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路十八1】「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他墨蘭常喜歡向他的朋友述說早年的佚事。他說︰我有一次被仇敵追逼,不得已藏在一所破屋中,我在那裡獨自枯坐了幾個鐘頭。那時萬念俱灰,再也沒有志氣和勇敢去幹前面的事業了。在絕望中我看見一隻小小的螞蟻,背著一粒比它大數倍的殼,盡力向牆上拖走。它跌下來多次,但是每一次它仍舊努力向上。我曾數過它跌下來了六十九次,可是它並不灰心氣餒,第七十次它到達了高牆的頂上。那時我得了興奮,我終身不能遺忘這個教訓。——譯自《君王的佚事》
  我們如果看以前許多禱告都得不著答應,因此就有點灰心,我告述你,那就不是信心的禱告了。信心的禱告看以前沒有得到答應的禱告是一種鼓勵,一種證據,暗示我們神的答應的來到是更近了,就在前面了。從起初到末了,主的教訓和榜樣都告述我們︰應當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懇求的禱告若是沒有得到答應,就該集中以前所有的力量,繼續求神,直等到神給你應許,或是成就。如果神已經聽了你的禱告,這並不是說,禱告可以中止了,仍該繼續,只是懇求的禱告應當改為贊美和感謝的禱告。——亞塞
  大音樂家魯班斯坦有一次說︰如果我一天不練習音樂,我自己會覺得;如果兩天不練習,我的朋友會覺得;如果參天不練習,人人都會覺得。我們的禱告也是如此,若不常常禱告,你和別人都會發覺︰你的禱告是走了樣的。——
  莫勒先生曾為他五個不信的朋友禱告。他天天求神不肯放鬆,雖然一時看不見什麼效果,可是他決不灰心,一直繼續求神。結果︰五年之後,第一個朋友得救了;十年之後,第二和第參個朋友得救了;二十五年之後,第四個朋友得救了;莫勒死後好幾年,第五個朋友得救了。他在禱告上所花的工夫,並不是徒然的。——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醒

【路十八1】「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禱告生活中頂普遍的失敗,就是缺少恆心。我們開始為某件事祈求;祈求了一日,一星期,一月;如果一無所得,我們就立刻灰心,認為無望了;於是在禱告中再不提起了。
  這是頂大的錯誤。有始無終的人無論在什麼事上都是無結果的。
  有了有始無終的習慣,就是有了失敗的命定。半途而廢的禱告也是如此。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不信,不信生失敗——這都是禱告的致命傷。
  有人問說︰我們禱告,應該到什麼時侯為止呢?難道不能把事情交在神手中而停止禱告麼?
  只有一個答復︰禱告到你已經得著你所求的,或者到你心中已有確實的把握——信神必為你成就的時候為止。
  只有這二處我們可以停止我們的禱告,因為禱告不只是呼求神,也是抵擋撒旦。神常用我們的禱告來使我們制服撒旦,所以只有神,不是我們,能隨便停止禱告。
  但願我們不敢隨意停止禱告,除非答應已經來到了,或者已經有把握了。在第一處我們可以停止禱告,因為我們看見了。在第二處我們可以停止禱告,因為信心的眼楮也已經看見了。——譯自《祈禱訓練》(The Practice of Prayer
  在禱告生活中,有了長期的經驗,我們就能認識這是神賜的 把握,而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停止,什麼時候應當繼續祈求,直到獲得回音。
  停留在神的應許上,直到你在那裡遇見了神。——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選

【路十八1尋找神才是上策】

基督徒不但要常常讀經,也要不斷禱告。沒有人能剝奪我們這份禱告的權利。如果我們在屋頂上,我們可以和彼得就地禱告;如果我們在深海之中,我們就和約拿一齊禱告;如果在麥田上,我們就和以撒一齊禱告;先知尼希米在餐桌上服侍,他可以向神默然禱告,別人絕對聽不見。

