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路加福音全書綜合拾穗

 

路加福音綜觀(謝家樹)

 

目錄:

01一、前                             02二、四卷福音的表徵

03三、路加福音與其它福音書共讀         04四、路加福音的作者

05五、路加福音作書時間及地點           06六、路加寫作福音書之物件

07七、路加寫作福音書之目的             08八、路加福音主題

09九、路加福音寫作筆法和神學思想       10

11十—、路加福音的敘述可分五段         12十二、路加福音中的主要地點

13十三、路加福音中的對稱筆法           14十四、路加福音中的飲食觀

15十五、路加福音的分段                 16十六、路加福音全書內容大綱

17十七、路加福音初段敘述綜讀           18十八、希律和他的家屬

19十九、救主耶穌基督的降生             20二十、耶穌基督的家譜

21廿—、全能的拿撒勒人耶穌             22廿二、耶穌受試探

23廿三、路加福音的特點                 24廿四、路加福音特別注重禱告

25廿五、路加福音所記的神蹟             26

27廿七、路加福音特別關心婦女           28廿八、路加福音特有的記載

29廿九、路加福音特有的教訓             30三十、路加福音結局的故事   

 

一、前言

   

十年前,筆者把平時綜讀四卷福音書的筆記資料彙集整理,先後出版了約翰福音綜觀及馬太福音綜觀,蒙書展推薦,尚獲好評。此後數年中,大部份將其它累積資料,陸續完稿成書,如聖經中的日期,以賽亞書查讀等約十來本。其中使徒殉道錄,已在中國大陸於二〇〇三年發行簡體字版本,頗受家庭教會歡迎。另專為傳福音用的有問有答,已發行第五版,在香港上網,每日均有中國大陸網友詢問,收效頗豐。二〇〇五年初,將湯姆斯所著之培靈引解羅馬人書翻譯完後,因感年齡過高,使用電腦常感眼花目眩,很想歇手休息;但禱告中,神的答覆總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的。」聖靈催促我寧作春蠶,勿作領一千銀子懶而不動的僕人。於是又鼓起勇氣,將舊有綜讀四卷福音書中有關路加福音的資料,再搜集整理,開始撰寫。

    讀福音書,首先應該瞭解它的背景,那會追溯到羅馬以前的時代;雖然羅馬人技藝精湛,所到之處,道路和水利系統建設令人矚目,但羅馬帝國潛在的意識形態,實際上起源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B.C.356323),時期約為主前三百五十年左手。歷史記載,亞歷山大雄才大略,在極短時間內,打敗波斯帝國,從地中海地區擴展到東方的印度,創下了世界之王的地位,可惜他僅活了三十三歲,得病而亡。他死後,領土被手下三員大將瓜分,為時約三百年,這版圖又重新聯合起來,羅馬興起了渥大維(Octavius B.C.63---A.D.14——後改名亞古士督( Augustus),他統治了亞歷山大留下來的版圖。按亞歷山大曾師事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在他征服之地將希臘的習俗、思想、文化,甚至於語言,一切生活方式,全部實施希臘化,這種情形,在亞歷山大死後尚持續了千多年,對西方文化後來的發展,產生極深遠的影響。主耶穌降生之時,正處在三個最興盛時期,即羅馬的軍事和政治,希伯來的宗教,希臘的文化。——主耶穌釘十字架時,懸掛罪狀的牌子「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就是用希伯來、羅馬、希臘三樣文字寫的(見約十九1920)。藉著希伯來的宗教,羅馬的軍事政治,加上希臘文化的普及,基督教在主耶穌復活升天後不久即迅速得以廣傳,這是最大的原因。

    基督教信仰所取得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對此我們可以用很多方式解釋。但是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基督的福音解決了當時人們的憂慮。當時使徒傳福音,離開偏遠的家鄉,進入地中海西部的大城市時,他們是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來到的。

    他們不僅願意與人們從思想角度討論人的問題;而且,如果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那就是他們在羅馬帝國版圖內所建立的基督徒團體,用很實際的方式,向人們證實了很多人還在尋求的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早期基督徒也吸引了對許多神秘主義和神秘宗教感興趣的人。但是耶穌的所有教訓與當時那種否定世界的思想極為不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更加令人信服地解釋了在這個既有的世界中的生命問題,而不是鼓勵人們選擇和夢想其他某個世界的生活。基督徒的信息堅定地紮根於發生在真實世界,日常生活的事件中。

    耶穌的誕生、受死和復活。祂沒有要求信徒脫離其所經歷的生活,而是把這種物質的存在,理解為神的作為;神在其中做工,人可以認識祂。另一面,良善的生命,不可能通過人的才能才獲得;他們不貶低人的理性價值,但稱理性自身無法辨別生命的意義。真正的滿足,只能通過與神有密切的個人關係方能獲得,而這種關係又是通過神的靈才發揮作用的。拿撒勒人耶穌的教導,總是以這個世界的真實生活為基礎。此外,基督徒不僅只是關注自我實現,通過信靠耶穌,基督徒發現自己屬於一個新的社會團體——教會,這個團體為大家共同的屬靈追求和個人屬靈追求提供了有意義的環境。人們不難看出,早期基督徒如此成功地填補希臘世界的精神真空的原因與方式;他們信仰的故事,遠比古代某些社會因素的偶然集合來得複雜。實際上,它根本不屬於這個占統治地位的希臘化世界,它有自己的起源。

    羅馬的宗教和希臘非常相似,他們有著同樣的神祗,只是被冠的名字不同而已。到主前第五世紀,在羅馬萬神殿中,確定名稱的男神女神有十二個,這些神祗各自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崇拜者各憑喜愛,且均誠意不足。希臘宗教沒有組織化的中心機構來強迫在各地寺廟進行統一的宗教活動。雖然各神都有自己的祭司,但這些祭司都不是專職的,掌管宗教事務的,通常是那些握有世俗大權的人。

    最重要的宗教人物是預言家,他們傳達神諭,向人解釋神祗對他們的旨意。這樣的事情既多且雜,涵蓋個人引導、醫治、制定國家政策,乃至軍事行動。至於敬拜的地方,不一定在神廟,路邊或街頭角落都隨便。獻祭常用動物,有時也用穀物或水果。他們的觀念,獻祭不是令人沮喪的事,通常是一場歡宴和慶祝。

    由於哲學思想的影響,希臘諸神及其故事被解釋成象徵著某種第一因,或世界背後所存在的抽象原理。雖然這並不定總是把人引向理性的無神論,或者廢止傳統的敬拜形式,但人們不可避免地質疑這個信仰體系。到了使徒廣傳福音的時候,文化的變革,人們開始意識到有另外的宗教傳統,與日益增長的靈性不確定性相結合,使人們對希臘文化的信仰,不再簡單地加以接受。雖然這些信仰從來沒有完全消失,直到幾個世紀之後,它們才完全被基督教信仰所取代。

    四卷福音書產生的原因,主耶穌復活、升天,門徒廣傳福音,除了耶穌的教訓內容,必須把耶穌生平事蹟,作詳細的報導。一般相信,馬可福音成書較早,原初時馬可不被保羅接納為同工(參徒十五3739),後隨彼得往呂大、約帕、哥尼流一帶傳福音,把彼得跟隨主耶穌時的回憶的敘述,記錄成書,是為馬可福音。馬太可能參考馬可福音,補充並加強了主耶穌的教訓,寫了馬太福音。路加福音來源,眾所周知路加非猶太人,且從未跟隨過主耶穌,他寫這卷福音書的資料,完全聽各方的述說後加以求證的記載;所以其中人性濃厚,特別有歷史性的意義。約翰福音成書則較晚,描述這位神的兒子,另一面補充三卷福音書之不足。

 

二、四卷福音書的表徵

   

常常有人提出來問,為什麼要有四本福音書?用一本福音書把耶穌基督整個事蹟、教訓等等完整地寫下來,豈不方便?關於這一點,我們必須有一個觀念,聖經不同於一般的書籍,它充滿了聖靈和啟示,所有的經卷,都在介紹這位拯救世人的基督;祂是神的兒子。

    舊約中,摩西五經:

       創世記至申命記——啟示基督。

       歷史書:約書亞記至以斯帖記——預備基督。

         歌:約伯記至雅歌——渴望基督。

       先知書:以賽亞書至瑪拉基書——期待基督。

    新約中,四福音書:

       馬太福音至約翰福音——彰顯基督。

       使徒行傳至猶大書——實踐基督。

       啟永錄——啟示基督的最高峰。

    舊約好像基督預先的傳記,到了新約,本尊出現了;很清楚,四卷福音書是彰顯基督,聖靈直接把耶穌基督用最清楚的話來告訴我們,這位耶穌怎樣出生,怎樣傳道,怎樣醫病、趕鬼,行神蹟,講了那些話,如何被棄絕,如何被釘十字架,如何復活、升天,將來還要再來,是證實舊約所有的預言。這位基督太偉大了,遠超宇宙一切,你不可能以一個角度就把祂看清楚的,即使以好幾個角度來瞄視,也只能勉強看到一點點而已;地上沒有一個人能把這位基督描寫得完全清楚的。所以聖靈藉一些對稱、和諧,雖然是四卷書,但均一氣呵成的圖畫,目的為著要把這位元基督介紹清楚。

    要明白福音書為何是四本?必須追溯其根源。聖經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伊甸園有四道河。(創二1014)「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這四道河的水源是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的。(啟廿二1)「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河的水,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很明顯四卷福音書就好像從神寶座流出來的生命河流,這河流要灌溉整個世界。

    我們來看四道河的名稱和意義,剛好與四卷福音書遙遙相對:

第一道河:比遜——意為滿溢出來又有加增的意思。與約翰福音相對照。(約十五18)告訴我們不但要結果子,並且果實累累。(約一16)「從祂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第二道河:基訓——意為發表出來。路加福音告訴我們有一個人,就是我們的主耶穌,祂是完全照神旨意而行的完全人。在祂身上,一個完全的生命被發表出來了。

第三道河:希底結——意為急速。馬可福音表徵的是僕人的生命。祂完全順服,立刻去行;一個快速流動的生命。全書十六章,用了四十次立刻

第四道河:伯拉——意為猛進也有使它結果的意思。就是馬太福音描寫的光景;其內容(太一~廿五)是所羅門的智慧話,(太廿六~廿八)講神的獨生子死而復活的歷程。

四卷福音書其他的表徵:

A、生命的表徵: 馬太福音:王位上——王的生命。

                馬可福音:僕役——服事的生命。

                路加福音:本處所出——人的生命。

                約翰福音:尊榮——超越的生命。

B、寫作的物件: 馬太福音——猶太人。(太廿七37)「在祂頭以上,按一個牌子,寫著祂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

                馬可福音——羅馬人。(可十45)「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路加福音——希臘人。(路十九10)「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約翰福音——神的兒女。(約廿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c、形像的表徵: 馬太福音——獅子。

                馬可福音——牛。

                路加福音——人。

                約翰福音——鷹。

D、福音的性質: 馬太福音——預言性。

                馬可福音——實行性。

                路加福音——歷史性。

                約翰福音——屬靈性。

E、表徵的啟示: 馬太福音——關乎彌賽亞的。

                馬可福音——講到實際性的。

                路加福音——普遍宇宙性的。

                約翰福音——基督徒生命之描寫。

F、表達的方式: 馬太福音——敘述。

                馬可福音——描述。

                路加福音——宣告。

                約翰福音——證明。

G、體裁的特點: 馬太福音——講方法,段落分明。

                馬可福音——簡明扼要,且嚴格。

                路加福音——藝術的,有恩典的。

                約翰福音——很抽象,且深奧的。

H、主耶穌的來: 馬太福音——(太廿一5)「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驢駒子。」

                馬可福音——(可十45)「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路加福音——(路十九10)「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約翰福音——(約十10)「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1、證明耶穌是救主:馬太福音——根據舊約,證明耶穌基督是眾人期待要來的救主。

                   馬可福音——描述全能救主的生活。

                   路加福音——宣告人類救主的恩典。

                   約翰福音——敘述如何可以擁有個人的救主。

J、與獻祭之關係:  馬太福音——表明贖愆祭。

                   馬可福音——表明贖罪祭。

                   路加福音——表明平安祭。

                   約翰福音——表明燔祭。

K、用在我們身上:  馬太福音——職事。

                   馬可福音——事奉。

                   路加福音——見證。

                   約翰福音——生命。

L、最終次序的啟示:馬太福音——主的復活。(太廿八6)「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

                   馬可福音——主的升天。(可十六19)「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

                   路加福音——主應許聖靈降臨。(路廿四49)「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侯,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

                   約翰福音——主的再來。(約廿一22)「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

 

M、從四卷福音書看基督: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基督的形象

預言中的王

順服的僕人

完全的人子

神的兒子

讀者對象

猶太人

羅馬人

希臘人

世人

   

應驗

立刻

人子

相信

   

廿一5

45

十九10

廿31

最大特色

講道

神蹟

比喻

教導

   

預言

實踐

歷史

靈性

論到基督的

60%

42%

50%

50%

錄舊約經節

63

36

25

20

引舊約經節

76

27

42

105

唯一的題材

42%

59%

7%

93%

分類

 

 

 

增補的福音

基督的神性

 

N、四卷福音書對基督的描述:

耶穌是神的兒子

太十六1516;可一1;路廿二7071;約八24

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

約一1214,廿28

耶穌是基督、彌賽亞

太廿六6364;可十四6162;路九20;約四2526

耶穌來是為召罪人

太九13;路五32

耶穌有赦罪的權柄

可二912;路廿四47

耶穌有勝過死亡的權能

太廿八56;可五22243542;路廿四56

約十一144

耶穌有賜人永生的權柄

約十28,十七2

耶穌有醫治的大能

太八513;可一3234;路五1215;約九17

耶穌的教訓帶著權柄

太七29;可一2122

耶穌滿有憐憫

太九36;可一41,八3

耶穌常經憂患

太廿六38;約十一35

 

O、四卷福音書證明耶穌是基督:

對見證的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舊約預言的

17

十四33

十六16,17

廿六31,5356

廿七43

十四21,61,62

1621

1823

十八31

廿二37

廿四44

22

4547

45

40

3436

18

十五25

廿9

人子

20

十二8

十六27

十九29

廿18,19

廿五31

廿四27,44

廿六2,45,64

31,38

9

45

十四41

22

33,34

十二8

十七22

十八8,31

十九10

廿一36

51

13,14

27,53

十二2324

神的兒子

十一29

十四33

十六16,17

廿七43

11,12

十四61,62

28

22

18;三35,36

1826

40;七1

36;十一4

十九7

基督/彌賽亞

廿三9,10

廿六63,64

29,30

41

廿三1,2

廿四2527

24,26

24,25

十一27

夫子

廿六18

 

 

十三13,14

赦免認罪的

 

12

48,49

 

 

19

 

十三13,14

廿28

救主

 

 

十九10

17;十9

 

P-四卷福音書應驗有關彌賽亞的預言:

預言內容

舊約預言

新約應驗

彌賽亞要降生在伯利恒

彌五2

太二16;路二120

彌賽亞將由童女所生

賽七14

太一1825;路一2638

彌賽亞將如先知興起

申十八15,18,19

約七40

彌賽亞將榮耀進聖城

亞九9

太廿一19;約十二1216

彌賽亞將為人所厭棄

賽五三1,3;詩一一八22

太廿六3,4;約十二3743

彌賽亞將被跟從者出賣

詩四一9

太廿六14164750

路廿二1923

彌賽亞將受審,受欺壓

賽五三8

太廿七1,2;路廿三125

彌賽亞受欺壓閉口不言

賽五三7

太廿七1214;可十五3,4;路廿三810

彌賽亞受仇敵責打,淩辱

賽五十6

太廿六67;廿七30

可十四65

彌賽亞將被譏笑辱駡

詩廿二7,8

太廿七3944;路廿三11,35

彌賽亞將被釘死

詩廿二14,16,17

太廿七31;可十五20,25

彌賽亞將與罪犯同列並為仇敵代求

賽五三12

太廿七38;可十五27,28

路廿三3234

彌賽亞將被迫嘗醋和膽汁

詩六九21

太廿七34;約十九2830

彌賽亞的衣物將被拈鬮

詩廿二18

太廿七35;約十九23,24

彌賽亞的骨頭一根也不折斷

出十二46

約十九3136

彌賽亞受死為人贖罪

賽五三5,6,8,1012

約一29,十一4952

十三38,39

彌賽亞要從死裡復活

詩十六10

太廿八110

彌賽亞現正坐在神右邊

詩一一〇1

可十六19;路廿四50,51

 

    筆者願意在這裡示範性的舉例附加介紹,四卷福音書按次序綜合給我們有哪些啟示?茲例舉出埃及記作對照;當摩西在何烈山曠野,神向他顯示荊棘火焰的異象,要他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對他說:「我必與你同在。」同時叫他拿手裡的杖,向法老行十大神蹟,告訴他,必與他同工;此後,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神與他們同行;最後,摩西造會幕,神與他們同住。這豈非前述四卷福音書,馬太福音告訴我們的,祂常與我們同在;馬可福音告訴我們的,祂與我們同工;路加福音告訴我們的,他與我們同行;約翰福音告訴我們,主住在我們中間。如我們多加思考比較,可以發現,類似情形非常之多。這樣讀來,就容易體悟到四卷福音書是新約聖經的根本,基督到地上來,一切預言、預表都付之實現。它與任何一卷聖經都發生密切的關係。靠著聖靈給我們智慧,藉著各種管道,

各方面的接觸,竭力追求,得著生命長大,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奉獻身心事奉主。榮耀歸神!

 

三、路加福音與其它福音書共讀

   

讀四卷福音書,心情上的感覺各不相同。約翰福音因為描寫神兒子的救恩,比較嚴肅;馬太福音是稅吏悔改歸正後的著述,比較拘謹;讀馬可福音猶如與一位僕人一起工作。約翰福音告訴我們,主與我們同住,祂在我們裡面,我們在祂裡面。馬太福音結尾明講,救主常與我們同在。馬可福音結尾也明說,主與我們同工。讀路加福音與其它三卷福音書相較,好像看到一位純真無邪的美貌人物,使你熔化在其中,可以用真、善、美三個字來形容。

嚴格說來,路加福音並不是完整的,應該說它是早期基督教歷史書的第一卷,其餘都在路加所著的使徒行傳中繼續進行描寫。這兩卷書的風格、語體非常類似,古今讀者都相信出自同一位作者;而且這兩卷書一開始就寫明是寫給同一個人的,雖然基本物件並非如此。另一面,我們可以讀出,這卷書的人情味特別濃厚,因為作者是醫生,他在不知不覺中使用醫學術語很突出,例如:主耶穌醫治血漏婦人的神蹟,馬可福音(可五26)說:「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而路加福音只簡單地說:(路八43)「在醫生手裡花盡了她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她。」    

此外,路加所寫主耶穌的特點,特別是禱告,祂隨時、隨地、隨處、隨事,都藉禱告向神支取靈力(詳見下面專欄說明)。路加對主耶穌所行神蹟的記載,雖然與馬太福音所記的二十個神蹟數目相同,但內容性質上路加偏重在治病趕鬼方面;尤其四卷福音書記載主耶穌叫三個人復活,路加記了二個(這些比較可在下面專欄圖表中看出)。至於路加福音中主耶穌所講的比喻,也簡明而獨特,多在體恤與人情方面的,特別自第九章至第十九章;例如,第十九章中交銀十僕的比喻,可與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交銀十僕的比喻作互補的對照。

    再者,路加福音另一個特徵是對主耶穌所建立的教會之性質的強調,這些教會將要持續到祂再來的日子。路加強調耶穌門徒這個團體的包容性,基督的信息是為所有的人所預備的。在記載耶穌嬰兒時期的故事時,路加這樣說:(路二32)祂「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在追溯耶穌祖先的時候,(路三2338)回到了世人共同的祖先亞當那裡,這一點與馬太福音所記的家譜形成對比,馬太只追溯到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為止。在路加記載主耶穌在拿撒勒的會堂中講道時,祂的信息也是關於外邦人的(見路四1630)。路加福音最特別的是提到主耶穌最關心的撒瑪利亞人,當時的猶太人對撒瑪利亞人的憎恨比對羅馬人更甚。在全部福音書中,路加描寫主耶穌是社會邊緣人群的朋友(見路九5156;十2537;十七1119)。這些人都是神所願意接納的人,路加特地將此記載,神的這態度介紹給了耶穌所有的門徒們。

    還有一件非常特別的事,路加一再強調作基督徒的喜樂。路加福音的記載開始于天使報告大喜的信息(見路二 10)。全部聖經記載主耶穌喜樂的只有(路十21)那麼一處。主耶穌所講的很多最動人的比喻,也都是以同樣喜樂的方式結尾的。例如:膾炙人口的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裡的幾個比喻,以及其它很多的比喻,路加都強調了神給予耶穌門徒們的那種喜樂,而同時也鼓勵他們以開放的態度來對待其他的人。

最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留七句聖言,路加福音占了三句;首兩句及末一句,已超越了所謂憐憫。

 

十架七言

一、「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廿三34

二、「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廿三43

三、「母親!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約十九2627

四、「我的  神!我的  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可十五34

五、「我渴了!」——(約十九28

六、「成了!」——(約十九30

七、「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路廿三46

 

路加福音這卷書最後告訴我們,有一位摯友,在我們猜疑的社會裡與我們同行,使我們得到安慰,增加信心。有關路加福音的特點很多,將分別另辟各章專欄作介紹。

 

四、路加福音的作者

   

新約聖經符類福音有關第三卷福音書,應追溯到第二世紀穆拉多利經目正典( The  Muratorian  Canon),以及愛任紐( Irenaeus),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金( Origen)和特土良(Tertullian),他們一致認為路加是路加福音的作者。

    更早的資料,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 Martyr),主後A.D.160年在反馬吉安派的路加福音序詞( The AntiMarcionite Prologue to Luke)中說:「路加本為安提阿人,行醫濟世。初隨眾使徒作門徒,後追隨保羅,直到保羅殉道。路加侍主,專心一意,並無家室之慮,至八十四高齡,在希臘之比奧西亞( Boeotia)息勞歸主,滿得聖靈的恩惠。雖然在路加以先,已有馬太在猶太撰寫福音書,在義大利亦有馬可著述福音書,但路加在聖靈啟迪下,就在亞該亞( Achaia)寫畢福音書。吾等藉寫序言之便,特此公告教會同仁,雖有其它福音書在先,但為外邦信眾之故,路加特將與福音有關事件,再重新準備佈道,盼外邦信徒能堅信不移,不為猶太人讒言所動,亦不受異端所擾……後來路加又寫使徒行傳……

    根據優西比烏( Eusebius)的教會史第二章觀點,路加來自敘利亞的安提阿,從(徒十一28)古手稿暗示,當教會接到有關即將有饑荒來到的消息時,路加正在安提阿。但普遍為人接受的是路加是在保羅第一次進入歐洲的時候,加入保羅的傳道行列。

    路加Luke,希臘文Λ о υ κ α ζ (Loukas),根據此名字,應為希臘人,是新約聖經作者中唯一的外邦人,非猶太人。另有一說,路加是敘利亞境內的安提亞人,但此說並不可靠。他曾在大數學醫,在那裡與保羅認識,經保羅帶領歸主,信心篤實,尤對保羅忠誠服事,始終如一,難能可貴。因在大數的關係,他像保羅一樣,也有羅馬公民身分。

著名的羅馬歷史學家柯林.J.海默(ColinJHemer)在他所著的希臘歷史背景中的使徒行傳一書中說:「使徒行傳作者是路加,考古學證實聖經對初期教會記載中的細節,不是幾十件而是幾百件,路加在更早的年間寫了路加福音,它跟聖經講耶穌生平的其他幾本福音書基本上相同。」( Winona Lake,lnd;Eisenbrauns S.1990)

路加寫了兩卷書,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本書(路一1)與(徒一1)開頭都提到提阿非羅,證明兩書是同一作者;尤其(徒一1)說:「我作了前書」,即是路加福音。對此兩書的作者無人提出異議。這兩卷書的文筆典雅,顯示了路加的學養。因為路加是醫生,很可能一面行醫,一面傳福音。按當時保羅有疾病(加四13),提摩太的胃口不好(提前五23),路加必然會對他們常有照顧,然而在路加的著作中一無記載。在他敘述保羅的佈道同工時,在特羅亞以前的行程和活動中,一直使用第三人稱說「他們」如何如何(參見徒十六68),但是當他敘述到保羅在異象中聽到了馬其頓呼聲後(參徒十六9),便改用了第一人稱說「我們」如何如何(參見徒十六1013)。路加曾在腓立比留住一段時間,幫助腓立比的教會工作。保羅和西拉曾一度被下在監裡,路加敘述這件事的發展說:「保羅和西拉二人出了監,見了弟兄們,勸勉他們一番,就走了。」(見徒十六40~十七1),他沒有用「我們走了。」可見這時路加是留在腓立比的;根據(徒廿38)的敘述,「我們從腓立比開船,五天到了特羅亞,和他們相會。」證明路加留在腓立比直到保羅第三次外出佈道返回的路上。後來,保羅回耶路撒冷,路加與之同行,他說:(徒廿一17)「到了耶路撒冷,弟兄們歡歡喜喜地接待我們。」以後,保羅由該撒利亞被押往羅馬去的路上, 路加也一直陪同著保羅,在米利大島遇海難也同在一起,讀(徒廿七l2818)及(徒廿八11114)都用「我們」字樣可知。到了羅馬,保羅在監獄中寫信給腓利門時說:(24)「與我同工的馬可路加也都問你安。」可見路加一直沒有離開保羅,直到保羅第二次被囚即將殉道之時,路加仍在保羅身邊,見(提後四11)「獨有路加在我這裡。」他與保羅共受患難,無人能及。

