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路加福音第六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路六3無所求的態度可以致使我們失去聖經中最深遠的含意。當我們感到有所需之際,聖經便會煥然一新。蒲脫勒主教(Bishop J. Butler)在彌留痛苦之際,牧師對他說:『主教大人,你忘記耶穌基督是救主嗎?』主教說:我從何得知祂便是我的救主?』牧師說:『經上記著說,來跟從我的,我永不丟棄他。』蒲脫勒回答說:『這句話我已念了千百次,至今我才了解其中意義。現在,我可以平安的離去了。』迫切的需求,為他打開了聖經中的寶庫。──《每日研經叢書》

 

【路六5安息就是進入主裡面】「又對他們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在信徒追求靈性長進的過程中,羡慕、渴望一個安靜的環境,是不錯的,也是需要的。但慢慢我們就會有一個經歷,就是當我們真的遇到一個安靜的境地時,起初還好,稍過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覺得靜不下來了,又嫌太孤寂了,結果是從求靜為始,而卻從動為終,且是一無所得、沮喪而歸。

這是什麼緣故呢?問題是在我們沒有找到真正安息的竅門。要知道真的安息是在裡面的,是從內心深處顯出來的。若是內心沒有真的靜下來,縱有了外面環境的靜止,這不過暫時給我們的忙亂、疲備稍得休息而已,頃刻他就要忙著動作起來;結果就是我們違背初衷,不能很好的利用臨到我們所處的靜境。

基督徒終身的追求,就在於認識基督。基督實在是個極大奧秘,包括萬有、充滿宇宙,從永遠到永遠,無止境。一個簡單粗糙、愚昧之極渺小的人,又怎能認得這位無竅無盡,極為豐富的主呢?若無客觀的啟示,無論那個所謂的智人、哲士無法理解基督的萬萬分之一。

神為人定了一個標準,安排了一條道路,就是要人在基督裡得著他的救恩,得著他的一切福分。所以我們一個要追求認識神的人,就必須回到基督面前來,因為神能叫人認識的部分,只有藉著基督顯明出來。

要使心歸入安息,必須得受更深的對付,使我們深覺自己的可憐、愚蠢、糊塗、悖逆、浮淺、軟弱等的失敗,然後才渴望著專誠的受主對付,承認並得啟迪和能力,這種感覺愈深時,則對外界複雜環境的逃避愈烈,想回到裡面去,尋求亮光、能力、解脫釋放。一句話,就是渴望過得勝的生活,能更合乎主的旨意,更少有良心的譴責,能活出內心平安,外面愉快,助人有興,裡面與主能有無責無虧的相交生活。

不能憑主觀感官或理性來理解的,神的啟示是大有奧秘,也是大有能力的,人只憑感官上的一點經歷,就想能認識這樣一位元極其豐富奧秘、偉大的基督,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感官太有限、太浮淺了,無法真實的理解基督的身體。

人也不能憑著天然的理性來認識基督,因為人的理性太偏狹,最容易錯,一點也不全面、不具體,實在無法正確的理解基督的奧秘與偉大。要認識基督,必須得有天上的啟示,神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們心裡,藉著聖經,明白神的啟示。因整卷聖經乃是神給人對於基督的啟示,所以要認識基督,第一必得(也是唯一的)回到聖經裡去,被聖經的話熔化以後,才會給基督表現出來。

但神喜歡更多的兒女,都靠他活在他裡面,藉著順服靈的感動、潔淨、啟示、引導、光照,漸漸讓聖靈增長起來,基督即會成長了,才能蒙悅納,才能得神喜歡,只要能活在他裡面,神所有的祝福,就必要臨到人了。

所以說,越是會安靜的人,就必是越多受過對付的人,且是一次比一次更深更厲害、更絕對的對付,就是這種不斷的對付,才能引人逐步進入更深的安息,直到他能不擇外界境遇的靜鬧、煩純,都可不受影響,裡面一直保持與主相交,外面的生活也可自然而然的制勝舊造、擺脫舊人,到這時,他才是真的懂得了安息的意義,並得能力的秘訣,而漸漸失去了自己,只有隨時隱藏於基督,外面的生活也就不知不覺的彰顯出基督來了。

內心的安靜才是進入靈的安息途徑。安靜與安息是不同的,但只求外面的靜,沒有裡面的靜,都是無法進入主的安息的;沒有主的安息,即沒有主的能力。要想得著主的能力,必須進入主的安息(主裡面),永遠與主同在。—— 李慕聖《晨光》

 

