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導論短篇信息 目錄: 路加福音要義(賈玉銘) 路加福音概要(林獻羔) 路加福音研究(巴斯德) 路加福音要義(賈玉銘) 路加“伴侶”之意;為一“可愛的醫生”,乃希臘人,原籍安提阿。其書的文法極優美,系寫給一位尊貴朋友提阿非羅,並希臘的信徒。 一、大旨 書的要旨,在第十九章第十節完全表現出來。即“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所以必須成為“人子”,為的是要對待第一個人“亞當”。世界人類,皆在第一個亞當犯罪失敗,須在第二個亞當的身上脫罪得救。頭一個人出於地,第二個人出於天(林前l5:47)。“……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5:14-19)“……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l5:21-22)“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林前l5:45) 二、史事 此書對於耶穌誕生,及幼年事蹟,並其關乎人性的經歷,皆歷歷詳言。在述其耶穌家譜,也一直追述到人始于亞當,無非表明耶穌來,如何為一完全的人。 三、分段 (一)本來之完全(1章-3章) 1、誕生(1章-2:39) 2、幼年(2:40-52) 3、出現(3:1-38) 4、譜系(3:23-38) (二)經歷之完全(4章-9:50) 1、勝試(4:1-l4) 2、訓人(4:15-9:27) 3、變象(9:28-50) (三)事功之完全(9:51-24章) 1、往耶路撒冷(9:51-l9:28) 2、末七日之聖跡(19:29-24章) 四、要義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就必要成為人子。非降世作人,不能救人。 (一)耶穌為完全的人(1章-3章) 耶穌所以必須成為人子,為的是要在人性裡,補滿人的缺少。世界人類,既都在元祖亞當裡犯了罪,耶穌是第二亞當,必須有超常的誕生,脫除罪根、罪緣,方能為新生命的本源。讀亞當被造的歷史,聖經很顯然地說:“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又說:“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此明言第一亞當是秉受了神所賦屬靈的生命。本書論耶穌誕生,也如亞當被造略同,即借童女之身(用土造人),由聖靈感動,至高者能力的蔭庇,生而為人。如此雖與世人同出一本,究無罪孽的連帶,這樣,方能使一切與他聯絡的人,得著新生命。 耶穌雖生在律法下,卻未按平常人道而生,故仍能保守他本性的完全。至於他為聖嬰、為神童時代,“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足征其幼年的體育、智育、德育、靈育的完全。 及至成人之年,被約翰介紹,顯於眾人面前的時候,領受了水洗,“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可見此時不但肉體的身量,已經成長;他那靈性生命的身量,也是已經長成至完全地步了。 著者論耶穌的家譜,非同馬太追述到大衛,表明他為君王;也不僅追述到亞伯拉罕,表明他為救主;乃一直追述到人始亞當,因亞當是耶穌的對象。並追述到神,因真人即肖像神,他自己就是神——他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 (二)耶穌有人完全的經歷 耶穌本是生在馬槽,長在寒家,自孩提至少年,即親歷種種卑賤、寒苦、勤勞的經驗。及至要開始工作時,撒但即用它誘試第一亞當的手段來試探第二亞當。可喜的是,雖然第一亞當因試誘而跌倒;第二亞當卻打敗撒但而獲勝,如此方可補足第一亞當的缺陷。所怪異的,是撒但雖用完了各種的試探,也不過“暫時離開耶穌,”終至耶穌凡事都受過了試探。“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在耶穌受各種試誘時,不但是藉此打敗撒但,也是在此完全了律法。他雖然“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耶穌既有人性,自難免有人性種種的試誘;但耶穌至終保守其完全,沒有犯罪。他不但沒有違背律法,也凡事遵照律法,完全了律法的義。他如此“生在律法以下。”為我們完全了律法,方可“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加4:5) 當耶穌在加利利講道訓人的時候,目睹敵人的逼迫。社會的腐敗,人心的黑暗,世態的炎涼,種種的現象,在他心靈深處,也不知受了多少激刺,多少痛苦。這一切也無非是預備他的心,使他更加決然毅然地去為人背十字架。 加利利的事工將畢,為天國君王的形象,即在黑門山上忽然有一度的顯現,正是表明神國降臨的景況。不但有天國君王耶穌;也有摩西所代表嘗過死味的信徒;以利亞所代表被提的信徒;彼得、雅各、約翰所代表在主國內帶著肉身的國民。此種榮耀的經歷,使他信心堅固,迎接“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12:2) 最吸引我們的,即耶穌凡事祈禱,有最深祈禱的經歷。路加福音稱為“人子祈禱書”,乃以耶穌真純的人性在祈禱時可以見出來。耶穌既為人,當然有人性的祈禱,他在祈禱時,天為他開了,聖靈降臨在他頭上,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嘗到那“上山禱告,整夜禱告”(6:12)“退到曠野去禱告”(5:16)獨自禱告之甘甜(9:18)。正禱告時,靈象表現(9:28-36)。門徒因其禱告而受感(11:l-2)。在客西馬尼,在十字架,皆以祈禱獲勝。他真是我們祈禱的好模範。 (三)耶穌完全了救人的事功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以上既已證明“人子”已經來到,自第九章51節以下,即論他如何成全了救恩的事功,“拯救失喪的人。” 1、往耶路撒冷去一路上所顯的救恩——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近了,就定意上耶路撒冷去—— 一路上的行事與訓誨,皆好像用種種圖畫表現他榮耀的救恩。如: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對馬大、馬利亞的勸訓(10章);三種祈禱的比喻(11:5-8,18:10-14,18:1-8),三種憐愛的比喻(15章),失羊、失銀、失子;三種警戒的比喻(13:6-9,14:2-24,16:19-31),三種處世的比喻(12:l6-21,l4:l-l3,19:l2-27);醫治巴底買;撒該悔改。並一而再,再而三地預言他的死而復活等事。這些正是表明他如何為亞伯拉罕的兒子。來作人的救主。
2、末七日聖跡所成就的救恩——從第十九章29節以下,即論末七日的事蹟。此末七日聖跡,即福音的中心。在此我們所當注意的有三件事:一即苦難,二即工果,三即榮耀。耶穌由苦難而成就了救世的工果;由工果而得了當得的榮耀。 五、聖靈 書內有十八次明言聖靈: (一)言約翰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1:15) (二)耶穌由靈感之童女而生(1:35) (三)以利沙伯被聖靈充滿(1:41) (四)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1:67) (五)聖靈降在西面身上(2:25)啟示他(26節)感動他進入聖殿(27節) (六)耶穌要用聖靈與火給人施洗(3:16) (七)聖靈如鴿子降在耶穌身上(3:22) (八)耶穌被聖靈充滿,並被聖靈引到曠野(4:1) (九)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4:l4) (十)主的靈如膏抹他(4:18) (十一)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10;21) (十二)天父樂意將聖靈賜給求他的人(11:13) (十三)褻瀆聖靈的罪不得赦免(11:l5) (十四)聖靈指教我們當說的話(12:12) (十五)要將父所應許的聖靈,降在你們身上,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24:49) 六、解釋 (一)“從起頭”(1:3) 按“從起頭”原文是從上頭的意思(約3:31,19:11;雅l:17,3:15、17)。指明他所寫的,是從上頭的啟示而來的。 (二)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7:47) 人的罪得赦免全是因著信,耶穌何以對西門說,因他的愛多,好像罪得赦免,是由於功果呢!耶穌是將這婦人赦罪的表現,指給西門看,因為在西門,非藉著愛的表現,則看不見他的信心。等婦人將去的時候,耶穌就指明她蒙赦免的原因。是由於她的信心,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7:50) (三)他在陰間遠遠看見亞伯拉罕(16:23) 陰間是指人從去世以後,到復活之先所在之處。有善人的陰間,也有惡人的陰間。看聖經好像善人的陰間,到耶穌復活時即空了。因為信徒都隨耶穌到樂園去(弗4:8)。(擄掠仇敵,應譯為擄掠那些被擄掠的,即被死亡所擄掠的。)惡人的陰間到末日審判時,也就空了,因審判以後,惡人就被投在火湖裡。 路加福音概要(林獻羔) 第一章 概 論
一、作 者
1.姓名
路加Loukas,是“高貴”、“伴侶”的意思。 2.傳說他沒有妻子兒女,他是專心侍奉主的
3.他不是“路求”Loukios(徒13:1,羅16:21)
威廉藍賽Ramsay在1912年發現一座彼西底人的古廟Pisidian,其中一張畫刻有一些古代文獻,說這兩個名字可以交替使用。但我們不能認為路求就是路加。 4.他是外邦人
Loukas是希臘名字,許多人傳他是希臘人。他是敘利亞的安提阿人,生在腓立比,從小受了希臘的高等教育,所以也可說他是新約作者唯一的外邦人,其餘寫聖經的人都是以色列人。保羅在歌羅西書的問安,提及“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西4:11),即第10節的亞裡達古、馬可,第11節的耶數,這三人是猶太人;第14節的路加就是外邦人了。 所寫的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都是以一種羅馬式的希臘文獻詞為開始,全新約只有這兩卷是這樣的,同是寫給提阿非羅(外邦人)。 他多解釋猶太地名(路1:26,4:31,23:33,51,24:13),猶太風俗(6:5,22:1)。他常用“主”字代替“拉比”。他少引舊約,多注重與外邦人有關的事。他避用“和散那”等詞語。 他是安提阿市民,但他講希臘話。 5.他有很好的文學水準
他的學識勝過其它福音書的作者。他與亞波羅、掃羅曾在大數學校讀醫學,他們可能是同學。他吸收希臘哲學,希臘哲學最關心的是“人的完美”。 6.傳說他是個畫家
他曾為初期教會繪了許多畫圖。在耶路撒冷發現一童女馬利亞的畫像,傳說是他繪畫的。 7.他更是個可愛的醫生(西4:14)
路加福音有許多醫學用語:“甚重”great fever(路4:38),醫生習慣用great或small.“一個癱子”(5:18),原文是“受癱病打擊者”,這是希臘的醫學術語。還有其它醫學用語(4:23,5:12,17,8:43等)。 他提醫病神跡,比馬太與馬可合起來的還多。他對病人很關心。 也有人說他是個航海醫生:他在書中曾用17個航海名詞。因他熟悉水手所用的方法,才寫得出使徒行傳第27章。 後期他放棄醫生的生涯,成了保羅的私人醫生。他是教會史第一位醫療宣教士、作家和歷史家。 8.路加福音歷史是最有次序的
希臘人很注重歷史。他無論撰寫路加福音或使徒行傳,都一絲不苟,記載無誤(路1:1-4,徒1:1-2)。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是姊妹書,使徒行傳是路加福音的續篇。它們的總和,比保羅書信還要長。 9.在耶穌升天後(約是西元51年),他于第一次安提阿佈道時信主的。他不是耶穌生平的見證人(路1:2)
在信主前,他與猶太教有關,但不是猶太教信徒。他是直接成為基督徒的。他相信了基督,就除去了虛假的事物。 不是保羅帶他信主的,保羅沒有稱他為“兒子”。 他不是使徒,也不是使徒的學生。他雖然未親眼見主,但他細心查考。 10.他受保羅的影響
他不是保羅的代筆者。他搜集資料,獨自編輯寫作,且是直接從那些“親眼看見”的人得來的。但他是受保羅的影響,他記載晚餐與保羅所記載的差不多完全相同。還有許多是與保羅書信的內容相同的。保羅被押於該撒利亞二年,路加陪伴他,從他得到許多的資料。 11.他死于古希臘地區的伯阿提亞,時84歲。
二、名 稱
第二世紀才被稱為路加福音。當時只有極小數的人承認,直到第四世紀從優西比烏Eusebirs開始,路加福音就被公認了。 三、日 期
西元59-63年,65-70年。也有認為是在尼祿王逼迫教會(西元62年)之前。 四、地 點
該撒利亞(在土耳其東部)或羅馬。也有認為是亞該亞或以弗所。 五、對 象
1.提阿非羅(1:1,參徒1:1)
這是四福音所沒有的。他是歷史人物:“大人”,是羅馬官長的榮銜(徒24:3,25:1)。他是該撒利亞的官員或獄官。他名字的意思是“愛神者”或“被神所愛的”。他可能是一位初信或尚在慕道的外邦人。 路加寫給個人,與其它福音書不同。 路加寫給這位誠摯的求問者,把更多有關耶穌的事情表明出來。路加成功地刻畫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圖畫,把提阿非羅的心帶到他曾風聞過的耶穌跟前。 路加與他是朋友:以前路加是他的奴隸,他是主人,所以路加稱他為“提阿非羅‘大人’”(路1:1)。 可能是路加領他悔改,也可能他贊助路加發行著作,因為他是安提阿的富有人家。 2.路加寫給希臘信徒
外邦人尋求一位完美的聖人。這是路加對基督的描述。 提阿非羅預表外邦人。猶太人以聖經為中心,所以馬太多引舊約;羅馬人以政治為中心,所以馬可多講神跡,使他們注意神;希臘人以文化、哲學、藝術為中心,所以路加以文雅體裁寫給他們。他少引舊約,而是常以希臘文來代替希伯來文的同義字。路加是寫給提阿非羅,但也是傾向為所有外邦人而寫的。 六、背 景
