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四章拾穗 【路十四1】關於安息日治病的事,請參六1~11注。──《啟導本聖經註釋》 窺探他: 意味著法利賽人如看守監視犯人那樣,紅著眼睛不斷地盯著耶穌,尋找他是否存在神學上的錯誤。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1~6】本書關於安息日的三次爭論(6:1-11;13:10-17)中最後一次,是因為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患水臌者,與律法師和法利賽人之間發生的爭論。根據反復出現因相同問題引起的爭論來看,對猶太人而言,守安息日是何等重要的問題。詳細內容請參考6:1-11。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1~10】耶穌在猶大及比利亞的事工(9:51-19:27),在此見證福音時,耶穌著重講述比喻(十四16-24;15:4-32;16:1-9)。其原因:①為了更加清楚地教導自己的受難;②為了向敵對神的人隱藏神的奧秘(太13:10,11)<太13:10-17,比喻的雙重目的>。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患水臌: 醫學用語為浮腫。由於細胞組織或各種腔膜非正常地積血。通常都是心臟或腎有問題引起的。患此病的人經常有臉、手、腳浮腫、皮膚鬆軟等現象。
──《聖經精讀本》 “水臌”。因體內留過量液體而腫脹起來。──《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5】“誰有驢”在有的抄本中作“誰有兒子”。 ──《啟導本聖經註釋》 基督使用祂在第十三章15、16節曾使用的邏輯。──《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7】首位: 猶太人的筵席排成“匸”形。首位意味著三面的中央位置。法利賽人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喜歡坐在首位受人服侍,表現了他們的虛假和假冒為善。 ──《聖經精讀本》 “首位”。即主要的位置或最好的座位。──《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7~14】關於謙卑(7-11節)和救濟(12-14節)的教訓:①高舉自己的人,將來在天國必不得尊貴,反而被驅逐在黑暗和死亡中(啟20:11-15);②救濟別人,尤其是關心無法回報的不幸之人,被視為關心曾在這世上貧窮、饑渴的耶穌,他們在天國必得大賞賜(太25:31-40)。因此當我們領受這個教訓並努力實踐時,不僅討神喜悅,這個社會也會更加充滿愛和希望。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11】耶穌以文士和法利賽人的驕傲為例教訓門徒(18:14;太23:12)。我們要留意“降為卑”和“升為高”都是被動語態。因為人升高或降卑不是靠自身有無能力,而是神的作為(羅9:21)。我們要時刻銘記:謙卑地承認神,把一切都交托給他,敬重鄰舍才是真正升高自己。
──《聖經精讀本》 在神的國裏,謙卑是獲得提升的路徑。──《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12~14】耶穌已在登山寶訓中教導過類似的救濟原理,詳細內容請參照太6:12,<詩10:14,救濟的物件和方法>。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13~14】這種慈善的行為顯示公義生活所結的果子,並且將會在未來復活的時候得報答。──《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15】直截了當地說明猶太人傳統的彌賽亞思想。他們認為基督降臨時,必擺設大筵席(啟19:9),除猶太人之外,外邦人和罪人都不許參加,因此有人說這話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這使人能聯想到“天國的筵席”是當受稱讚的,但認為只有猶太人出席是錯誤的(13:22-30)。因此在這裡耶穌通過“大筵席的比喻”糾正他們錯誤的思想。
──《聖經精讀本》 “有【路十人……有福了”。【路十個看來虔誠的評論,為的是削弱基督教訓的要點。──《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15~24】參《馬太》二十二1注。“大筵席”是為神國的設立而擺設。有地位的、為世事忙碌的人不接納邀請,那些為社會看不起的窮人與殘廢的,反得嘗佳筵。──《啟導本聖經註釋》 “大筵席的比喻”與太22:1-14的“結婚筵席”相似,但細節上有所差異,在強調點上也有區別。“結婚筵席比喻”中,被神請去的人雖多,但被揀選的人少(太22:14)。大筵席的比喻表示拒絕神的邀請而引起的嚴重後果(24節)。可以看出這兩個比喻的歷史背景不同。但都表現了:①人得救是因著神主權性恩典(羅9:14-16);②因猶太人拒絕神的恩典,結果這種恩典轉向了外邦人。在這個主題上兩個比喻相同,詳細內容請參照太22:1-14。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16~20】這段發出了兩次邀請。推辭的藉口既然包括預先安排的活動,他們在主人發出第【路十次邀請的時候就應加以推辭。所有藉口可概括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16~21】為了正確理解主人發怒的原因(21節),首先要瞭解猶太人的風俗習慣。通常猶太人在擺設筵席前,先定好日期,然後差派僕人詢問客人是否能夠光臨,然後按出席筵席的人數作準備。等到擺設筵席那天再派僕人邀請答應出席的客人。這時除了不可避免的理由,不參加筵席是莫大的失禮。所以用各種理由拒絕參加筵席,必惹主人發怒,若是惹怒了王,發兵除滅那些淩辱其僕人的人(太22:6,7),也是理所當然的。在這裡有一人(主人)代表神;被請的人代表猶太人;僕人代表新舊約時代見證天國的神的僕人;大筵席預表因著耶穌向萬人敞開的天國(太22:1-7)。