    路加名字希臘文的意義發光者,這名字在保羅的書信中一共出現三次

1、(門24)「與我同工的馬可、亞裡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

2、(提後四11)「獨有路加在我這裡。」

3、(西四14)「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

    據近世考古學教授約翰、麥克雷( John Mcaulay),在他所著的考古學與新約一書中說:「考古學證明著有新約全書四分之一(事實上超過三分之一)的路加,是位非常細心的史學家。」

    順便提,一般讀聖經的人都感覺新約聖經著作最多的是保羅。不錯,因為新約聖經全部二十七卷,保羅寫了十三卷,幾乎是一半。但如根據經節統計(字數因中文翻譯有難處暫不作統計),比較之下,路加所寫的遠超保羅之上。按全部新約聖經共7959節,保羅所寫的十三卷書信,計共八十七章2033節,占全部新約聖經0.255%。路加所寫兩卷書,計共五十二章,而節數計有3309節,占全部新約聖經0.415%。此外,次多的是使徒約翰寫了五卷聖經,共計1415節;馬太寫了1071節;並提供參。

 

五、路加福音作書時間及地點

   

路加福音作書時間,我們無法確定路加何時完成此福音書的確切時間,不過可以推測,當時馬可福音已經完成,並已開始流傳。根據斯特裡特(Streeter)以及其他人的觀點,認為路加有可能在保羅第二次佈道途中,從該撒利亞的教會中搜集一些編寫福音書的資料,但是最終完稿應在羅馬陪保羅坐監之時,原因本書字數很多(約19448字),較馬太福音(約18298字)多約1200字,需很長時間寫作,一般推測,路加可能在陪伴保羅兩次坐監時,陸續撰寫,所以寫作地點不能確定。

    另據教父愛任紐( Irenaeus)的說法,路加在彼得和保羅殉道後寫成此書。也有人認為(路廿一524)所記的情形,與(太廿四)所講耶路撒冷淪陷的情形更實際,所以路加福音完成時間應在主後七十年之後。但細讀本書第廿一章,對耶路撒冷淪陷情形,無足夠憑據證實,可能事件尚未發生,所以本書作成應在主後六十四至七十年之間。

 

六、路加寫作福音書之物件

 

、路加是希臘人,所以本書特為希臘人所寫。

二、本書一開頭雖然好像是專寫給提阿非羅的,但不需讀完全書,即可感到提阿非羅只是代表性的物件,其內容乃是向萬民作見證。

    ——有關提阿非羅的身分問題,有幾種說法:

    1、路加稱他大人,但查不出他是什麼官員。

2、根據柏克萊( William Barclay)所著The Acts of the Apostles(West-minister)說,提阿非羅乃路加為奴時的主人,他釋放路加自由。

3、他是該撒利亞一位同情保羅的慕道友,是法學家,曾幫助保羅上訴羅馬,路加給他基督福音為要幫助他的信心。等到路加寫使徒行傳(徒一1)的時候,提阿非羅已成為信徒,因此,毋需再稱呼大人了。

(一)根據原文提阿非羅θ ε ο ψ ι λ ο ξ  (Theophilos)THEOS(神),PHILO   (愛)兩字組成,譯為「神的愛」或「神所愛」;含有Love of GodFrind of God兩詞之意。

三、路加一共寫了兩卷經書——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根據下列經節,路加福音非為某一特定人士所寫,乃是全世界的福音,向萬民傳道(路二10)。

    1、基督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二32)。

    2、本書單獨提到撒勒法的寡婦和乃縵的故事,這兩人都是外邦人(路四2527)。

    3、本書一再提到撒瑪利亞人(路九5156;路十33;路十七16)。

    4、本書單獨提到外邦人的日期(路廿一24)。

    5、四卷福音書中提到稅吏和法利賽人的以本書最多,計稅吏11次,法利賽人25次。

    6、本書特別引用(賽四十5)「凡有血氣的,都要看見神的救恩。」(路三6)。

    7、本書獨特的大使命,是向萬邦傳救恩的道(路廿四47)。

 

七、路加寫作福音書之目的

  

       路加為什麼要寫這卷福音書?關於這一問題有很多的討論,尤其與路加有關係的,其中可以看出幾個關鍵性的主題:

    首先,路加在福音書的一開頭的序言(路一14)中,明確說明了他的意圖;他指出他是為一個叫做提阿非羅的人寫的,他說:「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而且,他還說明他故意採用了文學寫作的方式寫作這卷福音書。他更詳細考察了其他人的記載,然後在此基礎上「按著次序寫。」儘管路加並不是完全按照傳記的方式寫作,但是他比其他幾位福音書的作者更清楚地強調了他對歷史記載的關注程度。

    接著,路加說明他所描述的事件是神對於整個歷史的神聖大計畫中的一部份,這一觀點貫穿全書(參見路一1417313546556879;二9143035;四1630;十三3135;廿四4449)。路加明確地將主耶穌的故事與猶太教的歷史聯繫了起來,並且不遺餘力地證明基督教與舊約之間的連續性,同時他也堅持認為耶穌基督就是神的所有應許的成就;因此,以往舊的方式已經被取代了。他清楚地說明,那些跟從耶穌的人,不需要先變成猶太人才能成為基督徒,耶穌來是為了作「照亮外邦人的光。」(路二32)。當路加寫作福音書的時候,外邦人的基督徒數量已經超過猶太人,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係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路加將這些情形作為更大的一幅圖畫中的一部分進行了描繪。在他的記載中,救恩的故事跨越了整個時間,而耶穌的降生、受死、復活,是整個時間的中心,以前的舊約就是指向這些事件;從這一刻開始,所有以後的人類生命變得有意義了(參見路二11;四21;五26;十三3233;廿三4243)。路加使用這一觀點來填補橫臥在耶穌生平事件,以及他為之寫福音書的那些基督徒之間的鴻溝。

    更重要的是路加強調聖靈在整個救恩計畫中的關鍵作用來突出這種聯繫。在故事中有很多地方聖靈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參見路一35;三15182122;四1141619)。通過強調聖靈在主耶穌生命中和教會生命中運行的方式,路加將他所寫的兩卷作品聯繫在一起。他向讀者們保證,儘管彌賽亞耶穌看起來似乎已經死了,雖然祂確實已經復活,但是祂已升天,因此而從舞臺上祂好像消失了;然而祂仍然通過聖靈的不斷做工與他們同在,而且是住在他們裡面的。這一點,路加為了糾正同時代的人,他們因為主耶穌第二次的來臨而變得不夠忍耐。儘管耶穌基督最終降臨是將來一定要發生的事情,然而,耶穌基督通過聖靈在門徒生命中的同在是實實在在的。

    歸納路加寫這卷福音書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一、為要證明歷史上的耶穌。

    ——本書一開頭即表示歷史性的研究(路一14)。

二、為要造就一般信徒(路一1)。

三、為要證明尋找迷羊的救主(路十三37)。

四、為要宣佈萬民的贖罪之主(路一68;路二38;路廿一28;路廿四21)。

——以上經節中的λ ν τ ρ ω σ ι ξ (lutrosis),此字有舊約聖經的背景,(參利廿五2355(民卅五2934)(得二120;)(得三12)(耶卅二69),其中尤以路得記,只有至近的親屬才可以贖回被賣的產業;路加福音告訴大家,主耶穌就是贖回萬民的親屬。

五、為要說明只有這位人子是可親的朋友,祂關懷、關心、關注所有的人——無論是罪人、窮人、弱者、憂傷者、疾病者、失望者、迷失者(路十五)。

六、為要證明通過聖靈在門徒生命中的同在(路一35;四1)。

七、為要說明主耶穌基督第二次降臨的必然性(路廿一2728)

 

八、路加福音主題

   

讀路加福音應先讀(腓二68)。四卷福音書中主耶穌雖曾自稱是「神的兒子」,這一非常獨特的稱謂,只有約翰福音書中出現過,符類福音書中並未這樣說過。此外,主耶穌也從未直接自稱是彌賽亞。這「神的兒子」之稱,除了馬太福音出現一次之外,另五處都在約翰福音裡(太五9)(約三18;五25;九35;十36;十一4)。

    主耶穌十字架上受死、復活,完成救贖工作後,祂的門徒開始在各處公開傳揚這位耶穌就是猶太人所一直盼望的彌賽亞。彌賽亞是希伯來文,希臘文就是基督。當時耶穌和基督二個名字已廣泛地被聯合使用了,或者可說基督已經是耶穌的第二個名字了。雖然這基督的名稱在福音書中使用率並不很多,這一點非常令人驚訝。馬可福音大概是最早寫成的福音書,其中彌賽亞或基督僅出現了七次,而且其中一次是用在福音的標題上(可l一),其餘六次中只有三次提及耶穌就是彌賽亞或基督(參見可八29;九41;十四6162),而這三次之中又只有次(可十四6162)描寫的是耶穌直接承認自己為彌賽亞,更令人奇怪的是,在這個記載中,馬可描寫說,耶穌緊接表明彌賽亞與祂所說的人子是相同的。

    誰是人子?代表什麼意義?這一稱謂,新約聖經中都是主耶穌自己使用,除了(徒七56)司提反殉道時說,看見「人子」站在神的右邊,此外,沒有人用此稱謂的。我們不知道那些確實認識主耶穌的人,在聽到祂在使用此一稱謂時會怎麼想?由於主耶穌的首批聽眾是猶太人,要想得到答案,自然需要瞭解猶太人的宗教傳統。在希伯來聖經中人子一詞通常用於兩個方面。最經常的用法就是表示人類與神相區別;意思強調的是人的軟弱和貧乏,與神的大能和能力形成對比(參民廿三19;伯廿五6;詩八4;一四六3;賽五一12)。有時神稱呼先知為人的兒子,以此來強調他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先知們所得啟示的來源(參結二1;但八17)。

    舊約希伯來文用人子之稱,除以西結書之外,但以理書(但七13)也用過,此名之意指神的選民。而希伯來文「人子」又可用作「吾人」解。在主耶穌降生之前,猶太人中有不經之書以諾預言一書( The Similitudes of Enoch),其中說到「人子是為萬靈的神所選,在神創造三光以先已經存在,祂必為義人的杖,外邦人的光;也必坐在神的寶座上,與神平等。」(I Enoch3771);而在以諾預言二書(II Enoch 13)中卻被模糊地描繪為的個體,似乎也帶有同樣的含義。不過主耶穌自稱人子與以諾書似乎並無牽連。

    研究亞蘭語的人告訴我們,人子這個名詞,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實際意義,只不過用來表示對人的總稱,而非用來描寫某個特定人物的特殊用法。儘管主耶穌毋庸置疑地常常使用過亞蘭語,但所有的福音書都是用希臘文寫成的;而且,按照亞蘭語,這個詞應該是barnasha,這樣,反而使整個事情複雜化了。

    可以查考的,主耶穌在符類福音中用了四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使用了人子這個稱謂:

1、最早寫成的馬可福音用人子來強調主耶穌稱自己具有特殊的權柄,能以神的名義講話。例如:(可二10)「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可二28)「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2、另一場合,主耶穌使用人子這個稱謂,提到將來人子再來,以及升到高天之上,坐在神的右邊,在那裡祂將擔任末日審判的審判者。這種用法與舊約裡但以理書第七章的用法相同。這一點,雖然馬可福音(可八38;十三26;十四62),路加福音(路十七30;十八8;廿一36;廿二69)也這樣的用,但馬太福音比較突出(太十23;十三4l;十九28;廿四2737)。

3、很多場合,人子這個稱謂作為人稱代名詞出現的,他只是作為描寫耶穌成為普通人的一種手段。不同的福音書對同樣事情進行描述時,有的福音書可能使用人子,而另一作者則可能使用。比較(可十45)與(路廿二27),或(太十九28)與(路廿二30)就可發現。

4、福音書中描述主耶穌受苦和受難時,也經常使用這一名詞。特別在馬可福音中使用了十四次“人子” ,其中有九次指主耶穌即將受死。這種非常特殊的用法,顯得與以往對這名詞表達得勝和榮耀有些格格不入。對這一點,實際上舊約聖經中早已啟示給我們,(詩廿二6;一一八22)(賽五二1 3~五三12)所用的人物都是“人子”之意;以此來結合不同的傳統形象,顯示耶穌是古代應許中所預言的那位,祂將通過受難和服事獲得榮耀和人們的擁護。

    總之,福音書中主耶穌稱人子有兩種意義,一為謙卑受苦者,另一為有榮耀權能者。這點在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中表達得最為顯明。

    新約聖經中「人子」的稱呼,除司提反提到一次,啟示錄提到二次之外,共有八十六處,大部分集中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裡;馬太福音以(太十六16)作分野,有二十餘次放在主耶穌被承認是基督的高峰之後。路加福音雖然同樣以主耶穌被承認是基督作分野(路九22),以後人子出現廿二次,但兩者介紹基督的重點不太相同。馬太福音因為表明這位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所以偏重在權柄方面。路加福音則表明這位耶穌基督為舊約中預言的人子,祂是完全人,是世人的模範“神的完人”。

    茲將路加福音26處有關人子的經節提供如下:(路五24;六5 , 22;七34;九2226445658;十一30;十二81040;十七22242630;十八31;十九1 0;廿一2736;廿二22224869;廿四7)。

    簡單綜合地來說,路加福音是一卷尋找的福音,記述神子降世,為要尋找失喪的人(路十九10),尤以膾炙人口的第十五章,其中三個失喪的比喻,說明尋找“等候”  悔改的美喻,全書充滿了人情味的完人。我們的主,體恤我們的軟弱,同情我們的苦楚,祂主動替人裹傷,為人代求,處處顯出愛人之心。

 

九、路加福音寫作筆法和神學思想

   

路加多才多藝,不但是史學家、文學家,又是神學家,尤其說故事的本領,藉主耶穌與不同人物的相遇,帶出豐富的神學思想。(路四1821)「『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卷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祂。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這一段可說是主耶穌基督的拿撒勒宣言,參讀(賽六一12)(賽五八6),是福音書中路加福音所獨有的記載,這禧年觀完全是社會主義的觀念,使奴僕得自由,財富平均分配;難怪會堂裡的有錢人,聽了之後要把耶穌置之死地而後快(見路四2829)。

    此外,路加的政治理念上是一位革命家,近代研究路加的著名學者黎迦特、凱西迪(Richard Cassidy)指出,路加的政治理念中充滿了革命的意識,(路十三13)中無畏強權,亦不與當權者妥協;在同章裡(路四3132)罵希律為狐狸。不過,路加所主張的社會革新,不是以暴力的方式,而是一種和平演變;所以路加介紹主耶穌以愛去感化敵人,用饒恕去化解仇恨,用接納去創造和平。,他寫作的手法從爭戰的天使迦百列出現開始,接著一大隊天兵,首先幾章裡,把以色列上下人等正期待一位領袖,希冀把他們從仇敵手中拯救出來(路一5152697174),這也是馬加比革命的延續思想。隨著成人的主耶穌出現,帶入了新的觀念;這位萬眾期待的救主所宣揚的理念是以愛易暴。首先以行動表現趕鬼、醫病,在每次神蹟之後,把榮耀歸給神,並不突出自己。夾在這些行動中的教訓,叫人認罪悔改,強調才是生活的原則(路六2738)。

    路加敘述故事的手法高明而有次序,首先提出故事的主要角色,隨即環繞主角而發展。福音書的主角當然是主耶穌基督,因此,故事中所發生的事件,都環繞著主耶穌成就神的計畫之始末經過;其中包括面對仇敵的衝突,以色列宗教領袖的對抗和排斥,甚至祂的門徒有時也與祂對立(路九4656,廿二2130)。首段(路一14)中可以讀出我們;然後提出一個外邦人,有勢力的王希律,引出兩個嬰孩的誕生。在描述上,從聖殿的禱告和獻祭開始,接著天使的預言和報喜訊,再加先知的預言和祝福,加上一連串的頌贊,隨著故事進展的變化,使讀者在感覺上已與舊約關聯起來了。路加福音不像馬太福音從君王的家譜開始,也不像馬可福音立刻揭開基督福音起頭,更不像約翰福音直指道成肉身。路加完全以文學的藝術家手法,多方強調福音的普世性,只要看主耶穌首篇的講話:(路四24)「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已經強調自己不局限於本地。此後,彼得被指示網到許多的魚,主對他說:(路五1 0)「你要得人如魚。」到了五旬節,三千人因彼得的講道而悔改得救。再如主差遣七十人外出傳道(路十112),以及大筵席中主人吩咐僕人到路上、籬笆那邊去勉強人進來,都是指著福音要傳給外邦人。路加福音最終的結尾可以與作者另卷書使徒行傳連接起來,這兩卷書把基督耶穌福音的傳統,和教會繼續不斷地事工傳承下去。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路加福音不但重視普世性,較之其它福音書有非常遠大的歷史景觀。

從(路九51)開始,一直到第十九章,這一大段是路加福音最獨特的記載,以和平主義貫穿全部內容,例如(路九5156)對待撒瑪利亞人的寬大,(路十三69)給予第二次的悔改機會。尤其到了主被捕時,不但不動武自衛,反而醫好了捉他之人的右耳(路廿二5051)。至於膾炙人口的十字架上七句聖言的首句(路廿三34)「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更是把主耶穌的仁愛、和平、寬恕、赦免,發揮到了極致。

 

十一、路加福音的敘述可分五段

 

一、故事的起始introduction(路一5~四13

    1、序言。

    2、天使預言施洗約翰的誕生。

    3、加百列預言主耶穌的誕生。

    4、馬利亞尊主為大。

    5、施洗約翰降生。

    6、主耶穌降生。

    7、天使報喜信給牧羊人。

    8、主耶穌與父母進入聖殿。

    9、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

    10、主耶穌受洗。

    11、主耶穌基督的家譜。

    12、主耶穌受試探。

二、故事情節的複雜發展complication(路四14~九50

    1、主耶穌在拿撒勒傳道遭到反對。

    2、主耶穌在加利利旅行佈道。

    3、挑選十二門徒。

    4、教導論福。

5、醫病救人。

三、故事的危機時刻crisis(路九51~十九27

    1、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

    2、主差遣七十人傳道。

    3、主訓人的禱告。

    4、比喻與說教。

    5、述說法利賽人六禍。

    6、對門徒的警戒。

四、故事的趨向解釋falling action(路十九28~廿二46

    1、主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

    2、為耶路撒冷哀哭。

    3、潔淨聖殿。

    4、與猶太教祭司階層的辯論。

    5、預言聖殿被毀。

    6、猶大賣主。

    7、最後晚餐。

    8、在客西馬尼園禱告。

五、故事的結局conclusion(路廿二47~廿四53

    1、主耶穌被捕。

    2、主耶穌受審。

    3、主耶穌被釘十字架。

    4、主從死裡復活。

    5、向門徒顯現。

    6、榮耀升天。

 

十二、路加福音中的主要地點

   

路加福音是一卷依次序寫作的歷史記錄,敘述主耶穌基督在地上一生的言行;從預言、預表的啟示開始,童貞女聖靈感孕,救主耶穌基督降世,主耶穌童年情形等,均有極詳細而明確地介紹。

    本段依據路加福音各章次序,把主耶穌基督一生的行事地點,依序記敘如下:

一、路加福音最先出現的場地是耶路撒冷的聖殿(全書結束亦提及耶路撒冷),介紹基督的先鋒施洗約翰出生的背景(路一9)。

二、緊接著就轉到主耶穌的生長地拿撒勒城,使人認識聖靈感孕的童女馬利亞(路一26)。

三、為要應驗舊約先知所說的預言,該撒亞古士督下令,叫天下人民都各歸各城,報名上冊;因此,約瑟和馬利亞必須上伯利恒,救主耶穌基督於是誕生在伯利恒(路二1)。

    四、主耶穌基督降生於世,頭一件事就是按照律法進聖殿奉獻(路二22)。

    五、主耶穌嬰兒時期在拿撒勒長大,因此,人稱祂為拿撒勒人耶穌(路二39)。

六、滿十二歲成人的主耶穌,初次在逾越節進聖殿聽教師們講道並問問題;因父母找祂,祂開口說了第一句金言:「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路二49)。

    七、主耶穌在約但河受施洗約翰的洗(路三21)。

    八、主耶穌從約但河回來受魔鬼試探(路四2)。

九、 主耶穌初期工作選擇自己的家鄉加利利作祂服事的禾場,於是祂長住在迦百農(路四31)。其間,在拿因城叫寡婦之子復活(路七11);在格拉森趕逐汙鬼(路八36);在伯賽大使五千人吃飽(路九10)。

    十、主耶穌帶門徒登北方的一座高山,改變像貌(路九28)。

    十一、主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撒瑪利亞,那裡的人不接待主(路九54)。

十二、主耶穌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經過各城各鄉教訓人(路十三22)。其間,在撒瑪利亞治好十個長大麻風的(路十七11);在耶利哥使瞎子看見(路十八35);稅吏撒該得救(路十九1)。

    十三、主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為之哀哭,並潔淨聖殿(路十九28)。

    十四、伯法大的村莊和伯大尼,以及橄欖山,是主耶穌受難前常去的地方(路廿二39)。

    十五、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捕(路廿二54)。

    十六、主耶穌在公會前與彼拉多和希律前受戲弄及受審(路廿二63)(路廿三17)。

    十七、在髑髏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路廿三33)。

十八、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復活的主向門徒顯現(路廿四13)。

十九、在耶路撒冷,復活的主向十一個使徒顯現(路廿四33) 

    二十、在伯大尼對面,復活的主向眾門徒祝福後升天(路廿四59)。

 

十三、路加福音的對稱筆法

   

對稱( parallelism)平衡(balance)或說成雙成對(duality)的筆法,也是路加寫作的一大特色,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是兩卷平行鋪排的書,可以從第一章中三次不同的兩個人的對稱事件,引出三段對稱的筆法:1.施洗約翰和救主耶穌的誕生;2.以利沙伯和馬利亞神蹟性的懷孕;3.撒迦利亞和馬利亞的頌歌。接下去不斷地相對平行的描述,直到最後主耶穌在以馬忤斯路上,向兩個門徒說:(路廿四27)「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與開宗明義的(路一34)「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非常明顯,前後對照,路加文藝的筆法實在高明。

    很有意思,路加不像當時一般人的大男人主義者,他非常注意男女兩性平等的觀念,並且努力推廣。在他的寫作中,無論是路加福音、使徒行傳,有關女性的見證非常突出。茲略舉路加福音中兩性平行的故事經節:(四2528)撒勒法的寡婦和敘利亞國的元帥乃縵;(路四3140)在迦百農會堂趕鬼和醫治西門岳母的熱病;(七1117(4956)使一女一男兩個孩子的復活。

    比較強烈對比的,莫過於對法利賽人所說禍福篇和善惡篇。茲列表如下:

(路十八914)法利賽人與稅吏之對話,與(路六2026)蒙福與禍患之對比:

 

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

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

你們饑餓的人有福了!