耶路撒冷受逼迫,安提阿教會差遣人,打開福音的門。不僅有許多猶太人信耶穌,甚至外邦信徒也日漸增多。當時外邦基督徒中亦興起傳道人,路加是其中的一位。 七、主 題
耶穌是神、是彌賽亞、是完全人(亞6:12),是完美的“人子”(路19:10等),路加用許多篇幅記載與耶穌出生有關的事件,祂是普世的救主,是以色列的模樣。 八、鑰 節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路19:9-10) 九、鑰 字
尋找、拯救、歸榮耀、救恩、婦女、福音(1:19原文,2:10,3:18,4:18,43,8:1,9:6,16:16,20:1)。 第二章 大 綱
路加福音又稱為宣道福音,耶穌是外邦人(世人)的救主。這福音也是門徒訓練手冊,呼召門徒走上那十字架的道路。本書也可稱恩惠福音或赦罪福音。 一、前言(序言)(路1:1-4)
這幾節是寫書的目的和方法,是新約最好的希臘文。這是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的鑰段。 1.主題:“道”(1:3)
耶穌是完全人,但這裡提祂是神。 2.資料來源
他搜集資料,他又受保羅影響。 3.“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3節)
“從起頭”,希臘有“從上頭”的意思(雅3:17)。他不僅憑自己的才幹來考究,更重要的是“從上頭”來的。 “從起頭”,不是剛剛聽來的,而是好些年日之前就“詳細考察了”。 4.“要按著次序寫”(3節)
大部分都是按年日次序寫的。他把日期交代得特別清楚(1:5,2:1,3:1-2)。希臘人是注重歷史的,但路加福音不是歷史年代表,而是生動、完整的寫法。 二、耶穌完全的人性(1:5-4:13)
他詳細記載耶穌的出生、童年和成年。 1.在希律時代(1-2章)
記載施浸約翰和耶穌的出生(1章-2:39)與童年(2:40-52)。 (1)天使加百列報信約翰出生(1:5-25);報信耶穌降生(26-56節)。 (2)施浸約翰出生(57-80節);耶穌降生(2:1-21)。 (3)聖徒朝見新生救主(22-38節)。 (4)耶穌童年突出的記錄(39-52節)。 2.三十年後的事(3章-4:13),耶穌向猶太人顯現
(1)施浸約翰傳道(3:1-22)與耶穌受浸。 (2)耶穌的譜系(23-38節)。 (3)耶穌勝過魔鬼的試探(4:1-13)。 另 分
(1)體:出生(1:26-2:20); 魂:童年成長(2:40-52); 靈:(3:21-22)。 三重完全的人性只是天然的完全。 (2)屬靈的膏抹: 在約但河,聖靈如鴿子“降臨在祂身上”(3:22),但這時耶穌仍然未開始侍奉。 (3)需要經受撒但試探(4:1-13);以後祂才出來侍奉。 三、耶穌在加利利傳道事工
(4:14-9:50) 耶穌滿有聖靈能力。馬太福音用兩章、馬可福音只用一章篇幅記述,很簡單。路加福音用超過10章聖經來詳細敘述。 1.同遊事蹟(4:14-9:17)
(1)揀選十二使徒之前的神跡和教訓(4:14-6:11): 祂開始在加利利傳道趕鬼(4:14-41):祂一出來作工,就遭到滅命的反對(28-29節)。 祂周遊加利利(42-44節)。 顯明祂屬天的權柄(5章)。 (2)揀選十二使徒之後的神跡和教訓(6:12-8章): 祂被棄的初期。 (3)顯明耶穌更大的能力(7-8章)。 (4)差十二門徒傳道(9:1-9): 祂被棄的後期。祂到加利利海東岸(10-17節):滿足身體的需要。 2.預言受難(9:18-50)
(1)彼得認主為基督——預告十字架(18-26節)。 (2)山上顯像——預告十字架(28-36節)。 (3)最後一次公開的神跡——預告十字架(37-50節)。 四、在比利亞並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9:51-19:44) 祂在世上,少行神跡多用比喻。耶穌在加利利傳道的時候,行了21件神跡,但路加福音這幾章只記了五件。這幾章多用格言、比喻、帶恩典的回答與直言不諱的指責。 這段有30多件獨記的事(9:51-56,61-62,10:1-12,17-20,25-37,38-42,11:5-10,12:13-21,13:1-5,6-9,10-17,31-33,14:1-6,7-14,15-24,28-30,31-33,15:3-7,8-10,11-32,16:1-15,19-31,17:7-10,11-19,20-21,18:1-8,9-14,19:1-10,11-27,41-44)。 1.最先的幾周(9:51-13章)
在猶大事工的後期。 (1)祂差門徒去傳道(10:1-24): 有一些答覆用了一些比喻(9:51-11:12)。 (2)警告法利賽人(11:13-12:12)。 (3)警戒貪財等(12:13-13:21)。 (4)耶穌趕路:為耶路撒冷哀哭(13:22-35)。 2.最後的幾天(14章-19:44)
(1)加利利(14章-17:10): 浪子等比喻(15章)。不義的管家(16:1-18)。財主與拉撒路(19-31節)。 (2)撒瑪利亞(17:11-18:34)。 (3)耶利哥(18:35-19:27)。 (4)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 入城,為耶路撒冷哀哭(19:28-44)。 五、直往十字架(19:45-23章)
1.被捕之前(19:45-22:53)
祂在耶路撒冷的事。 (1)耶穌應付祭司、文士和撒都該人(19:45-21:4)。 (2)預言將來: 橄欖山上的講論(21:5-38)。 最後一次逾越節(22:1-13)、最後的晚餐(14-38節)、在客西馬尼園(39-46節,參太26:36-46)、祂被賣(路22:47-53)。 2.被捕之後(受難周)(22:54-23章)
(1)耶穌在大祭司和公會前受審(22:54-71)。 (2)耶穌在彼拉多和希律前受審、被嘲弄(23:1-12)。 (3)耶穌被定罪(13-25節)、被釘十字架與埋葬(26-56節)。 六、耶穌復活、應許與升天(24章)
前兩章與後數章特別重要和美麗;9:51-18章特別有歷史價值,有如旅遊記,是最偉大的文獻。 1.耶穌復活(24:1-49)
(1)空墳墓(1-12節): 向婦女顯現,得勝死亡。 (2)往以馬忤斯的路上(13-35節): 向兩個門徒顯現,應驗了預言。 (3)向門徒顯現(36-43節): 復活生命的模樣。 (4)末後的大使命(44-49節): 應許,教會的頭,賜聖靈者。 2.耶穌升天(50-53節)。
第三章 特 點
全書59
% 是特有的,是其它福音書所沒有的。 一、寫耶穌的人性
路加福音比其它福音更活現耶穌是完全的人。 1.唯一詳記耶穌降生與童年事蹟
他用三章聖經記載約翰和耶穌的出生與童年。“所懷的胎”(1:42)、“嬰孩”(2:12,16)、“男子”(23節)、“十二歲”(42節)、“漸漸長大”、“一齊增長”(40節,52節)。路加福音記載耶穌的家譜,請注意“依人看來”(3:23),一直推至亞當(38節)。比較馬太福音從亞伯拉罕開始。 2.牧羊人朝拜(2:8-20)
他們看見了天使。但馬太福音記載幾個博士“看見祂的星”(預表新生王)(太2:2)。 3.受浸
不提“天國近了”,只提路加福音3:3悔改的浸禮的事。 4.長大了(4:16)
在祂30歲之後(3:23)。 (1)注重禱告(1:9-10等): 六次記載主禱告,是別的福音書所沒有記的(祂用了三個比喻論禱告):耶穌受浸後(3:21),退到曠野(5:16),揀選十二使徒前(6:12,又9:18),山上變像前(9:28-29),教門徒禱告前(11:1),“跪下禱告”(22:41)。 (2)注重聖靈: 路加福音提聖靈比其它福音書較多。有18次明言聖靈(1:15,2:27,3:16,22,4:18,10:21,11:13,24:49等)。 ① 聖靈感孕(1:35): 天使宣告,比馬太福音更詳細。聖靈感孕,但聖靈不是父。這不是人的交合。 ② 耶穌受浸後,聖靈降在祂身上: 四福音都有記載,但路加繼續說,祂被聖靈充滿(4:1)。 ③ 耶穌受試探: 只有路加福音說:“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14節)。耶穌受試探,沒有運用祂的神性能力,而是祂人性的得勝,因為祂專心禱告、依靠聖靈的指引。 ④ 只有路加福音記:“主的靈在我身上……”(18節);聖靈如手指(11:20),“能力”,原文是“手指”。 ⑤ 馬太福音7:11說“好東西”,路加福音11:13說“聖靈”。 ⑥ 復活後特別提聖靈(24:49)。 (3)所記的比喻: 馬太福音記了16個比喻,除四個之外,都以“天國好像”開始。 路加福音記了20個比喻,除兩個之外,都以“有一個人……”開始。 路加福音所獨載的比喻,顯出了所注重的“人”:“兩個欠債者”(7:41-43),好撒瑪利亞人(10:25-37),大筵席(14:15-24),失錢、浪子(15章),切求的寡婦(18:1-8),法利賽人和稅吏(9-14節)。獨有的比喻,不是天國的比喻,而是拯救失喪者的比喻。 (4)所記的神跡: 本書共記20件神跡,只有六件是獨記的(5:1-11,7:11-17,13:10-17,14:1-6,17:11-19,22:49-51),這是“完全人”的神跡。說明祂是“完全人”,又是“全能神”。 (5)關懷窮人(4:18,14:21): 這是貧賤者的福音(19:10)。 ① 耶穌的父母貧窮: 耶穌出生于馬槽;祂的父母在聖殿行獻禮,只用了兩隻斑鳩(2:24,參7:22)。既是貧窮人的祭,所以記載牧人朝拜。 ② 獨有的比喻是關懷窮人的(7:41-43,11:5-8, 16:1-13,18:1-8)。 ③ 撒該(19:10)。 ④ 拉撒路得享美福(16:20-26)。福音書只有路加記載拉撒路的事件(19-31節)。 ⑤ 平原寶訓(6:17,20-21節): 與山上寶訓比較:“虛心的人”(太5:3),原文是“靈裡貧窮”,路加福音6:20說“貧窮的人”;“饑渴慕義”(太5:6),路加福音6:21說“饑餓的人”;“哀慟的人”(太5:4),路加福音6:21說“哀哭的人”。路加福音注重人肉身的艱苦。 ⑥ 只有路加福音記載耶穌為耶路撒冷哭泣淚下(13:34,19:41)。 (6)同情別人: ① 給女人特別的地位(這是女性的福音): 提婦女43次,馬太、馬可合記49次。 開始論以利沙伯、馬利亞、亞拿(1-2章);只有路加福音記載:女人膏主(7:37,參50節)、對馬大的同情(10:41)、醫治彎腰的女人(13:10-17)、婦人失錢(15:8-10)、婦女為耶穌痛哭(23:27-28)等等。 ② 提寡婦比其它福音書合起來還多(2:36,4:25-26,7:12,18:3)。 ③ 記載父母的同情心(7:12,8:42,9:38)。 ④ 對被棄絕的人(2:7,3:12,4:29,7:29,37,15:1-2,11-32,18:13,23:43)。 (7)只有路加福音記載幾段耶穌在加利利顯人性的事(4:16-22,5:4-8,7:11-17,36-38)。 (8)路加福音特別注重耶穌是人: “人子”、“依人看來”(3:23)。 祂復活後仍顯祂是人(24:39-43)。 (9)只有路加福音記載幾段有關十字架前後的事: 天使加力,汗如大血點(22:43-44)、將祂的靈魂交父手裡(23:46)、復活後叫人“摸”祂、又吃燒魚與“蜜房”(24:38-43小字)。 (10)“這真是個義人”(23:47): 馬太福音27:54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 二、提救恩
路加福音又稱“恩惠的福音”、“赦罪的福音”、“尋找的福音”(19:10)。 1.“符類福音”只有路加福音敲響“因信稱義”的大鐘
只有路加福音用過“救主”(1:47,2:11);只有路加福音用“救恩”六次(1:69,71,77,2:30,3:6,19:9);只有路加福音才有“報好信息”evangelizo 十次(1:19,2:10,3:18,4:18,43,7:22,8:1,9:6,16:16,20:1),其它福音書只有一次;只有路加福音提“你的信救了你”(7:50,8:48);只有路加福音用“恩典”八次(1:30,2:40-52,4:22,6:32-34,17:9)。 2.普世性的福音
路加福音開始對猶太人,很快就轉向撒瑪利亞人和外邦人。是“外邦人的光”(2:32),稱讚外邦百夫長勝於以色列的(7:9),只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謝恩(17:16);提好撒瑪利亞人(10:30-35),他略去迦南婦人(太15:21-28),以免外邦人反感。 3.路加福音是新約最先用“救贖”二字的(1:68,2:38,24:21)。
4.開頭與未後
路加福音開頭說“是關乎萬民的……救主”(2:10-11),末後說“悔改、赦罪的道……直傳到萬邦。”(24:47) 三、強調要道,但不是專題
1.救恩(上面說過)。
2.稱義(18:14)。
3.聖靈:提聖靈特別多。
四、最富文學性,是福音書之冠
1.是有史以來寫得最美的書
有紳士的風度,有藝術家的美感,又是一本科學化的論文。不過,經多次的翻譯,文筆會被削減。 2.深藏四首基督徒最早美麗的詩歌
(1)馬利亞頌(尊主頌)(1:46-55)。 (2)撒迦利亞頌(有福頌)(67-79節)。 (3)天軍頌(榮耀頌)(2:13-14)。 (4)西緬頌(28-32節)。 “讚美神”一詞,整本新約合起來,不如路加福音那麼多。 五、大喜樂的福音
1.開頭:“大喜的信息”(2:10)。
2.中間:浪子回家(15章)。
3.末尾:“大大地歡喜”(24:52)。
六、超自然的福音
1.多談天使
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只記載耶穌受試探時提及天使,但路加福音多提天使。獨有路加記載天使向撒迦利亞和馬利亞報信、以利沙伯和馬利亞的歌。 2.神跡
路加福音提神跡比其它福音書多,特別是醫治的神跡。 七、互用資料
1.路加也採用馬可福音作藍本,所以他引用不少馬可福音的經文。
2.路加有些資料也被馬太用來撰寫他的福音書。
八、其它福音書所沒有的
路加福音9:51-19:27,這大部分的內容是其它福音書所沒有的。 第四章 忠誠的路加
(提後4:9-11) 前面談“作者”,已略為介紹。 一、路加沒有提自己
使徒行傳只用“我們”。聖經只有三次提路加(西4:14,提後4:11,門24),都是保羅在監獄裡寫的書信。 二、是保羅的旅伴和同工
1.使徒行傳16:10突然改用“我們”,過去是用“他們”(16:6-9)的。
2.從特羅亞開始與保羅同行(16:11),因保羅見了異像(8-9節)。
3.到了腓立比,路加留下來了(16:12)
他當了腓立比教會的牧者,他以腓立比為總部,又在馬其頓及亞西亞全境作過保羅的代表。 4.六年之後,路加離開了腓立比,再與保羅同行,他再用“我們”(徒20:5-6),後來就沒有分開了
