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路加福音第十二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路十二3隱身帽】經文: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路 12:3)

         老師在上課時,向學生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童話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子在深山裡抬到一頂帽子,他將帽子往頭上一戴,與他同去的同伴就看不見他了,慌慌張張東找西找,誰知他就在身邊,他將帽子一摘下來,夥伴們又看見了他。所以這頂帽子就叫作隱身帽。老師最後說:大家回去後考慮下面一個問題:你喜愛不喜愛這頂隱身帽?為什麼喜愛?明天上課時回答。
  這一下學生們討論可熱鬧了。雖然是童話,卻使大家非常興奮。
  第二天老師聽第一位同學的回答:我若有這頂帽子,那有多高興,我戴著它,要什麼有什麼,不花錢可以拿到東西,不用買票去乘公共汽車,看電影也用不著買票,不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樣樣都不用愁。
  第二位接著說:我若有這種帽。可以爬上樹去捉鳥,鳥看不見我。我把一向欺侮我的同學,一下子把他打倒在地,他也不知道是我對他的報復。這該有多痛快啊!
  第三位是個基督徒。他說:這樣帽子我們不應該戴它作惡事,人雖然看不見我們,但是神卻看得一請二楚,一切的一切都逃不出他的視野。
  "這就對了。老師說:許多人不作惡事是勉強的,他們怕被人看見,怕受刑罰。我們不應該在暗地裡作壞事,應當作一個光明正大的人。
  這個童話故事雖然講給小學生聽,可是對我們大人來說,也是值得深思。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如若有隱身術的話,我們究竟屬於那一類型?是損人利己,還是榮神益人?當時法利賽人的為人!主曾斥責他們是假冒為善,因為他們的行善施捨等在人前吹號,故意叫人看見,故意要得人的稱讚和榮耀。所以主教導我們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 6:4)
  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應該是光明磊落,正如保羅所說: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林後 8:21)
  "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我們不健忘的話,還能記起大衛王一生有一次行了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就是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大衛所作所為以為非常巧妙,認為神不知鬼不覺。但事實上神早已鑒察了。因此祂對大衛說: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撒下 12:12) ──《為甚麼要用比喻》

 

【路十二4一個人可以毀滅別人的生命,卻不能傷害他的靈魂。在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歐戰期間,笨拙雜誌(Punch一八四一──倫敦,編者註)刊了一張著名的卡通漫畫,內容是描述德國皇帝和比利時阿伯特王的對話。德皇說:『現在你已失去一切了』:阿伯特回答說:『但我還有靈魂!』在另一方面,上帝能力之大足以消滅人的靈魂。因此,懼怕上帝才是合理的,而不是怕人。當諾克斯約翰(John Knox)的遺體放進墳墓裏的時候,有人致辭說:『這裏躺著的,是個極度懼怕上帝的人,以致他從來沒有畏懼過任何人。』──《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二7曾經有人計算過,金髮的人大約有十四萬五千根頭髮;黑髮的人有十二萬根。而紅髮的人則有九萬根!猶太人對於上帝對人個別的眷顧,感受十分強烈,以致認為每一片草也有守護它們的天使。我們當中任何人也不用懼怕,因為我們可以說:『上帝眷顧。』──《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二10在猶太人而言,上帝的靈有兩大功能。透過聖靈,上帝可以把祂的真理向人傳達,傳達的過程就是聖靈在人心意上工作,好叫他能夠認識和把握上帝的真理。假如一個人長久以來放棄使用某一種才能,他便會失去這才能。如果我們拒絕運用身體的某部份,日子一久這部份的功能便會退化。達爾文(Darwin)說及當他年青時,他是如何的喜歡詩歌與音樂,但由於他後來醉心於生物學,以致他忽略了這些樂趣。結果在他晚年時候,詩歌對他已顯得一無意義,而音樂只餘下一片聲音而已。達爾文說,如果生命可再,他可以確定,他會誦讀詩篇,聆聽音樂,好叫他不會失去欣賞這些東西的能力。

