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十七章譯文對照 【太十七1】 〔和合本〕「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李廣譯本〕「又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和雅各,和他的兄弟約翰,又暗暗地上了高山,」 〔呂振中譯本〕「過了六天,耶穌帶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領他們上了高山另在一處;」 〔新譯本〕「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約翰,領他們悄悄地上了高山。」 〔現代譯本〕「六天後,耶穌帶着彼得以及雅各和約翰兩兄弟悄悄地上了高山。」 〔當代譯本〕「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暗暗地登上一座高山。」 〔朱寶惠譯本〕「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的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 〔文理本〕「越六日、耶穌攜彼得、雅各、及雅各弟約翰、潛陟高山、」 〔新漢語譯本〕「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私下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 〔思高譯本〕「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 〔牧靈譯本〕「六天后,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弟弟若望一起上了一座高山。」 【太十七2】 〔和合本〕「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李廣譯本〕「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而祂的臉明亮如日頭,祂的衣裳卻變白如光。」 〔呂振中譯本〕「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質:他的臉面發光像日頭,他的衣裳變白如光一樣。」 〔新譯本〕「耶穌在他們面前改變了形象,臉好像太陽一樣照耀,衣服潔白像光。」 〔現代譯本〕「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他的面貌像太陽一樣的明亮,衣服也像光一樣的潔白。」 〔當代譯本〕「耶穌在他們面前改變了自己的形像:面目如太陽一樣發光;衣裳潔白,發出眩目的光芒。」 〔朱寶惠譯本〕「當前就變了形像,容貌明亮如日,衣裳潔白放光。」 〔文理本〕「當前變狀、面耀如日、衣皎如光、」 〔新漢語譯本〕「耶穌在他們面前改變了形像,他的臉明亮如太陽,衣服亮白如光。」 〔思高譯本〕「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 〔牧靈譯本〕「在他們面前,耶穌變了容貌:他的衣服潔白發光,他的臉頰如日光閃耀。」 【太十七3】 〔和合本〕「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 〔李廣譯本〕「並且,看哪!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與祂說話。」 〔呂振中譯本〕「忽有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和他一同談話。」 〔新譯本〕「忽然,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跟耶穌談話。」 〔現代譯本〕「忽然,三個門徒看見了摩西和以利亞在跟耶穌講話。」 〔當代譯本〕「忽然,摩西和以利亞一起出現,跟耶穌談話。」 〔朱寶惠譯本〕「忽然有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並同耶穌說話。」 〔文理本〕「摩西以利亞見、與之語、」 〔新漢語譯本〕「看啊,有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與耶穌說話。」 〔思高譯本〕「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 〔牧靈譯本〕「忽然,梅瑟和厄裡亞顯現了,他們正在和耶穌交談。」 【太十七4】 〔和合本〕「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李廣譯本〕「彼得卻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是好!祢若願意,我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祢,又一座為摩西,又一座為以利亞。』」 〔呂振中譯本〕「彼得應時對耶穌說:『主阿,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新譯本〕「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如果你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摩西,一個為以利亞。”」 