保羅被禁於該撒利亞兩年,路加一直同在。後來他和保羅一同到羅馬(徒27章-28:2,12-16)。保羅被囚,路加亦常與保羅同在。 5.與保羅同工,受保羅的影響
這有如馬可與彼得,密蘭頓與路得,畢隆與加爾文。路加與保羅在該撒利亞有兩年之久,這就有機會給他“詳細考察”(路1:1-4)。 保羅曾四次把耶穌寫作“人”(羅5:15,林前15:47,腓2:8,提前2:5)。 保羅說耶穌是“第二個人”(林前15:47),但保羅不是說耶穌是“第二個亞當”,而是說“末後的亞當”(林前15:45),以後再沒有亞當,因為在基督裡結束了。 路加寫福音書,說耶穌是“第二個人”和“末後的亞當”。 路加福音中的稱義、救恩、赦罪,都在保羅書信中顯明。 6.路加是保羅所愛的
“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西4:14):保羅非常愛路加,是“所親愛的”。 7.“獨有路加在我這裡”(提後4:9-11)
保羅第二次被囚時,許多人都不在(11節),但路加是至死忠心的(提後4:11)。 三、廣受尊敬(西4:14)
路加在亞該亞有盛譽,在福音上有盛名。他是保羅所親愛的,亦為眾聖徒所愛:哥林多後書8:22的“一位弟兄”是路加,他很熱心。保羅派他與提多送捐資,因他已“屢次試驗過”,後來就“更加熱心了”。 我們當效法他——隱藏自己與至死忠心。 路加福音研究(巴斯德) 第一百一十八課 路加福音 之一 提示:研讀這一課之前,請先把路加福音一口氣讀兩遍。 路加所記的家譜 關於論及路加所記主耶穌的家譜,我們實在有許多話要說;或者以下這一段簡單的註解,對某一些人來說,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馬太所寫的家譜,由開始一直到「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為止,都是「生」這個字。所以,很明顯的,馬太所寫的家譜實際上是約瑟的家譜,而約瑟因此不單是主耶穌合法的(只有這關係)父親,他還是大衛的後裔。至於路加所寫的家譜,他並不用「生」這個字:這家譜一開始就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裡的兒子,希裡是瑪塔的兒子,瑪塔是……」等等,其實約瑟並不是希裡親生的兒子,而是雅各的兒子(這是馬太家譜裡的「生」字所表明的);可是在當時猶太人的意識裡,他因著娶了馬利亞為妻,就當真的被公認是希裡的兒子了。古代猶太人的家譜都是這樣,當某人的後裔譜系來到一個地方,必須要經由一個女人才能傳下來的話,她丈夫的名字就在家譜裡取代了她的名字,而她的丈夫因此就變成不單是某人的女婿,乃是比作女婿更親密的兒子了。無可懷疑的,路加所記的家譜必是馬利亞的家譜。這樣,主耶穌的雙親都是大衛的後裔了。有一點相當有趣的,就是路加所記的家譜,由主耶穌一直伸延至人類的始祖亞當。這明顯的給現今流行的進化論當頭棒喝,人類到了亞當就止住了,因為他是始祖,在他以前根本沒有人存在。再者,新約的教義是建基在眾人由亞當一人而出的事實上,這事實若被否定了,整個基督教教義也被推翻了。但是我們看見這家譜的另一端是基督,他具有最完善的人性品格。假若照進化論的說法,基督之前的人類已經進化了千千萬萬年,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就是人類再進化許多千千萬萬年,也無法產生這樣的一位完美的基督。今天,我們不是又比基督進化了二千多年嗎?怛我們再沒有看見另一個比基督更完美的人,就是近乎基督的也沒有。
——巴斯德 我們在研究第二卷福音書時,一面研讀一面會發現說:「馬可福音與馬太福音的分別真大!」如今我們又進入這第三卷福音書了,我們一定會禁不住再說:「路加福音又是迥然不同的!」雖然三卷書都記載同一些事實,但它們並不是重複得叫人發悶的記錄。反之,各卷具有各卷的吸引力,使人越讀越明白它們之間不同的地方。所謂不同,不但是各福音書作者個人不同的特性在書中表現出來,而且我們還逐漸的瞭解到。這幾位作者所集中描寫的同一位耶穌,在各福音書裡面以不同的姿態出現,其中所帶出的奧秘,微妙得出奇,絕不是人的作品所能做到的。 「看這人」 馬太寫主為王,馬可寫主為僕人,但在路加福音裡,我們看見他是人子。這些不同的著重點,我們不可過分的注明,卻絕不能有所忽略,因為它們大顯而易見了。我們並不是說,這四卷福音書之所以寫成現今我們所分析出來的四個重點,純是因為四位作者各自對主耶穌不同的認識,形成他們各人寫書的目標。其實事情本來不是這樣,有人說得好,他說那四位作者寫作的時候,「純是以人的手筆,只希望把故事講清楚就是了,他們從來沒有夢想過要怎樣加以造作,照著自己的特殊觀點來寫的」。再者,他們都是各自獨立寫作的,不可能有過任何意念要互相協議或分工合作,把四重不同的意義分別寫出來,或者可以說,他們寫書的時候,確曾按他們所想像的不同讀者的需要而寫,故意選出一些適合他們的資料表達出來;而在他們後面和上面支配著他們的,是聖靈自己。他以超自然的能力引導他們的思想,控制他們的筆法,很自然的把神所定下的四重意義表達出來。就是這樣,馬太不知不覺的寫主耶穌為王,馬可寫主為耶和華的忠僕;路加寫主為完全人。記得我們在馬太福音裡發現富有靈意的組合現象,在馬可福音裡發現連續不斷的快速景象。現今,在這路加福音裡,我們會發現一個敘述得十分美妙的故事。 路加寫的四段故事 事實上,這的確是一個描寫得十分美妙的故事。雷南(Renan)形容它是「有史以來寫得最美的書」。路加的文筆可以說是有紳士的風度,有藝術家的美感。根據一些古代的傳說指出,他本來是一個畫家。我們不大相信這些傳說,但我們確實欣賞他有藝術的美詞,描寫得像畫家所繪的美景;不過,經過轉接的翻譯,成為許多種文字,它美妙的文筆無可避免會遜色了。 我們在研究馬可福音的時候,發現很難作出基本的結構分析。不過,文章結構的分析並不是最重要,馬可認為最重要的是書中活現的景象,和迅速的轉接,因為這才會吸引和控制著讀者的思想,一口氣的把全書看完。事實上這就是馬可福音的中心目標,引導我們去依據書中的靈意來分析。 但路加就全然不同了!讀第一遍就不難發現裡面的章節是清清楚楚的按步就班,一件事接一件事來編排的;再讀第二遍,這印象就更加明確了。所以,現在讓我們再看一遍這第三卷福音書,把那些使我們有了第一次印象的地方都記下來,注明其中的主要分段;然後把整個結構分析撮要出來,這樣,我們就能領會到整個故事的意義和協調的地方了。最先吸引我們的特徵,當然就是路加所敘述主的出生事蹟。這一段是別的福音書所比不上的。馬可和約翰根本就沒有提及主降生在伯利恒的事,但馬太有,而且他所寫的一部分資料也是路加所沒有的。然而他到底不像路加那樣,把主的出生、作嬰孩和童年描寫得那麼有層次;而且他所記載的,只及路加的四分之一吧了。 跟著就是路加所報導的主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這方面比較馬太或馬可所記載的都短。可是再跟著下去特別詳細報導的,就是主到耶路撒冷去的旅程。三卷書比較起來,馬太只用兩章的篇幅,而馬可只用一章篇幅來報導這事,但路加卻用了超過十章的篇幅來報導。這是路加福音最長的一段了(九51~十九44)。無可置疑的,這許多章聖經都是屬於那最後的旅程的,作者曾七次暗示這一點: 「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九5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十三22)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十七11)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十八31:另外還有十九11、28、37) 馬太和馬可都沒有這樣仔細的敘述這段旅程,有人稱這一段為「大插曲」。 由此可見,馬太馬可兩卷福音都是分成兩大段——即加利利的博道事工,和猶太省的高潮——但路加的回憶錄卻清楚的分成四大階段: (1)出生、童年、成年(一5~四13)。 (2)周遊加利利(四14~九50)。 (3)往耶路撒冷去的旅程(九51~十九44)。 (4)最後的悲劇和勝利(十九45~廿四)。 特別的一面 由此可見,這卷福音書也十分注重描寫主耶穌那特別的一面的。 假若我們要問,為何路加花這麼多篇幅來報導主的出生,答案立刻就把我們牽到問題的中心點了。路加所特別注重描寫的,是主耶穌的人性,即主為人的這方面,所以他須要特別詳細的報導主的出生、主作嬰孩和主的童年。馬太的簡略報導,因為他的立場不外是要說明主的降生是應驗了先知的預言,但路加特別集中注意的,是主作嬰孩和童年的實際情形。 馬太和路加都有記載主耶穌長篇累牘的家譜,但馬太把家譜放在福音書的開頭,而路加卻要等到主耶穌在約但河裡受了洗之後才把家譜放進去,為什麼呢?原因是馬太認為最重要是要清楚主耶穌是大衛王的後裔,而路加所最關心的是主也有過像常人一般的出生,而且也像常人一樣,要經過童年才能長大成人。 還有,馬太是寫主耶穌經約瑟的家譜,雖然約瑟並不是主真正的父親,但在法律上他確是主的父親;但路加卻寫主耶穌經馬利亞的家譜,馬利亞是主人性的真正母親。 再者,馬太寫家譜是始自亞伯拉罕,一直延至大衛,為要表明耶穌確是王的後裔,應驗了神給與大衛的應許;但路加寫家譜卻追溯到人類的始祖亞當。似乎他的目的是要表明,甚至在家譜裡也能證明耶穌的人性;而且不是僅僅限於與猶太人有關,更是與全人類有關,因為他也是從同一個人類的始源發展下來的。當然,路加還可以追溯耶穌的家譜直至亞當存在之前,正如約翰在他的福音書裡所作的一樣;但是他不會這樣做。雖然他可以追溯到超過了以色列人的王譜,也可以追溯到超過了以色列人祖先的家譜,但他必須停在第一個人亞當那裡,為要配合他寫主耶穌為人的目標。 片段式的加利利章節 路加之所以記載主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四14~九50),遠較馬太和馬可所記載的為短,是因為他特意描寫主的人性;另一方面,他之所以用特長的篇幅,仔細地描寫主耶穌上耶路撒冷去之曲折旅程(九51~十九44)也是因為他特意寫出主的人性。路加在這兩大段經文裡屍編排其中資料的次序(或者有人駁斥他是錯排了次序),在與馬太和馬可比較之下,使許多學者都感到困惑。許多試圖把四福音協調起來的都感到失望——目前我們還是不便捲入這些問題的漩渦。但是,我們可以確實指出,第三卷福音書的作者,在選擇資料接駁成書的時候,必曾照著他事先腦海中所想像的希臘讀者需要,以婉轉巧妙的筆法,把主耶穌的人性清楚地描寫出來。 我們已經說過,馬太是著重記載主耶穌所說的;馬可著重主所作的;而現在,路加卻是著重主自己。在較短的加利利傳道事工記錄裡,路加用了差不多均等的篇幅來記載主的言與行,並沒有著重任何一方面;而且兩方面都同樣地反映出這位奇妙的人子。現在讓我們看一看這段有關主耶穌傳道的信息和神跡的經文。在一開始的時候,立刻著重的把主自己的人性表現出來(這段經文是路加獨有的),那時主耶穌是在拿撒勒的會堂裡: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眾人都稱讚他,並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麼?」 請再參看第五章;彼得在打了滿網的魚之後(這也是路加所獨載的),立刻便領會這位行神跡的人子是無比聖潔的,於是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再看第七章(這是路加獨載的),那位拿因城的寡婦正哭著送她獨生子的殯,到了城門口,耶穌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對她說:「不要哭」。於是就使那死了的少年人復活過來,交給她。由此我們看見這位人子是十分有人情味的。 再看第七章(這是路加獨載的),那個犯了罪的女人,不但領會到主的人性非常聖潔,同時更體會到這位主十分富有人情味,瞭解人的痛苦,於是她用自己因受感而流的眼淚來洗主的腳。 這些例證都是路加獨有的,為的是要把主的人性充分的表達出來,這裡只不過是稍為提及一下吧了,至於詳細的研究,要留待下一課才再討論。 上耶路撒冷去的旅程 記載主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旅程的經文,情形也是一樣(九51~十九44)。在這許多章聖經裡,只記載了主所行的五件神跡,比起前幾章記載主在加利利傳道之時所行的二十一件神跡,就差得遠了;而且其中連一次整套式的講論,或較長的教訓也沒有(除非我們把第十五章那失羊、失錢和浪子的三重比喻也算在內)。取而代之的,是其中充滿了不少格言、偉跡,帶有恩惠的回答,直斥十諱的指摘,幾個突然的神跡,和富有感動力的比喻;而這些卻是美妙的記載,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姿態,帶有不同的亮光,把那位無比的人子的心腸表露得十分完美。 無論路加記述事物的時間、次序似乎出現何等大的差錯也好,有一點我們不能不讚賞的,就是在這十或十一章經文裡面,路加確實為我們搜集了不少無上價值的教訓、比喻和事蹟,是其他三卷福音書的作者所沒有記載的。這些言行、並跡算起來約多過三十件,現在臚列如後: 責備約翰和雅各的怒氣 九51~56 用扶犁比喻跟從主的態度 九61~62 差遣七十人到各城傳道 十1~12 七十人的回報 十17~20 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十25~37 主糾正忙亂的馬大 十38~42 再三切求的比喻 十一5~10 無知財主的比喻 十二13~21 答覆有關彼拉多殺人的問題 十三1~5 不結實的無花果樹的比喻 十三6~9 醫好駝背的女人 十三10~17 答覆法利賽人有關希律王想殺主的問題 十三31~33 安息日裡醫好患水臌的人 十四1~6 席上客人與主人讓位的比喻 十四7~14 大筵席的比喻 十四15~24 計算花費蓋樓的比喻 十四28~30 酌量出兵打仗的比喻 十四31~33 三重比喻之一:失羊 十五3~7 三重比喻之二:失錢 十五8~10 三重比喻之三:浪子 十五11~32 不義管家的比喻 十六1~15 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 十六19~31 講解主人與僕人的關係 十七7~10 醫治十個長大麻瘋的人 十七11~19 答覆有關神國的問題 十七20~21 不義的官的比喻 十八1~8 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的比喻 十八9~14 撒該的改變 十九1~10 僕人與銀子的比喻 十九11~27 為耶路撒冷哀哭 十九41~44 任何人只須要看一看這表列的記載,立刻就領會到這幾章經文是何等的寶貴。