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可福音全書綜合綱目

 

壹、靈訓要義

 

【從馬可福音書看如何作神的僕人】

   一、對神:

          1.討神的喜悅(11;九7)

          2.一直倚靠神作工──禱告(35;六46;十四34~40)

          3.以遵行神的旨意為重(35;八33;十四36)

          4.出外作工,要完全倚靠神(8~10)

          5.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十二30)

   二、對撒但:

          1.勝過撒但的試探(13)

          2.趕逐污鬼(2734)

          3.要禁食並禱告,才能趕鬼(29)

   三、對己:

          1.將自己交於死地──受浸(9)

          2.不顯揚自己──特別吩咐不要告訴人(44;三12;五43;七36;八30;九30)

          3.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主(34)

          4.認識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總要儆醒禱告(十四38)

          5.不為自己表白(十五4~5)

          6.不為自己作甚麼──全卷書沒有一節聖經記載祂為自己作事

   四、對人:

          1.必須跟從主,才能得人如得魚一樣(17)

          2.對可憐的人滿有慈心(41;六34;八2)

          3.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16~17)

          4.對心裏剛硬的人滿了憂愁(5;八11~12)

          5.對饑餓的人要負起餵養的責任──你們給他們吃罷(37)

          6.對宗教和屬世的領袖──要防備他們的酵(15)

          7.對同工──要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35;十43~44)

          8.對不跟從的──不要禁止他;不敵擋的,就是幫助的(38~40)

          9.對信主的一個小子──不可使他跌倒(42)

          10.對眾聖徒──你們裏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50)

          11.接待小孩子,為他們按手祝福(14~16)

          12.對門徒以身作則,走在前頭(32)

          13.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45)

          14.對得罪自己的人──饒恕他們的過犯(十一25~26)

          15.要愛人如己(十二31)

   五、對事:

          1.要殷勤──忙得連飯也顧不得吃(20;六31)

          2.要憑信心作──在信的人凡事都能(23;十27;十一23~24)

 

【主工人的榜樣──施洗約翰】

    一、他有專一的使命──為主豫備道路(2~3)

    二、他有超俗的生活──穿駱駝毛的衣服,吃的是蝗蟲野蜜(6)

    三、他有謙卑的態度──將人的眼目指向基督(7~8)

    四、他有道德的勇氣──敢於指責希律王(17~29)

    五、他有像主的表現──令人以為耶穌就是他(14~16;八28)

    六、他有屬天的信息──眾人都相信他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十一29~32)

 

【如何帶領人脫離魔鬼的權勢】

    一、用權柄吩咐污鬼不要作聲,從人身上出來(25~2734;五8)

    二、必先捆住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具(27)

    三、斥責那在背後興風作浪的(39)

    四、寧可使人損失財物,也不可叫人被鬼附著,因為:

          1.他常住在墳塋裏(3)──終日與死亡、黑暗、污穢為伍

          2.沒有人能捆住他(3)──不受任何人的管束

          3.鐵鍊和腳鐐也不能(3~4)──人一切最好的辦法也不能約束

          4.沒有人能制伏他(4)──非人力所能勝過

          5.他晝夜喊叫(5)──常說一些與人無益的話

          6.又用石頭砍自己(5)──又老是作一些傷害自己的事

          7.自認與主毫不相干(6~7)──不肯悔改相信主

          8.害怕現在就受苦(7~8)──只顧眼前的享受,不顧將來的刑罰

          9.結黨成『群』(9)──喜歡與人同流合污

          10.不想離開那地方(10)──喜歡流連罪污的場所

          11.以豬群為替身(11~13)──從事骯髒的事業

          12.使群豬闖下山崖(13)──自甘墮落

          13.投在海裏淹死了(13)──終至身敗名裂,斷送一生

    五、要藉禱告和禁食趕鬼(29)

 

【如何服事罪人】

    一、對罪人要有憐憫慈心──主潔淨長大痲瘋的(40~42)

    二、就近罪人──主和罪人一同吃飯(15~17)

    三、以供應生命來服事罪人(45)

    四、為救罪人,不保全自己(十五31)

 