〔現代譯本〕「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如果你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當代譯本〕「這時彼得禁不住衝口而出:“主啊!我們在這裡好極了!你若准許,我就蓋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朱寶惠譯本〕「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這裡真好啊!你若願意,我可以就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文理本〕「彼得謂耶穌曰、主、我儕在此善矣、若爾願之、則我於此結三廬、一為爾、一為摩西、一為以利亞、」 〔新漢語譯本〕「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如果你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這裏所說的棚,是指用樹枝搭成的臨時住所,像住棚節期間猶太人搭來暫住的棚一樣(參利未記第23章)。按撒迦利亞書14:16-21,在末日所有耶和華 神的敵人都要到耶路撒冷守住棚節,所以彼得有可能以為末日已到。),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 〔思高譯本〕「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說:『主啊! 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 〔牧靈譯本〕「伯多祿對耶穌說:“主,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喜歡,我們就蓋三所帳篷,一個給你,一個給梅瑟,另一個給厄裡亞。”」 【太十七5】 〔和合本〕「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李廣譯本〕「他仍說話之時,看哪!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並且,看哪! 有聲音從雲彩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在祂裡面是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 〔呂振中譯本〕「他正說着話的時候,忽有一朵明亮的雲遮蔽着他們;且有聲音從雲中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愛的〔或譯:這是我的兒子、那蒙愛者〕,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新譯本〕「彼得還說話的時候,有一朵明亮的雲彩籠罩他們,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現代譯本〕「彼得正說這話的時候,一片燦爛的雲彩籠罩着他們;有聲音從雲中傳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你們要聽從他!』」 〔當代譯本〕「他正在說這話的時候,一朵燦爛的雲彩出現,籠罩著他們。雲裡傳出了這樣的聲音:“祂是我喜悅的愛子,你們要聽從祂。”」 〔朱寶惠譯本〕「正在說話,不料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蔽了他們,並有聲音從雲裡說出來:『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愛的,我所承認的,你們要聽他。』」 〔文理本〕「言時、景雲覆之、有聲自雲出曰、此我愛子、我所欣悅者、爾其聽之、」 〔新漢語譯本〕「他還沒說完,看啊,有一片明亮的雲彩籠罩住他們。聽啊,(聽啊直譯作“看啊”。)雲彩裏傳出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喜愛他,你們要聽從他!”」 〔思高譯本〕「他還在說話的時候,忽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敝了他們,並且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 〔牧靈譯本〕「他話未畢,飄來一片耀眼的雲彩,掩住了他們,有聲音從雲彩中發出:“這是我所鍾愛的,令我喜悅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 【太十七6】 〔和合本〕「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 〔李廣譯本〕「門徒聽見,他們臉就伏於地,又極其害怕。」 〔呂振中譯本〕「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上,極其畏懼。」 〔新譯本〕「門徒聽見了,就俯伏在地上,非常害怕。」 〔現代譯本〕「門徒聽見這聲音,非常害怕,都俯伏在地上。」 