不是嗎!單以好撒瑪利亞人、大筵席、浪子、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這幾個比喻來說,已經足夠顯出這段經文的寶貴。其他的比喻、神跡、言行就更不用說了。不錯,我們不能缺少馬太所記載的,也必須要有馬可所記載的才成。但是,請看路加在這裡所獨載有如一串鑽石鏈子的事蹟,我們豈可以忽略這卷書呢? 其實最寶貴的還不是這些比喻、神跡、言行本身的價值,乃是這些經文共同啟發的基督自己。這些記載一個接續一個的出現,好像許多不同顏色的照射燈,分別照射在一位具有無比吸引力的主角身上一樣。下一章我們將會更詳細的研究,這些記載是怎樣的把主的人性表達出來;但在這裡我們略為思想一下,就已經印象難忘了。 在這裡我們不用詳細研究,就可以領悟到主的人性感受、同情、慷慨、愛心,充分的表露出來;例如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浪子的比喻、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比喻;又例如主指摘那想要求天火降下來燒盡撒瑪利亞人的雅各和約翰;又責備那思想狹窄的管會堂的人,指出在安息日治好那駝背的女人是應當的,說:「難道你們各人在安息日不解開槽上的牛驢,牽去飲麼?況且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他的綁麼?』請看主對撒該說的和論及撒該的話,是充滿何等的親情,胸襟是何等的廣闊呢!當主舉目看耶路撒冷,又為它哀哭時,她所流露出的人性感情是何等動人呢! 說到這裡,我們論及主在路加福音裡的特性已經夠了,稍後我們還會再轉回來的。目前,我們所得到的故事概略,可以使我們進一步分析路加福音了。 列出整體與分段 第一分段 我們已經說過,路加記載主耶穌出生的前後事蹟(一5~四13)特引詳盡,可以當作整個故事的四大段中的第一分段。這一段最少有三十年的時間,因為路加在三章二十三節那裡(獨載的)告訴我們,主耶穌出來傳道在約但河受洗之時,年紀大約三十歲。頭兩章涉及首十二年(參二42)。然後過了十八年寂靜時期之後,我們就看見主在約但河那裡受約翰的洗禮,跟著又在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這幾章經文組織得相當有趣,頭兩章我們可以說是「在希律的時代」;跟著兩章可以說是「三十年之後」,頭兩章有天使長加百列兩次的報信——一次向撒迦利亞報信有關約翰的出生,另一次向馬利亞報信有關耶穌的降生(一5~38)。其次,我們又看見兩位蒙揀選的母親,以利沙伯和馬利亞,他們部分別受感說出一些預言(一39~56)。然後接著敘述的是兩個奇妙的誕生——約翰和耶穌出世了(一57~二52)。餘下的幾章很明顯的分成三段,就是約翰的傳道事工(三1~22)經由馬利亞的家譜(三23~38),和撒但的試探(四1~13),所以,我們可以表列如下頁。 第二分段 經過了開首的聖靈膏抹和魔鬼試探之後,四章十四節就開始記載主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說:「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四方」。這故事的第二大分段一直伸展到九章五十節,之後,就是主耶穌上耶路撒冷的最詳細報導了。 加利利傳道事工這段較短的記載可以再分成兩小段,就是周遊四方(四14~九17),和高潮(九18~50)。第一段有揀選十二門徒之前的周遊(四14~六11);設立十二門徒之後的傳道事工(九1~17)。 在希律時代 三十年之後 加百列兩次報信(一5~38) 兩位蒙揀選的母親——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一39~56) 兩個奇妙的嬰兒—— 約翰和耶穌(一57~二52) 約翰傳道:耶穌受洗 (三1~22) 耶穌的家譜:經由馬利亞的 (三23~38) 耶穌受魔鬼的試探(四1~13) 主的傳道事工發展到(九18)彼得認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的時候,就有了轉變。彼得回答主的話,可說是代表十二門徒而說的。主知道現在他一定要轉向耶路撒冷去,所以這十二個人對他有了清楚的信念就是事情的轉捩點。從今以後,主是要他們清楚的知道——雖然使他們感到愁苦困惑——他要被棄絕定死罪的慘劇快要來臨了。 彼得那次承認主是基督就是高潮。同樣的,主在山上變化形像也是高潮(九27~36)。前者是人承認他是以色列人的基督,後者是神證實他是自己的愛子。以前主受洗之時,那從天上來的聲音曾經說過:「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為要證明主在過往三十年是完全的,是無罪的,如今成了一位有十全十美人性的耶穌。後來在變化形像的時候,那天上的聲音又再次出現,不但是要證實主仍然是無罪的,而且更指出主所說的話都是無誤的。他不但是一位完全的人;他也是一位完全的傳道者——「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主這樣完全的人性是足夠資格生活在天上的;摩西和以利亞「在榮耀裡顯現與他說話。他變化了形像的情形立刻顯示出,他那無罪和聖潔的人性並不須要經過死,就能立即進入那屬天的榮耀的境界。那聲音頭一次見證他的時候是在他受洗之後——即他在地上活了三十年之後,和正式出來公開傳道之前;而現在這一次,那聲音卻在他完成了加利利的傳道事工之後,亦即在他面向耶路撒冷,前去接受那苦難的洗禮之前,加以印證。 隨著他在山上變化形像之後,他還行了最後一個公開的神跡,才正式開始他的路程,由加利利經撒瑪利亞、比利亞,進入猶大耶路撒冷去。這一個神跡是個總結,表現出他那無上的能力,勝過任何邪惡的力量。那附在年青人身上的汙鬼十分強頑,甚至連主的門徒都不能勝過它,把它趕出去(九37~50)。那年青人的父親非常悲傷的對耶穌說:「夫子,求你看顧我的兒子,因為他是我的獨生子」。耶穌說:「將你的兒子帶到這裡來吧。」於是他把被鬼附的年青人帶過來。甚至「正來的時候,鬼把他摔倒,叫他重重的抽瘋。」這位大父的獨生子和那位父親的獨生子彼此的目光接觸了;一位是被聖靈充滿,剛剛在山上變過形像的,而另一位卻是被邪靈佔據,現在仍然痛苦到變了臉色的。只一看!只一句話!——撒但的控制力量就消失了,汙鬼就離去了,孩子就被治好了!自然這一下子使「眾人都詫異神的大能」!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這三個高潮都分別指向十字架。當彼得認主是基督的時候,主立刻指出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九22)。當摩西和以利亞顯現,與變化了形像的主說話的時候,他們是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九31)。又當汙鬼從那年青人身。上被趕出來的時候,聖經立刻說:「耶穌所作的一切事,眾人正希奇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把這些話存在耳中,因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九43~44)。 所以,我們可以把加利利傳道事工這幾章經文分析如下頁: 第三分段 我們早已經說過這一段是最長的一段(九51~十九44),這裡不用贅述——很少神跡,很多比喻等等。坦仍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其中大部分的教訓和所有的比喻,都是為回答某些問題而說的,請再看一遍經文的內容就可以知道了。主耶穌回答人的技巧真是奇妙絕倫,叫人感到一生學不了的。 周遊事蹟 高潮事件 選立十二門徒之前的神跡和教訓 (四14~六11) 選立十二門徒之後的神跡和教訓 (六12~八) 大規模的行動—— 差十二門徒傳道(九1~17) 彼得認主是基督—— 預告十字架(九18~26) 變化形像—— 預告十字架(九27~36) 最後一次公開的神跡—— 預告十字架(九37~50) 這一大分段又可以分成兩個差不多相等的小分段——頭一段以主第一次為耶路撒冷哀哭為結束(十三34、35),第二段是以主第二次哀哭為結束(十九41~44)。 再者,在他第一次為耶路撒冷哀哭之前,他先指出說:「今天明天我趕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十三32~33)。這話的含意是前面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程要走,然後才進入耶路撒冷去。這一點,十七章十一節就證實了,那節經文告訴我們,主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即是說,他渡過約但河到比利亞去,然後再渡河返回猶大的耶利哥城。據我們比較馬太和馬可的記載,我們知道路加這裡跟著記載主祝福嬰孩,和少年長官的事件,都是發生在進入那利哥城之前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第三段的經文作這樣的分析(見前頁)。 最先的幾周 最後的幾天 差門徒去傳道:一些答覆; 一些比喻(九51~十一12) 警告法利賽人:一些責備; 一些比喻(十一13~十二12) 警戒貪財:一女人得治 (十二13~十三21) 耶穌趕路:為耶路撒冷哀哭 (十三22~35) 加利利:脹病得治; 一些教訓(十四1~十七10) 撒瑪利亞:麻瘋得治; 一些教訓(十七11~十八34) 耶利哥:瞎子得治;撒該歸主; 一些教訓(十八35~十九27) 耶路撒冷:入城;為耶路撒冷哀哭 (十九28~44) 第四分段 這第四段又是最後一段,是從十九章四十五節至二十三章的末了。開始之時主耶穌是在聖殿中,結束之時主耶穌卻在墳墓裡。全段又可分成兩小段:(1)被捕之前;(2)被捕之後。頭一小段(十九45~廿一4)記載主和心存敵意的猶太人領袖的衝突;主在橄欖山上告訴門徒將來的事;最後晚餐和客西馬尼。第二段記載主耶穌在大祭司和公會前受審;在彼拉多和希律前受審;被釘十架並葬於墳墓。 最後一章是最美麗最榮耀的一章,它記載了主的復活與升天——這就是路加所寫的整個故事了。所以,現在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分段再排好,成為一個完整而十分有用的大綱分析了。我以為,為了保存這個故事的特色,我們還可以引用路加自己在每階段所說的話,作為四大分段的分題: 路加福音 前言:寫書原因一至四章 Ⅰ 「大喜的信息」——一位救主(一5~四13) 在希律的時裡
三十年之後 加百列兩次報信(一5~38) 約翰傳道:耶穌受洗(三1~22) 兩位蒙揀選的母親——
耶穌家譜:經由馬利亞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一39~56) 的譜系(三23~38) 兩個奇妙的嬰兒——
耶穌受魔鬼的試探(四1~13) 約翰和耶穌(一57~二52) Ⅱ「滿有聖靈的能力」——加利利(四14~九50) 周遊事蹟
高潮事件 選立十二門徒之前的
彼得承認主是基督 神跡和教訓(六12~八) 十字架的預告(九18~26) 大規模的行動——
最後一次公開的神跡: 差十二門徒傳道(九1~17)
十字架的預告(九37~50) Ⅲ 「他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上(九51~十九44) 最先的幾周
最後的幾天 差門徒去傳道:一些答覆; 加利利:脹病得治; 一些比喻(九51~十一12) 一些教訓(十四1~十七10) 警告法利賽人:一些責備; 撒瑪利亞:麻瘋得治; 一些比喻(十一13~十二12)
一些教訓(十七11~十八34) 警戒貪財:一女人
耶利哥:瞎子得治;撒該歸主; 得治(十二13~十三21) 一些教訓(十八35~十九27) 耶穌趕路:為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入城;為耶路撒冷 哀哭(十三22~35)
哀哭(十九28~44) Ⅳ「這是承受產業的——殺他吧」(十九45~廿三) 被捕之前
被捕之後 耶穌應對祭司、文士、 耶穌在大祭司和公會 撒都該人(十九45~廿一4)
前受審(廿二54~71) 耶穌預言將來;
耶穌在彼拉多和希律前 橄欖山上的教訓(廿一5~38) 受審被嘲弄(廿三1~12) 最後一次逾越節;客西馬尼; 耶穌被定罪、釘十字架、 被賣(廿二1~53)
埋葬(廿三13~56) 復活!——應許!—— 升天! 第一百一十九課 路加福音 之二 提示:研讀這一課之前,請把路加福音書中所有比喻和神跡撮要,再加以仔細閱讀。 關於提阿非羅的事 路加寫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之時,注明是寫給「提阿非羅大人的。」曾有人以為這提阿非羅(即「神的朋友」之意)並非真有其人,只不過是路加的一種構想筆法,藉以勉勵所有的基督徒吧了。他們指出大約在路加寫書的時候,各處猶太人反對基督教正在熾烈的程度,所以路加利用這虛構的人物來「引開仇敵的注意力」,使那些真正的基督徒受書人,尤其是像馬利亞這一類的人物,不致遭受仇敵們的迫害。這樣推論我們絕對不能接受,因為這既不屬實,又根本沒有這個需要。我們知道所有內證都顯示出,這福音書根本上不是寫給住巴勒斯坦的基督徒的。沒有人能肯定的指出這書第一次出現的時間和地點,更沒有人可以有十足的把握說當時馬利亞還活在世上。再者,要說聖經的作者們會利用這種虛構的筆法來欺騙人;這簡直是荒謬;即使當時的情形真是十分險惡,路加大可以不寫明受書人是誰,這豈不是更安全嗎?倘若這書是寫給住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的話,路加怎麼會這樣仔細的解明書中各地區的地理位置呢?例如:「加利利的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加利利的一座城迦伯農」;「猶太人的亞利馬太城」;「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裡。」等等。又當路加敘述西西里和義大利的地區時,為何他連一個字也沒有用來解釋那些地區的地理位置呢?這豈不是暗示出受書人是住在那一區嗎?為何我們不可以相信提阿非羅是真有其人,他有一個可愛而不尋常的名字,在羅馬人的社會中官居高位,而且他歸信了主耶穌?其實,像他這樣的人多著呢!