因為你們將要飽足。

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

因為你們將要喜笑。

人為人子恨惡、拒絕、辱駡你們。

因為他們的祖宗也是這樣接待先知。

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

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

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

因為你們將要饑餓。

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

因為你們要悲哀哭泣。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

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

 

路加福音中人物善惡的對比

    惡的                                                    善的

祭司和利未人…………………(路十2537………………………撒瑪利亞人

財主……………………………(路十六1931)……………………拉撒路

法利賽人………………………(路十八914)…………………… 稅吏

坐首席的人……………………(路十三711)…………………… 最後坐席的人

被邀的客人……………………(路十三1524)……………………未被邀的客人

忙碌的兒子……………………(路十五1132……………………回頭的浪子

 

路加福音中警世格言的對比

 

自高的必降為卑(路十四11                    自卑的必升高(路十八14

失落的必得救(路九24                        保全的必失喪(路十七33

末後的要成為首先的(路十三30)                  首先的將為末後的(路十三30)

 

路加福音全書寫對比的情形大約有二十八處:

 

  1  開卷的敘述與最後的指明(路一23)(路廿四27

  2  施洗約翰與救主耶穌基督的誕生(路一/二)

  3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神蹟性的懷孕(路一)

  4  撒迦利亞和馬利亞頌贊(路一)

  5  西面和亞拿的祝福(路二)

  6  施洗約翰和救主耶穌的事工(路三222)(路七1836

  7  撒勒法的寡婦和敘利亞的元帥(路四2527

  8  迦百農趕逐汙鬼和醫西門岳母熱病(路四3141

  9  兩種潔淨長大麻風的(路五1216)(路十七1119

  10.  論禁食和安息日門徒掐麥穗吃(路五33~六5

  11.  論兩棵樹與兩等根基(路六4349

  12.  論禍與福(路六2026)(路十一4252

  13. 使寡婦之子和管會堂之女復活(路七1117(路八4956)

  14.  差遣十二使徒和差遣七十人傳福音(路九19(路十111)

  15.  當背十字架跟隨主(路九2324)(路十四27

  16.  門徒爭論地位(路九4648)(路廿二2427

  17.  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和好撒瑪利亞人(路九5156)(路十2537

  18.  無知財主與真財寶(路十二16213340

  19.  善僕惡僕與事主不事主(路十二4259

  20.  不結實的無花果樹與從無花果樹學比方(路十三69)(路廿二2936

  21.  安息日醫駝背女人與安息日醫臌脹病人(路十三1017)(路十四16

  22.  法利賽人的酵和婦人藏酵在面(路十二12(路十三21)

  23.  嘆惜耶路撒冷和預言耶路撒冷被毀(路十三3435)(路廿一2028

  24.  藐視福音和背十字架跟隨主(路十四1535

  25.  小兒子與大兒子(路十五1132

  26.  兩個稅吏歸主(路五2732)(路十九110

  27.  大筵席與逾越節的筵席(路十四1624)(路廿二720

  28.  希律想見耶穌基督與見到了囚犯耶穌(路九69)(路廿三812

 

十四、路加福音的飲食觀

  

 因為路加是醫生,在生活上非常重視飲食。他常常把吃喝的觀念融入他的寫作中。路加福音書中不斷地穿插飲食的場面,而且分佈的很平均,全書二十四章,每章都不缺少吃喝或與飲食有關事件之記載。從地上的吃喝,逐漸發展,一直指向天上的筵席為終點。

茲列舉如下:

  第一章(一15)施洗約翰不喝淡酒濃酒。

        (一53)馬利亞尊主頌中:「叫饑餓的得飽美食」。

  第二章(二37)亞拿禁食祈求事奉神。

  第三章(三11)有食物的就分給那沒有的。

  第四章(四24)魔鬼以食物試探主耶穌。

  第五章(五2930)利未歸主在家裡大擺筵席。

        (五3335)法利賽人評主的門徒不禁食祈禱,且又吃又喝。

        (五3839)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

  第六章(六1)安息日門徒掐麥穗吃。

        (六35)大衛吃陳設餅的故事。

        (六21)饑餓的人有福了。

        (六25)飽足的人有禍了。

  第七章(七3334)約翰不吃不喝,人子也吃也喝。

        (七35)法利賽人請主耶穌吃飯。

  第八章 (14)人聽了道被今生的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八55)睚魯的女兒復活,主吩咐給她東西吃。

  第九章(九3)吩咐門徒外出傳道,不要帶食物。

        (九1217)給五千人吃飽。

  第十章(十78)差遣七十人出去傳道,吃喝所住那家所供應的。

  第十一章(十一3)求父賜日用的飲食。

          (十一5)半夜借餅。

          (十一3738)法利賽人詫異耶穌飯前不洗手。

  第十二章(十二2224)不要為生命憂慮飲食。

          (十二3637)主人從婚姻筵席上回來,叫僕人坐席。

          (十二4546)惡僕以為主人遲來,就吃喝醉酒。

  第十三章(十三16)安息日解開槽上的牛驢去飲食。

          (十三26)你們對我(主)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

  第十四章(十四1)安息日主到法利賽人家吃飯,醫治水臌病人。

          (十四811)赴婚筵不要坐首位。

          (十四1214)擺設筵席倒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十四1524)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第十五章(十五2)法利賽人和文士議論耶穌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十五16)浪子恨不得吃豬吃的豆莢充饑。

          (十五23)浪子父家宰肥牛吃喝快樂。

  第十六章(十六19)財主天天宴樂。

          (十六21)拉撒路要得財主桌上掉下來的充饑。

  第十七章(十七78)僕人工作完畢,先給主人預備晚飯後始能吃喝。

          (十七2629)挪亞和羅得的日子,人們又吃又喝。

  第十八章(十八12)法利賽人自言一周禁食兩次。

  第十九章(十九56)稅吏撒該接待主耶穌。

  第廿章(廿46)文士喜愛筵席上的首座。

  第廿一章(廿一34)因貪食、醉酒,累住你們的心。

  第廿二章(廿二720)逾越節的筵席。

          (廿二30)在天國裡坐席吃喝並審判。

  第廿三章(廿三29)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

          (廿三36)兵丁拿醋給耶穌喝。

  第廿四章(廿四30)主在以馬忤斯村子裡與兩個門徒一同坐席。

          (廿四4143)主向門徒顯現,問他們:「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接著,在門徒面前吃了一片燒魚。

    從這些各章中所記的吃喝飲食中,自施洗約翰淡酒濃酒都不喝開始,然後,馬利亞尊主頌,叫饑餓的得飽美食;緊接著,救主生在馬槽中,馬槽是餵養馬匹的工具。以後,主耶穌開始傳道的日子起,禁食後受魔鬼以食物作試探;然後主不斷地使周圍的人得到飽足,最後逾越節的晚餐,甚至付出生命作門徒的糧食。全書有關飲食的描寫有四十八處之多,這些記述,大致上可以分類為:

一、對飲食的觀念。

        飲食的目的是使人得飽足,這是動物天然的需求。在中國古時士大夫的觀念中,寧願餓死也不能失節;主耶穌對飲食的教導中也有這種觀念。路加福音第四章中,主耶穌禁食四十晝夜後,魔鬼首以食物作試探,主耶穌的答覆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但相對的,主耶穌常常和稅吏、法利賽人、有罪的人等一起吃喝,甚至祂被人議論為「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請注意,接下去,主耶穌都用相當的比喻作了答覆。

        通常一般人對飲食吃喝的感覺是歡樂正面的,我們的主對之雖不否認,卻沒有完全的認同;祂把它分為屬天的和屬地的,這一點祂講得非常之多,特別在第十二章中,用比喻講無知的財主及善僕惡僕的報應,到了第十七章引證世代的審判,第二十一章的結語是「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憂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

        前章「對稱筆法」專欄中指出,路加喜歡用對比的描寫,對飲食亦不例外。如(十三2730)提出警告;(十四1524)在大筵席中推辭的人與得嘗美食的人;(十六19~拉撒路與財主的比喻。非常明顯,主耶穌對飲食的觀念完全以屬天和屬地作區分,而且是人們被允許有選擇的自由。

二、藉飲食作教導。

        主耶穌往往在餐桌上借機作教導,祂對飲食的教導可區分為對眾人的和對門徒的,因為應用不同;特別用在悔改的罪人身上更加明顯。

    茲略舉三處:

  (路五2932)稅吏被召,在家大擺筵席;主耶穌對發怨言的人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路七3650)主耶穌在法利賽人西門家吃飯,有一個有罪的女人用香膏抹主,主教導西門「愛大赦免也大。」

  (路十九110)撒該悔改,主耶穌住進他家,祂向私下議論祂的人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此外,在(路九1017)給五千人吃飽,及(路廿四3335)在以馬忤斯路上與兩個門徒一同進餐後,立刻帶來了信心的回應,顯明了祂的身分。

      總之,路加福音對飲食的觀念和教導,不僅是使人得飽足、釋放和盼望。其中包含的,從今天的坐席一直延伸到將來天國裡的坐席;由思想帶進生活中;從現在達到將來;

  自個人關係至整體歸一;是涵義深廣的神學思想。

  茲綜選七處供參:

1.(路七3435)罪人朋友。

2.(路十一3744)著重外表。

    3.(路十四711)爭坐首位。

    4.(路十四1214)邀請對象。

    5.(路十四1524)設筵之喻。

    6.(路廿二1420)設立聖餐。

    7.(路廿二30)天國的筵席。

 

十五、路加福音的分段

 

一、序言(路一14)。

二、人子的降生(路一5~二39)。

     1、施洗約翰的降生(路一580)。

     2、耶穌的降生(路二139)。

三、人子的童年(路二4052)。

四、人子的預備(路三1~四13)。

     1、開路先鋒(路三120)。

     2、耶穌受洗(路三2122)。

     3、家譜(路三2338)。

     4、耶穌受試探(路四113)。

五、人子的工作(路四14~五39)。

     1、在拿撒勒(路四1430)。

     2、在迦百農及加利利各會堂(路四31~五39)。

六、人子的被棄(路六1~九27)。

     1、初期(路六1~八56)。

     2、後期(路九127)。

七、人子的訓練(路九28~十九28)。

     l、定意往耶路撒冷(路九28~十三21)。

     2、起程往耶路撒冷(路十三22~十九28)。

八、人子的受苦(路十九29~廿三56)。

九、人子的復活(路廿四143)。

十、人子的升天(路廿四5053)。

 

十六、路加福音全書內容大綱

    

(可分七大段)

壹、序言(路一14——作書者的見證。

貳、人子的背景(路一5~四13——自祂的先鋒開始至宣道之預備妥善為止。

三、人子的工作(路四14~五39——分在拿撒勒的宣道工作與在迦百農的宣道工作。

肆、人子的被棄(路六1~九27——分初期,後期兩期。

伍、人子的教導與訓練(路九28~十九28——分立意往耶路撒冷時期與往耶路撒冷途中。

陸、人子的受難(路十九29~廿三56——赴義的一周。

柒、人子的得勝(路廿四153)——人子的復活。

 

壹、序言(路一14

一、受信者:提阿非羅大人(詳見綜觀第六章、寫作物件之二)。

二、神話語前的侍立者:莊重神聖的立場。

三、作書經過:雖然已有別人報導耶穌的事蹟,但仍說明此書之需要。同時也陳述自己寫作的方法和資料的來源。

  1、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

    ——指舊約聖經的預言,到如今已完全應驗之事。

  2、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

    ——作者本人雖未親見耶穌,但在目擊那些獻身傳福音的人身上領受的見證傳給了他。

  3、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

    ——作者不是馬馬虎虎人云亦云,是按次序,十分完整地作成報導的。

  4、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

    ——路加所記的主耶穌,從祂出生前的預言,一直記到祂復活,升天,井然有序。

四、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詳見綜觀第十六章之貳、兩約之間的觀察)。

 

貳、人子的背景(路一5~四13

一、祂的降生(路一579

    ——第一章介紹先鋒的誕生;第二章專述主耶穌的降生。

   (一)主耶穌與施洗約翰的關係。

         1、母親與母親有親戚關係。

         2、同蒙天使報喜。

         3、同是神蹟所生——但人子更是神蹟中之神蹟。

         4、先鋒的使命是預備性的;人子的使命是拯救性的。

         5、兩人之誕生均應驗舊約預言——約翰應驗以利亞身分(路一17);主耶穌應驗大衛之約(路一3233)

         6、兩人都在母腹中即蒙聖靈充滿(路一1535)。

         7、約翰之父撒迦利亞稱頌神之大能(路一4655);人子之母馬利亞尊主為大(路一6779)。

   (二)人子之早年(路二139

         1、人子之降生(路二120——成為家傳戶曉的故事,全世界人士慶賀紀念尊榮。

         2、先知的福頌(路二2139——當時以色列人專心盼望彌賽亞來臨,路加選記西面與亞拿(一男一女作為代表),歌頌人子的話,充滿了預言性的語句,遙指人子將來的工作。

   (三)人子的童年(路二4052

         ——只有路加記載主耶穌的童年。

         1、童年時早有以父事為念的心志(路二49)。

         2、十二歲時到聖殿的情形(路二51)。

         3、早年行事全合神的喜悅(路二52)。

二、祂的先鋒(路三123

    ——路加用交替式寫法,交待完了人子降生的事蹟,又回到敘述先鋒的工作。

         1、預備人子的路(路三120)。

         2、為人子施洗(路三2122)。

三、人子的身世(路三2338

——路加從(路三23)開始正式介入主題,人子的一生開始,先述說祂的身世,家譜,把祂引到人類始祖亞當那裡,指出祂是也是,是全地人類的救主(不僅是指某一國,某一族的)。

四、祂的預備(路四113

    ——人子的受試探,與馬太所記略有不同,且多了小節。

 

三、人子的工作(路四14~五39

—、在拿撒勒的宣道工作(路四1430

    ——第14節用回到兩字,便跨越了整個初期猶太宣道時期。

    主耶穌在會堂裡讀經,故意挑選以賽亞書中彌賽亞的預言,並應用在自己身上。

二、在迦百農的宣道工作(路四31~五39

    ——其間有七件事蹟。

         1、在安息日趕鬼(路四3137——要義與目的:指出彌賽亞的權柄。

            a.(第34節)連鬼也認出來。

            b.(第37節)人子的名傳遍四周。

         2、醫治西門岳母的病(路四3841——彰顯彌賽亞的神蹟;(第41節)連鬼也認出祂是彌賽亞。

         3、廣傳神國福音(路四4244——神國福音傳遍加利利。

         4、呼召門徒(路五111——呼召門徒廣傳福音,藉著神蹟堅固他們的信心。

         5、醫治長大麻風者(路五1216——指出人子之愛人的行動。

         6、醫治癱子(路五1726)——(第17節)含愛國家愛領袖的暗示;(第21節)被拒絕的開始。

         7、呼召利未(路五2739——承上文指出國家領袖拒絕人子。

 

肆、人子的被棄(路六~九27

一、被棄的初期(路六~八56

    ——其事蹟如下:

     1、安息日事件:

        第—安息日(路六15——門徒掐麥穗事件,指出人子超越此日是人子自有之權柄。

        第二安息日(路六611——治癒枯乾手事件,引起反對者殺念。

    2、選召門徒(路六1216——為了門徒,整夜禱告。

3、教訓門徒(路六1749——此段比馬太福音登山寶訓略簡,是人子對世人的期望。

    4、醫治兩件絕症:

       a.治癒百夫長之僕(路七110——指出外邦人認得人子之權柄且具極大信心,而以色列人則無。

       b.治癒寡婦之子(路七1117——指出人子之權能及憐恤之心,彌賽亞出現了。

    5、施洗約翰的疑惑(路七1835)此段看出:

       a.人子彌賽亞之身分。

       b.一個不肯接受彌賽亞的世代。

       c.只有少數人接受彌賽亞。

6、在法利賽人西門家中吃飯(路七3650——人子與罪人交友,是真愛的功課,反示以色列仍在罪中,缺乏真愛。

    7、四處傳道(路八121):

       a.同去的人——十二使徒與愛主的門徒。

       b.所傳的道——與馬太福音天國的比喻相同。

       c.活的教訓——信主的皆為神國親屬。

  8、平靜風浪(路八2225——彰顯權柄,堅固門徒信心。

  9、趕逐群鬼(路八2639——鬼也認得人子的權柄。

  10、又醫治兩件絕症(路八4056):

      a血漏復活都是生命關鍵。

      b.指出“求”與“信”的重要。

二、被棄的後期(路九127

    1、差遣十二門徒(路九16——人子賜給他們行彌賽亞的權柄與能力。

       【參(太十56)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2、給五千人吃飽(路九717——人子故意離迦百農,避希律于伯賽大,在那裡大施恩憐的大能。

3、彼得的呼認(路九1827——以問答方式考驗門徒對祂的認識;在上十字架前最後一次堅定門徒對祂身分的信心。【參(太十六)較詳。】

 

伍、人子的教導與訓練(路九28~十九28

    ——專門訓練門徒的時期。

    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境內,主耶穌問門徒「人子是誰?」後,預言必須在耶路撒冷遇害,這是背負棄絕祂的結果。因此,祂一面面向十字架,踏上耶路撒冷之路,一面特別加強著重對門徒的訓練。路加用特別的字眼從此  (路九1827),“往”(路十三22),必須(路九22)。

一、立意往耶路撒冷時期(路九28~十三21

    1、變化形像(路九2836——應驗與解釋並啟示彌賽亞國。

    2、醫治鬼附者(路九3745———責備不信的世代,預言不信之世代必殺人子。

    3、論誰為大(路九4650——接待人子如同接待小孩是偉大的接待。

    4、責備門徒(路九5156——救人以愛,不是去消滅。

    5、論真正的跟從(路九5762——跟隨主要徹底不回頭。

    6、差派七十人(路十124——表示全世界及外邦人,參(約四3542)。

       a.宣告神國降臨(路十911

       b.不聽的即棄絕(路十16

       c.他們的宣告正是神國的降臨(路十24

       d.證明人子所獻之國是地上之國,屬靈之國在舊約已經有了(路十24

    7、與律法師辯論(路十2537——以好心的撒瑪利亞人作比喻:

       a.指出律法的精要(路十27

       b.人子慈愛之心(路十33

       c.暗示利未人的無慈心(路十33

    8、在伯大尼受接待(路十3842——指出何為上好的福分。

    9、教導人禱告(路十一113)——重心在:

       a.不灰心。

       b.不隨便。

       c.不間斷。

    10、趕走啞吧鬼(路十一1436——人子之能力被誣。

    11、責備國家領袖(路十一3754——宣告法利賽人三禍,律法師三禍。

    12、警告門徒(路十二112——要防法利賽人的酵;他們不怕神,但門徒要怕。

    13、警戒貪心(路十二1334———以無知財主作比喻,戒貪心;另以天父必看顧,以堅定門徒信心。

    14、論真僕人(路十二3548——“儆醒為作僕人之要素,因主人必再來。

    15、論主再來(路十二4959——主再來是要施審判,不是要太平。

    16、論真悔改(路十三19——主再來時,惟真悔改方能逃避審判。

    17、又在安息日治病(路十三1017)——人子是安息日之主。

    18、論神的國(路十三1821——以兩個國作比喻,喻神國之進展。

二、在耶路撒冷途中(路十三22~十九28——事蹟與上段之主題大同小異。

    1、 要努力進神的國(路十三2230——神的國中包括外邦人。

    2、 哀歎耶路撒冷(路十三3135——歎聖城必荒涼。

    3、 教訓國家領袖(路十四135

        a.教訓憐恤(藉治病)。

        b.教訓謙卑。

        c.教訓救恩。

        d.教訓作門徒。

    4、 三個失喪的比喻(路十五132——另一場的教訓。

        a.失羊之喻——聖子之愛。

        b.失錢之喻——聖靈之愛。

        c.浪子回頭——聖父之愛。

    5、 對門徒的教訓(路十六131

        a.作忠心的管家(不貪財不義)。

        b.因貪財拒絕救恩(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

   6、論勿使人跌倒(路十七14)——不恕人使人跌倒。

   7、論信心的力量(路十七56——可拔樹填海。

   8、論僕人的本分(路十七710——僕人分內之工作不計報酬。

   9、論感恩(路十七1119——無感恩者像以色列,不可效學。

  10、論神國的來臨(路十七2037

      a.對法利賽人說(路十七21——神的國在人的心裡。

      b.對門徒說(路十七24——末日人子降臨的時候。

  11、論禱告(路十八114——用比喻教訓,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12、論入神的國(路十八1517——要真誠無邪。

  13、與少年官論永生(路十八1830——貪財自義的人很難進神的國。

  14、預言被殺(路十八3134)——第二次宣告往耶路撒冷的目的。

  15、醫治瞎子(路十八3543——在耶利哥城三件事蹟之一。

  16、呼召撒該(路十九110——人子來的目的,尋找失喪的人。

  17、天國的比喻(路十九1127——人子要離開,但還要再來,在此期間要忠心。

 

陸、人子的受難(路十九28一廿三56)

星期日(路十九2846

    1、騎驢進耶路撒冷(路十九2940——引證自己是彌賽亞。

    2、為耶路撒冷第二次哀哭(路十九4144——預言耶路撒冷傾覆。

    3、潔淨聖殿(路十九4546——彰顯彌賽亞的權能。

星期一(路廿1~廿40

    1、辯論權柄問題(路廿18

    2、兇惡園戶的比喻(路廿918

    3、辯論納稅問題(路廿1926

    4、辯論復活問題(路廿2740

星期二(路廿41~廿一4

    1、宣告自己為彌賽亞(路廿4144

    2、對門徒的勸戒(路廿4547

    3、稱讚寡婦的奉獻(路廿一14

星期三(路廿一5~廿二6

    1、橄欖山宣告預言(路廿一538

    2、國家領袖設計殺人(路廿二12

    3、猶大賣主(路廿二36

星期四(路廿二771——此段特寫鏡頭比其它三卷福音書更充滿人情味。

    1、最後晚餐(路廿二723——設立聖餐永作紀念。

    2、門徒爭誰為大(路廿二2430——最深的學習。

    3、預言彼得不認主(路廿二3138——跟隨者的軟弱。

    4、客西馬尼園禱告(路廿二3946——順服神旨。

    5、被人出賣(路廿二4753——羔羊的態度(第51節)。

    6、全晚受審(路廿二5471——受盡辱駡。

星期五(路廿三155——此段人情味更濃厚。

    1、最後被定罪(路廿三125——罪雖無可尋,卻仍被定罪。

    2、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路廿三2649——三句最重要的禱告。

3、放在墳墓裡(路廿三5055——在樂園裡。

星期六(路廿三56——(安息日)在墳墓裡。

星期日(路廿四149——主已經復活了;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柒、人子的得勝(路廿四152

    人子乃神子,豈受墳墓監禁,復活是早在祂自己的預言中。

—、人子的復活(路廿四143

    1、復活的消息(路廿四112——空墳墓與空信心相遇。

    2、復活後的顯現(路廿四1343

       a.與兩人同行談話(路廿四1327)。

       b.在以馬忤斯的顯現(路廿四2835)。

       c.在耶路撒冷的顯現(路廿四3643)。

二、人子的託付(路廿四4449——教會的大使命。

三、人子的升天(路廿四5053——門徒的盼望等候。

 

十七、路加福音初段敘述的綜讀

 

壹、(一14)序言中對寫作本書目的的析解:

——1、雖然已有別人報導主耶穌的事蹟,路加仍說明此書之需要,同時也陳述自己寫作的方法和資料的來源。2、著書之目的、方法、態度及考察事蹟等情形,記得很清楚。3、神的感動並不使人失去他的個性,此四節經文說出人的因素與神的啟示聯合。

一、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指舊約聖經的預言,到如今已應驗之事。

二、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作書的本人雖未親見主耶穌,但在目擊那些傳福音者的身上,領受的見證,傳給了他。

三、五旬節後的使徒均已口述傳講主耶穌的言行;及至漸見使徒離世,就有人搜集口傳成書。——此書之前,已有馬可、馬太等書之外,尚有其它片段或較完整的著作。

四、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作者不是馬馬虎虎,人云亦云,是按次序,十分完整作報導的。

五、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路加所記的主耶穌,從他出生前的預言,一直記到祂復活、升天,井然有序。

六、使你知道所學之道——原文「問答時所學習之道」( concerning which thou hast been taught of words)(有譯作「所受教的道」),指可能以問答方式所學習的。

七、都是確實的——這就是寫本書的目的。

 

貳、路加在(路一45)之間,有意補述基督降生前的史實之啟示。

一、主耶穌降生前,追溯到瑪拉基時代之四百年間,注意以色列國情形的,大多偏重以色列人對抗佔領者的英勇事蹟;其實這些都和神的國度無關。

二、一般人對兩約之間的四百年,都認為是一段黑暗時期,伏在外邦權勢之下,沒有君王,沒有先知興起,沒有神的話語,沒有神的作為,一直等到神兒子道成肉身。——主第二次再來也是同樣情形。

三、事實上兩約之間絕不可能沒有得勝的生命和屬靈的見證,沒有神的啟示和話語。神的原則不會改變,永遠為自己留下七千人。

1.(瑪三1617)「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祂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祂名的人。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

2.路加福音第一、二兩章中,出現幾位非常傑出的得勝者,像撒迦利亞、西面、亞拿,他們是兩約之間末期的人,他們知道父神心意,且在神面前有屬靈的交通。施洗約翰是結束舊約者,也是新約的開始者。

三、耶穌基督降生前後的屬靈重要人物:

一、撒迦利亞——亞比雅班的祭司,生命的得勝者。

1.屬靈生命的影響力——在敬拜荒涼的時代中,這位祭司按班次在神面前供職的時候,眾百姓同撒迦利亞站在神一邊,心向神,在外面禱告,實屬難能可貴。

2.進殿燒香——屬靈生命最好的表現常是在禱告生命上。他的禱告重在道成肉身者的使命。

3.香壇的右邊有主的使者向他顯現——右邊是尊貴的地位;屬靈的禱告越過幔內,到達施恩寶座前,帶來神的顯現。

    4.神應允他的所求——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

    5.信心軟弱求憑據——自覺夫婦年紀老邁,缺乏信心。

6.天使的回應與警示——天使加百列回答撒迦利亞,奉差遣而來報好消息;只因不信,必啞巴直到事成之日。

  ——加百列為七大天使之一。根據(以諾書廿7)七位天使之名如下:嗚利列、拉法列、拉古列、米迦列、撒利列、加百列、利米列。

    7.百姓見他啞巴,明白他在殿裡見了異象——證明神仍施作為。

    8.他的妻子以利沙伯果然懷了孕——神是信實的。

    9.他們的兒子出生——按照聖靈指示,取名約翰。

    10.被聖靈充滿說預言——發出偉大的頌讀。

二、馬利亞——(希伯來語與米利暗同字義)完全順服的生命。

    1.專報消息的天使加百列奉差遣往加利利的拿撒勒——基督生長和工作的地方。

    2.天使往訪的物件是馬利亞——已經許配大衛家的約瑟,尚未過門的童女馬利亞。

3.天使宣告降生的神聖信息——聖靈要使她懷孕生子,起名耶穌(希伯來語與約書亞同字義),意為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稱為至高者的兒子,祂的國沒有窮盡。

4.必然的害怕與驚慌——天使兩次宣佈蒙了神的大恩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

    5.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神藉著祂的話作成一切的事。

    6.完全順服的表現——我是主的使女(handmaid),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7.衷心的頌贊——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她的禱告重在道成肉身者的生命。

      a.感謝神的大恩(路一4648

      b.頌贊主的憐憫及祂的聖名(路一4950

      c.神要趕散狂傲的,高升謙卑的(路一5153

      d.將要生下的兒子是要應驗神的應許(路一5455

    8.聽見牧羊人來尋見後所說的話——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復思想。

三、以利沙伯——亞倫的後人,蒙主眷顧的生命。

    1.年老懷孕——除掉人間羞恥,以色列婦人不生育是羞恥(見創卅23)。

    2.遇馬利亞被聖靈充滿——彼此所懷的胎都是有福的。

    3.給孩子起名約翰——因為有主與他同在。

四、野地裡的牧羊人——最早聽見佳音和第一次報佳音的人。

    1.被榮光四照而害怕——有天使站在他們旁邊。

    2.第一次聽見天使所報大喜的信息——因救主基督降生是關乎萬民的。

    3.信息的內容——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4.很容易辨別的記號——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謙卑的記號)。

    5.天兵天使的讚美——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6.遵照指示往伯利恒去——果然看見所成的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

    7.到處傳說所聽所見的——歸榮耀與神,讚美祂,傳揚祂。

五、西面——兩約之間最後的先知。

    1.這人又公義又虔誠——得勝者。

    2.素來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有異象得啟示的人。

    3.又有聖靈在他身上——屬靈的光景。

4.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一個為著專一目的而留在地上、活在地上的人。

    5.受了聖靈的感動——對聖靈十分敏銳感動。

    6.進入聖殿——順服迅速。

    7.正遇見嬰孩的主——面對面的見主。

    8.用手接過祂來——雙手擁抱基督,極端的滿足。

    9.稱頌神——一篇重要而偉大的預言。

      a.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聖徒最好的結局。

      b.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懷抱榮耀的救主。

      c.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救恩臨到萬邦。

      d.是照亮外邦人的光——救恩不限於以色列。

      e.也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救恩先是猶太人,然後是外邦人。

    10.祝福的話(這孩子被立)——救主遭遇的預言:

       a.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叫許多人心眼被開,接受主而興起;亦叫一切拒絕主的人跌倒。

      b.又要作譭謗的話柄——仇敵對主說盡了每一句譭謗的話。

      c.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基督是光,所有人心中的情形都要被光照顯明。

      d.孩子母親的心也要被刺透——十字架下馬利亞的心像被刀刺透;天上父神的心如何呢?

