

  〔和合本〕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李廣譯本〕「祂出來,見有大批的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又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呂振中譯本〕「耶穌出來,看見一大群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新譯本〕「耶穌上了岸,看見一大群人,就憐憫他們,醫好了他們的病人。」

  〔現代譯本〕「耶穌上了岸,看見這一大群人,動了惻隱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疾病。」

  〔當代譯本〕「耶穌出來,看見這麼多人等著祂,心裡起了憐憫,就替他們醫病。」

  〔朱寶惠譯本〕「耶穌下了船,看見成群的人,很多,就憐憫他們,醫好他們當中的許多病人。」

  〔文理本〕「耶穌出、見人甚眾、憫之、醫其病者、」

  〔新漢語譯本〕「耶穌上了岸,看見一大羣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當中的病人。」

  〔思高譯本〕「他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牧靈譯本〕「他一下船,看見這麼多人,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治好了他們中的許多病人。」

 

【太十四15

  〔和合本〕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裏去,自己買吃的。』

  〔李廣譯本〕「天將晚時,門徒進前來對祂說:『這是野地,時候已過了,請散開群眾,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食物。』」

〔呂振中譯本〕「到了傍晚、門徒上他跟前來,說:『這地方是荒野;時候已經過了;請解散群眾,他們好往村莊裏去,自己買食物。』」

  〔新譯本〕「黃昏的時候,門徒前來對他說:“這是曠野的地方,時間也不早了,請叫群眾散開,好讓他們往村裡去,買自己的食物吧。”」

  〔現代譯本〕「傍晚的時候,門徒來見耶穌,對他說:『天晚了,這裏又是偏僻的地方,請叫大家散開,讓他們自己到附近的村莊去買食物。』」

  〔當代譯本〕「黃昏時,門徒走來對耶穌說:“時間已經不早了,這荒野又沒有東西賣,還是趕快打發他們回附近的村莊去,各自買東西吃吧。”」

  〔朱寶惠譯本〕「天快晚的時候,門徒前來說:『這是野地,天色不早,請眾人散開,叫他們往四面鎮市上買食物去罷。』」

  〔文理本〕「薄暮、門徒就之曰、此乃野、時已逝、請散眾、入鄉市食、」

  〔新漢語譯本〕「傍晚,門徒來到耶穌那裏,說:“這裏是荒野之地,時候又已經晚了,請打發羣眾散去,好讓他們到村莊去給自己買食物。”」

  〔思高譯本〕「到了傍晚,門徒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時候已不早了請你遣散群眾罷! 叫他們各自到村莊去買食物。』」

  〔牧靈譯本〕「到了傍晚,門徒們前來說:“這地方很荒涼,天色已晚,遣散這批人,讓他們到附近買些吃的吧!」

 

【太十四16

  〔和合本〕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

  〔李廣譯本〕「但耶穌對他們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

〔呂振中譯本〕「耶穌對他們說:『他們無需乎去;你們、給他們喫。』」

  〔新譯本〕「耶穌回答:“他們用不著離開,你們給他們吃吧!”」

  〔現代譯本〕「耶穌回答:『不用叫大家散開;你們給他們吃吧。』」

  〔當代譯本〕「“不用了,你們供給他們食物吧。”」

  〔朱寶惠譯本〕「耶穌說:『不用他們散去,你們給他們吃罷。』」

  〔文理本〕「耶穌曰、無庸、爾其食之、」

  〔新漢語譯本〕「耶穌卻說:“他們不用離開,你們給他們吃的吧。”」

  〔思高譯本〕「耶穌卻對他們說:『他們不必去,你們給他們吃的罷!』」

  〔牧靈譯本〕「耶穌說:“他們不用去了,你們給他們一些吃的吧!”」

 

【太十四17

  〔和合本〕門徒說:『我們這裏只有五個餅,兩條魚。』

  〔李廣譯本〕「他們卻對祂說:『我們這裡只不過有五個餅、和兩條魚。』」

〔呂振中譯本〕「他們對他說:『我們這裏、除了五個餅兩條魚,甚麼也沒有。』」

  〔新譯本〕「但門徒說:“我們這裡除了五個餅和兩條魚,甚麼也沒有。”」

  〔現代譯本〕「門徒說:『我們這裏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

  〔當代譯本〕「“這怎麼可能呢?我們只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

  〔朱寶惠譯本〕「門徒說:『我們這裡,除五個餅,兩條魚,什麼都沒有。』」

  〔文理本〕「曰、我儕於此、惟五餅二魚而已、」

  〔新漢語譯本〕「門徒說:“我們這裏甚麼都沒有,只有五個餅、兩條魚。”」

  〔思高譯本〕「門徒對他說:『我們這裏什麼也沒有, 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

  〔牧靈譯本〕「他們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

 

