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十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僕人救主所作的豫言】 一、豫言聖殿將被毀(1~2節) 二、豫言末期以前的豫兆(3~13節) 三、豫言大災難(14~23節) 四、豫言人子的再來(24~37節) 貳、靈訓要義 【聖地遭受浩劫以前的豫兆】 一、必有人冒基督的名來迷惑選民(5~6節) 二、必有打仗和打仗的風聲(7~8節上) 三、必有地震、饑荒(8節下) 【聖徒傳福音的危機和對策】 一、危機: 1.被交給公會,在會堂裏受鞭打(9節中)──被名義上的基督教團體逼迫,在教堂裏受掛名的基督徒迫害 2.被拉去交官,站在諸侯與君王面前作見證(9節下,11節上)──被屬世的政權逼迫、受審判 3.與弟兄、父母、兒女為敵(12節)──被肉身親人反對 4.被眾人恨惡(13節上)──被屬世的人敵視和輕看 二、對策: 1.要謹慎(9節上) 2.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10節) 3.不要憑自己去對付,要順從聖靈的感動(11節下) 4.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3節下) 【末日大災難的豫言和勸戒】 一、豫言: 1.必有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14節上) 2.災難之大乃空前絕後(19節) 3.神將那日子減少了(20節) 4.必有假基督和假先知出來迷惑選民(21~22節) 二、勸戒: 1.那時在猶太的,要逃到山上(14節下) 2.在房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去拿家裏的東西(15節) 3.在田裏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16節) 4.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17節) 5.應當祈求,叫這些事不在冬天臨到(18節) 6.不要相信假基督和假先知,要謹慎(21~23節) 【主再來的豫言和勸戒】 一、豫言: 1.主的再來是在災難以後(24節上) 2.再來時天象將有極大的變異(24節下~25節) 3.主將要從空中駕雲降臨(26節) 4.主將召聚地上四方的選民(27節) 二、勸戒: 1.當無花果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以色列復國),就該知道那日子近了(28~29節) 2.主豫言的話必要成就(30~31節) 3.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能知道(32節)──不要相信人言 4.要謹慎、儆醒禱告(33~37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可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主來的日子近了】 經文:可13:1-37 大綱:本章專論主耶穌基督再來之前的七年大災難及主來的日子近了,共分四個方面論述。參考其他經文,(太24:1-44;路21:5-38)。 第一:聖殿被拆毀 1-4 一、耶穌從聖殿出來
1 “耶穌從殿裡出來,”這是在祂宣告“你們的家要成為荒場,留給你們”(太23:38)之後,以行動表明祂棄絕了這殿,正如神的榮耀離開了聖殿一樣(結9:3;10:4;11:23)。 1.“耶穌從殿裡出來,”當神的子民棄絕主時,主就離開他們,不與他們同在。 2.今天有許多所謂的“教會”,只有宏偉、高大、壯麗引人的外表(可13:1),但主卻不在其中(“耶穌從殿裡出來”)。 3.“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他們的心所顧念的,是肉眼所能見暫時的事物,而非所不能見的那永遠的榮耀(林後4:17-18)。 4.我們究竟是以我們的“殿”──例如人數眾多,事工興盛,建築物美麗等為誇耀呢?還是以殿中的“主”為誇耀呢? 二、耶穌說聖殿被毀
2 “聖殿”預表教會;“石頭’預表信徒(弗2:20-22;彼前2:5)。 1.今天人看世界多麼美麗,物質多麼文明,但從屬靈的眼光來看它們,一切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鎔化(彼後3:12)。 2.殿的榮耀原不在乎金銀、寶石,乃在乎神的同在;教會既為神的殿,故應重視神的同在,過於外表規模的宏大。 3.外表的“大”並沒有用,若缺少裡面屬靈的實際,遲早總要被拆毀的;真求主叫我們注重屬靈的份量,過於外面的擴大──人數的眾多、工作的開廣、屬靈的高位等等。 4.凡外表興盛,卻失去主同在的教會,遲早必要四分五裂,成員彼此合不來(“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因為主容許人為“拆毀”的手,加在這樣的教會身上。 5.天然的人(石頭)無法和別人配搭建造在一起,因此若不拆毀我們天然的生命,就無法讓主有地位,也就不能有真實的建造。 三、耶穌對聖殿而坐
