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短篇信息

 

目錄: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解經(康柏摩根)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禱告應注意的四件事    路十一1    (石新我)

禱告的方法    路十一1

求主教導我們禱告(上)   路十一113      (李耀先)

禱告    路十一 1

你常在開會嗎?   路十一1

我們需要更多的禱告    路十一     (蘇佐揚)

禱告可以改變萬事,禱告可以創造,一切   路十一 1

信徒的祈禱    路十一13    (餘啟津)

主啊!教導我們祈禱    路十一14    (夏本保郎)

主啊!教道我們禱告   路十一14     (張信得)

我們在天上的父    路十一14    (吳茂壽)

主禱文之探討    路十一 14    (陳慶艾)

求主教導禱告    路十一110     (吳  勇)

神把聖靈賜給凡求他的人    路十一113    (古約翰)

主啊!教導我們禱告    路十一113     (吳德聖)

最偉大的禱告   路十一2

天天的事    路十一3     (鄭昌國)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路十一4    (炙祈生)

主禱文與基督徒生活    路十一4     (汪燮堯)

禱告的秘訣    路十一58     (趙世光)

半夜求餅的比喻     路十一58     (翟輔民)

主耶穌的心喻    路十一59;十八1 8    (翟輔民)

有效的靈交    路十一513     (鄭泉聲)

祈禱的比喻    路十一513    (張信得)

祈禱宜有琱    路十一513    (戴懷仁)

祈求、尋找、叩門      (蔡良純 )

無應的禱告    路十一9     (周志禹)

吩咐與應許    路十一910     (曾保羅)

得福的三個條件    路十一9,六38     (吳濟華)

三種不同的祈求    路十一910      (彭  福)

論主逐瞽啞人的鬼    路十一 1415

鬼何以回來?   路十一14,26      (黃六點)

基督徒應有的認識    路十一 1426     (林景康)

勝利的生活     路十一1626       (王行道)

神的國在人的心裡    路十一20     (何曉東)

福與罪    路十一28

關於神蹟    路十一19;馬十二3839     (張宏卿)

當審判的時候    路十一32     (王  石)

燈應該放在燈檯上    路十一3336     (宋  村)

現代法利賽人之特徵    路十一4252     (美·鄧肯)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解經(康伯摩根)

 

路加福音11:1-32

首先讓我們細察路加在這一段經文中所使用的方法。根據我們主一生的歷史看,路加第10;11章中間有一段空隙。約翰在約9:1-10:24堙A補上了這一段空隙。在路加第10章所記載的事,和現在要討論的這段經文所記載的事之間,耶穌曾上到耶路撒冷,在那娷慦v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

路加第11章頭十三節經文,是論到禱告的事。14-32節,則是他回溯到較早前發生的事。他說,「耶穌趕出一個叫人啞吧的鬼。」──用的是過去進行式,顯示他是在倒述過去的事。毫無疑問的,他用過去的例子來說明頭十三節經文。馬太12章也同樣記錄了耶穌在會堂趕鬼的故事,以及別人對祂的批評,和祂所採用的空屋的比喻。但是這2728節,路加記錄了一些特別的事。至於約拿的神蹟,馬太也有記錄。

我們下一講將從第33節開始討論,路加從33節起,又繼續他在頭十三節所提到的事。我們讀1333節,就會看見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沒有人點燈放在地窨子堙A或是斗底下,總是放在燈臺上,使進來的人得見亮光。

這兩節經文是相關的,但路加在兩節經文中插進了一些較早發生的事,用來解釋頭十三節經文中的真理。因此,我們可以把這一段經文劃分成二:

1.有關禱告的指示,1-13節;

2.用作說明的附註,14-32節。

我們的主所以特別指示門徒有關禱告的事,乃是出於他們明確的要求。他們為甚麼會提出這個要求呢?「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

他們一直在觀察祂的禱告。沒有人能肯定他們是否聽到了祂的禱告。我不知道祂是默禱,或是出聲禱告。但很顯然的,他們在觀察祂禱告。我相信,依照祂的習慣,祂是獨自禱告。9:18說,「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祂在那堙C」他們仍在那堙A但耶穌卻獨自禱告。我相信此處祂也是自已一個人禱告。

因此祂的教導乃是出於他們的請求。他們看見祂禱告,可能也聽見了祂的禱告,使他們產生一種渴望,想要和祂作同樣的事。

他們的請求是甚麼?他們不是說,主阿,教導我們如何禱告。他們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他們不是請求主教導他們如何禱告,祂已經在登山的宣言埵p此作了。我相信,他們那一天的感覺和我們有時候的感覺一樣,我們不是想知道如何作,而是想要有人教導我們去作。他們不是想要一套禱告的哲學,或是對某一種方法的說明。他們想要的,是能夠像祂那樣禱告。

「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這是一扇小小的窗子,讓我們得一窺約翰的事工。顯然約翰已經教導過他的門徒禱告,他的禱告生活影響了他的門徒。耶穌的門徒也看見了祂進入禱告的領域,他們看見耶穌在一個比約翰更高的層次上禱告。祂的禱告似乎有一些約翰所不及的地方。他們實際上說,約翰教導了他的門徒,他的門徒也學會了禱告的功課,現在求你也教導我們禱告,把我們提升到你禱告的層次上。

祂回答他們的請求,首先,祂舉出一個樣本,然後給他們一個禱告的哲學。

2節到第4節是祂舉出的樣本。我們都知道,大體上我們已經聽過這個禱告。他們也知道這一點。祂從以前在倫理宣言中給他們的那個完整禱告中,取出一部分的禱告來。我特別強調時間的先後秩序,因為我們若要明白這個教訓的要旨,必須與他們同處一境,看清祂對他們所說的這些事的重點。他們說,請教導我們禱告。祂實際上說,我已經教導你們禱告的形式和範圍。祂沒有重複整個禱告,祂只是從堶捫鼢X句出來。顯然祂要他們認清一個事實:祂已經給了他們最完美的禱告樣本。

那個完整的樣本,和主現在所引用的幾句禱告,都揭示了禱告的本質。我們應該說的第一句話是甚麼?「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祂實際上說,禱告的第一個舉動,不是為自己求甚麼,乃是為神求一些事。

我們應當求甚麼?求世人都尊祂的名為聖,求祂的國降臨,求祂的旨意行在地上。禱告時第一個要渴慕的,就是神的旨意成就,神的心得滿足,神的計劃實現。這是禱告的第一個領域。向神禱告,為神禱告。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我們說一個人失喪了,我們所謂的「失喪」是甚麼意思?我們會馬上想到這個人的疏忽,他要受的懲罰、定罪。但我們把思想的次序弄錯了。如果我們失喪了一樣東西,我們談到「失喪」時,受損失的不是那個東西,而是失喪東西的人。

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記得有一次,我最小的兒子和他的母親一同到倫敦去,那時他大概六、七歲。那天正逢倫敦大霧,他們搭上一輛公共汽車,下車的時候,我妻子先下來,站在車門旁邊等孩子。我的兒子不知為甚麼,動作慢了一點,結果他尚未下車,車子就帶著他揚長而去,消失在大霧中。孩子失去了!你想在那短短的一段時間內,最心焦、痛苦的是母親還是孩子?當然是母親。我不是說孩子一點不焦慮,但是母親的心更為焦慮痛苦。當你想到一個失喪的人時,不妨想想神的心!加略山上一切的熱望,都在這個禱告中流露出來了。「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神的名已經被人褻瀆了。「願你的國降臨。」祂所有的正在被剝奪中。「願你的旨念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向神禱告的時候,首先要為神求。這是禱告的第一個領域。

然後呢?下幾句也是引自那篇完整的主禱文。我們先為神求,其次再為人求。要注意這堛滬郃謘C我們日用的飲食,當天需用的飲食,慬此而已!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這句話常常引起人的閃爍其詞。注意,這堿O說,因為我們已經赦免了人,求你也赦免我們;而不是說,當我們赦免人的時候,求你也赦免我們。有人說,這不是站在恩典的立場上,不是屬於我們的。請記住,耶穌這個禱告不是對國度之外的人說的。祂是對國度堛漱H說的。如果我到一個國度之外的罪人那堙A我不會對他說,如果你答應赦免人,你就會被赦免。國度以外的人只要信,就可以無條件的被赦免。但是他一旦進入了神愛子的國度,他就活在國度的律法之下。這時,除非他肯赦免人,除非他已經赦免人了,否則他就不能得赦免。

我們看這句話,看整個主禱文,就會發現我們不能單獨禱告。這堶悸漸N名詞都是複數,沒有一個是單數的。我們如此禱告的時候,必須將別人包括進來,與他們一起向「我們在天上的父」禱告。

另一件有意義的事實是,這奡ㄗ「我們」的人稱代名詞郤是受格或所有格,只有一次例外。我們都喜歡用主格,把自己放在句子的主詞地位上。我發現這個禱告堨u有一次用主格──「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這個禱告中惟一使用主格,把我們放在主詞的地方,就是告訴神,我們已經赦免了那虧欠我們的人。

祂接下去給他們一個比喻,來說明如何應用禱告。一般人都認為祂在這個比喻堙A教導也們再三祈求的必要性。我卻認為祂教導的正好相反。祂絕不是用那個半夜被吵醒,在強求之下纔肯起來幫助朋友的人,來比喻神。這個比喻的要旨恰恰相反。祂實際上是說,即使是一個人,夜晚已上床就寢,雖然他不願被打擾,從溫暖舒適的床上起來,但是他的朋友若一再懇求,他還是會起來幫助他的朋友。至於神,祂從不上床睡覺,祂不需要我們苦苦哀求。神總是在等待,只要我們開口祈求,尋找,叩門,祂的回應就迅如閃電般臨到。神是不打盹的。有人說,我已經敲了許久大堂的門,祂都沒有回答。如果真是這樣,你最好走開算了。神不給你所求的東西,是因為祂認為你沒有這樣東西比較好。祂的回答就是「不!」因此這是一個比喻性的對比。那個人的一切都和神相反,他的答覆也和神的答覆成鮮明的對比。

祂給了他們一個比喻性的對比之後,又給他們一個比喻性的比較(參11-13節)。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那最好的東西──聖靈,賜給求祂的人嗎?祂有關禱告的教訓,就在這個宣告上結束;祂宣告:禱告最高的態度,乃是祈求從神那堭o著聖靈。接受聖靈是一個開頭,也需要持續下去。我們重生的時候,第一次接受聖靈,而禱告的生活就是一種不斷追求聖靈、接受聖靈、被聖靈充滿、澆灌的生活。

現在路加用過去的事作說明。這堨峈漱慦k時態顯示出他在述說以前發生的事。

那麼他說明的重點在那堙H「耶穌趕出一個叫人啞吧的鬼。」有人提出虛假的指控,說祂的能力來源是出於鬼王別西卜。馬可細心地記下了祂對他們說的話,「我若靠著別西卜趕鬼,你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這樣,他們就要斷定你們的是非。我若靠著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馬太也記錄了祂的話,「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我毫不懷疑這兩句話都是祂說的。兩者並沒有衝突。「神的能力」「神的靈」是同義語。他們誣指祂的能力是假的,是出於鬼王別西卜,但祂卻宣稱,祂是出於神的靈。

然後祂用了另一個比喻。祂說,有一個壯士看守自己的住宅,後來有一個比他更壯的來,就勝過了他。壯士是魔鬼,耶穌是比他更壯的那人,祂來了,就把魔鬼趕出去。祂有無比的能力,其奧祕在那堙H就在於神的靈,神的能力。

把這些和13節連起來。他們看見祂禱告,他們要求祂教導他們禱告。祂在教導結束時說,「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

路加在其中插入主趕出啞吧之鬼的事件,說明祂如何宣告祂是靠著神的靈趕鬼。祂似乎這麼說,你們已經看見我禱告了。我所作的一切,都是得自禱告的力量。也就是說,我仰望神,從神那堭筐豐盛的靈,我就憑著聖靈趕鬼。

路加又記下了一件相關的事,是馬太沒有提到的。「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7-28節)。

馬太的確告訴我們,就在這同一個場合,祂的母親去見祂,想要說服祂回家。但祂說,「誰是我的母親?」我在想,馬利亞可能聽見了那女人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也聽見祂回答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祂糾正了一個別人對與祂的關係之錯誤想法。那婦人說,那生你、乳養你的有福了。祂說,是的,但是還有一種更高的關係,就是靈堛疑鰜Y,它遠比肉身的關係更密切。

路加繼續說明下去,他告訴我們,主在那個場合也責備那些求神蹟的人,他們求的是物質領域堛瘍憭H神蹟。祂說,他們如此求,是因為他們的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祂宣告,「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

事實上,祂是在強調,那惟一有能力的、普遍的神蹟,就是祂的死和祂的復活。祂的這兩個神蹟何時纔能變得有能力而普遍?就是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時候。祂的復活,再一次聚集了那些因祂釘十字架而四散的門徒。祂的復活使他們又怕又喜。他們一直未能完全瞭解祂的十字架,即使祂復活了,他們還是不明白,一直要等到聖靈降臨那日。五旬節之後,那神蹟就變成一個有能力而普遍的神蹟了。

「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聖靈就是要顯明最後神蹟的那一位,祂要用最後的神蹟來證明一切有關耶穌基督的事。主繼續說到,祂所傳的和祂的智慧就是現成的神蹟,所羅門的智慧和約拿所傳的都不夠。祂比所羅門和約拿更偉大,他們已經聽見祂所傳的。然而,最終的神蹟就是祂的死和復活,這神蹟將由聖靈來說明。

這三個小事件的中心要素就是聖靈。主有關禱告的教導,最後一句話就是神要賜聖靈給那些求祂的人。在說明的例子中,主宣告聖靈是祂得能力的祕訣,人與祂的關係是藉著聖靈產生的,並且聖靈要來說明那最後的神蹟。

一般人公認,這是一段非常突出的經文。門徒看見祂禱告,他們想知道禱告的祕訣。祂就示範了一個樣本,讓他們明白禱告最主要的是接受聖靈,並且繼續持守聖靈。那就是有能力勝過魔鬼的祕訣,就是建立與神的關係之祕訣,也是為祂作見證的祕訣。

路加福音11:33-52

從我們主一生事工的先後秩序上說,此段經文和本章頭十三節經文是互相銜接的。我們把13節和33節連起來讀,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

雖然前一講中我們已經討論過第13節,現在我們不妨稍加重述,以明白此節經文和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教訓之間的關係。

13節說,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暫且想一想,這話應用在他們身上時有何意義?這話如何影響他們?我們必須認清一點:他們並沒有求聖靈,他們在五旬節之前也末接受聖靈。他們那時無法明白這話的意義。這是一個偉大的聲明,但他們不瞭解,祂也知道他們不瞭解。他們將祂所說的一切話都儲存在記憶堙A一直到五旬節那天,他們纔能明白這一切話。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的主對他們談到禱告時,作了這個至高無上的宣告,這也是對任何時代的人所作的宣告。只要你求父,祂就將聖靈賜給你。

讓我們看這事不久以後,我們的主在樓上對門徒的談話。祂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約14:16-17)。13節媏Ⅲ﹛A你們求父,祂就將聖靈給求祂的人。稍後祂在約翰福音婸﹛A我求父,父就賜給你們聖靈。

再繼續看下去。我們的主經過十字架,從死奡_活之後,對祂的門徒說,「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媯平唌A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24:49)。這證明當時他們還末領受聖靈。

然後,我們看更進一步的記載。彼得在使徒行傳埵p此說,「這耶穌,神已經叫祂復活了,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祂既被神的右手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見徒2:32-33)。

把這些話按時間順序組合一下。耶穌說,你們的天父會把聖靈給求祂的人。我求父,父就賜給你們聖靈。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面來的能力。然後彼得宣告,祂已經被提到神的右邊,並且已經將聖靈澆灌下來。

祂告訴他們這個奇妙的真理,神願意賜給人聖靈,祂在等待,隨時預備要將聖靈給求祂的人。但是他們不求,他們不明白,他們就沒有領受聖靈。

神賜聖靈給求祂的人,但是他們沒有求,因為他們是瞎眼的,他們不能明白。所以祂說,我要求父。祂是以祂十字架和復活的權柄,以祂升到神右手邊的權柄向父求。祂代表一切信祂的人求聖靈,神就賜下聖靈。父是藉著子,將聖靈賜給一切相信的人。現在我們求,我們就能領受,因為祂也為我們求。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開端。一個人變成基督徒時,他有甚麼改變?他接受了聖靈。一個人若沒有接受聖靈,就不能成為基督徒。當一個靈魂空著雙手來到基督面前時,他若信靠祂,就會得到甚麼?得到聖靈成了從靈生的人,以後藉著不斷的祈求,而不斷地領受聖靈。

主以13節的偉大宣告為基礎,作進一步的說明,祂說,「沒有人點燈放在地窨子堙A或是斗底下。」33-36節,是有關燈的教訓。37-52節所記載的,在某方面看似乎與前面的不相關,但在另一方面看還是有關連的。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吃飯,這堜珧O的就是發生在他家堛漕ヾC祂在那堳責假教師。因此這段經文在屬靈上是有前後關係的。我們先來看祂有關燈的教訓,然後看祂對假教師的責備。

33節堨D以燈作比喻。一盞點燃的燈有甚麼功用?「使進來的人得見亮光。」因此我們點上燈以後,就不將它放在地窨堙A或斗底下,乃把它放在燈臺上。這是很清楚,很簡單的道理。

那麼,祂如何運用這個比喻呢?首先,我們要記住,祂以前也用過這個比喻,記載在路8:16,17。但是,雖然是同一個比喻,在應用上卻有區別。第8章堙A祂是教導他們要留心所聽的,好發表出來,因為祂接著說,「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這是為了別人的緣故,祂談的是對於別人的責任。本章祂所談的,則是對於個人生命的責任。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當然,在某方面來說,眼睛能照亮我們的身體。我們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是因為我們有眼睛。身體是在眼睛的控制之下。眼睛是身上的燈,能指導我們的行動。但是,眼睛照亮身體的功用,就像一盞燈照亮一個房間一樣。我們若走進一間黑暗的屋子,即使睜大了眼睛也看不見東西。除非有亮光,否則眼睛就派不上用場。同樣的,我們必須要有眼睛,否則徒有亮光也一無用處。一個瞎眼的人,即使四周大放光明,他也無法看見。一個明眼的人,若四周一片漆黑,他也不能看見。我們必須有亮光,同時必須有燈。眼睛是燈,不是亮光,它是發出亮光的工具。因此我們需要瞭亮的眼,而不是昏花的眼。最完美的眼睛是沒有散光,沒有近視的眼睛,能夠準確無誤地對準焦點。瞭亮的眼睛就像燈一樣,是發出亮光的工具。昏花的眼睛會使事物變形,即使有亮光也沒有用。

我們的主沒有說,眼睛是人的燈。祂說,眼睛是身上的燈。那麼,人的燈是甚麼?人的亮光乃是神的靈。人的燈又是甚麼呢?若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回到舊約聖經。我們可以從所羅門那無可匹敵的箴言堙A找到意味深長的宣告,「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箴20:27)。人的靈(而不是耶和華的靈)是耶和華的燈,它不是亮光,而是放射亮光所憑藉的工具。

再回到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2:9-12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這不是人的靈,而是神的靈。

除了在人媕Y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

我們從神那堙A領受了一個屬靈的本質,好叫我們能夠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人的靈就是耶和華的燈。我靈堛漸糽R,是我這個人的中心,但如果沒有亮光,我的靈就一無用處。若只有光,沒有瞭亮的眼睛,仍然沒有益處。最主要的光,是和聖靈一同來的,那纔是完全的光;至於我是否能明白這光,是否能指揮我的生命和這光配合,則完全取決於我的眼睛,就是我堶採暔F的生命。我的眼睛若瞭亮,若在基督媢黚咿噪菕A聖靈就能照亮我們一切的道路。我的屬靈生命,就是我的眼睛,耶和華的燈,發光的工具,若變得昏花,聖靈就無法照亮我的道路。這實在是一個奇妙的真理。

因此我們的主說,「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媕Y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無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燈的明光照亮你。」

我們若陷於黑暗中,究竟是怎麼回事?那表示我們的眼睛出了毛病。神的光不會出毛病,很可能是我們的眼睛出了毛病。也許有人說,可是我的良心沒有責備我啊!這樣說並不能證明你是對的。有時我們需要責備我們的良知,因為我們的良知也會失靈的。我們的眼睛昏花了,自然我們就陷於黑暗中。頭一個補救的方怯,就是檢查我們的靈──主的燈──是否正常。不要讓別人來干涉你的眼睛,這是你和神之間的事。

耶穌曾說過別人眼中的剌,和自己眼中的梁木之教訓。我們最好注意一下那個教訓,它和我們這堛滷訄V有連帶關係。祂願意賜下,祂也已經賜下聖靈,聖靈好像明光閃耀。我們仍在黑暗中嗎?那麼就是我們的眼睛,我們的靈命出了毛病。我們的眼睛不瞭亮,沒有對主忠心。看東西的工具一旦出了毛病,光就不能照出來。

路加又謹慎地指明接著發生的事,和這個教訓之間的關連。有一個法利賽人請主到他家堙A主接受了他的邀請進去坐席,但是卻將他們的遺傳棄之不顧。祂完全忽略了這些人所堅持的洗手儀式。祂沒有照著儀式洗手,法利賽人因此深感詫異。如此引出了我們主在39,40節所說的話。祂首先指明了法利賽人最大的錯誤和失敗。他們的錯誤和失敗是甚麼?就是過分注重外表的儀式,忽略了他們生命內在的光景。祂說,你們只是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堶惚o滿了勒索和邪惡。」

然後,祂總結他們的錯誤,述說他們的三禍。

第一禍(42

難道他們將薄荷芸香和各樣菜蔬獻上十分之一是錯的嗎?沒有錯!他們錯在忽略了他們當行的事。祂向他們宣告災禍,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顛倒了,他們只注重瑣碎的事,卻忽略那基本的事。

第二禍(43

祂責備他們的動機邪惡。他們喜愛會堂堛滬漲魽A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他們的動機是出於自我中心。

第三禍(44

「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如同不顯露的墳墓,走在上面的人並不知道。」這幾句話真是可怕!祂責備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對百姓所散發的腐敗影響。我們要明白這一點,必須回到東方的環境和醫學的知識上。他們以為人們走在墳墓上的時候,常會吸入死人所散發的有毒氣體。

「律法師中有一個回答耶穌說,夫子,你這樣說,也把我們蹧蹋了。」主立刻又以三禍來回答他們。

首先責備他們的不誠實(46節),他們的偽善成了別人的重擔。這些律法師在神的誡命之外,又添加了許多人的遺傳,而他們自己卻一個指頭也不肯接觸這些重擔。他們自己活在他們的法規之外,過著不誠實的生活。

祂再度說,「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那先知正是你們的祖宗所殺的。」祂有意諷刺他們。他們的祖先殺了先知,他們為先知修墳墓,然後又繼續殺先知。第二禍是責備他們的假冒為善。

祂的話還沒有完。第三禍是針對律法師和文士說的。文士這個職分的標幟就是鑰匙。當祂對彼得說,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時,祂心中所想的就是文士的職分──解釋道德法律。祂現在說,你們這些掌握鑰匙的文士,究竟作了些甚麼?你們奪去了知識的鑰匙,阻擋其他人進入。你們未能盡職,反而褻瀆了你們的職分。

因此祂責備法利賽人顛倒價值、動機邪惡、散發腐化的影響力;責備文士不誠實、假冒為善、瀆職。

所有這一切在屬靈的價值上都有關連。這一切都和祂關於禱告的教導有關,和祂關於燈的談話有關。十二個門徒當時都在場,他們都是祂的見證。他們要求主教導他們禱告,祂告訴他們,禱告最主要的是求聖靈。祂也告訴他們,他們的靈必須有一個正確的關係,這樣纔能接受神的靈所發出的亮光。祂也譴責了假教師。如果一個人的眼睛瞭亮,當聖靈拍擊著我們內在屬靈的本性時,就不可能產生任何受責備的事,就不會在價值觀上有任何本末倒置,在服事上有任何不良的動機,我們也不會散發出任何腐化的影響力。我們也不會有任何不誠實、將重擔加在別人身上、假冒為善的事發生,不會褻瀆了我們的職分。其中的祕訣在:聖靈是光,我生命的靈因著對祂的忠誠而變得瞭亮。這樣,我們就能完成教導和預言的神聖功能,在那值得記念的時刻,不致受到任何責備。──《摩根解經叢書》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認識恩典不但要有實際的經歷,還要常常活在和賜恩的神的交通中,藉戎瘜q使人的靈更甦醒,能以更敏銳的心去領會主所作的,也增添對賜恩的主的瞭解。主自己是常常這樣的活在父的面前,祂雖然為兒子,但還是時刻的藉污咩i,維持氖P父不住的交通。主的禱告生活,實在是吸引扛顳{的心。他們愛慕能像主一樣的活在與神的交通中,他們要求主教導他們禱告。一個活在神面前的人,定然是一個禱告的人。缺少禱告,缺少與神有交通,人的靈一定沉悶,屬靈的感覺就遲鈍。門徒愛慕禱告的要求,正合了主的心意,主也具體的把他們帶進禱告的學習裡。

在禱告中接受在神面前的正確關係

  禱告不單是屬靈的交通,也是神兒女的一種生活內容,它和我們整個人的生活是不能分開的,禱告扶持戍畯怐漸肮﹛A生活也充實了我們的禱告。在生活中,我們經歷了神恩典的工作,也確切的知道我們的缺欠,叫我們在禱告上緊緊的與神結連在一起,使我們懂得我們必須要活在神的心意中,才能顯出神的榮耀。

  主教導門徒禱告,不是給他們一些禱告的話去背誦,像一些基督徒以背「主禱文」來代替禱告。稱為「主禱文」的實在不是主禱告的話,而是主教導門徒在禱告中該有的內容,並且不是要門徒去背這些話,而是透過這些話,讓門徒知道該如何活在神面前,如何去接受與神之間的正確關係。在馬太福音中提到這一段的話,給我們看到有三組的內容,一是神的需要,二是人的需要,三是神所該得扛滿A重點是放在神的身上,叫人學習跟上神的心意。但在路加福音的記載中,雖然字句和馬太所記的意思差不多一樣,但缺了末後的一小段話,就給我們有這樣的領會,是要人實際的學習以神為目的去生活,活出與神之間的正確關係。

認識神的計劃

  禱告一開始,就把人帶入作兒子的地位上,站在兒子的立D上去向父禱告,把神的計劃禱告出來。『願人都尊諈漲W為聖,願諈滌磠偭{,願諈漲捕N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2節)這是神在地上所要作成的事,就是神榮耀的恢復的計劃。我們禱告出神的計劃,神的計劃就成了我們心中的意念,也就成了我們生活的目標與方向。神何等願意在地上尋找到這樣的人,一生是為旬囿滬p劃活式A這樣的禱告,幫助我們去作一個體貼神心意的人。

認識神是供應

  『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3節)這也許和我們的生活不大相符,我們也許並不要為飲食而背上重擔,我們多有隔宿之糧,但是主這樣教導我們,是有祂的定意。人在地上的生活,不能保證一定很安定,不會遇到動亂的局勢。若是我們認定了神是我們的供應,是祂天天把我們的所需賜給我們,不單是在缺乏的日子,祂是我的供應,就是在豐富的日子,我還是看到是祂的手在供應戍琚C我們是這樣禱告,也是這樣的生活,神就成了我的滿足,屬地的事物就不能給我一丁點的影響,不能使我偏離神的計劃。

認識神的權柄

  不饒恕人是會遮斷我們與神的交通的,我們在神面前得赦免,是『以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我們得救是因旨成憛A我們維持與神的交通一定不能帶汐咫瞴C神拯救我們是恩典,我們若不赦免人,就是對賜恩的神的虧欠。人的天性不喜歡赦免虧欠自己的人,但神定規了,我們不赦免人,神也不赦免我們,我們與神之間的交通就中斷,等到我們赦免了人,交通才會恢復。因此,我們沒有權柄不赦免人。透過赦免人,使禱告的人更深刻的認識神的權柄,我們不是根據自己而活,乃是根據神而活,因為我們是神用重價買回來的,祂是我們的權柄。

接受神的管理(保護)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在原意中是『不要帶領我們進入試探』。這話和我們的想法何等不一樣!神不試探人,但祂會領人到試探裡,像主受試探就是聖靈引導的結果。我們不能想像神為甚麼要引領人進入試探,但神看進入試探能使我們在屬靈的經歷上進深,祂就會這樣作。我們不敢信任我們自己,所以主教導我們向父求,『不叫我們遇見試探。』但神看我們進入試探有好處,我們就求神『救我們脫離那惡者。』我們知道自己的愚昧與軟弱,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干預神對我們的安排,我們把自己的缺欠帶到神那裡,並不隱瞞,但是我們接受祂的管理,讓祂自由去作祂所看為好的,我們也相信,在一切的事上,祂是我們的保護。

禱告的實際

  禱告不是一種宗教的儀文,只有外表的形式與活動,而是有裡面的實意的。禱告是人與神的交通,是屬靈的生活,因為神是又真又活的神,一切與祂發生關係的事物都是真實的,所以向神禱告,不是向空氣說話,而是實際的屬靈的生活經歷。神是如何的真實,禱告也是如何的真實。所以主教導門徒禱告的時候,不是只告訴他們該怎麼說話,並且也帶領他們去學習禱告的實際,讓他們知道禱告是從裡面開始,禱告的人存甚麼態度,並且怎樣去禱告。

裡面有需要

  禱告是從人裡面發出來的,人的裡面有了需要,就把這需要帶到神的面前,藉污咩i把它發表出來。因此,禱告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裝模作樣來表示虔誠,而是實實在在的把裡面的感覺說出來,更確切的說,禱告是把裡面的負擔在神面前卸下來。裡面有了需要,就產生了負擔,這負擔如同有重量的東西一樣,壓在人裡面,非要把它卸下來不可,不卸下來就很難受,卸了下來就很輕鬆舒暢。禱告就是這樣從人的裡面開始的,是渴慕神的感覺也好,是仰望神的幫助也好,是為解脫別人的難處也好,這些事情在人裡面形成了負擔,根據這負擔來禱告,禱告就開始得準確了,這樣才是真正的禱告。