美國南方有一家紡織廠掛著一個告示:「如果遇到線糾纏在一起,趕快通知領班。」有一天,一個新來的工人,發現紡線纏結在一起,她就盡一切可能把線分開,結果越弄越糟。最後她去報告領班。「你是不是自己想辦法把這些線分開?」「是的,領班。」「你為什麼不遵照廠方的指示?」「我已經盡一切的力量了!」她回答。「沒有,你最大的責任就是馬上通知我!」當然,在我們生活上遭遇到難題時,我們首先要尋找神來幫助我們!——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路十八1不可灰心「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我們憑著自己的努力,一生成就有限,而且許多事情是非人力所及;只有神是掌管一切的,智慧、能力、榮耀、福樂,無一不是在神手中。祂要賜給誰就賜給誰,祂要叫誰一無所得,人是無法抗拒的,因此我們可以說,除了禱告,祈求神之外,無路可走,想撇開神而靠自己的智力要得什麼,毫無把握,與人競爭也沒有用處。當遭到困難、打擊、冤屈、痛苦的時候,只有禱告是唯一的出路。

這是神的應許,人可以藉著禱告解決一切問題,可以向神祈求恩典和拯救,但是許多人對於禱告沒有信心,也可能作過不少的禱告,而沒有得到應允,因而灰心放棄了。這是非常可惜的,其實不是神沒有垂聽,也不是不肯應允,而是要等到時候才成就,要到什麼時候呢?要到我們信心堅定,忍耐到底,事情成就對我們最有益,神所預定的時候,如果太早的成就,時機 並未成熟,或者事情雖得到解決而我們自己卻不得造就。

因此,如未蒙立即應允,禱告越長,等候越久,所求的越會成就,而且得的更完美。但若灰心,中途停止,那就會使已經在成就途中的事停下來。雖然已經賜給我們了,我們卻沒有準備好去領受,所以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每日天糧》

 

【路十八1禱告生活中最普通的失敗就是缺少恆心。我們開始為某件事祈求,祈求了一日、一週、一月,如果一無所得,我們就灰心,認為無望了,於是在禱告中再不題它了。這是最大的錯誤。有始無終的人,無論在甚麼事上都是無結果的。有了「有始無終」的習慣,就是有了失敗的命定。半途而廢的禱告也是如此。灰心生失望,失望生不信,不信生失敗─這都是禱告的致命傷。

         有人問說:「我們禱告,應該到甚麼時候為止呢?難道不能把事情交在神手中,而停止禱告麼?」只有一個答覆:禱告到你已經得著你所求的,或者到你心中已有確實的把握─信神必為你成就─的時候為止。只有這兩處,我們可以停止我們的禱告,因為禱告不只是呼求神,也是抵擋撒但。神常用我們的禱告來使我們制服撒但。所以只有神,不是我們,能使禱告停止。但願我們不敢隨意停止禱告,除非答應已經來到了,或者已經有把握了。在第一處我們可以停止禱告,因為我們看見了。在第二處我們可以停止禱告,因為信心的眼睛也已經看見了。─《祈禱操練》

 

路十八15{\Section:TopicID=124}要一直的求】有許多人的禱告靠不住,禱告一天,禱告兩天,過了三個月忘記了,許多禱告漏掉了。你是無心的禱告,盼望神有心的聽你。你自己忘記了你的禱告,而要神記得來答應你,沒有這件事。

        有一位姊妹為她的哥哥禱告多年,神沒有聽,而且越弄越遠,到了一天,她說,我知道,我的哥哥定規得救。她說的時候,好像很有把握似的。她說,我這幾天讀路加福音十八章,那個寡婦老是求,那不義的官老不給她伸冤,後來求到一個地步,把那不義的官求得麻煩了,就給她伸了冤。神給我看見,我從來沒有麻煩過神,如果我早晨起來對神說,叫我的哥哥得救;中午也對神說,叫我的哥哥得救;晚上也對神說,叫我的哥哥得救。一天到晚,從天亮到天黑,如果一直這樣求,到有一天,神給我麻煩了,神說:好!我就給你哥哥得救吧!所以,我就這麼作,我知道我的哥哥定規得救,只要我麻煩祂,他就得救了。路加福音十八章五節這一節聖經給她讀透了。