六、亞拿——年邁守寡的女先知。

    1.寡居已久——出嫁七年即守寡,如今已八十四歲。

    2.禁食祈求常年不離聖殿——晝夜虔敬事奉神。

    3.預言嬰孩基督——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

 

、對救主耶穌童年的記述。

    ——路加和其它三卷福音書不同之處。

馬太福音——從救主耶穌基督的家譜開始,然後講聖靈感孕,救主降生伯利恒,東方博士來拜,希律王怒殺男孩,約瑟全家逃往埃及,以後回國在拿撒勒長大,中間

並無救主童年的記載。

馬可福音——描述救主耶穌基督是奴僕的形像,僕人不需帶家譜上工,亦不需說明幼年情形,所以,一開始就是工作。

約翰福音——介紹一位神的兒子,所以,從道成肉身開始,其他都不需要。

路加福音——敘述主耶穌是人子,一位完全人,不但家譜溯自始祖亞當,且聖靈感孕相關的其他關係人都作了詳細的報導,獨有路加將主耶穌的童年生活,非常生動

地轉告了讀者。

   

路加福音特有的救主童年生活:

一、長大的地方——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獻祭、受割禮)辦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的自己的城拿撒勒去。

二、長大的情形:

1.隨家屬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據(申十六16)所有以色列人滿十二歲的男丁每年都要上聖殿守七天的節期,表示遵守律法。

2.家屬回家時祂仍留在殿中——真實的羔羊來到。(祂留在殿中四天,和釘十字架前在耶路撒冷四天一樣,是鑒察羔羊瑕疵的時候。)

3.以為祂在同行人中,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不著祂——祂雖在人們中間,但並不是在我們想像的人中間。

4.發現祂在殿裡,一面聽、一面問——我們都是迷失者,悟性昏暗,只有祂多方面瞭解我們。

5.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救主降生在地,開口的第一句話,驚天地而泣鬼神。祂來乃是遵行父的旨意,拯救世人;是四卷福音書最重要的一句話。

 

伍、施洗約翰和主的關係。

    ——路加和其它三卷福音書不同之處。

    馬太福音——介紹施洗約翰的生活和施洗的目的與意義。

    馬可福音——只講施洗約翰的生活與傳道的話。

    約翰福音——專為主作見證。

    路加福音——對這位救主先鋒多方的敘述。

一、在救主先鋒工作之前,屬地的權勢都站主耶穌的敵對面。

    1.他們都是仇敵國度控制的人。第一個人是希律(有關希律和他的家屬,詳見下章)。

    2.下列一連串的權勢人物都與謀殺主耶穌有關。

      a.猶太巡撫本丟、彼拉多——宣判主耶穌死刑者。

      b.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主耶穌家鄉的統治者。

      c.希律的兄弟腓立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趨向的惡勢力。

      d.希律的另一兄弟呂撒聶亞作比利尼分封的王——勢力雖小,亦能影響。

      E.亞那和該亞法大祭司——積極謀殺主耶穌者。

二、施洗約翰的生活。

1.住在曠野——天然生命最不能忍受的地方,無糧食、乏水,也沒有人的尊重、名利、權勢、地位,孤單無依。

2.曠野發聲——呼喊要預備迎見主,這聲音要傳達進入人的心,這是十字架生命的表現。

三、施洗約翰的職事。

    1.神的話臨到他——他是最大的先知。

    2.到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a.被稱為施洗約翰,不僅成了他的職事,更是成了他的生命。

      b.在約但河,站在天然生命的死地。

      c.悔改原文意義是轉向或轉回,是神要祂的百姓轉回向神。

      d.洗禮乃是指著基督十字架的事。

3.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賽四十35)。天然生命好像不能走的路,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崗都要削平!彎曲的地方都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都要改為平坦!這樣,凡有血氣的,都要看見神的救恩。

四、施洗約翰的信息。

1.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人類始祖亞當墮落之後,人類生命的價值像毒蛇的生命,無法改變,只有除滅;在最後日子來到之時,要在神的極大忿怒中受審判。

2.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從一忉事物轉向神,生命上的改變,生活所流露的,就有基督馨香之氣。

3.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若不悔改,邪惡生命仍舊是邪惡生命。石頭在聖經中預表復活,神能從外邦人中興起他的兒女來,感謝主!今天,石頭已經呼叫起來了。

4.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樹根是整棵樹的生命本質;十字架的工作不是修理一些枝子,或砍掉一些枝子。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要連根整個砍掉。凡屬老舊生命,毒蛇的生命,都要毀滅在末日審判之下。

5.悔改之後當如何行——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神只過問人悔改之後的生活,神不過問人悔改之前的事。約翰答覆三種人的話,他並不譴責他們的職業,他所指出的是當時與這些職業經常相連的不道德的行為。人與人之間應不分階級,大家公平相處,慈愛相待,這是天國子民的生活。

      a.對眾人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約翰是傳國度的福音,衣與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衣是幫助外面的,食是滿足裡面的,都與生命有關。這命令並不難行,只要有天國子民的性格,即能實行。

      b.對稅吏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公平的原則。

      c.對兵丁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這裡有三種情形:1.不以強淩弱。2.以誠待人。3.不貪心。

五、施洗約翰為基督所作的見證。

    1.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這位要來的才是基督,是道成肉身,神的獨生子。

2.我就是給祂解鞋帶也不配——當時猶太家庭,客人來臨,僕人要為之解鞋帶。要來的這一位太偉大了,我約翰就是能做祂的僕人也不勝光榮。

3.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我只是用水給你們施洗,是悔改的洗;這位要來的,祂要施聖靈重生的洗,若不受祂的靈洗,將來就要受祂審判之火的洗。

    4.祂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祂的場——祂要潔淨神的家或純淨人類。

    5.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真實的生命都收歸祂自己。

    6.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把不是真生命的都毀滅了。

六、主耶穌接受約翰的洗禮。

1.耶穌受了洗——救主在公開職事之前,必須先宣告放下祂聖潔的自己,理當盡諸般的義。

2.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首次提到主耶穌禱告。主雖來到地上,仍不斷與父神交通,(帖前五1718)「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腓四6)「凡事籍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天為之開了,主曾告訴拿但業,(約一5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3.聖靈降在祂身上,形狀彷佛鴿子——(多三5)「祂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籍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這裡是成位格的聖靈,形狀有如鴿子,作生命、馴良、溫柔、卑微的生命。

4.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神愛世人,將獨生子賜給他們,因著主表明甘願站在十字架死地,順服神最大的旨意,使父喜悅而稱祂為愛子。

七、約翰被囚與約翰和主耶穌的關係。

1.希律因他兄弟之妻希羅底的緣故,受了約翰的責備——仇敵抵擋福音,並逼迫首先站在神兒子這邊的人。

    2.希律把約翰收在監裡——他所行的一切惡事,又另外添了一件。

3.約翰在監裡聽見主的行事,觸動天然的感覺,產生了懷疑,打發門徒去問主:「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侯別人呢?」——主耶穌的回答:「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風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這些,只有神子彌賽亞能辦到。

    4.主稱讚約翰的話——他為基督預備道路;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

 

十八、希律和他的家屬

   

路加福音開卷出現的第一個人提阿非羅是我們不熟悉而陌生的,接下去立刻提到一個著名而極有權力的人希律。嚴格說來,希律不只是個人的名字,是個王族世家的名號,聖經裡提到希律的不只一人。(路一5)所說的希律是當時管治巴勒斯坦一帶的希律大王(或說大希律)。根據猶太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所著猶太史第十八章「希律大王」所記,此人殘暴無情,且性格善變,任何反對他的政策或令他產生不愉快的事,都會受到他的暴力處置,甚至殺害自己的親人也毫不留情,除了殺死愛妻瑪利安美( Mariamme)以及兩個兒子亞力司大( Alxsta)和亞裡斯多布(Aristobulus),在他臨死前五天,下令殺死一般認為將接他王位的兒子安提派特( Antipoter);從他下令屠殺伯利恒所有嬰孩事,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他的行為完全相符。

希律大王受羅馬皇帝猶流該撒( Julius Caesar)的封賜,管治巴勒斯坦一帶,封號稱為猶太人的王。他名義上是猶太人,其實是以東人的後裔。他的祖父被猶流該撒封作以土買(即以東地)的總督,父親被任命作猶太省的總督,希律本人於主前卅七年正式受封作王,死於主前四年。他死後,封地分賜給幾個兒子(詳見下列大希律王死後王國劃分圖)。  

聖經中提到希律大王的兒子計有 :

1.希律亞基老( Archelaus)是希律大王的繼承人(見太二22)。

2.希律安提帕( Antipus)就是殺施洗約翰的那人(見太十四1;可六14;路三1),他是加利利和比利亞的分封王,任期自主前四年至主後卅九年。

3.希律腓力第一 (Philip's I),是希律安提帕所娶希羅底( Herodias)的前夫(見太十四3;可六17;路三19)。

4.希律腓力第二( Philip's II),是在約但河東另一個分封的王(見路三1),任期自主前四年至主後卅三年。

    希律大王尚有兩個兒子亞裡斯多布和安提派特(都被希律晚年時處死),聖經裡並未記載。亞裡斯多布生有一子一女,兒子亞基帕一世( Agrippa I),是殺使徒雅各的希律王(見徒十二124);女兒名希羅底(Herodias),她先嫁給叔父希律腓力第一,後來又嫁給另一叔父希律安提帕,施洗約翰因為指責安提帕,結果被他所殺。希羅底有一個女兒名莎樂美( Sallome),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希律大王的兒子希律腓力第二。總之,這一家人男女關係亂七八糟,兄弟閱牆,害人無數。

 

希律家屬表

   

 

 

 

 

 

 

 

 

 

 

 


 

 

 

 

   希律腓力二世(B.C.4A.D.34

   (以土利亞及特拉可尼的分封王)

 

 

 

   亞基老(B.C.4A.D.6        希律卡爾西斯

   (猶太以土買的統治者)

 

 

                                                      土西拉()

                                                      腓力斯(婿)

   亞裡斯多布                                        (A.D.5259)

  (聖經未提及)                                     (審問保羅者)

                                 希律亞基帕一世

                                A.D.3744

                                (猶太的王)         希律亞基帕二世

                                                    (保羅曾向他自辯)

   希律安提帕(B.C.4A.D.39    

  (加利利及比利亞分封王)

  (殺施洗約翰者)

 

 

 

 

   希律腓力一世(未作王)         希羅底      莎樂美

  (希羅底第一任丈夫)

 

 

   安提派特

  (聖經未提及)        

 

希律家屬事蹟

姓名

時間

統治範圍

主要事蹟

經文

母親

妻子

大希律

()

B.C.37A.D.4

猶太全地 (包括加利利.以土利亞.特拉可尼)

救主耶穌降生後屠殺伯利恒男嬰

太二119

路一5

 

多麗斯.瑪利安妮Ⅰ.瑪利安妮Ⅱ.瑪爾黛斯.克麗奧佩特拉

希律腓力Ⅱ

(分封王)

B.C.4A.D.34

以土利亞.特拉可尼

 

路三1

克麗奧佩特拉

撒羅米,他侄女希羅底的女兒

亞基老

(分封王)

B.C.4A.D.6

猶太.以土買.撒瑪利亞

約瑟與馬利亞攜主耶穌自埃及返拿撒勒

太二1923

瑪爾黛斯

與前妻離婚,改娶葛拉菲樂

希律安提帕

(分封王)

B.C.4A.D.39

加利利.比利亞

殺死施洗約翰,彼拉多將耶穌送交他審問

路三1

太十四112

瑪爾黛斯

與阿拉伯公主離婚改娶希羅底,他的嫂子也是他侄女

亞利多布

死於B.C.10

 

 

 

瑪利安妮

娶大希律么妹莎樂美之女柏妮絲

希律腓力Ⅰ

(未作王)

死於A.D.34

 

希羅底的第一任丈夫

 

瑪利安妮

希羅底,他的侄女

安提派特

 

 

 

 

多麗斯

 

查西斯希律

 

 

 

 

 

百尼基,他的侄女

希律亞基帕

A.D.3744

猶太全國

殺死雅各,將彼得下監,後被蟲咬死

 

柏妮絲

娶伯父法賽爾之女

希律亞基帕

 

猶太全國

與非斯都審問保羅,保羅向其自辯

 

 

和姊姊百尼基結婚

 

大希律王死後其王國劃分情況圖(略)

 

十九、救主耶穌基督的降生

 

一、救主降生與世界史的年代的關連。

    福音書中獨有路加把自己所記載的與世界史的年分關連起來的。亞古士督( Augustus)原名渥太維(Octavius)他剷除了政敵安東尼(Anthony)自立為帝,改名亞古士督(Augustus),他統治羅馬時期自B.C.30A.D.14,以帝制取代以前的共和體制,之後,隨即擴展領土,將整個地中海世界納入版圖,建立起著名的羅馬和平時期;一面引進羅馬文學及各項建築藝術,主前二十七年,羅馬元老院投票封贈他為該撒亞古士督( Augustus Caesar)。一般後人都認為他是羅馬帝國最偉大的君王,為了紀念他,把一年中的一個月分,採用他的名字,就是現在的陽曆八月August

    第二個關係人物居裡扭(Cyrenius),曾先後兩次擔任敘利亞的巡撫,一次是在B.C. 64年,一次是在A.D.69年。按當時的敘利亞是羅馬行省管轄巴勒斯坦一帶。根據(路一5)主耶穌降生時大希律王還在,如依西元推算,大希律王應死於B.C.4年。這一點,我們應明白西元的產生是在主後五百年以後的事。按當時人們將耶穌基督的誕生視為世界上極重大的事件,並把傳說中耶穌基督的誕生作為紀元。“西元”常以A.D.表示,源自拉丁文Anno Domini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做這考證的是敘利亞的一位僧侶狄奧尼西、埃克西古( B.C.500545)(Dionysious Exiguns),編訂的532626年教會年曆表。他根據當時曆法中常用的兩種週期來計算,即每過廿八年各個月份的日期又在同樣的星期出現;每過十九年同樣的月相又在同一個月份的同一天出現,用19來乘28便可得出532年這樣一個週期。他相信每過532年,同一月份的日期,就與其相同的星期相吻合,而這一天也有相同的月相。於是他選擇了當時與之相關的一年,這一年的三月廿五日是春分之後第一次月滿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基督復活的日期(復活節)。狄奧尼西根據此年份,又依照福音書中暗示,基督活了三十歲的說法,再回溯三十年,定出了耶穌基督誕生的年份。對照羅馬曆法,這一年正好是羅馬建城A.U.C.(即Ab Urbe Condita)後的754年。他把這一年作基督紀元元年,即西元一年,而羅馬建城之年遂被稱為西元前754年。從此,人們開始使用此A.D.來計算西元紀年。到了第七世紀英國史學家比德( Bede 673735)創導採用B.C.Before Christ)來表示西元前的紀年。但近代史學家將歷史記載和聖經福音書相比較,指出路加福音第二章17節中說,耶穌生於居裡扭作敘利亞巡撫時登記戶口的那一年,而史料證明居裡扭登記戶口是在A.D.6年。同時,馬太福音第二章第1節指出,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恒;希律王曾想除滅耶穌,下令將伯利恒城兩歲以下的嬰兒全部殺死;故此,才有馬利亞與耶穌逃往埃及之舉,直到希律王死後,他們才返回以色列故土。據史料考證,希律王死於羅馬曆A.U.C.750年(即B.C.4年)。綜合這些資料,可以算出耶穌基督的誕生應為B.C.4年。可惜這些考證,至今並未成為世界各地所公認的定論。

    至於主耶穌出生的月分,應該不是很冷的冬天,我們只知道有羊群在野地裡過夜,可以明白。聖經沒有明確告訴我們的事,一定有他的原因,最好不要亂作猜測,更不可擅作主張。

    有關主耶穌受死的日期,近代史學家參照希伯來曆法等推算,認為耶穌釘十字架的日期是尼散月”(Nisan) 14——猶太陰曆正月;被擄前稱亞筆月”(Abib)。約在西元2947日,於49日復活。如按此推算,則耶穌死時應為33歲。

 

依據福音書,有關主耶穌在地上的年表如下:

B.C.6    天使預言施洗約翰誕生。

B.C.5    天使向童女馬利亞預言耶穌基督的降生;施洗約翰誕生。

B.C.4    救主耶穌基督降生,父母帶入聖殿獻祭;全家逃往埃及。

A.D.1    從埃及回到拿撒勒。

A.D.8    主耶穌十二歲時進聖殿聽道。

A.D.27   主耶穌受洗;在曠野受魔鬼試探;在迦拿行頭一件神蹟;在耶路撒冷過第一個逾越節;在猶太地佈道,經撒瑪利亞回到加利利。

A.D.28   主耶穌在加利利開始公開的傳道活動;呼召十二門徒;第二次往耶路撒冷過逾越節;回加利利佈道、治病、趕鬼,山上訓眾論福,講比喻;差遣使徒外出傳道;施洗約翰被斬頭。

A.D.29   主耶穌在加利利守第三個逾越節;登山變相;預言受難、復活、降臨;差遣七十人,動身往猶太地。

A.D.30   主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潔淨聖殿;最後晚餐;客西馬尼園被捕,受審,被釘十字架,第三天復活,復活後數次向人顯現,第四十天升天,第五十天聖靈降臨;以後門徒開始傳福音、建立教會。

二、君王的旨意與報名上冊。

    為著救主耶穌必須生在伯利恒,應驗祂是大衛的後裔,是彌賽亞降臨為著永遠的職分,所以,在神絕對主權之下,使該撒亞古士督下旨,叫天下人民各歸各城,行報名上冊的事。就使約瑟必須帶全家回伯利恒。伯利恒是大衛的故鄉(撒上十七12;廿6),距拿撒勒約三天的路程。

    報名上冊的事相當於現今的戶口普查,羅馬政府目的為便於徵兵課稅,亞古士督登基後曾三次下令報名上冊,據羅馬歷史記載,時間為羅馬曆A.U.C.726746767。這是第二次,第三次記在(徒五37)。

三、馬利亞的產期到了。

    神不僅掌握環境,也掌握時間,這是神作事的記號。

四、生了頭胎的兒子。

    驚天動地的事關係到全人類;光進入黑暗,神的旨意重要時刻的來到,卻是靜悄悄地來到這世界。

1.客店裡沒有地方——客店與社會、商業、娛樂界有關係,他們不接待祂;這是這世界對救主的第一個反應。

2.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這是救主來到地上生活的第一個兆頭,顯出祂的貧窮(林後八9),平凡;祂要成為憂患之子。馬槽是極度低微、犧牲的記號。

五、大喜的信息。

    大喜的信息就是福音,或說好消息,這個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在大衛的城(伯利恒)裡生了救主,那個記號是臥在馬槽裡,千萬年來沒有比這信息更重要的。這信息包含兩大部份:

  1.拯救。

     A.祂要救世人脫離滅亡的命運。

     B.祂要救世人脫離神律法的定罪。

     C.祂要救世人脫離罪惡的權勢。

     D.祂要救世人脫離死亡的權柄。

     E.祂要救世人脫離魔鬼的轄制。

  2.救恩:

     a.使我們一得著拯救立刻進入救恩。

     b.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

     c.因神的憐憫,光照我們,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六、天使天兵的讚美。Gloria in Excelsis Deo可分兩方面的:

1.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至高之處即天堂,是神的居所(見太六9);天使將榮耀歸與神,藉此承認祂的榮耀和尊貴。

2.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並非所有的人都確定可得平安,惟獨所喜悅蒙祂悅納的人才可以得到(參路三22;十21;十二32)。

    天使所宣告的平安是持久的平安,是惟有救主才能賜予的心靈平安。這平安是藉相信基督而得(羅五1)。祂所喜悅的人指的就是相信祂的人,因為彌賽亞是和平的君(賽九6),而基督也曾應許將平安賜給祂的門徒(約十四27)。不過基督同時也會帶來爭戰(太十34)(路十二4951);因與神和好,必然與撒但及牠的工作為敵(雅四4)。

七、祂名叫耶穌。

    1.是沒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2.名之意: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3.人要稱祂為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

 

二十、耶穌基督的家譜

 

所有讀聖經的人都知道,四卷福音書中有兩卷福音記載主耶穌的家譜,有兩卷未記載家譜。因為馬可福音描述耶穌是僕人,僕人哪有帶了家譜來上工之理?所以馬可福音耶穌一出現即是工作、工作,一直到祂死而復活。約翰福音給我們看見這位基督是神的兒子,祂就是神,神是無始、無終,不該有家譜的,(來七3)「祂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如要勉強介紹祂的來歷,約翰福音一開頭說:(約一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是耶穌基督的來歷。馬太福音證明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君王在社會上、人群中是最尊貴,最榮耀,最有地位的,當然一定要有家世、出身。耶穌基督雖然生在平民家,卑微的環境中,但祂卻是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君王,大衛的後裔,並且是嫡系,國位合法的繼承人;不過,因為祂是彌賽亞,不同于常人,一般人是先有他的曆世生活言行,然後有此人的傳記,惟獨耶穌基督在祂出生之前,先有了祂的傳記,然後祂在地上一切所有的言行,都按照此傳記進行。舊約聖經就是這位耶穌所預備的傳記,所以舊約一結束,馬太福音緊接著就出現了這位耶穌的家譜——有關馬太福音中耶穌基督的家譜詳情,可讀出著橄欖基金會出版之看哪!祂真是王”( P.4151) 