【如何服事饑餓的人】

    一、要存心憐憫(34;八2)

    二、主命令我們要給他們吃(37)

    三、要把我們所有的奉獻給主──耶穌拿著(38;八5)

    四、要安息坐在主的腳前(39~40)

    五、要經過主的祝福(41;八6)

    六、要被主十字架破碎──擘開(41;八6)

    七、要作主的管道──遞、擺、分(41;八6)

    八、主的供應能滿足人的需要──都吃飽了(42;八8)

    九、不可糟蹋主的恩典──要收拾零碎(43;八8)

    十、主的恩典豐滿有餘(43~44;八8~9)

 

【事奉神的難處】

    一、被肉身的親人誤會(20)

    二、被自己家鄉的人輕視(4)

    三、被名義上同屬事奉神的人棄絕和迫害(31)

    四、被一般世人輕慢(12)

    五、被人質疑仗著甚麼權柄作事(十一28)

    六、被人尋找話柄(十二13)

    七、被最親近的人出賣(十四10)

    八、被人譏誚(十五29~32)

 

【從名稱來認識主耶穌】

    一、神的兒子(1;十五39)──是神的彰顯

    二、耶穌基督(1)──是先降卑後升高的

    三、耶穌(9)──是神來作人的救主(或救恩)

    四、神的愛子(11;九7)──是神所喜悅的

    五、神的聖者(24)──是分別為聖歸於神的

    六、醫生(17)──是人靈、魂、體的醫治者

    七、新郎(19~20)──是永遠常新的倚靠和喜樂

    八、人子(1028;八3138;九1231;十45;十三2629)──是那道成肉身者

    九、安息日的主(28)──是賜給人真安息的

    十、夫子(38;九38;十35)──是屬神子民的教導者

    十一、至高神的兒子(7)──是至高神的彰顯

    十二、那木匠(3)──是建造神的居所的

    十三、牧人(34;十四27)──是神羊群的牧者

    十四、主(28;十六20)──是萬有的主人

    十五、基督(29;十二35)──是聖靈所膏的

    十六、良善的夫子(17~18)──是神自己成為教導者

    十七、大衛的子孫(47;十二35~37)──是國度的王(彌賽亞)

    十八、奉主名來的(十一9)──是奉神差遣到地上來的

    十九、園主的兒子(十二6~7)──是神產業的承受者

    二十、匠人所棄的石頭(十二10)──是被猶太人領袖棄絕的

    廿一、房角的頭塊石頭(十二10)──是建造教會的根基

    廿二、家主(十三35)──是神家的主人

    廿三、逾越節的羔羊(十四12~25)──是為人贖罪的

    廿四、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十四61)──是神榮耀的表顯

    廿五、猶太人的王(十五291226)──是神子民的王

 

【馬可福音書中各種神蹟的屬靈意義】

    一、在迦百農的會堂醫治被鬼附的人(23~27)──表明道理知識並不能救人脫離黑暗的權勢

    二、在西門的家裏醫治他的岳母(29~31)──表明宗教的狂熱並不是真實的服事

    三、醫治一個長大痲瘋的(40~45)──表明只有救主耶穌才能使人從罪的污穢中得著潔淨

    四、在迦百農的房子裏醫治一個癱子(1~12)──表明罪惡使人無力行走人生的道路,惟相信主得著赦罪後才能起來行走

    五、安息日在會堂裏醫治一個枯乾了手的人(1~5)──表明遵守宗教規條的無用,惟主話中的能力使人有正常的事奉

    六、在渡加利利海途中,平靜風和海(35~41)──表明今天教會正在從地上渡往永世的途中,雖會遭遇仇敵興風作浪,但因有主同在,只要憑著信心就能安然渡過

    七、在格拉森趕鬼入豬群(1~20)──表明人的力量不能勝過黑暗的權勢,並且社會上的賺錢事業多半是骯髒且在魔鬼的控制之下

    八、醫治一個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25~34)──表明只有用信心來接觸主耶穌,才能使人停止損耗生命而恢復健全