            這個姊妹本來是一個非常膽小的人,但是,那一次她非常剛強。她一直麻煩神,麻煩到神沒有辦法,只好答應,到下一個禮拜,她的哥哥就得救了。那一個光,是厲害的。按天然說,你沒有法子叫她作一個激烈的人。那一次,她那樣堅持,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 倪柝聲《祈禱與讀經》

 

【路十八18你常在開會嗎?】

你常在公司開會嗎?你曾花費時間在禱告中祈求主指引你嗎?我們並不只在遭遇困難或希望得著什麼時才跪下禱告。我們清早起來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禱告,求主指引我們在那一天所當走的路。聖經對這事亦曾明確規定,基督徒必須以禱告的心情從聖經中尋求神的旨意之後才「敢」開始從事他一天的工作。「假使我們不在禱告中把一切問題都交托給主,那麼我們便得不到平安,常常要承受那不必要的痛苦。」

曾有一間大工廠的老闆要和廠內的經理談一件急事,但經理的秘書卻阻擋他:「經理每天在這個時候開會,不要別人去打擾他。」老闆一聽顯得有點不耐煩,

「你告訴他我有事找他。」秘書堅持說:「老闆,經理交待過,當他在開會時任何人都不許打擾他。」那人聽後大為光火,把秘書推到一邊就沖進經理的辦公室。但瞄了一眼,他很快地就退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把門關上,說:「對不起,這就是他每天參加的『會議』嗎?」「是的,他每天花一刻鐘的時間參加這項會議。」那位老闆看到經理跪在攤開的聖經之前的那一幕,心裡深受感動。

你今天曾與神開過會了嗎?本文的目的在激勵你經常定期和那位萬王之王有一個親蜜晤談的機會。每天我們都應該有新的指引。祂為每一個人安排著每一天,我們不去找祂還去找誰呢?——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路十八3】「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

你所愛的人在哪裡,那裡就變成可愛的。你所愛的人在哪裡,那裡才是樂土。祂不在這裡了,所以,我的心是一個寡婦的心,這世界於我,不過是一個空白了。所以我們能不被世界吸住,並非因為世界不可愛。

在稠人廣眾中,我感覺孤單,因為祂不在這裡了。在離群獨處時,我心情火熱,因為我想念到有祂。當我徘徊海濱,觀浪花,聽濤聲,我不孤單,我不岑寂,因為祂安慰了我。弟兄姊妹們,在這世界,也許是許多東西會吸住你,但主若充滿了,那些就算不得什麼了。

祂在這世界,是被人殺死,祂所留下的,不過是一個十字架,一個空洞的墳墓。我的主已經死了,所以我是一個寡婦。這世界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可愛,乃是因為祂不在這裡了。弟兄姊妹們,我們在世上真是一個寡婦的地位。我們的主,不在這地上了,所以世界於我,就成為不可愛的了。——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路十八5寡婦象徵所有貧而無助的人。她一無所有,很明顯的她沒有可能從這法官身上,取得任何援助。但她擁有一項武器──堅忍。法官在最後所恐懼的,可能是怕挨揍。免得她常纏磨我,這句話可翻成,免她給我一記黑眼圈。要一個人閉上眼睛,有兩個方法──一是叫他睡覺,一是打他一拳!總而言之,婦人鍥而不舍的精神叫她最後終於得勝。──《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八6】「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

這比喻有一連串生動的對比,有驚奇的高峰。

不義的官——他既不怕神,也不顧念人。他唯一的心思是怎樣括錢,來接受賄賂,讓囚犯出監,或是屈枉無辜的人受冤獄之苦,但是神是我們的父,祂是完整的聖潔,只為求我們的福祉。

無利可圖——當寡婦來求他,對他毫無什麼可以考慮,他要的是錢,但是寡婦沒有錢拿得出來。所以寡婦來找他,真是使他不勝困擾。我們在神面前卻不然,因為我們是神所揀選的,祂關懷我們,他不是在創立世界以前,在榮耀中揀選我們嗎?