【太十四18

  〔和合本〕耶穌說:『拿過來給我。』

  〔李廣譯本〕「但祂說:『把它們拿到我這裡來。』」

〔呂振中譯本〕「耶穌說:『拿過來這裏給我。』」

  〔新譯本〕「他說:“拿過來給我。”」

  〔現代譯本〕「耶穌說:『拿來給我。』」

  〔當代譯本〕「“拿來給我!”」

  〔朱寶惠譯本〕「耶穌說:『拿來給我。』」

  〔文理本〕「曰、取以與我、」

  〔新漢語譯本〕「耶穌說:“拿來給我。”」

  〔思高譯本〕「耶穌說:『你們給我拿到這裏來!』」

  〔牧靈譯本〕「耶穌說:“拿來給我!”」

 

【太十四19

  〔和合本〕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李廣譯本〕「就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拿著五個餅、和兩條魚,望著天祝福,又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給群眾。」

〔呂振中譯本〕「於是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就拿這五個餅兩條魚,望着天祝頌,擘開了餅給門徒,門徒又給群眾。」

  〔新譯本〕「於是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拿起那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謝了;然後把餅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分給群眾。」

  〔現代譯本〕「於是,他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然後拿起五個餅和兩條魚,舉目望天,感謝神;然後掰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分給群眾。」

  〔當代譯本〕「然後祂叫眾人坐在草地上,親自拿著那五個餅和兩條魚,向天禱告,跟著擘開,遞給門徒,由門徒分給大家,」

  〔朱寶惠譯本〕「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那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劈開,遞給門徒,門徒分給眾人,」

  〔文理本〕「遂命眾藉草而坐、取五餅二魚、仰天祝而擘之、以予門徒、門徒予眾、」

  〔新漢語譯本〕「耶穌吩咐(吩咐或譯作“命令”。)羣眾坐在草地上,自己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著天謝恩(謝恩:這裏是指猶太人在飯前由一家之主感謝 神的習俗。),然後擘開(擘開或譯作“掰開”。),遞給門徒,門徒就遞給羣眾。」

  〔思高譯本〕「遂又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然後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群眾。」

  〔牧靈譯本〕「他吩咐眾人到草地上坐著。耶穌拿起五餅二魚,舉目望天,祝福後,把餅掰開,交給門徒。門徒們再拿給眾人吃。」

 

【太十四20

  〔和合本〕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李廣譯本〕「他們都吃,且吃飽了;就收拾那剩下的零碎,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呂振中譯本〕「眾人都喫,並且喫飽了;他們把剩下的碎片撿起來,十二箇籃子滿滿!」

  〔新譯本〕「大家都吃了,並且吃飽了,他們把剩下的零碎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現代譯本〕「大家都吃,而且都吃飽了。門徒把剩下的碎屑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當代譯本〕「大家都吃得很飽,而且還剩下不少的零碎,收拾起來,竟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朱寶惠譯本〕「眾人們都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文理本〕「皆食而飽、拾其屑、盈十二筐、」

  〔新漢語譯本〕「大家都吃了,並且吃飽了。他們把剩下的零碎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思高譯本〕「眾人吃了,也都飽了;然後他們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

  〔牧靈譯本〕「大家都吃了,而且吃飽了。門徒們把剩下的碎屑收拾起來,竟有十二筐。」

 

【太十四21

  〔和合本〕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李廣譯本〕「那吃的,除了婦女孩子,男人約有五千。」

〔呂振中譯本〕「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

  〔新譯本〕「吃的人,除了婦女和孩子,約有五千。」

  〔現代譯本〕「吃的人數,婦女和小孩子以外,約有五千。」

  〔當代譯本〕「當時,一同吃東西的,單是男人就有五千,婦女和小孩還沒有計算在內。」

  〔朱寶惠譯本〕「吃的人數:除了婦女孩子們,男人約有五千!」

  〔文理本〕「食者、婦孺而外、約五千人、」

  〔新漢語譯本〕「吃的人,沒有計算婦女和孩子,光是男人就約有五千。」

  〔思高譯本〕「吃的人數,除了婦女和小孩外,約有五千。」

  〔牧靈譯本〕「吃飽的人大約有五千,還沒算上婦女和小孩呢!」

 