〔當代譯本〕「門徒聽見這聲音,懼怕不已,便伏地叩頭。」 〔朱寶惠譯本〕「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甚是害怕。」 〔文理本〕「門徒聞之、俯伏、懼甚、」 〔新漢語譯本〕「門徒聽見了,就俯伏在地上,非常害怕。」 〔思高譯本〕「門徒聽了就俯服在地,非常害怕。」 〔牧靈譯本〕「聽了此話,門徒們驚駭異常,都俯伏在地上。」 【太十七7】 〔和合本〕「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李廣譯本〕「耶穌就進前來,摸他們,且說:『起來,也不要害怕!』」 〔呂振中譯本〕「耶穌走向前去,握住他們說:『起來,別懼怕了。』」 〔新譯本〕「耶穌前來,摸著他們說:“起來,不用怕。”」 〔現代譯本〕「耶穌走過來,拍他們,說:『起來,不要怕!』」 〔當代譯本〕「耶穌就過來摸他們,說:“起來吧,別害怕。”」 〔朱寶惠譯本〕「耶穌進前來摸著他們,說:『起來,不要怕!』」 〔文理本〕「耶穌前撫之曰、起、勿懼、」 〔新漢語譯本〕「耶穌走過去,拍拍他們,說:“起來吧,不要怕。”」 〔思高譯本〕「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牧靈譯本〕「這時耶穌走過來,拍他們說:“起來,別怕!”」 【太十七8】 〔和合本〕「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 〔李廣譯本〕「他們舉目卻不見一人,只有耶穌自己獨在。」 〔呂振中譯本〕「他們一舉目,不見一人,只有耶穌獨在。」 〔新譯本〕「他們抬起頭來,看見只有耶穌自己,沒有別的人。」 〔現代譯本〕「他們抬頭一看,只見耶穌,其他的人都不見了。」 〔當代譯本〕「他們抬起頭來,看見剩下耶穌一個人。」 〔朱寶惠譯本〕「他們抬頭一看,並無別人,只見耶穌獨自在那裡。」 〔文理本〕「門徒舉目、不見一人、惟耶穌而已、」 〔新漢語譯本〕「他們抬頭一看(抬頭一看直譯作“抬起眼睛”。),除了耶穌獨自一人,不見任何人了。」 〔思高譯本〕「他們舉目一看,任誰都不見了, 只有耶穌獨自一人。」 〔牧靈譯本〕「他們四處看看,除了耶穌外,竟無旁人。」 【太十七9】 〔和合本〕「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李廣譯本〕「當他們下山時,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不要將這異象告訴人。』」 〔呂振中譯本〕「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人中得甦活起來,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異象告訴人。』」 〔新譯本〕「他們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人子從死人中復活以前,你們不要把所看見的異象告訴人。”」 〔現代譯本〕「他們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在人子沒有從死裏復活以前,千萬不要把所看見的異象告訴人。』」 〔當代譯本〕「下山途中,耶穌就叮囑他們:“在我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之先,千萬不要把剛才看見的告訴別人。”」 〔朱寶惠譯本〕「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把所看見的告訴人。』」 〔文理本〕「下山時、耶穌命之曰、人子尚未自死而起、勿以所見告人、」 〔新漢語譯本〕「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從死人中復活以前,你們不要把這異象告訴任何人。”」 〔思高譯本〕「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復活, 你們不要將所見告的告訴任何人。』」 〔牧靈譯本〕「從山上回來後,耶穌囑咐說:“在人子從死亡中復活以前,別跟任何人談起這個異象。”」 【太十七10】 〔和合本〕「門徒問耶穌說:『文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 〔李廣譯本〕「門徒就問祂說:『那麼文士為何說:以利亞必須先來?』」 〔呂振中譯本〕「門徒就詢問他說:『那麼經學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新譯本〕「門徒就問他:“那麼經學家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現代譯本〕「於是門徒問耶穌:『為甚麼經學教師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當代譯本〕「門徒不明白為甚麼律法教師常常說:“以利亞要比救世主基督先來。”就去請教耶穌。」 〔朱寶惠譯本〕「門徒問耶穌說:『那末,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文理本〕「門徒問曰、士子言以利亞必先至、何也、」 〔新漢語譯本〕「門徒問耶穌說:“那麼,律法教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思高譯本〕「門徒便問耶穌說:『那麼, 為什麼經師說:厄里亞應該先來呢?』」 