終必允諾——他每次坐在法官的席上,她總在那裡。多次他不願聽她上訴,她的聲音卻清晰有力。她多次被趕走,她仍不肯死心,不知道她會失敗。最後他不能忍受,乾脆允許她的請求。

神在歷代的教會中始終這樣施恩,教會也似那寡婦一樣常被欺壓逼害。神聽聖徒與殉道者的呼聲,長久的禱告:求主耶穌來!是的,祂必快來!對我們來說,也許很久,但對祂來說,千年如一日。——邁爾《珍貴的片刻》


【路十八6~8】「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喚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

  神的時候不能聽你指揮的。如果第一擊不能叫燧石發出火來,你就當再擊一次。神聽了我們的禱告,不一定按照我們所指定的時候答應我們的;我們尋找他,他必向我們顯現,不過不一定照我們所希望,所規定的時間和地點的。
  在燧石時代,我們要想取得一火,必須一擊再擊,擊數十次,才能得到;只要能得到的話,就已經滿心感激了。
  對於屬天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堅忍呢?屬天的事情比擊石取火更有成功的把握,因為我們後面站著神的應許。
  信徒啊,不要絕望!神賜憐憫的時候快到了。你當用不移的信心呼求;不要因為王的耽擱停止呼喚。再擊一次燧石罷!這一次你就會得到了。——司布真
  我不相信在神國的歷史中有這樣的事情︰用正當的靈所獻上的正當的禱告永遠不得著答應。——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克勒

【路十八7】「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

假定有一個人未經許可就佔用你的房屋,你將怎麼辦呢?你會到地方官那裡,請求法律上的保障,並取得一張定罪他的判決書。你帶著法庭的公文回來,便能將那霸佔者驅逐出去。那時他如果能身免縲紲,就已是他的僥幸了!目前這世界的光景也是如此。神的「判決書」已經宣佈要趕出這世界非法的霸佔者(撒但),它必須出去!雖然天國的法律,對於撒但是一個受反對的法律,但這又何妨呢?加略山上的得勝,已將天國超越的權勢建立於地上。在十字架上,基督已將撒但在地上的法律地位完全取消了。教會現在的職責,是要將那另一個律法(天國的律法)執行在地上。教會像那一位在比喻中的寡婦,向神不斷的呼籲:「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路18:3)至終教會要從神那裡取得那驅逐撒但的命令,並將撒但趕出去!神正在等候這種的呼籲。——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路十八8真實信心是罕見的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

       如果祂今天來,能在我們裡面找到信心嗎?我們能展示什麼信心的果子呢?我們是否視今生不過是通往更美來生的短暫過程?我們是否相信在與耶穌基督一同掌權作王之前必須先與祂一同受苦?我們是否視這世界不過有個騙人的外貌,而死亡乃是通入真實幸福的大門?我們是否憑信而活?它(信心)是否鼓舞我們?我們是否享受了它所引出的永恆真理?我們是否小心地以那些真理餵養我們的心靈,如同以食物維持肉身生命?我們是否習慣在信心的光中來看一切事物?我們是否以它來糾正我們一切判斷?唉!大部分的基督徒所思所為與外邦人沒有兩樣,如果我們以他們的行為來衡量他們的信心,我們不得不下結論說他們裡頭毫無信心。

         讓我們害怕神的國會從我們奪去,賜給那能多結果子的人。神的國乃是信心在我們裡頭掌權,並管理我們一切思想。那些看見這國的人有福了,屬血肉的人是看不見的。帶著獸性的人的智慧使自己看不見它,神內在的運作對它而言不過像幻夢。若要認識神國的奧秘,我們必須重生;若要得重生,我們必須死,而這是世界不會同意去做的。這世界要輕視、非難、定罪真理,就隨它去吧!至於我們,主啊,禰吩咐我們要相信,並親嘗禰屬天的恩賜。我們渴望列在被揀選的人當中,我們也知道唯有效法禰所教導的生活才能列在其中。­­­­-- 芬乃倫《靈思默想》

