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可福音第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可十15站在末位上】「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摩西是喜歡掌權的人,可是受了嚴厲的對付後,就再不敢掌權了,不敢相信自己了。當時神打發他去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日子,他一再推辭,不敢承擔。所以神教訓他、指示他,並不是神不讓他當權,還需要他在百姓面前替神掌權;但他掌神權的態度、角度不對,神讓他認識到什麼是神的權柄及如何掌神的權,什麼是屬地的權。

地上的權是屬血氣的、屬土的,是屬撒但的;這樣的權不能為神帶領子民的,憑著血氣的權,不能引人走靈程、不能走生命的路。

掌屬靈的權柄,要學習站在末位上,主曾說: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又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路九48)用屬靈的權柄帶領人,只能謙卑、謙卑再謙卑;忍耐、忍耐再忍耐。保羅也說:神給我們權柄,不是要敗壞人,乃是要造就人。

摩西認識了這一點,基本的問題解決了,才能為神拯救、帶領以色列人的大工。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十四11)。—— 李慕聖《晨光》

 

【可十16小人物】

小娃兒都是小人物,由於他們小,而常常被人忽視。成人有時甚至不尊重小孩子的人格。大人可以壓制他們、處罰他們、或隨心所欲把他們丟在人群之中,正因如此,作基督徒父母的應善待他們的子女、關心他們的感覺、尊重他們的意見和人權。

耶穌的門徒,顯然忽視這個事實,才阻擋帶孩子來求主祝福的母親(參閱太十九13)。然而主說:「不要禁止他們」。他以愛心來對待小孩,他重視小孩子的價值,我們亦當如此。

可是成人常因興之所至處置幼童。有一家人在餐館吃飯,一個小女孩跑來天真大聲地向她父親報告一件事,使她父親很窘,一耳光就打在她臉上。內人也見過一個母親不分青紅皂白很生氣的用皮帶抽打她的男孩。男孩無辜地說:「媽,那不是我做的!」

上帝賦予我們教導孩子的責任,幫助他們成長,傾聽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權利,關懷他們的感覺。耶穌給我們留下的榜樣是「把他們抱起來,祝福他們。」我們決不能因為幼童小,而使他們覺得沒有地位。——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可十17~22耶穌提出一個值得思想的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問題──『你想接受多少真的基督教?你曾否嘗試捨去財物,而獲得真正的信仰?』但是他的回答:『我的心實在是十分渴望得到的,但要作出如此大的犧牲我卻不能。』

史蒂芬遜在巴倫邸的主人(The Master of Ballantrae)一書中描寫書中主人最後一次離開自己的故居(Durrisdeer)時,心裏有點依依不捨,於是對那位忠心的管家說:『麥基拉,你以為我一生當中有沒有遺憾的事情呢?』這位忠心的僕人說:『你一向養尊處優,一無所缺,大概不會有吧!』於是主人回答:『你看錯了,我的確是一無所缺,但這就是我的痛苦所在!』

這也是那個來見耶穌的年青人之缺憾了。當然他是一無所缺,以為自己是個十足好人,而我們當中,許多人不是也曾這樣想過嗎?我們人人都想做好人,但是必須要付出代價啊!──《每日研經叢書》

 

【可十2331在先的將要在後】

在福音書裡有四句引用主耶穌的話說,許多居後的,將要在先,在先的將要居後。我們若研究這一段聖經的教訓,就清楚知道耶穌所要說的真理。祂說,有一天上帝會將人的判斷顛倒過來。在世人心目中很了不起的,在上帝的眼中,可能一點份量也沒有。這段教訓教我們要以未來的眼光來看現在,許多在先的將要居後!