【太十四22

  〔和合本〕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李廣譯本〕「祂隨即催門徒上船,在祂以先渡到那邊去,等祂散開群眾。」

〔呂振中譯本〕「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那邊去,等他解散群眾。」

  〔新譯本〕「耶穌立刻催門徒上船,叫他們先到對岸去,他卻留下來叫群眾散開。」

  〔現代譯本〕「事後,耶穌立刻催門徒上船,先渡過對岸,等他遣散群眾。」

  〔當代譯本〕「事後,耶穌立刻催促門徒上船,叫他們渡過對岸去,祂自己卻留下來遣散群眾。」

  〔朱寶惠譯本〕「耶穌隨即催門徒上他們的那隻船,先渡到對面去,等他把眾人遣散。」

  〔文理本〕「耶穌促門徒登舟、先濟彼岸、俟其散眾、」

  〔新漢語譯本〕「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叫他們先到對岸;與此同時,(與此同時:原文ως一詞,中譯本一般譯作,但一詞,除了可以表示時間性之外,還可以表達目的,難免有歧義。其實此詞是要表示動作的同一時間性,譯作與此同時,較為合適。)他打發羣眾散去。」

  〔思高譯本〕「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對岸去;這其間,他遣散了群眾。」

  〔牧靈譯本〕「耶穌立刻催促門徒上船,劃向對岸,自己去遣散群眾。」

 

【太十四23

  〔和合本〕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裏。

  〔李廣譯本〕「既散了群眾,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在那裡。」

〔呂振中譯本〕「既解散了群眾,他就獨個兒〔同詞:暗暗地〕上山去禱告。到了傍晚,他單獨一人在那裏。」

  〔新譯本〕「他解散了群眾,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他還是獨自一人在那裡。」

  〔現代譯本〕「群眾散了以後,他獨自一人上山禱告;到晚上還留在那裏。」

  〔當代譯本〕「待眾人都離開了,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一直留在那裡到深夜。」

  〔朱寶惠譯本〕「散開之後,他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個人在那裡。」

  〔文理本〕「散後、則潛登山祈禱、薄暮獨在、」

  〔新漢語譯本〕「羣眾散去後,他私下上山禱告。傍晚,那裏只有他獨自一人。」

  〔思高譯本〕「耶穌遣散了群眾以後,便私自上山祈禱去了。到了夜晚,他獨自一個人在那裏。」

  〔牧靈譯本〕「群眾散去後,他獨自上山去祈禱。黑夜來臨了,他獨自一人在那裡。」

 

【太十四24

  〔和合本〕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李廣譯本〕「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折磨。」

〔呂振中譯本〕「這時船離岸已有幾百公尺,給波浪打得很苦了,因為吹的是逆風。」

  〔新譯本〕「那時門徒的船已經離岸數公里,因為逆風,被波浪沖擊。」

  〔現代譯本〕「這時候,船離岸已經遠了,遇着逆風,在波浪上顛簸。」

  〔當代譯本〕「夜深了,門徒的船在加利利湖中,正遇到狂風巨浪,船身搖擺不定。」

  〔朱寶惠譯本〕「船開到海中,因風不順,被波浪搖動。」

  〔文理本〕「舟在海中、為浪所撼、風逆故也、」

  〔新漢語譯本〕「那時,船已離岸有幾斯塔德(斯塔德:長度單位,一斯塔德大約是185米。)了;(船已離岸有幾斯塔德了:有古抄本作“船正在海中了”。)因為逆風,船被波浪沖擊得搖搖晃晃。」

  〔思高譯本〕「船已離岸幾里了,受著波浪的顛簸,因為吹的是逆風。」

  〔牧靈譯本〕「此時,船離岸已經頗遠,遇上了逆風。船受波浪衝擊,搖擺不已。」

 