 

【路十八8神是聽禱告公義的主】聖經記載所羅門曾經向神求智慧,判定爭活兒子的案件,後來隔了兩千多年,有一件類似奇案在德國發生。
  那是在三百多年前,柏林有位青年女子被人暗殺,當時有兩個嫌疑犯,一名亞力非,一名威廉。法官經四次審問都得不到真相。沒有辦法,最後就把兩個骰子擲在皮鼓上,看誰擲的點數多就釋放誰。先由亞力非擲,他的心情十分慌亂不安,想不到當兩粒骰子向下一擲,竟是十二點,他的臉容轉憂為喜,驕氣逼人地對威廉說:難道你能擲得比我更多嗎?威廉立即跪下禱告:主耶穌阿!禰是鑒察人心之主,禰知我真心愛這位女子,也在前幾天與她訂婚,現在法官無法破案,而亞力非的骰子又是十二點,我不知怎麼辦?願禰顯公義。禱告完畢,他把骰子一擲,兩骰雖仍是十二點,想不到骰子破了一片,多一點向上,一共十三點。這時法官受感動,當場釋放威廉,確定亞力非是暗殺者。現在這兩粒骰子和皮鼓還放在柏林博物院以警戒後人。
  耶穌應許禱告之人,神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路十八:8) ──《為甚麼要用比喻》

【路十八11~12他整個態度正好是法利賽主義最乖謬的典型。有某位拉比的禱辭被記錄下來,內容是這樣的,『我感謝你,主啊,我的神,你為我在學院裏頭安排一席之地,而不是與街頭巷尾的人同列。因為我一早便起來,雖則他們也一早起來;我早起研讀律法,他們早起只為虛妄之事;我作工,而他們也作工;我作工可得獎賞,但他們作工卻不得獎賞。我奔跑,他們也奔跑;我奔跑是奔向來世的生命,而他們卻朝向滅亡之地獄。』在記錄上拉比西門(Rabbi Simeon ben Jocai)曾經說過:『如果這世界只有兩個義人,那就是我和我的兒子;如果只有一人,那就是我了!』──《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八13真正的禱告,要把自己的生命與神的生命作一對比。沒錯,法利賽人所說的全屬事實。他的確禁食;他一絲不苟地獻十一捐;他的操守勝於常人;更遑論把稅吏與他相比。但問題並不是在,『我是否像我的同胞那樣好?』問題是,『我是否如神一般善?』有一次,我乘火車到英格蘭旅行。正當我們經過約克郡(Yorkshire)的荒原,我看見一所塗上白灰的小村舍,這白色在我來說真個是白光四耀。數日後我轉回蘇格蘭去。雪剛下過,四周積雪頗深。我們再度經過這小白屋,但這一次它的白色看起來不單乏味,並且還有點髒,把它與飄下來的白雪之白相比,簡直要變成灰色了。

一切要看我們所比較的對象而言。當我們拿自己的生命與耶穌的生命,和神的聖潔相比,我們只有說:『神啊!開恩憐憫我──這個罪人罷。』──《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八13「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今天我們在神面前可以有許多禱告,不一定能摸著神的心,但有一個禱告一定合神心意,就是路加福音十八章那個稅吏的禱告。世界上的人,不大輕易求人可憐,人人都是驕傲,自尊心強,我為甚麼求人憐憫?我才不哩!是的,你可以不要人的憐憫,但你必須來到神前,求神可憐。神憐憫了你,你才大有盼望;神不憐憫,不管你如何定意,怎樣奔跑,也是徒然、枉然。神一發憐憫,你甚麼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我們都需要神的憐憫。神也滿有憐憫的心,你甚麼時候真正有求神憐憫的心,甚麼時候你就得著神的憐憫,進入恩典之中了。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就是當你求憐憫的時候,要放棄你的理由。很多人因為有理由在,不要神憐憫,好像自己有很多等值的東西,與神交換恩典。錯了,恩典是白白得著的。─ 寇世遠《屬靈的耳目》