  主用一個人在半夜裡去向朋友借餅,來接待客人的比喻,說明了裡面的需要。看見了需要,就引出了禱告。人的難處是看不見需要,看不見需要不等於沒有需要。為甚麼會看不見需要呢?首先就是人閉上了眼睛,甚麼都不要看,這自然就看不見需要了。沉迷在主以外的事物,一心追求屬地的好處,這樣也會看不見需要的。神的兒女看不見需要,那是一種屬靈的病態,並不是一件好事。

認識自己的無有

  『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6節)這是催促禱告的動力。不單是裡面有需要,也認識自己是一無所有,不能解決所需要的,自然就會到神的面前來禱告。不管我們平常怎樣的自以為有,神會藉池藿狶漰畯戔a到一種境地,顯出我們的缺欠,顯出我們的毫無能力,不尋求主的幫助,我們一步也不能再走。也許我們自以為很愛主,很認識主,透過一些試驗,神就顯明我們是落在自欺裡了,我們並沒有真的愛主,只是陶醉在自己的感覺裡,對於偉大榮耀的神,就我們所知道的一點,在祂的豐滿裡面簡直是微不足道。

  看見了需要,也知道自己一無所有,真正的禱告就來了。禱告的實意就是承認我們需要神,承認我們一無所有,無可恃,也無可靠,就是站到神的一邊來,支取祂的豐富,就是支取祂一切的所有。這就是禱告。

要具體的迫切求

  禱告是人在神面前說出自己裡面的需要,也承認自己的無有,仰望神來作他的滿足。在這一種的心情裡禱告,十分自然的就會『情詞迫切的直求』(8節),這樣的禱告,一定得旬囿熊社部A因為都是真摯的話,沒有任何的做作與虛浮,是甚麼就說甚麼,沒有加添甚麼誇飾。

  人的愚昧常在禱告中顯出來,他們以為話多了就蒙垂聽,話多了也可以表明自己的屬靈,所以不少人的禱告是大篇的道理,但都是虛浮的話,是說給人聽的話。聖經中所記錄下來的禱告,都是短而切實的,是迫切而不虛泛的,是言中有物把裡面的負擔卸下來。神應允這樣的禱告,因為神所要的是真摯。那人向朋友所說的若不是情詞迫切,他所說的一切定然是落空。人的禱告若不是切實真摯,自己都不受感動,怎能叫神受感動呢?主透過禱告的學習,叫我們活在真實裡,脫離人的浮誇,這才是真的禱告。

享用禱告的權利

  禱告不是儀文,禱告是一個屬靈的權利,透過禱告可以享用神的所有,支取神的豐富。神不喜歡人把屬靈的事變作外表的虛儀,主在地上時,嚴厲的責備法利賽人假冒為善,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把屬靈的事當作敬虔的外表,作給人看。當時人都在這種風氣中活式A但是主不要門徒跟隨這風氣,祂要把他們帶回禱告的實際裡,去享受禱告,去享用神,讓他們真知道,禱告是神賜給人的屬靈權利,叫他們寶貴這權利。

蒙應允的應許

  禱告既是一個屬靈的權利,它就一定有享用的效果。事實上,每一個真正禱告的人,都享用了禱告的果效。禱告所以有果效,因為神對禱告有應許,照有o應許去禱告的,就得旬囿熊社部C禱告蒙應允不是人的一廂情願,而是神的應許。神應許了,人禱告了,禱告就蒙了應允,這是人與神合作的結果。禱告所以不是宗教儀文,而是實際的屬靈經歷,原因就在神對禱告有應許。

  神的應許是甚麼呢?簡單的一句話說,就是人必須要禱告,照污咩i的實意去禱告,這樣去禱告了,就蒙神的應允。主的話說得太清楚不過了,『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式A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910節)蒙應允的關鍵,全在人去禱告,禱告了,就得池酗飽C人的難處就在不願意禱告,不肯去禱告,他們不認識禱告是取用神的權利。不肯禱告的人就得不池酗飽A因為他們不愛慕去享用神,所以就不樂意去禱告。神不勉強人一定要去享用祂,人不禱告,就得不池酗飽A經歷不到神的寶貴,這是人的損失。主的話很清楚明白,祂要人作一個禱告的人,切實的活在與神的交通中,也實在的享用到神的豐富。人只要禱告,就得旬囿熊社部A這是神的應許。

神在等候賞賜尋求祂的人

  人因為拜慣了偶像,因此對神就有了誤解,以為神是高高在上,威嚴十足,是人不可親近的,只可以向祂叩拜,苦苦的向祂哀求,祂才肯高抬貴手來施恩。這種想法全錯了,神不是這樣的神。在神造人的時候,神的心意是把祂的所有都給人。人墮落了,神就來恢復,神把人恢復的心意,仍然是為了要把祂的所有給人。人在祂的面前,雖然有許多的變遷,但神對人的心意沒有改變,還是要把祂的所有給人。在禱告得答應的應許上,神就是向人啟示祂這樣的心意,神十分願意看到,人能得糸╮C

  神願意人得糸◥漱葽N,在主的話中顯露無遺。『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n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1113節)墮落了的人,向兒女所表現的都是善意,都會把好的給兒女,這一點心情,每一個人都能領會。我們必須記得,我們是站在作兒子的地位,向天上的父禱告。兒子本來就是承受產業的人,父承認我們是兒子,祂不會留下好處不給我們,祂是在等候賞賜給那些尋找祂的人。藉次t靈,把生命給他們,把豐富給他們,把祂的所有也給尋求祂的人,就是把祂的自己整個的給人。神存有o樣的心意等候人,禱告就把神的心意作成在人的身上。

在甦醒的靈中認識主

  禱告使人的靈甦醒,不禱告的人的靈就昏暗,靈裡昏暗的人看不見主,也不領會神手所作的工。靈裡的昏暗使人產生不信的惡心。主趕出了一個叫人啞吧的鬼,在人的中間就引起一些議論,有人因此而希奇神的作為,但也有人因此生發更厲害的頂撞,說主是『靠旭迨別西卜趕鬼』。這些不同的反應,是基於靈裡不同的光景而發生的,甦醒的人看見主,昏暗的人拒絕主。維持靈裡的甦醒,是跟從主的人所該特別留心的。

主的所作引出了主的所是

  主在地上的所作顯在眾人眼前的時候,自然的就引出了主是誰的問題。這個問題在門徒中間早已成為過去,但在眾人的心中還是不夠明朗,因為這些人沒有常常親近主。人的靈若是甦醒,看見了主所作,就會認識主所是。人的裡面存忖ㄚH,他還是可以看見神蹟,但卻看不見神。有人要求更多的神蹟來印證主的所是,這是出於人的好奇,再多看見神蹟,還是不會認識主的權柄。

  主用自相殘殺的比喻來開導這些愚頑的人,讓他們透過看見主所作的去認識神的權柄,認識神是至高的主。人的靈不甦醒,實在沒有辦法認識主。

人不甦醒只有帶來更深的墮落

  主說完了這相殘的比喻和強者得勝的比喻以後,很嚴肅的向眾人發出了一個警告,『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不與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23節)主讓人看見,必須要站在主的一邊,承認祂,接受祂,也跟從祂,不然就是站在對付主的那一邊。在神以外沒有別的神,只有魔鬼,不站在神的一邊,就是站在鬼的一邊。主來就是要除滅鬼,主的所作就顯明主的所是,看見主的所作,就該選擇站在主的一邊,因為主的所作是把人從鬼的轄制中釋放出來,叫人享用靈裡的自由。

  宗教的意識是魔鬼綑綁人的一種方法,叫人在自定的敬虔的標準下,自己欺哄自己,人也恃扣v教的外貌去拒絕賜人生命的主。主再用戌簸郊h而復返的比方,提醒人別落在自欺的圈套裡,宗教意識所作成的敬虔,在人的裡面仍是一片屬靈的空白,因為沒有主,這敬虔還是出於人的自己。人因這個空白的敬虔而沾沾自喜,結果只是落在更深的愁苦裡。人若不接受主,始終是活在鬼的權柄下,所分別的只是一個鬼的轄制,還是七個更惡的鬼的轄制。鬼所作的是轄制,主所作的是釋放,從主所作的去認識主所是,要接受主的所是來救自己脫離更深往下落。

真正得戎D的路

  『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諨L的和乳養諈漲竟痐F。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2728節)主所作的和主所說的,使這個女人心裡發生了羨慕,可是這羨慕的原因不完全對,她只看見主耶穌是個不平常的人,她所看見的只是人的榮耀與稱讚,她看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外面的關係。這不光是這一個女人的缺欠,也是所有的人的缺欠。人喜歡看外面的關係,但主卻是注意人裡面對神的順服。主給人指出,真正叫人在神面前蒙福的路,是切實的遵守神的道。

  遵守神的道就是人的所作和所說的一切,都是根據神的所說。這是順服,是無條件的接受神的權柄,是人在神面前恢復失去的榮耀的路,是切實的脫離人的自己的學習和操練。人的難處是不肯真實的承認神的話的至高的地位,忽略了神的話就是表明神自己的事實,總喜歡以人的理或多或少的代替神的話。事實上,人的理的出發點是在維護人的自己,也許是自己的經濟利益,也許是自己的習慣與舒適,也許是人的自尊。不管人的理是如何的美麗,不遵行神的道就是關閉了蒙福的門。不在神的話中行走就不能蒙受神更大的祝福。

人裡面的閉塞需要救贖

  人為戌n奇而求看神蹟,神不滿足人的好奇,因為神蹟若不引進神自己,神蹟便變得毫無意義。人的裡面閉塞了,看了神蹟也沒有解決人裡面的問題,必須是看見了主,人的裡面才會明亮。所以主說,『這個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怎樣為尼尼微人成為神蹟,人子也要照樣為這世代的人成為神蹟。』(2930節)人的裡面充滿了邪惡,看不見主,主要把他們帶回神的光中,脫離死蔭的黑暗。主隱約的指出,祂要被釘死十字架上,像約拿三天三夜在魚腹裡一樣,埋葬在地裡頭,然後復活,為這世代作成救恩,成為這世代的神蹟。人裡面的閉塞需要救贖來解開,也只有救贖才能解決人裡面的黑暗。救贖是這世代所真正需要的神蹟,是人轉回歸向神的唯一方法。

  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所以不肯付代價去尋求救恩,他們在各方面去尋求自己的滿足,卻不肯到主面前去接受救恩中的喜樂。主把祂自己顯明在人面前,人裡面的黑暗叫他們拒絕。主很嚴肅的宣告,『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31節)南方女王風聞神給所羅門有智慧,她走過千山萬水來見所羅門,她不辭勞苦的去追尋神給人的話,因為她也需要得聽神的話。人看見了主的所作,而不去追尋主的所是,拒絕來到他們中間的主,只好等候審判裡的定罪。

  人不接受神的權柄,所以不肯悔改接受主。神的權柄在主的所作中顯出來,人裡面的黑暗,叫人只覺得新奇,而看不見神的權柄。『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32節)人心的剛硬叫人不願接受神的權柄,也不肯接受神的權柄,在審判的時候只好等候定罪。

要活在光裡

  南方女王和尼尼微人,在猶太人眼中都是不蒙神憐憫的外邦人,但是神的話一給他們光照,他們都接受了神的權柄。神讓主耶穌作人的光,在世界中顯出光照,正如人點燈是要照明進來的人,使他們得見亮光。神既不是把光放在遮蔽的地方,而是明明的放在人的眼前,能不能接受光照,問題全發生在人的身上,人若是摀住眼睛,他雖在極強烈的光中,他仍是把自己留在黑暗中,看不到事物。

  人要活在光裡,裡面的光才不會黑暗。『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裡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無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燈的明光照亮你。』(3436節)主自己是人的光,裡面要有光,必須眼睛不偏離主,看見主和主的權柄,裡面就有了光。神給人的光照是肯定的,人若心裡剛硬,因戌菑v的生活習慣,宗教的知識,和屬地的智慧,拒絕神的光照,裡面的光定規是黑暗的。我們所看見的是人,是自己,而看不見主,沒有因主所作的而認識主,裡面的光就黑暗了。主提醒人要省察,叫人的眼睛看見主,保持自己活在光的照明中。

必須先注意裡面的實際

  人的毛病就在只注重外表,只留心作給人看的,卻不注意裡面的實際,古今中外都是一樣,這該是出自討人喜悅的心思,而缺少討神喜悅的策勵。正在主講說裡面的光的時候,有法利賽人請主同他喫飯,他看見主沒有按照猶太教的傳統習慣,在飯前洗手,他心裡就過不去。『主對他說,如今你們法利賽人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裡面卻滿了勒索和邪惡。無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裡面麼?只要把裡面的施捨給人,凡事於你們就都潔淨了。』(3941節)主說這話,把人的觀點扭轉過來。祂要人先注意裡面的實際,因為神是鑒察人心的主,只有外面的造作是不算數的,先是裡面的要對。若外面的對了,裡面的不對,仍然是不對。

  人就是喜歡以外面的東西去代替裡面所該有的,多少稱為基督徒的人,注意人的穿戴過於人的敬虔,學戎@人先敬羅衣後敬人的歪風氣。人也以基督教外面組織上的聯合去代替裡面生命上的合一,儘管彼此間有勾心籵云漕ヾA表面上還裝作一團和氣。注意了聚會敬拜求美求好的安排,卻不留心照戎D的心意去事奉,到處都顯露出以外面的代替裡面的,甚至是只有外面的,而沒有裡面所該有的。讓主的光照到我們裡面去,叫我們學習先留心裡面的實際。

先有裡面的,再要有外面的。

  先要有裡面的實際,裡面的對了,外面的就對,裡面的不對,外面的再好,仍然是不對。主說這些話,並不是叫人忽略外面的,而是叫人先要有裡面的,然後再要有外面的。『你們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並各樣菜蔬獻上十分之一,那公義和愛神的事,反倒不行了。這原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42節)先要有裡面的,再要有外面的,有裡也要有外,這才是完整的。事實上,真正有裡面的,自然就流露在外面,不能流露在外面的,裡面該有的恐怕是並不真實的。

  先是裡面,後是外面,這個次序不能亂,有裡也要有外,表裡是一致的。在神兒女們中間,為氖X頭真理的實行,長久以來都有扛局蛂A有的主張只要裡面蒙頭,守汛暔F的次序就夠了,不必在外面也蒙頭。有的主張說,真正的蒙頭是裡面有蒙頭的實意,外面也該有蒙頭的記號。裡面蒙頭是最主要的,裡面不蒙頭,外面蒙了,那一點意思都沒有,落得個在假冒為善裡。裡面真正的蒙了頭,外面的蒙頭就真正的美極了。在基督教裡,越來越多人教導信徒去作外表的敬拜,注重事奉活動的外貌,此風實在不可長。在同一個原則上,主責備法利賽人很嚴厲。『因為你們喜愛會堂裡的首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你們的安。……你們如同不顯露的墳墓,走在上面的人並不知道。』(4344節)同一件事,在馬太福音的記載中更嚴厲,主說這些如同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是死人的骨頭。沒有裡面的實際,外面的再好也是死亡的事物。

不要走在對付神的路上

  當主在指出法利賽人的愚昧的時候,有律法師不服主的講論,說主糟蹋了他們。但是主也指出他們比法利賽人更差勁,他們不止更注意外表,修造他們祖宗所殺的先知的墳墓,更嚴重的是他們『把難擔的擔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個指頭都不肯動。』(46節)他們也『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52節)這些教法師只會向人說,自己卻不作。會說卻不照扣珨〞爾雈h活,主清楚的指明,這一種情形,實際上就是對付主,阻擋人去認識神的話,不叫人去享用主。歷世以來,抵擋神最嚴重的就是這一類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為,全都產生出對付神的效果。(參53節)

  真正跟隨主的人,是不能停留在只有屬靈的知識上的。有知識而不實際活出來,或者根本就改變神的話,使尋找神的人迷途,都是被主稱作有禍的,因為他們是在敵擋神的路上,雖然他們掛上基督教的領袖的名稱,但事實上這些人所行的事,正是與神的心意相反。不要走在對付神的路上,無條件的述說神的話,也無條件的活出神的話,與神的兒女們一同去活,實際地去活,付代價的去活,這樣才是走在蒙福的路上。主自己就是這樣的走過,清心愛主的人也該是這樣的走上去。── 王國顯《配得那世界的人──路加福音讀經劄記》

 

 

 禱告應注意的四件事    石新我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

 

    你看這節聖經多奇妙?「主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句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祂的門徒。』我們知道,主耶穌在世不只是禱告,也是講道;不止是講道,也是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可是從來沒有一次,主耶穌講道完了,有個門徒對祂說:「求主教導我們講道」;也沒有一次祂醫病完了,趕鬼完了,叫死人復活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獨有一次祂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即刻有個門徒對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這門徒究竟為了什麼感動?為什麼他見主禱告完了,立刻求主教導他禱告呢?你知道當一個人五體投地,伏在地上禱告,他感動力較比一位大奮興家講道,在與主發生密切交通過的信徒心裡大得多;講道、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果然是感動人的事,但在一個與主發生過密切交通的信徒心中,禱告的價值比任何都大!

    記得十餘年前,記者初任傳道之時,有一次住在一位先進同工家裡,他是一位報紙的主筆,不但屬靈知識豐富,連世界知識也很淵博;我們每次見面,他議論風生,所有佈道家、奮興家、神學家都在他無情的舌頭下苛刻地被批評過,有的受了他的贊許,有的卻受了他的批評。一連數日,記者像在參加神學研究會,孰是孰非,誰長誰短,得了不少真理知識,頭腦裡增長了不少見聞,可是內心總覺不過如此。

    從街上買物回來,經過他辦公室的門口,記者照例輕輕拍門,等待他來開,誰知等了數分鐘還寂無人聲,就從門縫往裡探看,那知他正伏地懇切禱告;記者心裡大受感動!從此以後用另一種眼光對待他,知道他不僅是知識淵博,而且,也非常注重禱告。

    過了十年以後,又在另一場合見面,他還是以老前輩自居,對於記者的講道法有許多指摘,但記者心裡暗忖,你雖然懂得那麼多;但生命如何?卻是個疑問。因為素來見他說話太多之故,有一天早晨,東方還未發白,記者從床上起來,突然聽見隔房他七歲的小孩喊叫,而且哭得很傷心,似乎是因為看不到他的爸爸。記者即刻移步前往察看,他的寢室隙縫中有燈光射出,往裡觀看時,見他伏在地

板懇切禱告,記者大受感動,從此更知道他不但有屬地的知識,也有屬天的生命;不但懂得人的是非長短好歹;也懂得神的慈愛,憐憫恩惠!

    可見禱告是何等寶貴和有價值的一回事!一個會禱告的信徒,表明他懂得屬靈的秘密,支取屬天的豐富,使他生命能蓬蓬勃勃,不停往上發展。尤其是傳道人,他能抓住這個秘訣,不斷地禱告,自然有奮興教會、拯救罪人的能力。看教會古今名流,路得馬丁、魏特科、莫勒、司布真、芬尼、宣信、戴德生、李叔青、宋街節等,無一不是禱告的偉人。

    現在我們要看路加福音一章12節,所啟示給我們看見禱告應注意的四件事:

    一 、壽告的地方:「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果然可以「隨時隨地多方禱告」,但能找到一個合宜安靜地方,自然更好。看聖經中像亞伯拉罕、摩西、大衛、以利亞、主耶穌、保羅等,都有他們禱告的地方。摩西在米甸和西乃,以利亞在何烈山,主耶穌在黑門山,曠野,和客西馬尼,保羅在亞拉伯等等。許多信徒常覺得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禱告,尤其是在都市煩囂的所在,屋宇狹窄的家庭,因著事務紛紜,孩子們叫囂,令一個父親或母親不能好好地禱告,這實在是一種困難。但一個要禱告的信徒,他總能找出辦法,至少可以到禮拜堂、聚會所禱告;在家裡也可抽些時間,關上門,獨自屏息靜氣與暗中的父談話。

    住在小城市或鄉間的信徒或傳道人,隨時可到田野、荒地、山上、林中,都是禱告的所在。如果還說沒有地方,這不但是欺騙人,也是欺騙自己了。

    尤其是傳道人,初到一處能先找到一個禱告地方,每天按時前住禱告,其屬靈成功可操勝算。

    記者目前接到一位元同工的信,他剛從都市到一鄉間休息,信上首先提到一件事,即在曠野一斜坡上找到一片草地,在那裡築了祭壇,預備每天在那裡與神交通。他的心似乎有了寄託,屬靈上有了保障,預備不久重上工廠為主作見證,他的成功是可以預見的,因為他已經抓住這屬靈的秘訣。

    許多時候實在不是沒有地方,乃是沒有一顆要禱告的心,地方是一定會有的。記得在重慶時,一位靈力充沛的老牧師,一次帶記者至一防空壕參觀,我們從前面進去,裡面陰暗無光,再從後面出來,我不知他的用意何在?後來他停步在斜坡上,用炯炯雙目,注視記者說:「三個月以前,我在這洞裡三天三夜,禁食禱告,後來舉行一次夏令會,許多信徒因此得了復興,現在都在山下為主作證?」記者聽見這消息大受感動,知道這位老牧師有他的屬靈秘訣。

    我們如果要我們的工作見到屬靈果效,找一個禱告的地方實在非常要緊,神預備了大地,隨處都給我們禱告的所在,曠野、海邊,山上、林中、屋內,俯舍皆是;只要我們肯跪下,哪裡不是禱告的所在呢?

    二、禱告的責任:禱告須負責任。「主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接著就說:「禱告完了。」禱告要禱告到完,禱告到通,禱告到透;不要禱告到一半,或三分之一,或十分之七。許多時候,我們的靈裡負擔還沒有去掉,我們就不禱告了。我們常常欠禱告的債,早晨不禱告,等到中午—甲午又不禱告,等到晚上,晚上身體疲倦了,又等到明天。一次又一次,一天過一天地拖延下去,直到與神的交通斷絕。後來要生一次病,受一次打擊,再向神認罪,求神饒恕;才把與神的交通恢復過來。

    當記者在上海時,有一姐妹對記者談起她的屬靈秘訣,她說近年來在神前定規做二件事,即「每早晨從床上起來,若不禱告就不開門;若不讀經就不吃飯。」記者曾用心察看她個人靈性生命,及家庭一般生活,覺得她那種敬虔、喜樂、愛主,及夫婦之間、母女之間、主僕之間所有情形,都與主的真理融合無間,這實在是她不禱告不開門,不讀經不吃飯,那種屬靈秘訣所得的福份。

    許多信徒不是不禱告,乃是不按著靈裡所有負擔去禱告,普通信徒他的禱告負擔須半小時或一刻鐘始能完畢,往往禱告到十分鐘或五分鐘就停止了,其餘留待以後禱告。誰知這麼一耽擱,既把神的事阻滯,自己的內心也忐忑不安,所以生活住往失敗。如果信徒能把這種錯誤糾正過來,他或她的屬靈光景必會好轉。

    記者一次在南方講這篇關於禱告的真理,因著聖靈感動,大聲疾呼地說:「許多信徒內心不安,生活失敗,見證沒有力量,是因為欠禱告的債,在禱告上虧欠了神的榮耀,沒有按著聖靈所賦予的負擔禱告到完,禱告到通,禱告到透。」過了幾天,有一姐妹來見我,她說:「自從那天聽見這篇禱告的真理以後,每天提早起身,先把心中要禱告的事都禱告完了,後來再去做別的事情,因之靈裡既輕快舒適,生活上也容易得勝,而了真實的釋放。」

    許多信徒的毛病和這位姐妹一樣,如果能像她這樣立志靠主早起,每晨先把應該禱告的事一一都禱告過,那麼她的屬靈光景定會因之好轉。讀者們如果不信,可以實行一試。

    傳道人更是如此,工作無力,生活失敗,多數毛病出在禱告的疏忽。我們知道路得馬丁,每天必須有三小時禱告,工作愈忙,他的禱告就愈多,這是他的屬靈秘訣。芬尼、司布真何獨不然,他們同樣說:「甚麼時候禱告減少了,工作的能力也就減少了。」可見禱告與工作並重,一個人不能不吃飯去工作,同樣,傳道人不能不禱告去傳道;不吃飯,工作能力一定減少,不禱告,傳道能力也一定減少。屬靈工作絕對不能投機取巧,像世界上經商買賣一樣,因為神從來不會上人的當,像商人上人的當一般。傳道要有能力,必須出足禱告代價,否則,失敗是必然的。

    可惜,今天有的傳道人,已經走上一條錯誤道路,用自己自認聰明方法,去博取聽眾的歡心,好像一般演戲劇的角色,去博取觀眾的歡心一樣。這種掩耳盜鈴的作風,獲得人們暫時的稱讚,卻缺乏永遠屬靈的價值。只有肯禱告,在神前對付的傳道工作,在永世裡才是金銀寶石的工作。

    三、禱告的時候:那個門徒立謝求主耶穌教導他們以後,主耶穌即刻就說,「我們禱告的時候……,」禱告有禱告的時候,許多信徒辦公有辦公的時候,吃飯有吃飯的時候,休息有休息的時候,可是禱告沒有時候,碰得巧就禱告,碰不巧就不禱告;有時候就禱告,沒有時候就不禱告。靈命豈能不枯萎?生活能不失敗?工作豈能有結果呢?

    我們看使徒時代的教會蓮蓬勃勃,豈是偶然的麼?他們能行神蹟,見異象,豈是沒有原因的麼?「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徒三1)他們每天申初都上聖殿去禱告,不只一禮拜參加一次禱告會。也許有的信徒因此藉口要說:「他們是使徒,是傳道人,當然每天要上聖殿禱告,我們平信徒卻不用那麼多禱告。」請再看(行傳十30)讓我們聽聽這位外邦百夫長哥尼流的見證,他怎麼會見到異象的?他說:「前四天,這個時候,我在家中守著申初的禱告……,」可見使徒時代的教會,所以蓮蓬勃勃,不但傳道的使徒們每天有一定時候禱告,就是平信徒每天也有一定時間禱告,因此神蹟奇事隨著他們,得救人數天天加增。

    在舊約中,神除命定以色列人,每年要守七節及獻五祭以外,其他在國勢衰落、經濟枯竭的時候,祂亦命令祂他的百姓「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招聚長老和國中一切居民到耶和華——你們神的殿,向耶和華哀求。」(珥一14)今天國家的危險,經濟的窮困,教會在此時應當振臂而起,為國家、同胞、教會,懇切呼籲;使能化干戈為玉帛,出水火登衽席。兩次世界大戰過去,歷史告訴我們,第一次美國所有轉機,第二次英國所得幫助,都是因全國上下禁食呼求主所生的效果。

    教會及信徒個人方面,沒有一個地方教會,每天定規一個時候禱告,不得神賜福的。記者在內地工作八年中,常留意教會情形,有的教會雖在恩賜上佔便宜,在工人方面所有能力,會蓬勃一時,可是等到恩賜衰落,工人離開以後,屬靈光景一落千丈,人數亦逐漸減少;反之,有的教會恩賜上雖不及別人,工人亦很缺少,但因每早的禱告會,使屬靈生命蓮蓬勃勃,得救人數亦日有加增;可見教會多有定時禱告的好處。

    信徒個人方面,有的雖然在復興之後熱到沸點,一禱告就是數小時,可是因「一曝十寒」,缺乏琱[定時的禱告,所以跌倒以後常是不可收拾。可見信徒每天有定時,有規例的禱告之緊要。

  四、禱告的說話:主耶穌怎樣教導祂的門徒?「你們禱告時候,『要說』……:」許多信徒低下頭來,可是不說;別人禱告得頂起勁,他卻在那裡打盹,有的人想「我是心裡默禱,所以不出聲音。」但撒母耳記上第一章告訴我們,哈拿心中默禱,「也」動嘴唇,不是連嘴唇也不動的。

    記者一次會到北方,禮拜以後參加一特別禱告會,那位主領的先生宣佈禱告的事情以後,大家低頭閉目,等了數分鐘,竟然沒有一個人開口,後來主領的人說:「阿們。」大家也說:「阿們。」就散了會。記者感覺非常希奇,禱告會竟然不禱告,而「阿們」散會,這豈不是笑話麼?我想許多人都是如此,他們也有他們的解釋,以為主耶穌已經講過,「你們所要的,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參看

太六8),所以不用開口禱告;哪知道這是撒旦欺騙人、壓迫信徒的靈的一種方法。因為主耶穌在這裡是講到信徒不必為生活憂慮說的,不是一切事情不需要開口禱告了。否則其他地方,祂為甚麼常常勉勵門徒禱告呢?有的信徒想,我是靈裡與主相交,雖然有時我仍可以用靈禱告與神交通,但不是叫我們因之懶惰,而不負責任禱告。

    有的人一味在禱告時唱「哈利路亞」,這與主心交是好,但不能每次都是如此。特別在撒旦攻擊最厲害時,我們要儆醒剛強,大聲疾呼地反對牠,並懇切求神加給我們力量,如主耶穌在客西馬尼禱告一般。

    如果禱告的時候,我們不開口向神說話,好像一個孩子受了鄰童的欺侮,跪到父親跟前只顧哭喊,不對父親說明他所受的委曲,你看他父親摸不著他痛哭的緣由,豈不更加著急麼?他或肚餓,或受人欺侮,應該清楚向他父親訴說,然後他父親才能按照他的需要為他解決,否則,悶在心裡,不把所有事情說出來,他父親是愛莫能助的。

    主耶穌對瞎子巴底買的問題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他對巴底買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他說:「主啊!我要能看見」。(路十八41),難道主不知道他是要看見麼?主當然知道,但祂藉此教訓我們,我們自己能作的,祂不願意代替我們,使我們懶惰。

    如果一個人連禱告都不肯開口,你想他是多麼懶惰呢?記得兩年前在內地,碰見一位曾經在山西傳道多年的西國教士,一次,她對記者述說她個人的見證。她說:「我以前不知道開口禱告的重要,以為萬事主都知道,所以窮到生病無錢住醫院,身上只有一條褲子,洗了就睡一天;後來有一次出外傳福音,神突然給我一個啟示,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四2)這個啟示改變了我的人生,從此以後,我什麼事情都禱告。感謝神!自此以後沒有缺乏」。是的,許多信徒失掉祝福,是因為應該禱告的事情不禱告,把事情悶在心裡,不向神清楚訴說,所以得不著神的賜福!