【路六10不可向神掩藏】在路加福音第六章,記著有一次耶穌在會堂裏教訓人,當時有一個手枯乾的人,耶穌在眾目睽睽之下,對他說:『伸出手來!』

   當這個人聽到耶穌這麼說的時候,他很可能會不好意思,連忙把手放到口袋裏;但我們看見他不但沒那麼作,反而順服了神的吩咐。他將手一伸,在他察覺到他的問題時,神就醫治了他。

   箴言廿八13說:『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 Raymond C. Ortlund穿上新人》

 

【路六10他是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耶穌吩咐他把枯乾的手伸出來,他並沒有爭辯;相反的,他真的聽從吩咐,並且在耶穌賜給他的能力中,成功的伸直了枯乾的手。基督徒的字典裏,應該沒有不可能這個字。一位著名的科學家說:『困難與不可能之別,只在於「不可能」是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對付而已。』──《每日研經叢書》

 

【路六13~16他們是奇異的混合體。就以其中二人為例──馬太是稅吏,自是叛徒和賣國賊。西門屬奮銳黨,奮銳黨人是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他們發誓儘可能要殺死所有的賣國賊和羅馬人。作稅吏的馬太和奮銳黨的西門,能夠在使徒的圈子裏和睦相處,實在是彰顯出基督的能力的一個神蹟。真正的基督徒相遇,即使是分歧最大、矛盾最深的,也能和洽相處。有人談及哲斯脫敦(Gilbert Chesterton)和他兄弟施素(Cecil)說:『他們常在爭辯,卻永不爭吵。』只有在基督裏,我們才可以把彼此相處的難題解決;由於對基督的愛,互相敵對的人也可以聯結在一起。我們若真的愛主,我們便會彼此相愛。──《每日研經叢書》

 

【路六19】「眾人都想要摸祂。」

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測度神那奧秘的道路,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定規祂應當如何工作。有一個中國小孩子,當他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帶他到山上的一個廟宇去朝拜,他與母親一同站在神龕面前,他望著那偶像,心裡想:「你又臟又醜,不值得人崇拜。我不相信你能救我,敬拜你有什麼意思呢?」但為著尊重母親,他只得也加入那個敬拜的儀式中。事後,她母親坐轎下山回家,他卻乘機走到廟後的空地去,舉目望天說:「神阿,無論你是誰,我不相信你會住在那汙臟的神龕裡。你是太偉大了,我不知道如何去尋找你,但我將自己交在你的手裡,因為罪惡是非常強大的,而世界也在吸引人。無論你是誰,我將自己交托給你。」三十年以後,我遇見他,並將福音傳給他。他說:「今天是我第一次遇見主耶穌,但這卻是我第二次碰見神。許久以前在那山頂上,已經有一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了。」

「凡摸著祂的人,就都好了。」(可6:56)。神無需經常的向我們解釋祂的道路。——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路六20貧窮有福「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

         人都喜歡富足而厭惡貧窮,然而主耶穌卻有不同的看法,祂說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他們的,什麼緣故呢?貧窮的人在世上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可以倚靠,愛慕,享受,留戀的。所以就能接受福音,盼望得到天國和將來永遠的福氣,對今生世界失望,就有將來永世的盼望,在地上得不著什麼,就盼望從天上有所得著。

         但有錢財的人則正相反,所以主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可102325)那個少年財主就是因為財物很多而不肯撇下跟從主,以至憂憂愁愁地走了,世上的財物成了天上榮耀福分的攔阻,何等可惜。那個少年人,所保存的何等少,失去的何等多,他可能成為和彼得,雅各,約翰,安得烈一樣的人。在聖城新耶路撒冷裡,如同寶石的根基一樣,有永遠的榮耀。然而,他為了屬世的財物,將神的國失去。

         今天,有人可能沒有多少財物,但心中卻貪戀著許多東西,不肯撇下,不能跟從主,那更是何等愚味,可惜,所以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每日天糧》

 

【路六26稱譽是網羅】"諂媚鄰舍的,就是設網羅絆他的腳。”(箴廿九:5)
  "他們被高舉不過片時,就沒有了,他們降為卑,被除滅,與眾人一樣,又如穀穗被割。”(伯廿四:24)

  河邊有一蚌,它的殼異常堅硬。一天飛來兩隻鳥,想吃它的肉,可是用盡力氣也不能啄破那殼。那兩隻鳥就想一個聰明的辦法;把它合抱起來飛到天空,這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上到高空,想不到現在一步登天,那能不高興!當它洋洋得意張開殼想高唱的時候,摔在磐石上跌得粉碎,讓兩隻鳥飽餐一頓。
  當人被高舉得意忘形的時候,很容易目空一切,以為那是自己的聰明智慧,或是自己努力奮鬥的成就。有些基督徒在神垂聽他們禱告之後,得到很大成功,沾沾自喜,卻忘記歸榮耀於神,盜竊神的榮耀,而歸於慘痛的失敗。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路六:26) ──《為甚麼要用比喻》