同樣我們可以失去認識上帝的能力。不斷地拒絕上帝的道,不斷地走自己的路,不斷地閉眼不看上帝,不斷地對祂的話掩耳,可以使我們落在視而不見的地步。──《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二11】「不要思慮。」

主常提到我們的思慮,「不要思慮說什麼話。」(十一節)「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二十五節)「為什麼還憂慮呢?」(二十六節)當時在聽眾中間必有緊張的情況,可能門徒們以後更有很多的憂慮。今日的時代真是充滿著緊張的情形,很多人在焦慮之中。

但是主的心經常是安靜的,祂的生活是風雨中的寧靜,好似珊瑚島那樣有棕樹與平靜的水面。由於珊瑚的礁石,使海浪沖到那裡就無法侵犯了。所以海洋怎樣翻騰,那裡卻一片寧靜。主耶穌常在神的裡面,祂的內心既有神的同在,在神愛的安排下有永不衰殘的信心,所以生活充滿平安、不受侵擾。

我們有這樣的平安嗎?如果我們肯付代價,我們是可以有這經驗的。我們必須完全奉獻給祂,除去一切障礙,使我們瞻仰祂的榮面,我們要整個的人全交給祂,好讓祂來居住與使用。我們不要再計畫設想了,只讓神來看顧與施恩,要絕對信靠祂,因為祂是最可靠的。我們敢信靠神必維護我們並配備我們,儘量為求祂的榮耀,我們生活中必充滿陽光,憂慮好似亞拉伯人的帳篷,拆除之後就靜悄悄地逝去了。——邁爾《珍貴的片刻》

 

【路十二16~21他只顧自己,沒有別人。從來沒有一個比喻會像這個充滿這麼多的『我』和『我的』。有一次有一個學童被問及我的是我的在文法中屬於那一類分詞,他回答說:『侵略性代名詞。』無知的財主是個滿有侵略性、自我中心的人。有人這樣描述一位自我中心的年青女士,『艾迪芙(Edith)生活在一個細小的世界,東南西北都是以艾迪芙為界限。』有一句名言是用來批評自我中心的人的,『在他的宇宙中有著太多的自我。』當這個人擁有太多好的東西時,有一件事是從來不會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的,那就是把多餘的分予別人。──《每日研經叢書》

約翰衛理斯的生活守則,是儘可能的節省,無保留的付出。當他還在牛津時,他的年俸是三十鎊。他以廿八鎊來維持生活,把餘下的兩鎊奉獻出來。在他的年薪增加至六十鎊,九十鎊,以至一百二十鎊,他仍然是以廿八鎊過活,把餘下的全部拿出來。餐具公司的會計主任要求他買一些銀器,他回答說:『在倫敦我有兩條銀匙,在布里斯托(Bristol)也有兩個,這些就是目前我所有的;在我周圍的人還在為吃的事煩惱之際,我不會添置甚麼的。』

羅馬人有句格言謂,錢財如海水,愈喝愈渴。只要一日持有無知的財主的態度,人的欲望便不會饜足──而這是與基督徒的操守相反的。──《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二1621生命大限】

在我們平日生活中,時常有許多的截止日期。譬如付款、領取執照、或繳納牌照稅、所得稅等均有其最終截止日。雖然在不同的情況裡,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勢必面對許多「期限」。然而有一種「期限」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不但具有重大的意義,且也是最普遍的。人若忽略了它,將造成悲劇,而導致永恆的可怕後果。聖經說: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除了那些耶穌再臨時,他仍然活著的信徒外,所有讀這話的人,有一天都將面臨死亡。面對著這個總帳,人若疏忽應有的準備,將是一件多麼愚昧的事啊!

在今天所讀的聖經裡,耶穌曾告訴我們一則故事是關於一個財主的,當上帝正出其不意地宣佈他的死訊時,他還正計畫建造一個倉庫來儲藏財物。然而上帝卻告訴他說:「你這個糊塗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這句令人感傷的話,也許就將臨到讀這文章的某一個人也說不定,今天若是你被算總帳的日子,你是否準備妥當了呢?