〔牧靈譯本〕「門徒問他:“為何經師們說厄裡亞應該先來?”」 【太十七11】 〔和合本〕「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 〔李廣譯本〕「祂卻回答說:『以利亞固然要來,並要復興萬事;」 〔呂振中譯本〕「耶穌回答說:『「以利亞來,要復興萬事!」 〔新譯本〕「他回答:“以利亞當然要來,並且復興一切。」 〔現代譯本〕「耶穌回答:『以利亞是要先來準備一切。」 〔當代譯本〕「耶穌解釋說:“他們說的對,以利亞的確要先來,重新整頓一切。」 〔朱寶惠譯本〕「耶穌說:『以利亞果然先來,並且要恢復萬事。」 〔文理本〕「曰、以利亞果先至、興複諸事、」 〔新漢語譯本〕「耶穌回答說:“以利亞的確要來,並且他要重整(重整或譯作“復興”。)一切。」 〔思高譯本〕「耶穌回答說:『厄里亞的確要來,且要重整一切;」 〔牧靈譯本〕「耶穌回答說:“當然,厄裡亞是來重整秩序。」 【太十七12】 〔和合本〕「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 〔李廣譯本〕「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並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 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 〔呂振中譯本〕「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得他,反倒任意待他;照樣,人子也將要在他們手下受苦了。』」 〔新譯本〕「但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可是人們卻不認識他,反而任意待他。照樣,人子也要這樣被他們苦待。”」 〔現代譯本〕「可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過了,人卻不認識他,反而任意對待他。同樣人子也將受他們的虐待。』」 〔當代譯本〕「而且,他已經來了,不過人們不認識他,所以就任意地虐待他。現在我也要同樣受他們的虐待。”」 〔朱寶惠譯本〕「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對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 〔文理本〕「我語汝、以利亞已至、而人不之識、任意待之、人子亦將受其害、」 〔新漢語譯本〕「不過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認不出他來,反而任意對待他。同樣,人子也快要在他們手下受苦了。”」 〔思高譯本〕「但我告訴你們:厄里亞已經來了,人們卻不認識他,反兒任意待了他;照樣,人子也要受他們的磨難。
』」 〔牧靈譯本〕「我告訴你們:厄裡亞來過了,人們卻認不出他;反而隨心所欲地對待他。同樣地,人子也將受人們的折磨。”」 【太十七13】 〔和合本〕「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 〔李廣譯本〕「門徒才明白,祂所說的,是指著施浸約翰。」 〔呂振中譯本〕「門徒這纔曉悟他是指着施洗者約翰對他們說的。」 〔新譯本〕「這時門徒才領悟,耶穌是指著施洗的約翰說的。」 〔現代譯本〕「門徒們這才明白耶穌這話是指着施洗者約翰說的。」 〔當代譯本〕「這時候,門徒才明白耶穌所說的以利亞,是指施洗的約翰說的。」 〔朱寶惠譯本〕「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 〔文理本〕「門徒始悟所言、乃指施洗約翰也、」 〔新漢語譯本〕「門徒這才領悟,耶穌所說的是指施洗的約翰。」 〔思高譯本〕「門徒這纔明白耶穌給他們所說的,是指的洗者若翰。 」 〔牧靈譯本〕「門徒們領悟了,原來耶穌指的是洗者若翰。」 【太十七14】 〔和合本〕「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裏,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 〔李廣譯本〕「當他們來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進前來向祂跪下,且說:」 〔呂振中譯本〕「他們到了群眾那裏,有一個人上耶穌跟前來,跪在他面前說:」 〔新譯本〕「耶穌和門徒來到群眾那裡,有一個人前來,跪下對耶穌說:」 〔現代譯本〕「他們回到群眾那裏的時候,有一個人上來,跪在耶穌面前,」 〔當代譯本〕「他們回到山下群眾聚集的地方。有一個人跑來跪在耶穌跟前,說:」 〔朱寶惠譯本〕「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前來,跪拜耶穌,說:」 〔文理本〕「至眾所在、有人就而跪曰、」 〔新漢語譯本〕「耶穌和門徒來到羣眾那裏,有個人走過來,跪在耶穌面前,」 〔思高譯本〕「當他們來到群眾那裏時,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說:」 〔牧靈譯本〕「他回到人群中,有個人走近他,跪下央求他:」 【太十七15】 〔和合本〕「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裏,屢次跌在水裏。」 〔李廣譯本〕「『主啊,憐憫我的兒子!