    九、叫管會堂睚魯的女兒復活(21~2435~43)──表明宗教缺乏生命,外表的奮興活動無濟於事,惟讓主進到心房才有復活的生命

    十、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34~44)──表明人在宗教裏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得不著飽足,惟主自己是人生命的糧,能應付人的需要而綽綽有餘

    十一、主在海面上行走(47~52)──表明教會在世界上常遭遇困難,但我們有主為我們代禱,並且這位超越宇宙萬有的主宰還要再來迎接教會

    十二、在推羅西頓的境內醫治一個外邦婦人的小女兒(24~30)──表明主的救恩也臨及外邦人,只要我們站住自己的地位,大膽向主祈求,也能脫離罪惡和撒但的奴役

    十三、在加利利海邊醫治一個耳聾舌結的人(31~37)──表明罪人原來聽不見神的話,也不能為神說話,但因著接受主的福音,便能聽也能說屬靈的話了

    十四、七餅數魚餵飽四千人(1~9)──表明主生命的供應,不但惠及猶太人,也叫地上萬邦的人,世世代代都得有分於享受祂無限的豐滿,並且還有餘裕

    十五、在伯賽大醫治一個瞎子(22~26)──表明罪人原來看不見屬靈的事物,但因著主福音榮耀的光照,使心眼得開,並且越過越能看得清楚明亮

    十六、在變化山上改變形像(2~8)──表明屬主的人被主帶領到一個地步,能看見神國榮耀的異象,並認識惟有基督才是神與人寶愛的對象,我們單單要聽祂,並且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十七、在山下醫治一個被啞吧鬼附著的孩子(14~29)──表明屬主的人在地上過現實的生活時,仍會遭受黑暗權勢的困擾和迫害,惟有在信心裏的禱告,能使我們支取神國的權能,而勝過魔鬼

    十八、在耶利哥醫治瞎子巴底買(46~52)──表明不顧別人的攔阻,憑信心抓住機會求主,才會有屬靈的眼光,得以步上正路,且一路跟隨主耶穌

    十九、咒詛無花果樹使其枯乾(十一12~1420~21)──表明屬主的人原來應當結出生命的果子使主得著滿足,但若偏重客觀的道理知識(葉子),而忽略了主觀的生命經歷(果子),便會被主棄絕,在地上毫無功用

 

【認識宗教與宗教徒】

    一、宗教受撒但利用──會堂裏面有人被污鬼附著(23)

    二、宗教不能赦罪,也不能使人起來行走(6~12)

    三、宗教徒自義,不屑與罪人為伍(16)

    四、宗教徒講究刻苦己心,不知享受與主同在的喜樂(18~20)

    五、宗教想藉外面的模仿來改良人行為上的敗壞──把新布縫在舊衣服上(21)

    六、宗教是以天然的舊人來接受屬靈的事物──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22)

    七、宗教徒固守規條,不顧饑餓的人的需要(23~28)

    八、宗教徒固守規條,不顧枯乾了手的人的需要(1~6)

    九、宗教徒不認識聖靈的作為(22~30)

    十、宗教徒不認識神國的奧秘(11~12)

    十一、宗教徒用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6)

    十二、宗教徒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7)

    十三、宗教徒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8~12)

    十四、宗教徒追求天上的神蹟(11~12)

    十五、宗教的教訓有如麵酵,敗壞人心(15)

    十六、宗教徒迫害主耶穌,以為是服事神(31;九31;十33~34;十四1)

    十七、宗教徒任意待神的先知(13)

    十八、宗教徒只知規條的字句,不知神的心意(2~12)

    十九、宗教徒誤以為可以憑行善承受永生(17)

    二十、宗教徒在主之外擁有很多財寶(21~25)

    廿一、宗教是光有葉子沒有果子的無花果樹(十一13)

    廿二、宗教徒使神的殿成為賊窩(十一15~17)

    廿三、宗教徒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十一18)

    廿四、宗教徒不敢承認屬天的權柄(十一30~31)

    廿五、宗教徒怕人不怕神(十一32)

    廿六、宗教徒不情願交果子給神(十二1~5)

    廿七、宗教徒霸佔神的產業(十二6~8)

    廿八、宗教徒與屬世的權柄合作(十二13~17)

    廿九、宗教徒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神的大能(十二24)