【路六29任人對待「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拿你的外衣,連裡衣也……」】

基督徒應當效法主那樣與人無爭,如同羔羊那樣柔順,甚至連仇敵也要愛他。這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合理的,不通情的,不去傷害人,也不應受人傷害,應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是公平的法則,是為人的常規,有的基督徒雖沒有那樣報復,甘心吃虧的人簡直是太少了,都以吃虧為羞恥,為懦弱,為愚笨。

         但主耶穌有不同的教訓,祂叫我們不但不與人相爭為敵,而且是要逆來順受,甘願吃虧,受辱,有人打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拿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走一里路,就同他走二里(太54041)。這的確不像一般人,乃是作天父的兒子,要完全像天父一樣(太54548)。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並且恩待那忘恩和作惡的人(路635)。我們也要有神那樣寬大的心,有主耶穌那樣無限的愛。

         如果能這樣,恐怕惡人,仇敵也能被感化悔改,即或不然,總是為主作了見證,顯出神的性情,在地上是有損失,在天上卻有得著。將來最像神的榮耀最大,最像主的賞賜最多,與人相爭無所得,被人拿去無所損,因為一切都在神的手中。──《每日天糧》

 

【路六31耶穌給我們的『金科玉律』,吩咐我們待人如己。這一條律例,在許多人的手中,卻是以消極的姿態在信條中出現。希列(Hillel)是一位偉大的猶太拉比,有一次,有一個人以單足著地,要求希列在他能夠支撐的時間內,把整個律法的內容告訴他。希列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律法的全部,其他皆為註腳。』斐羅(Philo),亞歷山大的一位偉大猶太人說:『自己不願承受的痛苦,勿妄施諸人。』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希臘著名的演說家道:『別人所作的,使你痛苦憤怒不已;這樣的事情,不可作在他人身上。』斯多亞派(Stoics)的一個基本律例就是:『你們不願意別人這樣待你,你也不要這樣待人。』孔子被問及:『有一言可終身行之者乎?』他回答說:『反求諸己,庶幾近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日研經叢書》

 

【路六35】「你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

主的僕人除了應該學習接受,還應學習給出。我記得有一次,我決定星期五要搭船往閩江上游一個地方去傳道,那時我手頭僅有十五元,我必須為旅費仰望神。我一直禱告,但錢仍沒有來。星期五早上我再禱告,不但錢沒有來,裡面反覺得我應該送五元給一位同工。我想起主曾說過「你要給人,就有給你的。」我向來不是愛錢的人,但那天我真是愛惜金錢,覺得很難給出去。我又禱告說:「主阿,若你真要我給出去五元,我願意。」但裡面並不願意。這是我一生第一次因錢財而流淚。到底我順服了神,把五塊錢給了那位同工。給了錢之後,我充滿屬天的喜樂。

我預備星期五晚動身。我對神說:「原有十五元已經不夠,而你叫我給出五元,豈不是更不夠了麼?」當時我真不知道怎樣禱告。我決意乘小火輪先到水口,再坐小木船轉到建甌。我到了水口的旅程只用了很少的錢。當小火輪將要到的時候,我以為不該照我的意思禱告,並且若是不這樣做,結果將會好一點。所以我就向主說:「我現在不知道怎樣禱告,求你替我做。」我又說:「若是你不給我錢,請你預備一隻費用便宜的船。」抵達水口時,很多小船的船夫來兜生意,其中一個只要七元,這價錢比我所預料的少得多,因為按規矩要多好幾倍。我問船夫為什麼要得這樣少,他說:「這只船已經有一個縣政府的人包去,我可以讓出後艙另外搭一個客人,所以我不在乎船費多少,但你要自己預備伙食。」我本來有十五元,在我給了同工五元,坐小火輪用了幾角錢,小木船船費七元,伙食用了一元多之後,我到建甌還有一元三角。感謝主,贊美主,因祂的安排總是好的。——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路六38】「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我認識一位常會嚴厲批評別人的親愛弟兄,他最得意的見解是:「這是神的手。」如果有人病了,他就要說:「這是神的手在他身上。」有時候他可能是對的。有一天,一位他所不稱許的弟兄喪了兒子,不管你相信與否,他寫信給這位弟兄說:「這是神的手在你身上」!我看見了這封信,不禁因他如此的論斷弟兄,而滿懷義憤。還有令我驚駭的,就是當此事發生以後的兩星期內,他自己的兒子竟然生病不治而死了。就在這時候,這試探臨到了我,我提筆直書:「我親愛的弟兄,因著你的所失,我與你一同悲傷,但如果那人喪子是因為神的手在他身上,那麼,你自己又如何呢?你肯不肯承認,是神的手在你身上呢?」我想,這些話是頗合時宜的。信寫完後,神的責備就來了。祂給我看見,我所做的,正是我所不稱許的。祂的憐憫,使我能懸崖勒馬。我於是把信撕毀了。要是我不願收割惡果,我就得不要撒播惡種。——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路六40】「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我們都不完全。我們最高的與主最低的仍有很大的距離。我們停止的,與祂開始的,其間也有很長的差距。我們的亮光與主的榮耀,,相隔還是很遠。當我們自行比較,或與鄰居相比,這樣的標準未免太低了。我們要與親愛的主相比。約伯在人們看來,他是完全人,但是當他看見神,就厭惡自己,在灰塵中悔改。因為他以前風聞神,現在親眼的看見了。