【太十四25

  〔和合本〕夜裏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裏去。

  〔李廣譯本〕「夜裡四更天,祂在海面上,向他們走去。」

〔呂振中譯本〕「夜裏四更天、耶穌在海上走,要往他們那裏去。」

  〔新譯本〕「天快亮的時候 (“天快亮的時候”原文作“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向他們走過去。」

  〔現代譯本〕「天快亮的時候,耶穌在湖上朝着門徒走來。」

  〔當代譯本〕「天將破曉,耶穌在海面上,朝著門徒那裡走過去。」

  〔朱寶惠譯本〕「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向著門徒那裡走去;」

  〔文理本〕「四更時、耶穌履海就之、」

  〔新漢語譯本〕「夜裏四更天(四更天或譯作“天將破曉的時候”。羅馬人把黃昏6時至清晨6時這一段時間分為四個 “更次” (猶太傳統分為三個,所以這裏是用羅馬制)。 “四更”即清晨3時至6時之間。這裏不是要指出準確的時間,只是指出是天快亮的時候。),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向著門徒走去。」

  〔思高譯本〕「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來。」

  〔牧靈譯本〕「天快亮的時候,耶穌步行在水面上,向他們走來。」

 

【太十四26

  〔和合本〕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李廣譯本〕「當門徒看見祂在海面上走,卻驚慌說:『是個鬼怪!(原文作顯像)

由於害怕,就喊叫。」

〔呂振中譯本〕「門徒看見他在海上走,嚇了一跳,說:『是鬼怪喲!』由於懼怕,就喊叫起來。」

  〔新譯本〕「門徒見他在海面上行走,就很驚慌,說:“有鬼啊!”並且恐懼得大叫起來。」

  〔現代譯本〕「門徒看見他在湖面上走,非常驚駭,說:『是鬼!』他們都害怕得叫起來。」

  〔當代譯本〕「門徒看見有人在海面走,都嚇了一跳。“鬼呀!”」

  〔朱寶惠譯本〕「他們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動,就驚慌起來!說:『是個妖怪呀!』為了害怕,就喊叫起來。」

  〔文理本〕「門徒見其履海、愕然曰、鬼幻也、遂懼而呼、」

  〔新漢語譯本〕「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都非常慌張,說:“是鬼怪呀!”而且害怕得喊叫起來。」

  〔思高譯本〕「門徒看見他在海上行走,就驚駭說:『是個妖怪。』並且嚇得大叫起來。」

  〔牧靈譯本〕「門徒們看見他在湖面上行走,很驚駭,說:“是鬼怪吧!”都嚇得失聲大叫。」

 

【太十四27

  〔和合本〕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李廣譯本〕「但耶穌連忙對他們說:『放心,是我,不要怕!』」

〔呂振中譯本〕「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膽;是我;別怕了!』」

  〔新譯本〕「耶穌立刻對他們說:“放心吧!是我,不要怕。”」

  〔現代譯本〕「耶穌立刻對他們說:『放心,是我,不要怕!』」

  〔當代譯本〕「“放心吧!是我,不要怕。”」

  〔朱寶惠譯本〕「耶穌隨時很響亮的向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文理本〕「耶穌曰、安爾心、我也、勿懼、」

  〔新漢語譯本〕「耶穌立刻對他們說:“打起精神!是我,不要怕!”」

  〔思高譯本〕「耶穌立即向他們說道:『放心! 是我。不必害怕!』」

  〔牧靈譯本〕「耶穌馬上對他們說:“鎮定點!是我,別怕!”」

 

【太十四28

  〔和合本〕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

  〔李廣譯本〕「彼得卻回答祂說:『主,若是祢,請吩咐我從水面上向祢走來。』」

〔呂振中譯本〕「彼得應時說:『主阿,如果是你,請吩咐我就在水上到你那裏去吧。』」

  〔新譯本〕「彼得對他說:“主啊,如果是你,讓我在水面上到你那裡去。”」

  〔現代譯本〕「彼得說:『主啊,如果是你,叫我在水上走,到你那裏去!』」

  〔當代譯本〕「彼得說:“主啊!如果真的是你,就讓我照樣走到你那裡吧。”」

  〔朱寶惠譯本〕「彼得應聲說:『主阿!如果是你,請吩咐我在水面上走向你那裡去。』」

  〔文理本〕「彼得曰、主、果爾也、則命我履水就爾、」

  〔新漢語譯本〕「彼得說:“主啊,如果是你,就吩咐(吩咐或譯作“命令”。)我在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