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18】「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 我們的主在這裡用了一個醒目的詞──推辭。這詞在希臘原文中的意思是放在一邊,辭退,翻譯成“推辭”也頗能達意。──《摩根解經叢書》 【路十四20】娶了妻: 按照摩西律法,新婚的人可免去一年的兵役或其他職務。但結婚並不成為拒絕筵席的正當藉口,因為結婚不是件突如其來的事,並且筵席所佔用的時間也不很長,在起初被邀時完全可以拒絕。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1~23】城裡大街: 指各種人來來往往的寬敞大道;小巷: 指被社會排斥的人走的隱蔽小路。籬笆: 指猶大邊界外的外邦人世界。意味著猶太人拒絕天國,因著神主權的恩典,福音便臨到外邦人。相關內容請參考太22:8-14。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4】沒有一個得嘗: 充分表明排斥神恩典的猶太人,將遭受何等嚴厲的審判(太22:5,6)。但這句話的意思並非如字面所示,所有猶太人一個都不能得救。儘管因他們拒絕神的恩典,遭受耶路撒冷被毀的懲罰,但他們當中也會有人在耶穌再臨之前悔改並歸向神(羅11:25,26)。神仍然紀念、信守與他們祖先亞伯拉罕(創17:7)、以撒(創26:24)、雅各(創28:13,14)所立之約(羅11:25,26)。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5~33】先前在第16至24節的比喻說明基督公開、強制地邀請人來到祂面前接受救恩。這段的教訓提醒跟隨祂的人要仔細考慮完全獻身於基督,【路十生事奉祂的代價。──《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25~35】耶穌從法利賽人家裡出來,教導隨從者門徒之道。耶穌曾多次教導過門徒之道(9:57-62)。這裡的強調點在於要成為耶穌的門徒,就應有忘我的心理準備(太28:16-20)。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6】“愛我勝過愛”在原文作“恨”。界定感情上愛惡的用語大都是比較性的,以人的愛比對主基督所付出絕對而完全的“愛”來說,人本性上的喜愛,在層次上只能算是“恨”。參看《馬太》十二47~50 。“恨”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的性命,也就是說把連自己在內的一切都完完全全獻在基督面前。耶穌不是要我們真的恨人,而是要人能擺脫世間的羈絆去跟從祂(九57~62)。──《啟導本聖經註釋》 【路十四26】“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這句話不是說怨恨家人是合理的,而是說對家人的愛必須次於對基督的愛戴。──《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26耶穌要人恨自己的親屬,就能作祂的門徒何意?】 答: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自己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這裡的愛我勝有小字原文作恨字——()(參太五43,約七7,羅七7,羅九13),就希伯來人和希利尼人的說法(參創廿九30,31,申廿一15-17,太十六24,約十二25,羅九13),凡是一切講到感情或愛情方面的話,都是比較性的,人的天然愛情,若與信徒對於基督的犧牲奉獻之意來作比較,則極為有限,我們可從太十37節來解釋此恨字的真義,「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這話是要我們必須愛主勝似愛一切,好讓主在心中占地位,居首位,才不致為家庭或一切擔重擔,脫去世俗的纏累,而能專心跟從主,在太十二47-50節中記載所行的事,確也顯明了本節的意思,耶穌在此處所提到用這個恨字的特別字眼(新譯本無小字恨字),莫非是在讓那些和祂同行極多的群眾們(路十四25),能夠深深體驗十分明白作祂的門徒,不是盲目模糊的跟從,乃非一件容易之事,必須有舍己為主,背主十架,撇下一切所有這些條件,下定決心,和具有這樣的信心,才能配作祂的門徒(26,27,33)。換一句話說,人若先有愛神的心,則必然更會以神的大愛來愛他的父母和所以的親屬,甚至一切世人,試看耶穌對於法利賽人和文士曾經重申誡命孝親之道(可七10-13),且在十字架上為了顧念親恩,最後還為我們孝敬父母留下了最好的榜樣(約十九26),盡了作人子的本分,故此可知,主所講的恨字總歸意思,不過是祂教訓人要愛祂過於一切,為極深重要的強勢語氣而已,決不是要我們照著字面字句的去誤解祂的意思而已。——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路十四26~27】 (太10:34-38)。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8~30】以建築工作比喻成為耶穌門徒。若要建造房屋,事先需要完整的計畫和準備,同樣,要成為耶穌的門徒,事先應明確知道這是怎樣的一條路,並要作好一切準備。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28~33】正如建築的人小心估計工程的代價,出兵打仗的王估計自己軍隊的實力和敵人的兵力【路十樣,信徒也應該計算跟隨主的代價,願意犧牲自己的【路十切。──《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31~32】以“屬靈爭戰”來比喻成為耶穌門徒<書
緒論,聖戰>。 教訓大家不要事前不作任何準備就上戰場,否則遇到苦難就會跌倒。應當全副武裝,因為只有依靠神的大能才能對抗這個世界和撒但<弗6:10-20,信徒的屬靈爭戰>。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32】“使者”指代表團。──《路加福音雷氏研讀本》 【路十四33】 <18:18-30;太28:16-20,門徒職分>。 ──《聖經精讀本》 【路十四34~35】(太5:13)。 ──《聖經精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