十八14矛盾“……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路加福音18章存記著一個驚人的矛盾,那個俯首認罪的人竟被稱為義,而那自稱為義的人卻被指責為不義(9~14)
耶穌舉這個稅吏與法賽人的比喻,其用意是教導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9)的人,何謂真正的救贖之道,並要他們瞭解像那些在禱詞中感謝神說自己不像別人的法利賽人,事實上他們所擁有的並不是真正的義。
這些法利賽人所需要的,其實就是稅吏那樣承認自己是罪人,稅吏知道他必須仰賴神的憐憫與恩典。耶穌論到他說: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14)
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這個似是而非的矛盾——像你這樣的罪人如何因信稱義?若你一直嘗試自救,你仍舊深陷在罪中;但只要你承認自己是失落無助,並且信靠基督,神必要赦免你,使你得救(1013)。在神的眼中,任何人都只能因信而稱義(328;弗28~10)
想想耶穌所說的這個比喻,你認為自己是像法利賽人呢?或像那個稅吏?
像我這樣不被人喜愛的人,
你的寶血卻為我而流,
你呼召我向你走近,
噢!神的羔羊!我來就你!我來就你!
我們得救是因著神的憐憫,
不是靠自己的功勞。
──《生命語》

 

【路十八1830神的複利】

假使我要留一句話給孩子,我會告訴他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更重要的,不僅是種什麼得什麼,而且所得到的遠比所種的還要多得多!撒一把種籽在沃土上,到了秋天,就收割一大車的稻穀!許多人在年輕時胡為,種下了罪惡的種籽,年紀老時就遭遇不幸;但也有些人種了仁慈的種籽,終於豐收了愛心的報償!

以上的話,德國的洛斯邱先生有親身的經驗。他在年輕時,不像現在這般富裕,一度經濟拮据,有位朋友拿一點錢出來借他周轉,因為瞭解他的情況,故不要求他拿什麼來作擔保。後來他搬得很遠,也經過了許多歲月。將近五十年以後,他的朋友到他所經營的慈善院來找他,雖然他的朋友已不認得他,但他卻一眼就認出他的朋友,發現他的朋友身體衰弱,窮困不堪。於是他開了一張金額極大的支票給他的朋友,對他說:「你也許不記得許多年前,我曾經向你借過錢,現在我按複利以五十年計算償還給你,你拿著,不要當作是我送給你的!」這張支票使他的朋友驚奇得不得了。

同樣,我們奉主的名行了善事,或說了什麼安慰人的話,主耶穌都要報答我們,當然也會按複計利算!神的複利也必然高過世界的複利!—H.G.B.——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路十八24~25變賣一切跟從主】「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這簡直就是一個屬靈的定律,我看見不知有多少的實例,就是在今生物質上富足的人,要想在靈性上追求到美好的地步,實在是難得很,也少得很;雖然他們也很熱心,也能蒙受靈的一些恩賜(指聖靈充滿、祈禱、講道等),但到頭來他們的追求只能停留在浮淺的地步,無法進到深處。

要能把船開到水深處,只有放棄地上的財富──產業,凡在地上物質方面有產業的,你要叫他去愛神,去遵守主道,背十字架捨己,確實是非常難,甚至是不可能的。

要跟從主去承受永生,只有變賣一切所有的,否則你就別想承受永生,二者不能兼得,只能從其一。有錢財的人哪!你不要作夢了,你們若不真實舍去地上的產業,就絕不能得著天上的榮耀。

我們可以從歷史看到有一些(極少數)真為了愛主、追求屬天福分的富人,他們在破產捨棄以後,主那屬靈的福分、恩賜,從他們流露出來,確實是極豐盛的,不要說將來,就在今天也已顯出永生的果效來。例如:聖安東尼、聖法蘭西斯、孫達爾、趙奠臣、敬奠瀛、宋尚節。這些人給教會、給福音所帶來的效果是何等大,在屬靈的工程上所顯的效果又是何等的多。

有人說抽象的一面,要我們在內心裡無有產業,這當然是好的,也不錯。但實際說來,若外面的不實行、不對付,還想求全於裡面,那怎麼可以呢?