 路加福音記載主耶穌的家譜與馬太福音所記的家譜有顯著的不同,馬太是從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開始往下記載的,合共四十二代。路加則相反,從馬利亞的父親希裡向上追溯,一直到人類始祖亞當,合共七十七代。很顯然的是為表明耶穌與全人類的關係,(路二3132)「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但我們要注意,路加在寫耶穌基督家譜之前,有兩句攸關重要的話:(路三23)「耶穌開頭,年紀約有三十歲。」路加不像馬太那樣先記述這位基督的家譜,而後記祂的出生。路加不是在祂降生時提的,是在祂受洗後才提的,而且在講完家譜後立即講受試探。除了重點在人的關係上之外,我們尚需明瞭,猶太人到了三十歲才具備公開宣講與教導資格的成熟年齡(參見民四347;八23)。接下來第二句話:「依人看來,祂是約瑟的兒子。」注意其中的字,很明顯告訴我們,雖然祂是大衛的後裔,但祂不是依君王系統來計算的,為什麼?如讀耶利米書,那裡記載猶大家末代君王約雅斤(亦稱耶哥尼雅或哥尼雅),受到嚴重的咒詛,(耶廿二24)「耶和華說:『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雖是我右手上帶印的戒指,我憑我的永生起誓,也必將你從其上摘下來。』」(耶廿二2830)「哥尼雅這人是被輕看、破壞的器皿嗎?是無人喜愛的器皿嗎?他和他的後裔為何被趕到不認識之地呢?地啊,地啊,地啊,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要寫明這人算為無子,是平生不得亨通的;因為他後裔中再無一人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猶大。』」舊約最後節聖經就是以咒詛遍地作結束的;所以,馬太福音使用君王系統的家譜,特別作了一點說明:(太一16)「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大家都能讀出來,馬太與路加兩卷福音書的家譜中,有一段記載的名字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從亞伯拉罕到大衛,或大衛向上溯至亞伯拉罕,共十四代;因兩者都在說明那是神向大衛所立的約之實現,證明神是信實的,(撒下七12)「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撇下七16)「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非常清楚,兩卷書的家譜,最重要的關鍵人物是大衛。馬太福音從大衛繼承王位的後裔而下,直至約瑟,不過說到約瑟時就轉到馬利亞身上,不說耶穌是約瑟生的。而路加福音則從馬利亞的父系向上追溯,也到大衛,不過不是大衛作君王的兒子所羅門,而是另一個兒子拿單。有人認為馬太福音基督的家譜重點在法理上,而路加福音基督的家譜重點在血緣上,好像從母系這一邊去追溯家譜頗不尋常,要知道,童女生子就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路一3435)「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這一段話已經表示馬利亞在基督的家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申明約瑟在基督的家譜中並無任何地位。為了更清楚起見,舊約末後的先知撒迦利亞有幾句預言,(亞十二12)「大衛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拿單家,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

    路加福音中耶穌基督的家譜,大致上可分成四段:第一段(路三2327)被擄回歸後的譜系,第二段(路三2731)被擄前追溯至大衛時期的譜系,第三段(路三3234)從大衛追溯至亞伯拉罕的譜系,第四段(路三3438)從亞伯拉罕追溯至人類始祖亞當;這家譜剛好11×711×72×711×7,合計七十七代,核對舊約(創五332)(創十一1026)(代上一142427)前面三段均無問題,惟最後第四段中第36節中亞法撒與沙拉之間,多出該南一人。這一點會引起聖經學者的追究,一說七十士譯本某抄本確有其人,另一說新約抄本當年在第36節與第37節希臘字因連貫的關係,抄寫上發生筆誤所致。這裡僅提供參考,不作定論。因為這並不影響耶穌基督是大衛和亞伯拉罕的後裔彌賽亞的身分。同時,聖經上在家譜中多用一代或少用幾代(參見馬太福音第一章),有它的原因,甚至是故意的。再者,聖經中有許多的奧秘,不一定憑人的智慧去擅作定論。總之,這路加福音中耶穌基督的家譜是非常完整的。不過,其中尚有一點特別要提醒,中文和合本聖經在最後一句翻譯上有探討的必要,馬太福音的記載是某某人生某某人某某人生某某人”……;路加福音的記載是某某人是某某人的兒子某某人是某某人的兒子”……,到了最後亞當是神的兒子是極大的誤譯。如更正翻譯,不應譯某某人是某某人的兒于  ,應改為屬某某的屬某某的,則最後一節(路三38)譯成「屬塞特的、屬亞當的,屬神的。」豈非通順而不致誤解了嗎?(可參浸宣出版之「聖經標準本」)。

讀路加福音的家譜,不要忘記,必須回憶到創世記,亞當犯罪之後,神預言拯救人類的救恩(創三15)。亞伯被殺後,神以塞特代替,這些都是為要應驗神的旨意,符合預言之準備,歷代延傳,直到耶穌基督降生;正如西面的祝福:「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因此,撒但用盡各種手段進行迫害;希律下令屠殺嬰兒,以後一再的試探、打擊,終至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應驗了創世記神對蛇咒詛的預言:(創三15)「你和女人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也要傷他的腳跟。」

 

廿一、全能的拿撒勒人耶穌

   

主耶穌基督因為生長在拿撒勒,這也是祂初期傳道的地方;所以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這拿撒勒的名稱具有非凡的意義,四卷福音書都喜用此地名,馬太福音和約翰福音各用了五次,馬可福音用了四次,路加對此名稱獨有所鐘,除了路加福音用了八次之外,使徒行傳也用了七次,共計十五次之多。尤以拿撒勒人耶穌,這一稱謂,其含意指從虛己的樣式,以崇高的事奉,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在十字架上誇勝,顯明無窮生命的能力,從人子一直達到祂就是神。

    茲將分佈在路加福音全書八次,有關拿撒勒經節的靈意,依序簡摘如下:

一、(路一26)天使在拿撒勒向童女馬利亞報信,告訴她要生救主耶穌。

二、(路二4)約瑟和馬利亞從拿撒勒出發,往伯利恒報名上冊。

三、(路二39)嬰兒耶穌在聖殿被獻後,回至故鄉拿撒勒。

四、(路二51)成人耶穌初在聖殿表白後,順從父母隨之返回拿撒勒。

五、(路四16)安息日主耶穌在拿撒勒會堂當眾讀聖經。

六、(路四34)汙鬼大聲喊叫說:「唉!拿撒勒的耶穌,我知道你是神的聖者。」

七、(路十八37)瞎子聽說拿撒勒人耶穌經過,大聲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八、(路廿四19)兩個門徒談論拿撒勒人耶穌受死、復活的事。

 

廿二、耶穌受試探

   

四卷福音書中,除了約翰福音因為明說耶穌是神的兒子,祂就是神,魔鬼不敢向祂試探;此外三卷對觀福音都記載耶穌受魔鬼的試探。不過,馬可福音只簡單地用了兩節聖經,不說魔鬼而用撒但。按撒但( satan)是牠的名字,魔鬼(devil)是牠的稱謂,有原告( accuser)之意。馬可福音只說聖靈催耶穌到曠野去,與野獸在一起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對試探內容隻字未提,也未說明經過情形;但明顯的暗示耶穌得勝了,因為有天使來伺候祂。

    馬太福音所記耶穌受試探與路加福音所記的內容完全相同,只是第二、三個次序先後不一樣;除了第一個食物之外,馬太先講宗教世界的名利、地位,路加則先講世界的道路。簡言之,馬太的次序是肉體、靈魂、世界;路加的次序是肉體、世界、靈魂。所以除了曠野之外,馬太先是殿、最後是山;路加則先是山,最後是殿。山是世界的高峰,殿是靈的住處。

    福音書講主耶穌受試探,有一個暗示的對比:

    1.亞當在極優美的環境下,竟然受誘,違背神旨,使全人類均陷在他的罪果裡。

2.第二個亞當在極惡劣的環境下,竟能完全得勝,使全人類曉得靠著祂可以勝過一切。

三卷對觀福音都說耶穌受試探是被動的,聖靈用的方法各不相同,馬可福音用聖靈祂;馬太福音用聖靈祂;惟獨路加福音用聖靈充滿;因為路加本身是被聖靈充滿的人,只要比較他所使用的經文就可知道。路加福音全書用了十五次的聖靈(一354167;二252627;三1622;四11418;十21;十一13;十二1012)。至於路加另一本著作使徒行傳,先後用了五十七次的聖靈,被解經學者稱此書為「聖靈行傳」,可想而知。

    試探希臘原文是動詞,πειραξω(peirazo),亦可譯作試驗。我們知道神不試探人(見雅一13),但允許人被魔鬼試探(見伯一12)。福音書中所講主耶穌受試探,原文意義出於神的安排;這試探無個人價值,是針對彌賽亞的職分而來,主耶穌一生都在試探之中,(來四15)「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前面說出聖靈的三種運作,就已顯見;其主要背景在(申八l3)「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你們要謹守遵行,好叫你們存活,人數增多,且進去得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的那地。你也要紀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他苦煉你,任你饑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所以,當第一個試探來的時候,主耶穌立刻引用這段經文向魔鬼作答覆,說明人必須倚靠神,才能得到屬靈的餵養,並非倚靠行神蹟的能力去獲取食物。

    我們注意,魔鬼對耶穌的三個試探都是先說「你若是」,牠對耶穌是神兒子的身分並不加以質疑,是要引誘耶穌,讓祂使用神兒子的那種超自然的能力去達到一己的目的。我們應該記得,人類始祖被蛇引誘的話(創三14)「神豈是真說……你們不一定死。」魔鬼的手段完全是一貫的。以色列民經不住試探的例子很多,像當年出埃及走曠野,四十年全都倒斃在曠野,這一代人不得進入迦南。列王記大部份君王在試探上失敗,舊約中到處都是;新約中亦然,今人何嘗例外。

    路加福音中第二個試探,魔鬼的目的想引誘耶穌避開十字架的苦難,並且為耶穌提供了一條統治世界的快捷方式。但是耶穌告訴牠,祂到地上來的目的,(可十45)「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那是根據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五三1011)「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我們看見魔鬼試探耶穌的三個地點各不相同:第一個講食物,地點在約旦河下游河谷的曠野,那裡是缺乏食物的地方,再加上耶穌已經餓了四十天,魔鬼擅于利用時機和環境。第二個是在某座高山上,可能在耶利哥附近,那裡可以覽四周全景。第三個是在聖殿的殿頂;有人考證那裡並非聖殿本身的尖頂,因聖殿及其周圍已被大希律王重建,殿的院子大大擴增,建有一個平臺,是在聖殿廊柱的東南角,該點與下面汲淪溪穀之間是一段約三十公尺的懸崖。魔鬼在此用聖經上的話,(詩九一1112)「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住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這是魔鬼最厲害的手段,把神的話扭曲了來挾制人,但是牠忘記了,主耶穌是智慧之子,祂依然用聖經上的話來對付魔鬼,(申六16)「你們不可試探耶和華你們的神。」

路加對主耶穌勝過魔鬼試探以後,用了一句最有意義補充的話,(路四13)「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這句話也是與其它各卷福音書最大不同之處,他告訴我們,魔鬼的試探並沒有到此為止,牠只是暫時離開耶穌,以後什麼時候再來呢?約翰福音雖然沒有講魔鬼試探耶穌,但是他提供了一段主耶穌在地上不斷地被試探的資料,(約八6)「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祂的把柄。」如再參讀下列各經節,就更清楚了。

(太十六1)「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試探耶穌,請祂從天上顯神蹟給他們看。」

(太十九3)「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什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

(太廿二18)法利賽人問耶穌:「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耶穌看出他們的惡意,就說:「假冒為善的人哪,為什麼試探我?」

(太廿二3536)「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耶穌,就問祂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

(可八11)「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祂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想要試探祂。」

(可十2 )「有法利賽人來問祂說:『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試探祂。」

(可十二1 5)「我們該納不該納?」耶穌知道他們的假意,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試探我?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

(路十25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路十一16)「又有人試探耶穌,向祂求從天上來的神蹟。」試探是魔鬼手段之一,且看牠歷來的工作與詭計:

A、對世人:

   1.弄瞎人的心眼(林後四4)(徒廿六18

   2.使人充滿詭詐奸惡(徒十三10

   3.奪去人所聽的道(路八12

   4.叫人懷疑神的話(創三1

   5.以疾病壓制人(徒十38

B、對神的兒女:

   1.欺哄聖靈(徒五3

   2.懷著嫉妒紛爭而工作(雅三1415

   3.使驕傲(提前三67

   4.射火箭入人心(弗六16)(約十三2

   5.向主失純一的心(林後十一3

   6.使人多言(太五37

   7.使人自憐(太十六2123

   8.讓人妥協(拉四2

   9.威嚇人就範(拉四4

  10.賄賂收買(拉四5

牠還有其它伎倆嗎?請看下列魔鬼的十大伎倆:

  1.試探(太四1

  2.撒謊(約八44

  3.控告(啟十二10

  4.誘惑(林後十一3

  5.偽裝(林後十一1415

  6.肉體的刺(林後十二7

  7.病痛(路十三16

  8.恐嚇(彼前五8

  9.阻擋(帖前二18

 10.殺害(約八44

 

廿三、路加福音的特點

 

一、本書開卷,與其它福音書之不同:

    1.馬太福音以大衛子孫的家譜開始。

    2.馬可福音以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開始。

    3.路加福音以經過考察過的見證開始。

    4.約翰福音乙太初有道,道就是神開始。

二、本書為萬民的福音:

    1.基督降生是關乎萬民的(路二10)。

    2.主耶穌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二32)。

    3.主耶穌的家譜追溯到亞當(路三38)。

    4.一再提到撒瑪利亞人(路九556;路十33;路十七16) 

    5.單獨提到外邦人的日期(路廿一24)。

    6.獨特提到向萬邦傳道(路廿四47)。

    7.引用(賽四十5凡有血氣的,都要看見神的救恩(路三6)。

    8.本書中撒勒法的寡婦和乃縵的故事,兩人都是外邦人(路四2527)。

三、本書宣佈耶穌為萬民的救主:

    1.在福音書中,本書首先用「救主」這一稱呼(路一47;路二11)。

    2.主耶穌是雅各家的王,祂的國沒有窮盡(路一 33)。

    3.主耶穌是撒瑪利亞人的救主。

      ——三次不同的介紹。

      (1)(路九5156)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

      (2)(路十3335)撒瑪利亞人憐愛受傷者。

      (3)(路十七1118)主潔淨了十個長大麻風的,只有一個撒瑪利亞人回來感謝祂。

    4.主耶穌是外邦人的救主。

      (1)(路二3132)「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

      (2)(路三6)「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

      (3)(路四2627)「以利亞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去。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麻風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

      (4)(路七9)「耶穌聽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5)(路廿四47)「並且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

四、本書宣佈耶穌為全能的神子:

    1.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路一32)。

    2.你是我的愛子(路三22;路九35)。

    3.奉主名來的王……在至高之處有榮光(路十九38)。

五、本書宣佈耶穌是人:

    l.智慧充滿的少年(路二52)。

    2.順從父母(路二51)。

    3.藉聖靈而歡喜(路十21)。

    4.見聖城而哀哭(路十九41)。

    5.流淚、流汗、流血(路廿二44)。

    6.與罪人為友(路七3650;路十3842;路十一3741;路十四16)。

    7.證明自己是人(路廿四4143)。

六、本書是一本可靠的歷史書:

    本書開頭即說:從起頭,詳細考察了,接著次序寫都是確實的。從該撒亞古士督,居裡扭作敘利亞的巡撫,報名上冊的史實為據。至於耶穌基督方面:從聖靈感孕開始,誕生、童年、傳道、受難、復活、升天、都是有次序的詳錄,且經考察。

七、本書文字優美,證明作者路加是有學問的作者。

    例如眾所周知的浪子回頭的故事,以及好撒瑪利亞人的憐愛之舉,故事內容所包含的即在文字上,無論結構和修辭,都可以說臻入化境的地步。建議年輕的弟兄姊妹,將這兩則故事,另行撰寫,能將故事寫得完整而字數不多過五個字以上的,幾乎沒有人能辦到。就憑這一點,可見路加本身的學養,以及接受聖靈的運作,使讀者不得不發出讚歎。

八、本書以禮拜開始,以禮拜結束。

    1.(路一9)「照祭司的規矩掣簽,得進主殿燒香。」

    2.(路廿四5253)「他們就拜祂,大大地歡喜,回耶路撒冷去,常在殿裡稱頌神。」

九、本書特別強調讚美及感謝。

    ——七件不同的事與不同的人。

1.(路二20)「牧羊的人聽見和看見天使向他們所說的(聖嬰耶穌),就歸榮耀與神,讚美祂。」

2.(路五25)「那人(癱子)當眾人面前立刻起來,拿著他所躺臥的褥子回家去,榮耀與神。」

    3.(路五26)「眾人都驚奇,也歸榮耀與神。」

    4.(路七16)主耶穌使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後,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

5.(路十三13)「於是主耶穌用兩隻手按著駝背的女人;她立刻直起腰來,歸榮耀與神。」

6.(路十七15)「十個長大麻風的,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

    7.(路十八43)「耶利哥的瞎子立刻看見了,就跟隨耶穌,一路歸榮耀與神。」

十、本書獨特的頌贊詩歌:

    1.福哉馬利亞The Ave Maria(路一28)。

    2.馬利亞的稱頌詩The Magnificat(路一4655)。

    3.撒迦利亞的頌詩The Benedictus(路一6879)。

    4.天使天軍的讚美The Gloria in Excelsis(路二1314)。

    5.西面的頌詩The Nunc Dimittic(路二2832)。

十一,本書提示愛禱告的耶穌——詳見下列(廿四、路加福音特別注重禱告)

十二、本書共記有二十件神蹟——詳見下列(廿五、路加福音所記的神蹟)

十三、本書使用很多醫學方面的用語,證明路加是醫生。

      ——注意下列的細節術語:(略與馬可福音作對比)

路加福音

經文

馬可福音

經文

38

大病

30

熱病

12

滿身長了大麻風

40

長大麻風的

6

右手枯乾了

1

枯乾了一隻手

43

沒有一個人能治好她

26

病勢反倒更重了

55

她的靈魂便回來

42

閨女立時起來走

廿二50

右耳

十四47

一個耳朵

 

廿四、路加福音特別注重禱告

   

四卷福音書中,路加福音特別著重報導禱告祈求的事,提到禱告祈求的經文共有三十三次之多。其中主耶穌的禱告計有十四次(不包括主最後升天時為門徒的祝福)。其餘十三處講到有關禱告祈求的教導;另六處講到其他的人禱告的事。

    相較馬太福音,提到禱告祈求的經文共有十九處,其中主耶穌的禱告有十處。馬可福音提到禱告祈求的經文共十三處,其中主耶穌的禱告有七處。約翰福音因描述神兒子的關係,只有第十七章講到主耶穌的禱告,此外似未再提及。

    路加福音一開始就是講禱告的事;在第一、二兩章中有眾百姓的禱告,特別有五個人在那裡作儆醒等候的禱告——撒迦利亞,以利沙伯,馬利亞,西面,亞拿。等到主耶穌受洗,祂首先作的就是禱告,以後祂凡事藉著禱告,不像其它福音書——馬太福音偏重教訓,馬可福音偏重事工。因為路加福音強調的是,所以特別著重向神支取靈力,因此,禱告祈求是路加福音的最大特點。

    茲將路加福音中有關禱告祈求的經文,分類摘記並略加註釋如下:

壹、主耶穌的禱告:

      一、(路三2122)「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祂身上,形狀仿佛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此處禱告原文προσευχομαι( Proseuchomai)動詞,有盼望、渴慕之意。符類福音(太三1317)(可一 911)都記載主耶穌受洗的事,但獨有路加提及耶穌受洗時禱告。這是記載主耶穌最早也是最好的禱告榜樣。天為之開了,聖靈降臨在祂身上;神發聲證明,這是祂所喜悅的愛子。

二、(路五1516)「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主耶穌開始傳道、醫病、趕鬼,一面用真理的道教訓人。很快,祂的名聲在四周傳揚開了;於是有極多的人聚集到祂跟前來,要來聽祂講道,有疾病的指望能得醫治。主耶穌日夜忙碌,但祂並沒有忘記隨時與天父的連系;祂曾說過:(約五30)「我憑著自己不能作什麼。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所以祂即使在百忙中,仍要退到曠野去,在安靜中獨自禱告,不能離開與神交通。

三、(路六1213)「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祂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

——此處禱告原文προσευχη(Proseuche)名詞,乃神的殿之意。挑選使徒是何等重要事,關係到日後全部救恩的事工;我們知道其中有猶大,主不得不花整夜的工夫上山去禱告,尋求父神的旨意。最後祂順服神旨,挑選了十二個人作使徒。這禱告的經過,也只有路加福音獨有的記載,其他如馬太福音,馬可福音雖亦提到挑選使徒,但均未說經過禱告。

四、(路九16-17)「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吃,並且都吃飽了。」

 ——主耶穌使五千人吃飽的神蹟,四卷福音書都詳細記載,也都說主拿這五餅二魚向天祝福。我們的主凡事都藉著禱告,祝謝是禱告內容的一種。

         主耶穌要叫在曠野饑餓的廣大群眾吃飽,這是祂無窮生命滿足無窮的需要,好建造屬靈生命的根基;所以主必須禱告祝福,把這些食物成為祂自己的身體,就是主自己的生命;叫所有吃的人,都與主在生命上聯合。

五、(路九18)「耶穌自己禱告的時侯,門徒也同在那裡,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

——這件事大概發生在主耶穌傳道後二年左右,他從未直接宣稱祂彌賽亞的身分。那時猜測祂身分的人很多;有人說祂是被希律所斬的約翰復活,也有人說祂是以利亞顯現,又有人說祂是古先知中的一位又活了。因為他們國家經過了四百年的沉寂,沒有先知出現過,施洗約翰出現僅一年即遇害,他們亟盼的彌賽亞應該出身高貴,現在這位耶穌出身寒微,可能是一位先知。這些猜測和希律王所聽到的完全相同(見路九79),所以,希律想要見祂。希律奸詐,可能不懷好意,於是主耶穌率門徒來到北方的該撒利亞的腓立比境內;祂為自己身分被人認知的問題先作了禱告,然後詢問眾人:「你們說我是誰?」接著又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這一問引發彼得宣告最偉大的信仰告白:「你是神所立的基督。」彼得摸著了神永遠的旨意,被聖靈開啟了心眼,從卑微的肉身中看見了榮耀的彌賽亞,這是何等震動人心的啟示。

        這一段重要的聖經,三卷符類福音都有記載;馬太福音記:「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馬可福音記:「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獨有路加福音記:「你是神所立的基督。」並且特別記述主耶穌在事先禱告。

六、(路九2829)「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時,祂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要成的事。」

——登山變像這件事是主耶穌在地上三年多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符類福音都有詳記(見太十七113)(可九213)。直至主耶穌釘十字架復活之後,門徒才明白,當日所見的乃是基督復活升天之後的榮耀(參徒七5556);彼得曾憶述此事(參彼後一16)。

        路加福音特別重視這件事,用了最多的經節敘述,並且詳述門徒們的情形,以及摩酉、以利亞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尤其說明主耶穌顯出榮耀是在正禱告的時候,這是道成肉身者的變化。

七、(路十21)「正當那時,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是誰;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是誰。』」

——這一段主耶穌的禱告,馬太福音也有同樣的記載(太十一2527),字句後節也相同,但並未提到主耶穌歡樂;而且兩者禱告前後經過情形略有不同。馬太記載主耶穌差遣十二個門徒去傳福音,然後說,主耶穌在諸城中傳福音、行神蹟,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於是主耶穌責備那些城的人所作的禱告(太十一2124);禱告之後就宣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路加則記主耶穌差遣七十個門徒往各地去傳道,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報告,因主的名做了許多勝過撒但的工作;於是主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而禱告。聖經中講主耶穌歡樂的,僅此一處。

        這一段主耶穌的禱告包括三方面:1.主耶穌的禱告。2.主耶穌對自己彌賽亞身分的確認3.接下去第2324節對門徒的祝福。因為主釘十字架的日期近了,基督復活榮耀的時候也近了;這些事對只有世上知識的人是隱藏的奧秘,但卻顯明給虛心謙卑尋求真理的人。 

    路加福音在記載這一段禱告之後,特別記了一則好撒瑪利亞人的慈心故事,值得我們注意。

八、(路十一14)「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路加福音記載這一段聖經非常之突兀,主耶穌在什麼地方禱告?禱告些什麼?都沒有說清楚。主要的是告訴我們,主耶穌是時常禱告的,而且是隨時隨地,也可以說是凡事藉著禱告的。所以引發門徒們求主教導他們怎樣禱告,主也將禱告的重點和方法教導了他們。

 

有關主禱文的內容列圖如下

 

 

 

 

    

  1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

|

|

  