    三十、宗教徒喜歡表現聖經知識(十二28~34)

    卅一、宗教徒只知聖經的字句,不懂屬靈的含意(十二35~37)

    卅二、宗教徒自高自大,喜愛虛浮的榮耀(十二38~39)

    卅三、宗教徒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十二40)

    卅四、宗教徒假冒基督,迷惑許多人(十三5~621~22)

    卅五、宗教徒逼迫真信徒(十三9)

    卅六、宗教徒假冒先知,迷惑許多人(十三22)

    卅七、宗教徒為利尋找機會出賣主(十四10~11)

    卅八、宗教徒作假見證控告耶穌(十四55~59)

    卅九、宗教徒把耶穌交給人釘十字架(十五110~15)

    四十、宗教徒譏誚耶穌(十五31)

 

【認識信心】

    一、信心的起頭──悔改,信福音(15)

    二、信心的對象──相信主的能力(40)

    三、信心的果效──罪得赦免(5)

    四、信心的阻礙──膽怯(40;五36)

    五、信心的觸摸──心想手摸(25~34)

    六、信心的帕子──按著外貌看主(1~6)

    七、信心的話語──因這一句話(29)

    八、信心的功效──在信的人,凡事都能(23;十27)

    九、信心的加強──求主幫助(24)

    十、信心的眼睛──從聽見主到看見主(47~52)

    十一、信心的態度──心裏不疑惑(十一23)

    十二、信心的禱告──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十一23~24)

 

【如何禱告】

    一、要有清晨親近神的禱告(35)

    二、一個禱告的好榜樣(40~42)

                1.沒有顧忌的禱告──他「來」

                2.迫切的禱告──他「求」

                3.謙卑的禱告──他「跪下」

                4.順服的禱告──「你若肯...

                5.有專一目的的禱告──「叫我潔淨」

                6.大有信心的禱告──「必能」

                7.有效的禱告──「他就潔淨了」

    三、要注意禱告的話語(29)

    四、有時要用禁食配合著禱告(29)

    五、禱告要有信心(十一23~24)

    六、要饒恕別人的過犯,禱告才會蒙神垂聽(十一25~26)

    七、要儆醒祈禱(十三33;十四38)

    八、禱告不要從自己的意思,乃要從神的意思(十四36)

 

【基督徒對錢財該有的認識】

    一、不要倚靠錢財(8)

    二、錢財不能換取生命(36~37)

    三、分給窮人,可以積財在天上(21)

    四、錢財會攔阻人進神的國(23~25)

    五、不要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十一15)

    六、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十二17)

    七、不要侵吞別人的家產(十二40)

    八、主重視我們怎樣奉獻錢財(十二41~44)

    九、要樂於枉費錢財在主身上(十四3~9)

    十、不要為錢財而出賣了主(十四10~11)

 

【人心的緊要性】

   一、人心和道的關係:

          1.撒在路旁的(415)──道不入人心(是信心不定的人)

          2.撒在土淺石頭地的(5~616~17)──道稍入人心(是信心不足的人)

          3.撒在荊棘裏的(718~19)──道半入人心(是信心不堅的人)

          4.撒在好土上的(820)──道深入人心(是信心不小的)

   二、人心和罪污的關係:

          1.從外面進去的,不是入人的心,不能污穢人(15~19)

          2.從裏面出來的,是從心裏發出的一切惡,能污穢人(20~23)

 

【主耶穌如何醫治兩個瞎子】

   一、醫治伯賽大的瞎子:

          1.他來求主耶穌(22)

          2.他被主帶領而離開人的包圍──領他到村外(23)

          3.因主話中生命的運行感動──吐唾沫抹在他眼睛上(23)

          4.因著主的祝福與聯合──按手在他身上(23)

          5.心眼得開初期,視界仍糢糊不清──人像樹木行走(24)

          6.因經歷與主更深的聯合──又按手在他眼睛上(25)

          7.心眼看得完全清楚──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25)

          8.囑咐他不要再受屬人的影響──不要進這村子(26)

   二、醫治耶利哥的瞎子巴底買:

          1.他的可憐情形──坐在路旁(46)

