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十三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可十三13】在這一切慘痛的迫害中,人若堅持忍受到底,便必然得救。生命並不是一場短跑的衝刺競賽;而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長途賽跑。桀弗 【可十三13預備被恨惡──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
基督教是愛的運動,但常到處被人恨惡。有些作壞事的,人所共知,但卻被接受;基督徒一樣惡事都沒有行,反而被迫害。還有比這更奇怪的事嗎?但這是主早就告訴門徒的,是天國路上必遇見的事,絕不能避免。不過,主也先說明了,這並不是意外的事,使信徒可以得著安慰。 受苦使福音興旺
世上有很多的事,喜樂常是與憂苦相連的。主耶穌在受難之前,告訴門徒說:“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一六:21)傳福音就是要受生產之苦。保羅寫信給教會說:“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腓一:12)。因此,主耶穌說:“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可一三:10),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必須經過生產之難。 受苦有聖靈同在
但主應許不撇下祂的門徒為孤兒。在受迫害的時候,有聖靈的同在;被控訴的時候,“說話的不是你們,乃是聖靈。”(可一三:11)五旬節後,彼得和約翰被當權者迫害,有聖靈充滿,大有膽量,不像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徒四:13),使敵人不勝驚奇。司提反被誣告,有聖靈同在,“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徒六:10),為主光榮殉道,給反對的掃羅留下極深的印象,終於歸向主,而成為使徒保羅。這些都是聖靈同在的結果。 受苦有主的賜福
被人恨惡不是快感的事,也不一定是好事。強盜背的十字架,不是背主的十字架跟從祂。所以作惡事,管閒事而受苦,沒有甚麼可誇的;只有為主的名被眾人恨惡,是因為屬魔鬼的世界,恨屬基督的人,作惡的恨光,是自然的(約一五:19)。 【可十三14~17】這一段所預言的事,似乎是與一般的猶太人有關,而不僅限於門徒而已。 那行毀壞可憎的這句話是引自但以理書十二章十一節。它是指在神面前看為可憎惡的事。尤其是指人所設的假神、偶像和人像這一類的事,以及這一切的事物所帶來的破壞與災難。這一些偶像或是人所崇拜的任何東西,都可能嘗試取代真神所應有的地位與尊嚴,因此是站在不當站的地方。 站在不當站的地方因為這節經文的特殊歷史意義,作者馬可特別提醒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學者們一般上都認為馬可所要提醒的,除了是指先知但以理書十二章十一節所預言的事以外,也包括了主前一百六十八年希臘君王安提阿哥(Antiochus Epiphanes)惡意地在耶路撒冷聖殿中設立祭壇以及獻祭的污穢行動。這種行毀壞可憎的事,結果引起了猶太家族瑪喀比(Maccabean)的激烈反叛(參閱瑪喀比傳上卷一54、59,六7)。正如但以理以及瑪喀比的時代一樣,類似的事件也將在末日之前再出現。 耶穌在此建議說,當歷史重演的時候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山上顯然是在戰爭或其它大災難發生的時候比較安全的避難之處。到了那個時刻,避難的人連家都要放棄了。 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是因為這些婦人在行動上極其不便,不易逃避災難的來臨。──《中文聖經注釋》 【可十三24~27】這段經文是一幅名副其實以舊約啟示文學之引句組成的拚圖,尤其是第24與25節。如果在神對於祂的選民所施行之即時的審判,與祂對一切受造之物所施行的終極審判之間有所間隔的話,那麼第26節可說是個間隔。普世性之政治動盪,在此是從天文學現象的角度來描寫的,這個模式特別取自以賽亞書(賽十三10,二十四23)。這是所有末世論的典型用法,可能同時指第一世紀羅馬統治者的瓦解,以及第二十世紀“北方”與“南方”、“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衝突。但第26節是一幅清楚的圖像,描繪人子再臨審判(但七13),這在歷史上只可能指著一件事──基督第二次來臨。有鑒於耶穌一向用“人子”作為祂自己的名號,祂的門徒不可能不知道祂在這裡也是指著自己說的,雖然他們很可能無法明白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發生,或者甚至不明白它的意思。── 柯勒《丁道爾聖經注釋》 【可十三33謹慎儆醒「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 我們在世上每一秒鐘,都可能是最後的一秒,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的一天。絕不可存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我們離死還遠,主來的日子還遲。主耶穌再三警告說,我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等忽然來到,再預備就來不及了。必須早作準備,時時都作好準備,那樣主隨時來到,可以坦然無懼見主。如果主來得遲,那已經作好準備的也不徒然,要積蓄在那裡成為得賞賜的依據。如果不積極預備,即或主不立刻來,這種存心也當受責罰的。 所以我們應當時時自問,如果主現在來到,我將如何,是否心中無虧,對得起主,遵守了主的命令,完成了祂的托付,是否成為聖潔,全心愛主,可以算是忠心的僕人,貞潔的童女,跑盡當跑的路,打勝美好的仗,守住所信的道。