3-4,(該1:7-9) 1.耶穌在橄欖山上對聖殿而坐。表示對教會的憐憫之心。當神看到教會是如此的光景時,心中是何等的傷心啊。(詩歌:《神的荒涼》) 2.門徒暗暗地問祂說。每一次我們來到隱密處(“暗暗的問祂”),親近這位復活升天坐在寶座上的基督(“耶穌在橄欖山上對聖殿而坐”),與祂有親密的交通,就必得著主豐滿的話語和啟示(“請告訴我們”)。 第二:聖徒受逼迫 5-13 這是七年大災難的前三年半所要發生的事情,請注意:這些事是必須發生的! 一、受假基督的迷惑
5-6 1.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在本章的預言中,主耶穌共四次提到“你們要謹慎“(9,23,33節),表示對於所面臨的各種現象,須要小心地觀察,以免犯錯;”迷惑“意即用欺騙的手段,使人難於分辨真假,故須要“謹慎”。 2.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 今天凡自稱是基督的,實際上都是假的。有些迷惑人的,並不明言他們就是基督,而是誤導別人,使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把他們當作基督。 二、遇各災難的苦害
7-9 1.戰爭的苦害: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 “民要攻打民”象徵屬地的子民要與屬天子民有爭執。 “國要攻打國”象徵撒但的國要與神的國相對抗。 2.環境的苦害:多處必有地震、饑荒。 “地震”象徵凡神之外的一切都要被震動挪去(來12:27)。 “饑荒”象徵到處缺少屬靈的糧食,叫神的子民得不著飽足。 3.宗教的苦害:人要把你們交給公會。可以借這機會傳福音。 “公會,”象徵宗教的權勢。 “會堂,”象徵宗教的環境。 “諸侯君王,”象徵世界的權勢。 三、遭到各種的逼迫 10-13 遭受逼迫的原因就是:“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 1.宗教團體所逼迫 10-11 2.家庭成員所逼迫 12 “弟兄”象徵教會中的弟兄姊妹。 (1)許多信徒因為不願受苦、受死,竟出賣弟兄姊妹,以求自保。 (2)信徒本應彼此相親相愛,但因道理見解和立場之互異,也會演變到彼此為敵、互相殘害的地步。 3.社會眾人所逼迫 13 第三:聖民須謹慎 14-25 這一段經文是指七年大災難的後三年半所要發生的事,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 一、會意那些日子的人心 14-18 1.有可憎的人 14 到主再來之前,在教會中也有可憎的事顯露,例如淫亂、反教和敵基督等。 2.有戀世的人 15-16 那時會有許多人,因貪戀世界而回家“拿家裡的東西”及“回去取衣裳”而無法跟主到底。如少年財主,(可10:21-22) 3.有軟弱的人 17 “懷孕的”象徵懷有各樣私欲的人;“奶孩子的”象徵有肉體的牽掛的人。因為她們行動不便,來不及逃走。(如羅得之妻) 4.有冷淡的人 18 “冬天”象徵屬靈光景不正常,枯乾死沉;在這種情形下的信徒,不僅無力逃走,甚至根本就不懂得要逃。 二、留意那些日子的救恩 19-22 1.為選民減少災難 19-20 本節是預言大災難的時期減至一定的日子,因為若不減少那些日子,就沒有一個人能活得了,故神限定災期總共三年半,即四十二個月,或一千二百六十天(但9:27;啟13:5;12:6)。 說明神在嚴厲之中,仍舊滿有恩慈(羅11:22)。 2.要選民不受迷惑 21-22 “那時,”指這世界末了的三年半期間,也就是大災難時期。 (1)今日凡自稱是基督投胎降生人間者,必是假基督無疑。 (2)主不要我們隨便聽信人言,因為主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口裡,就在我們心裡(羅10:8)。 (3)主基督再來不是只向一小部分人顯現,而是要給所有的人看見(太24:30)。 (4)基督是超越的,是充滿萬有的,絕不受任何人為的限制。 三、注意那些日子的環境 23-25,(珥2:28-32) 我們需要謹慎什麼事呢?主耶穌基督親自降臨後,象徵性的影兒就會消息不見了,而真實的實體會出現(西2:16-17)。 1.日頭要變黑了。 2.月亮也不放光。 3.眾星要從天上墜落。 4.天勢都要震動。 日、月、星辰,都是預表基督;當實體一來到,就不需要那些影兒了(西2:16-17)。當基督一顯現,一切光體都要黯然失色了(啟21:23)。 第四:聖子要降臨 26-37 一、主來時的榮耀 26-27,(但7:13-14) 1.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徒1:9-11) 2.招聚四方選民。(太8:11) (1)榮耀的基督一顯現,就要吸引萬民歸向祂;傳福音最好的辦法,乃在於將基督彰顯在人們的面前。 (2)只有屬基督的才能歸於基督,今天我們的所是和所作,有多少成分是屬於祂,而在永世裡要歸於祂的呢? 二、主來時的時間 28-33 1.是在無花果樹長葉發嫩的時候 28-29 “無花果樹”預表以色列國,它因不結果子曾被主咒詛(可11:14,21),故其枯乾預表以色列亡國,今樹枝發嫩長葉,即預表以色列複國。 “夏天”乃與冬天相對,冬天象徵災難期間(參18-9節);夏天象徵國度復興的時代(路21:30-31),這時代要開始於主的再來。 2.是在這個世代還沒過去的時候 30 “這世代”可以延伸而指直到主再來的整段時代。 “這些事都要成就”,“這些事”則包括主再來之前的事。 3.是在人與天使都不知道的時候 31-32 “那日子,那時辰”