  結論:我們已經看見禱告與信徒或傳道人屬靈生命、物質生活的關係,雖然這是很熟的題目,但是許多信徒或傳道人的失敗,原因都起源於忽略禱告,或少禱告、不禱告。當然我們都能從心裡說:「阿們」,可是禱告的地方,禱告的負擔,禱告的時候,禱告的說話,我們得自己負責去找、去想、去定、去做;沒有什麼人可以代替我們的。道理不過是指引我們一條路,走在上面還得自己舉步,不

然永遠達不到目的。

    願主賜福,並光照每位讀者。這是神自己的話,求神吸引找們,進到施恩寶座前,蒙恩惠,得憐恤,作我們隨時的幫助;榮耀祂自己的名,阿們。

 

禱告的方法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

 

    「主啊,求禰教導我們禱告!」

    禱告是生活與信仰之中心。如果信仰不與生活合而為一,就沒有什麼價值。禱告是要接觸我們生命的源頭,尋求安慰與心安理得。

    正如一位大詩人說的,人生只是一個學習禱告的機會,是靈魂最高的冒險,也是最精微的藝術。學習禱告,也就是學習如何生活,發掘人生的意義。

    有一次耶穌基督的門徒聽見耶穌在禱告,他們感覺自己不懂禱告的方法,所以就求耶穌教他們,耶穌的回答便是那簡短而偉大的「主禱文」,如此虔敬,如此深入。

    最近有人寫信給我說:「在我自己遭遇困難重重的時候,旁人把心頭的擔子加在我身上,我希望從禱告中,慢慢克服種種困難,可是人家說我禱告的方法不對。有一位很虔誠的朋友說,我根本不用為這事禱告,因為神早就知道。另外一個朋友說,我禱告的方法不科學,因為我只是把許多肯定的話一再重複而已。還有一位朋友對我說,只要把問題在禱告中提一次,以後就不要管了。可是聖經中卻說『不住禱告』,我究竟該怎麼辦呢?有許多事我都不懂,可是我的負擔很沉重,我有極大的需要,你能指引我正確的禱告方法嗎?」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分析禱告,而是禱告。同時,我們如果深深關切旁人,便不該忘了他。不過我們也不該為此而煩惱,因而使靈性疲乏。

    有一種人以不虔敬的態度去追尋神,他那種渴望的禱告本身就是一種失敗。像詩篇第廿三篇那樣的禱告,全是許多肯定的詞句,充滿智慧,也很有幫助,為什麼要說他「太科學」呢?

    禱告不是出於一種衝動,應該像呼吸一樣的自然,不過這也不是一種應該學習才會熟練的技術。西班牙有位坦利沙先生( Theresa),據說會花了十八年的時間來學習禱告,我們不能希望在一天或一年中學會。

    我們都需要禱告,隨時隨地都需要。假使我們要真正瞭解人生,過得勝的生活,一定要深信,我們的心可以同聖靈相接。我們要為自己禱告,把自己的生活湊合起來,放在神前面,在祂面前把事情想通,承認自己的錯誤、愚蠢、罪。這不一定是病態的呻吟,但必須誠懇、坦率、不掩飾、不推拖,要輕鬆、實在、堅決、把緊張的情緒放鬆。要體念,假使按照神的愛和旨意,建立自己生活的準則,然後很堅決地照著做去,我們的生活將有如何的改變?並不只是很茫然地決定,要生活得好些,工作得好些,而是要選定一個特殊的目標,照著去做。懇求、沉思,仰望,都受影響。還要自我檢討;心懷誠實,同神懇談,就如同朋友或父親一樣。只要我們能突破孤獨、羞怯、恐懼等等阻礙,那麼獨自禱告,或在一群人中間禱告都可以。對神應有敬畏之心,但不應該存恐懼之心,因為神是我們的希望和歸宿。

    只有神永遠慈愛,也關心我們。祂緊貼著我們的心,我們無時無刻不靠著祂。不管人生如何短暫,如何黯淡,與神同活,活在祂的懷抱裡,才能完全懂得生命的意義。

    以上說的不是狂熱的話,而是平易的道理。我們接近神是向最高當局接受指示和命令,也是為了獲得安慰。安慰比哀悼好,因安慰是一種力量,一種體貼。也只有神真正認識我們,瞭解我們。

    詩人羅威爾( Amy Lowell)老年時,朋友大半分散,會說:「我從神那裡得到極大安慰。」即使是我們的朋友也不會全部瞭解我們,因為連我們自己也並不瞭解自己。禱告可以驅除可怕的孤單。

    我們也應該為旁人,特別是我們的仇敵,或我們不喜歡的人禱告。因為這樣一來,我們絕不是他們的仇敵,因而最後他們也不再是我們的仇敵。我們總不會一面為一個人禱告,而心中卻仍恨他。不管是為朋友或仇敵禱告,不要說「神祝福某某」就完了,要懷著敬意,想像旁人的長處、短處、愛與憐憫,然後在禱告中把那個人高舉,把他放在高處,加以祝福。英國詩人丁尼遜( Alfrea Tennyson )會說:「禱告所能成全的要比世人所想像的多。」我們為旁人禱告,能醫治對方的病,也醫好我的病。

    最高明的禱告,往往只是一段深深的靜默,不求什麼,只是聽。不是聽我們自己話語的回聲,而是我們不能拒絕的那一位神的回聲。

    假使我們不知道如何聆聽回聲,那麼又為什麼禱告呢?聰明的詩篇作者說過:「我要聽主的話。」我們學會了真正的禱告,就一定會像古人那樣聆聽。

    「主啊!求你教導我們禱告。」這樣,我們在離開世界時,不會覺得自己好像從來沒有好好活過。

 

   求主教導我們禱告    李耀先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2

 

    我們都知道禱告的生活,對基督徒的生命是極為重要的。讀路加福音十一章一節的記載:「耶穌……禱告」,如果你知道耶穌是誰,你就會覺得這句話的分量是重的。而且就會明白禱告關係著我們的生命,是何等重要!耶穌是神的兒子,道成肉身,披上人的身體,成為人子,當他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尚且借著禱告與神交通,借著禱告來仰望神,借著禱告從神那裡支取能力。我們是誰?不過是一個人,是一個平凡的人,且是個罪人。但感謝主,我們能夠在耶穌基督的裡面,得著禱告的權柄,我們怎能不珍惜這份的福氣呢?

    我們雖然不知道這位門徒與主相處多久的時間,但是有一件事叫他羡慕的,也是深深地抓住他,就是主耶穌的禱告。他看主耶穌基督行神蹟,行異能,講道充滿了能力,話語中充滿了天上權柄,他思想追尋這能力從何處而來,最後終於發現了,耶穌行的一切大事,與祂禱告生活是不能分開的。所以當主耶穌禱告完了,他就求主耶穌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假若是你在神面前祈求,也許會

向祂求告說:「主阿,求禰給我們能力,使我能行神蹟。主阿,求禰給我們像所羅門一樣的智慧,使我能夠解經,有講道的恩賜,使多人受感動,使罪人能悔改。主啊,求禰給我這個,給我那個……」但這門徒卻求主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這位門徒是出於智慧,和經過多時的觀察;心中有所領悟才發出這個請求。他深深知道只要禱告,甚麼事情就可以解決了。許多時候我們工作不能展開,生活沒有能力,讀經沒有亮光,我們所欠缺的就是禱告。我們今天真該像這門徒一樣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這位門徒所以能發出這一請求,是因他深深地受了兩方面的領悟:

 

一 、主的吸引激勵

    主的禱告吸引激勵了他。當這門徒與主耶穌在一起的時候,經常過著禱告的生活,無論是與主一起禱告或是獨自禱告,他心中總覺得主的禱告是那樣地完美,有能力充滿了生氣,活潑,而自己禱告就不是這樣,所以叫他心中羡慕,因而向主呼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加受靈啟示記載主禱告事蹟很簡短,為要叫我們看見,吸引門徒的不是主禱告的特別姿態,也不是動人的聲調,更不是優美的措詞,乃是主對天父的敬虔與親密的交通。從路加所記載主禱告的榜樣,只有一句話:「禱告完了」,這並非例行禱告完結的意思,乃是說明主禱告是通了、透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了神的旨意,然後才起來。而我們禱告常不是這樣,跪下禱告是多少事情,起來還帶著多少事情,原封不動。其次主禱告發出極大的效果吸引門徒的心,主沒有禱告之前是一個樣子,經過禱告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沒有禱告是一種環境,主禱告完了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沒有禱告是一種環境,主禱告完了變成另一種環境。我們從約翰福音十一章看見這個真理,當主耶穌來到拉撒路的墓前,拉撒路在墳墓裡死了,但主禱告之後呼喊,拉撒路就從墓中出來了,原來的環境是死的、臭的、爛的,主一禱告,整個環境就不同,完全改變了。主耶穌禱告有這麼大的果效,所以門徒的心被吸引要學耶穌的禱告,說:「主啊!求禰教導我們禱告。好讓我們的禱告能與禰一樣,求主將禱告的秘訣告訴我們,好讓我們能進入禱告的靈裡去,好使我們的禱告與禰一樣有能力。」

  

二、認識自己的軟弱

    門徒深深認識自己軟弱。我們的軟弱是多方面的,尤其在禱告上特別軟弱,我們禱告的知識多,而禱告的經驗卻少,所以知識與經驗有極大的距離,門徒看見主的禱告,比較自己的禱告,真有天壤之別。

    在路加福音十一章2節提到三個願望:「願人都尊禰的名為聖。願禰的國降臨;願禰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就是神的願望,主耶穌要我們把神的願望當作為基督徒生活的軌道,生活的中心,工作的目標。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這三種願望的軌道上。主僕董顯光博士有一句話:「假如我的生活與神的國不能發生關係,我不認為有價值。」這就說明他的一生要走在神願望的軌道之中。我們若要讓神的願望進入我們裡面,有時不是一次禱告就可以成功的,要多次琱薊疑咩i。主在客西馬尼第一次禱告說:「父啊!禰若願意,就把這杯撤走,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

  第二次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禰的旨意成全。」第三次的禱告與先前一樣。主耶穌禱告是多次的,開始祂自己的意思,然而,越禱告就越明白神的旨意,最後就以神的旨意為祂的意思了。

    所以我們要多次禱告,讓神的願望進入我們裡面,成為我們的願望。

要凡事禱告

    第二原則,就是凡事禱告:(路十一34)是說為自己禱告,(58)稱為別人,代求主讓我們看見要將自己的需要放在神的面前。肉體的需要,求主天天賜給我們。凡事禱告,天天禱告,不但為肉體的需要禱告,也為屬靈的福分而禱告。求主赦免我們的罪,叫我們脫離兇惡。神會供給一切的需要,時時刻刻如此行,大事小事都要禱告,近處或是遠處之事也都要禱告。同時也為別人的需要代求,當我們看見今日的世代混亂,魔鬼勢力倡狂,罪惡充斥世界,教會荒涼,信徒冷淡,不信的人如羊沒有牧人……我們的心若受感動,就該像那位愛人的主一樣地要為人代求。人心有需要,教會信徒均有需要,我們也要不灰心地琱蟀飢O人代求,不要忘記我們這位豐富的恩主,創造萬有的主,我們該向祂禱告,舉起聖潔的手隨時禱告,我們用禱告的手救世代,用禱告的手復興中國,用禱告的手,求主——和平的君早日再來,求得永遠的和平,我們為人類、為世人、為國家、為教會、多多代禱。

 

要琱謄咩i

    第三個原則,禱告要琱薄G甯O對神表示一個完全絕對信賴的心,繼續不停琱蟀閮D。切是對神熱烈企望的心,一方面忍耐等候,一方面要熱切地懇求。詩篇卅七篇7節說:「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神有時要試驗我們的信心,有計劃地來訓練我們,考察我們信賴的心是否完全。我們應該不看環境,不看別的,只仰望神,以琱蟈螫瑼犖帚囍V神禱告,神必要成全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要有信心

    第四原則,就是要有信心:「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路十一9)。這是主的應許。主在等,只要我們一祈求,主就給我們。「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十一10)這是基督徒的經驗。主雖然有應許,但我們必須實際去經驗,否則是沒有益處的。1112節是主成全我們禱告的方法,所以禱告的信心是不但相信神能成全我們的禱告,而且要信神肯聽我們禱告,肯按著祂的旨意成全我們禱告。同時神也不會錯允我們的禱告,不會因兒女求餅,反給他們石頭,即使兒女求錯了,神也不會給錯的,神總是按著我們最需要的,答應我們禱告。

禱告的生活

    第五原則,我們不但要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而且還要實行我們禱告的生活,經上說:「凡祈求的就得著。」又說:「……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因此我們要借著禱告學習禱告,領受禱告的奧秘,領受禱告的經歷,領受禱告的真理。我們不但要從靈裡發出呼聲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我們更要在禱告中實際去經歷主所教導我們的禱告。感謝恩主帶領,聽了眾弟兄姊妹的禱告祈求,三

個晚上天氣晴暖,奉主耶穌的名抹油禱告,求恩主醫治各人各種疾病,手按病人就必好了。這是活的見證,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謝謝主的恩賜權柄,使我們醫病趕鬼,大大的得勝,榮耀歸給神。阿們。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

 

    某牧師有一次的講題是「你要我為你作什麼?」(路十八41)。在結束的時候他說:「如果主耶穌現在站在你們面前,問你們要祂為你們作什麼,你怎樣回答呢?」有一個信徒思索了半天,決定說:「主,使我成為一個偉大的禱告者。」牧師、主的工人,禱告者,三者之中最大的就是禱告的人,好像主耶穌當日的門徒。我們很熱誠地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十一1)。

 

能力的來源

    主耶穌的門徒本來是知識淺薄;心志軟弱的一群,經過主耶穌的教導,以真道訓誨他們,又把福音引人歸主的重任交付他們,當初,他們只是驚訝,仍然不知怎樣著手,所以主耶穌在升天之前告訴他們說:「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廿四49)。

    我們日常所聽到能力的名詞如:電力、馬力、社會的能力、政治的能力、電子能、原子能、或智力、德力、靈力等等。也許我們直接間接都會利用這些能力,可是我們要切記「能力都屬乎神」(詩六十二11)所以神是能力的來源,當十一個門徒經加利利到耶穌約定的山上,與祂相會,耶穌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廿八17)。保羅說:「我靠著那加給我的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腓四13)

    主邪穌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約十五7)若是合乎這些條件,我們向神祈求給我們能力,就必得著。可是,祈禱也是有障礙的。

 

祈禱的障礙

    我們在給朋友通電話的當兒,雖然看不見他,但實在知道他是在那裡。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禱告的時候,我們感覺神的存在,也像這般切實嗎?「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  (來十一6 ),總而言之,沒有信心的祈禱是空虛的。

    「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約壹三2122上)這就是說作「虧心事」的得不到神的賜福。家庭不和的禱告便有障礙;(參看彼前三7)敲詐人,或欺騙神的,便把天上的窗戶關上(參看路十九89;瑪三8);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像這些哪能與神有密切的交往呢(雅四4)?我們若不饒恕人,怎能懇求天父饒恕我們呢(參看可十一2526)?

    以上所說的,是禱告的障礙,我們要自省,先把一切障礙除去,我們的禱告才有效果,才能得到「從上頭來的能力」。

 

能力的見證

    把障礙除掉,虔誠禱告,祈求就必得著,現在讓我們舉出幾件事實來作見證。

    「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四31)。

    彼得被希律困在監裡,外面有好些人聚集在馬可家,誠心為他禱告,神的使者解脫鎖著彼得的鐵鍊,打開監牢的鐵門,救他出來(參看徒十二117)。

    某教會的靈命十分空虛,一切工作,只有外表,一點兒力量都沒有,因為其中有兩位信徒互相仇視,一般虔誠的信徒都為這事擔心,一天,他們共同懇切禱告之後,牧師說:「我們要再一同去看這兩位信徒。」藉神的能力,他們兩個都來參加第二天的祈禱會。他們禱告到深夜,此後這個教會滿有力量,他們的奮興佈道大會就有美好的收穫。除了虔誠禱告以外,也要竭力工作。

 

祈禱與工作

    海員約翰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有一次他的船在大海上遇著颱風,而船又穿了一個洞,全船的水手竭力向外抽水,仍是趕不及流入的多。照此情形船不久一定會沉下海底,死亡已臨到他們身上。約翰跪下禱告,求神拯救他們,求神給他一個預兆,使他能安慰和鼓勵同船的人。他打開聖經,就看見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手扶持你。」他充滿力量,立即把這件事告訴他們說:「我們要竭力,一邊禱告,一邊抽水」。於是,他們同心合意,一邊禱告,一邊抽水,直至他們脫離危險,到達平安。弟兄姊妹們,倘若船員只顧跪下禱告,而不去抽水,船能得救嗎?

    英國名牧師裡密泰羅會說:「我們向神求的是什麼,讓我們也竭力去幹。」我們深深覺得,只要虔誠地禱告,和竭力的工作,就可以獲得主的賜予和能力。

    

你在開會嗎?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

 

    你常在總公司開會嗎?你會花費時間在禱告中祈求主指引你嗎?我們並不只在遇見困難或希望得著什麼時才跪下禱告。我們清早起來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禱告,求主指引我們在那一天所當走的路。聖經對這事亦會明確規定,基督徒必須以禱告的心情從聖經之中謀求神的命令之後才「敢」開始從事他一天的工作。假使我們不在禱告中把一切問題都交托給主,那麼我們便得不到平安,常常要承受那不必要的痛苦。

    會有一間大工廠的老闆和廠內的經理談一件急事,但經理的秘書卻阻擋他;「經理每天在這個時候開會,不要別人去打擾他。」老闆一聽顯得有點不耐煩,「你告訴他我有事找他。」秘書堅持說:「老闆,經理交待過,當他在開會時,任何人都不許打擾他。」那人聽後大為光火,把秘書推到一邊就沖進經理的辦公室,但瞄了一眼,他很快地就退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把門關上,說:「對不起,這就是他每天參加的『會議』嗎?」「是的,他每天花一刻鐘的時間參加這項會議。」那位老闆看到經理跪在攤開的聖經之前的那一幕,心裡深受感動。

     你今天會與神開過會了嗎?本文的目的在激勵你經常定期和那位萬王之王有一個親蜜晤談的機會,每天我們都應該有新的指引和命命。祂為每一個人安排每一天,我們不去找祂還找誰呢?

   

我們需要更多的禱告    蘇佐揚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

 

    任何一個基督徒都知道「禱告是很重要的」,但卻都很容易分心、忽略這種重要的屬靈生活。

    有人認為處在今日比以前加倍緊張的時代中,哪裡還有空暇時間去作那「清閒」的禱告呢?但事實告訴我們,就是因為我們處在比以前更緊張的時代中,所以我們更應該恢復亞伯拉罕那種與神同行的屬靈交通。否則,我們將在極度緊張的生活中崩潰。

 

忙得很嗎?更需要禱告!

    我曾勸一位主內的弟兄多些禱告,他的回答,也是一般基督徒的回答:「我忙得很,找不出時間來禱告。」是的,你太忙了,沒有時間禱告。但是,為什麼不把你的禱告放在你「忙」的日程表裡呢?為什麼不忙於禱告呢?

    你會否聽見一兩位基督徒拒絕他人的屬世邀請而說:「對不起,我不能去,因為我很忙,我忙著禱告。」是的,很少人會這樣回答,但,這是基督徒應有的回答與行動。

    禱告不是要「找時間」,乃是要「安排時間」;正像安排時間吃飯一樣,我們必須在百忙中「安排」一個禱告的時間。寧願少看十分鐘報紙,或與人談話早十分鐘結束,或早起或晚睡廿分鐘。不論如何,我們要安排時間,而且要將禱告列入你「忙」的生活裡。

    我們時常希望我們的工作有重大的效果,但不肯付出重大的代價,那代價就是「多多禱告」。從來沒有人因為禱告太多而費時失事;相反地,只有因多多禱告多蒙福澤。許多基督徒希望在他那複雜而煩擾的工作中獲得聰明智慧來應付,以減少頭痛,但不曉得那治療頭痛的最佳藥品,乃是多多禱告。

    許多忙於辦事的人時常花費「很多時間」去想辦法,但不曉得那最好的辦法是應當花費很多時間去禱告之後所產生的。事實上,許多最好的辦法早已蒙主安排好了,只等我們在安排的禱告中去領取。我們常用很多時間去想那不得已的辦法,甚至是失敗的辦法,因此失去那上好的辦法,而這辦法通常是神向那多多禱告的人所彰顯的。

 

要教會復興嗎?認罪禱告!

    有人希望教會復興,特別是那些老教會,我們不說他們「不冷不熱」,我們只能說他們「既冷且熱」。這些既冷且熱的教會渴望復興,時常用許多時間去研究「別人」冷落的原因,和使「別人」復興的方法;但忘了這復興的火,乃是從「自己」懇切認罪禱告而點起,從「自己」認真地檢討禱告而產生。

    我們參加的佈道會太多,參加「禱告會」的次數太少。享受佈道會的靈糧太豐富,接受禱告會的消化太不足。信徒的冷淡與犯罪,不會因佈道會中的責備而熱心和聖潔;貧愛世界的愚昧,不會因多人議論而醒覺;愛財如命的惡習,不會因多方批評而改良;教會中重重的困難,不會因想辦法而解決。這一切都需要出於愛心的代禱與祈求,需要雅各與天使角力式的熱切禱告。只有禱告是一切改革的原動力,沒有禱告,一切人為的方法都歸徒然。

    用我們批評的時間去祈禱,用我們議論的光陰去代求;用我們的懇切禱告去代替開會商討,用我們負責的禱告代替無謂的歎息與埋怨。

 

想工作不費力麼?要費力去禱告!

    教會的復興,往往就是熱心流淚禱告的結果;光榮的勝利,常常是痛苦禱告所產生的鮮花。我們的禱告如果痛苦,我們的工作就可減少許多痛苦;我們的禱告如果充滿熱淚,我們的生活就可以避免流許多不必要的苦淚。主耶穌行神蹟奇事時,毫不費力,但當祂禱告時,卻大聲痛哭流淚懇求(參看來五7)。可見,「你若禱告很費力,你的工作就毫不費力;你若感覺工作很費力,是因為你禱告不肯費力」。教會要復興,需有那些肯負責、費力、忠心、懇切、流淚、痛苦禱告的基督徒。

 

  禱告可以改變萬事,禱告可以創造一切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

 

    禱告,可以趕走灰心;禱告,可以產生能力!

    灰心,是因為缺少禱告;軟弱,是因為忽略祈求。

    禱告,是對付罪惡最有能力的武器;祈求,是推動工作最有效的原動力。

    禱告,就不犯罪;犯罪,是因為忘記禱告。

    不斷禱告乃是避免中途變志的「預防針」;認罪禱告則是治療跌倒病者最佳的「善後藥」。

 

禱告沒有代用品,只有不住地禱告

    禱告,沒有「代用品」,你不能用別種行動代替禱告。

    許多人在大庭廣眾中,很會講道,但在私生活裡,很不會禱告;許多人很會服務教會,但很不會在私人禱告中「服事」神…許多人很會在工作中表現主所賜的各種恩賜,但在禱告生活中似乎毫無恩賜;許多人在一生為主的勞苦中是一位成功者,但在禱告的功課裡,卻是一位極端的失敗者。我們也很會「工作」,但沒有禱告支援的工作,在主眼前只是沒有價值的「空作」。我們希望「成功」,但是沒有禱告去培植,我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它「成空」。

    我再說:禱告沒有代用品!但禱告可能是其它一切的代用品。

 

沒有禱告,屬靈變成屬零!

    有些人明知禱告是要緊而且有效的,也會勸別人禱告,但自己卻不實行禱告。有些人很喜歡看屬靈書籍,聽屬靈人講道,參加一切屬靈聚會,但對於屬靈的禱告,卻置之高閣,毫不發生興趣。然而除非你用屬靈的禱告來支持一切屬靈的行動,否則,一切屬靈的行動,均將「屬零」。

    我們有病的時候很容易去找醫生,有掛慮的時候很容易去找顧問,經濟困難時很容易去想辦法;但為什麼不讓禱告在這一切遭遇中占那最重要的地位?為什麼不在禱告中尋求安定心靈妙法,以及治療疾病與掃除掛慮的獨步妙方?

 

教會需要什麼人?祈禱人!

    教會需要「傳道人」嗎?需要,但更需要的是「祈禱人」;教會需要「牧師」嗎?需要,但更需要「祭司」——代禱的祭司。

    我們教會每次舉行佈道會時,若缺少祈禱會中祈禱人的熱切禱告,我們的復興就像焚紙為燼,轉瞬即逝。

    我們聽得太多,祈禱得太少。我們太歡喜與愛我們的朋友作一夕長談,卻拒絕與最愛我們的主作廿分鐘的傾談。我們的靈命枯乾,是因為吸收禱告所產生的靈雨太少;我們的靈肺生肺癌,靈命腐敗,是因為我們拒絕或忽略那屬靈的呼吸——那呼吸就是人人皆知而容易怱略的「禱告」。

 

可以不住地禱告嗎?

    不要只作硬性的早晨起來和晚上就寢的禱告。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尋找「禱告的空隙」,來作簡短的連續禱告。作事以前、辦公以後、出門前與歸來後、談論別人的痛苦時、與好友密談後、寫信前、收信後、計畫前、實行後、有任何困難時、在任何安心後、均可作有聲的禱告。坐著、走著、站著等候著、聽著別人的談話、計畫著任何工作、利用受課機會、利用旅行時間、滿心狐疑時、決定事項時、均可作無聲的祈求。如此,「不停的禱告」乃可兌現。

    祈禱的人生,不難實行,現在就馬上開始!

   

 信徒的祈禱    餘啟津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3

 

    根據非正式的統計,教會中有百分之十的信徒不禱告。而且許多信徒只是來禮拜堂跟別人一起祈禱完,然後講「阿們」的。自己沒有那心意,別人這樣祈禱就與之同心,隨聲講誠心所願。然而在百分之四十中有禱告的信徒,究竟每日祈禱多久呢?三餐及早晚五次估計共約十五分鐘,占全日時間的「九十六分之一」,禱告實在太少了!

    多少時候我們的祈禱變成例行公事,因為信徒不能不禮拜、讀經,不能不祈禱!習慣變平淡,缺乏真誠之心。教會中許多人任何工作都肯做,獨怕「祈禱」—同牧師聲明,若被邀請領禱即不來做禮拜。因其素常無禱告習慣,視禱告為重擔。此為啞信徒,對人不啞,獨對神啞耳。

    有位姊妹請牧師到她家裡,說有事要請教,牧師依時到達。姊妹待其坐定後,即對牧師傾訴心事、家事、兒女事、丈夫的生意事,滔滔不絕達半小時,最後請牧師代禱。牧師說:「我喜歡同你祈禱,我們一齊跪下,請你先祈禱。」姊妹再三推說:「我自己不會祈禱,才特地請牧師來代禱。」牧師堅持說:「你很會祈禱,只不過不肯開口而已」。姊妹沒辦法才問牧師要如何祈禱?牧師說:「很簡單,就像你剛才對我傾訴三十分鐘的話,拿來對神傾訴。許多時候,人與人很好傾訴,與神卻無法傾訴,須請人代禱。」這牧師有智慧,知道如何教導信徒,使姊妹自己跪下,將心事對神傾吐。這位啞信徒從此成為很會禱告的信徒,懂得與神說話了。

    北方的教會有個好習慣,在禮拜時不是一個人領禱,乃是個個出聲禱告。批評者謂其嘈雜,叫神聽誰呢?神個個都聽的,不必擔心。這樣乃可人人到神座前,與神建立關係;將自己的心意、心事向神陳明,這是人所不知也代替不來的。受洗前的慕道班也是訓練祈禱的機會,未學會祈禱就受洗加入教會,以後要其禱告就很困難了。要訓練信徒自己與神建立關係、自己與神直接相交。在開始就學習好禱告,以後就無難處了。

    禱告的姿態:閉目,使心專一,不受世事打岔,身心完全傾向神。跪下,表示謙卑虔誠。加拿大民眾教會的史密斯博士,是神所重用的僕人。為爭取那寶貴的時刻,又怕心靈願意、肉體軟弱,其早晨的禱告,是張開眼睛、作大踏步祈禱的;用以親近神,從祂得力量,所以姿態是不拘的。

    神說:「我愛雅各,惡以掃。」按人看來,以掃是好過雅各,因為雅各的狡猾、詭詐;心思及其手段令人懼怕,但以掃人很爽直。然而雅各有神的心,是以掃所無。以掃早出打獵,返家時已累,其失敗在過份疲倦,因而失去長子名分和祝福。今日信徒生活在這繁忙的社會,有多少時間可安靜在神座前呢?從早到晚忙累了就帶著疲倦的身驅返家,沒有安寧,因此很少時間作心靈與神的相

交。並非不想祈禱,而是身體太累,眼睛一閉已入夢鄉,無法祈禱。今日大多人像以掃,日夜涉獵取學問、財富,在社會上爭取名譽、地位。「屬世」方面雖獵獲得多,但身體卻疲倦;「屬靈」方面就一無所有了。以掃的「累及昏」是今日社會上多數人的寫真,其為信徒的大忌,會妨礙人與神的接觸!

 

   主啊!教導我們祈禱    夏本保郎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4

 

    「祈禱」在信仰生活中非常之要緊,但更要緊的是要有「信心」。信仰雖要緊,但更要緊的是所信的是什麼?不是只有熱心祈禱,更重要的是:「如何祈禱,才能合乎神的旨意?」因此耶穌的門徒,求主教導他們祈禱。

    猶太教原本就有祈禱,但方式各異。門徒也祈禱,施洗約翰也祈禱,但是基督的祈禱與約翰的祈禱不一樣。主耶穌來世成為新的時代,新的時代則須要有新的祈禱方式。當時的祈禱方式是什麼呢?