  〔思高譯本〕「伯多祿回答說:『主! 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裏罷 !』」

  〔牧靈譯本〕「伯多祿問:“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

 

【太十四29

  〔和合本〕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

  〔李廣譯本〕「祂便說:『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行走,並向著耶穌而來;」

〔呂振中譯本〕「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上走,向着耶穌那裏走去。」

  〔新譯本〕「他說:“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來,行在水面上,走向耶穌那裡去。」

  〔現代譯本〕「耶穌說:『來!』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上朝着耶穌走過去。」

  〔當代譯本〕「“好!你來吧!”。於是,彼得就從船上下去,站在海面上,朝著耶穌走過去。」

  〔朱寶惠譯本〕「耶穌說:『來罷!』 彼得就下了船,走在水面上向著耶穌那裡去。」

  〔文理本〕「曰、來、彼得下舟、履水就之、」

  〔新漢語譯本〕「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來,在水面上行走,向著耶穌走去。」

  〔思高譯本〕「耶穌說:『來罷!』伯多祿遂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往耶穌那裏去。」

  〔牧靈譯本〕「耶穌說:“來吧!”伯多祿下船,走在水面上,向耶穌走去。」

 

【太十四30

  〔和合本〕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李廣譯本〕「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呂振中譯本〕「彼得見了風就怕,將要沉下去,便喊着說:『主阿,救我!』」

  〔新譯本〕「但他一見風浪就害怕,快要沉下去的時候,就呼叫:“主啊!救我!”」

  〔現代譯本〕「但是他一看到風勢猛烈,心裏害怕,開始往下沉,就喊叫:『主啊,救我!』」

  〔當代譯本〕「當他開始注意到四周的風浪,就害怕起來,身體也跟著沉下去。“主啊,救我!”」

  〔朱寶惠譯本〕「不料看見風大,害怕起來,眼看要沉下去的樣子,就喊叫說:『主阿!救我。』」

  〔文理本〕「見風烈則懼、將溺、呼曰、主、救我、」

  〔新漢語譯本〕「可是,他見風勢猛烈(有古抄本沒有猛烈,另有古抄本作“非常猛烈”。),就害怕起來;他開始往下沉,就喊叫說:“主啊,救我!”」

  〔思高譯本〕「但他一見風勢很強,就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沉,遂大叫說:『主,救我罷!』」

  〔牧靈譯本〕「但他覺得風好大,一害怕,就往下沉,他喊著:“主,救救我!”」

 

【太十四31

  〔和合本〕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

  〔李廣譯本〕「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並說:『你這少信的人哪,為何疑惑呢?』」

〔呂振中譯本〕「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猶豫?』」

  〔新譯本〕「耶穌馬上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

  〔現代譯本〕「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說:『你的信心太小了,為甚麼疑惑呢?』」

  〔當代譯本〕「“你這個小信的人啊!為甚麼懷疑呢?”耶穌馬上伸手拉住他。」

  〔朱寶惠譯本〕「耶穌立時一手抓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疑惑什麼呢?』」

  〔文理本〕「耶穌以手援之、曰、小信者、何疑乎、」

  〔新漢語譯本〕「耶穌立刻伸手抓住他,說:“信心微小的人啊,為甚麼懷疑呢?”」

  〔思高譯本〕「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哪! 你為甚麼懷疑?』」

  〔牧靈譯本〕「耶穌立刻伸出手抓住他,說:“小信德的人!你為什麼懷疑呢?”」

 

【太十四32

  〔和合本〕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李廣譯本〕「他們上了船,風就止住了。」

〔呂振中譯本〕「他們上了船,風就不狂吹了。」

  〔新譯本〕「他們上了船,風就平靜了。」

  〔現代譯本〕「他們上了船,風就停了。」

  〔當代譯本〕「他們上了船,風浪就平靜了。」

  〔朱寶惠譯本〕「他們上船的時候,風就息了。」

  〔文理本〕「既登舟、風遂息、」

  〔新漢語譯本〕「他們上了船,風就止住了。」

  〔思高譯本〕「他們上了船,風就停了。」

  〔牧靈譯本〕「等他們回到船上,風也停了。」

 

【太十四33

  〔和合本〕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李廣譯本〕「那在船上的都拜祂,說:『祢真是 神的兒子。』」