——巴斯德 研究聖經的時候,其中叫人感到最高享受而又是最必須的,就是留心搜尋所有有關的線索和重要關鍵的所在。而這卷路加福音書的線索和重要關鍵都是極容易找到的,即使是一個未經訓練的讀者也會看得出來。 本書有一個非常注重人性的開始。一開卷我們就立刻看到一些生活簡樸、敬虔可愛的小民,和他們的家庭生活與願望——例如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約瑟和馬利亞、「鄰里親族」、牧羊人、西面、亞拿。我們也看見一群人留連在那特別的小床旁邊,為要看看一位用卑賤的白布包裹著的嬰兒。馬太福音是用這嬰兒的家譜為開始的,而馬可福音卻以他長大了公開出來傳道為開始。只有路加詳細的論及他的出生事蹟——人性的出世、嬰兒時期和童年的事蹟。 當我們繼續看下去,很快就感覺到這卷書以主的人性作開始。這不單是我們研究全書的第一個線索,更是全書的最重要關鍵。而且,這開卷的幾章經文還有其他的重點,例如多次提及聖靈的作為;幾次越過猶太人的範圍接觸到外邦人;在撒迦利亞、馬利亞、天使、西面等受聖靈感動而唱出的詩句中,表現出全地都因神的救恩而快樂起來。但是在這許多重點之中,人性的重點卻是最重大的關鍵、是打開全書的鑰匙、是啟發出隱藏在整個故事後面的靈意的密碼。 這一點,我們在上一課已經稍有提及,現在讓我們在這裡再詳細一點研究。雖然我們的研究不可能達到最詳盡的地步,但是我們希望最少能夠更深入的明白主可愛的人性,好使我們對他更愛慕、更敬佩。 著重的一面 拿路加所獨載有關主出生前後最初的人性記錄來說,我們發現只有這裡才這樣說:「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一42)。只有這裡提及那「嬰孩」(12、16);提及這「男孩子」受割禮(二23);提及他長成十二歲的「孩童」(42),提及他「漸漸長大」、「智慧和身量……一齊增長」(二40、52);直至他到了受洗的時候,他已經「約有三十歲」了(三23)。 當然,路加並沒有把這個奇妙嬰孩的神性和王裔的質素隱藏起來。聽加百列宣告說:「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一32)。但是,即使在這裡,主的人性已經在出生前清楚地一同表明出來(一34、35);由主的出生至受洗,主的人性就越發明顯了。請看路加並沒有敘述那表明新生王降生的明星,也沒有提及東方幾個博士帶著禮物來朝拜新生王;沒有提及希律王的查問:只有詳細的記載一位元離家遠遊的年青母親,她正焦慮地祈望著她第一胎的小寶貝快快出生。她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只有在一間客店的馬棚裡,為要生下的嬰兒預備好馬槽當作小床吧了。過了三十年之後,來到約但河的洗禮那裡,路加亦沒有提及約翰的宣告(像馬太所記載的)說:「天國近了!」取而代之,路加記載約翰出來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三3)。 再看路加福音裡,耶穌成人之後的記載,只有這福音書指出主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是從拿撒勒開始的;提及這小城的時候,路加注明說:「這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四16)。這立刻使人想到主人性那方面。又只有這福音書記載主第一次在會堂裡的講道,整個過程都集中在主受聖靈膏抹的人性上(四18、19)。只有這福音書記載主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至聲淚懼下,主人性的感情在此表露無遺(十三34,十九41)。只有這書記載主跪下禱告(廿二41);天使加添他的力量(廿二43)。他極其傷痛,以致汗珠如「大血點」(廿二44);在十字架把自己的靈魂交給神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廿三46)。只有這書記載主向十一個門徒證明自己的身體真是復活了,甚至要請他們摸他,又吃了「一片燒魚」和「一塊蜜房」,而且是「在他們面前]吃的(廿四38~43)——這一切都是主樂意表明他自己仍然有像他們一樣的人性的明證。 相輔相成的三重著重點 關於這卷福音書的大特點,我們還有更深入的研究。因為越深入研究,我們對這書的觀感就越有興趣。從整卷書來看,其中所著重的人性,是有相輔相成的三重著重點的。(1)主的人性有某些部分是主自己本身清楚表明出來的。(2)這些部分通過主的教訓而更加顯著。(3)路加記述主的事蹟之時,他所用的字句又再加以著重。 依靠禱告的人性 在整個故事裡,我們都看見主耶穌藉禱告表明他人性方面對神的依靠。每一卷對觀福音書都記載主在客西馬尼裡的禱告,但是論到主耶穌禱告的事,馬太就只有一次,馬可有兩次,而路加卻有多次的記載。所以,只有從這卷福音書裡,我們才知道。當聖靈在約但河那裡降臨在耶穌的身上的時候,他是正在「禱告」(三21);當極多的人來擁擠耶穌,要聽他講道的時候,他卻退到曠野去「禱告」(五16);當他正打算要選立十二個門徒的時候,他獨自一個人上山去「整夜禱告」(六12);當他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之前,他正「單獨禱告」(九18)。他在山上變化形像的那一次,原是為要「禱告」才到山上去(九28),而且他變化形像的時候,也正是他在「禱告」的時候(九29)。他定出現今稱為「主禱文」的禱詞之前,他自己正「在一個地方禱告」(十一1)。他曾告訴彼得說:「我已經為你禱告,叫你不致于失去信心」(廿二32)。在客西馬尼園那裡,他被形容「禱告更加懇切」(廿二44);甚至到了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所說第一句和最後一句的話,都是禱告的話(廿三34、46)。可見,主依靠禱告的人性就是本書著重點,這是無可置疑的。好,現在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一點在主的教訓裡又怎樣的被著重了。請注意,只有路加福音才記載了那半夜請求的比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為的是要教訓我們不嫌煩瑣的直求(十一5~10)。又有那寡婦和不義的官的比喻,教訓我們恒切的祈求(十八1~8);那法利賽人和稅吏在殿裡禱告的比喻,是教訓我們謙卑的禱告(十八9~14)。只有這書記載說:「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廿一36);只有這書第二次提及:「起來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廿二46)。 再看路加自己的敘述,也是這樣的加重著重這一點。請注意,只有路加記載「眾百姓在外面禱告」(一10)。他引據天使的話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禱告已經聽見了」(一13);又記載亞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二37);又只有他記載「為何約翰的門徒屢次禁食祈禱?」(五33);只有他記載門徒的請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十一1);只有這書才解釋那比喻的目的——「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十八1);又記載那特別的場合,主再次的堅固彼得的信心說:「但我已經為你禱告」,怪不得有人說這是一卷禱告的福音書。 需要聖靈的人性 聖靈在路加福音的記述中佔有特別顯著的地位。路加提及聖靈比馬太和馬可加起來還要多,甚至比約翰所記載的也多。在路加福音裡,聖靈雖然沒有講話,但他的奇妙工作卻是與主的工作一樣明顯,而且其著重點是與主的人性有關,又與主所講的教訓有關,還有在路加所敘述的故事背境裡,也有緊密的關係。 馬太和路加兩卷福音書合記載大使向馬利亞宣告,說她將要懷超常的胎,並指出這是聖靈自己的作為。可是第一卷福音書只把這事的事實敘述出來,沒有說明事情是怎樣進行的;而路加福音書卻形容得超出人所能想像的,並且把整個事實都放在聖靈作為的重點 「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一35) 請注意這些字句:「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主的人體是從那貞潔的童女肉身生出來的,並沒有一小部分是由聖靈交合而產生的;因為根本上聖靈的本質是不可能與人交合的。正如皮阿遜(Pearson)在他所寫的古典信條裡,有點過於露骨的說,雖然主耶穌是由聖靈感孕生的,但聖靈並不是主耶穌的「父親」,馬利亞生了那位無罪的耶穌之後,她仍然像未曾生育之前一樣,是一個真正的童貞女。生產的過程完全是出於人性的母親,但這神跡的作成卻是完全出於聖靈自己。 四卷福音書都記載了聖靈在約但河的洗禮降臨在這位無罪的人子身上,但只有路加繼續說出:「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但河回來」(四1)。三卷對觀福音書都告訴我們,聖靈引耶穌到曠野去受魔鬼的試探,但只有路加加上一句話說:「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四14)。 有一句話在十章二十一節,也是路加特別記載的,說:「正當那時,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歡樂這字在希臘原文意思是歡喜跳躍。這些經文部顯示出聖靈與這位無罪的人子是完全一致,互相持納的。 還有一點,這位由聖靈而生的人子,也需要聖靈供給他工作和戰勝仇敵的屬靈能力的。主耶穌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即成了一個與我們相似,與我們同住,為我們而生活的人;好像一位新亞當,人類新的大代表,新的得勝者,向魔鬼勢力挑戰的英雄。我們的主成了肉身之後,並沒有用神的大能力去抵擋撒怛,來贏取道德上的勝利。主是以一個普通人的人性來接受試探,又以普通人的人性來勝過試探。自始至終,他一點也沒有運用過他自己神性的能力。他的人性之所以得勝,全因為他專心禱告,完全依靠聖靈的指引。他人性的勝利對我們個別來說是寶貴的,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寶貴的,因為這表示他可以作我們個人得勝魔鬼的榜樣,同時也代表了我們戰勝了魔鬼。我們各人自己的人性若照主的榜樣去讓聖靈引導,我們也可以有同樣的勝利和工作的能力。 現在再看注重聖靈的這一點,怎樣再在主的教訓上出現。三卷對觀福音都記載了主在加利利開始傳道的情形,但是只有路加記載了主在拿撒勒所作的事前宣告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四18)。 比較馬太福音七章十一節和路加福音十一章十三節,我們會發現兩者之間有顯著的分別。前者說:「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路加卻說:「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 只有路加記載了主暗示聖靈好像「神的手指(英文欽訂本聖經)」(十一20);又在結束時,記載了主耶穌臨別的應許,就是要賜下聖靈來,說:「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廿四49) 除了主自己和他的教訓之外,路加的敘述也有同樣的著重點。一開始路加就敘述了天使預告約翰出生的話:「他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一15)。跟著又記載說:「以利沙伯且被聖靈充滿」(一41)。再跟著記載說:「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了,就預言說」(一67)。稍後又說:「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有聖靈在他身上。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二25~27)以上的例子都使我們對這著重點有了清楚的概念。由本書的開始,聖靈就被稱為「至高者的能力」(一35),到了本書的結尾,聖靈又是主所應許要賜給門徒的「從上頭來的能力」(廿四49)。 普及人類的人性 主的人性在這第三卷福音書裡還有另外一個特別的著重點,就是它的普及性。這一點也在主的教訓表達出來,而且亦在路加的敘述中發展下去。 在記載主降生的幾章經文裡,我們看到那不受拘限的福音,早已打破了猶太人的範圍,而傳給外邦人了。這不是說以色列人被忽略了(參看一16、32、33、54、55、68~74,二11),只不過馬太既然是專寫給猶太人,路加就該是給外邦人的了。看那突然被聖靈感動而引據以賽亞的預言說話的撒迦利亞,他指著外邦人說:「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路上。」