門徒在私下議論,當主耶穌建立起祂的國度時,誰算最大。在馬可九34,我們讀到:「他們在爭論誰最偉大」,接著三十五節耶穌對他們說,「誰要居首位,就得跟在大眾後面,做大眾的僕人。」不錯,天國裡許多景象都會使我們驚奇。許多在世上居後,無足輕重的人,從教主的審判台前領受的獎賞是他們作夢也沒有想到的。但也有許多在世上被大眾所頌贊的人,在天國裡竟然沒有半點地位。照這樣看來,我們寧可在今世被人蔑視,等候有一天,救主對我們說,「你上前來!」

切記,主明明告誡我們:「因為上帝要把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又高舉自甘卑微的人。」——M.R.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可十27在神都能「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

叫駱駝穿過鍼的眼,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主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這是論到財主進神國的事講的。照樣,真有如同財主一樣,很難進神國的人,神也能改變他們,叫他們能進神的國,這說明我們無論在那一方面有何難處,神都能解決,祂能改變人的心,使人甘心撇下所有的跟從主,祂能賜人信心,使人可以勝過世界,祂能叫心地剛硬的罪人悔改,驕傲的人謙卑下來,愚昧的人得著智慧。

所以不管我們靈性多麼軟弱,生性多麼敗壞,似乎不能成為聖潔,得勝,敬虔屬靈,承受神的國的人。但在神還是能的。神怎樣在我們身上彰顯祂的大能,就在乎我們的禱告祈求了。有人說我禱告很久了,為什麼神沒有彰顯祂的大能呢?主耶穌又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如果你禱告時卻沒有信心,想神不一定能作得到,或者神不肯為我們作,那就要使禱告受到攔阻,必須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雅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喜悅(來116),無論求什麼,信是得著就必得著。(可1124)──《每日天糧》

 

【可十28~30倘若人的唯一興趣是放在物質的事情上面,他的思想便容易以價錢去衡量一切事物了。有一個在山區以牧羊為業的主婦曾經寫過一封信給報章,在讀者欄刊登出來。她的兒女一直都是在山區偏僻的地方長大,本來思想是十分純樸的,但後來丈夫應徵了一份城市工作,搬遷後不久,兒女們便染上了城市的生活習慣。她發覺他們的改變十分快,而且是變壞了。在她信中最後的一段,她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應用那一種方法去教養兒童較好──讓他們除去世俗的觀念,學習講禮貌,思想純正和待人忠直,抑或鼓勵他們沉醉於物質享受的世界,知道一切物品的價錢price),但不知真正的價值value)為何物!』

倘若人的真正興趣在乎物質的話,他便以價錢去衡量人生,而不用價值去衡量了。──《每日研經叢書》

 

【可十30當楊伊基頓(Egerton Young)在薩克其萬(Saskatchewan)向紅印第安人傳福音的時候,解釋在天上的父親的教義時,特別使土人們感到興趣,因為他們以前所認識的上帝是在暴風雨和雷電中出現的。當中一個酋長走前來對楊氏說:『我聽聞你稱呼上帝為──我們的父親?』楊氏回答說:『不錯,上帝是我們的父親。』那位酋長說:『那麼,祂也是我的父親?』楊氏說:『當然啦。』突然間,那位酋長的臉上,容光煥發舉高雙手,猶如發現了寶藏似的,大聲說:『你和我就是兄弟了。』

一個人為了做基督徒,可能犧牲了自己的家庭,但當他投身在一個屬靈的教會大家庭中,他就成為這個與天同高,與地同廣的教會團契中的一份子。──《每日研經叢書》

 

【可十32】「耶穌在前頭走。」

耶穌雖在變像時現實祂的榮耀,然而也取十字架的道理,到耶路撒冷受死。祂將去世的陰影已經籠罩在這一小群的人,看主多麼堅決,臉面帶著十分剛毅的火——走在前頭,爬那難行的高坡。使徒們都跟不上祂,他們心中懼怕;為驚懼未來的事臨到他們,全身都感戰兢。在主身上有些事是他們無法明白的。

這種情形也在我們生活中發生,耶穌領我們到十字架。祂要我們有更深的奉獻,為福音的緣故,祂要我們有更堅強的目的。在祂的囑咐之下,我們必須摒棄嚮往的野心以及許久憧憬的夢想,不再在低下的水準上,不再求肉體的逸樂,而束起腰來,上耶路撒冷去。