,指主再來與末日審判的日子。 “沒有人知道”
,若有人宣稱他知道主豫定在某日某時再來,根據這裡的話,可以斷定他必是假先知無疑。 “子也不知道”
,祂是站在虛己、順服父神的地位上(約10:30;14:28),甘願不知。 (1)雖然種種豫兆,都顯示這世代的末日已迫近,主正再來,但究竟在那一天、那一時辰主就降臨,除天上的父神之外,誰也不知道。 (2)計算那日子、那時辰,乃是違反聖經、不敬虔的行為,註定必然失敗。 (3)主耶穌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寧願有所不知;有時候,神不讓我們知道的事,便不可勉強求知,以免中了撒但的詭計,以為自己也“如神能知道”(創3:5),而吃了“善惡知識樹的果子”。 三、主來時的儆醒 33-37 1.儆醒祈禱 33 意即一方面在禱告中要保持警戒的狀態,另一方面又以禱告來保持儆醒。 2.儆醒等候 34-36 若是知道主在那一天來到,就不必天天儆醒,只要等到最後那天儆醒即可;但因為不知道那一天會來,所以才必須天天儆醒。 3.儆醒受惑 37,(太26:40-41) (1)神在聖經上所有的話,也都是對我們每一個信徒說的。 (2)求主賜給我們有屬靈的耳朵,能夠聽見祂的話(啟2:7,11,17,29;3:6,13,22)。 ── 毛南春陽 【耶穌末世預言 馬可福音13章】 一丶主預聖殿必要拆毀13:1-4 二丶主預災難來臨預兆13:5-8 三丶主預福音傳給萬民13:9-13 四丶主預敵基督站殿中13:14-16 五丶主預大災難臨世界13:17-23 六丶主預人子榮耀降臨13:24-27 七丶主預主來日子近了13:28-31 八丶主預末期無人知道13:32-37 ──作者不詳 【預言災難】 天地要廢去,神的話卻不能廢去 一、主再來的預兆 1.殿宇要被拆毀 2.要謹慎,免得受人迷惑 3.要被人逼迫 二、主再來時的災難 1.當那些日子 2.難於逃避 3.榮耀的降臨 三、儆醒等候主再來 1.要謹慎儆醒祈禱 2.看門的要儆醒 3.眾人都要儆醒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一、“小啟示錄”(十三1~37) 二、聖殿的噩運(十三1~4) 三、末期的預兆(十三5~8) 四、災難的起頭(十三9~13) 五、那“行毀壞可憎的”(十三14~20) 六、假基督與假先知(十三21~23) 七、人子的降臨(十三24~27) 八、無花果樹的比喻(十三28~29) 九、降臨的日子(十三30~32) 十、講論的結尾(十三33~37) ── 柯勒《丁道爾聖經注釋》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一、基督徒所要面對的(十三1~13) 1.世界的景況:人類謀求和平、安寧,因為看到黑暗的勢力籠罩大地,小至地方社會,大及全球似在欣欣向榮中卻隱伏各樣危機(7~8) 2.信徒須盡力謀求和平與安寧,為的是使福音更能廣傳(10) 3.因主的緣故,生活也不容易(12~13) 二、對末世的態度(十三14~27) 1.我們深信一切都在主的手中,不管是歷史上曾發生的,或將發生的事(14~19) 2.在那些末世的日子,縱然有極大的災難,主仍然看顧及管理,而祂亦能體會人的軟弱(20) 3.在埃及皇宮之中,與摩西鬥法的埃及術士也能把杖變為蛇,我們若非有屬靈的生命和智慧,怎能鑒別真偽?(21~22) 4.我們若要警醒,必須對神的話語──聖經有更深的認識,因為主說,祂早已告訴我們(23) 5.我們須存歡喜盼望的心來迎接基督第二次的降臨,那是何等大的榮耀!(24~27) 三、主必再來(十三28~37) 1.這些事的成就(29) 2.主的話不能廢去(31) 3.那日子惟有父知道(32) 4.祈禱是保持我們與必會再來的主的聯繫(33) 5.當作的工:我們須留意去完成祂所吩咐的使命。在神的家中,我們須防備,時常作看守的工作(34) ──《新舊約輔讀》 【末日來臨的事】 一、聖城的浩劫(十三1-2) 二、末日來到的危險(十三3-6,21-23) 三、祂再降臨(十三7,8,24-27) 四、艱苦的路(十三9-13) 五、聖城的苦難(十三14-20) 六、必須警醒守望(十三28-37) ──《每日研經叢書》 【僕人在橄欖山的講論】 一、耶穌預言聖殿被毀(一三1,2) 二、災難的起頭(一三3~8) 三、門徒受逼迫(一三9~13) 四、大災難(一三14~23) 五、第二次降臨(一三24~27) 六、無花果樹的比喻(一三28~31) 七、日子時辰沒有人知道(一三32~37)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