因他害癲癇病很苦,以致屢次跌在火裡,又屢次跌在水裡。」 〔呂振中譯本〕「『主阿,憐恤我的兒子,因為他患癲癇病,受苦着呢:他屢次跌在火裏,屢次跌在水裏。」 〔新譯本〕「“主啊,可憐我的兒子吧,他患了癲癇病,非常痛苦,好幾次掉進火裡和水中。」 〔現代譯本〕「說:『主啊,求你可憐我的兒子!他患了癲癇病,痛苦得很,時常跌在火裏或水裏。」 〔當代譯本〕「“主啊!救救我的兒子吧!他患了癲癇症,痛苦極了,他曾經幾次跌進火中,掉進水裡。」 〔朱寶惠譯本〕「『主阿!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跌在水裡。」 〔文理本〕「主、矜恤我子、癲癇苦甚、屢躓於火、屢躓于水、」 〔新漢語譯本〕「說:“主啊,可憐我的兒子吧!他精神失常(精神失常一般譯作“癲癇症”,或可譯作“舉止失常”。此詞在新約只出現在這裏和4:24。既然下文明顯指出這人的兒子是被鬼附身,所以譯為 “精神失常” 會較譯作 “癲癇症” 合適。),十分痛苦,常常掉進火裏水裏。」 〔思高譯本〕「『主啊,可憐我的兒子罷! 他患癲癇病很苦,屢次跌在火中,又屢次跌在水裏。
」 〔牧靈譯本〕「“主,可憐我的孩子吧!他患癲癇病,非常痛苦。他常撲進火坑,或是掉進水裡。」 【太十七16】 〔和合本〕「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裏,他們卻不能醫治他。』」 〔李廣譯本〕「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並不能醫治他。』」 〔呂振中譯本〕「我帶他上你門徒這裏來,他們卻不能治好他。』」 〔新譯本〕「我帶他去見你的門徒,他們卻不能醫好他。”」 〔現代譯本〕「我帶他去見你的門徒,可是他們不能治好他。』」 〔當代譯本〕「我帶他去見你的門徒,但他們不能醫好他。”」 〔朱寶惠譯本〕「我帶過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 〔文理本〕「攜就爾徒、弗能醫也、」 〔新漢語譯本〕「我帶他到你的門徒那裏,他們卻治不好他。”」 〔思高譯本〕「我把他帶到你的門徒跟前,他們卻不能治好他。』」 〔牧靈譯本〕「我曾帶他去見你的門徒,但他們沒辦法治好他。”」 【太十七17】 〔和合本〕「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 〔李廣譯本〕「耶穌卻回答說:『噯!這不信又悖謬的世代,我與你們同在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吧!』」 〔呂振中譯本〕「耶穌回答說:『噯,沒有信心又乖僻的世代阿,我同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 〔新譯本〕「耶穌說:“唉!這又不信又乖謬的世代啊!我要跟你們在一起到幾時呢?我要忍受你們到幾時呢?把孩子帶到我這裡來吧。”」 〔現代譯本〕「耶穌說:『你們這時代的人是多麼沒有信心!多麼腐敗呀!我還得在你們這裏多久呢?還得容忍你們多久呢?把孩子帶到這裏來!』」 〔當代譯本〕「“唉!你們這些剛愎、不信的世人啊,我要跟你們相處多久?容忍你們多久呢?”耶穌歎息說:“把他帶來吧。”」 〔朱寶惠譯本〕「耶穌說:『咳!這無信而又拗別的族類,我同著你們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罷!』」 〔文理本〕「耶穌曰、噫、悖逆不信之世、我偕爾至幾何時、忍爾至幾何時乎、攜之就我、」 〔新漢語譯本〕「耶穌回答說:“唉,這個不信、乖謬的世代啊!我還要和你們在一起多久呢?我還要忍受你們多久呢?把孩子帶到我這裏來吧。”」 〔思高譯本〕「耶穌回答說:『哎!無信敗壞的世代,我同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 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 把他給我帶到這裏來!』」 〔牧靈譯本〕「耶穌說:“無信德而又敗壞不堪的世代,我跟你們在一起還得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何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 【太十七18】 〔和合本〕「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 〔李廣譯本〕「耶穌就斥責那鬼,牠就從他出來;從那時這孩子就痊癒了。」 〔呂振中譯本〕「耶穌斥責他,鬼就從他身上出來;從那一刻,那孩子就得治好了。」 〔新譯本〕「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從孩子身上出來;從那時起,孩子就好了。1」 〔現代譯本〕「於是耶穌責備那鬼;鬼一出來,孩子的病立刻好了。」 〔當代譯本〕「耶穌斥責那鬼,鬼就逃跑了。那孩童自此也恢復正常了。」 〔朱寶惠譯本〕「耶穌責備那鬼,鬼就出來,從這時刻,孩子就好了。」 〔文理本〕「耶穌斥鬼、鬼即出、自是子愈、」 〔新漢語譯本〕「耶穌責備那鬼,鬼就從孩子身上出來;從那一刻起,孩子就治好了。」 〔思高譯本〕「耶穌遂叱責魔鬼,魔鬼就從孩子身上出去了;從那時刻,孩子就好了。」 〔牧靈譯本〕「耶穌呵斥惡魔,惡魔立刻離開了孩子。從那時起,這男孩就康復了。」 【太十七19】 〔和合本〕「門徒暗暗地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那鬼呢?』」 