這時,主必須在前頭走,走在我們前面,我們也許看不見祂,直到我們隨著祂聲音的指引繼續跟隨。我們要立即順從,知道祂的恩典。祂就在前頭,祂總是在羊群前面走。祂自己未踏過的路徑,決不要我們先走。所以跟隨祂的有福了。

跟從主,起初有些驚奇,卻不致懼怕。路不熟,祂臉上的表情也異樣,再有十字架的陰影,這些都使我們分心。但是祂擺在前面的有更大的喜樂要我們看見,使我們對困難不致看得那麼嚴重;因為我們有目標在前頭!——邁爾《珍貴的片刻》

 

【可十35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什麼,願你給我們做。

    他們要求耶穌將顯要的地位賜給他們,好像這是祂的恩典的一張空白支票。然而,一個有智慧的君王一定會為這種空幻的承諾加上上限;就如狡猾的希律對給他跳舞之女郎的承諾,也有個限制:我國的一半(六23),雖然這是一個傳統的片語(參:斯五3)。毫無疑問的,他們一定會如此解釋耶穌回答時所提出的問題,將之視為自然的保證,而非屬靈的洞察力。── 柯勒《丁道爾聖經注釋》

 

【可十35~40這個故事反而顯示出馬可寫福音時的誠實。有一次,一個宮庭畫匠替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畫一幅肖像。克倫威爾的面部是有一個肉瘤的,但這個畫師以為討好首相,而不把肉瘤畫在像上面。當克倫威爾看見自己的肖像時,立刻說:『快些拿走這幅畫;畫上我的肉瘤!』馬可寫福音書的時候,他的目的就是把他所知道的完全忠實的寫出來,一點也沒有刪改。馬可這樣做法是十分正確的,因為這十二個門徒並不是聖人!他們也是凡夫俗子而已。──《每日研經叢書》

 

【可十42~45當羅馬皇帝迦爾巴(Galba)登基時,他曾經很自負的把世俗君權偉大的概念,歸納地說了出來:『我既是一國之尊,我可以對任何人任意而為了。』但主耶穌的國度裏面,偉大是視乎個人的事奉,不是役使別人,而是委身替別人服務;不是我可以得到別人任何的服務,而是我可以替別人服務些甚麼?

我們一定以為這是一個很難做到的崇高理想,但其實在日常的事務上,這是一個最健全的行事準則。偉大的企業家巴頓說過,他的汽車工人,比任何一間公司的員工,願意在任何時候替顧客提供更多服務,他們爬在汽車底下,弄至滿身油污,也在所不計,這種服務的態度自然贏得許多顧客的讚賞。他又指出,普通職員在五時半之後,便各自返家休息,但作為一間公司的主腦人,卻有時會留在辦公室,繼續通宵工作。巴頓之所以能夠向上爬到總裁的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肯樂意多替別人服務。──《每日研經叢書》

 

【可十45要服事人「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舍命。」】

         主的道和人的道不同,是遠超過人,所以祂是神,人都願意為大為首,受人服事,主卻以身作則地教訓門徒說,祂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舍命作多人的贖價。祂尊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卻自卑如奴僕,為門徒洗腳,一生都是作服事人的事,先在家中作木匠,以後傳道也是到處奔波辛勞,為人服役,幾乎連飯都顧不得吃,甚至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比飛鳥和狐狸都不如。

         我們作主門徒的人當效法主,不當想要為首為大,受人服事,而是處處要服事人,叫人得益處,不是為自己求舒適得安逸,乃是為人辛勞,幫助各樣有困苦的人。像主一樣犧牲自己,使別人得到拯救和益處,每天不是想滿足自己的要求,乃是想到別人的需要,想那些身體靈魂需要幫助的人,想到那些需要愛心服事的人。

         這是偉大的生命,有真正的榮耀,永遠的價值。專門自私,為己的人絕沒有快樂和幸福,將神所賜的光陰,力量都虛擲了。最後必落到最虛空,羞恥的地步。──《每日天糧》

 