  保羅說:「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林前十三1011)保羅所謂的孩子、不完全的,就是指約翰的時代。先知是以律法向以色列人說話,主耶穌的時代是神將自己的兒子顯明出來的時代,因此祈禱方式與舊時代不同。

    我們熱心祈禱固然很好,但須要講求新的方式,羅馬書十章2節:「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我們的祈禱光是熱心是不行的,要蒙神垂聽。祈禱不是像法利賽人自以為義,而是基督在神面前替我們成為義,最要緊的是十字架的救贖。怎樣的祈禱,才是合乎新時代的祈禱呢?主耶穌會作了個比喻,就是好的撒利瑪亞人是合乎神的旨意的,主耶穌歡迦他。十字架使我們得救、稱義、有生命;而利未、祭司是舊時代的人,我們也是受傷有罪的人,我們若以神為義,就不會以自己為義了。

    當你與他人有仇恨的時候,你就想到主也愛仇敵,祂也為我們的仇敵死了;因為我們若學主愛仇敵,則其結果是驚人的。

    馬大、馬利亞二姊妹同為主所歡喜的門徒,但主卻說馬利亞揀選了上好的福份;雖然馬大會忙碌地為主預備飯食,馬利亞卻是在主跟前聽主教訓。我們一天中首先聽到的是什麼?第一眼所——看見的是什麼?是神的話語嗎?假如我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利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去祈禱、讀聖經,與神交通,則我們的一生就會改變的。法蘭西斯是偉大的佈道家,人們會窺探他的行動,進而發現他的力量是來自——禱告。

    我們常常因為忙碌而忘了來到神面前,放了放下一切家庭、工作,去專心祈禱…於是我們身心疲倦,沒有能力,工作懶散;假如我們能在神面前退修,我們會獲得新的力量,享受新的福氣。

    

主啊!教導我們禱告    張信得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4

 

    「主阿,教導我們禱告」當我們聽到這句話時,必覺得莫明其妙,為何門徒這樣向耶穌祈求呢?既然他們成長在敬拜神的家庭,對禱告應是很熟悉才對呀!其實這句話表達了門徒在心靈上求進步的渴望!基督教的信仰是有生命的;既然是有生命,就必須有不斷的進步,這句話表示門徒在求進步。

    門徒會求信仰的進步,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信心不夠。雖然他們自幼就信神,對信仰生活很熟識。但是當他們跟隨耶穌,並和耶穌在一起生活時,發見自己的信仰空虛。雖然他們常禱告,但是不如耶穌是有力量的。所以他們向耶穌祈求幫助。我們都知道,不管如何信神,我們的信心還是很微小。假若有人以自己微小的信心為絕對時,必產生很大的錯誤。在教會生活裡,應彼此幫助,而明白自己信仰上的不足,才有求改進的機會。

    門徒不但知道自己信心不夠,他們也知道真理是深奧的;即便他們在信仰神的環境中出生、成長、而對真理有相當的認識。其實這些認識還是不夠的,因為真理是深奧的,是無窮盡的。門徒基於明白這事才求耶穌幫助。我們在教會生活裡,雖然有人認識耶穌已有相當久的歷史,但並不代表因此他們都完全明白真理、教會生活的禮儀、或是對教會生活不一定完全瞭解。所以需要彼此説明,求進步,瞭解真理和教會生活全部,因為這些事是深奧的。

    門徒這樣向耶穌求,表示他們沒有自卑感。當我們知道自己的信心不夠,而真理又很深奧時,容易傾向一種心態,也就是自卑感的產生。但是門徒沒有這樣,他們一直求進步,所以才向耶穌這樣求。耶穌告訴我們:「求就必給你們」。我們向耶穌求必得到。所以當我們知道認識真理不夠時,應更用功地向耶穌求,以求得信心的進步。

    因為門徒不斷地求改進,所以他們在認識真理方面常有所進步。現今,我們也一同求神的説明,就能在認識真理及信心上得著改進的機會。

    

我們在天上的父    吳茂壽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4

 

    「我們在天上的父」這句話,是主禱文的首句,也是全篇主禱文的中心。每當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在禱告了。這篇禱文,是由門徒要求主教他們禱告時,而主告訴他們的範本。至於門徒提出的原因為何?大略有下列幾點:

    一、當時主剛完成了禱告,而他們深知主能力的來源是由此獲得。眾人也希望他們能有此能力,因此要求主給他們一篇完全的禱文。

    二、那時施洗約翰相信早有成文教導門徒祈禱,那麼身為天上的父的獨生子,必定有更好的禱詞。

    三、門徒深知自己軟弱,隨時會跌倒;又感到自己身負重大的責任。為了應付將來種種的困難,必須先做各種的預備,以及要知道如何向神支取能力。

    由於門徒親眼見到主所行的各種神蹟,諸如:平靜風浪、醫好癱子、大痳瘋、瞎子、以及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趕鬼等,更有赦免人的能力,在在都從祈禱中去完成。又由於主對他們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了你們。」因而他們更清楚自己的責任是何等地重大,但同時這些也引起他們的恐懼,害怕自己無法勝任,假如不早作準備,將來又怎樣去作那些簡直是奢望的事呢?

    當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門徒心中都有受寵若驚的感覺。但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經過再三考慮,就是先要學習禱告,取得那能力之鑰。

    這篇禱文,並不是要門徒和我們去背誦。因為熟誦是毫無意義的,主要是各人要學會如何去禱告。耶穌為什麼要在禱告一開始就用「我們在天上的父」呢?

    一、聖經常藉世人父母對子女的愛來闡明神對世人的愛。世上的父母對兒女,已是無微不至,何況是在天上的父呢?

    二、世上的父母,沒有是完全的。固然如此,世上的父母,為了愛他們的子女,是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的;但亦有許多不負責任的父母酗酒、敗行或隨意毆打子女,又怎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呢?只有天上的父是完全的。

    三、在天上的父,表明神對世上的愛,是無限的;無論世人的罪惡如何,只要他肯回心悔改,神是極仁慈的,隨時赦免我們,像浪子的父親一般。且神對我們的愛是永恆的,不受時間、空間所限。

    四、天上的父常常在憐憫我們,詩篇一0三篇817節:「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祂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有誰對我們的憐恤,能超過天上的父?

    五、不要以為神與我們距離很遠,其實有如空氣那麼密切,隨時隨地都可接觸得到,任何人都可感覺得到。

    六、有一位偉大的印度人說:「你們為什麼閉上眼睛,那樣渴望著要見神呢?張開你們的眼睛來,在窮人、饑餓者、文盲受苦者中去看祂吧!」因此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張開靈眼去觀看。

    耶穌自十二歲,就表示以父為念。祂常整夜祈禱,四十個晝夜在曠野禁食祈禱,都是直接向天上的父禱告。

    在主禱文中,祈禱的事共六項,前三項是神的名、神的國、神的旨意,後三項才為自己每日的飲食、每日的赦免人與蒙赦免、每日的試探禱告。同時耶穌也提及一律法的總綱:「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要愛人如己。」

    普通的基督徒,多在危急時,才去祈禱;但耶穌是要我們天天禱告。願各人能從主的祈禱文中,得到啟示;知道如何去禱告,才能增加自己的能力,堅強自己的信念。

 

    主禱文之探討    陳慶文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4

 

    路加福音中記載耶穌禱告的經文特別多。如:在祂受洗時、在曠野裡、挑選十二門徒之前的整夜禱告、在領主禱文之前、在該撒利亞腓利比、在改變形像之前、為彼得禱告、在客西馬尼園內,在十字架上、在以馬忤斯,總共有十次之多。由此可知路加視「禱告」占基督徒生活中相當的份量。耶穌,雖然是神的兒子,然而祂還是需要借著「禱告」和神交往,獲得能力。因此身為基督徒的我們,

更是不可缺乏禱告;因此主禱文的序幕也就在此種情境下緩緩地拉開了——「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尋他的門徒。」(路十一1

    此段經文和馬太福音中之主禱文(太六913)略有不同,我們可由兩方面來看:

 

一 、資料來源

    有人認為路加的主禱文是參照馬太,將它濃縮而成的。因此是馬太的主禱文較正統,且較具有禱告的形式,因此今日的教會也多以馬太的為依據。依T WManson的解釋:馬太福音的主禱文是接受了當時初代教會的禱告方式和猶太人禱告文的內容而加以編改、修飾而成的,是較適合於禮拜中的禱告形式。我們可以與「猶太教的儀式文獻之禱告文」對照:「我們在天上的父,願禰尊高的名在禰按照禰的旨意所創造的世界被尊為聖。願你的國和你的主權早日臨到。願全世界都承認禰的國,並稱頌禰的名直到萬代。願你的旨意行在天上,也行在地上。願禰賜給敬畏禰的人精神安寧,但在一切事願禰行你所定的善。讓我們快樂享受禰日日所賜給我們的飲食。我們的父赦免我們,因為我們犯了罪,也赦免一切辜負我們的人,如同我們赦免他們。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遠離一切兇惡。因為你是超越天地一切的偉大,全能、主權、榮耀和權柄都是禰的,國度也是禰的,且禰是萬物之主直到永遠。阿們。」

    由此看來馬太似乎參考了那時的拉比文獻或猶太文獻而加以編匯而成的,以適合當時教會禮拜之用。

    至於路加福音則較保留了原始的資料。我們可從耶穌禱告時所用的稱呼來看,是採用單純的稱呼「父」,或是重複的呼求:「父阿!父阿!」( Abba Abba)因此,我們可確信這是耶穌禱告的特色。有兩處重要的經節可做為穩固的根據:一是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可十四36);一是保羅的見證:「所受的乃是兒于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羅馬八15),「你們既為兒子……呼叫阿爸!父!」(加四6)。更清楚的是這些經支都保留原來使用的亞蘭文( Aramic )稱呼阿爸!父!(Abba Abba)。這是耶穌常用的,也是祂教導門徒時所用的,是耶穌口語的特色。從路加和馬太所編排的綱要和內容上來看,大體都有類似的地方。在綱要上:路加經文的順序直至十一章32節,我們可發現跟馬太相同故事的秩序,除路加福音七章735節及十一章2426節外,完全相同。不過馬太採用路加後面數章的材料于前數章中。在內容上,馬太和路加都在耶穌遇試探和百夫長僕人的故事上作同樣方式的陳述;又都在報導施洗約翰說教,登山寶訓,主禱文,耶穌箴戒切勿憂慮以及其他教訓上,用了雙方極相類似的行文,他們共同處約達一百一十八節,占他倆共所依據的別本半數以上。於是我們可以推論,馬太和路加間必有某些資料供他們共用參考。

 

二、背景不同

    在路加的記載是:耶穌在某一個地方禱告完了,有個門徒要求耶穌教導他們禱告,如同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路十一1)。因此耶穌想若要教導他們禱告,倒不如先給他們一篇禱告文,因此這篇禱告文即成了「主禱文」。在馬太,不同的是在耶穌登山寶訓中是普通的群眾。因此祂先教導他們原則,如: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如何如何……要如何如何……(太六58),然後才給他們一篇範文,引入禱告的主題,故在第9節就說:「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太六913)。

    由此看來,路加是保留原始的資料,將它安排在外邦傳道,在該撒利亞和腓利比,及上耶路撒冷中的一大段經節裡插入的一段。根據路加的編排,福音書可分成:序言:一章l—二章52節。準備傳道:三章122節;四章113節;三章2325節,耶穌之家譜。加利利傳道:四章14節—六章19(小插入六20—八3)在外邦傳道,去說撒利亞和腓利比:八章4節—九章50節(大插入九51—十八14)。上耶路撒冷:十八章15節—十九章27節(插入十九l27)。受難周:十九章29節—廿三章56節(插入十九4144);廿一3438;廿二2430;廿二3538;廿三612復活和升天:廿一章150節(插入廿四1335)。不修改原始資料是路加的特性之一,而馬太卻有自作編改的習慣。例如,路加的「論福」,用直接方式寫「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 (路六20)馬太則代以第三者的名稱,把耶穌看作如對馬太當時基督徒的說法一般,其實耶穌原本是只對祂的群眾講的,措辭自作第二人稱。此外,對照路加福音六章20節和馬太福音五章3節「八福」中路加用「貧窮」至馬太卻成「虛心的人」,使這名詞顯出真正函意來,又將路加中的「四福」配合成「八福」,(路六2023;太五311)在路加福音十二章5859節中,以一個比喻來警戒一個面臨審判前夕的世代,聽眾務必及時悔改。馬太卻把此訓令插入于世人對其弟兄的憤怒和輕視那一段,且加添人要跟他弟兄和好的一類訓令(太五2324),又把起首的幾句話予以修改,以適應上下文:其他如馬太福音五章17節—六章18節均顯有被修飾締造的跡象,這是馬太的特色。因此主禱文的形式在馬太中,無疑的是馬太參考猶太禮拜文獻而加以修飾、編匯置於耶穌的「論禱告」中,以適合初代猶太教會禮拜用。更顯明的是結尾的公式(太六13下),在古卷上沒有此段。R Bultmann稱:「福音書中接受巴勒斯坦的傳統,不僅是初代的傳道者是信基督的猶太人,而且猶太基督徒常於用希臘語的猶太人教會( Hellenistic Church )申,首先構成大量的比。」因此馬太將「主禱文」猶太化,以適應當時猶太人的禮拜禱告文,而不失去耶穌教導禱告的精神,如此似乎是有可能,亦無所不可。

 

三、內容分析

    路加記載耶穌教導門徒禱告是在一個安靜的、特別的場合下教導他們的。正如經文所呈現的:「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路十一1)教導的動機是由一位未被提名的門徒導引出來的,而且是要求和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如此揭開了「主禱文」的序幕。J Jeremias解釋;我們不難瞭解耶穌時代的個別宗教團體,均有他們獨特的禱告習慣和形式,來互相區別他們的宗教團體,例如法利賽黨,以斯尼派,及我們由路加福音十一章1節推知施洗約翰也是和其他教團一樣,具有宗教上特色,故耶穌的門徒亦想要和別教團有所區分。他們都相信一個特殊習慣的禱告,能表達和神的特殊關係而促使每一個人聯合在一起。因此耶穌的門徒將他們自己視成一個宗教團體,或稱「救贖」時代的團體,所以他們要求耶穌教他們禱告,來堅固他們和表白他們和其他的宗教團體不同;同時也能表現他們主要的關懷,因此耶穌給了他們此篇禱告文。它的結構包含:稱呼;二句平行的「禰——懇求」  (Thou Petitions)二句平行的「我們——懇求」 (We Petitions),這正好配成對偶形式。 結束的懇求。另外一點無關重要的是:二句「你——懇求」是並肩的排列,不用任何的連接詞,而在「我們——懇求」就用了連接詞將二句連接起來。

 

 父啊!(Abba)

    這是耶穌禱告的特色,也是路加和馬太的最大區別。馬太:「我們在天上的父。」耶穌用此稱呼為其開端有祂獨特的意義,雖然這個「父阿」不是祂所創的,但祂的引用卻成了具有特別意義,成為祂的特點:

    神是祂的「父」,也是門徒們共同的父,是具有人格化的父神;因此是有呼格的「父」,顯示了「父和子」的親屬關係。而「父和子」是很親近的,不具任何拘束或鴻溝。故耶穌用此呼格是要將神和人的關係拉得更近,就像父子關係一樣。此種關係的高潮,在客西馬尼的禱告中很清楚地流露出來(參看可十四36)。

    為了打破猶太人對神的觀念;使他們瞭解「神」不再是他們舊約時代或傳統中所想像的——是位高高在上,無可捉摸的神、或是一位他們需要幫助時才幫助他們的神、或是如帝王似的神,要敬畏,不可妄稱的神。因此,在舊約中,他們常常將「神」的稱呼用別字來代替。以致時常將神忘記,或離開祂,而我行我素。因此,才有眾先知出來勸導他們悔改,歸向神。耶穌在此就是再一次的強調:「神」是你們的「父」,是接近你們的,你們可以親近祂,就像父和子那樣的親近。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

    在馬太福音中則多「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在此所用的動詞m~Aorist - Pass的形式,是指一次就足夠( Once for all),而沒有繼續的動作,就只這麼一次懇求。此外,這二句是平行的,沒有用任何連接詞,強烈地表現出終末論的思想。並將以賽亞書廿九章23節的終末主旨表現出來。

    神在耶穌的身上顯明祂的神聖(參看可一2324;約翰十二27),特別在啟示神終末的國度:「聖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四8)昔在、令在的主神,全能者阿!我們感謝你,因你執掌大權作主了。(參看可九1;八38;十三32;路加十二32

    「尊稱神的名」,在希伯來人的想法中,不僅是一個字而已,而是確實體驗到神就如一個人有名字一樣。認識神的名,才能真正意識到認識神。當神為了祂的名的緣故行動,就等於說祂為祂自己的緣故行動。我們尊稱祂的名為聖,是尊祂為我們的神;我們敬拜、服從祂,是因祂自己本身而來的。(TWManson )

 

我們日用的飲食,賜給我們。

    有古卷是稱「我們明日的飲食,今天賜給我們」。但在馬太福則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在此,馬太又是用lAorist形式的動詞,只求一次就足夠了( Once for all)。然而,路加所表現的是用繼續進行的形式;這個動作是一直在進行,到現在仍在進行的動作。因此他用了天天( Kathhimeran )、或是用明天( For tomorrow ),在這裡反應出:

    在福音時代的環境,今日所生產的飲食是為了明日之用。因此每個家庭都備有隔天的飲食,可在路加福音十一5章節的比喻中反應出來,或參看路加福音十二章42節及雅各書二章15節。

    門徒就是神的僕人,並他們所要求的是足夠供給他們日複日的糧食,以使他們能執行神所交托他們的事,使其在生活上無後顧之憂,能專心事奉神。故「足夠今日來面對明日的責任。」

    路加所用「明日」的飲食,並非指明天而已,而是指「繼續性」的時間觀念。且這飲食也不單指肉體上的糧食,更重要的是「靈性上」的靈糧。因門徒要去傳福音的最重要工具,即是靈糧。因此耶穌告訴他們應要求靈糧的充足,才能面對明日的工作。也正像耶穌受試探時所說的:「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路四4)又如祂自稱:「我是活水」、「我是生命之糧」等皆是「明日的飲食」的表現。

 

(四)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

    在馬太福音是稱「債」。這句和上句正好構成「我們——懇求」 (We Petitions)的對句,和前二句「禰——懇求」(Thou-Petitions)成對偶。所不同的,只是這裡用了連接詞:( Kal)將上下文連接起來。Manson稱:「亞蘭文hoba可為「債」、「罪」或「罪的刑罰」。用「債」是在暗喻著「罪」,我們可由馬太福音十八章2335節、路加福音七章4243節之經文得悉。此外「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這並非做為我們得赦免的條件,而是在表現父也和我們一樣要。赦免我們的罪,如同我們對他人一樣。因此在強調人和人之間應該先要和解,人若不能互相和解,就是有「罪」。如此,豈能求神赦免呢?「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四20)此種人與人之間有關關係和解的思想,可由馬太福音五章2324中節表露出來。耶穌在十字架上乃是求人的和解:「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

他們不曉得。」  (路廿三34)。

   

求主教導禱告    吳勇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10

 

    路加福音講:耶穌是人,多記載耶穌的禱告。禱告是倚靠神,人若要多倚靠神,就要多作禱告。屬靈的事項很多,獨在這裡,門徒要求主教導他們禱告,可見「禱告」是一項很深奧的功課,我們應當下功夫好好地學習。

 

一 、禱告的心(路十一14

    「神」那面的需要:這裡的主禱文共有八十五個字,分成七句話。前四句是對神那一面的,後三句是對人這一面的,如果我們從句子的多寡來看,或者從秩序的前後來看,人的禱告內容,應當以神的事為重,以神的事為先。主在馬太福音第六章也曾作過同樣的教導:「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可惜我們禱告的內容,都是以自己的事為重為先。若要摸著神的願望,以神的願望來作為禱告的內容,這就是禱告的要訣。摩西懂得這要訣,且其在禱告時說:「如果你把以色列民殺了,迦南人豈不要說,神把民從埃及領出來,但是不能把民領進迦南去。」摩西好像是對神說:「這不是以民得失的問題,這是神榮辱的問題。」他是以神的事為重為先,他是摸著神的願望。

    「人」的需要:人這面的需要,不過是為著配合神那面的需要。我們日用的飲食,吃飽了身體就健康;赦免我們的罪,罪赦免了心靈就平安;救我們脫離兇惡,拯救了靈命就長進。一方面不必受到肉體的纏累,一方面得著恩典的感動,這樣才有力量去成就神的願望。

 

二、禱告的內容(路十一 58)

    這一段說到半夜代朋友求餅,那人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起來照他需要的給他,由此可見看見禱告要用心。

    半夜:這時正是睡熟的時候,他肯起來代求,這是付代價的求。馬可福音九章記載主趕出一孩子身上的鬼,門徒問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去?」主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禁食雖然不是功德,但也是一種代價。原因是厲害的鬼,該用厲害的禱告,普通平常的禱告無濟於事。禁食的禱告,就是厲害的禱告,放下食的事,頂備一顆專一的心,撇開一切攪擾,為著這一件事來到主的跟前禱告。

    情詞迫切的直求:禱告常患的毛病,一種是沒有內容,奉行故事,應付一下就算功德完滿。一種是有內容,但是沒有感情,好像沒有情調的音樂,一點也不動聽,一點也不動入。那天半夜,那人為朋友代求,不是無動於衷的求,而是情詞迫切的直求。

    上面一點是付代價的求,一點是情詞迫切的直求,這兩點的求都是要用心的求,沒用心不會付代價,也不會情詞迫切的直求。所以禱告的人,要有禱告的心,無心的人,有一天會變為法利賽人。他們在十字街口禱告,有禱告的樣子,沒有禱告的心。這是不蒙悅納的禱告,也是惹神憎惡的禱告。

 

三、禱告的方法與應許(路十一911

    因為「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這句話9節說一遍,10節又重複一遍。聖經重複的話都是鄭重的話,這鄭重的話包括兩個意思:

    方法:這鄭重的話是方法,祈求要有一個「要」的心;尋找要有一個「細」的心;叩門要有一個「等」的心。先有一個「要」的心才會求,這個「要」是從負擔來的,負擔越重,需要就會急切。再要有一個「細」的心,出埃及記說,香要搗得越細越好,「香」即是禱告。我們的禱告也是越細越好;以弗所書六章說:「多方禱告」,多方也是細的意思。粗心的人找不到東西,細心的人才能找到東西,所以禱告不可馬虎隨便。最後還要有「等」的心,神必答應人的禱告,但是神是按著祂的時候來答應人的禱告。既然神有祂的時候,人就應當「等」。

    應許:這鄭重的話也是應許。祂應許祈求就要得著,尋找就要尋見,叩門就要開門。應許可以這樣說:你有「要」的心,祂就給你得著;你有「細」的心,祂就給你得著;你有「等」的心,祂就給你得著。只是一位守約施慈愛的主。所以抓住主的應許,放膽來求,主必成就。

 

   神把聖靈賜給凡求祂的人    古約翰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13

 

    主設比喻說:「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麼?」  (路十一1113)主的話是沒有虛假的,是實在可靠的,可知上主必要把聖靈賜給凡求祂的人是無疑的。而且聖靈是有益於信徒的,實在如同餅有益於小孩子,如同魚和卵有益於小孩子一樣的。天父必不肯將蛇給信徒,也不肯將蠍子和石頭給信徒。這不過是因為人的信德薄弱,所以主特設這比喻,使信徒的心堅固,而叫我們能篤信求祂。查考本題,可得兩方面:就是「神」與「人」。如今試作論述如下:

    「神」方面:這方面就是因為上主是無所不能的,而且祂以慈愛為心。我們人雖屢次跌倒,神也屢次赦免我們;好像父母對於他的兒女,不忍使他們絕望一樣。這就是主體恤我們人的軟弱,知道我們難以勝過強悍的撒旦,於是把一個全能的聖靈賜給我們,使我們可以站立得穩,不能移動,好像河中的砥柱一樣。所以說:主的能力是完全的,主的慈愛是沒有限量的。常想把聖靈住在我們心裡,顯出祂的能力慈愛。若我們人能虛心求祂,未有不能得的。

  「信徒」方面:這方面是很欠缺且難說得盡的。因為信徒是基督的精兵,與撒旦打仗,要一勝千,制牠的死命。而且若要有聖靈的助力,更要聖潔的沒有一點污穢。無奈世人多有和撒旦同心行且其喜悅的事的,聖經說:犯罪的人,就是罪惡的奴僕。這樣的人不配稱為信徒,又焉能配稱為精兵呢?比如「姦淫」、「說謊」、「妒己」l、「忿怒」、「不守安息」這些事,皆是撒旦歡喜的事,而非聖靈所結的果子。主說:你結果要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之多,歸榮耀給你們在天上的父,豈料信徒竟不能結這善果歸榮耀給神,反多行不義的事羞辱主名,豈不很可惜嗎?但考究這信徒為甚麼這樣,實在是因為未有聖靈在心裡的緣故。信徒沒有聖靈在心裡的緣故,又有幾樣?

    不得聖靈在心裡的人,多是怨恨神偏待他,豈知他自己有無數欠缺的地方,卻不肯痛心悔改、懇求神赦免他的罪。從前我往東三省,在一個未有聖靈的教會講道,我責備他的教友說:「你們何故不願求聖靈呢?」當時他們臉上沒有不顯出怒色來的。到了散會時,那教會的牧師對我說:「本會的教友會多年祈禱,懇求聖靈,為甚麼說他們不願求聖靈呢?」我說:「他們所求的,果然是照著主的應許求的麼?果然是潔淨了內心,盡自己的職份麼?」那裡的牧師說:「是的。」我又說:「有沒有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憑據呢?」那牧師卻沒有話來回答我。我就慢慢地向他說:「是神的錯麼?」那牧師說:不是。」我又說:「既然不是神的錯,你們是已經向神求了聖靈,為甚麼聖靈不降在貴會中呢?難道是耶穌所說:你求必得』的話,是欺人的話麼?」我想,無疑地,必是這教會裡有阻礙了,惟獨可惜那牧師不肯認出有阻礙,但是終不能隱瞞。我後來論到教規的事,那牧師說:「我在少年的時候,這教規很嚴密。比如下棋、男女跳舞這些事。從前是禁止的,如今卻順從世俗的潮流,也不拘了。所以我的兒女和信徒,有下棋、跳舞的事,我都不能阻擋他們。」哎!這豈不是他們教會裡的錯麼?豈不是為他的兒女信徒開地獄的門麼?論他們的教會,還不只這樣;在那晚散會的時候,我見他們會眾分為兩黨,一黨是附從牧師,一党是附從長老。都紛紛爭論,我卻不能解。雖詫異得很,也不敢過問。次日早晨,我就動身下船回南邊,那時正是隆冬天氣,寒冷得很,竟有一個白髮老翁柱著拐杖途我的行,我見了就對他說:天氣這般冷,不敢勞動老翁相送了。那老翁卻說:不妨,我是長老,因為我們教會有相爭的事,昨晚分為兩黨,就是這緣故,特來請牧師代為禱告,不敢說是來送的,說罷就回去了。因此,我就更加曉得他們教會有相爭的錯處了,更加曉得他們教會裡雖然屢次求聖靈但卻不能得,這不是神的錯,而是他們教會犯罪的錯處。翻看聖經所記載的,何嘗記載有主不完全的工夫麼?今日貴教會開奮興會,各人若不肯認罪悔改、祈求聖靈,真是頑梗到極點了!