〔李廣譯本〕「當下門徒暗暗地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何不能趕出牠呢?』」 〔呂振中譯本〕「那時門徒私下上耶穌跟前來,說:『為甚麼我們不能趕它呢?』」 〔新譯本〕「門徒悄悄地前來問耶穌:“為甚麼我們不能把鬼趕出去呢?”」 〔現代譯本〕「事後,門徒私下來問耶穌:『為甚麼我們不能把那鬼趕出去呢?』」 〔當代譯本〕「事後,門徒私下問耶穌:“為甚麼我們不能趕走那鬼呢?”」 〔朱寶惠譯本〕「門徒到耶穌跟前私下問他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 〔文理本〕「門徒潛就耶穌曰、我儕不能逐之、何也、」 〔新漢語譯本〕「後來,門徒私下問耶穌:“為甚麼我們趕不走那鬼呢?”」 〔思高譯本〕「以後,門徒前來私下對耶穌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逐出這魔鬼呢?』」 〔牧靈譯本〕「事後,門徒私下問耶穌:“為什麼我們無法驅魔呢?”」 【太十七20】 〔和合本〕「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李廣譯本〕「祂對他們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少。因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不能做的。」 〔呂振中譯本〕「耶穌對他們說:『是因為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如果你們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裏挪到那裏」,它也必挪去的;並且在你們、必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 〔新譯本〕「他說:“因為你們的信心太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只要你們的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山說:‘從這裡移到那裡’,它也必移開。沒有甚麼是你們不能作的。”」 〔現代譯本〕「耶穌回答:『因為你們的信心不夠。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一粒芥菜種子那麼大的信心,就是對這座山說:『從這裏移到那裏!』它也會移過去。沒有任何事情是你們不能做的。』」 〔當代譯本〕「“因為你們缺乏信心。”耶穌說:“我確實地告訢你們,你們的信心若能像芥菜種一般地長大起來,就算叫這座山從這邊移到那邊也可以,而且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了。」 〔朱寶惠譯本〕「耶穌說:『這是因為你們的信心太小。我切實告訴你們:你們的信心,若像一粒芥子那樣大,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也就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事是不能做的。』」 〔文理本〕「曰、信小故也、我誠語汝、有信如芥種、即命此山去此移彼、亦必移焉、」 〔新漢語譯本〕「耶穌說:“因為你們的信心微小。我實在告訴你們,如果你們有一粒芥菜籽那樣的信心,即使對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它也將要移過去;並且對你們來說,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 〔思高譯本〕「耶穌對他們說:『由於你們缺少信德;我實在告訴你們:假如你們有像芥子那麼大的信德,你們向這座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去! 它必會移過去的;為你們沒有不可能的事。」 〔牧靈譯本〕「耶穌說:“你們的信心不夠。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能有如芥菜籽般大小的信德,你們對此山說:從這邊移到那邊!山就會移動。信德可以使你們無所不能。」 【太十七21】 〔和合本〕「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註(或譯:不能趕他出來)。』」 〔李廣譯本〕「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在禱告和禁食裡,牠不會出來。』」 〔呂振中譯本〕「〔有古卷加:「除了用禱告和禁食,這一類是不能出來的」〕」 〔新譯本〕「註 (有些抄本有第21節:“這一類的鬼,如果不靠禱告和禁食,是趕不出來的。”)」 〔現代譯本〕「〔有些古卷加這節:至於這一種鬼,只有靠禁食、禱告才趕得出去。〕」 〔當代譯本〕「至於對付這類邪鬼,你們必須禱告和禁食,才能把他趕走。”」 〔朱寶惠譯本〕「(未提古抄本)」 〔文理本〕「且爾無不能也、」 〔新漢語譯本〕「(有古抄本加第21節:“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 〔思高譯本〕「『但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 〔牧靈譯本〕「只有祈禱和禁食可以趕走這類魔鬼。”」 