(一78~79)當那一大隊歡樂歌唱的天使在夜空之中出現的時候,其中一位報訊說:「看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二10)——這信息指出主的降生成人是與全人類有關的。 路加又很小心的保存了那位年老的西面所說的話:「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二29~32) 還有,三卷對觀福音書都引據以賽亞書四十章三至五節來指著施洗約翰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但是,獨有路加接著記載說:「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三6)由此,可見這第三卷福音書把主降世為人,顯著地指出是為全人類而作的,而且,主自己的教訓更把這一點強調得更普及了。 請看路加記載主的比喻,和馬太記載主的比喻,兩者所用一貫性的「標題語」是何等的不同!馬太共記載了十六個比喻(那些太小的不算在內),其中除了四個之外,所有的都是以「天國好像……」這句話為開始的。路加共記載了二十個比喻,其中除了兩個之外,其餘的都是以「有一個人……」或類似的話為開始。 路加記載的比喻所用的人性術語是十分廣泛的。請看以下的各個例子,他們所指的人,範圍是何等的廣泛——「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那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有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某人有兩個兒子。」我們只須要把路加和馬太所記載的比喻拿來比較一下,就可清楚的看見,路加的普及性是遠超過猶太人的範圍的。倘若有人要問,有何證據顯示這書的資料是由一個超自然的能力揀選出來,這裡就是一個明證了。 從馬太和路加福音中,舉兩個比喻作為例證。這兩個比喻的內容十分相似,甚至有一些解經家認為它們不過是同一個比喻而有兩種不同的寫法吧了。這兩個比喻就是王的「婚宴」(太廿二)和那「大筵席」(路十四)。馬太記載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路加卻記載說:「有一個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這裡是一個普通人不是一個王,而且也沒有指出這就是「天國的比喻」。(其實馬太和路加兩者之間的不同,並沒有在神的啟示上產生任何困難。主耶穌當時傳道是不住的由一個地方周遊以另一個地方。所以他大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重複他所講過的教訓、比喻、言論,只要他感覺到那地方環境有這需要就可以了,每一個福
音書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選材權利的。) 其實路加獨載的那些比喻,已經足夠顯示出這第三卷福音書所著重的人,是特別廣泛的——例如兩個欠債者的比喻(第七章)、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第十章)、大筵席的比喻(第十四章)、失錢的比喻(第十五章)、浪子的比喻(第十五章)、切求的寡婦的比喻(第十八章)、法利賽人與稅吏的比喻(第十八章)。 這普及的現象也在路加本人的敘述上出現。第一個地方,他的福音書是寫給一位外邦人的,就是那位「提阿非羅大人」的(一3)。當他記錄主耶穌人性的家譜之時,他追溯過了希伯來人血統的範圍,直至亞當為止。亞當是唯一有代表全人類意義的人,而且只有他,像主耶穌一樣,除了神之外,就沒有真正的父親的。 只有路加記載了主在拿撒勒談論過以利亞時代那位住西頓的外邦寡婦,和以利沙時代住敘利亞國的外邦人乃縵(四16~30)。只有路加注明了那外邦的百夫長的「僕人」是他所「寶貴的」(七2、5)。在記錄主差派十二門徒出去傳道之時,他明顯地刪去了馬太所保留的那一句:「外邦人的城邑你們不要進」(路九1~6)。只有路加告訴我們,雅各和約翰曾要求主降下天火來,燒盡那些不接待他們的撒瑪利亞人,和耶穌指摘他們的話(九51~56)。只有路加告訴我們有十個長大麻瘋的人得到主的醫治,而其中只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跑回來感謝主(十七11~19),只有路加為我們記錄了:「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廿一24)這一切的引證,都證明了這第三卷福音書確有一個特點,就是廣泛的普及全人類。 關懷窮人的人性 這卷福音書另一個特點,就是特別關心貧窮的人。這一點也是分別在三方面表現出來的——首先在關係主自己的人性方面,然後在他的教訓方面,最後又是路加本人的敘述方面。關於第一方面,有誰不知道路加的故事裡那個男嬰,在出生的時候,連「客店也沒有地方」給他;他在地上所過的第一個晚上竟是在一個馬棚裡,只有馬槽當作他的小床(二7)!他的雙親都是十分貧窮的,以致在聖殿裡為他行奉獻之禮的時候,沒有能力獻上一隻羊羔,只用兩隻班鳩代替吧了(二24)。 從開始,主的人性就與貧窮結了不解緣;因著這點,路加所記上的教訓都是著重這一方面的。我們知道,馬太和馬可都記載了好幾個主關懷貧窮人的事件和教訓,這些路加也沒有遺漏;可是以下的幾件就只有路加才有記錄了。 主開始他的傳道事工的時候,他就自我介紹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四18)跟著在那「平原寶訓」(六17~49)裡面,比對馬太所記載的「山上寶訓」來說,路加以「貧窮的人有福了,取代了馬太的「靈裡貧窮的人(英文直譯,中文作「虛心」)有福了」;又以「饑餓的人有福了」,取代了馬太的「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又以「哀哭的人有福了」,取代了馬太的「哀慟的人有福了」。路加所保存記錄下來的福,實際上是針對生活上的貧窮、饑餓和眼淚的,這加深了本書著重人性的味道。跟著,在第十四章那裡,主耶穌說:「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第13節)同一章又記載了「大筵席」的比喻,指明要「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第21節)。其後,我們看見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有一個討飯的……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十六19~31)。你可以想像得到,窮人聽到這故事的感覺怎樣!其後,在十九章八節那裡,我們看見那那利哥城的稅吏長撒該,他悔改歸主之後宣告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路加本人的敘述,怎樣使這一個著重點更顯得完全。當馬利亞歌頌主為大的時候,這是她第一次以主為樂,所以她說:「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一48)。稍後她又說:「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第52節)。她又說:「叫饑餓的得飽美食」(第53節)。只有路加告訴我們,當主耶穌周遊各地的時候,他因為貧窮,所以經常依靠一些熱心的婦女,「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八1~3)。又只有路加給我們再三的指出,主耶穌常常到人的家裡,接受他們一些食物的款待(五29,七36,十38~42,十一37,十四1,十九5)——「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 同情別人的人性 論到這裡,大致上我們要結束這卷福音書所帶出的主耶穌的人性著重點;這些著重點集中在基督的身上,把他的人性表露無遺,甚至可以說,除了瞎子之外,任何人都會察覺得到的。當然主的王權(如馬太所著重的),和主作忠僕的表現(正如馬可所寫的),路加也沒有忽略;同時主的神性(如約翰所陳述的)在本書之中也沒有被隱藏或刪去;只是在這幾方面的真理之中,主的人性是特別強調的。我們不須要研究路加是怎樣作出這個計畫。我們只要指出書中確有這個奧妙的特徵就夠了。 作為這一點的結束,我以為還有一點非說不可的,就是主的同情心了。 我想很少人在讀完路加福音之後,會忽略這卷書給與女人特別顯著的地位的。從開始,我們就看見作者特別論及以利沙伯、馬利亞、亞拿,以後在主的教訓之中,女人也被重視了。只有路加記載主赦免那有罪但願意悔改的女人(七37、50);又單獨記載了主用富有同情而又難忘的話「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思慮煩擾」(十41),使一個女人安靜下來;又獨載了主醫好一個「彎腰十八年的女人」,並且駁斥那些主張固守安息日之人的評論說:「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他的綁麼?」(十三10~17)。只有在路加福音裡,我們才看到那個「有十塊錢的婦人」(十五8);又只有這書記載了主耶穌在背十字架上各各他山的路上,轉過身來向那些跟在後面痛哭的婦女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廿三28)。 除的述主的言行之外,路加自己的敘述又更加顯明這一點。因為只有他告訴我們有關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的事;有關那位八十多歲的女先知亞拿的事(一、二章);有關「一些婦女……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的事(第八章);有關馬大的投訴,和馬利亞坐在耶穌腳前的事(第十章);有關「一個女人」在眾人中間「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的事(第十一章);和有關那許多婦女跟在耶穌後面,為他要被釘十字架而哀哭的事(第廿三章)。 路加提及女人的事比其他三卷福音書的作者還多;提及寡婦的事,比其他三卷福音書合起來還多。例如只有路加提及亞拿是一個「寡婦(第二章);提及主耶穌論及「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和撒勒法的一個「寡婦」(第四章)。只有在這書裡我們看到那位拿因城傷心的「寡婦」(第七章),和看到那位堅決懇求的「寡婦」,使那不義的官不能不答應她(第十八章)。 再請注意書中所載做父母的同情心。三卷對觀福音書都記載了有關睚魯的女兒得醫治的故事,但只有路加告訴我們她是一個「獨生的女兒」(八42)。三卷福音書都記載了主變化形像之後,醫治好一個被鬼附的少年人,但只有路加指出那位父親說:「他是我的獨生子」(九38)當路加記述那位拿因城的寡婦跟在抬棺木的人後面哭的時候,他同時指出那個死者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七12)。 以上這些和許多其他類似的例證,都指出這第三卷福音書深入體會人間一切的痛苦與感受。試看書中記載一些人的詳細資料:女先知亞拿已經寡居「八十四年了」,她與丈夫只同住了「七年」。當耶穌的雙親帶他上聖殿過逾越節的時候,那時他約有「十二歲」。當他在約但河裡受約翰的洗時約「三十歲」。那個腰彎得直不起來的女人受撒但捆綁已經「十八年」了。所有這些特別的記錄都是路加獨有的,以上都是這福音書特別著重人性的同情心的例證,使它與其他書有別。 最後,請再留意書中特別對那些被棄絕的人流露更豐富的情感。這使本書的著重點更加明顯,因為只有這書提及主耶穌為嬰孩的時候,「客店裡沒有地方」給他;又提到主公開作先知的講道的時候,他本城的拿撒勒人竟把他「攆出去」(四29)。無罪的主耶穌,竟然「被藐視和棄絕」,所以他特別瞭解被棄絕的人。路加福音獨載了那被社會棄絕的稅吏,「遠遠的」站在殿裡,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這人回家去,比那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更顯為義」(第十八章),路加又獨載了「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的故事(第七章),這女人的深切痛悔,感動了主赦免她的罪。只有在這卷福音書裡,我們看見許多稅吏到約翰那裡受洗(三12),並且他們接受了主的教訓(七29),又常挨近聽他講道(十五1)。又只有這書告訴我們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十五2);只有這書記載浪子的故事(十五11~32);只有這書記載各各他山上和主同釘的悔改強盜,主耶穌對他說:「我實在的告訴你,今日我要同你在樂園裡了」(廿三43)。所以,這本真是寫給被棄絕之人的福音書!由這許多的例證看來,任何人都會同意,這書確實有一個大特徵,就是把主耶穌人性的寬宏、同情、愛心,表露無遺,證明他實在是一位完全的人,只有藉著他,理想的人格才能實現。 這一切也是為著那重大的目的——救恩——而有的。