 

   主啊!教導我們禱告    吳德聖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13

 

    神的兒女與神保持父子關係的方法之一即與神談話、交通。耶穌的門徒請耶穌教他們禱告,正如過去拉比教人禱告一樣,但耶穌的禱告與拉比們所教的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可由主禱文來學習主教我們怎樣來禱告。

    一、以神為父來親近祂:耶穌教我們稱呼神為「父」來作為我們禱告的開始。要我們以坦然無懼的心,以兒女的身份而非奴僕的身份來親近他(羅馬八15)(哥羅西四6),為甚麼不以其它的稱呼呢?耶穌要我們知道神是「愛」的天父;如同地上的父親,知道如何以各種好物去補滿兒女的需要。因祂知道我們一生所需用的(太六8),也願意賜給我們。耶穌且以例子來強調這意思(路加十一1113)。所以當我們推辭說「不會禱告」而不親近神時,我們當應再次思想主禱文的第一句稱呼,而以很自然、親密的態度來與神談話,吐露心懷,領受宏恩。

    二、不以神為滿足我們欲求的物件:基督徒與非基督的禱告徒最大的不同,乃在於此。耶穌教我們先求「願人都尊禰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禰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其意義何在呢?即,我們的欲求是否是以促進人來尊祂的名為聖?是否促進神的國降臨?是否合乎神的旨意?這是我們禱告的基本原則。有時,我們將神!奴隸化,要神來成全我們一切的願望。而將神的事,神的名,神的國,神的旨意完全撇在一邊,不存心中。一日神不照我們所求的成全時,便埋怨神。耶穌一生以神的國為中心,(路加四43)以行神的旨意為惟一目標。耶穌要我們親身去體會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太六33)。

    三、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而禱告:日用的飲食,是我們每天不能缺的食物。對於每日所須我們可以仰賴依靠神,神不會因我們所求的是關乎肉體的須要,而不答應我們;我們的禱告不要含糊,要合乎實際,由小至大。如我們為兒女禱告,不要只求使他們有信仰,要為實際能促進他信仰的事禱告。

    四、禱告時,必先自我反省自己與神、與人的關係:我們要將任何細小的罪,都帶到神面前,求祂的赦免與教導。但不要忘記我們與人的關係,是否無阻礙呢?這兩者的關係是何等密切,以致耶穌強調:我們甚至放下禱告,先求與人和好(太五24)。

    「主阿!教導我們禱告!」願我們更多親近神,與神有親密的交通,領受父神的恩。

  

最偉大的禱告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2

 

    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

    耶穌基督的門徒們知道祂有靈修的習慣,所以就跟隨著祂,聽祂禱告。這時候他們才體會到他們自己實在不知如何達到這崇高境界的步驟。所以他們就很熱誠地請求:「主阿!教導我們禱告。」耶穌基督就教了他們一段短短的禱告;這已經是世人最喜愛的禱告詞。正如英國史學家卡萊爾( ThomasCarlyle )所說的:是「最簡短、最偉大的禱告詞」。

    雖然主禱文很簡短,只不過寥寥幾十個字,卻比其他一切禱告詞偉大得多。此外,這禱告詞說得很完全,很虔誠;已說盡了人類的需要和希望。

    可是我們常常禱告不夠深入,只是當作符咒一樣,彷佛嘴巴說話就夠了。大多數人一生只禱告幾次,其他時候,只不過是嘴巴動動而已。

    主禱文中最重要的詞眼是「父」,這是耶穌基督的生平和信心最確切的根基。這第一個字,表明耶穌基督把自己看作「神之子」。而祂在十字架上所說的最後的禱告,又把自己的靈還給神。

    祂之所以說「父」,我們可以從「浪子回家」的譬喻中,體會到祂的深意。在那個故事中,我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個關於浪子的故事,其實故事的主人翁不是那個離家的浪子,而應該是那個在故事裡等浪子回家,準備寬恕他的老父親。

    主禱文是印度、希伯來、以及任何一地方的基督徒都可以適用的禱告詞。每個人都為全體,也為自己禱告。這是發揚人性的模範禱告詞。沒有一種宗教、沒有一個教會可以視為專有。簡短、深沉、高薄雲天、闊如大海,包括我們日常的需要,又包括我們不朽的仰望。合乎民主精神;這是許多種宗教的一個縮影,也是神學的精髓。

    有人認為:「這是天國的政治學。」這個禱告詞帶給我們人生的信心和哲理。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生在這世界上?我們到這世界上要做些什麼?我們該學些什麼真理?我們該追尋怎麼樣的美?還不止於此,這也是行動的計畫和程式。祂使我們小小的願望,同那有恆的善的願望相聯結。使內心的生活有秩序。也啟示我們,如果世界上的人類都結合起來,人類社會將表現出怎麼樣的新面目。

    「主禱文」,是一個很完善的個人禱告詞,也是一個更完善的大眾同心合意齊聲誦讀的禱告詞。我們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這「我們」就包括世人全體。我們獻上這禱告詞時,與整個人類同處於一室,我們不為大眾求的,也絕不為自己求。

    主禱文中有幾句特出的句子,使我們淚眼模糊。因為祂提出了我們所需要的、或必需知道的,讓我們從神身上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和奧秘。因為我們對這樣的真理沒有心理上的準備,所以就覺得這是奧秘。

    在個人和大眾都適用,也是最實在的禱告詞中,開始和結尾都提到神。在祂的旨意中,我們得到平安;在祂的事奉中,我們得到完全的釋放;我們瞭解活在這個世界的理由,祂是希望的避風港,我們就寄託在祂那龐大的手掌之中。從主禱文中,我們可以呼吸到一種鼓舞、仰慕、忠誠、懇求、陳訴、寬恕的氣息。可是,如果背誦主禱文時,我們心胸中仍合蘊著嫉妒、猜忌和憎恨,那就很危險;

因為這裡的自己也包含求神寬恕我們自己的量度。

    「主禱文」也求今日的食糧和明日的希望,也求神帶領我們,在我們受生活中的詭計和禍害的嚴重考驗時,不教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不讓人生中的黑暗面傷了我們的情感、破碎了我們的信心。也使我們不致於把隨隨便便的事物看得太重,失去了對事物評價的平衡。要使我們勝過生活,而不受制於人類和自然界種種不盡如我意的情況。

    「主禱文」在神天國的懇求,不超越生活和時間,只是在此時此地,把神的權力和人類的努力聯結在一起,要從事人生最後的事業。

    「主禱文」不分種族、不分賢愚、不分階級、不分界限、也不分敵我,在各種時代,把一切人與神。萬有之父聯繫起來。因為神是「愛」,只有從愛中才能瞭解祂。   

    從主禱文中,我們不需要刪去什麼,也不需要增添什麼。只要我們細細默想一下,主禱文的神奇就都聚集起來,而且漸漸滋長,在這禱告詞中,「神的愛」和「人的需要」都合而為一。

    如果這首禱告詞能作為我們信念的教條,人類的歷史恐怕就會有不同的面目。禱告詞成為信條,信條又成為禱告詞,可以省卻多少世紀而來的無數爭端。

    在我們跪下來禱告、站起來歌唱時,我們心頭小小的罪念就在崇高的交響曲中消失了,留下來的是深深的聯繫和得勝的契合。在我們的品格和需要上合而為一,我們的信心、希望、和愛也合而為一。

 

   天天的事    鄭昌國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3

 

    嬰孩誕生以後,一天一天逐漸長大成人,我們屬靈的生命也是這樣。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胖子也不是一頓就吃胖的;照樣,我們屬靈的生命也是逐漸茁壯的。為了基督徒靈命的成長,神要我們在每日平凡的生活中學習四方面的功課:

 

 一 、天天賜下飲食

    「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路十一3)這是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文,馬太福音六章中通用的主禱文本句為:「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雖然「今日」與「天天」意義相仿,但筆者更喜歡「天天」這兩個字。我們要「天天」依靠仰賴神的供應。

    神會在這方面訓練祂的僕人先知以利亞。那時有大饑荒及早災,三年零六個月不下雨,也不降露。但神顧念他的僕人。以利亞順服神的帶領,隱藏在基立溪旁,學習仰望神供應他每天所需的飲食。神怎樣供應他呢?實在很奇妙。神打發烏鴉每天早晚叼餅和肉給他,他喝那溪裡的水。若神打發一個人,天天送食物去給以利亞,他很可能會依賴那個人而不仰望神,神知道以利亞

是與我們同樣性情的人。因此神打發愛吃肉的烏鴉叼餅和肉給以利亞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基立溪的水幹了;神的話第二次臨到以利亞,要他到一個小城撒勒法去。在那地方有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寡婦,神要讓那窮婦供養以利亞。她的壇內只有一把面,瓶裡只有一點油。可是真奇妙,神竟要以利亞去投靠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窮寡婦。在此,神還是要以利亞單單仰望神。神的話說:

「壇內的面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短缺。」神在有信心的人身上行了神蹟。雖然只有那麼一把面一點油,但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直到神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王紀上十七)。以利亞倚未在迦密山巔行大事前,神先要他在日用所需上,去學習天天仰望神的供給。

    為什麼神要以利亞換個地方呢?為何不能在基立溪旁一直住下去?這「換個地方」也有重大的意義。有位不支薪的傳道人,學習憑信心來仰望神供給他每天的需用。關心他需要的人不多,但有位老太太將兒子們的十一奉獻集中支助他一家的需用。經過一段日子,老太太去世了!神又用另外的方法供養他,為要證明「支助」的人會離去,但供養的神永遠不變。

    雖然先知以利亞最初不可能會仰望那烏鴉,但經過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或許那烏鴉在他心中會漸漸取代了神的地位。神要他「換個地方」。神願意我們對自己的事情亮無把握,因這是好的。因為當什麼時候我們覺得有把握時,什麼時候我們仰賴上帟的心就正在逐漸減少之中。

    神不但要他的僕人學習仰望神的供養、神也要所有屬祂的人學習這功課。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的四十年中,不能耕種。神天天用一種特別的糧食——嗎哪——餵養他們。「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出十六4)神要他們拾取當天所需用的;但有人深怕明天沒有食物,於是多存一些。誰知,嗎哪到了第二天就生蟲變臭了(出十六20)。神這樣行,為要教導他們——學習天天仰望神賜下日用的飲食。神的法則是:「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出十六18)。

    所羅門說:「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  (傳四68)沒有神可依靠的人這樣做,實在值得憐憫同情。但若信靠神的人,不相信神會供應我們日用的飲食,而勞祿求福;以致把許多服事神、親近神的上好福分都失去了,這真是可歎!

    主耶穌告訴我們,天父養活不種不收的飛鳥,也妝飾不勞苦、不紡線的百合花。我們大可不必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而憂慮。「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六33)若我們不以神寶貴的應許為滿足,必會徒然增加自己的痛苦。

  

二、天天與敵爭戰

    約瑟是個俊美的青年,當他在埃及做奴隸時,魔鬼借著罪惡來試探引誘他。魔鬼深知每個人的弱點,約瑟是個二十幾歲血氣方剛的青年人,魔鬼便借著他美貌的女主人引誘他犯姦淫的罪。約瑟不願行惡得罪神(創卅九9 ),乃加以拒絕。但魔鬼並不灰心,牠天天引誘約瑟,試探的可怕即在乎此。

  「後來,她(女主人)  『天天』和約瑟說……」(創卅九10)這裡說到,約瑟「天天」受到試探引誘的煎熬。一兩次勝過試探比較容易,然若經常勝過試探就難了。這需要神特別的保守。我們每天早晨醒來,便開始了一天的爭戰;我們的仇敵是罪惡、情欲和那空中屬靈氣的惡魔。「我們不能用肉眼看見牠,牠卻實際存在,牠在各處偏布了罪惡的陷阱,引誘人墜落其中。」約瑟怎樣勝過天天的試誘呢?

Ⅳ。.D.IIddd。..[rdddbe99n。:e999F「……約瑟卻不聽從她,不與她同寢,也不和她在一處。」  (創世紀卅九10)請特別注意「也不和她在一處」這句話。不犯罪的妥善方法是保守自己。遠離試探引誘。離得愈遠愈好。欲不吃禁果,則先必近禁樹。「不可行惡人的路,不要走壞人的道。要躲避,不可經過,要轉身而去。」(箴書四1415)約瑟知道自己並非不會跌倒。今天剛強得勝,明天也許軟弱失敗。假如他每天和女主人在一起,時常接近,一不當心遲早會陷入罪中。因此約瑟不和女主人在一處,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弗四27)。

    但魔鬼還是不放過約瑟。「有一天約瑟進屋裡去辦事,家中人沒有一個在那屋裡,婦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說:『你與我同寢罷。』約瑟把衣裳丟在婦人手裡。跑到外邊去了。」(創世紀卅九1112)約瑟是這樣地保守自己的聖潔。他不貪享罪中之樂,後來他被誣告入獄,即使為義受苦他也願意。有話說:「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  (彼前二20)。

    由約瑟的經歷,使我們知道要過聖潔的生活,應當注意下列三件事:

    第一、天天緊緊地親近神,讓神在我們心中掌權。

    第二、盡可能遠避試探、引誘。若是一本書,一處地方,一個朋友……會引誘我們犯罪,離他越遠越好。

    第三、立定心志,在必要的時候,寧願為義所苦。

 

三、天天考查聖經

    「這地方的人,賢于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  (徒十七11)。這裡說到,我們要學習的第三樣功課便是「天天考查聖經。」若不考查聖經,不可能明白聖經。而明白聖經,對屬靈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  (太廿二29)。主向走在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門徒講解聖經,使他們冷淡的心得以火熱。(路廿四32)神的話是我們靈命的糧食:

    第一、「靈奶」——「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彼得前書二2)。神的話是靈奶,十分滋,若嬰孩不吃奶,父母一定很著急;同樣,我們若不吃靈奶,我們的天父一定很擔憂。

    第二、「靈糧」——「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  (來五1314)嬰孩斷奶後,需要吃乾糧。基督徒不能永遠吃靈奶,他必須也吃靈糧,他不能只聽道,也要自己考查聖經,他「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書六1)。

    考查聖經,使靈命長進,也可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得著生命」——讀經不僅為著知識,更為得著生命。讓神的話成為我們的生命,才是讀經時正確的態度。然而主感歎的說,有些人勤讀聖經,卻不肯到祂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

    第二、「道成肉身」——這是主耶穌降世為人的真理,也是神在每個基督徒身上的盼望。耶穌降世為人,將肉眼不能看見的神表明出來;照樣,神盼望借著我們的肉身,將世人不能看見的真道,表明出來,這必須讓神的生命不斷地在我們裡面成長,直到我們滿有基督的身量,隨處流露基督的生命。

 

天天傳揚救恩

    「耶穌天天在殿裡教訓人……」(路十九49)。這是主騎驢進入耶路撒冷以後的事,祂在世上的日子不多,祂知道距祂釘十字架只剩最後幾天,雖然如此,祂卻把握住每一天,抓住每一個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服事神,這對我們是何等的激勵!

    孫大信原是印度錫克教的信徒,後來歸信基督,全家苦勸他放棄信仰,更是萬萬不能作基督教的傳道。有一天他叔父把他帶到地洞中打開珠寶箱,然後非常誠懇地拿下頭巾,放在他腳前(這是印度最重的禮節!)對他說:「你若肯回到錫克教,這些財寶都是你的。」可是孫大信拒絕了叔父誠懇的請求。他的家人在絕望之餘,命他在晚餐後,即刻離去,他為了寶貴的信仰並把握旍ぁD的機會,付上了何等的代價。沒想到他的家人在晚餐內竟放了毒藥,醫生急救無望,在懇切祈禱之下,神救了他。

    按印度法律規定,不滿十六歲,不准改教受洗。孫大信被逐出家門後,期待已久的九月三日終於來到,那是他十六歲的生日,那一天他受了洗。

    他住在印度北部,聽說在中國的西藏有許多人信奉喇嘛教,不認識耶穌,因此他翻山越嶺到西藏傳福音,經歷了無數艱險、風雪及土人的迫害,在四十歲左右,當他最後一次進西藏後,便再沒有音訊了,不知是倒在冰雪中,或是被土人殺死,或是像以諾般被接升天……。

    我們珍惜每日服事神的機會嗎?主願用我事祂之處,未必是隔重洋,未必是在荒山曲路,艱難危險戰場……。我在作何事,為了主耶穌?我在作何事,每日生命中?

    但願每個基督徒,在每天平淡的生活中,都能學習前面所提到的四種功課,這些都是「天天的事」。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史祈生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4

 

    根據路加福音十一章所記載的主禱文,:「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可見債在這裡,顯然是指罪而言。債者,人之責也。我們中國字最有意思。還債是人的責任,債還不清是最大的痛苦,使人失去自由與平安。基督徒對罪也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發現有過失或隱惡的時候,我們便應該覺得好像欠了債似的,失去平安與快樂,非得設法趕快還清它不可。

如果你犯了罪以後,沒甚麼感覺,不算一回事,那你的生命一定有問題,你還不是一個重生的基督徒。有神生命的人一定會像神那樣愛慕聖潔,恨惡罪的。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免不了會沾染罪惡污穢,但我們對罪有極其敏銳的感覺,一沾染罪,便極其不安。就是普通道德觀念不認為是罪的事情,我們在神的光照中也會自恨自愧,而需要神的赦免,我們才能得回平安。因此我們養成了一個愛清潔的習慣,就是每天到神面前禱告說:「神啊!求禰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一三九2324)。

  

赦罪恩典的來源

    「赦免我們的罪」,證明赦罪的恩典是從神而來的,惟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而且神也不是空口赦免人的罪,雖然她有赦罪的權柄。為了符合祂公義的要求,祂犧牲了祂兒子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用祂的血作了人類罪孽的贖價。神付了那麼大的代價來免我們的罪,而我們竟然信不過祂似的,不肯求耶穌的血洗淨我們的罪;反而去求與我們一樣犯罪的人,用金錢來買贖罪票。多麼愚蠢!

    神赦罪的恩典是極其豐富的,不管你犯了多重的罪、多少次的罪,只要你肯承認、肯離棄,神都會赦免你。「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賽五十五7)。「神阿!有何神像禰,赦免罪孽,饒恕禰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彌七8)。「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

    神赦罪的恩典也是極其完全的。祂赦免你就是赦免你了,不用你一而再的懇求。祂的赦免,一筆勾銷,連存底也都燒毀,不再提起,也不再紀念。有五節極寶貴的經文說明神徹底的救恩,是值得我們背誦的:

    禰將我的一切的罪扔在禰的背後(賽卅八17)。

    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七19)。

    我不再紀念他們的罪惡(耶卅一34)。

    惟有我為自己的緣故塗抹你的過犯(賽四十三25)

    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一O12)

 

真實寬恕的精神

    自己得赦免的恩典是從神而來,別人得到我的寬恕也是從神而來。普通人只知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有仇不報非君子,但主給我們的教訓是:「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兒子。」  (太五4445上)彼得有一次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122)。七本來是完全的數目,彼得的意思是他寬恕的精種已經盡了人的所能,已經到達了完全好像天父完全一樣。七十個七的時候,根本就不記得多少次了,只有成為無限度的寬恕。所以主又說:「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

    馬太福音第六章所記載的主禱文以後,主又重複說了兩次:「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這兩句看起來好像是神饒恕我們過犯的條件,其實不然。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主要我們完全,好像天父完全一樣,祂要我們饒恕人到無限次:如果我們不肯饒恕人,就是違背主的命令,就是有罪。這個罪不肯承認,不肯離棄,不肯悔改,叫神如何赦免我們呢?所以主說:「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這不是條件,這是自然的結果。

 

兩種債

    債有兩種——末信主以前,我們有罪債;信主以後,有愛債。罪債主已經替我們還清了,但愛債是永遠還不清的。保羅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我們不但要饒恕人的過犯,而且要常常覺得愛人不夠急切。當你覺得是你自己愛心不夠的時候,人家得罪你的事,你當然會趕快饒恕他了。有愛,就有饒恕;不饒恕人,就是恨人。從這裡就可以清楚看出,惟有神的兒女,才能用神的愛來饒恕人;而不饒恕人的,就是心懷惡毒仇恨的,神也必不饒恕他。

 

內在安寧的秘訣

    在原文聖經裡,「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以後有個「又」字:「又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可見這兩件有連帶的關係;日用飲食是我們身體的需要,求免債是精神的需要。

    讓我們設想一個人,遮掩罪過,時時受到良心的控告,又懷恨在心,想尋求報復的方法;但他非常富足,日日有山珍海味,擺在面前,又有僕從服事。你想這麼一個人能不能享受那些精美的飲食呢?不能!他一定是胃口不佳,睡眠不安,以致百病叢生,甚至成為精神病人,終生關在瘋人院裡。

    再設想一個相反的例子:一個罪惡全蒙赦免的人;心中又毫無仇恨,只覺得愛人不夠,老想幫助別人;他窮苦,只有粗茶淡飯,僅夠充肌而已。他的內心如何呢?我敢說,他是內心最快樂,有最安寧的心。他胃口極佳,身體健康,紅光滿面,終日歌唱。他愛人人,人人也都喜愛他。

    因此,有了日用的飲食,而無赦罪之恩,仍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感謝主!祂賞賜我們日用的飲食,祂也有豐盛的恩典要赦免我們一切的罪,現在只看我們肯不肯除去我們心裡的仇恨敞開心門來愛人。主耶穌在回答彼得所問關於饒恕的次數以後,接著講了一個比喻。祂說: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那人因沒甚麼償還之物,就求主寬恕他。主動了慈心,

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捏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求他寬容,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去把這事告訴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最後,主耶穌結論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參看太十八2335)。

 

   主禱文與基督徒生活    汪羹堯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4

 

  免了我們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這禱告是很重要的,因為罪得赦免,是蒙神賜福和我們在世上預備進入天家的必要條件。路德對於這禱告的解釋是極其精當的。我們求天父「不看我們的罪,也不因我們的罪拒絕我們的禱告,因為我們求的是我們所不配得的,也不是我們的功勞所得的,祂將一切賜給我們完全由於恩典」。這些話應該牢牢地記著,以免我們得罪大有恩慈的神。我們要變成小孩子,從他們學習一種功課。聖誕

節之前,孩子們的行為通常有顯著的改進。他們希望從父母得到所喜愛的禮物,由人性直覺的認識,盡力使父母對他們有良好的印象。如果一個孩子不聽話,毀壞東西,行為不端,就自知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得高望的寵愛是很難的。過犯必先蒙父母的赦免,然後才有賞賜可得。但神與我們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縱然不免過失,還是有權利求神給予最大恩賜——救贖。按路德的解釋,我們得到其他禱告中所求的,是以第五禱告為根據。我們求神赦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赦免人的債一樣。我們需要充分的完全的赦免。一個罪沒有得到赦免,足使我們摒于天國之外;「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二0)。神既赦免我們的罪,我們也當赦免人的罪,猶如路德所說,「我們也要誠心饒恕,甘心樂意厚待凡得罪我們的人。」

    這個罪惡、爭鬥、自私的世界,人和人的仇恨是很普遍的。人類第一對兄弟該隱、亞伯,就發生了流血慘劇;亞伯拉罕和羅得,叔侄之親,不能和睦相處;雅各與以掃,約瑟和眾兄弟彼此為仇;猶太人互相爭鬥,所羅門王死後,國家竟告分裂。早期的教會內部也有紛爭,特別是在哥林多。今日各處有戰爭和戰爭的風聲。離婚案迭起,證明婚姻生活多失和諧,許多配偶在教導孩子的問題上,在經濟方面,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意見常發生衝突。多數人在懷著恨心或公開與別人為仇的同時,卻天天禱告:「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是何等可怕的情形。「那裡有罪得赦免,那裡就有生命與救恩。」反之「那裡沒有罪得赦免,那裡就有死亡與定罪。」詩篇一三三篇:「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但不肯赦免人,就不能有和睦。報仇的心是人人都有的。古代甚至現代有些國家把報仇提高為一種道德。耶穌告訴我們,古人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太五43)。「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成了金科玉律,甚至在基督的教會中也缺少饒恕人的美德。例如惡僕的比喻,在人豁免他一千萬銀子,他卻不肯豁免同伴所欠的十兩銀子。更可憐的是主的僕人當中也不免紛爭嫉妒的事。一句話不投機便形怒於色。雅各書一章20節:「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而且發怒可以使禱告發生阻礙(參看彼前三7)。和人結怨的時候,我們的崇拜或領受聖餐不能得神的喜悅,我們要甘心樂意厚待凡得罪我們的人。

    我們在主禱文中向神求了許多福氣,除非神赦免我們的罪,這些福氣是無法得著的。神是願意赦免人的,我們雖然有罪,祂還是將各樣福氣豐富富的給我們,我們也當這樣行,那就如同將炭火堆在別人的頭上。我們更能坦然無懼地站在神寶座前禱告說:「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禱告的秘訣    趙世光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58

 

    關於祈禱,我首先提出幾點重要的意思來。不要以為禱告是重擔,這乃是我們的權利。若不禱告,就是失去了權利。另一點意思是說:不祈禱是個罪。在舊約時代,神詫異祂竟找不到一位代禱的人。祈禱能轉變一切;祈禱能與神同工。你若不祈禱,好像阻止了神的同工。現在,香港與九龍的教會很多,信耶穌的人也不少,但是卻缺少禱告的人。祈禱能改變一切的環境,這是真的。當蘇格蘭女王已經決定第二天要把所有的基督徒都殺死時,她只怕一個人,就是強諾斯。他是個懂得祈求的基督徒,他知道祈禱的秘訣。往往女王定的事,經他一祈禱,就改變她所定的。這一夜,強諾斯不能作甚麼,只有禱告神。他跪下來祈禱說:「父阿,願你將蘇格蘭給我,否則你殺了我。」神愛祂的僕人,於是,當晚蘇格蘭女王死了,死改變了決定的事,神將蘇格蘭給了他,因此免去許多基督徒的死亡。他這樣的犧牲祈禱,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放在一邊。如此懇切的禱告,感動了神的心。請問,你的禱告怎樣?是不是如此的懇切?有否感動神的心?若神的心被你的祈禱所感動,地下就會發生一件大事了。我們以前的失敗,是因為我們的禱告不夠懇切,沒有感動神的心。禱告如果合乎神的旨意,神一定肯聽我們的。同時,我們的主也不停地在天上為我們代禱。

    我們的禱告不但要懇切、要真實,並且要知道我們與神的關係如何。讚美主,主教導祂的門徒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原來我們與神是父子的關係,我們比亞伯拉罕更有福,神當亞伯拉罕為朋友,祂無論作何事不能使亞伯拉罕不知道,可惜亞伯拉罕不當神為朋友。他不只一次說:「我是灰塵」,「求主不要動怒」。自己的朋友不用這樣客氣,亞伯拉罕因神要毀滅所多瑪而向祂求情,只敢說六次,知己朋友說六十次也不要緊,知己朋友無所不談。可惜亞伯拉罕不以神為友,有些基督徒也是如此,不知道神原是我們的父。其實神是我們的父,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像孩子似的到爸爸那裡去。我們做爸爸的,必有同樣的經驗,歡喜孩子到面前來。有一個孩子到爸爸的面前來,爸爸問他要甚麼,他不答;爸爸再問他;你到底要甚麼?他說:「我喜歡看看爸爸。」你想爸爸的心多快樂。你有否像孩子似的到父神面前呢?有時爸爸不希望孩子講太多的話,有時孩子不說話,爸爸已經知道兒子所要的、所盼望的了。我們也是一樣,雖然越在神面前不說一句話,神同樣能賜下你心裡所想的、所盼望的和所要的,我們的父神愛我們,祂希望我們能常常到祂面前來,你有否親近神?巴不得你能常常親返祂。

    怎樣的禱告才能蒙神答應呢?第一,要有負擔,不是重擔。負擔與重擔不同。禱告像重擔,那不得了。禱告須要像負擔,負擔從何而來呢?負擔是神放在你心中的,像神要毀滅所多瑪大城前,祂先對亞伯拉罕說,目的要亞伯拉罕為這大城代求,挽回神的怒氣。我們要希奇為甚麼神要毀滅所多瑪,又要人為這大城代求?原來按神的公義聖潔是要毀滅這大城;但按祂的慈愛憐憫,卻要赦免他們,神要尋一個人為這城代禱,祂尋到了亞伯拉罕。可惜!可惜!亞伯拉罕只祈禱這六次。神把負擔放在亞伯拉罕的心裡,亞伯拉罕沒有徹底地祈求,他的心胸有點狹窄,以為城內沒有十個義人是應該被毀滅的,假使他能這樣禱告:「神阿,因為禰有極大的慈愛,禰不願一人沉淪,而是願意萬人得救,既是這樣,神阿,求禰赦免他們的罪,不要毀滅他們,使他們有悔改的機會」。這樣,我相信神必定不毀滅這大城,所以巴不得神能將負擔放在你們心中。

    祈禱是兩方面的,這是我在十幾年前聽一位弟兄說的。我們的禱告,一方面要向著神,祂常帶同我們搗蛋,擾亂你的思想,使你瞎想,使你的思想亂七八糟。你跪了半個鐘頭,自己都莫名奇妙,這就是牠的工作,有的禱告糊糊塗塗,甚至於在禱告時睡熟的。等到醒過來自己還不知道,為何睡在這裡?後來才知道因為禱告,這就是魔鬼的工作,當你跪下時,牠就在你旁邊摧眠。

    我們怎樣知道魔鬼專同我們搗蛋呢?請看但以理書十章1213節:「他就說:『但以理阿,不要懼怕!因為從你第一日專心求明白將來的事,又在你神面前刻苦己心,你的言語已蒙應允;我是因你的言語而來,但波斯國的魔君攔阻我廿一日。忽然有大君中的一位米迦勒來幫助我,我就停留在波斯諸王那裡』。由這兩節聖經中,我們知道先知但以理要求明白將來的事。他第一天已經蒙應允,因為後來被魔鬼攔阻,延遲了廿一天,可想當時但以理多苦,他以為他的祈求神不答應了。後來天使來了,陳說為惡者攔阻,原來神的使者被波斯國的魔君所阻止。有人還不知道什麼叫波斯國的魔君,那是因為魔鬼手下有許多犯罪的天使,魔鬼派駐牠們在每一個國度裡,做敗壞的工作,這犯罪的天使在波斯國,故稱為波斯國的魔君。後來幸虧來了神的天使長中之一的米迦勒,神給每位天使長有各種本分,像天使長加百列,他是專報信息的,這位釆迦勒天使長,是專同魔鬼戰鬥的,但這位使者到但以理那裡時已遲延了二十一天,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惡魔在空中是有能力的,但是,牠已是失敗的仇敵,當我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時,已經傷了牠的頭,所以我們可以奉主聖名抵擋牠,吩咐牠,不准牠在我們的身上做一點的工,我們可以在未禱告前,先奉主名趕走牠,不需你自己趕牠,你趕牠,

牠不走的;非要奉主名牠不怕,魔鬼像只狗,你不可怕牠;你若怕牠,牠就要來嚇你:你抵擋牠,牠就怕你;你常常抵擋牠,牠看到你就怕了,所以我們務要抵擋魔鬼,牠就必逃跑了,有時候,你家中的人輪著生病:一個好了,一個又病,似乎好像編好號頭,這就是牠在你家中作工。你可奉主聖名趕走牠,不讓牠在你家中做一點工作,有時你為你的家人代禱,不料家人心硬,這也就是牠在你家人心中工作,你祈求神時,牠不住工作,搗亂你,與你唱反調;所以從以上幾點,使我們知道,我們祈禱要兩方面進行,一方面祈求神,一方面抵擋惡者,除去阻擋,使我們多多與神有屬靈的交通,常常親近神,那末,所缺乏的,神要源源不斷地供給你。

    禱告不能自私,自私的禱告,神不會答應的。不要專為自己祈求,自私的禱告,神不會聽你的。各位聽了後請想一想,你以前的禱告是否都為自己?你要說:「若不為自己禱告,我們禱告甚麼呢?我自己有需要難道不可禱告嗎?」各位不要誤會,任何的事都可祈禱,但是要合乎神的旨意,並且先要問一問自己,你禱告的動機何在?為神,還是為自己?若你的禱告是為自己,願神不要聽你禱告。我講個小比方:假使你發熱,你祈求神說:「神哪!醫治我,使我可以去游泳」。你看神會不會聽你的禱告?我想決不會聽的,因為你專為自己。假使你這樣說:「神哪,醫治我,使我多多榮耀你」!如此的禱告,神必能答應你。所以,任何的事都可禱告,但是目的要為神,動機是為神;那麼,神必垂聽你的禱告,應允你的祈求。

    最後一節聖經,請看約伯記四十二章10節:約伯在痛苦中,他的禱告是為誰?「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你看,約伯為他的朋友禱告,不是為自己,但是他得到甚麼呢?「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原來約伯期望神醫治的病,得到了醫治。所以他從苦境轉回,並且神賜給他的比前更多。所以,我們的禱告不可自私,要為神,或為別人,假使你能以神的事為念,那麼慈悲的神,豐富恩典的神,要更加的眷顧你,賜福於你。

    我們再看到另一方面關於禱告的真理,雅各在回家的途中,將要見到他哥哥前的那晚上,神的一位使者,在黑暗中與雅各摔跤,當時雅各還不知道與他摔跤的是誰,還以為是他的哥哥,等到天黎明時,使者摸一摸他大腿後,他很有力的腿已經壞了,連走路都不方便,那時,他才知道與自己摔跤的是天使,當時天使要走,於是雅各就拉任天使,不放天使走,他對天使說:「你要走先要祝福我,