 

|  

|   |  

 

 

 

 

 

 

 

 

 

|   |

|   |  

|  

 

 

|

|

|

|

|

 

的)

|

|

|

|

|

|

|

|

|

|

|

|

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路廿二1719)「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祝謝乃是向父神祝謝,應該是禱告的一種。主耶穌在最後與門徒晚餐時,留下此事作為永久的紀念。分杯和分餅都經過祝禱,三卷符福音也都如此詳記;馬太、馬可先講餅後講杯,獨路加先講杯後講餅,並且說:「大家分著喝。」吃餅的時候也說:「你們也應當如此行。」可見吃喝都是分著行的。今天有些教派,強調一個餅、一個杯,不可分開,這裡留給大家一點學習。

十、(路廿二3132)「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全部聖經中,神連續兩次呼名的共有七處;舊約中四處,新約中三處:

    舊約中四處:

    1.(創廿二11)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獻以撒,神肯定他的信心。

    2.(創四六2)雅各!雅各!——雅各在別是巴獻祭時,神堅定他的信心。

    3.(出三4)摩西!摩西!——摩西在米甸曠野,神在異象中催促他的信心。

    4.(撒上三10)撒母耳!撒母耳!——撒母耳在聖殿中,神啟示他的事奉。

    新約中三處:

    1.(路十41)馬大!馬大!——神呼召她揀選福分的學習。

    2.(路廿二31)西門!西門!——神呼召他揀選効忠的學習。

    3.(徒九4)掃羅!掃羅!——神呼召他揀選殉道的學習。

    這新約中三處重複提名的呼召,均屬路加獨有的記載。

這裡主呼叫彼得的老我西門!含有警告的意味。彼得受此經歷的教訓,以後回憶此事,在他所寫所書信中說:(彼前五8)「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撒但無孔不入,要搶神的百姓,好建立牠的國度。牠找到神的兒女,像篩麥子一樣(參摩九9)。要避開撒但的誘惑而不軟弱跌倒的,實在很不容易;即使心中願意順服神,但肉體往往無法由己(參羅七1825)。我們讀下去,看見彼得當時的回答是何等的堅定,(路廿二33)「彼得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但僅僅幾個小時,馬上就有三次不認主的情形出現,何等可怕?因此,主耶穌不得不為他禱告,祈求天父。這禱告的內容包括兩件事:第一,求神勿使彼得失去信心;因偶然軟弱跌倒而失去信心,則將萬劫不復。只要能保持信心,一經催促,仍可復蘇。其次是要他回頭以後,把失敗的經歷見證給後人,堅固他們,免蹈覆轍。

四卷福音書都記載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惟獨路加記載主耶穌事先為彼得禱告,求神不要失去這一位忠誠可重用的使徒。

十一、(路廿二3944)「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祂。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跪下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是何等重要,三卷符類福音都有詳記。馬太、馬可兩卷福音書都記主耶穌帶了彼得、雅各、約翰三人,他們屢因困倦瞌睡;主向他們說:「你們心靈願意,肉體卻軟弱了。」然後一次繼一次的作了三次禱告。路加未記帶三個門徒卻記禱告的時候,和門徒的距離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又記主耶穌禱告的時候,汗流如珠,像大血點,滴在地上。更特別說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

十二、(路廿三34)「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這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第一句話,也是千古傳頌的至愛的代求。

    十字架上七句聖吉如下:

    1.(路廿三34)「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2.(路廿三43)「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3.(約十九2627)「母親,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

    4.(太廿七46)(可十五34)「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5.(約十九28)「我渴了。」

    6.(約十九30)「成了!」

    7.(路廿三46)「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約在主前七百年左右,先知以賽亞曾預言:(賽五三12)「因為祂將命傾倒,以致於死。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祂卻擔當了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

    我們禱告,多為自己求;能為別人代求,也只是與那些和自己有關係的人所需而求。為罪犯求,而特別為那些傷害自己的人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馬太福音的山上教訓,主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

    使徒行傳記載使徒傳道初期,司提凡在殉道的時候,他最後的呼籲只有兩句話:「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這兩句話影響了旁邊的掃羅,就是後來成為新約最重要的人物——保羅。

主耶穌這一句最偉犬的禱告,也只有路加福音獨特的記載。

十三、(路廿三46)「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 氣就斷了。」

——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地上,釘十字架受死,祂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一句話是禱告,求神接收祂的靈魂。祂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人間,存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祂上十字架因為擔當眾人的罪,神竟離棄祂。祂也有靈有魂,完成救贖,神接收祂的靈魂。我們因信耶穌,蒙恩得救,就與主耶穌同死同復活,神必接收我們的靈魂。聖經說,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的時候,聖殿裡通往至聖所的幔子,由上而下裂為兩半。

從此,我們可以坦然進入至聖所。靠著主耶穌這句禱告,我們有了蒙恩得救,進入天國的憑證。

十四、(路廿四3031)「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祂來。」

——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有兩個門徒,他們從耶路撒冷出來,一路上談論耶穌釘十字架和復活的事。由於他們對彌賽亞的認識不足,不明白耶穌受死的崇高意義。主耶穌一路上與他們同行,他們竟然不能認出祂來;因此,主告訴他們,要明白耶穌受死和復活的真義,這事和世人的關係,必須先明白聖經,於是為他們一一解開聖經上的話。

可是他們心中仍然昏黯;直到晚餐坐席的時候,主耶穌拿起餅來祝謝禱告,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不僅僅認出祂而已,乃是開了心竅,明白聖經中所講彌賽亞與耶穌的關係,就立時回耶路撒冷去了。

    這段聖經也獨有路加福音記載,主耶穌拿餅祝謝,當然是禱告。這是四卷福音書中所記主耶穌最後一次的禱告,啟示我們要明白主耶穌就是彌賽亞的關係,需從聖經中去明白。

 

路加福音中耶穌的禱告及其內容

經節

符類福音經節

禱告原因

禱告情形

1

21/22

13/17可一9/11

受洗後

天開了,聖靈降在祂身上

2

 

15/16

可一35

行神蹟後名聲遠播

退到曠野去禱告

3

12/13

太十2/4可三16/19

挑選使徒

上山去禱告

4

 

16/17

太十四19可六41

分五餅二魚

向天祝謝

5

18

太十六13/16可八27/29

為身分被人認知

自己禱告後問門徒

6

28/29

太十七1/8可九2/8

登山變像

正禱告時面貌改變

7

21/22

太十一25/27

差門徒外出傳道後

受聖靈感動歡樂而禱告

8

 

十一1

太六9/13

在一個地方禱告

引發門徒求教導禱告

9

 

廿二17/19

太廿六26/28可十四22/24

分遞晚餐時祝禱

告訴門徒要常常紀念主

10

廿二31/32

 

為西門彼得而求

為要堅固門徒信心

11

 

廿二39/44

太廿六36/46可十四32/42

為上十字架

三次求父成全旨意

12

廿三34

 

十字架上第一句話

求父寬恕敵人

13

廿三46

 

十架上最後的話

將靈魂交給父神

14

廿四30/31

可十六12/13

以馬忤斯晚餐祝禱

開門徒的心竅

此記號為路加福音獨有的主耶穌的禱告

 

貳、主耶穌對有關禱告的教導:

一、(路五3335)「他們說:『約翰的門徒屢次禁食祈禱,法利賽人的門徒也是這樣;惟獨你的門徒又吃又喝。』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豈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了。』」

——這一段對話是主耶穌和文士、法利賽人談論禁食祈禱之事。按律法規定,猶太人在贖罪日那天要刻苦己心(包括禁食祈禱)。他們自從被擄回歸之後,遵行一年四次禁食(參亞七5;八19)。到了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法利賽人每週禁食兩次(見路十八12)。

施洗約翰的門徒屢次禁食祈禱,可能因約翰身系囹圄而如此。

    在這裡,主耶穌告訴他們,凡因炫耀自己而作教條式的禁食祈禱,是自欺欺人又欺神。主耶穌特用陪伴新郎(指與主同在)之人,不需作憂傷的動作作比喻,等到主真要離開他們的時候,那就要因憂傷而禁食祈禱了。

二、(路六28)「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淩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

——愛神愛人是主耶穌一切教訓的中心。彼得說:(彼前三9) 「不要以惡報惡,以辱駡還辱駡。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不要以為舊約律法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如讀(出廿三4)(箴廿五21)(賽五十6)(哀三3031)等經節,可以發現神在律法中教訓以色列民,仍是愛人如己的。

    新約中主耶穌告訴門徒,施愛的力量軟弱的時候,當靠聖靈的扶持,唯一的方法就是藉著禱告。另一面,我們也要為對方禱告,求神寬恕他,給他機會悔改。

三、(路十6)「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不然,就歸與你們了。」

——主耶穌差遣七十個人出去傳福音,叫他們什麼都不帶;主交待他們,無論進入哪一家,他們若接待供應所需,就要先為那家祈求平安。因為主是平安之子,神國的平安可以留在那裡。若不然,就得不到那種福氣。

四、(路十一24)「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這一段路加所記主耶穌教導門徒的禱告詞,與馬太福音所記的大同小異(參太六913),所不同的馬太放在主耶穌登山寶訓之中,指出信徒的禱告與假冒為善之人的不同(參太六58)。現在一般信徒都慣用馬太福音那段禱詞,事實上古卷原文是完全相同的。(有關詳細,可參前面壹之八及圖解)。

五、(路十一58)「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裡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裡,我沒有什麼給他擺上。那人在裡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

——主耶穌教導門徒怎樣禱告之後,接著馬上講了幾個比喻。這一個比喻似乎有點不近人情,半夜去借餅。事實上去求的人確有急迫的需要,渴望從他那裡得著豐盛生命的供應。那人拒絕所求是正常的,因為門已關閉,家人都已安息了。在這裡,主耶穌教導門徒一個極大的禱告秘訣,就是情詞迫切,而且不可用虛偽客套的話,要直求

這樣,那人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了。

六、(路十一910)「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主耶穌教導門徒怎樣禱告之後,講了一個重要的比喻,就是禱告要情詞迫切;然後在這裡教導門徒禱告的重要性。本段講論與(太七711)內容完全相同,只是主耶穌的說明略有不同;路加福音加了一句「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

    又,馬太福音所說:「天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路加福音特別清楚說明,這好東西就是聖靈。(有關這一段比較性的解析,可參拙著看哪!祂真是王”P.176

七、(路十八18)「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說『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他心裡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罷,免得她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如果讀過創世紀第三十三章,雅各在雅博渡口與神較力,雖然他的大腿窩被扭了,但是雅各仍不肯放手,堅持「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這一段主耶穌的教導正是如此;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主,主縱然忍了多時,終必給他們伸冤,關鍵是祈求者有無信心。

八、(路十八914)「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這一段主耶穌的教訓,基本上指出,禱告的態度應先在神面前謙卑下來,承認自己以往種種的罪,求神赦免。不是向神誇說自己的善行,人沒有義可在神或人面前傲言,(羅三10)「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這個法利賽人卻仗著自己的義在禱告,並且舉出許多自以為是的義行,在那裡向神(其實是向人)說自滿的話;這不是禱告,而是在自我宣揚。

    這稅吏並未向神陳述自己有什麼善行,他只求神開恩憐憫他,求神赦免他的罪(他承認自己有罪)。所以,主耶穌的結論說:「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換言之,神已接納了這稅吏的禱告。

本段主耶穌對禱告的教訓,也獨有路加福音記載。

九、(路十九4546)「耶穌進了殿,趕出裡頭作買賣的人,對他們說:『經上說,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四卷福音書都記載主耶穌潔淨聖殿的事,不過在時間上略有不同。約翰福音記這事是主耶穌開始傳道之時,並未提到殿是禱告的殿。三卷符類福音都說這是主耶穌在傳道尾聲時期的事。只有馬可福音清楚指明,這潔淨聖殿是在主光榮進入耶路撒冷的第一天,即星期一,咒詛無花果樹之後,進入聖殿之事。

    聖殿的外院,即外邦人的院,與祭司勾通的商人,用不公道的價錢在此販賣獻祭所需的牲畜。又因當時通用的錢幣有不等值的羅馬幣、希臘幣、猶太幣等,那些商人在此兌換圖利。因此,主耶穌進入聖殿,趕走牛羊,推翻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警告他們,聖殿是神聖禱告的地方,不是作買賣的地方。

    這一舉動,擋了祭司們的財路,引起他們對主耶穌的殺機。

十、(路廿4647)「你們要防備文士,他們假意作很長的禱告,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罰。」

——這是主耶穌在地上最後一段講論,路加福音和馬可福音的記載完全相同,單指文士。他們並不是能說不能行,不過他們所行的完全違反真理,而且是不道德的;假意作冗長的禱告是給人看的,不是向著天父的。

        馬太福音用了很長的篇幅記這事,指的是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都是假冒為善;但馬太福音並未提到他們作很長的禱告,只因在山上教訓中已經說過,(太六7)「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很清楚,路加福音依次序,把主耶穌教導人禱告,從內容、重要性到真實性,作了清楚的說明。

十一、(路廿一 36)「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主耶穌最後講論末世的情形,特別說明主再來的日子。那日子、那時辰,無人知道。

    所以,祂叫我們要儆醒祈禱,等候主的再來。

        一個有基督生命的聖徒,在地上不是等死,乃是切切盼望等候主的再來,(彼後三12)「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原文達貝譯本「等侯並催促神的日子來到。」)所以,我們更要不斷地禱告,催促主早日再來。到那時,不但能逃避大災難,並且被提與主相遇。這是何等大的榮耀。

十二、(路廿二3940)「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祂。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前面“壹之十一”  ,已經說明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路加福音說在橄欖山,事實上客西馬尼園在橄欖山的山坡較低之處。總之,這一段是主耶穌與門徒最後一同禱告之前的教訓,其重點教導門徒在屬靈的道路上千萬要小心謹慎,一定要儆醒,常常禱告,才能避免失敗。

十三、(路廿二4546)「耶穌禱告完了,就起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因為憂愁,都睡著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睡覺呢?起來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主耶穌一再教訓門徒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可是門徒因為憂愁,都睡著了。路加福音裡主耶穌一連兩次(4046節)警告門徒「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這是門徒的軟弱之處。馬太福音有這樣的記載,主對門徒說:(太廿六41)「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可見儆醒禱告是何等的重要!

 

    路加福音中主耶穌有關禱告的教導

聖經節

相關經節

內容

主耶穌的教導

1

33/35

太九14/15

可二18/20

與法利賽人論禁食祈禱

炫耀自己,教訓式的禱告.

乃欺人、欺神、自欺

2

 

28

太五44

為咒詛淩辱你們的禱告

寬恕敵人,愛人如己

3

 

6

太十13

為接待傳道人的禱告

把平安帶給接待者之家

4

 

十一2/4

太六9/13

怎樣禱告

要先為神的國祈求

5

十一5/8

 

以半夜借餅作比喻

禱告要情詞迫切

6

 

十一9/10

太七7/11

以叩門尋找作比喻

凡祈求的就必得著

7

十八1/8

 

寡婦不灰心的禱告

晝夜呼籲主必垂聽

8

十八9/14

 

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

禱告首重謙卑和認罪

9

 

十九45/46

太廿一12/16

可十一15/17

教訓殿裡作買賣的人

聖殿是禱告的殿不是賊窩

10

 

廿46/47

太廿三1/7

可十二38/40

評文士作冗長的禱告

假冒為善的禱告不蒙垂聽

11

廿一36

太廿四42

勉門徒要常常禱告

將來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12

 

廿二39/40

太廿六36/46

可十四32/42

橄欖山下的禱告教導

要努力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13

 

廿二45/46

太廿六36/46

可十四32/42

不要憂愁打盹

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此記號為路加福音獨有記載

三、其他人的禱告

一、眾百姓的禱告。

    (路一89)「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簽,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

——這是路加福音全書第一次講到禱告的事,那是眾百姓的禱告。他們為什麼要禱告?禱告祈求些什麼?根據他們的歷史和遭遇,以及當時人心的盼望揣測:

    1.國家淪亡已將近六百年之久,有四百年未有任何先知發言。

    2.他們迫切希望神大發慈悲,憐憫他們,脫離異族的統治。

    3.他們朝夕盼望神所應許的彌賽亞早日出現。

二、撒迦利亞的禱告。

   (路一811)「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撒迦利亞顯現。」

——路加福音一開始就描述施洗約翰的誕生,為基督作預備,銜接舊約。除了眾百姓在殿外禱告,第一個出現禱告的人就是施洗約翰的父母,祭司撒迦利亞和他的妻子以利沙伯。他們年紀老邁,不能生育。讓我們想到亞伯拉罕生以撒的情景,也讓我們看見哈拿如何禱告而生撒母耳。撒迦利亞因掣簽而得以進殿供職,在眾祭司中是難得的機緣,他不能放鬆這大好的機會,於是他向神祈求。我們不難從經文中發現,他的禱告不為自己求兒子,而是為神求;他的禱告完全摸著神的旨意。因此,神垂聽了他的禱告,賜給他一個兒子,他也把這個兒子奉獻給了神,就是施洗約翰。

三、以利沙伯的禱告。

  (路一2425)「這些日子以後,撒迦利亞的妻子以利沙伯懷了孕,就隱藏了五個月,說:『主在眷顧我的日子,這樣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

——這段聖經明顯說明以利沙伯是個禱告的人。前面第6節說,她在神面前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以後,當馬利亞來看她的時候,她被聖靈充滿,高聲頌贊主。我們看見她實在是一個禱告在主面前的人。

四、馬利亞的禱告。

  (路一4655)「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我的救主為樂,為要紀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這一段馬利亞的讚美詩,是用詩歌方式的禱頌( Magnificat)。馬利亞是一個虔誠在主面前的女子,平時就敬畏神。當天使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要蒙恩懷孕生耶穌的消息之時,她能完全順服。她的答覆是「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她甘願冒恥辱的危險,擔當了千古以來女子最大的重任。及至她到了以利沙伯家裡,以利沙伯被聖靈充滿祝福她的時候,馬利亞發出如此偉大的禱頌。

五、西面的禱告。

  (路二2832)「西面就用手接過祂來,稱頌神,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西面是聖殿中年長的拉比,他既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彌賽亞早日降臨,平時不斷地禱告。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在他未離世之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現在看到約瑟和馬利亞抱了嬰兒耶穌進入聖殿,獻頭生男孩的祭,西面受聖靈的感動,就用手接過耶穌來,大聲頌贊主,多麼美的禱詞。

六、亞拿的禱告。

  (路二3638)「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現在已經八十四歲,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正當那時,她進前來稱謝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

——亞拿是在聖殿門口事奉的女先知,她已經八十四歲的高齡,自從寡居後一直沒有離開聖殿門口的事奉。她事奉中最大的一項是禁食禱告,而且是日以繼夜,不斷地進行。

從經文中我們可以知道,她禱告祈求的是盼望耶路撒冷救贖者早日降臨;換言之,祈求彌賽亞早日來到。現在看見孩童耶穌來到聖殿,她被聖靈充滿,立刻向一切盼望得救贖的人作見證,她們的盼望終於在耶穌的身上要實現了。

 

路加福音中其他人的禱告

聖經節

禱告者

禱告內容

1

路一89

眾百姓

盼望彌賽亞早日降臨

2

路一811

撒迦利亞

為實現神的旨意

3

路一2425

以利沙伯

為將兒子奉獻

4

路一4655

馬利亞

為順服神旨

5

路二2832

西面

頌贊救主誕生

6

路二3638

亞拿

為耶路撒冷得救贖而稱謝

 

廿五、路加福音所記的神蹟

   

四卷福音書中的記載,最令人矚目的內容是人所共知的攸關主耶穌行神蹟的故事。祂醫治有病的人(路四3840)(可一 2934),行使控制自然力量的權柄(路八2225(可四3541),甚至有時讓死人復活(路七1117;八4956)(約十一144)。在所有攸關主耶穌的話題中,對近代以來的讀者而言,這些是最難理解的。一般人通常覺得主耶穌所講攸關神和神的國之教導不難理解,即使那些無法接受這些教導之真實性的讀者,對主耶穌的理想也不會沒有敬意的;甚至可能努力將部分教導實踐出來。但是當涉及神蹟奇事時,很多人,包括基督徒在內,往往懷疑這些故事的真實性。

    關於主耶穌所行的神蹟,福音書的敘事本身就引發了一些重大的問題,有些問題導致了人們對福音書進行了批判性的研究,這些研究試圖探索福音書是如何寫成的。研究認為,從文學形式上講,福音書記載的神蹟故事與希臘文學中的故事是類似的;因為耶穌行神蹟的故事最初是用希臘文寫成的,他們使用的自然是他們最為熟悉的文學形式和慣例,在同一個文化背景下的作者在描寫同樣類型的事件時,使用同樣的語言是可以想像的。

    一個證據充足的事實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令人矚目的行為通常被歸功於那些由於其他原因而受到高度尊敬的人。我們不能否認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主耶穌的故事上。很多在主後二世紀寫成的所謂的偽福音書也都具有類似的性質,將所有奇特的神蹟故事與耶穌連在一起。在主耶穌死後僅僅十五年左右,而福音書開始以最終完成的形式存在是在主後六十五年到七十年前後,也就是說,比耶穌生平晚了三十五年左右。創作神話故事當然需要比這更長的時間來演繹。在福音書基本成形的時候,一定還有很多親眼見證福音書所描述故事的人仍然活著,毫無疑問,他們一定會糾正任何與他們記憶中的耶穌不相符的故事。

    攸關神蹟的傳奇故事,通常總是與特殊能力的誇張展現聯繫在一起,但是四卷福音書中並沒有這樣的內容。實際上,福音書清楚地表明,主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不是為要滿足對超自然現象的無聊思考。當法利賽人要求耶穌行一個神蹟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的時候,祂堅定地告訴他們,祂的工作與這種神蹟奇事沒有關係(見太十二38 42)(可八1112(路十一2932)

    不要忘記,在主耶穌所受到的試探中,至少有兩次,祂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行神蹟的誘惑(太四111)(路四113),祂受到魔鬼的試探,要祂將石頭變成貪物,以及從殿頂上跳下去而不受傷,這兩個試探祂都拒絕了。那麼請問,在傳道過程中,祂行這樣的一個叫五千人吃飽(約六115)的神蹟,顯然導致眾人試圖擁祂做他們的王嗎?