【太十七22】 〔和合本〕「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 〔李廣譯本〕「他們還住在加利利時,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 〔呂振中譯本〕「他們在加利利聚首〔有古卷作:起居〕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要被送交在人手裏;」 〔新譯本〕「他們聚集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的手裡,」 〔現代譯本〕「門徒都集合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被交在人手裏,」 〔當代譯本〕「他們在加利利一個地方聚會的時候,耶穌對門徒宣佈:“我快要落在世人的手中,」 〔朱寶惠譯本〕「他們正在遊行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又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付在人們手裡:」 〔文理本〕「尚居加利利時、耶穌謂門徒曰、人子將見付於人手、」 〔新漢語譯本〕「他們在加利利會合(會合:有古抄本作“居住”。)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快要被交在人的手中」 〔思高譯本〕「當耶穌同門徒在加里肋亞周遊時, 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被交於人們手中。」 〔牧靈譯本〕「有一天,他們在加里利,耶穌對他們說:“人子將會落到他人手裡,」 【太十七23】 〔和合本〕「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地憂愁。」 〔李廣譯本〕「他們並要殺害祂,而第三日祂要復活。』門徒就大大地憂愁。」 〔呂振中譯本〕「他們必殺害他;第三天他必得甦活起來。』門徒就極其憂愁。」 〔新譯本〕「他們要殺害他,第三天他要復活。”他們就很憂愁。」 〔現代譯本〕「他們要殺害他;可是,第三天他要復活。』門徒聽了非常憂愁。」 〔當代譯本〕「被他們殺害;但三天之後,我必定復活。”門徒聽了,便十分憂愁。」 〔朱寶惠譯本〕「而且被殺害,第三天他要復活。」因此門徒很為憂愁。」 〔文理本〕「為其所殺、三日而起、門徒憂甚、」 〔新漢語譯本〕「他們要殺害他,第三天他要復活。”門徒就非常難過。」 〔思高譯本〕「他們要殺害他,第三天他必要復活。』門徒就非常憂鬱。 」 〔牧靈譯本〕「他們會殺害他,但在第三天他會復活。”他們都覺得十分悲痛。」 【太十七24】 〔和合本〕「到了迦百農,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註(丁稅約有半塊錢)嗎?』」 〔李廣譯本〕「當他們到了迦百農,那收丁稅的就進前來對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 〔呂振中譯本〕「他們到了迦伯農,收殿稅〔希臘文:抵得拉美,約值兩日工錢〕的人上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殿稅麼?』」 〔新譯本〕「他們來到迦百農,收殿稅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們的老師不納稅嗎?”」 〔現代譯本〕「耶穌跟門徒來到迦百農的時候,有一個徵收聖殿稅的人來見彼得,問他:『你們的老師付不付聖殿稅呢?』」 〔當代譯本〕「他們來到迦百農,有幾個稅官來問彼得:“你們的老師不納聖殿稅嗎?”」 〔朱寶惠譯本〕「到了迦百農,有收二錢(丁稅)的人,來見彼得,問他說:『你們的先生,不交二錢稅麼?』」 〔文理本〕「至迦百農、有收丁稅者、就彼得曰、爾師輸丁稅乎、」 〔新漢語譯本〕「他們到了迦百農,收聖殿稅(聖殿稅在原文為一貨幣名稱,價值相當於以色列的“半舍客勒銀子”,為當時人兩天的工資。出埃及記30:11-16記載, 神吩咐摩西進行人口統計,然後每人用 “半舍客勒銀子” 代表自己的生命獻給 神,作為會幕的開支。後期的猶太人按這記載,規定所有猶太男子(祭司除外)每年要納這稅一次,用以支持聖殿的運作(外族人和撒馬利亞人則不准繳納這稅)。這稅未得羅馬政府授權,所以並非官方稅項,撒都該人即拒不繳付,而死海的昆蘭團體根據出埃及記的經文,認為一生只須繳付一次,而不是每年繳付。)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們的老師不交聖殿稅嗎?”」 〔思高譯本〕「他們來到葛法翁時,收殿稅的人來到伯多祿跟前說:『你們的師傅不納殿稅嗎?』」 〔牧靈譯本〕「他們進了葛法翁,有個在聖殿收稅的稅吏來問伯多祿:“你的老師不付人丁稅嗎?”」 【太十七25】 〔和合本〕「彼得說:『納。』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向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征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 〔李廣譯本〕「他說:『是的。』就進了屋子。