否則我不放你走」。雅各這名字的意思,就是抓的意思。他靠自己的聰明、智慧、方法來抓住機會,神實在要放棄自己的智慧、聰明及一切自己的方法。這次神差天使來的目的就在此,好像叫他仰望倚靠。這一次他的大腿壞了後,他抓住天使,要天使祝福。他自己知道他的手力與腳力都沒有了,他需要天使祝福。他迫切地拉住天使,要天使祝福。於是天使就替他祝福,因此他的名字改變了。本

來他名叫雅各,現改為以色列。以色列這名字多好聽!這反映了在基督徒靈程中的進一步經歷。假使你還是靠自己的方法、聰明、智慧,那麼你還是在雅各的地位上;假使你倚靠仰望神,那麼,你已經是在以色列的地位上了。我們若不肯放棄自己的一切,神必定要對付我們,叫我們全然仰望倚靠祂。各位,你們不要像雅各那種樣子,雅各在沒有辦法中,在絕望中,才倚靠仰望神。我們若不到那樣的地步,我們先倚靠仰望,豈不是更好嗎?願各位在你們環境還好的時候,要倚靠仰望神,放棄自己。雅各雖然在他的肉體方面,受了損失及痛苦,但是他屬靈方面卻得到了祝福。他的蒙祝福,是因為他迫切、懇切的祈求。他抓住天使,不放過機會。他這樣的抓住不放,於是就蒙了祝福。同樣,我們基督徒來到神的面前,也要學習雅各似的懇切抓住神的應許,用信心的手來抓住神。有些基督徒來到神的面前得不到甚麼,因為沒有抓住神。各位,你們有否抓住神?我們要像雅各那樣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我們要神賜福,我們需要懇切、迫切、敬虔的祈求,不停止的祈求。那麼,神必肯答應我們的祈求,聽我們的禱告。我再說一次,祈禱要蒙神答應,必須要懇切、不停止、不放棄的祈求神。那麼,神才能答應我們的禱告。不過禱告要合乎神的旨意,若合乎神的旨意,懇切的祈求,那麼神必然答應我們的祈求,並賜福於我們。

    我們回到新約來看一看,耶穌講了三個比喻,都關於禱告方面的。那三個比喻呢?第一個,就是替朋友求餅的比喻;第二個,是窮寡婦求不義之官伸冤;第三個,是法利賽人與稅吏的禱告。我倒過來一一的講解吧!什麼叫做法利賽人?猶太人不一定法利賽人,法利賽人是一種有力的宗教教派。假使想做法利賽人,必須先要加入這黨。這法利賽是十分嚴格的,他們十分注重儀式。在生活上,他們只注重外表,他們只有敬虔的外貌,所以主說他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很好看,裡面卻是臭透的骨頭。並且,主又說:「法利賽人有禍了」。現在有一位法利賽人與稅吏同來到殿裡禱告,法利賽人很驕傲的禱告說:「神阿!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二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你看,這像不像在與神說話?他不是在禱告,乃是在報告。好像神不知道,他要報告神,我如何好,我如何盡本分,並且還要禁食。他這樣報告式的禱告,神不會聽的,他並且還控告別人,說別人的不好。他不看自己的缺點,單看別人的缺點。他自言自語的禱告,神決不會聽他的,請問,你的禱告怎樣?是不是像那法利賽人報告式的自言自語的禱告。法利賽人是假冒為善的,我們不可如此,我們來看一看稅吏的禱告怎樣?稅吏很恭敬的,連頭也不敢抬起來,禱告說:「神阿!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這樣痛悔的禱告,神赦免了他的罪,他如此的自卑,神便答應了他的呼求。我們祈求神,神必答應,因為我們的神是鑒察人的內心。凡內心誠實自卑者,神必賜福與他。

    第二個比喻,是一個窮寡婦與不義的官。這不義的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若有人要他伸冤,必定先要錢。只因她是窮寡婦,自然沒有錢。因為沒有錢,所以那不義的官不替她伸冤。因為不替那窮寡婦伸冤,所以那窮寡婦天天的來求這不義的官伸冤。恐怕那寡婦從早到晚的等在衙門外面吧!早晨,不義之官來時,那寡婦立刻求說:「老爺,替我伸冤」。天天如此,那不義之官不耐煩了,

就替她伸冤。這比喻的教訓是叫我們禱告,不可灰心,並須合乎神的旨意。我們的禱告不可灰心,要繼續不停的祈求。那不義的官肯給那寡婦伸冤,何況我們的神呢?我們的神是公義的,是公平的,是聖潔的,我們不論祈求甚麼,只要有琱萿漯R求,那麼神就必聽我們禱告。我講個小比方,是很簡單的,我認識一位元先生,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很忠實,他向父親討一件東西,假使他父親不肯,他就不再向父親求了。二兒子較為聰明,假使他向父親討一樣東西,他先看父親臉上的表情,假使父親面孔難看,他馬上就跑。三兒子算最聰明,他向父親討東西,非要到不可。假使父親不肯,他還跟爸爸討。爸爸說:「這東西貴得很,不買」。他說:「爸爸我要這東西」,爸爸說:「不給你」,他仍繼續說:「爸爸,我要這東西」!他不停止的向爸爸討,爸爸給他煩死了,結果就將這東西給他。大兒子、二兒子都沒有得到,唯獨三兒子得到了。三兒子怎樣會得到呢?就是他臉皮厚,不停的求討,於是得到了。所以我們向神求討時,臉皮也要厚,不要灰心,不過不論求什麼都要合乎神的旨意。那麼,你肯有琱萿漪閮D,神必答應你們的禱告。

    現在我們來看關乎耶穌講的第三個比喻。耶穌說的比喻中,有三個朋友。讓我們先看幾節聖經,在路加福音十一章58節,請看: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裡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裡,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那人在裡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的給他。」這裡有三個朋友,一個是吃餅的朋友。求餅的朋友來到給餅朋友的家中求餅,因為吃餅的朋友走了許多許多的路,同時路途中沒有吃甚麼。他來到求餅朋友的家裡要吃餅;求餅的朋友,在自己家找了找,可惜一無所有。有那怎麼辦呢?於是求餅的朋友對吃餅的朋友說:「朋友,我沒有餅可以給你吃,但是我有一位富足的朋友,他家裡的餅多得很,因為你是我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所以你等一等,讓我到他那裡去求餅」。於是,求餅的朋友急急地來到給餅朋友的家門口,就叫給餅的朋友開門。因為吃餅的朋友半夜來到求餅朋友的家中,所以求餅的朋友也是在半夜裡到給餅朋友家的門口;只因是半夜,所以給餅的朋友已經睡在床上,同時門都關閉了。給餅的朋友聽見求餅的朋友在叫開門,就問他做甚麼。那求餅朋友很坦白地告訴他說:「我有一位朋友,他來到我家裡要吃餅,我知道你有很多的餅,所以我求你給我三個餅,讓我的朋友吃」。那給餅的朋友因為已經睡在床上,所以回答說:「朋友,你要餅,白天來拿,現在是半夜,我要睡覺,同時孩子們都已經熟睡了,別攪擾我,明天來吧!」那求餅的朋友馬上說:「你是我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雖然你要睡覺,但我的朋友肚子餓要吃,你睡要緊,還是吃要緊?不吃要餓死的,你不給我餅,我不給你睡覺,我要攪擾你,使你不能睡。」那給餅的朋友因

他情詞迫切,所以只好起來去拿三個大餅給求餅的朋友,於是求餅的朋友很快樂地急急回家,吃餅的朋友正在等著他回來,希望能夠吃到餅充饑,恐怕他因餓得過度,所以連站都站不起,那求餅的朋友一到家,見到他這種樣子,似乎像生病,問他是不是肚子痛?吃餅的朋友馬上說:「不是」,於是求餅的朋友把餅給吃餅的朋友,吃餅的朋友馬上吃,我想求餅的朋友一定很快樂的看著吃餅的朋友吃那他求來的餅,雖然他自己一口都沒有吃到,但是他一定十分快樂,吃好後,吃餅的朋友肚子不餓了,力氣也有了,於是一同睡覺。

    這比喻中三個朋友,是代表三種人,吃餅的朋友是表示還在基督之外的人,他們是需要屬靈的糧食,求餅的朋友是代表我們已經相信的人,我們沒有什麼,我們不能供給那缺乏屬靈糧食的人;但是,我們有一位朋友,是富足的,是有豐富恩典的朋友,祂有數不過來的屬靈生命的糧食。我們都沒有,但我們可以向那富足的朋友求討,給餅的朋友就代表我們的主耶穌,祂當我們是祂的朋友,我們有了這位朋友,可以放心。若有人來向你要屬靈的餅,我們就向主那裡支取祂的生命的糧食,那需要的人,第一要認清楚,我們是沒有什麼的,假使有你的朋友或親戚來到你那裡,問你關於屬靈的事,例如我們怎樣可以得救?是不是一相信就得救?信耶穌要不要手續?怎樣才能信耶穌等等?這種問題你能否回答?你是不是摸摸額頭,你是不是東翻西翻的在聖經中找,你是不是自己都糊糊塗塗?對於這些問題,或者你說,我同你到牧師那裡去問,那麼,你為什麼不向我們的主耶穌那裡去支取呢?若你不能回答這普通的問題,可以證明你不常常親近主,你沒有向主支取屬靈的生命糧,你的靈性太幼稚了。你應當多多親近主,領受支取屬靈的糧食,分給那實在需要的人,那是你的本分。那需要屬靈糧食的人是你的朋友,你也要盡朋友的本分。雖然你自己沒有,主有,主希望你能常常的去支取。請問,你有否盡你朋友的本分呢?你有否常常親近種和我們的主呢?願各位能作點關於分派的工作,將你從主那裡得到的分給需要的人。那麼你不但是主所愛的人,同時也是你朋友的良伴。

    

半夜求餅的比喻    翟輔民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58

 

    主設這個比喻,是因門徒見他禱告,求主教他們禱告的法子才設的。這個比喻的意思。對於上文14節。下文913節,都有關係,所以要將上下文分為三層來研究如下:

    第一層:祈禱的教訓14

    第三層:祈禱的比喻58

    第三層:祈禱的應許913

    考查路加福音書論祈禱的問題,見有幾次,一、主受水禮的祈禱(路三21),二、主到曠野的祈禱(路五16),三、主上山的祈禱(路九18),四、主變像時的祈禱(路九2829),如今門徒雖然認得那字,究竟不如實行才好,所以門徒看見主實行禱告,心裡有所感動,於是就求主教他們禱告。

 

祈禱的教訓(十一14

    主的禱告文可分為三。

    稱呼的話: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有些人禱告,用種種特別的頭銜來稱呼神,願他的口才。這雖不敢說他不合。好像也無所謂。看主耶穌用我們在天上的父一句話,就盡可與天父直接親近了。

    所求的話可分為七:一、願人都尊禰的名為聖。二、願禰的國降臨。三、說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三件,是先求得成主的名,與主的國,及主的旨意(太六33)。四、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五、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因我們若不赦免人的虧欠,天父也不赦免我們的虧欠。在以弗所書四章32節說,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六、不叫我們遇見試探。七、救我們脫離兇惡。

總結的話:說因為國度權柄榮耀,都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查考禱告文裡頭第二則所求的話,首三句是為主的名,主的國。主的旨意來求。如今到第三則總結的話。也有提及主的國、主的權、主的榮耀、阿們這兩個字,那意思就是誠心所願,誠心所信。

 

祈禱的比喻(路十一58)

    經上記載,「耶穌主又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裡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裡,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那人在裡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路十一58

    這個比喻與路加十八章所記載寡婦求官伸冤的比喻,那意思相彷佛。就是都有要琱葃咩i的教訓。這兩個比喻,是重在「何況」兩個字(路十一13;十八7)。先用朋友和官一眼面前的事來反比,而後用何況轉到本題,好像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十一13)又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麼。(路十八67)主又說,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給他們伸冤了。(路十八8)

    這個比喻既稱為半夜求餅的比喻,又可稱為三個朋友的比喻,因說有三個朋友的緣故,從路上來的朋友,就好像世界上的罪人。代朋友求餅的朋友,就好像我們信徒,給他所需用的朋友,就如在天上的父。不過這第三的朋友如天父的,是用反說罷了。這比喻中的七個意思略述如下:

    一、論信徒要知道主設這比喻。開口就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十一5)這是反說的。意思就是說你們中間必定沒有這樣的朋友。不願起來給他的餅的。你若求得迫切。就必起來照你所需用的給你。那惡友尚且能夠這樣。何況你在天上慈悲的父。豈有不應允我們信徒琱萿疑咩i呢!

    二、論信徒要放膽到神面前來求神。想神。是至尊無對的,我們世人是最卑微軟弱的,但因有主耶穌基督做中保的緣故,就可以與神複和。而且親愛如同朋友一樣,想朋友尚且有相助的情誼,何況信徒與神是最親愛的呢。所以我們有那樣欠缺,有那樣所需用的,若肯謙卑來琱艉薇D他,神是必定賜福於我們的。

    三、論信徒求需用的糧食——就是餅,是應該的。這糧食,可指肉身的糧食,也可指靈魂永生的糧食,乃是神所喜歡賜給人的活餅。活餅既是神所喜歡賜的,又是世人必需的,我們何不為自己,或是為別人來求呢?主耶穌說:「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五6)可見凡有求於神的。神必定喜歡賜的。

    四、論信徒代人禱告,更是主所喜歡。試看世界上的罪人,因為沒有主的道理,如饑饑如乾渴一樣,是何等的痛苦呢!這是不可不為他們禱告的。信徒們阿,你們既然得著這天糧,主的道理已經飽足了,就更要記得那世人的痛苦,也像從路上來的那人了,就必要乘機會來施那活餅,就是為主作證,想得那人歸主哪。

    五、論信徒原本有餅來應人所求。由此可知我們為信徒的,或是為傳道的,是毫無能力,絕無可誇的。因實在沒有靈糧施賜給人哪,惟有我主耶穌基督,可以應我一切所求,補助我一切的不足。不可只為自己。更要帶領人來親近我慈悲的主,由主把永生的活餅賜給我充饑。至於傳道人的地位,是要把聖經的真理來教訓眾人。最要覺得自己,是沒有教訓賜給信徒為靈魂的糧食,沒有能力可使人得救得福。凡能使人得救得福的,必要由主賜給聖靈的能力才可。倘若能夠代他求主,好像在比喻中的朋友,代那個朋友求一樣,自己雖然沒有餅,也可把那求得的餅,轉賜給那從路上來的朋友呀。

    六、論信徒禱告,要琝唻鴝部C求得迫切,有譯作不顧臉的。不過誠心迫切去求,一而再,再而三,仍然站在門外,叫喊敲門,不肯離開去,不顧自己的臉,只曉得要有益於別人,不管自己如何。總要代朋友得著餅然後才能罷手,我們禱告,就要以這樣為法子,因主的眼不是瞎的,主的耳不是聾的,若能忍耐到底,是沒有不得應允的。

    七、論信徒切不可以代人禱告為羞恥。試想那個朋友願在半夜起來接納那路上來的朋友?又願在半夜往別個朋友處代他求餅?並且受別個朋友的斥責。不以為羞恥,仍然要懇求。由此可知這事是非常重要的。半夜的時候,是入睡熟了的時候,這時候雖是要緊,但因這事也非常的重要,因有關乎人的生死,有關乎天堂地獄。所以在半夜雖是多方不便,也要真心代人禱告。若以為昨天的機會已經過了,明天的機會還未曾來,推辭不起,安安然然的仍舊睡著,未免忍心害理了。須知道這救命的事,救靈的事,不可看為尋常,所以雖是在半夜,也要為主作工,好像這比喻裡代朋友求餅的朋友,必得應他所求然後才罷手,昔日有個迦南婦人求主醫治他女兒,主當時推辭來試看他的信心如何,後來因他琝圇閮D,主不獨應允他,而且稱讚他的信心很大(太十五2128)想那迦南婦是異邦的婦人,既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又未到異邦的時代,主尚且因他能琝唌A應允他所求的,何況我們如今為主的兒女呢。

    八、論信徒的琩D,終久必得應允。朋友有所求,給他是人情,不給也有道理,那個朋友有餅不肯給求他的朋友,那求他的朋友也沒奈他何,只有低頭喪氣跑回去罷了。惟是那求他的朋友就不是這樣,初求不得,第二次又求,二次求不得,仍然還是求,求得十分迫切,那朋友終久要起來給他,應允他所求的。那無情的朋友,尚且能這樣,何況在天上慈悲的父,如果我們有恆切追求的心,他必快快起來給我們,使我們沒有欠缺的。

    天父昔日應許亞伯拉罕生子以撒,不是即時應驗的,是要等二年之後才應驗的。想這二十五年之間,就是試驗亞伯拉罕的時期,亞伯拉罕為所多馬惡城禱告,近前來問主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嗎?假如那城裡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麼,不為城裡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麼?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麼?到後來

城中減至有十個善人,主也不毀滅那城(創十八23—末)。由此看來,在禱告之中也似乎可以和主辯論,我們如果能懇切琝唻茖D,終必得著應驗。

 

祈禱的應許(路十一913)

    經上記載主說:「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給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路十一913)尋字,叩字,有一層緊一層的意思,因先有所求,然後肯去尋找,直到叩門為止。也好像比喻中所說求餅的朋友,由尋找以致叩門得著為止。所以說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主耶穌的心喻    翟輔民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59節;十八18

 

    前一講論智愚的建屋,和智愚的童女,是記載在馬太福音的;今則講半夜求餅和寡婦伸冤兩比喻,是記載在路加的。

    半夜求餅比喻,又稱為三友比喻。即是一個人在路上饑餓,投到朋友家裡,朋友接待他,但沒有糧食給他充饑。時候又晚了,只好跑到朋友那裡求餅,此時夜深人睡,朋友不肯給他。對他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但他不灰心,還繼續懇求;若不給他,他必不離開。弄到被求者不能安眠,不得不起來給他。主耶穌說此比喻十分簡單,然亦足以表明祈禱天父必蒙應允了。

    祈禱,是今日教會最重要的問題。不論什麼事情,皆當以祈禱為前提。

    當日有個門徒求耶穌教他們祈禱,如約翰教門徒一樣。他們見主祈禱而發生要求。我們今日若能見主在天上為我們祈禱,我們亦必效法他,因為祈禱也是一種恩賜。

    我立志傳道時,想做個有用有力的僕人,不是求人喜悅,乃是求主喜悅。我即求主給我有祈禱之能。蓋祈禱比較傳道是更難的。

    感謝主!他教門徒祈禱之後,即連帶說到應許——求即得,尋即見,叩門即開……,人亦知以好物給其子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麼?(路十一13

    在求餅的比喻中,給我們信徒一個莫大的教訓!在路上行路饑餓疲乏的人,是表世界人類漂流于人生路上無所歸宿。在半夜的時候,投進朋友裡,這朋友是表我們信徒。世人知道我們有基督的豐富,到來必可以得著幫助,那知道人一個餅也沒有,窮乏到極。只給投靠他的人一個絕望!今日也有許多心靈桔幹的人投到我們這裡來,向我們欲有所得。未知我們對於這等人有沒有盡本分,叫他們得到飽足,得安慰?那個朋友,雖然一個餅都沒有。但他卻盡本分,去向富足的朋友求借。這富足的朋友是誰?是救主耶穌。那麼,世上一切可憐人,饑渴和憂愁,我們就當將他們引到耶穌跟前,求耶穌給他們得飽足和安慰。

    有一次,我在船上,遇見一個愁容滿面,十分淒慘的人。我想安慰他,問他為什麼這樣愁苦?他答道:「我是猶太人,處處都受人欺淩,今全船的人都厭棄我!」我安慰他說:「我不但沒有厭惡你,倒十分喜愛你。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十分富足,而且樣樣都看顧我,他也是猶太人。」他原來不明白,後來我說出是耶穌,他才恍然。

    我在少年時,有人勉勵我說:「你如能引人到耶穌處,就是你最快樂的事。」我很接納他的話,所以在生活中就得著這樣的快樂。我們講道,不要與人辯論,只要引人到主跟前,叫他得主安慰。

    我說第三個朋友是指耶穌。或有人如此反對:「這無情的朋友,怎能預表耶穌?」不錯,耶穌對我們,有時也好像無情一樣。往往不答應我們的祈禱。但非不答應,不過是試驗我們的信心吧。我們信心若夠,他便賜給我們了。

    某城裡有一個官,不畏懼神,也不尊重世人。這個東西,可謂驕傲自大之極,那裡又有一個寡婦,軟弱得十分可憐。城裡的人,不把她放在眼內,有些人還要欺淩她。她是敬畏神的,要求此官為她伸冤。她不求恩典,只是求律法上的公義。但此不義之官沒有答應她。怕是沒有金錢賄賂他吧!幸而寡婦並不灰心,求之不得,還來再求,日日來求,一日幾求,弄到此官不能耐煩了,不得不給她伸冤。寡婦的祈求,到底成功了。此可見迫切、忍耐,是祈禱的要訣。

    主非不義之官,乃公義的審判者。不義之官尚不能忍而為寡婦伸冤,何況公義之主,不為我們伸冤嗎?

    以上兩則比喻教訓我們祈禱,不是早晚循例祈禱幾句,乃是要有目的,以琱[、忍耐、迫切的精神向主祈求。「求則得,尋則見,叩門即開。」耶穌不向我們說虛話,只要我們深信而祈求。

    

有效的靈交    鄭泉聲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513

 

    基督教裡的聖經教導我們祈禱就是神賞賜給凡信祂的,真正美好的靈交方法,而我們要如何符合經上所要求的靈交,才能使我們與神的溝通避免阻礙,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來共同思想。而詩篇一四五篇18節如此說:「凡求告耶和華的,就是誠心求告他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這句話,已經肯定信徒與神交通的可能性,誠然,神不是嚴肅的神,反而神愛人們與祂相親近,並讓門徒表達他內心對創造主所有的感謝與讚美。這對基督徒來說是何等地美妙啊!

    所以,各位兄姐,你、我若相信神是真神,必定在你的信仰生活中有祈禱、感謝、與神有密切的交往,同時,更應當自我檢討,是否盡到基督徒的本份與責任,你與神的靈交產生效力?這些都是你在反省中應謹慎避免自己作一位空空的、虛偽的、掛名的    「神的子民」。

    耶穌設的這個比喻「求則得之」,分成三點與各位共同思考:

    一、前段(路十一56)意在比喻,各位在世間無論如何地千辛萬苦,從未能使你的民生問題獲得滿足,何況耶穌會說:「人活著,不是光靠食物」,在你的一生中,還有許多關於精神、靈性方面的問題,令你無法克服滿意,這才是人生所遭遇到最現實的難題。雖然你有高深的學問、知識、頭腦、經驗,而往往這些卻令你體會到唯有加添煩惱及不滿足而已。倘若各位覺得自己是缺乏的,有限而非萬能,不過是受限制,並發覺靠自己的雙手、知識、頭腦、根本無法做什麼,這正是有福氣的人了,因耶穌會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今日人要與神溝通,必先回到謙卑、虛心、有限的態度,才能達成靈交的效力及獲得神的祝福。

    二、第二階段(路十一79),耶穌讓我們得知祂的主張是人們很努力、迫切的求,而迫切要求的態度正如耶穌所說:「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這三句話清楚地提到對神禱告的態度,應該是迫切的祈求、羡慕、努力地爭取,不惜時間及肉體上的厭倦,他總要為自己喜愛的而鬥爭,這種爭鬥可以由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得知,聖經描寫主在園裡的禱告,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由此可見耶穌整夜拼命的禱告。所以,真實和神拼命的禱告,並非和神賭氣,而是對自己的私欲,自高、驕傲、自我、自私自利的鬥爭,禱告的重要態度就在於此。我們可以由故事裡發現那個人在控制自己的私欲、驕傲、錯誤、雖很迫切的求,但並未因此而倒致犯罪。總之,禱告的目的,乃是使神的旨意戍就,而非願自己的旨意成就。

    三、祈求不是為自己,是為朋友的需要,為鄰居,這是重要點,應常記住,免得我們的禱告招致阻礙,而發生不了效果,雅各書四章3節說:「因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真正的祈求態度,不是為自己的自私、私欲,而是為服侍你的朋友、鄰居,所以禱告一方面是照神的旨意而行,另方面亦即榮耀神,使人得利益。迫切的禱告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是為朋友,愛自己的鄰舍,且讓你更懂得愛人如己並切實地作到,同時,在神面前謙卑承認自己是罪人,是有限、空空的,無法與神比較,我們乃是要順服神,愛祂,關心祂,並順服祂的命令,使你、我的朋友、鄰居更得利益、造就,也使神的旨意成就。

    我們若奉耶穌基督的名真誠熱切祈求,神一定會垂聽,倘若不能按照我們所祈求的給我們成就,也一定會垂聽我們的禱告,神必能將更豐盛有餘的恩典給我,真實的禱告決不會落空。

   

祈禱的比喻    張信得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513

 

    在耶穌的教訓裡一件很明顯的事,就是耶穌鼓勵我們要常祈禱。當我們祈禱時,能暫時和繁雜的社會隔離,在心靈上和神接觸而經驗無限的喜樂。這事和神國的福份有關係。因為神國是經神恩典的機會。祈禱是我們經驗神恩典最好的機會。那麼應怎樣祈禱?

    一、在耶穌的喻裡(路十一58)表示 應向前祈求必有所得,在教會生活裡有人不敢祈禱。因為看別人很長的祈禱,而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話可祈禱。 祈禱應有耐心。像比喻中那位朋友求幫助的,雖然被拒絕,但是不灰心繼續求而得,有耐心的祈禱表示有堅固信心,因此必經經驗神的恩典。

    二、在這比喻裡可以看出這人求而有所得,因為他所求的是他切實的需要。在十一章8節裡有兩句話,「迫切的直求」「他所需用的」這兩句話表示這人求有所得的原因。前句表示耐心,後句表示他所求的是切實需要。由此可知,神國的福份是為適應人類切實的需要。所以我們所求的必是為切實的需要。耶穌教我們應這樣祈禱,「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三、在另外一個比喻裡(路十一1113),表示神是慈悲,所以求必給我們。「餅」和「魚」「雞蛋」這些都是猶太人生活上的必需品。兒女在塵活上有切實的需要,父母不但不拒絕,必將更好的給兒女。神的憐憫也是一樣。因為神的憐憫,祂願將各樣恩賜給人類,以便補足人類切實的需要。神的憐憫和恩典不是抽象的,是和現實的生活有關。我們在教會生活裡求神國的福份不是空

想論,是求神的恩典説明我們現實的需要。在信仰生活裡祈禱是很重要的。因為祈禱可以得到神的憐憫並經驗神的幫助。

    

祈禱宜有琱    戴懷仁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513

 

    耶穌禱告之時很多,每遇有特別事故,如選召門徒等等,必先終夜禱告,與天父傾談,從他得著的力量,神的兒子在各事上尚且必須禱告,何況我們世人呢?耶穌勸我們禱告本非止一次,惟有此次耶穌教訓門徒,還給他們一個禱告的模範,並且應許准其所求,耶穌告訴他們關於禱告的話,其中有一種應許就是將聖靈賜給求他的人,聖經上也應許我們,逢禱告時,必有聖靈的幫助,這樣可以有圓滿的結果,要知如何才為禱告,應先查如何不為禱告。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街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太六5)又說:「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太六7)。這樣的禱告,我們聽過的很多,像這樣虛偽而煩瑣,絕對算不得禱告,在神面前,是可憎惡的。

    然則怎樣才為禱告呢?就是在神面前,謙謙卑卑的,俯求他的恩,把身外的事,和自己內心的一切擾亂,一律拋開,關上門,專心傾向神,像小孩子一樣的直率,把心上的事,呈訴神,合此種種,就是禱告。聖殿的香煙,即象徵不斷的禱告,禱告正是信徒親近神,心靈與神交通唯一的方法,禱告必有依託,才能上達夭聽,一個罪人怎能親近聖潔的神呢?怎敢求告祂的名呢?所以必須依託因著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的功勞而禱告,因他把那叫我與神隔絕的債務還清了;他用他的寶血,替我們購取了永遠的義,我因為信他,他的義就歸與我了,我披著耶穌的義,才敢到神的面前,我們禱告無論如何懇切,允准還是在乎神,人若自己想些方法,求他必准,這是無益,因神若要准許甚麼也是要本著他的旨意,用一定的方法和時機,我們的地位如小孩子一般,只有等候與相信就罷了。

    我們禱告是因為自己一無所恃,諸事缺欠,求他然後我們的生活才豐滿有意義,世上各樣的好處,皆自神而來,我們不能不全心傾向他他。禱告也是叫我們記得神為父,我們為兒女,凡事依靠他,我們與天父接近一日,比如一家有兒女輩,這些兒女從不與父母說話,試問這兒女還算得一家麼?神有許多這樣的兒女,他們不禱告天父,並且一心向外,傷天父神的心,以致天父的震怒,落在他們的身上。古時的聖徒,把禱告比作呼吸;呼吸為身體所不可少的,若呼吸一斷,身體必死,禱告也是一樣,若無禱告,人與神交通斷絕,靈魂的生命也就沒有了,因此使徒保羅勸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說:「不住的禱告!」(帖前57)。

    主耶穌知道我們的軟弱,知道我們心中沒有禱告的熱烈要求,所以不斷的勸我們「祈求」,「尋找」,「叩門」,情詞迫切的直求,如同那夜裡叩門的朋友,和求官昭雪的霜婦一樣,你我禱告像那個樣麼?可惜我們心灰意懶的時候多,雖然耶穌說:「不可灰心,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約五14),我們還是免不了灰心,經上說:「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人門禱告……,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羅八2627),細考此語,我們特別要求神賜聖靈給我們,使我們趨重禱告的生活,阿們。

    

祈求、尋找、叩門   蔡良純

 

    自有歷史以來,人類生活方式就不停的改變,但只有一樣沒改變的,乃是人遇到困難時所尋求的解決方法:祈求、尋求、叩門。聖經裡耶穌對我們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今天我們願意尋求應該如何禱告才能蒙神接納。

    一、祈求——聖經裡原文的意思以台語的「討」字譯之當更為恰當,施與受的物件,二者的關係是相當親近的。而所求的並非因欲望愛好而求,乃是因著欠缺,需要而求。馬太福音六章3133節「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當存神國神義為念,以此種心來祈求(不可存私怨尋求),則神必悅納成全。