【可十45操權與服事──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天國的觀念,與人的觀念不相同,與人間宗教的觀念也不相同。在這個“新團”(林前五:7)裏,如果容許把“舊酵”帶進來,雖然外貌仍舊,也許會更“發達”,更進步;但本質變了,有了屬人的成分,屬地的觀念,與神的旨意大有差別。
  人的文化中,基本的是以人為中心,人要操權。很希奇,門徒跟隨主那麼長久,屬地的思想包袱,還是沒有丟掉。他們聽主說過國度的事,也該聽到祂說受苦受死;但他們選擇性的記憶,只記得權力問題。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動員他們的母親,來向耶穌展開游說,希望在國度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主的右邊,一個坐在主的左邊。如果是彼得提出這樣的要求,大家還可以容忍。因為彼得在門徒中間,一向有公認的領袖地位;同時,彼得只佔一個顯要地位,別人還可以有分。現在他們弟兄二人竟然要包辦,難怪其餘十個人,動了公憤!
  主耶穌對雅各,約翰兩兄弟,只是輕微的責備;祂要指出的,是所有門徒的意識形態問題,須要加以糾正。否則即使阻止了兩兄弟的“人上人”欲望,其他的人照樣有問題。耶穌召集他們來,訓誡他們說,跟隨主與世俗的動機標準不同: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一○:43-45

  主耶穌指出,神的國是另外一種國度;不僅祂的國“不屬這世界”(約一八:36),而且建立在另外的意識形態上面。在神的國度裏,不用排擠鬥爭,不是為了自己往上爬,把別人踩下去,而在於神的安排預備;不是要滿足為首的欲望,享受別人的服事,而是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彼前五:5)。
  在主的國度裏,服事人是尊貴的標識;因為那是愛心成熟的表現,是效法主的榜樣。主耶穌並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受人供奉服事,騎在人民的頭上。祂生長在貧苦的家庭,以勞力維生,人輕視祂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一:46)最後,被釘在十字架捨命,為人的罪流血,成就救贖,得神將祂升為至高。這是我們當效法的。── 于中旻《聖經研究》

 

【懷恩早禱】

13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

14 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5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16 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46 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47 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阿,可憐我罷。

48 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罷。

49 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祂叫你啦。

50 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

51 耶穌說,要我為你作甚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

52 耶穌說,你去罷.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讚美慈悲仁愛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感謝祢!祢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是我們路上的光。當早上醒來,天還未亮的時候,我們好像瞎子一樣不能分辨方向及前路。面對漆黑一片的疫情,全球的醫療精英、各大醫學院都不停去搜尋所有蛛絲馬跡,盼望能早日對症下藥。然而,人類的智慧有限,仍未能立刻找到應對的方向,摸不到前路還要走多遠。

關顧我們的天父,面對看似無奈的新一天,可能又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一天。但我們誠心跪到祢面前呼求:「父啊!可憐我們吧!救救這城吧!救救這千瘡百孔的世代!」

 

讚美我們敬佩的主耶穌,昔日祢走到那裡,那裡就聚集人群,祢為很多的人解開心裡的疑雲,祢抱起簡單又純真的兒童按手,為他們祝福,並提醒我們要回復兒童的清心聖潔,才能承受天父的國。充滿憐憫的主耶穌,

主耶穌赦免我們不夠誠心實意,只是按規舉辦事,沒有殺人、姦淫和偷盜,為人也算正直,沒有作假見證陷害人,也沒有虧負人,在家中亦算孝敬父母,可算是現代的一等好人。然而要變賣所有,分給窮人,放棄地上所有的一切財寶,還要跟隨祢,實在太難了。感謝祢透過疫情,讓我們警覺,片刻之間就可以失去一切,甚至與世永別。

 

感謝聖靈的感動,讓我們在疫情弄瞎了眼的此刻,能聽到聖靈祢的微聲:「放心!起來!主叫你啦。」求祢幫助我們放下地上一切的財物,不再耽擱,絕不拖延,跳起來,加快腳步,走到耶穌那裡,求取醫治。願所有被疫情困擾的人,都能到主面前求,得蒙醫治。

願聖靈幫助我們,離開自怨自艾,以正向的態度,能把握這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放膽地邀請家人與我們在家中一同來網上敬拜。一同迎接耶穌進城。迎接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阿們!再阿們!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