如果你從未曾接受主耶穌作你的教主,那你可千萬不要拖延,相信他為你死,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為赦免你的罪過,而流出寶血,為叫我們稱義並且復活,請他來住在你的心中,並且相信他曾拯救你,你才能在信心裡面對著生命大限的來臨而無所恐懼。——R.W.D.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路十二20不知何時「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只有現在,這片刻的時間是在自己手中,可是人常想到多年之後如何(路1219),其實明天如何,誰也不知道(雅414;箴271)。世上曾有不少忽然發生的事件,災禍,死亡都是在預料之外發生。俗語說:「今晚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早穿不穿。」這話一點也不錯,神今夜就可能要一個人的靈魂,誰能阻止呢?

所以必須在今天悔改,因為機會不是一直存在的(啟221;羅24)。要追求必須在今天,因為時候也不是常有的(林後62;詩326;賽556),預備見主更不是可以延遲的,因為祂隨時都可能來到(太244450),行善,愛主都得趁著現今的機會,因為一錯過時候就來不及了。(加610;帖414;可1478

的確,恩門可能忽然關閉,天門忽然關了,遲來一步再哀哭祈求也無用了(路1325;太2510;來1217)。真的,當主來的時候,即使有千萬顆心要獻給主也太遲了,千萬個世界要撇下也太晚了,所有的問題都要趁今天解決(來3713;羅1311)。不可再存不信的惡心,拒絕神的恩典,不要受迷惑,心中剛硬,不肯立刻悔改,想等到明天,等一等再決定作吧!這都是撒但的提議,聖靈的話是「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來37)。──《每日天糧》

 

【路十二20為死亡預備好自己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那些不想到死亡,只一再地將他們的心思由這件不可避免,且預期將要放棄快樂的事上轉開的人,其盲目是可悲的。對喜愛生命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如死亡之可怕;奇怪的是,這歷代以來的經驗,竟沒使我們正確地判斷現在及將來,以採取正確的行動。我們溺愛這個世界,如同它永無末日;我們忽略下一個將來之世界,如同它永無開始。
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太2444),這些話是對每一個人說的。然而所有人(其中有一些甚至是屬於虔敬人,也在意料之中。)都仗恃著自己的壽命長,並依此做計畫。是什麼理由使人對生命有如此頑固的希望呢?是因我們熱愛這生命。而何以我們卻愛好把死亡挪開一段距離呢?是因為我不喜愛神的國及那個偉大世界的來臨。哦!粗鄙而愚蠢的人哪!即使借著懺悔,也無法把自己提升至他們所處的世界以上,真是可憐!預備那最後時刻到來的真實態度是:好好利用眼前的日子,並在生活中持續地期待著其來臨。­­­­-- 芬乃倫《靈思默想》

 

【路十二20蠟燭台的故事】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加十二章二十節)

在一位朋友的記事本上,我讀到下面的一則真實的故事:『祖母死後,有一天,母親帶回憶對銅制的蠟燭台。我妹妹和我一下就認出是祖母房裡所用的那對蠟燭。母親拿著燭臺問我們:「這是誰的蠟臺?」我們異口同聲的說:「祖母既已死了,這蠟臺現在是你的了。」母親告訴我們說:「大約在一百年前。我的曾祖父買下這對蠟臺,他以為這對蠟臺是他的,因為由他花錢買的。但過不久他就死了。這東西就交到祖父手裡。祖父以為這東西是他的,因為他的父親留下這東西給他。但後來祖父死了。蠟臺就交給了姨媽。姨媽使用這蠟臺多年,後來她也死了,蠟臺就由你們的祖母保管,我記得從我小時她就用這蠟臺。現在祖母也死了,房子也賣掉了,這東西就交到我們手裡,到底誰才是這東西的主人?」妹妹和我一時啞口無言,因為母親的暗示使我們無話可說。母親把這東西帶回來已經多年了,它們一直放在母親的房裡,妹妹和我雖不常見那對蠟臺,但我們常常深感人生短暫,上帝才是真正所有財物的主人,人不過是一時擁有使用權罷了!』