是一直遵行神的旨意,為主而活。或是,仍然屬於肉體,貪愛世界,受撒但的迷惑,受罪惡的捆綁,天天偏行己路;沒有竭力追求討主喜悅,達到主的目標;沒有愛心,失去盼望,信心軟弱,不冷不熱,無法見主呢?如果是,則要悔改,不是,則要加勉,以防有失敗的可能,必須時時儆醒,常常祈求,得以站在主前(路21:36)。──《每日天糧》 【可十三35】「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來。」 我們實在不知道,最好還是不知道。但是祂一定是近了。黃昏已經過去,祂的顯現之光芒早已消逝,雖然還有餘輝留在早起教會使徒的職事上。半夜也已經過了,在那中世紀最幽暗的日子裡,只有少許聖徒在遍處黑暗中如同明星照耀。雞也早啼叫了,威克之夫、路德還有其他屬靈的偉人曾宣告清晨的來臨。現在是早上,日光會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祂一定近了,就在門口,童女啊,快準備好,出來迎接祂! 但是我們不是還可從另一方面解釋,主在黃昏的時候來找我們,當我們生命的喜樂似乎慢慢地消失了。祂也在我們憂悒的深夜中來,那時我們為喪亡與失望的事哀傷。在期望盼待的黎明時祂也來到,我們重新振作,努力向前。祂在早晨來施恩給我們,好叫我們早早得著飽足,以致終日高興快樂。我們要警醒等候祂再來,耳朵敏感地聽祂的輕柔的腳步聲。於是祂在窗邊,輕輕地低語說:來一起走!我們就起來,到百合花的花畦以及沒藥的花園。 我們確實直到是屬於祂家中的人嗎?我們是祂的家!這是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的。有一些條件必須知道:我們要有重生的經驗,要追求聖潔,也要持定信心,堅持到底,基督是一家的主,祂的旨意是律法(希伯來書三章一至九節)。——邁爾《珍貴的片刻》 【懷恩早禱】 1 耶穌從殿裡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 2 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大殿宇麼.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13:5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13:6 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13:7 你們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不要驚慌.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13:8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13:10 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 13:11 人把你們拉去交官的時候,不要預先思慮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甚麼話,你們就說甚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乃是聖靈。 13:13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讚美昔在今在永在的主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天地都要廢去,祢的話卻不能廢去。感謝祢過往藉著會幕、聖殿及會堂見証祢的同在,讓世人親近祢、敬拜祢。今日藉著教會讓我們互為肢體,成為基督的身體,更加祢差遣聖靈內住在我們的心殿,帶領我們以敬虔度日。 讚美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父上帝,末期甚麼時候來臨,是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主耶穌也不知道,惟有父祢知道,祢決定。面對末世的來臨,我們帶著謹慎、儆醒的心守望和禱告,祈求祢的憐憫臨格,我們為飢荒的地方禱告,為各處的天災禱告,為多處的戰爭求平安,為眾教會禱告,也為信徒們禱告。特別是現在的全球冠狀疫情,是從祢創造萬物直到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災難.求祢因全球信徒的禱告開恩可憐我們,使疫情歇止下來,我們堅信: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讚美大能力、大榮耀、將來必駕雲降臨的主耶穌基督,感謝祢摸到我們的心腸,知道我們的心思,體諒我們的意念。我們是知道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我們心靈固然願意,可惜我們的肉體卻是軟弱。 求祢再次拉起我們,讓我們安心在祢的肋膀下,不至驚慌徬徨,不再憂心掛慮,不去擔心怎樣去回應現時的光景,不必思慮怎樣應對未來的日子。因為祢叫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感謝聖靈讓我們從水和聖靈祢而生,從靈生的就是靈,叫我們心裡遵行上帝的旨意,甘心樂意去事主愛人,能依靠聖靈祢,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又靠祢行事,靠著祢賜給我們甚麼話,就說甚麼話。 感謝聖靈,無論我們今生乘坐任何生命的列車,下一站停將在那裡,我們都有祢的同在同行。願我們能舉起聖潔的手為家人祝禱,放膽張開口去為主作見証,能與弟兄姊妹同心禱告,同心事奉,同心築起祭壇,迎接聖靈復興的火降臨,讓福音早日傳遍萬邦。願一切的頌讚和榮耀都歸我們在天上的父。 禱告祈求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