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看,在四福音之中,這卷福音書正像敲響因信稱義的救恩的大鐘。請看,在對觀福音之中,只有路加用過「救主」這字(一 47,二11)。只有這書才有「救恩」這字(共六次,一69、71、77、二30,三6,十九9);又只有這書才有evangelizo這字(即報好信息之意:共十次——19,二10,三18,四18、43,七22,八1,九6,十六16,廿1),而這字在其他福音書裡只用過一次。只有路加福音記載了「你的信救了你」這句話(七50,八48)。三卷對觀福音書之中,只有路加用過「恩典」這字(共八次——一30,二40、52,四22,六32、33、34,十七9);在全部新約聖經裡,「救贖」這字第一次出現在這書裡(一68,二38,廿四21)。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看見本書報導那些天使宣告說:「是關乎萬民的……一位救主!」(二11)到了本書的結束,我們又看見那位復活的救主告訴我們說:「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廿四47)。這一位救主實在是和我們一樣的人,「與我們一樣同有血肉之體」,他「凡事與弟兄相似」:與我們一一樣「凡事受過試探」;只是他靠聖靈的能力勝過了;甚至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還這樣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他給我們留下一個完美的生活榜樣。 讓小孩子們看他為榜樣,正如一首聖誕詩唱著說,「他是小孩子的模範」——因為他順從他的父母,又以天父的事為念。讓婦女,寡居的、貧窮的、缺乏的、有罪的、被棄的都仰望他,因為他是這些人的救主,他的內心富有同情和憐憫。讓所有的基督徒都留心這位主怎樣禱告,學習他所教訓的:「人應該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是的,讓我們再仰望他,常常仰望他,仰望這第三卷福音書所記載的奇妙的耶穌。巴不得我們自己都學會了像他一樣同情、溫柔、熱愛;使我們能「以恩慈相待;存溫柔的心,彼此饒恕」,正如我們藉著他得到饒恕一樣! 第一百二十課 路加福音 之三 提示:研究路加福音這最後一課之前,請先查閱經文彙編,把所有有關路加的新約經文看一遍;然後以禱告的心情來仔細閱讀第十九章四十五節至全書的結束一次。 七個「危機」 主耶穌在地上生活之時,曾有七件非常重要的事發生在他的身上。那就是:(1)降生,(2)受洗,(3)受試探,(4)變化形像,(5)被釘十字架,(6)復活,(7)升天。本來我們希望在這一課裡面把這七件事詳細研究,只可惜限於本書的範圍,我們不能這樣做。讀者若要這方面的資料,我以為由摩根博士(Campbell Morgan)所著的書是最好的參考書,他稱這書為「基督的危機」;在此特別誠意介紹給各位。
——巴斯德 任何人都發現,越深入研究這卷「路加福音」書,就越找到更多更深入研究的途徑,使我們一方面感到興奮,一方面感到不知如何著手才好。所以,要在這短短的三課裡,帶出一個完滿的結論,絕非易事。 我們已經看過這卷福音書如何獨特地把主的人性、禱告、聖靈的工作、廣闊的救恩,和無量的同情心表達出來;又指出這是一本特別寫給貧窮人、有缺乏的人、女士們、寡婦們、撒瑪利亞人和外邦人、遊蕩的人、被棄的人的福音書。當然我們不應過分的強調這些路加獨有的觀點與角度,因為事實上其中沒有一點是其他的福音書完全沒有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忽略它們的重要性;因為它們合起來就顯出了其中有神自己巧妙的設計在內。這種設計同時也是四位作者經神的指引聯合起來而形成的。四位作者之中沒有任何一位有自己獨特一面的專利權,但每一位卻不知不覺的著重了不同的一面;而路加所著重的就是主耶穌的至善、完全、滿有恩慈、榮耀的人性。 在這卷最後的一課裡,我們先論路加其人,然後再論本福音書的大主題,即主耶穌的人性,作為這一課的結束。 路加其人 這第三卷福音書和使徒行傳都是寫給同一個人——就是「提阿非羅」(路上3;徒一1),也是出自同一位作者;因為使徒行傳一章一節所說的「前書」,若不是指路加福音,就根本沒有別書可指了。近代所有的學者都一致贊同路加就是這兩本書的作者,而且自從主後第二世紀的教父愛任紐(Irenaeus)有這樣的見解之後,一直以來都為所有學者堅信不疑的。 雖然我們也同意這部初期教會的第一本歷史書是路加寫的,但可惜,從初期教會的成立到教會發展普及整個羅馬帝國各地,我們並不能搜集夠多的資料去認識他,像我們認識新約聖經其他的作者一樣。在他所寫的福音書裡,他並沒有提過自己,即使在使徒行傳裡,除了在用「我們」的字句上,我們可以稍微的知道他也是與保羅一同出去佈道的之外,我們就一無所知了。 保羅的旅伴 第一件事我們知道的,他就是保羅的旅伴。使徒行傳十六章十節把一向慣用的「他們」突然改為「我們」,似乎是暗示出,他是在特羅亞開始與保羅同行的。在那裡保羅在夜間看見「一個馬其頓人向他求助」的異象。於是他們同行,一起到歐洲傳道,路加就成為保羅最可靠的同工了。他陪著保羅經過腓立比許多危險的路程,或者甚至一同到過「西方遠處」許多地方(雖然稍後「他們」這代名詞又再出現,一直到了二十章五節才再用「我們」這代名詞,這可能指出路加是留在腓立比沒有同去)。六年之後,路加離開腓立比,再與保羅同行(徒廿6),以後就再沒有分開了。即使在耶路撒冷那裡,那些激動的暴徒起來要殺死保羅的時候,路加還沒有離開他。甚至保羅後來在該撒利亞坐了兩年監牢,他仍是寸步不離(廿五27,廿七1);之後,他與保羅一同上羅馬去,在路上同遭沉船的危險(廿七1~廿八16);保羅在尼祿面前受審被扣押在監中的時候,他還是在旁邊;一直到保羅殉道的日子來臨了,他仍是一樣的陪伴著沒有離開(西四14;提後四11;門24)。 路加醫生 從聖經的資料裡,我們還知道他是個醫生。這是保羅在羅馬寫書給歌罹西教會的弟兄姊妹之時所介紹的(四14)。至於傳說他是一位畫家,這只是十四世紀後的說法,不能盡信。或許這是因為他特別有文學上的恩賜,別人稱讚他的作品有如一幅生動的圖畫一般,所以才產生這種傳說也未可料。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他加入保羅的旅程時,他很可能要放棄他行醫的生涯,不過在某些停留得較長時間的地方(其中最主要是腓立比),他或許也再恢復短時期的行醫工作。但是到了後期,他似乎什麼都放下了,專心作保羅的同工、私人醫生和友伴:就是在羅馬,保羅在那裡也有相當長坐監時間,他上是一樣專心一意的侍候保羅。 保羅所愛的 再者,我們還知道保羅非常愛他的。保羅在向歌羅西教會問安時說:「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這句話正表達出保羅的感受。試想像路加這樣的一位密友,對保羅來說,是何等寶貴的呢!他們三人彼此的感情越來越投契,可能是因為既是主內弟兄,又同是有高深教育的人,最少在文學上,他們都是高人一等的。對保羅來說,路加在醫藥方面的細心照料,更是使他欽敬不已。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路加之所以在特羅亞加入保羅的旅程,似乎是與保羅當時所遭受到的眼疾打擊有關(請比較徒十六6的「加拉太」和十六10的「我們」並加四13~15)。又似乎兩人的性格志趣是相輔相成的,有人拿他們與改革時代的路德(Luther)和麥蘭頓(Melancthon)作一個比較——路德有一個活潑的靈,是大人物,是大眾擁護的勝利者,他那大無畏的精神和像參孫一樣的勁力為人人所欽佩;麥蘭頓有一個沉著的靈,不為人所注意,但他所寫的(Common-places)一書,卻為改革宗教會產生了第一個「神聖的團體」。並實上,我們需公有許多位保羅和許多位路加,好使教會聖工能在這些融洽和諧的。同工推動之下,有順利的發展。倘若我們沒有許多像保羅和路加的同工,教會歷史就沒有什麼可以寫下來的了。 忠誠的路加 路加不但是保羅所親愛的,同時也是保羅看為忠誠的。照我們所知道的,提摩太后書是保羅殉道之前寫的最後一封信:在信中他說:「你要趕緊的到我這裡來。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獨有路加在我這裡。」(四9~11)這最後的一句話是何等的感人!路加在這時候對他是何等的寶貴!這是我們可以意會的。尼祿最後審判他的時候快到了,生死的關頭臨近了。在羅馬最後的一段日子裡,竟然還有一些叫他感到灰心失望的事發生,就是那些一向支持他的人都離棄他去了。他說:「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四16)從前與他同工的朋友都在別處有自己的任務。底馬抵受不住世界的引誘,就離棄他去了,「獨有路加在我這裡」,這反映出路加的勇敢,臨危不求苟安。更證明他對這位大使徒的感情是何等深厚,不忍讓他獨自一人躺在獄中受捆鎖之苦。 廣受尊敬 照所有的跡象看來,路加在當時所有的基督徒當中,是備受尊敬和愛戴的,請再看歌羅西書四章十四節——「所親愛的醫生路加」這句話,其中的含意表示他不單是保羅自己所親愛的,同時也是許多的基督徒所親愛的。大多數的人都同意哥林多後書八章十八節所說的[這兄弟在福音上得了眾教會的稱讚」是指著路加說的。(有譯作「他的福音書[即路加福音」得了眾教會的稱讚」,但我不大贊成這個譯法)。再請看第十九節,那裡暗示路加很可能多次在各地用醫藥照料過許多基督徒。 外邦血統 還有一點我們可以確信的,就是路加原是一個外邦人。這一點曾有人提出反證;但我們以為下列的事實足夠支持我們的信念。我們可以看見歌羅西書四章十至十四節那段問安的話裡,他不與阿裡達古、馬可和猶士都這三個猶太人同列(第11節),卻與以巴弗和底馬達在一起,而我們知道這二人都不是猶太人。照他的名字Loukas來說,這是一個希臘人的名字,他所寫的福音書和使徒行傳都是以一種羅馬式的希臘文獻詞為開始一全本新約聖經,只有這兩卷書是這樣的。他所用的希臘文是這麼自然,開卷的獻詞又是那麼高雅簡潔,再加上他是寫給一個外邦人提阿非羅的,這一切的事實,都指證他實在是一個外邦人。 未信主前的路加 我們不能斷定,究竟路加未信主之前是已經加入了猶太教,或他本來是從其他異教轉過來的。我個人根據他相當瞭解有關猶太人的事物來推想,認為最少他在未信主之前是與猶太教十分熟悉的。又或者是這樣,他好像提摩太一樣,有一個外邦人的父親,一個猶太人的母親。倘若說路加就是主所派那七十個出去傳道的門徒之中的一個(第十章),或者說他就是以馬忤斯路上與革流巴同行的那門徒(第廿四章),原因只為在四福音書之中他是唯一記載這兩件事的人;這種說法未免有點過於幻想。並實上路加本人就反證了這種說法,因為他在開卷的獻詞裡面,已經坦白地指出自己不是那些「親眼看見主」的人之中的一個了。 安提阿的傳統 根據傳統的說法,路加在未信主之前已經歸化猶太教了,而且又是安提阿的土生市民。許多學者都警告我們,不要把他和使徒行傳十三章一節所說的在安提阿教會中的古利奈人路求混為一談,又或者以為他就是羅馬書十六章二十一節所說的路求,因為路加的希臘名是Loukas,而路求的希臘名是Loukios,兩者只有少許的分別;可是威廉藍賽(Sir William Ramsay)在一九一二年的時候發現一座彼西底人的古廟(Pisidim)。其中一幅牆刻有一些古代文獻,指出這兩個名字是可以互相交替的。甚至有人指證,古利奈經常以其中的醫學院著名於世。雖然這樣,我們仍不能把古利奈人路求當作路加而論。我們只能同意使徒行傳十三章一節的路求與羅馬書十六章二十一節的路求是同一個人——他是一位居住在非洲的猶太基督徒,保羅稱他為「親屬」之一,就是因為他是猶太人的緣故。 可能這位路求是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使徒們身上的時候,他路經耶路撒冷聽見他們講道而信主的(請注意徒二10有提及彼得講道之時,古利奈人是其中一部分的聽眾),而且在司提反被害之後,基督徒四散,路求又可能與其他的古利奈人一起到安提阿去(十一19),向當地的希臘人傳福音。或者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一個恰巧的地方,是我們很難分辨其真偽的,因為我們不能肯定的說,這位外邦人路加醫生從未到過安提阿,也不是在那裡信主的。反之,根據彼撒古抄本聖經(Codex Bezae)和某些拉丁文權威譯本的證據,路加在十一章二十八節那裡亦曾用過「我們」這代名詞,表示出他確曾到過於提阿。第四世紀的古教父優西比烏(Eusebius)和耶柔米(Jerome)都曾提及路加是屬於安提阿的。其他的古教父有說他是屬亞歷山大,有說是屬腓立比,也有說是屬特羅亞的。只是沒有一個最肯定最可靠的說法,但對我們來說,安提阿的傳統說法是較為合理。 我們不應以為路加是保羅帶領歸主的。保羅從未曾稱過他為「兒子」,正如保羅稱提摩太和提多為屬靈的兒子一樣,但是他曾受過保羅極大的影響,甚至我們可以在他的著作裡面找到相當多的證據。路加對保羅供獻之大,猶如對我們一樣。他可能不只一次醫好過保羅的疾病,他實際上使保羅在世過更安舒的日子。倘若沒有路加,保羅有許多寶貴的書信可能永遠寫不出來。路加不單可以說是第一位教會歷史家,把保羅的旅程記錄下來,而且他可以說是教會歷史裡的第一位「醫療宣教士」。 筆者路加 有一點相當有趣的,就是路加在寫書的時候, 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的本性表達了出來。 