    二、尋找——某名人說人的歷史乃是一般人尋找解答「人」的過程,歷史不斷向前邁進,人也不斷在尋求一個大同,和平的世界,一個更理想的世界。然而根其究底要找的是什麼?是神!解決人類生命的問題。印度聖人孫大信年青時因著讀不明了聖經,而矢志找真理,但遇見神后並非只改變了他的思想,乃是改變他的生命,成為之不屈不撓神的使者。神應許尋找就尋見,乃是尋找祂。

    三、叩門——耶穌時代猶太人家裡,通常總是全家擠在一處睡臥,只要其中有一人起來就會影響到全家的安眠,而且白日家門大開表示隨時歡迎人來,但如果門關了就表示請勿打擾,這已經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習慣。路加服音十一章513節裡所描述的這人半夜去叩朋友的門,所預表的是他的堅決意志,不怕羞辱。今天我們不時在神面前禱告,能蒙神眷聽者有多少?為什麼我們一直不能在人前有美好的見證?是否因著我們的禱告一直是軟弱的,意志不堅的,怕羞的,所以我們的叩門總得不著滿意的答案。莫忘記我們祈求的態度是什麼,總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更別忘了尋找的物件是誰,是祂  唯一的真神,最後我們要意志堅決,一生在種面前成為祈禱的生涯,蒙神悅納。阿們。

   

無應的禱告    周志禹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9

 

    主耶穌曾經應許門徒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路十一9)。但有時我們懇切祈求卻得不著,竭力尋找卻尋不見,不住地叩門,門終不開,似乎天幕下垂,有如銅牆鐵壁阻止我們的呼籲。那時我們就不禁像詩人那樣對神說:「不要向我緘默,倘若你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詩二十八1)。但其實神並不是不聽我們的禱告,祂的手一直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作工,不聲不響地把我們掛心的複雜問題加以調整,使其歸於正常。

    當我們身處逆境,似乎要被愁苦,失望,試煉,或敵對的勢力所消滅的時候,我們就禱告,求主救我們脫離這些痛苦的環境。但好久沒有答覆來到,反而黑影更深,打擊臨頭。我們就禁不住歎著說:「天父不聽我的禱告!」卻不知天父所賜的福,就在我們遭受痛苦的時候臨到我們。苦杯雖未撤去,但天父卻在黑暗中加添力量,使我們能勝任而愉快。

    我們無知,不知道當怎樣禱告,所求的往往不是我們所真正需要的。天父將我們所真正須要的賜給我們,來代替我們所想所求的,那時我們就以為祂不聽我們的禱告。但在實際上,天父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所賜給我們的,遠比我們所想所求的為好。我們想:我們須要多的恩賜,而恩賜不來;但天父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已將祂的豐富送入了我們的生命,把祂更多的愛賜給了我們。因此有許多禱告的答覆來到,為人所不知。往往我們已經蒙了恩典而不自知,福已臨到而不覺得。神把祂豐富的恩典,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賞賜給我們,我們卻以為祂不聽我們的禱告。

    不過無應的禱告實在也是有的。有時神不應允我們的禱告,是因為祂曉得,我們所想所求的還是不得著為妙。例如:我們求天父除去我們的重擔,但祂若允如所求,則我們就失去了只有借著任艱負重始能得著的福份。我們的天父愛我們,不願們因為享受一些暫時安逸,而失去那永久的福樂。

    人對於神賜恩的應許也往往發生誤會,以為無論甚麼時候,只要有一點難處,或有一段艱苦的路程要經過,或有一種擔子要盾負,或有一種憂愁要擔當,或有任何形式的試煉要忍受,只要求告天父,祂必應允他們,除掉他們所怕的愁苫,免去他們所畏的試煉。他們以為那就是天父所應許的。他們幻想.:他們遇見了任何不如意的事,只要一禱告,神就會叫那不如意的事變成如意的事。但這並不是神愛人的方法。祂在我們身上的目的,並不是要叫我們一帆風順,稱心如意,乃是要叫我們凡事受造就,心意更新而變化,配作祂的兒女。

    所以,當我們禱告求天父救我們脫離一切的困難,免去所有折磨,使我們的路途如花似錦的時候天父只好不理我們。若是祂照我們所求所想的賜給我們,那反而是祂不愛我們了。因此,這一類的禱告總是得不到應允的,因為各人必須擔當自己的擔子,負他當負的責任。天父要我們學寶貴的功課,所以祂必須叫我們自己努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很多寶貴的福份只有在艱辛中纏能得到。若是天父只聽我們的呼求,不叫我們經過艱辛,那便使我們得不著只有在艱辛中才能得著的上好福份。那是一種眼光短小的世俗之愛,全智全能的天父那裡會這樣作呢?

    一個小孫子會貪懶,怕讀書,怕上課,怕作日常的功課,怕勞動,怕學校裡的管教,因此要求父母准他留在家裡,不進學校,以便過安逸的日子。他的父母若姑息他,准許他的請求,任他逃避困難;你對於這父母將發生甚麼感想呢?一個作父母的這樣姑息兒女,不是愛他,乃是害他,其結果將斷送那孩子的前途,所以父母決不這樣作。神比我們的父母更有智慧,更有愚心,祂不會答應我們求不盡本分,不作事工,不任艱辛的禱告,因為我們的人生,正是借著盡本份,作事工,任艱辛,纔會長進。對付這種禱告惟一良好的答覆,就是不准所求。

    還有一種出於自私自利的禱告,也是天父所不能應允的。我們在禱告生活中常常專為某一事件懇切祈求,求天父成全。但若那事于你有益,而於別人有損,則天父必不垂聽。因為天父對祂所有的兒女都一視同仁,並為他們每一個人預備了最真實和最美好的福利,所以我們出於自私自利而損及別人的禱告,祂決不應允。我們應該明白有許多事與你有益,必致有損於人。你或者不知道,但是天父無所不知,祂不能使一個兒女滿足,而叫另一個兒女受損害。

    此外還有一種似乎不蒙應允的禱告,但其實並不是天父不應允我們的禱告,乃是為了我們的好處,祂故意地遲遲答覆。比方一個學校裡若有一個低級班次的學生,走到高級課程的教師那裡,請他教這個,教那個,這教師雖然願意將高級的功課教他,但那學生未會經過低級課程的訓練,怎能領受高級課程的知識呢?有些屬靈的事,我們可以懇切祈求,但只有受到相當的造就之後纔能得著。一個幼稚的基督徒不能專靠懇切的禱告而立即成為一個成熟的基督徒。他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基督徒,必須借著長期的修養,才能成功。

    或者我們所求的事尚未準備完好,天父也不能賜給我們。比方一個農夫栽種一棵嬌嫩的果木秧,他求神使這秧子快快結出果子來。他這樣禱告能蒙應允麼?對於我們所祈求的許多事也是如此。神要應允我們的祈求,必須經過培植和長養的過程。祂遲遲不允所求,乃是為要經過相當階段,為我們成全完美的好處。在我們祈求的時候,祂似乎向我們緘默,但那並不是不理我們的緘,紋也不是拒

絕我們的緘默,乃是出乎愛我們的緘默。祂為了愛我們,同意我們的請求,立刻開始工作,為我們準備所要成就的事。我們只要忍耐等候祂的時候來到。

    我們往往在這一點上失敗,因為我們不會等候,以為祂沒有立刻將我們所想所求的賜給我們,就是不理我們的禱告。我們往往為天父已為我們準備,叫我們承受之福而自尋煩惱。我們應該訓練自己,在一切關乎禱告的事上,相信我們的天父。祂要賜給我們甚麼,不賜給我們甚麼,和祂賜恩的萬式和時間,都是我們所應該學習信靠的。

    無應的禱告不是因為天父不賜恩,乃是因為天父在似乎不賜恩中多賜恩。

   

 吩咐與應許    曾保羅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910

 

    讀經:「我告訴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主在這裡,給門徒三個吩咐和三個應許。只要我們照主的吩咐去作,祂的應許必成就在我們身上。

祈求——得著

    「祈求」是主賜給門徒的特權。信徒蒙恩得救以後,他與神之間即恢復了「父與子」的正常關係(約一12;弗二1112)。所以,他像孩子一樣可以儘管向天父求,只要所求的與他有益,天父必給他。但有時求也得不著,乃是因為妄求(雅四3 ),或者是求得不夠迫切,或者是不同心(太十八1819),或者是沒有摸著天父的心意而只照自己的意思求。例如一孩子的玩具破了,告訴父親,這裡破了,要如何這般的修理,說了半天,玩具還在孩子手上。父親說:「孩子,把破玩具給我,我知道如何修理。好多時候我們求也得不著就是因為沒有放心交托。「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依靠祂,祂就必成全。」 (詩三七5)但在這裡主又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路十一13)可見主要我們向天父求一個最寶貴的就是聖靈。主升天之前,要門徒們去耶路撒冷等候的也是這一位保惠師。我們信主這些年,天天禱告,有沒有求「聖靈」充滿在我們裡頭,得著能力,為主耶穌作見證,過一個得勝的生活?我們在敬拜神,服事神的事上,軟弱疲乏,不冷不熱,是否因為沒有得著這個寶貝?請記著主所吩咐和應許的,凡「祈求」的就「得著」。

 

尋找——尋見

    自從人類的始祖犯罪墮落,離棄神之後,神就開始尋找人,祂私自在尋找,借著先知僕人和基督的門徒在尋找,現在還在各處尋找。回憶十多年前,一次向一群孩子講一百隻羊的比喻。講到牧羊人代表耶穌,有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我想不對,要不然,耶穌是個大傻瓜。放下九十九隻,而去尋找失去的一隻。」我問他說:「你知道那一隻迷失的羊代表誰?」他說:「我不知道。」我說:「那只迷失的羊就是你,耶穌尋找你,你想耶穌是不是個大傻瓜?」他默默地坐了下來。感謝神,主耶穌尋到了你我,主還要借著你我為祂尋找那些失喪的靈魂。但主在這裡要我們尋找的是什麼?要我們尋找那看不見的寶貝,就是聖靈保惠師,要我們尋找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偉大的「能源」,就是要我們被聖靈充滿,在耶路撒冷(家庭)猶太全地(鄰居本鄉)撒瑪利亞(鄰邦)直到地極(世界各國)作主的見證,去尋找那些失散在各處的主羊。請記著主所吩咐和應許的:「尋找」的就「尋見」。

 

 

 叩門——開門

    基督徒能為主吃苦,過犧牲窮困的生活,自然是件美事,但主耶穌也不要祂的門徒作叫化子,沿門求討。萬物都是主造的,萬物都屬於祂,祂也要將萬物都賜給屬祂自己的人享用。聖經中要基督徒為基督的福音背十字架,也就是需要吃苦時甘願吃苦。但聖經也教導我們,「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  (約三2)我們現在所有的,卻沒一樣是我們自己的,而都是主所賞賜的,主叫我們享受它,而不是要我們依靠它。基督徒有錢存在銀行裡,是不錯,但若把錢存在心裡就大錯特錯了。神應許我們得著豐盛的方法,就是叩門,若叩門就必開門。這個方法就是瑪拉基書提到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三10)所以,忠心奉獻十分之一,乃是叩開天上倉門的神所指定的方法。也就是神必開啟祂的門,將物質的福分,賜給我們。但主在這裡,叫我們進一步的,要得著屬靈的福分。屬靈最大的福分,就是「聖靈充滿。」大有能力。過著活潑有力,精神健旺,和得勝喜樂的生活。請記著主的吩咐和應許:「叩門」就給他「開門」。

    親愛的弟兄姐妹:在路加中,所記載的這兩節聖經,告訴我們,得著聖靈充滿的方法,有三個步驟:

    要祈求:就是『想』必能得著。

    要尋找:就是『在』採取行動。

    要叩門:就是『已』經行動了。

    願神幫助我們,「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叫我們這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與聖靈有分」的人,(來六5)切記主的吩咐和祂的應許。誰若遵照主的吩咐去行,誰就必得著主所應許的「聖靈充滿」。

  

 得福的三個條件    吳濟華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9節;六章38

 

    人要靠外物而生存,乃是鐵般的事實。科學所給生活的定義是:『內生機與外物的調和』也表明倚靠的意思。我們受造之物,無法不倚賴造物之主。神按照一個律,叫做『普通恩惠』來維持凡他所造的。但我們信徒,在主耶穌基督裡,有超過『普通恩惠』的界限,而享『特別恩惠』之權利。

    在特別恩惠的範圍內,每件福氣也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是簡單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律,是必須履行的。我的目的不是要討論這些律的原則。我的目的不過是題出主耶穌所說三句眾人所熟悉的明白的話,並指示這三句話如何應用。

    一切受造之物因為罪的結果,所受的限制與窮苦,都在著歎息。但是神的兒女,有神無限量的富源,為他們預備著,卻仍原受缺乏的苦。這不是神虧負他們,也不是神的律不完全;乃是他們忽略神的律,或錯用神的律。現在讓我們從天然界裡拿出一個事實來作比喻。請讀者先把此比喻記在心裡,然後我們要逐漸入題。

    沒有幾年前,在美洲的西方有千萬畝的荒地,完全沒有出息。今日卻有樹林茂盛結果累累。什麼緣故呢?因為有一般人遵行了一種的律。凡要收成,必要先行三件要緊的事。(1)開墾。(2)加肥。(3)灌溉。這三件事有時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但無論如何是必須實行的,沒有分別。這三者也不能更換代替地若衰竭,開墾不能代替加肥。樹木若枯乾,加肥也不能代替灌溉。每件事,對於樹木的長大和結實都是必須的。神的律法一被履行,結果必定隨到。神必不偏待人。神的律亦不偏待人。

    屬靈方面,照樣有相同的律,也必須完全履行,不得更替的。多少信徒邦妄想僥倖例外,難怪他們不長大也不結實。願神説明我們,早日看出我們的錯誤。最低的限度,讓我們不長大不結實的時候,不要再怪怨神。現在我們要看主耶穌所說關於本題的三句話:

 

祈求就給你們(路加十一9 )

    若不是有的事物一祈禱就可以得到的,我們的主必不說這句話。他說什麼,他的意思就是什麼。他必要成全他的話。許多人今日受缺乏之苦,就是因為他們不求,使徒雅各給猶太信徒書信裡有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四2)我們必回到雅各的時代,才會找到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今日還有,並且充滿我們的教會。你不能立刻想到一個不求神也不倚賴神的人麼?我們稱這樣的人為不信者或懷疑者。這樣稱呼,不算太過。但我們會否想到自己許多東西得不著,也是因為不求;我們看那些事為不重要,不必祈求。「祈求就必得著」有什麼話比這個更明白?但是有什麼話,比這個更緊要?這話的緊要,因為是神說的,神說的就是個律。我要問主耶穌在地上所作的一切事有那一件沒有向神求過,或是向神說過的!在我們所作的一切事上,會否想及主呢?

    或者有人說:我也曾「祈求」,但我仍是得不著。倘這是真的,那你要自問你的禱告是否合乎聖經。恐怕你的情形正應驗雅各書四章3節的話。「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這一個「妄」字希臘原文m~Ka Kos在新約中用過16次,8次譯作「病」,兩次譯作「惡」,兩次譯作「不健康」和「擔憂」「可憐」並「疾痛」。換一句話,就是:你求也得不著,因為你的祈禱是有病的可憐的。

    主耶穌說:「祈求就給你們」的時候,當然沒有抹煞聖經裡其他祈禱的教訓。他所說的「祈求」當然是指著「奉我的名祈求」(約十四14)「合他旨意」的祈求,(約壹五14)「憑著信心求,一點也不疑惑。」(雅各一6)此外的「祈求」,都是「妄」求。讓我們謙卑自己效法當日的門徒說:「主阿!求你教導我們祈禱。」

    倘我們真的遵行這一個律「祈求就給你們」事情要迅速的好轉了。但我們要再進一步,主耶穌不但說:「祈求就給你們」他也說: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加六38

    請注意這裡不是說「求」乃是說「給」二者不是相背,乃適以相成。所以「求」不能替代「給」。或者有人要問:這話是照字面解釋嗎?為何不然呢?主耶穌說什麼,他的意思就是什麼。你的缺乏沒有蒙神供給,恐怕就是因為你不給,你不能完全信靠神,所以神不能完全充滿你。我一生所得最大的福氣就是發現這個是神的律。「屬世的以多得而富,屬天的以多給而富。」這話是何等真實。聖經裡,多次注重這個律,請聽保羅怎樣說:「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是天然律也是屬靈律,可惜我們信不過神,不敢實行這個律。

    瑪拉基三10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敵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這裡不是說試求,乃是試給。你覺得缺乏嗎?神或者要你試行:「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的律。神的禮物雖是白白給人,並不望酬報,我們給的時候,也不應該這樣存心。但是神要借著我們的「給」來測量我們的心,看

看我們所望於神的,是怎樣的懇切。你是否重看你所望於神的,而不惜一試呢?「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

    箴言廿一13把「給」與「得」的關係也說得非常清楚。「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注意這裡是說在缺乏中哀求的人,但卻是神不改變的律。或者你要辯論說:那哀求的人不配得我們的幫助。這或者也是事實。但他們配或不配,不是我們去審判。問題是在於我們遵行不遵行神的話。誰能預知向不配的人表顯愛心,要發生何等的果效。我們中間有誰配得主耶穌的愛呢?我們在世豈不是要效法主耶穌麼?若是這樣,我們豈不要在這件事上表顯他的精神麼?世上最窮乏的人豈不是那些坐在異邦黑暗裡哀求生命之餅與生命之水的人嗎?我們傾耳聽他們的呼籲麼?「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

    什麼叫作獻給主。「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箴十九17)主耶穌親自說:「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聖經中最寶貴的應許,好似腓力比四等,都是因著當時的信徒為著主,主的僕人及主的工作,樂意巨量的奉獻。這些應許可說是神悅納、滿意、欣賞,他們奉獻的結果,巴不得我們完全履行神的律,那麼我們在屬靈及物質上必得著神更多的祝福。我們得不著,或是因為我們不給。「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

  

「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太十七21

    表面上看,這裡所說的好似是以前兩個律的合併。其實完全不同。因祈禱與禁食比較「祈禱」與「給」需要更多的克已,所以要發生更豐盛的效果。一生中真實禁食的時候,恐怕只有幾次,試煉艱難的時候,無路可行的時候,禁食是必須的。本節聖經的上文可以證明這件事。

    多數人誤會禁食的意義,有的禁食,與禁食的本意相差太遠。那樣的禁食不能算得真正的禁食。為著這緣故,譏笑人們禁食,反對禁食,甚至熱心的基督徒也忽視禁食。所以神應許給禁食的特福,教會今日不多見。禁食不是把一件食物代替另一件食物。禁食也不只是在某一個時期中停止飲食。譬如但以理書六章18節記載「王回宮終夜禁食」倘禁食不過是停止飲食,那麼很多人每天晚上都在著禁食。這當然是可笑的!

    以賽亞書五八章311節記載神所給禁食的定義。某會督解釋這一段聖經有說:「神所悅納的禁食,是帶著抑制驕傲貪心並屬世的情欲,表顯確實悔改的果子。這樣禁食的人要釋放他們所壓迫的人,減輕他們僕人的工作,不虐待他們;也要停止勒索並退還窮人所不能償的債,或用強迫無理手段,而加於人的債。於是他們在神面禁食祈禱所表明的謙卑才是誠懇有效的。他的善行,要作為他們信心與愛心的明證在神面前蒙紀念。」是的,這樣的禁食纔是神所揀選的。

    有權威的方面告訴我們:我們所引用的經節在原文某抄本裡沒有「禁食」。這或許是真的。但無論如何,不能推翻這一個律。聖經明明記載主耶穌禁食,在他山上寶訓裡,他也教門徒禁食,門徒們,特別是保羅,自己禁食,且吩咐各地教會禁食,舊約聖經也常常論這件事。所以我們若對此問題置而不問必須失靈性的長進與發展。雖然這件事在實行上比較困難,因此非到緊張的時候多不實行。但基督徒最有力的兵器卻就是他,借著這個兵器,可以攻破撒但堅固的營壘。因此禁食祈禱有時是不必須,有時卻是爭取勝利所萬不可免的。

    未了請看聖經中的偉人,在何等境況之下禁食,在撒母耳記第一章我們看見哈拿。她的不生育在以色列中看為羞辱,是她的憂愁。眾人都在著過節的時候,她專心禁食祈禱。她的苦楚必定有幾分表顯在臉上,所以祭司以利誤認她為醉酒。但是鑒察人心的神,知道她的重擔,就照著她所求的給她,叫她的仇敵無不驚奇。每次你讀撒母耳書,請記得他是從禁食祈禱得來的。

    以斯帖記第四章記載神答應他子民的禁食祈禱,拯救他們全國的人民免遭殺戮。不但如此,他們的仇敵,本已定期照計畫要殺害他們,反倒自己遭殺害。

    但以理為他的百姓禁食三個禮拜,因此他需要超然的力量,才得復原。可見但以理當時心中的重擔,但神所給他的,是何等的啟示!

    主耶穌在曠野禁食40天,不必再題其他禁食的時候。耶路撒冷教會為彼得出監的事,迫切祈禱,大概也有禁食。安提阿教會禁食祈禱服事主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保羅與巴拿巴去作我所要他們作的工。』我們可以從聖經中舉出更多的例證,但以上所舉的,已經足夠證明教會不可忽略這件事。

有什麼是禁食祈禱所不能成就的!這件事不是給人忽略,並誤會了麼?教會史中許多神所作的驚人偉大的事工豈不是因著人,女人,或一般的人禁食祈禱而來嗎?你會否希奇神沒有照你所望的幫助你?或者他正對你說:「這一類的鬼非禁食祈禱不會出去的。」你看你所望於神的事十分要緊,值得你的禁食祈禱麼?

 

三種不同的祈求    彭福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910

 

    我們向人希望什麼,總想得著答應,同樣,我們向神祈求甚麼,也總盼神照著應許成就。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神是怎樣的?經上記著,「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主的恩典夠你用」(林後十二9)「神就是愛」(約壹四8)「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十三31)這樣,我們便知道神是滿有恩典的,求祂必蒙垂聽。下面提到三個不同情況的祈求,祂都是有求必應的。

  

愛心成全祈求

    我們成為神的兒女,顯明是祂的大愛,既然如此向祂祈求,祂所給的必是最好的。路加十一13用父親愛子來說明言意思,在現今的世代,信徒最需要的是甚麼,時常大家鄉會說,聖靈充滿,聖靈在裡面,聖靈感動……所以聖靈是信徒所最需要,人的復興和教會復興都是要靠聖靈能力,可惜如今許多人只是受聖靈的感,而沒有受聖靈的動。

 

三種不同的祈求

    耶穌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們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約十六13)而聖靈是「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38)耶穌又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故此當我們接受耶穌,聖靈就在我們裡面,若我們肯接受祂的感動,知前面所說,為罪為義自己責備自己,整個世界也得平安。不然就是鬥爭、紛亂、不平。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若我們專是責備人,對別人就常存憎惡之心,若我們多責備自己,對別人就有同情與愛心。在家庭,在效會,在社會的原則都一樣。世界各國為甚麼常常戰爭,便是因為不顧真理,缺少聖靈工作,倘使我們接受聖靈的感動,教會之內,弟兄之間,甚至國際上都大得和平了。

 

答應迫切的求

    路加福音十一章58節說到有一個人,半夜到朋友家,說有朋友來到他那裡,但沒有餅接待,所以求他借。當時那人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然而因著他情詞迫切的直求,那人就起來給他。照我們看,那人所求,是很不合理的,但終於獲得答應,可見這是出於恩典,所謂恩典有三個解釋:①不該得而得:不配得而得:想不到竟得著了。我們本來死在罪惡過犯之中,應該沉淪滅亡,想不到因著信主耶穌,祂把我們的罪赦免,並且得享祂為我們預備的福樂,這豈不是神的大恩典?假使我送禮給人,他請我赴筵席,倒算不得甚麼,可是一個乞丐來到,主人也請他坐席,試想這不是大恩典嗎?神的恩典是豐滿無比,夠我們用,天天都賜給,而且又恩上加恩。有時我們求卻得不著,不是神的恩典有問題,而是我們沒有情詞迫切,情詞就是儆醒禱告的意思,唯願我們肯向祂求,雖然看為不合理,祂也不會不答應的。

應允信心的求

    再從路加福音十一章910兩節看,這是信心的祈禱,換言之,是所盼望之目的必要得著。比方你想進入屋子裡,敲門便是想達到進入的目的。當我們有目的祈求時,總看看物件是甚麼,決不會向一個乞丐借大量金錢的。聖經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我們所求告的神有大能力,有無盡的豐富。不向祂祈求,只是因為我們沒有信。路加福音十八章記載耶穌醫好瞎子的故事那瞎子是討飯的,但知道耶穌經過,就呼叫大衛的子孫耶穌阿,可憐我吧。耶穌問他需要甚麼,他說,主阿,我要能看見。他是乞丐,為何不要金錢?因他將看見比金錢更為重要,不然,有了金錢只不過是瞎財主。他當時被人責備,不許他作聲,何不求取地位,受人尊敬,他知道即使做了大宮,也是瞎的,對他終不滿足,所以他知道自己最需要是看得見,有了它就比一切更寶貴。

我們許多時的禱告,只是為了滿足目前的肉體需要,而不是想得著人生最大的——滿足靈性的滿足。須知主拯救我們,除了給予我們肉體需耍之外,其他都可以賜給,馬太福音告訴我們:「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一個合理的禱告是信心的禱告,所以主耶穌對那瞎子說:「你可以看見,你的信救了你了。」感謝主!我們尋找祂,祂使我們的罪得赦,有祂的生命,當憑信心祈求時,祂會給我們滿足的答應。

 

  論主逐替啞人的鬼

                 經文:路加十一章1415

 

    這一次的異跡,是記載在馬太和路加的福音裡。他們都很簡單的論這事。

    馬太記載說,當下有人將一個被鬼附著,又瞎又啞的人,帶到耶穌那裡。耶穌就醫治他。甚至那啞吧又能說話,又能看見。眾人都驚奇,說,這不是大衛的子孫麼。但法利賽人聽見,就說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卜阿。(太十二2224

    路加記載說,耶穌趕出一個叫人啞吧的鬼,鬼出去了,啞吧就說出話來。眾人都希奇。內中卻有人說,他是靠著鬼王別西蔔趕鬼。(路十一1415

    四福音所記載,主耶穌趕逐邪鬼的異跡,有次之多,其中有兩次是外邦人被邪鬼所迷的。這兩次非常利害,一次是在加利利海對岸的加大拉地方的人,為群鬼所附著。(太八2834;可五120;路八2639)又有一次,是敘利非尼基族的迦南婦人的女兒被邪鬼所附著。(太十五2128;可七2430

    另有一次,主在山上變化後,從山上下來,遇見有一個人的兒子為聾啞的鬼所附著,非常困苦。(太十七1421;可九1429;路九37

    這三個逐鬼的異跡以外,又有二次,就是主從啞吧人中把鬼逐去。(太九3233)和本異跡,就是被瞎眼啞吧的鬼所迷的。(太十二2224;路十一1415)由此可知,五個被鬼迷中,有三個是啞吧的。

    這人是個啞吧,因被邪鬼附著的緣故,所以主趕逐邪鬼離開他的時候,他就立刻能講話。而且他那盲瞎的眼,就立刻能看見了。

    由此可見,邪鬼附著那人,與他的啞吧瞎眼耳聾是有相關的。雖然有時人各種的病痛並不是因為邪鬼附著人身,有時邪鬼附著人身,而那人未必有什麼疾病,但多數邪鬼附著人身與疾病是相關的。

  無論如何,我們信徒代替病人禱告,有兩件事要切記的。一、世人的病痛都是因罪惡入世而得來。疾病的源頭就是罪惡。罪惡的源頭就是惡魔。二、除了托我主耶穌基督的名,而禱告以外,必定沒有別的法子,能勝過惡魔的罪惡和疾病。但我們靠著主釘死在十架,流血為我們贖罪,復活勝過了惡魔,奉他的名憑著信心禱告,就可以使我們無所不勝,我們的主耶穌能夠勝過瞎眼、啞吧、耳聾,一切的疾病和惡魔各種的工作,這是大有安慰我們,堅定我們的信心。

    眾人就說,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但法利賽人聽見,就說,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蔔。(太十二232是)眾人的意思。主耶穌,豈不足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大衛王的子孫,拯救以色列民的基督嗎。又稱為以色列的彌賽亞,為民眾所希望的救主。

    法利賽人不得不承認主行了敗壞惡魔的工作,因為不獨是已經趕逐邪鬼離開那人,且叫那啞吧能說話,又叫那瞎眼能看見。所以法利賽人更想怒駡譭謗主,就說,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蔔。(太十二24;可三22;路十一15)這是譭謗主至極點了,法利賽人既存著不信的心,憎惡主,又恐怕眾人信從主,就說出這最利害的言語,此後他們對主又說,我們說你是撒馬利亞人。並且是鬼附著的,這話豈不正對麼(約八48)。

    馬太和路加有記載,主知道他們的意念。馬可說,主叫他們來。(太十二15路十一17;可三23)由此可知道,法利賽人不願主聽見他們所說的,但主是無所不知的,能知道人心的意念。就將他們的意念直接回答他們。

    主回答法利賽人的意念,按著馬太十二章的下文,說出七條問題,斥責他們,現列之於下:

    一、論一國一城一家若自相分爭,必不能站立得住。所以主說,我必不靠著惡魔逐鬼,是靠著上主的聖靈就能趕逐邪鬼了(太十二28)。

    二,論主能入壯士的家,捆縛壯士,而搶奪他的家財,所以主的權力更大過惡魔的權力。故此能趕逐他(太十二2930)。

    三、論褻瀆聖靈的罪,永不能得赦,就是說,倘若存褻瀆拋棄聖靈的心,就必不能悔改認罪,歸信救主,而得救贖赦罪。凡是犯此永遠的罪,自然永遠不能得救(太十二3132)

    四、論善惡之果,這是法利賽人心存惡毒口出惡言,他們的言語乃定他們的永罪(太十二3337 

    五、論求異跡的事受斥責,因已經有約拿表彰主三日三夜死在地中而後復活的異跡,又有尼尼微城悔改和南方的女王學所羅門王的智慧的異跡,在此主所說比較約拿所羅門更大的人,即是指著他自己(太十二3842)。

    六、論汙鬼離了人身,而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在這人心裡居住,使這人末後的景況,比較先前更不好了,這也是指著不信從主的世代(太十二4345)。

    七、論凡遵行主和父在天的旨意,便是主的弟兄、姐妹、母親,就是說,雖然法利賽人不信主,但尚有許多人甘願相信主(太十二4650)。

    總而論之,這一個異跡,和他的教訓,最要緊的就是大激動法利賽人,他們很憎惡主,蓄意設法殺害主。但這被鬼附著的人,本是瞎眼的啞吧的,主趕逐邪鬼,果使那人能講話,又開他的眼睛,法利賽人見了,而無法開口辯論使眾人不信,並且民眾稱主為大衛王的子孫,這事塞住法利賽人的口,便更剛愎他們的噁心。而至說出最褻瀆主及聖靈的話,犯永遠不得赦免的大罪。

    但所安慰我們的,主在那時候顯出他的大權能,證明他比較他的仇敵惡魔,更大萬倍,所以能趕鬼,能明目,能解舌,又能完全塞住法利賽人的口,又將真理公義的言語,重重斥責法利賽人不信的罪,但凡真心信靠主耶穌的人,可以成為主的弟兄,姐妹,母親,所以無論何事,無需畏懼惡魔或疾病,或謗瀆,或何仇敵的恨,因主耶穌是完全得勝的救主。

 

鬼何以回來?  黃六點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426

 

    這一段事是主親自說的,此附在人身上的鬼,既去以後何以又回來呢?