          2.他聽到了福音──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47)

          3.他對福音的反應──就喊著說(47)

          4.他對別人的禁止──卻越發大聲喊著說(48)

          5.他蒙主呼召──祂叫你喇(49)

          6.他對救恩的領悟──丟下衣服,意即不靠行為(50)

          7.他對主的祈求──我要能看見(51)

          8.他得救的原因──你的信救了你了(52)

          9.他得救的改變──立刻看見了(52)

          10.他得救以後的道路──就在路上跟隨耶穌(52)

 

【馬可福音書中有關神國的道理】

    一、人悔改、信福音,是為著能進入神的國(15)

    二、馬可福音書特多記載趕鬼的事(23~273439;二11~121522~30;五1~20;六7;七25~30;九16~2938),是因為神的國和撒但的國相敵(24~26)

    三、神國的奧秘,只叫親近主的人知道(11)

    四、神的國就在人的心裏(參路十七21)

          1.神的道如同種子撒在人的心裏,必須長大結實才能顯出神的國(3~913~20)

          2.撒但藉著直接搶奪(15)、患難和逼迫使人跌倒(17)、思慮、迷惑和私慾把道擠住(19),來阻礙神國在人心裏的發展

          3.惟有良好的心,才能叫神的道充分結實(820)

    五、神的國乃是屬於生命的範疇,如同種子發芽漸長以致結出飽滿的子粒,全在於神所設計的生命自然功用,我們人不曉得如何這樣(26~29)

    六、神的國原本像芥菜種那樣的微小,但經長大後在外表上有了意外的發展,竟至讓撒但(天上的飛鳥)也宿在它的蔭下(30~32)

    七、通往神國的道路:

          1.必須受許多的苦,被人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31)

          2.人一體貼自己的意思,就被撒但所利用,攔阻往前(33)

          3.要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主(34)

          4.要為主和福音喪掉魂生命的享受(35~37)

          5.不要把主和主的道當作可恥的(38)

    八、進神國的條件:

          1.不要把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43~47;參羅六12~13)

          2.要回轉像小孩子的樣式(13~16)

          3.要勝過財物的霸佔(17~27)

    九、如何才能活在神國的實際裏面:

          1.必須尊敬神的兒子才能有分於神國(十二1~12)

          2.屬世的和屬神的必須有所分別(十二13~17)

          3.必須是復活的生命才能活在神國裏面(十二18~27)

          4.在神國裏面最要緊的,乃是愛神與愛人(十二28~34)

          5.在神國裏面,基督乃是王,所以不可自大(十二35~39)

          6.在神國裏面,要能完全勝過錢財的霸佔(十二40~44)

    十、信徒有一天要在神國的實現裏,與主一同享受喝新(十四25)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馬可福音註解》

 

貳、其他綱目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奴僕的形像之一──像牛犢】

   一、馬可福音書的特色

         1.本書記載主耶穌是神的奴僕

               (1)沒有家世背景

               (2)敘述簡潔生動

               (3)多作事少說話

         2.本書是為當時的羅馬人而寫的(參可十五21;羅十六13)

               (1)少題到舊約聖經

               (2)遇有希伯來用詞或猶太背景就另加解釋

               (3)使用許多拉丁用詞並用羅馬計時法──如『四更天』(可六48)

               (4)羅馬人講究實事求是

         3.本書的作者馬可──原為『逃兵』

               (1)曾逃避為主受苦(徒十二13)

               (2)曾逃避為主犧牲(可十四51~52)

               (3)後來被造就成為服事主的好『幫手』(提後四11)

   二、全書大綱──描繪主耶穌作神的牛犢

         1.為神負軛(一至十章)──替人服役

         2.作神祭物(十一至十六章)──被人宰殺

   三、從牛的特性看主耶穌如何作神奴僕

         1.忠心服役──殷勤勞苦

         2.力氣很大──大有果效

         3.被人宰食──捨己犧牲

   四、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一1)──奴僕服事的開端

         1.先鋒施洗約翰(可一1~8)──被人引薦

         2.受洗(可一9~11)──被神悅納

         3.受試探(可一12~13)──撒但服輸

         4.傳講福音(可一14~15)──中心題目

         5.呼召門徒(可一16~20)──安排後繼

── 黃迦勒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奴僕的形像之二──事奉的性格】

   一、性格的意義

         1.世人是生性加上習性變作他們為人的性格

         2.信徒合乎主用的性格須經過兩個步驟:

               (1)藉重生得以有分於神的性情(彼後一4)

               (2)新性情還須被培養、操練、雕塑,才能發展成良好的性格

   二、性格與事奉的關係

         1.作主僕人的基本條件不是恩賜,而是性格

         2.性格不好,恩賜再大也沒有用處

         3.生命和真理需要藉好的性格來傳輸給人

   三、馬可福音記載主耶穌具有完美的性格

         1.殷勤不懶惰

               (1)『就』、『隨即』、『立刻』類似詞共用37次,表示祂作事不拖延敷衍

               (2)日以繼夜不停作工(參可一3235)

               (3)忙得連飯也顧不得吃(可三20;六31

               (4)甚至在復活升天以後,還一直與門徒同工(可十六20)

         2.憐憫顧恤

               (1)對人滿有慈心(可一41)

               (2)與人所鄙視的稅吏和罪人一同吃飯(可二16)

               (3)憐憫那些如羊沒有牧人一般的眾人(可六34)

         3.謙卑俯就

               (1)門徒彼此爭大,但主看重小孩子(可九33~37)

               (2)不喜歡信主的絆倒任何一個小子(可九42~43)

               (3)為小孩子祝福(可十13~16)

         4.不喜顯揚

               (1)眾人尋找祂,祂反而要往別處去(可一37~38)

               (2)再三囑咐蒙祂醫治的人不可告訴人(可一44;三12;五43;…)

         5.作事有條有理──給五千人吃飽的過程(可六39~43)

         6.觀察入微──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可十二41~44)

         7.寬宏大量──彼得三次不認主(可十四3072;十六7『和彼得』)

── 黃迦勒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奴僕的形像之三──大有果效的事奉】

   一、牛犢的第二個特色──力氣很大

         1.牛因力氣大,才能替人負軛犂地

         2.事奉主若要有果效,必須裝備屬靈的能力

   二、主耶穌事奉大有果效的情形

         1.教訓像有權柄的人(可一22;六2)

         2.連污鬼也聽從了祂(可一27;三11;五7~13)

         3.眾人都找祂,從各處都就了祂來(可一3645;三8)

         4.作了許多使眾人驚奇的大事(可二12;三8;五20;六2)

         5.有能力從祂身上出去(可五30)

         6.賜給門徒權柄和能力(可六712~13)

   三、主耶穌事奉大有果效的原因

         1.祂重視禱告:

               (1)清晨天未亮就到曠野去禱告(可一35)

               (2)獨自往山上去禱告(可六46)

               (3)多次教導門徒禱告(可九29;十一24~25;十三33;十四38)

               (4)客西馬尼園中三次禱告(可十四32~42)

         2.祂安息於神(參賽三十15)

               (1)不受人擁戴(可一37~38)

               (2)退到曠野、海邊、鄉村(可一45;三7;四1;六6;十一19)

               (3)與門徒暗暗到野地歇息(可六31)

               (4)不受人服事,乃是服事人(可十45)

         3.祂從聖靈得著能力:

               (1)受聖靈澆灌(可一10;參徒一8)

               (2)憑聖靈作事(可三28~30;參太十二2831~32)

         4.祂以神的旨意為重:

               (1)照神旨意,揀選出賣祂的猶大作門徒(可三19)

               (2)視遵行神旨意的人為祂的弟兄姊妹和母親(可三35)

               (3)體貼神的意思,不體貼自己的意思(可八31~33)

               (4)不從自己的意思,只從神的意思(可十四36)

── 黃迦勒

 

【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奴僕的形像之四──存心順服,以至於死】

讀經:腓二5~11

   一、牛犢的第三個特點──犧牲自己,供人享用

         1.牛一生替人服役,最終被人宰食

         2.主耶穌來不是受人服事,乃是服事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

   二、整本馬可福音表明祂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二6~8)