他到底是不是一位醫生呢?——請查看他所寫的福音書就知道了。他記載主耶穌開始出來傳道之時,第一句話就是:「他差遣我去醫治(英文直譯)」(四18)。稍後又記載一句這樣的話:「醫生,你醫自己吧」(四23)。只有這福音書才記載說:「主的能力與耶穌同在,使他能醫治病人」(五17)。總括來說,路加提及的「醫病」事蹟,比馬太和馬可合起來還要多。再者,本書對事物的判斷,經常的表明筆者是一位有醫學知識的人。例如彼得的岳母害了「熱病甚重(Great fever)」(醫生都是習慣用great或small來形容熱病的輕重的)(四38);有「滿身長了大麻瘋」(五12);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在希臘原文是一個醫學術語「受癱病打擊者」(五18);一個百夫長所寶貴的僕人「害病快要死了」(七2);一個女人「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十三11)……等等。 究竟路加是不是外邦人?——你可以看到這福音書如何證明這一點。正如前文所提及的,路加福音根本就是一本給外邦人報喜訊的福音,這一點我們不用再說了。路加是不是保羅的旅伴呢?——這一點也是絕對無誤的。或者因為這樣,竟然有人傳說他是保羅的代筆。其實這書的前言就經已足夠粉碎這樣的傳說了,因為他告訴我們,他搜羅資料,獨自編輯寫作的,並且他的資料都是直接從那些「親眼看見」的人得來的。雖然這樣,書中有保羅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路加記載主的晚餐與保羅記載的差不多全部字句都相同,這一點是任何小心讀經的人都會發現的。再重新思想一下路加福音裡面那些特別的著重點——作為救主的耶穌;福音關係猶太人以外的所有人;信而悔改的,罪得赦免;甚至不配的稅吏,因著悔改和尋求神的緣故也得稱義;聖靈的位格和工作;在神聖的歡樂、讚美和事奉中歸榮耀給神;以上這些專案,豈不也是保羅書信的內容嗎? 上述這許多點使人明白了之後,便越啟發人作更深入的研究。可惜限於這一課的範圍,我們只得暫時停在這裡。 大主題 在結束之前,我們要再轉回去思想一下那最重要的著重點,即是主耶穌無比的人性。我們發現主的人性對我們有莫大的啟示——特別是對那些願意像主一樣事奉,像主一樣得勝利的人尤其如此!請思想路加是希臘人,他寫本書給一位希臘人。希臘人大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的哲學家和道德家都有他們所認為完全人性的理想標準。路加把主耶穌人性的純潔、可愛的天性、無限的美麗,和無比的善良描寫出來。讓人看到主不但超越了希臘人的最高理想,而且把他們的理想實實在在的活現出來。對於基督徒來說,主耶穌是我們最完美的榜樣,他的人性就是我們的模範,我們各人都奉召來照他的樣式而活。所以,讓我們再跟著這本路加福音逐章逐節的去認識清楚主自己,留心學效主模範的人性。 第一段:主完全的人性 請再看一遍第一分段(一5~四13)。在這一段的開始裡,路加把這一位奇妙的人子三重的完全表達出來。第一他報導有關主的肉身的事,那即是主的出生(一26~二20),然後他記載有關主的童年和他心智長成的事(二40~52)。跟著就是主三十歲之時在約但河受的洗禮,天上有聲音出來證明他的道德和靈性都是完全的。那聲音說:「你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三21、22)。這樣,一開始我們就看見主的三重完全一一體、魂、靈的完全——這就是主真正完美的人性。 有了這完全的人,主豈不是可以達成他特殊的任務和事奉嗎?我們可能會說「是的」。可是並不,還有一件是不可缺少的(請牢記主是我們的榜樣,他需要的我們也需要)。主那三重完全的人性只能稱作天然的完全(natural perfection)。這是必然的條件,不能以別的來取代的;但是,即使這天然完全的人性亦不能缺少一種特別的屬靈的膏抹。這就是發生在約但河那裡最觸目的事。當時天開了,聖靈竟然以能見的鴿子形式降臨在這位耶穌身上。現在這位完全人可以開始事奉嗎?我們可能又會說「是的」。但是還未可以,除了受聖靈的膏抹之外,主還需要受撒但的試探,什麼!試探?是的,這位聖潔又受了膏抹的耶穌,一定要受過試驗,證實是完全的才能工作,請留心路加怎樣描寫這一點,表明主受試探之時並沒有失去聖靈的充滿,反之,他是完全讓聖靈引導管理的。路加指出說:「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但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四1)試問我們豈可以例外?倘若未經不能避免的試煉,我們不能獲得從神來的屬靈大祝福。事實上,通常在一個大蒙福之後,差不多必有一個試探來臨。在這裡,許多信徒「失去了他們的福分」;他們被懼怕打擊而跌倒。他們以為有這樣的一個大福之後,就能勝過任何試探,或者最低限度試探都會變得失去力量,於是他們就不去作任何屬靈預防的準備,以致靈性枯乾失敗。那麼,這是說我們要懼怕這些試探嗎?不,試探不外是聖靈藉以彰顯他幫助我們的能力的機會吧了。許多時候,我們會忘記當主耶穌去受試探之時,他是仍然「被聖靈充滿」的,而且後來他勝過試探的喜樂,亦與他被聖靈充滿的喜樂差不多一樣光榮,因為勝試探的能力是由聖靈充滿而來的。請看那試探是三重的,而且是分別針對主人性的三個部分:即體、魂、靈三部分。可是,這種全面性的攻擊,只能證明主的勝利是全面性的,這豈不也是一個「凡有耳的,就應當聽」的真理嗎! 第二段:加利利的傳道事工 現在請看第二分段(四14~九50)。你會注意到這段一開始便說:「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看,現在該是主工作的開始了。這位聖潔、聖靈充滿、勝過試探的神的僕人,立刻就要帶出權能和勝利出來了!聽他講道的人,必像子粒飽滿的麥穗,在風前低首降服。可是,事實果真這樣嗎?不,剛好是完全相反!聖經說:「會堂裡的人聽見這話,都怒氣滿胸,就起來攆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四28、29) 真叫人難想像:這位被聖靈充滿的主,一出來工作,就經驗到致命的反對!更甚的,以後的道路,竟都佈滿反對,而且是由那些熱心宗教的人士所領導的——所帶來的結果,竟是十字架!誰會想到,他們雖無法抗拒他的智慧,但他們竟然抗拒了他的見證。他們拒絕了他的愛,又厭棄了他的道,但他們不能消滅他的喜樂,也不能阻止他的影響力;因為他的十字架變成了他的寶座,並且他從墳墓裡發出永生福音的真光來。釘死他的人都死了,但主耶穌卻在千萬人的心裡永遠活著。 這些事豈不是主給我們作僕人的榜樣嗎?是的,整部路加福音都是記載這位元奇妙的耶穌,怎樣藉著他無比的人性和工作,帶給我們行事為人的榜樣。舉例來說,我們在書中看見,在他的事奉裡,他感到何等需要一些人與他交通,於是他揀選了十二個門徒,與他一同來往傳道(八1)。他又體會到不能缺少一些基本的組織,於是就訓練十二門徒,分派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傳道。以後的事我們希望讀者自己跟著他的腳步去思想了。我們只能在這裡補充一點,就是主變化形像的事件是具有最深意義的,尤其是這事件是發生在主開始上耶路撒冷的漫長旅程之前,其中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開始工作之前,天。的有聲音出來證明他完美的品性,現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結束了,又有聲音出來證明他的工作是完全的:「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 是的,我們要留心他的行徑,聽從他的道。 第三段:耶路撒冷的旅程 現在請看第三分段的經文(九51~十九44)。這段開始時說:「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主開始出來傳道之時已經是完全的;但是這個完全的器皿經過試驗和實際工作之後就更顯完全,這不是很足夠嗎?不,他既本身完全,事奉也完全,就必須在受苦的事上顯出完全!這豈不又是你我當留心學習的榜樣嗎?這豈不是說明,我們給神與人所作出的最大供獻,並不是忙碌的事奉,而是犧牲自己嗎?當然是這樣,在這一段的中心裡,指出與神作最深的相交經常是藉著自我犧牲的途徑達成的。我們要注意,犧牲並不可能取代事奉,可是犧牲卻是事奉的最高形式。請留意看和聽主耶穌上耶路撒冷之時所作的事。除了那些叫人驚奇的大神跡和不能忘記的比喻之外,甚至連他偶然的談話和舉動都帶有豐富的教訓在內,請再看這幾章經文:他不住的糾正別人錯誤的思想;揭發假冒為善之人的醜事;軟化他們的偏見;平靜百姓激動的心情;安定他們不穩的情緒;忍耐百姓的不信;憐憫罪人的惡行;作過許多柔和的指正;說過不少慈祥的教訓;但是在這許多的事上,他從未有過暴燥不耐煩的表現。每當有需要責備的時候,他從未膽怯或閉口不言。他不但向城裡的人傳道,也向鄉村裡的人講福音——因為無論什麼人的靈魂,對他來說都是一樣寶貴的。看他多次的越過國家民族的界限,表示出他不偏的愛心。他一向的作風都是沒有擺架子的、不分階級的,正如他待撒該一樣,絕無不自然的表現。他是那麼清潔、那麼簡樸、那麼坦誠、那麼自然,以至那些不配的罪人和那些虛有其表的宗教人士,在他面前反而感到不自然。罪使人的心靈麻木,社交上的造作使人不自然,所以當這些人遇到了真誠的自然時反而感到不自然。這一點在今天的社會裡尤其嚴重, 說到這裡,我們要返回思想一下路加形容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圖畫。請跟著主走那一段路程。留心他智慧的言語,注意他可愛的面容。跟隨他的腳蹤。他的腳一步一步的向著痛苦、羞辱、苦難走去,沒有半點躊躕,他不怕死,當別人勸他說:「離開這裡,因為希律想要殺你!」他並不因此退縮或猶疑。他知道一切事物都在那位比希律更高的手裡。他甘願降卑以致沒有一樣事物使他羞愧,他是那麼充滿熱愛以致沒有什麼能叫他恐懼,他是那麼純樸以致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引誘他。請問,我們恐懼的原因是什麼呢?只有三件事當叫人產生恐懼——就是驕傲、缺乏愛心,和詭詐的動機。沒有驕傲,何來懼怕羞辱?有了無偽的愛心,何來懼怕勢力?有了純潔的真誠,何來懼怕被揭發? 雖然這樣,無所懼怕的人卻經常熱淚盈眶,因為他生存在一個驕傲的、仇恨的,和詭詐的世界裡。請看主耶穌兩次為耶路撒冷城哀哭(十三34、35,十九41~44)。當他看見聖殿變成賊窩的時候,他不能不發怒,只是他沒有因發怒而犯罪,他立刻採取潔淨聖殿的行動一請注意他潔淨的不是街道,不是民房,不是議院而是聖殿,因為他知道一個國家若走錯了路,國中就沒有公義可言了(這一點今天的國家領袖體驗得實在太慢了)。由此我們可見主耶穌走那悠長的路程上耶路撒冷去,一路上必定有過相當的深思熟慮。他是否走上)條痛苦悲慘的路程?是的,他「定意面向耶路撒冷去」。但是他也知道,真理、公義、慈愛和父神必定會得到至終的勝利的。他知道在苦難的後面就是得勝,在痛苦和十字架之後就是寶座和冠冕,在墳墓之後就是榮耀,和無數被救贖的人在天上的寶座前獻上的讚美!這一切在主看來是這樣,在跟隨他的人看來也必然是這樣。 第四段:加略山上的犧牲 關於第四分段(十九48~廿三),我們只稍微再多講幾句簡單貼切的話。請看這位人類的模範竟然落在深仇大恨,心狠手辣的人手中,並且至終被釘死在加略山上:宗教人士和撒但聯手幹出這謀殺的惡行:出賣他的人用充滿蛇蠍毒氣的親嘴記號賣他:驚恐使門徒四散:彼得發咒起誓不認他使他心碎;邪惡和假冒為善充斥了大公會;希律的冷嘲熱諷,和彼拉多的退縮懦弱歪曲了他們的判斷;客西馬尼史無前例的風暴使他驚恐起來;加略山上痛苦的水閘開盡了,一個又一個洶湧澎湃的苦難波濤漫過他的身體,把他捲進那可怕的大黑暗裡。面對這一切,這位模範的人子有何反應呢?當他在客西馬尼,第一個大風暴臨到他的時候,他完全放下自己,交在神的旨意裡說:「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當釘他的人把鐵釘打進他的手和腳,並且豎起十字架,又當眾侮辱他的時候,他第一句話說出來就是:「父啊!赦免他們」。啊!這樣的生命!這樣的死亡!他是加利利奇妙的人子,竟然也是加略山奇妙的犧牲者!他是何等完全的模範!何等偉大的榜樣!值得我們永遠追隨,但永遠無人追上;然而他卻常與我們同在,因為他復活了。他要永遠住在我們心中,因為他藉聖靈再來充滿我們,把他的得勝分享給我們,又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夠照著他的榜樣而過完美的生活! 你能回答下列的問題嗎? (1)路加福音寫出了主耶穌什麼特別的一面? (2)路加所敘述的故事分成那四個分段?(小分段不必寫出來) (3)你能默寫出路加獨載的八個比喻和三個神跡嗎? (4)下面的事件記載在何處?(1)差派七十人去傳道,(2)撒該悔改歸主,(3)財主與拉撒路。 (5)從何見得主變化形像是一個階段的最高峰? (6)請列舉例證證明這卷福音書是關係全人類的。 (7)有何證據顯示路加是一位元醫生,又是一個外邦人?新約聖經還有什麼特別有關他的提示沒有? (8)路加所敘述的故事裡有三重相輔相成的著重點。你能以其中經常提及的「禱告」為例證加以闡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