    路加福音一開始就將這些神蹟奇事置於一個與眾不同的背景中。主耶穌在拿撒勒會堂中講道的時候,祂提到以賽亞書中的一個章節,那裡提到彌賽亞時代來臨的時候,祂說:(路四1810)「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話語對傳講福音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並不是唯一的重要工具;主耶穌的作為——包括神蹟奇事——在祂受到眾人歡迎方面和遇到反對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要為其找出原因並不困難,因為攸關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的特性,有些並不在於祂做了什麼,而是在於祂什麼時候做的和做在誰的身上。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主耶穌所醫治的那些人——聾子、瞎子、瘸子——根本不會出現在當時猶太醫治者的故事中,這些人正是被揀選出來作為神的國到來的兆頭。那些懷疑耶穌意圖的人也不會輕易放過這種巧合。況且耶穌醫治人的環境通常違反傳統律法,這一點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主耶穌不僅在安息日醫治病人,而且還醫治那些依照宗教純潔性的傳統定義稱不上是子民的人,——例如:(太十五2128)中的外邦婦人;(可五120)中的居住墳塋中的人;(可八4348:)中的血漏婦人——。這些情形只要讀(路七2223)就明白了;當施洗約翰身入囹圄,懷疑主彌賽亞身分時,耶穌回答約翰的門徒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風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我們無法對這些有關主耶穌行神蹟的各種證據之間明顯表現出來的一致性避而不談。猶太和基督教的原始資料都認為,主耶穌的確行了神蹟奇事;連不是基督徒的約瑟夫Josephus,這位著名的猶太史學家,在他所寫的猶太史第一部分第十九章第五段中說:「耶穌是智者,行過許多的神蹟奇事,釘十字架後復活,可能就是那位彌賽亞。」

    無可否認,隨你怎麼講,要使人相信主耶穌行神蹟既不抵觸科學也不違反自然律是很難的。為此,美國讀者文摘資深記者李、史特博Lee Strobel於二十一世紀初,窮二年之力,訪問了八位專家學者,提出對基督信仰八大懷疑理由,其中第二項就是神蹟問題。史特博訪問的物件是英國伯明罕大學哲學博士,慕尼克大學神學博士的威廉、萊恩、克萊格William Lane Graig,當時他正任教于塔爾伯特神學院。史萊格的答覆是:「神蹟是不能由事件發生當時當地運作的自然原因產生的。科學的目標是尋求自然解釋,神蹟處於科學的範疇以外。例如:地球有地心吸力,蘋果從樹上掉下,一定掉落在地。但在這蘋果落地以前,有人伸手把它抓住,這蘋果的結局就不一樣了。這一點既沒有違反也沒有否定萬有定律,只是中間有人進行干預,他超越了在那種特殊情況下運作的自然因。這基本上就是神行使神蹟時所做的事。」(詳見L.史特博所著“基督信仰再思”The Case For Faith)

    四卷福音書所記的神蹟,除約翰福音專記八件神蹟之外,三卷符類福音合為三十六件神蹟;路加福音二十一件神蹟中,六件為獨有者(見記號)。又,二十一件神蹟中二件為使死人復活,二件為趕鬼,十四件為醫病,其中四件是在安息日行的(見記號)。

 

四卷福音書所記耶穌所行的神蹟表

 

 

神蹟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長大麻風的病人

24

4044

1214

 

百夫長僕人的癱瘓病

513

 

110

 

彼得岳母的熱病

1415

3031

3839

 

醫治被群鬼附的人

1617

3234

4041

 

趕鬼入豬群

2834

117

2737

 

癱子

27

312

1826

 

患血漏的女人

2022

2534

4348

 

兩個瞎子

2731

 

 

 

被鬼附的啞巴

3233

 

十一14

 

枯乾了一隻手的人

十二913

15

610

 

被鬼附又瞎又啞的人

十二22

 

 

 

迦南婦人被鬼附的女兒

十五2126

2430

 

 

被鬼附害癲癇病的男孩

十七1418

1727

3842

 

耶利哥的瞎子

廿2934

4652

十八3543

 

耳聾舌結的人

 

3137

 

 

迦百農會堂裡鬼附的人

 

2326

3335

 

伯賽大的瞎子

 

2226

 

 

鬼附駝背十八年的女人

 

 

★十三1113

 

水臌病人

 

 

★十四14

 

十個長大麻風的病人

 

 

★十七1119

 

大祭司僕人的耳朵

 

 

★廿二5051

 

迦百農大臣的兒子

 

 

 

4654

畢士大池旁的癱子

 

 

 

29

生來瞎眼的人

 

 

 

17

 

 

 

 

平靜風浪

2327

3541

2225

 

水面行走

十四2527

4851

 

1921

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

十四1521

3544

1217

513

給四千人吃飽

十五3238

19

 

 

魚口得稅銀

十七2427

 

 

 

咒詛無花果樹

廿一1820

十一1221

 

 

下網得魚

 

 

★五411

 

變水為酒

 

 

 

111

一百五十三條魚

 

 

 

廿一111

睚魯的女兒

1825

2243

4156

 

拿因城寡婦的兒子

 

 

★七1115

 

拉撒路

 

 

 

十一144

 

    路加福音所記主耶穌所行神蹟

安息日在迦百農趕鬼(路四3136)。

二、醫治西門岳母的病(路四3839)。

三、醫治被群鬼附的人(路四4041

、滿網的魚(五411)。

五、潔淨長大麻風的(路五12 13)。

六、醫愈癱子(路五1825)。

七、☆安息日治癒手枯乾的人(路六610),

八、醫治百夫長僕人的病(路七210)。

、叫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路七1115)。

十、平靜風和浪(路八2224)。

十一、在格拉森趕鬼(路八2639)。

十二、醫愈患血漏的女人(路八4348)。

十三、叫睚魯女兒復活(路八4955)。

十四、給五千人吃飽(路九1017)。

十五、醫愈害癲癇病的孩子(路九3842)。

十六、趕出一個叫人啞吧的鬼(路十一14)。

十七★、安息日治癒駝背的女人(路十三1013)。

十八安息日醫治水漲的病人(路十四14)。

十九、治好十個長大麻風病的人(路十七1114)。

二十、使耶利哥的瞎子看見(路十八3543)。

廿一、醫好大祭司僕人被砍的耳朵(路廿二5051)。

 

廿七、路加福音特別關心婦女

 

全書特有的攸關婦女的經節,共有二十八處。

、施洗約翰之母以利沙伯(路一57)。

        路加福音開卷首先交待受書物件之後,立刻提到「君王」和「祭司」之名,目的為要介紹基督的先鋒,最大的「先知」(參路十六16)。路加不厭其詳地介紹撒迦利亞一對夫婦,特別強調以利沙伯的身分、背景、屬靈狀況和家庭狀況:1.她也是祭司利未族的後代;2.與夫撒迦利亞在神面前都是義人;3.遵行主的切誡命禮儀無可指摘;4.年老無子——在以色列人中婦女結婚不生育是一種羞恥(參創卅23)。但是撒迦利亞的禱告,不為自己求子,只為神的國求,摸著神的旨意。及至施洗約翰誕生,以利沙伯像舊約中撒母耳的母親,參孫的母親,把老年所生的孩子奉獻給神,作拿細耳人。

二、尊主為大的馬利亞(路一2656)。

        前面,綜觀第十七、三之二,已略述童女馬利亞,她雖然是一個普通的女子,不以自己的思想限制神的作為,能把自己的主權交給神;所以她能順服到底,以神為樂,這一特點非常了不起,歷史上無一女子可及。在聖經裡馬利亞經過了五個時期:1.完全的相信(路一38);2.反復思想(路二195051);3.也曾犯錯(約二3(可三3135)4.極端的黑暗(約十九26);5.雨過天晴(徒—14)。

三、女先知亞拿(路二3638)。

    前面,綜觀第十七、三之六,亦已介紹這位新約中的女先知。聖經中被稱為女先知的共有五位:1.米利暗(出十五20);2.底波拉(士四3);3.戶勒大(王下廿二;4.亞拿(路二36);5.腓利的女兒(徒廿一8)。她們的事奉各有不同;亞拿的事奉是在聖殿的門口——聖殿的外院有女院,專供婦女祈禱之處。我們不知道亞拿寡居了多久,推算應在五十年以上,她長期在聖殿門口禁食禱告,不分晝夜。很明顯的她在祈求彌賽亞早日來到,所以,當她一見嬰兒耶穌來到聖殿,立刻稱謝神,並且將孩子的事,彌賽亞已經降臨,向人講說。

四、希律王兄弟之妻希羅底(路三19)。

        前面,綜觀第十八、希律和他家屬的一章裡,已經說明大希律王的兒子亞裡斯多布Aristobulus的女兒名希羅底Herodias,先嫁給她的叔父希律腓力一世Philips I,後來又嫁給另一叔父希律安提帕Antipus,這種亂倫的婚姻被施洗約翰嚴厲的指責,使她懷恨在心,先唆使希律安提帕把約翰鎖在監裡,在安提帕過生日的慶祝會上,希羅底叫女兒莎樂美Sallome在王面前跳舞祝賀,乘機要施洗約翰的頭(參太十四114),把先知害死;這是一個淫亂惡毒的婦女。

五、撒勒法的寡婦(路四26)。

        主耶穌開始傳道時,家鄉的人不歡迎祂,於是主耶穌舉出舊約聖經中先知以利亞避難的故事(王上十七916),這位撒勒法的寡婦如何供養先知三年半,先知怎樣使她的孩子復活。祂同時也舉例說先知以利沙怎樣醫愈乃縵元帥的大麻風病。這些故事激起了會堂裡聽話的人忿怒,認為祂自比先知,想要殺害祂,竟把祂攆出城。

六、西門的岳母(路四3839)。

        主耶穌初期在家鄉拿撒勒傳道,並不受人歡迎,祂就退到迦百農。安息日在會堂裡趕逐了附在一個人身上的汙鬼。出了會堂,同雅各、約翰,進了西門彼得的家,西門的岳母正害熱病躺著,有人告訴耶穌,主就進去拉她的手,斥責那熱病,熱就退了;她立刻起來服事他們。西門岳母是第一個被主醫好熱病的人。因著鬼喊著說:「你是神的兒子!」 於是人們開始接納主耶穌了。

        天主教規定神父不能結婚,他們解釋西門彼得是第一任教皇,沒有結婚,未結婚哪來岳母?根據保羅所寫哥林多書(林前九5)告訴我們,磯法偕同他的妻子一同往來傳道,她的名字叫康可娣亞、潘帕土亞ConcordiaPerpetuia,根據優西比烏(Ecclesiastcal History 3.30),她殉道在彼得之前。

七、拿因城的寡婦(路七1117)。

        拿因城Nain位於拿撒勒東方約八公里,是一個小鎮,風景幽雅,地名之意為美麗、愉快;但是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主耶穌往這城去的時候,祂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祂同行,將近城門,遇到一個死人被抬出來,這死人是他寡母的獨生子。主耶穌看見就動了慈心,憐憫這位寡婦,當場使這寡婦的兒子復活。這已死的人坐了起來,並且能說話,主把他交給了這寡母。眾人見到了都驚奇,歸榮耀於神。這件神蹟獨路加福音記載。

八、婦人所生的沒有大過約翰的(路七28)。

        這節聖經毫無疑義指以利沙伯生施洗約翰。不問任何偉大人物都為女子所生。聖經第一個預言(創三15)「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蛇要傷他的腳跟。」這是預言童貞女馬利亞聖靈感孕生耶穌基督說的。天上的聖者,世人不能與之相比。但主耶穌曾說:(路十六16)「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婦人所生的最大的是約翰,那麼除馬利亞之外,以利沙伯就算最偉大了。

九、一個有罪的女人香膏抹主(路七3650)。

        前面,綜觀第十,路加福音所記九層救恩經歷裡,第一層說明赦免與愛的故事;一個有罪的女人,願將自己所有的榮耀踏在主耶穌的腳下,這個女人從主耶穌進屋,就不住的用嘴親主的腳。同時悔罪的眼淚濕了主耶穌的腳,她用美麗的頭髮去擦乾;不但如此,她還用香膏抹主的腳。所以,她許多的罪都被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

十、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的抹大拉的馬利亞(路八2)。

        抹大拉Magdalene,古名米大爾Migdal又名馬加丹Magadan(太十五39),在加利利海西方海邊的一個村莊,離提比哩亞以南約五公里,地名之意為”“偉大。因福音書中同名馬利亞的婦女很多,所以這地的女信徒馬利亞常被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以示區別。主耶穌曾醫治她,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去,因此,她對主非常虔敬,常和其他女信徒用自己的財物供應主耶穌和祂的門徒。她也和其他女信徒,從加利利跟隨主耶穌到耶路撒冷(太廿七5556)。當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她們一路痛哭跟隨耶穌到了各各他(路廿三27),又在十字架下看主耶穌斷氣(路廿三4449),她也親眼看到安葬耶穌的情況(路廿三5556)。及主耶穌復活,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約廿1),隨後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把她親見主耶穌復活的喜信,告訴給門徒們(約廿18)。

十一、約亞拿、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路八3)。

        路加介紹抹大拉的馬利亞之後,為要說明主耶穌特別關心所有的婦女;她們有的因病被醫治,有的因難處得幫助,這類婦女非常之多,路加只例舉了兩個代表人物,一位是希律宮廷官員苦撒的妻子約亞拿Ioanna,另一位婦女名蘇撒拿Sousanna,攸關蘇撒拿的資料不詳,她代表一般的眾婦女,路加用「和好些別的婦女」,讀(路四12),她們是一群婦女,不是抹大拉馬利亞單獨一人。這些女信徒感恩知報,常常奉獻財物供應耶穌和門徒的需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約亞拿和幾個女信徒,同去看望耶穌的墳墓,一聽見天使宣告耶穌復活的喜訊,立刻一同去向使徒傳報這最大的消息(路廿四19)。

十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路八19)。

        本段二,及綜觀第十七、三之二,對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已作分別的介紹。這裡再次強調馬利亞的經歷是曆世歷代所有婦女中所沒有的,她的順服是沒有比她更偉大的。

我們應該尊敬她,但是不可把她弄成偶像膜拜她。

十三、睚魯的女兒復活(路八4956)。

        這段神蹟馬可福音也詳記,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曾使三個人復活,路加福音記了兩個,前面第七,主使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此外,約翰福音記主使伯大尼的拉撒路復活。這裡告訴我們,主耶穌使睚魯之女復活。睚魯Jairus是迦百農城管理猶太會堂的人,他有一個十二歲(正成年)的女兒快要死了。睚魯來到耶穌跟前,俯伏在耶穌的腳前,央求耶穌去醫治。耶穌在去他家的路上,有人從睚魯家裡來說,這女孩已經死了,不必再勞動耶穌了。但是耶穌仍然到了睚魯家裡,除了彼得、雅各、約翰這三個門徒和睚魯夫婦之外,不許其他的人同祂進去。大家都為死人痛哭,耶穌說:「她不是死了,是睡著了。」那些痛哭的人正嗤笑耶穌的時候,耶穌拉著死人的手,呼叫那女孩起來。她的靈魂又回來,就立刻站起來了。主耶穌在她復活後,特別吩咐:「給她東西吃」,一面又吩咐:「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訴人」,因為祂榮耀的時候還沒有到。

十四、患血漏的女人(路八4348)。

        路加報導主耶穌初期在迦百農的工作,祂醫病、趕鬼、行神蹟,之後緊接著使管會堂的睚魯之女復活。福音書特別用穿插的筆法,插入了一段主耶穌醫治這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女人,正是與前段夾述的復活女孩的年齡。“血”代表生命。這女人花盡了她一切所有養生的,沒有人能醫好她。但是她憑著信心,來到耶穌背後,僅僅摸了一下主的衣裳縫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簡單說來,這女人取得了基督的生命能力。所以,當主耶穌問:「摸我的是誰?」她毫不隱藏地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祂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羅十10)「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必得救。」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

十五、馬大與馬利亞的服事(路十3841)。

        伯大尼的馬大和馬利亞姊妹倆是非常敬愛主耶穌的;主耶穌每到一個地方,祂的職事是傳道。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那裡沒有會堂,馬大、馬利亞的家可能地方寬敞,主耶穌在那裡講道,聽講的人可能很多。馬大一面要聽耶穌講道,一面又要招待來聽講的親友鄰居,包括茶水膳食等等,忙於伺候,未免有些煩燥不安。那時,她妹子馬利亞正坐在耶穌腳前,傾心聽主講道。馬大就請主吩咐她妹子來幫助她的工作。

主耶穌於是用雙重的呼召:「馬大!馬大!」要她不為許多的世事思慮煩擾,要消極地從天然的熱心和外力中出來;就是要被主作,不要為主作。為主作的必受世事的煩擾。被主作的:1.能耐心「坐下來」;2.謙卑的「坐主腳前」;3.受教的「聽主的話」;4.智慧學習的「選上好的福分」。這些東西是魔鬼不能奪去的。

十六、安息日醫治駝背女人(路十三1017)。

        這件事是在安息日發生的,又發生在女人身上。聖經沒有說這女人的年齡,因為不是自小就駝背,猜測可能中年以上;並且不是外邦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通常人們拿彎腰駝背來形容理不直、氣不壯。這女人是因被鬼附而如此,已經病了十八年了,不是一個短時間,大好青春歲月都如此度過,這就是我們的寫照。主耶穌看見她,就憐憫她,主動施恩為她醫治。主耶穌用兩隻手,代表主完全的能力與作為。按著她,按手醫病獨路加福音使用(參路四40)。這女人立刻直起腰來,把榮耀歸給神。可是這管會堂的卻認為耶穌冒犯了安息日,主耶穌用最簡單而原則性的問題作答覆,挽救性命重要呢,死守教條重要?這些話使祂的敵人都慚愧了,在場的眾人因主所行的一切榮耀的事,都很歡喜。

十七、失錢的婦人(路十五8)。

        前面,綜觀第十,第四層救恩經歷,已略作介紹。這婦人表徵聖靈;「十」是完整的數字,完整的愛不能有絲毫缺失。點上燈放出光明,到處照射,全面打掃屋子,拭去污染,清理環境,務使潔淨,作恢復的工作。細細地找,忍耐至終,直到找著。聖靈的工作有耐心和愛心,目的為找著失去所愛的,及至找著。(林前十二26)「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十八、論休妻(路十六18)。

        近世家庭離婚事件激增,過去情形,好像男女雙方總有一方犯錯。現時已不需要藉口,合則留,不合則離;對婚姻的觀念。與聖經上的婚姻觀已完全的改變。不過聖經上希伯來民族女權不彰,女人無權對犯錯的丈夫要求離異,只有丈夫對犯錯的妻子休棄,這當然是不公平的。主耶穌對自稱為義的法利賽人講論貪愛錢財與進天國的故事之後,因他們嗤笑耶穌,主耶穌就告訴他們,律法不是空談,也沒有廢去。祂舉休妻另娶為例,因為律法上不是隨便可以休妻的。(瑪二16)「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對妻子不能像自己的錢財一樣,任意玩弄。

十九、回想羅得的妻子(路十七32)。

        主耶穌對門徒講論末世人子降臨預兆中,舉出所多瑪、蛾摩拉的毀滅情形;講到羅得的日子,要大家回想羅得的妻子。故事發生在創世記第十九章,神降天火要燒毀所多瑪和蛾摩拉,天使催逼羅得攜帶家眷速速離城,免得同被剿滅。天使拉著羅得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逃出城外。羅得的妻子回頭一看,就變成一根鹽柱。末世大災難來臨時,仍對花花世界留戀回顧的人,就要像這一根鹽杜,永立路旁;表明它用途已無,不能在人群中起作用,甚至連觀賞價值也無,只能受風雨侵襲而滴鹽水入地。

二十、切求的寡婦(路十八37)。

        寡婦是弱者,受欺無處伸冤,她只有向官員去訴求。這個官員不看重百姓的事,而且沒有神,也不恭敬。但是被這寡婦長時間的纏磨,為了免得煩擾,終於為這寡婦伸冤了。路加福音在第十一章第58節,說恒切禱告的比喻,必蒙垂聽。一個並不關心百姓的官員,尚且能答應這寡婦不斷地訴求,何況快要再來的人子呢?問題是主再來的日子,必有信徒的靈性冷淡和受逼迫,那時,正需要像這寡婦所表現的堅忍的美德。所以,主耶穌在結束這段故事之時說:「然而,人子再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廿一、人有妻無子死後立後問題(路廿2735)。

        以色列民非常看重傳宗接代,繼承後嗣之事。申命記第廿五章第510節說,以色列家人中娶妻無後而死,這寡婦不能再嫁外人,必須與死者之兄弟繼續為妻,生下來的長子歸入死兄的名下,這寡婦及死者兄弟都不得拒絕,這是摩西的律法。撒都該人在猶太教裡是有地位的祭司階級,他們大都很富有。他們逼迫耶穌的方法和法利賽人稍有不同。(徒廿三8)告訴我們:「撒都該人說沒有復活,也沒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賽人卻說兩樣都有。」他們曾要求主耶穌顯神蹟給他們看(見太十六1)。現在他們用推理方法來試探耶穌,說:「有一家人,弟兄七人都娶了第一個兄長的妻子,都沒有留下孩子而死了,到復活的時候,這妻子是屬弟兄七人中的哪一個的呢?」主耶穌本來應該對他們說:「你們既然不相信復活的事,怎麼談復活的人呢?」但是因為他們用聖經經文相詢,祂就用摩西荊棘篇(出二24)作答:「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復活的人,不像世上的人,沒有嫁娶,也不生兒育女。這些話倒使研究聖經的文士們大為讚賞;從此閉了撒都該人的口。

廿二、文士侵吞寡婦的家產(路廿47)。

        主耶穌曾提醒門徒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試探,接著又提出要防備文士,文士和法利賽人、撒都該人都是上流社會的人,尤其文士都是聖經教師,他們外貌上道貌岸然,非常講究,好穿長衣遊行,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又喜愛人抬舉他們;但是他們私下的行事卻很不光明,竟然侵吞寡婦的家產。寡婦是無助之人的弱者。欺侮無助的弱者,最卑鄙下流。以宗教生活而言,他們也是如此,在人面前作冗長的禱告表示屬靈;事實上在神看來,末世審判的時候,他們受罰將更重。主耶穌在眾百姓面前告誡門徒,意思大家都要學習的。(耶十七9)「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撒上十六7)「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廿三、捐錢的寡婦(路廿一14)。

        同樣用了四節聖經,馬可福音重點放在上,路加福音重點放在窮寡婦身上。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數目也許很多,但那些都是他們自己有餘的,價值意義不大。但這窮寡婦雖然只投了兩個小錢,數目小得微不足道;然而這是她養生所需,把自己不足的,拿來奉獻給神了。她的奉獻使主耶穌不能不看見,並且受主重視而不得不說話;因為,她是憑信心捨己的奉獻,終於得主耶穌的讚賞,將來在天國所得的福氣是我們比不上的。

廿四、預言懷孕和奶孩子的有禍(路廿一23)。

    這一段主耶穌的預言,有兩種解釋:一說發生在主後七十年,聖城耶路撒冷被羅馬將軍提多夷為平地。據史學家約瑟夫記載,猶太人被殺超過百萬,被俘者十余萬。另據四世紀優西比烏記載,那時,基督徒因信主耶穌在地上時曾預言耶路撒冷必受大災難,及時逃出城外。但這一預言,大多認為主耶穌所指乃是祂第二次的再來之前的大災難,應與啟示錄對照而讀。懷孕生產哺乳是婦女天賦的使命,在大災難時,時候非常不恰當,因為,自顧尚且不暇,而撒但最不喜歡的是地上得勝者的增多。

廿五、見主受難號啕痛哭的婦女(路廿三27)。

        前面<第十>介紹抹大拉的馬利亞,已經說明,因為主耶穌特別關心弱者,婦女和小孩,病者和受傷者。她們受主施恩後,亟思報答,一路上跟隨主耶穌往南行,直到了耶路撒冷。哪裡知道進了耶路撒冷五天,大祭司派兵丁把主耶穌捕捉了,而且晝夜審問,苦刑屈打。最後,竟被判死刑,要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轟天巨變,令人難以接受;尤其這些跟隨主耶穌從加利利一路到耶路撒冷的一群婦女們,眼看主耶穌渾身傷痕,背著十字架,往各各他的路上走去,任何人都受不了的,她們忍不住號啕痛哭。當場,主耶穌看到了她們這種情形,祂回頭轉身告訴她們,預言耶路撒冷再過四十年(即主後七十年)將像祂一樣的受苦難,那時,弱者婦女和幼者孩子將更受痛苦(參耶十六14)。

廿六、看見安放耶穌身體入墳的婦女(路廿三 55)。

        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後,有一位財主亞利馬太的約瑟出面,向彼拉多要主耶穌的屍體。又有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尼哥底母,帶著一百斤香料來,他們用細麻布加上香料將耶穌的屍體裹好了,把祂安放在約瑟自己的座新墳墓裡,並且用巨石滾至墓口,堵住墓門。那些從加利利一路跟隨主耶穌到各各他的婦女們,都親見了這幕情形;她們都見證了主耶穌確已受死,並且入墓安葬;又看見政府派兵丁看守封了的巨石,把守妥當。

廿七、首見主復活的婦女(路廿四16

        主耶穌被釘十字架,被葬入墓,最使人痛苦不舍的是一路跟隨主耶穌的這群婦女們,特別是受惠最多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她所受的痛苦可能較之受七個汙鬼纏身的痛苦更甚。此外,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以及約西亞,她們都悲痛得不能自己。主耶穌安葬後,她們回去,第二天守逾越節,兩夜不能安睡,第三天清晨,她們帶了香膏,來到墳墓口,想不到耶穌的屍體不見了。當時,天使告訴她們,這位救主耶穌基督,祂已經復活了。這嚇人的大信息,震動宇宙的大消息,實在是令人難以相信的。所以,這些婦女不得不向墳墓望去,看見墳墓洞穴敞開,主耶穌的屍體不見了,只有留下一堆裹屍布在那裡;這下,使她們不得不信主耶穌復活了。

廿八、去告訴門徒主已復活的三個婦女(路廿四10)。

    主耶穌復活了,是這些婦女們首先親見的事實;使她們想起主耶穌在受難前曾再告訴大家,祂必須要被交給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要復活。於是她們立刻從墳墓那裡回去,把一切所看見的事,告訴十個使徒和其餘的人。這麼大的驚天動地的大事,使徒們怎麼能相信呢?首席使徒彼得首先起來,立刻跑到墳墓那裡去,看見墳墓果然空在那裡了,他低頭往裡看,只見細麻布獨在一處,主耶穌果然不見了;於是主耶穌復活的事到處宣揚開了。往後,復活的主耶穌一次一次的向許多人顯現,和他們相處四十天之久,讓他們可以把復活的實證向世人宣告。五旬節後聖靈降下,眾使徒起來傳揚福音,教會被建立,基督徒聚會開始,福音普及全世界。

 

廿八、路加福音特有的記載

 

經文

事件

路一580

詳述施洗約翰與主耶穌出生的細節

路二152

主耶穌幼年時的記載

路三1920

希律囚約翰在監裡

路四1630

主耶穌在拿撒勒不被接納

路五111

主耶穌使打魚的人網住許多魚

路七1117

主耶穌叫寡婦之子復活

路七3650

有罪的女人用香膏抹主

路八13

跟從耶穌的婦女

路十1~十八14

主耶穌被釘死前幾個月的神蹟、奇事、教訓

路十九127

主耶穌進撒該的家,教導十僕之喻

路廿三612

主耶穌在希律王前的受審

路廿四4449

主耶穌升天前的教導

 