         1.虛己

         2.自己卑微

         3.存心順服

         4.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三、主耶穌在地上走的是十字架的道路(可一至十章)

         1.祂出來服事時,最先就把自己交於死地──受浸(可一9)

         2.祂在服事之初,就預告祂將離開門徒(可二20)

         3.祂選立賣主的猶大作使徒,就是順服神所定的旨意(可三19)

         4.祂工作最興旺、最受眾人擁戴的時候,卻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可七24)

         5.祂預先告訴門徒祂必要受苦、被棄絕、被殺(可八31;九31;十33~34)

         6.祂不停留在變化山上,下山後向耶路撒冷而去(可九1~9;十32)

   四、主耶穌在地上最後一週的記事(可十一至十六章)

         1.咒詛無花果樹、潔淨聖殿(可十一章)──為神的子民心裏焦急

         2.兇惡園戶的比喻與回答三次盤問(可十二章)──猶太人定意陷害祂

         3.預言災難的日子(可十三章)──教訓門徒儆醒等候祂的再來

         4.馬利亞澆香膏與最後的晚餐(可十四章上)──關乎祂的受死

         5.客西馬尼園中的禱告與被捕(可十四章下)──坦然面對受死

         6.受審與被釘十字架(可十五章)──作神祭物

         7.復活與升天(可十六章)──表明被神悅納

── 黃迦勒

 

【摸耶穌的衣裳】

經文:可3:10; 5:25-34; 6:56

引言:
  這三處經文都論到一些人很想摸耶穌。為甚麼他們要摸耶穌而不摸別人?

   一.誰要摸耶穌?
      1.凡有災病的人(3:10)
      2.患血漏的,且在醫生手裡花盡了一切所有的(5:25-27),就是吃盡苦頭而絕望的人。
      3.一切病人(6:56)

   二.為甚麼要來摸耶穌?
      1.耶穌醫好了許多人(3:10)
      2.女人聽見摸耶穌會得痊癒(5:27-28)
      3.也是聽見並經驗摸主就能好。

   三.摸耶穌的衣裳繸子(5:27-28; 6:56)
      1.它是生活的週邊。是生活上的能力,在敬拜,晨更,傳道以外的表現。
      2.它是人的邊緣。是人所不認為要緊的地方,也許是小節。
      3.它是無聲的見證。但是一直隨人的動作而有,就是無意中的表現,走路有風。
      4.它是我們的下意識或無意中的舉動。
      5.耶穌的能力達到衣裳繸子,所以摸到衣裳與摸到祂的身體一樣。

   四.衣裳繸子在哪裡?
  無論人到哪裡就在那裡。有幾個地方值得注意:
      1.在房間,就是衣裳第一次被穿上的地方。我們有沒有幫助同一屋簷下的人,除去他們的痛苦和軟弱?
      2.在教室裡。有否幫助能力比較差的人?是輕看他們,還是給他們力量,除去他們的困難?
      3.在家庭中與朋友間。我們到底給他們的印象如何?有無除去他們的痛苦,還是加添他們的重擔?

結論:
  許多人想摸耶穌,因為與主接觸能得幫助,快樂,健康,平安,能力,所以他們喜歡摸主。我們今日對人有何影響?與人接觸是否能像主那樣帶給人喜樂,平安和能力?

── 黃彼得

 

【三種難關】

   一、外界的障礙(可二4)

   二、眾人的攔阻(可十48)

   三、救主的試驗(可七24~30)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僕人而救主──馬可福音】

讀經:可一9143544;三20~21;五19;六31~3246;七2436;八3134;九30~31;十3444~45;十四35~36;十五29~32;十六1519~20

   一、主如何作神的僕人

         1.把自己交於死地──受浸

         2.不為著自己──神的工作

         3.常倚靠神作工──禱告

         4.不顯揚自己──不叫人聲揚

         5.殷勤忠心──顧不得吃飯

         6.主接受十字架──神的旨意

         7.順服至死──死在十字架上

   二、服事神的路

         1.對己──捨己、否認自己

         2.對神──揀選十字架

         3.對聖徒──服事供應

         4.對罪人──廣傳福音

── 油印本《新約生命讀經──基督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