所以我們不必用那麼玄虛的、抽象的方法理解主的話,應當變賣一切所有的,還要來跟從主,否則就別想能承受永生了。—— 李慕聖《晨光》

 

【路十八25駱駝的希臘文是Kamelos。當時的希臘語文有一種趨向,便是把母音念起來彼此接近。有另一個字念起來與駱駝一字幾乎完全一致──那就是Kamilos一字,意思是船上的鏈錨。可能耶穌所說的,是指以鏈錨穿過針眼,也要比財主進天國容易。

為甚麼會如此呢?因為財富可以把人的思想桎梏於這個世界。他擁有的賭注既然是這樣大,他永不會放棄,也不會想到其他的事情。富有並不是罪──但對靈魂來說則是一大威脅,也是一大責任。──《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八28~29有一次有人想到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所受的試煉,所含忍的憂傷,亡妻之痛,和健康的受損,曾對他說:『你的犧牲實在太大!』李文斯頓回答謂:『犧牲?我一生人從未曾有所犧牲。』

基督徒所走的路,世界或會認為艱辛,但是,在這一切之外和穿越這一切,有一種平安是世界所無的,也不能挪去;當中的喜樂沒有人可以奪去。──《每日研經叢書》

 

【路十八31~32在一本小說裏頭,一位作家描繪出一幅圖畫,有兩個小孩子邊走邊玩著他們孩子的遊戲。其中一個說:『當你走路的時候,你曾否假裝在前面轉角處,有一些可怕的事情等待著你;而你又必須面對它呢?這是多麼刺激的一回事。』在耶穌並沒有假裝這一類的遊戲,而只有無情的現實等待在前頭。祂明白釘十字架是甚麼一回事;祂曾目睹這一切;但祂仍在高視潤步。──《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1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7  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

9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

10 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13 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 神阿,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14 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5 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他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

16 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 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

30 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讚美永活的 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在祢的字典裡并沒有疲乏和困倦,祢的智慧無法測度。

求天父原諒我們,開恩可憐我們,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疫情及不明朗的政治局勢,在這段日子當中,我們因長時間仍未能解困,我們的信心開始動搖,灰心喪志的雜草已發出嫩芽,失望苦澀的惡根正沿著血管邁向我們的心臟,使我們的身心靈都感到疲乏衰弱,力不從心。

 

感謝恩慈良善的主耶穌,祢按聖經的應許:疲乏的,祢賜能力.軟弱的,祢加力量.祢叫我們明白,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

求主耶穌幫助我們堅持舉起聖潔的手,繼續發出信心的禱告。尚未應允的禱告是一種鼓勵,未見果效的禱告是一種證據,暗示我們仍未全然信靠交託,仍未能專心仰賴,也未能有足夠的屬靈能力,能如鷹展翅傲翔在天空,能以祢的眼光觀看世情。事實上,當我們跑過前面的轉角位,我們就能清楚看見終點線了。

 

感動人心的聖靈,求祢賜我們受教者的舌頭,每早晨在我們耳邊提醒我們當走的路,當說造就人的言語。叫我們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甚至晝夜呼籲禱求,耐心鑽木取火般的為這世代禱告,為家人禱告,為國家禱告,直到聖靈的火花燃點起枯乾的柴枝,眾教會燃起復興的靈火。

公正絕不偏坦的聖靈,祢看見我們用私利、不道德的手段、拆毀人類本性的歪理、破壞家庭籬笆的惡謀,使國家及社會向敗壞和毀滅狂奔,求祢伸出公義的杖,止息種種惡事。讓我們看重聖經的教導,重整生命,仰賴聖靈吹起更新的靈風,復興遍地,讓我們經歷祢必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領我們回到水泉旁邊,因祢憐恤我們,祢必安慰困苦之民。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