我們將來必得完全,這是我們希望的一環。但是主指什麼時候呢?是等到憂慮的時候,神的恩惠來潔淨,成就祂的工作;也是等到冰霜遍地,閃電風雨,或大地日月變色的時候;更是耶穌從剛刻的像成為完全的形象,主榮耀的形象完全顯露。

我們要像主的完全,我們都要像祂,也要看見祂。這是多麼大的盼望,我們變成祂的形樣,像祂,好似基甸的弟兄被米甸人認出有王子的儀態。還不得這樣,主耶穌先成為人,像我們一樣,我們才變為祂榮耀的樣式,我們不過是被造者,究竟還有限制,不能與創造的主完全一樣。我們的完全,好似山上的湖澤反映遼闊的蔚藍的天空。——邁爾《珍貴的片刻》


42我錯了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
我們當中一些人很快就能挑出其他信徒的缺點。我們常常看不見自己的過失或罪惡,而常在鼓勵勸告的名義下,毫不留情地指出主內弟兄姐妹的過錯和缺點。
上述的情形使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的一段經歷:一天晚上,她在開車過街時,突然,有一部車緊急左轉,差點撞到她的車。她按了喇叭,想讓那位駕車人知道,由於他的漫不經心,差點造成一樁車禍。
幾分鐘後她停妥了車子,那部車子也開到了旁邊,駕車人走下車來。他說:下次你對別人按喇叭時,也許應當先檢查自己的車頭燈有沒有打開。一點不錯,匆忙中她忘了打開車頭燈。她當時相信錯在別人,而不知其實錯在自己。幾乎造成車禍的人原來正是她自己。
我們也常常犯同樣的錯誤。我們易於批評別人的行為,指出他們的錯誤。耶穌則喜歡我們先檢討自己,而且很快地說:我錯了,請原諒。
批評自己需要極大的勇氣,
因為傲慢根深蒂固;
但神將給那些認錯的人,
更多的祝福。
快快地檢討自己,慢慢地論斷別人。
──《生命語》


【路43蜂蜜或醋?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
一位聖經教師寫過一則例子:兩罐看來一樣,卻裝著不同物質的罐子。當一罐倒下時,有醋流出來;另一罐倒下時,則有蜂蜜流出。這兩個罐子看起來很像,但是當它們傾倒時,就顯出真正的內容是什麼。
測試他人品格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他在困境和壓力下的反應。平時大多數的人都是循規蹈矩的。他們看來一切都很好,但當他們輕忽疏失或是遭受沮喪時,就表現出他們真正的內涵。
當我們被試煉時,深藏在心裡的東西才會顯現出來。我們對壓力的反應可以顯出我們是怎樣的人。耶穌說: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645
從你心裡出來的是什麼――蜂蜜或醋?當有人做出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時,你如何反應?保持你和神的契合,倚靠聖靈的指引,從你而出的將是純全美好的。
在被激怒或沮喪時,
你會發怒、煩躁和焦急嗎?
還是你的生命有自製。
因為你已經把生命交托給耶穌?
真實的品格會在沒有防備的狀況下顯露出來。

──《生命語》

 