耶穌先向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地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或丁稅?向自己的兒子呢?還是向外人呢?』」 〔呂振中譯本〕「彼得說:『納呀。』他進了屋子,耶穌卻先問他說:『西門,你以為怎樣?地上的君王從誰收稅銀或丁稅呢?從自己的子民呢?裏是從外人呀?』」 〔新譯本〕「他說:“納。”他進到屋子裡,耶穌先問他:“西門,你認為怎樣?地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和丁稅?向自己的兒子還是外人呢?”」 〔現代譯本〕「彼得回答:『當然付的。』彼得進屋子去的時候,耶穌先問他:『西門,誰向這世上的君王繳納關稅或人頭稅,是本國的公民呢?還是外國人呢?你的意見如何?』」 〔當代譯本〕「“納!”彼得說。他馬上跑進屋裡跟耶穌商量。彼得還未開口,耶穌便問他:“彼得,你認為怎樣:世上的君王是向自己的兒子徵稅,還是向外人徵稅呢?”」 〔朱寶惠譯本〕「彼得說:『交』。進到屋裡,耶穌就先問他說:『西門:在你看世上的君王,收什麼人的關稅丁稅呢?是自己兒子的,是別人的呢?』」 〔文理本〕「曰、然、既而入屋、耶穌先之曰、西門、爾意若何、世上諸王、向誰征餉收稅乎、向己子乎、向庶民乎、」 〔新漢語譯本〕「彼得說:“交。”彼得走進屋子,耶穌先對他說:“西門,你怎麼認為?地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和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還是向外人呢?”」 〔思高譯本〕「伯多祿說:『自然納的。』他一進到屋裏,耶穌就先對他說: 『西滿! 你以為怎樣? 地上的君王向誰征收關稅或丁稅呢?向自己的兒子,或是向外人? 』」 〔牧靈譯本〕「伯多祿說:“當然付!”他回去後,耶穌就問他:“西滿,是誰為地上的王侯們付稅呢?是他們的兒子?還是那些外人?”」 【太十七26】 〔和合本〕「彼得說:『是向外人。』耶穌說:『既然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 〔李廣譯本〕「他便說:『向外人。』耶穌對他明說:『既然如此,兒子就是免稅的(原文作自由的)!」 〔呂振中譯本〕「他一說『從外人』,耶穌就對他說:『那麼,子民便是免稅的了。」 〔新譯本〕「他回答:“外人。”耶穌對他說:“這樣,兒子就可以免稅了。」 〔現代譯本〕「彼得說:『是外國人!』耶穌說:『那麼,本國的公民可以免稅了。」 〔當代譯本〕「“外人。”“那麼,兒子是應該免稅的了;」 〔朱寶惠譯本〕「彼得說:『是別人的。』耶穌說:『那末,兒子就可以免稅了。」 〔文理本〕「對曰、庶民耳、耶穌曰、然則己子可蠲矣、」 〔新漢語譯本〕「彼得一回答“是向外人”,耶穌就對他說:“那麼,兒子可以豁免了。」 〔思高譯本〕「伯多祿說:『向外人。』耶穌對他說:『所以兒子是免稅的了。」 〔牧靈譯本〕「他回答:“那些外人。”於是耶穌又說:“所以,兒子是免稅的,」 【太十七27】 〔和合本〕「但恐怕觸犯註(觸犯:原文是絆倒)他們,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牠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 〔李廣譯本〕「但為著不讓他們跌倒,你且往海邊去,投個釣鉤,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且打開牠的口,找到一塊錢,把這拿去給他們,作你和我的稅銀。』」 〔呂振中譯本〕「但是為要避免觸犯着他們,你要往海裏去,投個釣鉤,把先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牠的口,你就會看見一個「四日工錢」幣〔希臘文:「斯他提」希臘銀幣〕;取了那個,替我和你給予他們。』」 〔新譯本〕「但為了避免觸犯他們,你要到海邊去釣魚;把第一條釣上來的魚拿起來,打開魚的嘴,你就會找到一個大銀幣。你可以拿去交給他們作你我的殿稅。”」 〔現代譯本〕「但是我們不要冒犯這班人。你到湖邊釣魚,把釣上的第一條魚拿來,打開牠的口,你會發現一個錢幣;這錢足夠繳納你和我的聖殿稅,你就拿去給他們吧。』」 〔當代譯本〕「但為了避免得罪這些人,你就到湖邊釣魚去吧。第一條釣上來的魚,口裡有一個錢幣,你就把它拿去繳納你我的稅好了。”」 〔朱寶惠譯本〕「但恐怕得罪他們,你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著的魚拿起來,開了魚的口,就要得著四錢銀子,拿去給他們當作你我的稅款。』」 〔文理本〕「但恐觸其怒、汝往海垂釣、取先上之魚、啟其口、將得金一枚、為我與汝納之、」 〔新漢語譯本〕「但為了不絆倒他們,你去海邊釣魚,拿起第一條釣上來的魚,扒開牠的嘴,就找到一個司塔特(司塔特或譯作“大銀幣”。“司塔特”是一種硬幣,價值相等於當時一個人四天的工資,剛夠付兩人的聖殿稅。),把那塊錢給他們,作你我的聖殿稅吧。”」 〔思高譯本〕「但是,為避免使他們疑怪,你往海邊去垂釣,拿釣上來的第一條魚,開了它的口,就會找到一塊『斯塔特。』拿去交給他們,當作我和你的殿稅。』」 〔牧靈譯本〕「但別惹起事端,你去湖邊垂釣,把釣上來的第一條魚的魚嘴打開,你會看到一個銀幣,你拿這個給他們,當作你和我該付的稅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