這故事使我想起路加福音十二章所記的那位富人。外表看來他十分成功,他愚笨地試圖以物質來滿足他的靈魂,並認為他既有房地、有倉庫、又有錢。他不曉得這些東西全是上帝暫時借給他用的!最壞的是,這富人在不愁衣食之餘不懂得為永生做準備。

除非上帝認為你是富足的,否則即使你有萬貫家財,在上帝眼中你不過是一個「愚者」。——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路十二2231要「生活」而不是「競爭」】

有時,我在想,整個資本主義的基本錯誤便是它為現代人所下「成功」的定義了。我們激勵兒女在班上爭取第一名的榮譽,使他們因此而感到壓力。這種要求對他們好壞兼有;精神科醫師們已注意到孩子們普遍患有習慣性的緊張現象,他們對此束手無策。

這是一個瘋狂競爭的時代。人們競爭擁有更名貴的轎車和更奢華的寓所。而真正的財富乃要看一個人能享受和欣賞生活中情趣能力的高下而定。一位扛著釣竿打著赤腳的孩童,可能比那駕著飛車,盲目衝刺的人,享受著更豐盛的人生。一個自種自栽玫瑰的人,遠較那擁有一千朵玫瑰卻交由他人照管的人富裕。

我們的孩子,在我們能「騰」出時間和他們玩樂前,已長大成人了;我們疏于與朋友交往;我們的家,因為我們在生活上的追風捕影或花太多時間在電視上,而失去彼此間的關心。

我建議基督徒們,我們必須誠實地重估我們生活目標的真正價值。它們確實有價值嗎?是否只為一己之利?它是否值得我傾盡全力去實現它?它能帶來永恆的快樂嗎?——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十二37好消息,壞消息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了……”
老師因有事要離開教室一會兒,她就告訴學生:同學們!老師有事要到大廳去,我不會離開很久。我相信你們會安靜地做功課,不會有任何問題。
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四十分鐘過去了。老師突然出現了。在那一刻,鄧尼斯正把橡皮擦往專心在做數學的卡蘿那邊扔,史蒂芬則站在講臺上扮鬼臉。那些按照老師指示去做的學生,都非常高興看到老師回來了;只有鄧尼斯和史蒂芬不希望老師回來。
在新約中,主耶穌再來是個應許,也是警告。至於這是一個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呢?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在教會,我們唱著:久已期待的主,請來。守聖餐時,牧師必定會提到: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林前1126)主日的清晨,耶穌再臨是個大好的消息,然而我們是否已預備好,迎接主的再臨呢?
主必再臨!也可能突然間臨到。
這個消息是好或是壞,取決於你!
當耶穌再臨來接他的僕人時,
不管是白晝或夜晚,
只要我們忠心等候,
他必看見我們一切就緒,且燈是點燃的!
所以,你們要警醒,
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到。

──《生命語》

 

【路十二4248忠誠的管家】

聖經裡面所說的管家,是指看顧別人財物的人。他是主人把自己的事業信託給他的僕人。他對所託付的東西,當盡妥為保管的責任,此外,他尚須伺機善予投資,以求最大的進益。我們的主對相信他的人,也將恩賜、才能、物品等付讬他們;當祂回來的時候,便要跟他們結帳。主並不是看我們做了多少,而是看我們應該能做多少。主對被付讬最多人的,對他也要求得最多!有一天許多人會帶著很少的成果來到基督的審判台前來交給主,這些人原是被期望得到更多成果的。主的獎賞不是根據人的成敗,乃是根據一個人的忠誠有多少。主的審判不止看我們做了多少,祂還要看我們有多少沒有去做。一個乞丐向一個看來像是貴婦的女人要求施捨。她給了他一個銅錢,對乞丐說:「上帝給我的還沒有這樣多呢!」乞丐說:「噢,太太,凡你所有的,都是上帝賜給你的啊。」「你錯了,上帝並沒有給我什麼,我的財物全部還是上帝的,祂只是借給我去分給別人而已。」

美國花生大王卡佛有一次求主向他啟示宇宙的奧秘。卡佛說,主告訴我,宇宙太大了,不易瞭解,還是讓主來管吧。卡佛求主向他啟示花生的奧秘,主說:「這還差不多,你努力去做,我會幫助你的。」結果卡佛認真研究花生,主就讓他在這一方面大有成就。——M.R.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路十二47預備見主「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預備,又不順著他的意思行,那僕人必多受責打。」】