廿九、路加福音特有的教訓(九51~十九27

 

讀路加福音,自第九章第5l節起,一直至第十九章第28節止,這一大段漫長的記載,都是路加福音所特有,即符類福音,也只有路加福音有此獨特的寫下。故事開始說:(路九51)「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下半節原文:「將祂的臉朝向耶路撒冷前進。」至(路十九28)說:「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前後對照,就告訴了我們,路加福音這大段的記載,不僅是獨有,且有它獨特的意義,值得讀者重視。主耶穌強調「定意向耶路撒冷去。」簡單說來,祂是面向十字架的道路;因此,此後所有發生的故事都與十字架有密切的關係。

一、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九5156)。

        這一段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的故事,主耶穌首先指出十字架的基本原則是,是普及眾生的愛,正如(約三16)所說的:「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猶太人來往加利利至耶路撒冷通常走約但河東比利亞繞過撒瑪利亞,因為撒瑪利亞人不是純血統的以色列民。這次,主耶穌像約翰福音第四章的情形,祂帶領門徒和一群跟隨者,進入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什麼名,代表所有需要救恩的地方。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素不往來,主耶穌帶了一大群人,不被接待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雅各、約翰弟兄兩人的雷子脾氣又出現了,他們要求耶穌像當年先知以利亞一樣,吩咐天火從天降下燒死他們(參王下一10)。主耶穌立刻轉過身來,責備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原文)如何,你們並不知道。」 祂嚴肅地告訴他們,這條十字架的道路,基本原則是;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靈魂,乃是要救人的靈魂。

二、傳道人的喜樂(十1720)。

        這事以後,主耶穌又差遣七十個門徒,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傳福音。這七十個人沒有說出姓名,讀(創十)加起來正好是七十個國,代表全地之意;以色列的眾子下到埃及是七十人;與摩西一同上西乃山領受誡命的長老也是七十人。主差遣這七十人與(太十)差遣十二使徒,權柄上略有不同。這七十人成功地回來,歡喜地回報主耶穌,撒但的權勢敵不過主耶穌的名。主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因為我給你們的權柄而沾沾自喜。你們要歡喜的是因為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你們已經看見神兒子的權柄,這權柄是得勝的憑據,凡是在基督裡的,都可以取得這權柄。傳福音得勝的人,他們的名都要記錄在天上。

三:主耶穌的喜樂(十2124)。

        主耶穌道成肉身,在地上三十三年半,祂勞碌奔波,受盡欺辱,吃盡苦頭;為世人的罪,憂傷悲痛,從來沒有歡樂的情形。但這次祂差遣七十人出去傳福音,他們得勝回來,使祂大得安慰;因此,祂歡樂起來了。這是主耶穌唯一的一次表示歡樂,也只有路加福音獨有的記載。

        主耶穌的歡樂,祂首先向天父表明,感謝天父,十字架的奧秘對世上有知識的人是隱藏的,然而對虛心謙卑,天真的、尋求真理的人卻是顯明的。(約十七3)「認識你獨一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四、好撒瑪利亞人(十2537)。

        本段比喻故事,膾炙人口,與浪子回頭,這兩則比喻故事,不但是路加福音獨特的記載,也是全部新約聖經最受歡迎,最感動人心的。前面我們已經略作闡明。這裡特別提出的,這段故事是主耶穌答覆一個律法師試探祂問話回答之解釋。律法上規定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神又愛鄰舍,其中最不容易解釋的是誰是我的鄰舍?這律法師抓住難題,向耶穌迫問。鄰舍應該是除家人外,生活上最接近的人。主耶穌用一個猶太人最瞧不起的撒瑪利亞人,動了慈心,行了好事,祭司和利未人卻見死不救。在許多對比情形之下,讓這個律法師認知人類基本道德價值行為。讀者千萬不要忘記,這一段聖經中心重點在主耶穌答覆怎樣可以承受永生

五、兩種生活(十3842)。

        馬大為事忙亂,在基本觀念上犯的錯誤是為主作,不是被主作其間的差別非常之大。很多人認識了主,也信了祂,甘願獻身事奉主,熱心擺上,這種心意實在高貴而可愛;但是他忽略了,一個獻身給主的人,他是屬主的人,沒有自己的成份,在他的事奉工作上,必先明白主的旨意和完全順服祂的帶領,不能自以為是的去為主作任何的事。當年亞伯拉罕與夏甲生了以實瑪利,留下的麻煩,至今仍在。亞倫的兩個兒子獻凡火,當場死在耶和華面前;聖經中這類案例很多。總之,事奉神必須撇下切天然的熱心和外力,不必為主作,要“被主作”。我們看見馬利亞什麼也沒有作,她坐在主的腳前,聽主講道,謙卑、虛心,忍耐受教,和馬大煩忙的工作完全不同;所以,她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六、懇切的禱告(十一513)。

        這一段主耶穌教導人怎樣禱告,馬太福音也有同樣的記載;但是半夜向朋友借三個餅的情形,只有路加福音這樣說。路加寫故事的手法往往很強烈,但不會誇張。故事是非常可能發生的,半夜突然來了一個朋友,沒有食物可以供應,向鄰人去求借,而鄰人早已休息,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沒有什麼特殊。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這就與我們的禱告有關了。主耶穌在教導門徒怎樣禱告之後,告訴他們:「凡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都是直接向天父表明的。我們有事,向父神祈求,有時需要情詞迫切的直求,兒女與父的關係遠勝於朋友鄰居,更容易受感動,這是禱告的秘訣。

七、基督徒不要怕(十二17)。

        今天社會,貪婪橫行,彼此欺騙,官腐蝕德,民不聊生;憂鬱病症充斥。陌生人與你談話,一不小心受騙上當,社會上無可信任之人,甚至於家人之中,為了財產利益,互相為仇。正如保羅對提摩太所說的:(提後三3)「無親情,不解怨。」馬太福音在主耶穌登山寶訓中(太六2534),叫我們不要為生活憂慮,更不要為生命憂慮,天上的父什麼都知道;連我們的頭髮都被編了號,如主不允許,一根也掉不了的,還有什麼值得害怕的呢?

    這一段主耶穌對幾萬人開講之前,對門徒的教訓。祂指出「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沒有什麼可怕。」其間有兩個生命問題,要門徒辨別。真正的意義要門徒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對生命的觀念,失去的就是得著的。如果懼怕失去,將永遠得不著。

八、不得赦免之罪(十二812)。

        符類福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都記說,主耶穌告誡眾人,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但路加福音記載這段意義略有不同,主耶穌具體說明,要人認知祂,祂是神所差來的神子,(約十七3)「認識你獨一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惟其如此,才有屬天的聖靈的能力。如說主醫病的能力來自撒但,撒但自身都靠不住,至於行神蹟奇事,撒但不能行超自然的作為。祂舉出將來門徒必受逼迫,面對官府有權勢人的面前,你不知道怎樣分訴的時候,聖靈的能力就要顯示在你們身上。只有聖靈能指教你們當說的話。聖靈與聖子、聖父同等,三位體。褻瀆聖靈就是褻瀆聖子,也就是褻瀆聖父,其嚴重性毋需說明,所以總不得赦免。

九、人的生命價值在哪裡(十二1321)。

        主耶穌用無知的財主作比喻,讓門徒明白人的生命價值。在這唯利主義的世界中,財富似可決定個人的身分、地位。因為財富與權勢有密切的關係;有權可謀財,有財生權勢,兩者是連體嬰,分不開的。主耶穌在強調聖靈地位之後,接著說出生命的價值。俗世生命和屬靈生命,其區別在活在世界裡一切以世界的事為中心,因此產生貪婪,貪婪是無止境的,可惜屬世生命是短暫的,人有千算,天只一算。當財主擴大倉房,多積財物,準備安享吃喝快樂的時候,天父卻拿走了他的靈魂,他所準備的一切再也享受不到了,生命的價值在哪裡呢?「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屬世生命有限,只有屬靈生命無窮。

十、若不悔改都要滅亡(十三19)。

        父神之愛,長、闊、高、深,難以形容,吾人所頌贊的,無非是祂的偉大,很難把祂的慈愛說清楚。神的愛無限無量,永遠不變。但是不要忘記,神的慈愛和祂的公義是平行的;祂絕不溺愛,有罪必罰。只有在祂面前悔改,與罪脫離的人,祂才施恩。祂不看人的言行,只看他與罪的關係如何。這一段聖經用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神不比較誰的罪重,誰的罪輕,祂只看人對罪悔改了沒有。這是非常嚴肅的,也是絕對性的。路加是醫生,他對神的慈愛有很深的體認,所以在說完這都要如此滅亡之後,緊接著講了一個不結實的無花果樹的比喻。當然這與神對以色列民的寬容攸關;但路加寫的重點是在神的慈愛。這一點,彼得晚年也有此同感,他說:(彼後三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十一、彎腰和直腰的亞伯拉罕的後裔(十三1017)。

        主耶穌很多次在安息日醫病、趕鬼,祂要打破猶太人傳統的死守律法的觀念。這一安息日主耶穌循理到會堂裡用聖經教訓人。正在這時,來了一個腰彎得一點也直不起來的女人,她到會堂來,顯然不是為聽道而來。聖經告訴我們,她彎腰的病是被鬼所附,若從她成年算起,病了十八年,已經是一個中年婦女,可以自己選擇來找耶穌。當然她知道這一位拿撒勒人耶穌能趕鬼醫病,所以她到會堂來找耶穌。她來要求耶穌,當然要讓耶穌看見她;主耶穌一看見她,就完全瞭解她的情形,便叫她過來,什麼話都不問她,立刻解決她的需要。祂對這女人說:「女人,你脫離這病了。」於是用兩隻手,一隻手對付鬼,一隻手對付病;這個女人立刻就直起腰來。因為她認識神,也認識神的兒子,將榮耀歸與神,她真的得救了。至於管會堂的對主不滿的話,主耶穌回答的話很簡單,這女人是憑信心而來,她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你們不也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這話使眾人都慚愧,也榮耀了神。

十二、天國裡的大筵席(十四1524)。

        主耶穌繼醫治駝背女人之後,又在安息日醫治一個患水臌病的人。接著,祂教訓法利賽人和律法師,若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搶著去坐首位;因為法利賽人和文士等人喜歡在人面前爭面子、搶風光,結果被主人拉下席位,受到難堪。然後,祂又講了個作筵席主人的,請客不要以身分、地位作為對象,倒要看顧那些低微的、殘缺的。下面祂就舉例說出天國大筵席的比喻。讓我們看到多少人藐視救恩,有些人看重世界,有些人留戀肉體,有些人貪婪享受;我們今天怎麼樣呢?願意被邀請享受這天國的大筵席的人,竟然不多。所以主耶穌在這裡說,當福音廣傳,得救人數滿足的時候,先前被邀請而拒絕的人,那時就要哀哭切齒了。

十三、聖子的尋找(十五17)。

        失羊的比喻,馬太福音也有簡述,路加福音強調的是失羊主人的愛。羊為何會走失?因山谷的嫩草,使牠留戀忘返;罪惡荊棘的攔阻;虛無曠野的迷失;再不然跌入陷坑。這種種因素,必須仰賴牧羊人付出極大的愛心。這牧人不顧九十九隻在家的羊,特意冒險去尋找這只迷失的羊;直到找著了,他把牠扛在肩上回家,不讓牠再走了。回到家裡,為了這一隻羊,甚至請鄰舍一同來歡喜慶祝。聖經說明主耶穌講這故事,比喻一個罪人悔改,天上地上都要為他歡喜。

十四、聖靈的需要(十五810)。

        這是則聖靈動工的救恩工作,前面綜觀十,九層救恩經歷之四,已經略作解釋。聖子的工作是救贖,這一段是聖靈的工作,恢復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人犯罪墮落,猶如失落十塊錢中的一塊,破壞了完美,使定情信物殘缺,在屋角僻處蒙了塵灰,黑暗中不易發現。婦人表徵聖靈,她點起燈來,放出光來,到處尋找,打掃全屋,終於被她找著了。她先拭去這塊錢上面被污染的塵灰,使之潔淨,恢復它失而復得的功用。聖靈使罪人悔改,然後方可得贖,得以與神恢復聯結。

十五、父神的慈愛(十五1132)。

        浪子回頭的故事,家喻戶曉,一般重點均在這兒子悔改,回家享受父恩的身上。事實上主耶穌講這故事的目的,乃是說出父神的愛,這愛包括赦罪、憐憫、寬容、仁慈,長、闊、高、深,難以形容。讀這段故事的人,可以從這位父親對離家出走的兒子的情形看到,這兒子還沒有到家,他父親在相離還遠之處就等候盼望他了。及至相見,父親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他不讓兒子說願意回家來作雇工,因為他永遠承認這是他的兒子。另一面的動作,這父親把已經準備好的袍子給這兒子穿上,就是給他新的身分;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表示從此這兒子有了新的生命;又把鞋子穿在他腳上,表示給他新的生活。然後把牛犢牽來宰了,大家吃喝快樂,重新得力的享受。這位父親快樂的原因,乃是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對父家來說,我們這些人都會是浪子,要家產不要父親;要流浪不要父家;要任意自由不愛惜父神的管制教導。何時醒悟過來,決心回家呢?天父無時不在等候我們。

十六、結交朋友(十六112)。

        前面的許多教訓,主耶穌大都是針對法利賽人、文士、律法師等人說的;惟獨這一小段,強調是針對門徒所講的。在事奉工作上,大家都知道怎樣忠心的服事;作神家裡的管家,要把眼光放遠,特別是如何運用你的智慧。在末世的時候,神對每一個事奉祂的人,檢視他的不是他的手段、方法。而是端看他的忠誠;所以,祂說:「人在小事上忠心,大事上也忠心。」

十七、可憐的財主(十六1931)。

        前節聖經首先指明(路十六15)「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貪愛錢財作什麼?為的是可以盡情地享樂,吃喝宴樂,享受奢華。他們沒有想到這種地上享受的生活,非常短暫,很快就會結束。一旦享受生活結束,立刻就陷入痛苦的生活之中,那是永遠而不能脫離的,而且無法走回頭路的。這位財主,他在陰間痛苦之中,尚能關心自己的弟兄,可是他祖先亞伯拉罕告訴他,曆祖所傳的聖經,加上見證,為什麼大家都忽略呢?(詩四九1012)「他必見智慧人死,又見愚頑人和畜類人一同滅亡,將他們的財貨留給別人。他們心裡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他們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但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十八、麻風病人的感謝(十七1119)。

        這十個長大麻風的人包括各地方各種宗族人的,因為聖經說:「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麻風的,迎面而來,遠遠地站著。」並沒有具體說明人物、地點。他們十個人來求耶穌可憐他們;他們為什麼不去求別人呢?當然他們知道主耶穌是基督,是唯一可以醫治他們這種無救的絕症的。

        主耶穌醫病的方法很多,這次最簡單,只叫這十個大麻風病人把身體去給祭司察看;因為按照摩西的條例(利十四13),病癒與否由祭司決定。聖經告訴我們,「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換句話說,主耶穌叫他們去的時候,他們的病就已經痊癒了,這是何等大的救恩神蹟?可惜這十個人中只有一個人知道感恩,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而且這個人竟然是一個不配得救恩的外邦人。

十九、需要的禱告(十八18)。

        路加福音人情味特別濃厚,這一小段比喻故事裡,首先出現的弱勢者寡婦是路加常常提起的;寡婦無倚無靠,她受到欺侮,唯一向官員去訴求,可是偏逢到這個官員是個不稱職的人,不但心中沒有神,也不關心百姓的事,哪裡會接受寡婦的訴求呢?但是這寡婦卻領悟恒切禱告的原則,常常去纏磨這官員,終於打動了這官員的心,為她伸冤了。在這裡,主耶穌所指這寡婦斫表現的堅忍的美德,恒切的禱告;禱告乃是人的生命傾向於神和屬靈事物的一種衝力。每天生活中的每一細節都可以被這種衝力所控制。所以,禱告就是向前期許,也是對最終事物的願望。對神國的來臨,屬靈事物得勝之渴望。因此,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這是生命的性質。所以,主耶穌最後說:「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廿、無用的禱告(十八914)。

        主耶穌講完這切求的寡婦之喻之後,立刻說一個禱告無用的比喻。祂用兩種禱告的人,上聖殿去禱告來作比較。法利賽人的禱告是自我吹噓,就像今天很多人在教會裡作見證差不多;我是怎麼樣成功,我是怎麼樣得勝,我是何等了不起。相反地,這個稅吏的禱告,沒有一句表榜自己,難道他活在神面前沒有一點的見證嗎?因為他知道,人在神面前沒有一絲一毫是可以稱義的;唯的是求神憐憫我這個罪人。禱告是神賜給人享用的恩典,但也是很激烈的屬靈爭戰;先要明白跪在神面前者的身分、地位。神不聽花言巧語,也不聽罪人的禱告,(箴廿八9)「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馬太福音中主耶穌教導人禱告,一開始就這樣說:(太六5)「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讓我們好好學習,應當如何在神面前禱告。

廿一、稅吏全家得救(十九110)。

        這件事發生在耶利哥城,按照(書六26)耶利哥受咒詛,不能再重建。此時的耶利哥城在舊城東北方,為馬加比時敘利亞將軍巴吉底所重建。即(太廿2934)(可十4652)為同一位址。這撒該是稅吏長,比一般稅吏身分地位高,是個財主。聖經兩次說他要耶穌,當然他早已聽見耶穌所講所行的事蹟,心中已經有了信仰的根基,現在聽說這位主耶穌要經過他的家門口,百聞不如一見,他就親自去看見祂,他往日心中所渴求的,可以得到滿足。事實上,他並沒有奢求什麼;這一點就是本段故事的重點。救恩是白白賜給人的,對人並無所求,只要你。主耶穌只對撒該說:「今天要住在你家。」並沒有說其他的話。住在他家,就是讓他接待,(約一12)「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至於以後撒該願意奉獻,和補償以前所虧欠的,那是撒該得救以後,生命改變的見證行為,並不是主耶穌向他要求的條件。所以,這段故事結束之時,主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這句話是路加福音全書的中心思想,希望知道耶穌的人,都想見耶穌,主耶穌今天就要與你同住了。

廿二、你們去作生意(十九1127)。

        交銀十僕的故事,非常簡單;主人給僕人的銀子每人都是十錠,說明得救的恩賜完全相同,但僕人運用這恩賜,卻大不相同,因此,主人的賞賜也有不同。這與(太廿五1430)所說的聖靈恩賜各不相同,賞賜卻也按照各人的才幹,分別給賞。我們可以比較這兩處聖經,啟示異同之處;路加福音重點在救恩的恩賜上,馬太福音的重點在聖靈恩賜上。同樣的一位主人,都是離開本國,都是交銀僕人,託付他們的責任,讓他們去經營;因為僕人明白主人的旨意不同,各人的才幹不同,方法不同,努力不同,其結果也就不同。但主人對每個僕人是完全瞭解的;因此,賞賜完全按照各僕人努力的成果作準則。主人對不去經營託付的僕人,毫不客氣,收回他的恩賜。路加福音特別說得嚴厲,這種用毛巾包裹恩賜的人,就是不尊主作他們的王,要把他們拉來,在祂面前殺了;這也是生命問題了。

 

三十、路加福音結局的故事

   

路加福音最特殊之處是它的結局,可說是獨特中的獨特。路加福音的結尾告訴我們一句最重要的話;主耶穌基督復活了,祂與我們同在,路加用「同行」(見路廿四15),證明主永不離開門徒,祂永遠扶持我們。前面說過,路加最擅長寫故事,提到主耶穌講故事,每段故事都精彩絕倫,讀的人回味無窮,特別這兩個門徒的故事,可說是全卷路加福音書的總教導,總敘述。

    我們先來看這兩個門徒是誰?(路廿四18)只交待其中一個人,名叫革流巴。很多讀聖經的人,甚至著名的解經書,都把革流巴與(約十九25)的革羅罷兩人混為同一人。如去查考原文,根本是不同的兩個人,原文編號不同,讀音不同,原文意義也不一樣。革流巴原文編號2810 Кλεοπαξ( Kleopas)意為從父親得名聲”Fame from Father;革羅罷原文編號2832 Кλωπαξ(Klopas)意為有名譽之父”Renowned father。聖經為何只告訴我們一人的姓名,不提另一人呢?就是代表兩種門徒,也包括了所有的門徒,你看他們倆對主耶穌的認識就知道了;他們說拿撒勒人耶穌,是個先知,行過大能奇事,如果是以色列民所盼望的彌賽亞,竟然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雖然聽婦女們說,祂已經復活了,但還沒有見過祂。這簡單的表達,就好像今天很多基督徒對主耶穌基督的認識一樣,一知半解。

    這兩個門徒是失望而離開耶路撒冷的,他們朝以馬忤斯去;以馬忤斯在耶路撒冷西北方約十二公里,靠近地中海,希臘原文意思“渴望”in earnest longing。當主耶穌與他們同行的時候,雖然他們平時常和主耶穌在一起,竟然不認識祂了。原因復活後的耶穌,肉身可能有改變,(可十六12)說:「耶穌變了形像,向他們顯現。」另一就是他們的心靈黑暗,看不清主耶穌了。確實的,主耶穌與我們同行,我們往往懵然不知。

    至此,主耶穌要蘇醒他們、復興他們。主耶穌首先告訴他們,信耶穌是彌賽亞必須先從聖經著手。今天,很多基督徒,特別是年輕的弟兄姊妹,為了追求靈恩,偏重在禱告,禱告不是不好,但是若把聖經輕忽了,就失去了根本。有的人不肯花時間去讀舊約聖經,事實上全部新舊約聖經每一卷都啟示彌賽亞。正如一位屬靈的前輩所說:「讀聖經無論新舊約,每一卷中如讀不出基督,就等於沒有讀。」保羅曾說:(徒十三27)「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就把基督定了罪。」在路加福音第十六章中,講財主與討飯的拉撒路的故事,財主要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到他家去作見證,挽救他的五個弟兄,免得也入陰間受苦。亞伯拉罕回答他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這與復活的主,對這兩個門徒所說的話,完全一致,不過這次是主耶穌親自向他們講解明白。

    太陽下山,猶太人的一天要開始了,他們已快到以馬忤斯,這兩個門徒要休息了,可是主耶穌的任務好像未了,還要繼續往前行。他們強留祂,要與他同住。——這完全符合(約一39)的心意——當他們一同坐席進餐,這個時候,主耶穌拿起餅來祝謝,這可能是他們曾見過的。於是這兩個門徒的眼睛明亮了,認出這位與他們同行的,就是他們的主。是的,基督徒讀經與主有交通的時候,有時仍需聖靈的啟導,我們才能真正地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至此,我們看見這兩個門徒不去以馬忤斯了,他們的渴望已經得著了滿足。於是他們連投宿都不需要了,立刻起身,冒夜回耶路撒冷去,向所有攸關的人作見證。這是路加福音最後告訴我們的故事。

── 謝家樹《路加福音綜觀》

 

【耶穌所講的比喻表】 

 

馬 太

馬 可

路 加

1.

1415

2122

1617

十一33

2.兩種根基

2427

 

4749

3.新舊衣服

16

21

36

4.新酒舊袋

17

22

3738

5.撒種

十三38,1823

38,1420

58,1115

6.麥子與稗子

十三2430,3643

 

 

7.芥菜種

十三3132

3032

十三1819

8.面酵

十三33

 

十三2021

9.隱藏珍寶

十三44

 

 

10.無價的珍珠

十三4546

 

 

11.撒網

十三4750

 

 

12.家主

十三52

 

 

13.迷羊

十八1214

 

十五47

14.無憐恤心的僕人

十八2334

 

 

15.葡萄園的工人

二十116

 

 

16.兩個兒子

二十一2832

 

 

17.兇惡的園戶

二十一3344

十二111

二十918

18.娶親的筵席

二十二214

 

 

19.無花果樹

二十四3234

十三2830

二十一2932

20.忠心有見識的僕人

二十四4551

 

十二4248

21.十個童女

二十五113

 

 

22.僕人的才幹

二十五1430

 

十九1227

23.綿羊與山羊

二十五3146

 

 

24.種子生長

 

2629

 

25.儆醒的僕人

 

十三3537

十二3540

26.兩個債戶

 

 

4143

27.好撒瑪利亞人

 

 

3037

28.朋友

 

 

十一58

29.無知的財主

 

 

十二1621

30. 不結果的無花果樹

 

 

十三69

31.客人

 

 

十四714

32.宴會

 

 

十四1624

33.作門徒的代價

 

 

十四2833

34.失錢

 

 

十五810

35.浪子

 

 

十五1132

36.不義的管家

 

 

十六18

37.財主與拉撒路

 

 

十六1931

38.主人與僕人

 

 

十七710

39.伸冤的寡婦

 

 

十八28

40.法利賽人和稅吏

 

 

十八1014

41.十錠銀子

 

 

十九1127

──《啟導本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