〔呂振中譯本〕「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阿!』」

  〔新譯本〕「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 神的兒子。”」

  〔現代譯本〕「船上的門徒都向他下拜,說:『你真是神的兒子。』」

  〔當代譯本〕「船上的人目睹這個神蹟,都敬拜祂說:“你真是神的兒子。”」

  〔朱寶惠譯本〕「那些船上的人,都跪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文理本〕「舟中人拜之曰、爾誠神子也、」

  〔新漢語譯本〕「船上的人都跪拜耶穌,說:“你真是 神的兒子啊!」

  〔思高譯本〕「船上的人便朝拜他說:『你真是天主子。』」

  〔牧靈譯本〕「留在船上的人都朝拜他說:“你真是天主子!”」

 

【太十四34

  〔和合本〕他們過了海,來到革尼撒勒地方。

  〔李廣譯本〕「他們過了海,來到革尼撒勒地方。」

〔呂振中譯本〕「他們既渡過去,就到革尼撒勒登岸。」

  〔新譯本〕「他們過到對岸,來到革尼撒勒的地區。」

  〔現代譯本〕「他們渡過了湖,在革尼撒勒登岸。」

  〔當代譯本〕「他們渡過了湖,來到革尼撒勒地區。」

  〔朱寶惠譯本〕「他們渡過去,到了革尼撒勒地方。」

  〔文理本〕「既濟、至革尼撒勒地、」

  〔新漢語譯本〕「他們渡過那海,在革尼撒勒上岸。」

  〔思高譯本〕「他們渡到對岸,來到革乃撒勒地方。」

  〔牧靈譯本〕「他們渡過湖,在革乃撒勒登岸。」

 

【太十四35

  〔和合本〕那裏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帶到他那裏,

  〔李廣譯本〕「那地方的人認出是祂,就打發人到那周圍地方去,並把所有的病人帶到祂那裡,」

〔呂振中譯本〕「那地方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地區全境,把一切有病的人都帶到耶穌那裏,」

  〔新譯本〕「那地的人認出是耶穌,就把消息傳遍了那一帶。眾人把一切有病的人都帶來,」

  〔現代譯本〕「那裏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派人出去,把附近地區的病人都帶到耶穌的面前來。」

  〔當代譯本〕「當地的人認出是耶穌,就到處召集所有的病人,把他們帶到耶穌的面前,」

  〔朱寶惠譯本〕「那裡的人,都認得他是耶穌,就打發人往徧處去,把一切有病痛在身的,都帶到那裡。」

  〔文理本〕「其人識之、遣報四方、攜諸病者就之、」

  〔新漢語譯本〕「當地人認出耶穌,就差遣人到周邊整個地區,(就差遣人到周邊整個地區或譯作“就派遣人把消息傳遍了周邊整個地區”)把所有病人都帶到他那裏,」

  〔思高譯本〕「那地方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整個地方,把一切患病的人,都帶到耶穌跟前,」

  〔牧靈譯本〕「這裡的人都認得出是耶穌,就派人去,把所有的病人都帶到耶穌跟前。」

 

【太十四36

  〔和合本〕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摸著的人就都好了。

  〔李廣譯本〕「為的只是求祂,准他們摸祂衣裳的繸子;凡摸著的,就都痊癒了。」

〔呂振中譯本〕「求耶穌讓他們只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着的,便得了救治。」

  〔新譯本〕「求耶穌讓他們只摸一摸他衣服的繸子,摸著的人就都痊愈了。」

  〔現代譯本〕「他們要求耶穌讓病人至少摸一摸他外袍的衣角;所有摸着的人都得到醫治。」

  〔當代譯本〕「求祂准許他們摸祂袍子的繸邊,因為所有摸過的病人都好了。」

  〔朱寶惠譯本〕「求耶穌准他們,只要摸著他的衣裳繸子:凡是摸著的人,就都完全好了。」

  〔文理本〕「第求捫其衣緣、捫者皆愈、」

  〔新漢語譯本〕「懇求耶穌只要讓他們摸一摸他衣服邊上的帶子;凡是摸著的人都好了。」

  〔思高譯本〕「求耶穌讓他們只摸摸他的衣邊;凡摸著的,就痊愈了。」

〔牧靈譯本〕「病人懇求觸摸耶穌衣服的流蘇,所有摸著的人,就都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