我們都是主的僕人,將來要向主交賬,我們的一切生活工作要向主負責,不是可以自由自主的。祂對我們有吩咐,有交托。雖然對各人的恩賜和托付不同,多給多取,多托多要,是不變的原則。

我們從神的恩典說起,神賜給我們的好處是太多了。我們蒙祂的恩典真是數不盡,我們所需用的一切,連我們的身體、光陰、力量和生命都是祂所賜的,祂看顧我們,聽我們多少禱告,祂憐憫,赦免我們,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乃一直恩待我們,祂給我們的太多了,我們應怎樣對待祂,報答祂呢?我們怎樣利用祂所賜的這一切?是為自私和屬世的情欲嗎?或是一生忠心事奉神,將祂所賜的為祂用呢?

我們再想想,我們稱主耶穌基督為主,我們都是祂買來的奴僕,祂仍然尊重我們,將工作托付我們,將真道交托我們,將救人愛人的責任吩咐我們,將榮耀神為主作見證的本分賜給我們,也給我們各種恩賜可以為祂使用。可是我們怎樣對待主呢?我們是為自己活著、工作、忙碌,按自己的興趣行事,或是完全照主的意思行呢?主快來了,怎樣見祂呢?如何交賬呢?趁還有一點點的時候,趕快預備吧!──《每日天糧》

 

【路十二50在希臘文中,受洗這個動詞意思是。在被動形式而言,意即被掩沒於水中。通常這個字是作為隱喻使用。舉例來說,這是用來表示一隻船沉沒於波浪之中。這個字亦可用來描述一個人沉溺於飲酒當中,因而爛醉如泥。這亦可用於描寫一個學者沉思於主考官所提出的問題之中。總言之,這是主要用來表示一個人沉溺於一些可怕的經驗裏頭──他可以說:『所有的巨浪都打在我的頭上。』

耶穌在這裏使用的意思是,『我有一個可怕的經驗,而我得通過這經驗;除非我成就了這個經驗,和成功的通過它,否則生命便充滿著緊張。』十字架一直擺在祂的眼前。──《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1 這時,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耶穌開講,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

2 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

7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8 我又告訴你們,凡在人面前認我的,人子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必認他.

10 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

22 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喫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

23 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24 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 神尚且養活他.你們比飛鳥是何等的貴重呢。

25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34 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

42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43 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

48 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讚美全能、全知、無所不在的主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祢的面。祢坐在高天的寶座上,用慧眼察看我們,顧念我們,保守我們。

清晨早起求祢察看我們今日當走的道路,數點我們的腳步,叫我們不偏離正路,心不隨從眼目的喜好,手不沾染污穢,免至一天勞碌經營的,在日光之下化為虛空和捕風,虛度祢給予的光陰。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牽著我們的手經歷大地的搖撼、黑夜的狂風、肆虐的疫情、和動盪的社會,仍能站立得穩,不致跌倒。求祢幫助我們踏踏實實,不是帶著面具表演的假冒為善基督徒,不會在神家中彼此踐踏,失見証羞辱主祢的名。

感謝慈愛的主耶穌!祢不放棄我們,祢仍用十架犧牲的愛環繞我們,叫我們體驗疲乏中的支撐、軟弱中得蒙鼓勵、愁苦中得蒙安慰、淒涼中得蒙擁抱、憂傷中得蒙醫治。親愛主!祢拉著我們的手,引導我們向著標竿直跑。

 

光明正直的聖靈,請祢也來牽我們的手,叫我們不在黑暗裡走,行在光明之中,指示我們當怕的是誰,禁止我們故意輕慢侮辱聖靈祢,致令祢再無法在我們的心裡動工,否則我們將墮入永無翻身的黑暗裡。

聖靈請來不斷喚醒我們追求靈裡的富足,緊守作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崗位,提醒我們知道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能按時分糧,儆醒等候主的再來,活出蒙主賜福的生命見証。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