【路六45言語最足以代表個人的心聲。沒有人可以講述上帝,除非有聖靈在他心中動工。沒有比漫不經心的說話,更能彰顯人的心態。在他天花亂墜之際,他所說的話最能反映出他腦海中第一個印象。假如你向人問路,有人會對你說,就在某教堂的附近;另外一個人則謂是在某電影院附近;另外的一個則會說是在某某足球場附近,還有人會說是在某某公寓的附近。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答案。正好反映出個人心意的自然流露,和他個人興趣所在。我們的說話許多時候都不自覺的洩漏了我們的心聲。──《每日研經叢書》


46言而無行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有位年長的男士在公幹期間拜訪了一個教會。在幾個報告之後,傳道委員會的主席站了起來,並鄭重地表示在他們的鄉鎮有兩百戶人家沒有聖經。在一陣沉寂之後,這位年長的訪客站了起來並問道:你是如何取得這兩百戶家庭的資料的?這位主席很自豪地說:這是委員們四處奔波作問卷調查,所搜集來的資料。這位老人說:在這次會議中至少有兩百個人,如果每個人拿一
本聖經給一戶人家,那比你們在這裡聽報告和資料要少花些時間。你們只是在玩弄宗教,這全都是空談。太多教會已經變成充斥委員、董事、活動等的宗教俱樂部,但卻毫無建樹。假使把花在討論教會活動的一半精力,轉而去播福音,那么必會為基督贏得無數的人。像這些以敬畏神為題的演說和冗長的解決之道,都無法取代傳揚神恩典的寶貴信息。讓我們少說話多做事吧!讓我們一起工作吧!我們都是神的僕人,讓我們跟隨我們主人的腳步,借著他智慧的慰藉重新得力,讓我們盡力去做該做的事。
在該說和該做的都做了之後,通常說的都比做的多太多。
──《生命雋語》

 

【路六4649參照(太七2427),在路加里頭,河水並不顯示甚麼意義;原因是因為路加並不是巴勒斯坦的土著,對當地的情形缺乏瞭解。而馬太則是土生土長的巴勒斯坦人,對比喻中所用的喻象可謂瞭若指掌。夏天一到,河水都乾涸起來,展露出佈滿砂石的河床。冬天的時候,九月之後,雨季來臨,乾涸的河床頓時間變成洶湧的急流。有不少人在尋找蓋房子的基址時,會貪圖沙地平闊之便,便把房子蓋在那裡。冬天一到,河水把房子沖走,然後才察覺到他的房子原來是蓋在湍急的河水之中。聰明人則會選擇磐石為基址;在磐石建屋,自然要多費氣力,特別是在挖掘根基。當嚴冬驟至,河水暴漲,而房子總不搖動。無論是正面或是負面,這個比喻教導我們建立正確的生命根基的重要;而遵從耶穌的教訓乃是唯一真正的根基。──《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12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 神。

13 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

17 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從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並推羅西頓的海邊來,都要聽他講道,又指望醫治他們的病.

38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41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42 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43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

44 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他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蔾裡摘葡萄。

45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46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阿,主阿,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47 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

48 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49 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

 

讚美滿載慈悲和仁愛的主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清早起來,我們仰望祢,靜默等候祢的救恩,心裡就有指望,因為祢應許凡等候祢的,心裡尋求祢的,祢必施恩給我們。

面對日見惡劣的疫情如茵蔯的困苦,前路迷惘使內心如苦膽的窘迫,問題和難處像鎖鏈一個接一個,沒絲毫喘息的機會,但我們心裡仍有堅定的指望,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祢諸般的慈愛,是因祢的憐憫,不至斷絕。確信每早晨都是新的,祢的信實極其廣大。

 

我的主!我的主耶穌!祢昔日領門徒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尋求上帝的指引,直到天亮,並從他們中間挑選了十二位使徒。同樣,今日祢亦差派我們成為家中的使徒,也在教會中成為使徒,甚至服侍不同的教會和群體,在人群中顯出我們是遵行祢話語的使徒。在給別人的關懷中,經歷祢用十足的升斗賜福給我們。在去掉別人眼中的刺之先,省察自己眼中的樑木。在面對難受的日子中,深知將來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並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人。

 

感謝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的靈因信稱義,已有得救的應許,惟我們的魂與肉體仍待成義。懇求聖靈住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只隨從聖靈祢,因體貼祢才有生命平安,體貼肉體為我們帶來死亡。

聖靈請祢來擔任我們生命的工程師,監督我們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基督的磐石上,每日忠心謹慎地好好去建造每一磚每一瓦,叫我們不但在世界大水的生活中能承受沖擊,到那日所建造的工程,要面對火的試驗時,仍能存得住,使我們得著賞賜,若被燒了,我們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面向前面的日子,願聖靈領我們經驗苦難和咒詛化為祝福的深層經歷。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