    一、他不是主的能力趕去的,這可比罪人,因感覺犯罪良心不舒。被惡習慣束縛,不能自由,於是想靠自己能力來改良他的生活,一時的固有成效,但不能長久,因是憑自己的力量,不是借著主的力量。

    二、打掃乾淨,按蒞約條例房子若汙襪,要用鳥血並活水灑過(利十四4853)不是打掃可得乾淨的,世人的罪也不是以人力可以打掃清潔的(耶二22),惟有主的寶血能清淨我們心中的罪惡。(彼前一1819

    三、修飾好了。修飾是外面的功夫,許多的信徒,名為基督徒,其實是修飾出來的,他們看見做基督徒要受洗,作禮拜,獻金,祈禱等他們亦照樣做,但這都是外面的工夫列位,基督徒決非修飾的。(約翰一13

    四、我的屋。一個人若未接受基督任憑你怎樣改良行善,他仍是屬魔鬼,仍是與基督分離。

    五、末後景況。修飾的基督徒外表看不出他無根基,等到患難試練時便不能維持了。

    六、怎能救主。若有人藉自己除罪而反為罪所縛,他並不是絕望,主耶穌能拯救各種罪人(太八3)無論何等的罪人主都能拯救。

    七、主的保守。既蒙主拯救,主便住在其心,此種人的心主願意保守,因他是屬主的,主已成為這一家的家主了。(約十28;約壹四4,王下六16,路十21)有主耶穌與我們同在,他是更大更多更壯的,何怕魔鬼回來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是屬主耶穌的呢?或是屬魔鬼的呢?住在你裡面的是誰呢?若不是靠主耶穌,你斷不能趕去魔鬼,你一定要接受耶穌來住你心裡,這個意思是講你需要重生。

  

基督徒應有的認識    林景康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426

 

    主耶穌有一次趕出一個啞吧鬼,鬼離開人身時,眾人中,有人希奇所成就之事,有人批評說:主是靠鬼王別西蔔趕鬼。主看見這情形卻不理會,因為趕鬼之事,他們中間也有人趕,主若是靠鬼王趕鬼,他們就更是了,主是否靠鬼王別西蔔趕鬼,就讓他們自己去決定吧!然而因有人試探主,向祂求從天上來的神蹟,祂就不得不說一點話了。人的批評,意見,主可以不理,可是有些敬拜神的人,

也不知道主趕鬼是出於神的大能,所以主就對他們說:「凡一國自相分爭,就成為荒場,若一家自相分爭,就必敗落。若撒但自相分爭,他的國怎能坫得住呢?」因此主要他們認識清楚。不但如此,今天主也要我們認識以下幾件事:

    一、應該認識撒但權勢的厲害:主耶穌在節說撒但是個「壯士」。撒但是個會交戰的壯士;祂已經過了神所創造的第一個人——亞當。亞當成為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並有神的靈氣吹在他裡面,與神有交通,神的權柄也交在他手中,使他管理地上的一切,他竟然敗在撒但權下。撒但的權勢也勝神所膏的大衛王,大衛若非蒙神的憐憫,或者到死也不會悔改的。大衛成為一國之

君後,雖有許多妃嬪,還貪他人之妻,殺其夫而奪之。大衛是個大能的勇士,他會在曠野撕裂公獅,卻敗於一個房間裡的母獅    撒但所利用的女人。撒但的勢也曾勝過了神所差遣的先知;當以色列人離埃及欲進迦南時,安營在摩押地,摩押地巴勒懼怕,特召當時的名先知巴蘭來咒詛以色列人,巴蘭起初雖然不肯,但巴勒出重聘再三要求,最後巴蘭受不了撒但金錢的誘惑,不顧神的攔阻而失敗在撒但的權下,結果死於沙場。新約時代主的門徒,雖跟隨祂三年之久,也有猶大受了金錢的誘惑而賣主。我們已經看到以上這些人,都是失敗在撒但的權下,所以主耶穌說:撒但是個「壯士」。但主耶穌說:還有一個「壯士」,這壯士來為要勝過那壯士——撒但,這壯士就是神的兒子——主耶穌。

    主耶穌不但叫我們認識撒但是個壯士,還要我們認識撒但是個「披掛整齊」的壯士。撒但所披掛的軍裝可以勝過一切的人;不分種族、國籍、階級、年齡、甚至基督徒它也有方法勝過,所以主要我們小心謹慎。我們當怎樣才能勝過撒但呢?有一次主在山上禱告,山下有人帶被鬼附著的兒子來求門徒,門徒卻趕不出鬼去,後來主下山一言就把鬼趕出去。門徒就問主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邪鬼呢?」主說:「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你看,連主也如此說,可見那鬼的權勢是何等厲害。保羅也勸以弗所的信徒說:「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魔鬼的權、勢並非我們的力量,智慧,金錢,勢力就可以勝過它的,乃是要「穿戴神所賜全副軍裝」才能勝過它。彼得也警告信徒說:「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

找可以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

    主不但要我們認識撒但是個「披掛整齊的勇士」,還要我們認識撒但的宮殿,是建在人心裡(路十一2426)。人的心本來是神的殿,神願意坐在人心中的寶座上,撒但卻專好坐於神的寶座上,好利用人的一切來實行它的詭計。他常利用人的美麗、藝術、音樂、跳舞等等。加冠種種的美名,如:健康美,裸體美,藝術美……等等美美美,來誘惑人。美麗並非不好,但被魔鬼所利用的美就不美了,魔鬼常以美麗的名詞偽裝他的詭計,引誘我們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而墮落罪惡中,我們應當小心吧!

    二、應認識信徒沒有中立的地位:23節主說:「不與我相給的,就是敵我的。不同收聚的,就是分散的」一個人不能不在主裡,又不與世界聯合。基督徒更不能雙腳踏雙胎,也不能做不冷不熱的中間人。這樣的信徒就是得罪主。一個人若不在主裡,就是在世界,基督徒應當專心一意服事主。我常說:「不做基督徒便罷,要做,就要做真基督徒」不然,在世界得不到甚麼,在神那裡又不能得著甚麼,落得兩頭空真是不上算。如掃羅聽神命只聽一半;神命令他除滅亞瑪力人,他卻愛惜上好的牛羊,及亞瑪力王亞甲,留下不除,直到撒母耳拆穿他才認罪。神命令他等撒母耳來獻祭。掃羅聽從神的命令,只聽百分之九十而已。後來遭遇禍患比前更可憐,終身為惡魔所困。新約使徒保羅的同工底馬,保羅為他歎息說:「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底馬此去或者發了大財,但當你讀這經文的時候,是為他感謝主抑為他歎息呢?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應認識,若不住在主裡,就是屬於世界,基督徒斷沒有中立的地位可站好。

    三、應認識只有外表的修飾,沒有裡面的重生,這等人是何等的危險:2426節主說:「汙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找安歇之處,既尋不著,便說,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裡去。到了,就看見裡面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別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聚在那裡,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鬼在無水之地尋不到安歇之處,是因為牠喜歡住在人的心裡。如主在格拉森遇見被汙鬼所附的人,鬼求進入豬群。可見鬼喜歡住在有生命之地,不願住在曠野無人無水之地。人若只有宗教的外表,內心卻沒有改變,沒有生命,沒有主的恩典,只願做好人,不要耶穌,這等人何等危險,基督徒不但不行惡,還要行善,不單打掃乾淨,還要有聖靈。單講道德的修飾,決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打掃乾淨後沒有聖靈,還有七個更惡的鬼要來。這好像獅子關在鐵籠裡,暫不吃

人,放出來還是會吃人的。所以主對尼哥底母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詩篇一三九2324節說:「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裡面的隱惡不除,只裝飾外面,裝飾一腐煉裡的惡就出來。

    求主幫助我們除掉裡面的隱惡,認識撒但權勢的厲害,基督徒沒有中立的地位,只重外表的修飾沒有內在的生命是危險的。

 

勝利的生活    王行道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1626

 

  現代的生活是戰鬥的生活,這話沒有人會反對的。今天有國際間的緊張,國內的緊張,政治的緊張,勞資間的緊張,個人生活的緊張,誠然現代人的生活是滿有緊張的,這樣緊張的生活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有日益增加的傾向,要緩和這緊張情勢似乎是不可能的。

 

緊張的原因

    緊張的原因是什麼?在這些緊張事實的背後,有兩個大勢力在相爭,想得到支配權,我們不得不忽視這兩個力量。一個是父、子、聖靈的三位一體的神,再一個是屬世,肉欲的魔鬼。這兩個力量支配著個個靈魂,也想置全人類于其權威之下。

    我們是神的被造物,是屬於神。但是因我們叛遞神的主權,所以就與黑暗的力量相連結。我們知道各人不住在應住的光明的王國,反住在黑暗的王國裡;就是不屬於神的王國,是屬於魔鬼的王國裡。但是神在這戰鬥中將祂所有的切投入,即將祂所愛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入世間,受釘於十字架,流血、死,且由墓中復活,使訑住在反逆的被造物的人類的心中的。這是要我們知道人類歸回

於神,愛神,為神而活,從神得到拯救的祝福與喜樂,所以這戰鬥是為要保衛人類靈魂之激戰。

 

與惡魔的戰鬥

    與惡魔戰鬥之事情描述在路加福音十一章。我主耶穌從一人中趕出魔鬼,於是法利賽人說祂是靠著鬼王趕鬼。在這段經文中記載主為要顯示祂的方法,描述離開神恩惠的人的情形,這是離開了神的拯救的描寫。是在努力的試圖都沒有成功,欲得最後的勝利,要等待最後強而有力的勝利者的顯現。如果你於個人生活中以及戰鬥中,經驗到緊張,請注意主耶穌的話,由祂的話會暴露其真相,也可得到其解答。

    第一、21節記載人類的現實狀態。你的心是神的殿,卻被魔鬼佔有成為他的住所。魔鬼非常的強力,在力量或在智慧都很強。以參孫的大力士也不能相比,以所羅門的智慧也都不能對抗他。

    魔鬼是持有利器的,他的有力的武器就是虛偽。魔鬼在我們還是兒童的時候是對我們說,你們要想神或天國的事情還早;成年時就說,你們太忙麼,到了老年時就說已經太遲了。他都是這樣巧妙地用虛偽來欺騙人類,甚至使人類信他的作為。例如手持著火熱的炭也不會被燒,這樣我們知道是屬於罪的行為,或不這德等,他也使人類相信是平常的行為,因為他對人類說,你們在天上的神會成全一切的事,這是魔鬼的巧言巧語。他是凡將有利於他的都給人類相信。魔鬼又是非常細心的,他在「看守自己的住宅」。雖有睡覺的基督徒,但是沒有在睡覺的魔鬼:他是晝夜繼夜的工作。他這樣的努力工作,是做著毀滅人類的作為。如果人人進入教會,也不受多大影響,就讓人進入;但是真是接受福音,他就設法引誘取去福音的種子,使人忘記在神前所起誓所祈禱的一切。終於空空地步出教會。因為魔鬼致力看守著屬世的住宅,宣言他是人類生涯之王。因此人類想脫出魔鬼的管轄來順從於基督的主權,是莫大難事,必須極大努力。

    魔鬼一再主張世上是屬於他的。他使人類的生活墜入罪中,以情欲的火燃燒在生活中,他奪取人類的判斷力,使人惡用,他遮我們的眼睛,以色情使人類滿足。他又使人類的腳步入罪中,最後佔有人類的全人格,稱一切為「他所有的」。

    第二、試行自己改善,從2426可看出可怕的場面,魔鬼可兔費力自由自在離去,他可暫時隨心所欲到處周遊。他知道人類如到來日不多時會自覺將來的準備未便而感不安。人生經過試練、疼苦、苦惱時會懷疑他,對他的信心動搖,同時開始發見魔鬼的魄力的有限的。魔鬼就想,讓人類改善自己,再進攻別世界吧!但是「來來往往,踏遍各地,走來走去,還尋不到安樂之處,於是他就說,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裡去」。

    回來的魔鬼看到什麼?就是看到那人的心裡是空的。他已回來就詳細地查看,依然看不出有基督居在其人的生活中,周圍再看看,都看不出有羔羊的血塗在門楣,門柱。他喜歡極了,我一個享受而有餘了。於是再招「七個比自己更惡的來進住那裡」。現在完全是屬於魔鬼的天下了,任其指揮,聽從其命,開始冷笑基督教信仰,非難屬於基督的一切,為了這樣生活的人,在地獄是準備了永不滅的火。

    「裡面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但是不是重生?親愛的弟兄,這不是魔鬼的圖樣,是基督親自繪的圖樣。感謝神,終局還未到。

    第三、終局的勝利:「但有一個比他強壯的來勝過他,就奪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贓」——22節。「比他強壯的」不是人類自己,人類是住宅,是魔鬼的犧牲者。「強壯的」是勝利的主基督,比強力的魔鬼更強,祂要來站在人類中,從人類生活中剝奪魔鬼的權力,然後再來支配他。

    主基督從極高的座位中蒞臨,以恩惠來解放受魔鬼所欺壓的,這光景是何等的光輝!祂奪取反逆的劍,滌除污穢的場所,灌注聖靈於人類中。

    請看改變了的人生,偏見已消,冷酷的心變成愛主的熱誠,傲慢變成溫柔。原來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自己改善的嘗試失敗,魔鬼是個強敵,已在激戰中逞威,但是主已來臨,做出地上地獄一切所不會做的拯救。由主基督的拯救,終局得到勝利的生活!

    

神的國在人的心裡    何曉柬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20

 

    在四福音書裡面,尤其是馬太福音,很多地方都講到國度,天國,神的國,在耶穌教門徒禱告裡面也是提到。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路加十一20節也說:「我若靠著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究竟神的國是什麼?主耶穌在路加十七2021,也說過,神的國不是眼睛所能看見的。如果是眼睛所能看得見的,而在這時候出現,那就和世上的國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主耶穌所講的國度乃是指神的權柄,旨意和能力再加上行政,主耶穌所講的國度,雖然眼睛所看不見,地圖上也沒有,但是神的國在成立一個國度所必要的條件,她都有;所以既然她具備一切我立一個國度的條件,她也

可以被稱為國度,但是這一個國度與世上有形的國度在實質上卻不一樣。

    成立一個國度第一個條件,就是權柄,神的權柄乃是絕對的權柄;第二個條件就是統治者或君王,神自己就是君王;第三個條件就是子民凡信耶穌重生得救的人都是神國的子民。第四個條件就是旨意,君王,統治者的旨意可以通行全國,同樣地,神的旨意要通行于信徒之間,和信徒的心裡。第五個條件就是行政,神在教會中借著設立的人來管理一切,在各信徒的心裡,祂借著借著聖靈也掌管一切,第六個條件就是能力。神的能力借著信而實行在地上,引人歸主,醫病,趕鬼;最後一條,就是疆域。神的國沒有在地圖上可以顯明的疆域,但是,國疆域吾以說遍地都是,凡是有信徒一起的地方都是神國的疆域,世上的國,他們的疆域乃是土地,而神國的疆域乃是人。

神的國降臨,與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神的能力在地上出現,神的榮光在地上被顯現出來,乃是一件事情,神主要的行政地區乃是在人的心裡,什麼時候,神的權柄,旨意,能力,行政,進入了人的心裡,這才是神的國降臨了,所以主耶穌才告訴法利賽人說:

「……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如果神的國不先進入信徒們的心裡,神的旨意,行政,能力,旨意也不能實行在教會裡的。今天有很多教會內部有紛爭,不能同心事奉,主要的原因是各人心裡沒有神的國。國對約翰說:「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有不少誤認為天國是指有形的國度, 所以往往有人要問,四福音中許多地方題到說:「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為什麼天國一直到今天還沒有來呢?因此有一派人主張天國因為猶太人的拒絕而被收回去之說,我下贊成這一派的理論,因為他們把天國看作有形的國度,四福音所說的天國,都是無無形的,天國是近了,近到什麼程度,只要一悔改就可以進去的,很簡單,一悔改馬上就可以進得去,你看近不近呢?因為你一悔改,接受了主,神的權柄,能力,行政,旨意,都進入你的心裡,你的心裡就是天國,你也就在天國裡面了。但是人有他們的老自己,他們的軟弱,使神的權柄,能力,旨意,行政,不能一時全部發生效力,所以信徒得國是因著信,但是要進入天國是需要努力得勝他們的老自己,讓神的國充滿了他,信徒在神國裡,神國也在他裡面,正如主耶穌說:「父在我裡面,我在父裡面。」

    但以理書裡面,巴比偷王尼布甲尼撤,所夢見那個金頭,銀胸,銅身,鐵腿,和半鐵半泥的腳,那個人像都是指世上有形的國度,但有一塊非人手所鑿的,就是指不是人力,人意,人種,所成立的國家,而是神所成立的無形的天國,這個世代有完的一天,世上的國也有滅亡的一天,就是神的國卻是沒有窮盡,有一天,當這個世代過去之後,神的國要有形有色地存在新天新地當中。(啟示

錄二一15

    被聖靈充滿,追求靈牲進步,過得勝的生活,遵行神的旨意等等與進天國乃是一件事情。世上的國,統治者的用武力,法律,來使他們的行政,旨意,能力,通行全國,但是神的國並不是靠這些,神從來不是強力來逼迫他的兒女們,雖然祂可以那麼做。神的權柄,旨意,行政,與能力,乃由人自己甘心樂意,讓這些通行在他們的心裡,神也使用祂的能力,但是由於人的請求,人因為他自己軟弱做不到,所以求神用祂的能力,使祂的權柄,旨意,行政,能充分地通行在人的心裡,正如耶穌教門徒禱告,最後說:「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您的,直到永遠,阿們!」

    

福與罪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28

 

    人,不管是男或是女,是老或是少,是窮或是富,在日常生活的第一標上,大都是追求幸福而避免不幸的。從販賣走卒的鎖碎家務到能夠左右歷史,驚天動地的重大事件,沒有不是為了追求幸福的努力表現。戰爭是不幸,但是戰爭的目的是追求和平;貧窮是不幸,但能忍受貧窮,苦撐災難的力源是為了追求希望——幸福。

    究竟幸福是什麼?就我們中國的字源來說,「幸」字的來源本是一個像形的古時木制的手枷,就等於現代的手銬是一樣用來拘束罪犯的;「幸」字是個動詞,有抓著和希望的意思:所以說幸福就是去抓著福。換句話說:神賜福給人,必須要人來主動爭取,努力追求,而且能夠牢牢的抓著福,才瞌是真正的得到了福,也就是真正的幸福。所以西哲保羅生說:「幸福在乎于人類心理的能力得到完全的運用」。那末究竟福是什麼樣的境況呢?引用我們中國傳統的一句成語說「平安即是福」,最為恰當。

    怎麼樣才能得福呢?耶穌基督告訴我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又說:「……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了」(路十一28)。這兩句聖言,拿現代語來說:就是站穩基督的立場,時時替天行道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當你遇到五花八門的誘惑時,請你想一想耶穌基督的教訓。保你立即清醒,不致墜入魔鬼的圈套。當你遇到大災難時,請你想一想耶穌基督的遭遇,保你心靈立即平安。主耶穌又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你們饑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駡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路六2023章)。又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約廿29章)。總而言之:傳道的人有福了,通道的人有福了,替天行道的人有福了。但是傳道只是通道的一部份,因為「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亞二17),所以說只有替天行道才會得福;光說空話,不去實踐,道是空的。

    甚麼是罪呢?「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牽引誘惑的;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  (雅一1415)。罪是人的思想意志不受神的統治,行事為人不按照神的旨意,便成了罪。主耶穌基督告訴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是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太廿二3740)。違反了這個總綱的任何一點都是罪。所以說罪是不向神效忠,這種不忠,也許採取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也許是模棱兩可的態度,也許是虛與委蛇的敷衍,也許口是心非的兩面人格,也許是別有用心的假冒為善。

    ( Sin)字在中文聖經中有譯作「誤行」的,如民數記十五章。有譯作「錯誤」、「失敗」、「不義」或「虛妄」的還有譯作「傷害」、「惇逆」、「不公」、「欺騙」、「奸詐」、「侵犯」、「破壞」、「不法」、「反抗」的。總而言之;不應該做的而你做了,是罪;可是應該做的而你不做,或者做而不認真的依著神的旨意做,也是罪。所以我們可以把罪的定義說是「凡違反或不合乎神所已經啟示的意旨的,都算是罪」。朋友!你還敢說你沒有罪嗎?

  

關於神蹟    張宏卿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29

 

    路加福音十一章8節記載:「當眾人聚集的時候,耶穌開講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

    「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廿29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可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廿四24

    「又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從天降在地上。牠因賜給牠權柄,在獸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叫獸像有生氣,並且能說話……,」  (啟十三1315;參看帖後二9

    上邊所讀四處經文,說明教會尤其是末後動態中,關於神蹟方面的個啟事;即真教會不重於求神蹟,主也不特別再顯神蹟。假教會則以行奇事顯神蹟為能事!何以故呢?

    真教會首先有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眼前,有經上的預言,隨時在應驗鮪主復活大能運行在新生命中。既有主豐盛生命,就有祂的同在。有信有望有愛,有靈裡的看見,有憑信抓住的應許,以及五旬節以來,聖靈賜的恩賜,和歷代使徒們的見證。既能活在靈裡,便自然超越時間空間。故就敬畏或輕慢方面說,亞拿尼亞撒非喇夫婦的鑒戒,是常在眼前的。就慈愛與信實方面說,祂的話天天是新的。就公義和聖潔方面說,他們曉得審判要從神的家起始!祂必再來,祂來了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審判萬民。他們與主的關係,已由相近而相和,而相親相合,互在裡面了!何用神蹟呢?

    假教會則相反,它是無靈(真理的靈)無生命的。他們的想法看法作法,全是屬靈的,是以滿足靈魂生命為主的。故以憑眼見好希奇為能事(參看啟十三3)。一以自我陶醉,一以迷惑世人,因為末世人們都是喜歡新奇的。假基督假先知本來就是屬撒但屬世界的。主耶穌既豫言他們要顯大神蹟大奇事,證明是神的許可!為的是考驗並顯明真兒女和真教會的信心和見證(這裡我們應當審思太廿四2428;帖後二912兩處經文)。

    路加福音十六章中,那個屬世界愛世界的財主,在陰間受苦時,就會建議亞伯拉罕,叫拉撒路再回到世上,去傳福音給他的弟兄,就是不憑信心而以神蹟作號召的觀念。但被亞伯拉罕拒絕了。

    在啟示錄十三章中,假先和叫「似乎」受了死傷的獸像能說話!就正是以神蹟迷惑的手法。但心中有神聖的靈的人,知道真基督是真死了,而且埋葬了,第三天復活了。假基督則是「似乎」死了,卻沒有真無,更沒有埋葬而復活,他的像能說話,顯然是撒但偽裝的!他以往會冒充撒母耳從地裡上來定罪掃羅王,保羅也說他會裝成光明的天使!末後借著像來說話,自不希奇,迷惑世人則可,引誘神的真兒女則徒勞。

    更有進者,撒但是靈,神也是靈。自然的靈認識靈!正如馬可福音五章67節那個被汙靈附著的人一見就認識耶穌是至高神的兒子。使徒行傳十六章1618節中那被巫鬼所附的使女,不用介紹,就知道保羅西拉路加等是至高神的僕人!所以神的真兒女們應當只憑信心不憑眼見,好讓主將來對撒但說;看哪,我的兒女,從來看不見我(約壹四12上),他們能順服相信,你這看得見的反倒一再公然悖逆!替神爭一口氣!如在箴言廿七章11節中向我們所要的。

    

當審判的時候    王石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32

 

    路加福音十一章32節記載:「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在聖經裡,很多地方都講到審判和復活的事,當耶穌活在世上的時候,猶太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他們就逼迫耶穌,甚至想要殺害祂;因此主耶穌在他們的面前,就講到復活的事,並且也把審判的事告訴他們說:「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主耶穌說這話的目的,巴不得叫這些在黑暗中的猶太人能悔改,認識真神神,叫他們能遠離罪惡,好免去將來神公義、憤怒的審判。

    各位親愛朋友:若是提到審判,今天的聖經告訴我們,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尼尼微人是誰呀!在兩千年的以前,神就差遣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城傳福音,叫尼尼微人都要趕快悔改,因為尼尼微城的人民,罪惡滔天,壞到極點,天上的神不能再容忍他們,神就定了日期,再等四十天,尼尼微大城就要傾覆,神憤怒的刑罰,就要臨到尼尼微人了。

    當約拿巴這個信息傳到尼尼微人之後;尼尼微人就信服神,他們知道自己所犯的罪惡,必定要接受神公義的刑法和審判,可是這位公義又慈愛的神,並沒有按著他們所犯的罪孽、過犯、立刻對待他們,而且又為他們留了四十天悔改的機會。他們知道神是這樣的以慈愛對待他們,因此尼尼微人就宣告全國的同胞都要為著自己所犯的罪來禁食,從最大的到最小的,都穿上了麻衣,在神的面前悔改。這一個徹底真實的悔改是何等的要緊,也是何等的美好,不但是全國同胞都悔改,當這個審判的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國王也下了寶座,脫下了他的朝服,也披上麻衣,坐在灰中悔改,為著他自己的罪,為了他全國同胞的罪來哀哭,痛切的悔改。

    尼尼微人從上到下真實的悔改了,每一個人都切切的求告神離棄了他們自己的罪。四十天到了,神查看他們的行為,看見他們都離開惡道,神就後悔。就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我們看,尼尼微人他們能免去了神的刑罰,並不是神旨意的改變,乃是因為尼尼微人自己改變了,而順服了神。因為神的旨意是:「有罪的必定要刑罰,認罪的必定得著赦免。」尼尼微人認罪悔改了,他們就免去了刑罰,箴言書上說:「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享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

    尼尼微人,他們聽見了神的呼聲,他們不再遮掩自己的罪,過去以罪為快樂,把罪抱在懷裡藏在心裡,當他們知道審判的刑罰快到了,他們就離棄了昔日所留戀的罪惡。尼尼微人侮改了,因此尼尼微人得著了神的憐恤。

    各位親愛朋友—今天神的話再一次告訴我們說: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初的尼尼微人他們的悔改,只不過聽見約拿的宣告,還有四十天城就傾覆了,今天呢?有一位比約拿更大的就是主耶穌,他不單單的來到這個世上向這個全世界的人傳講神的福音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這位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祂也替我們這些罪惡滔天的人,流血死在十字架上,我們是應該接受神公義憤怒的刑罰,即是主耶穌他替我們擔當了。只要我們悔改信耶穌做我們的救主,不但我們所犯的罪得以完全赦免,同時還可以得著永生的福份,神是這樣的愛我們憐憫顧念我們,如果我們再存著剛硬的心,不肯悔改離棄自己所犯的罪,實實在在的,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也要定這世代的罪啊?朋友,趁著今日,悔改吧!可以免去將來神憤怒的審判。

  

燈應該放在燈檯上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3336

 

    主耶穌在路加福音十一章33節勉勵門徒們傳福音時,祂給門徒一個燈和光的比喻,主耶穌是一位善用比喻的大傳道師,在諸多比喻中,用燈來比喻信徒更為洽當,燈的本身不能發光,必需你去點燃它,燈的本身不能發光,除非你將它充滿了油,但是你點著了一盞充滿了油的燈,它便源源不絕地發出光和熱來,一位信徒蒙了救恩,他生命之燈被點著,又被聖靈充滿,他自然而然的會發出光和熱

來。

    現在主耶穌所教導門徒的主題,不是應不應發光,能不能發光的問題,信徒應該發光,被聖靈充滿更能發光,現在的問題是,應如何發光。

    主耶穌認為你是一盞燈了,但這一盞燈應放在何處呢?不應該放在地窖子裡,不是因為地窖子中太黑暗而光不能照耀,而是因為地下室是一個隱密的地方,是一個不流通的地方,試想若是在地下室中開一盞燈,上面的人看不見亮光,左右的人也看不見亮光,試看今日有一般信徒,他們自己信了是不錯,也熱心去守禮拜去守禮拜,也努力奉獻金錢,但他卻不願向人作見證,把自己藏在地下室中,

孤芳自賞,又有一種關門主義的信徒,潔身自好,你是異端,他是新派,將自己孤立起來,不與任何人來往,即使有再寶貴的真理,別人所聽不到的,他又何能得會呢?放在鬥底下的光,由於空氣不流通,不久就熄滅了。主耶穌要我們把燈放在燈檯上,高瞻遠矚,不管你是異教徒,是異端,是新派,是敵基督者,來,就近光,我將神的真理告訴你。

    一、主耶穌曾說:眼睛是身上的燈,眼睛在人身體的最高部份,眼睛的功用,是引路,識別,辨明,主耶穌要我們有光明的眼睛,不是要我們有昏花的眼睛,往往引人跌倒,甚至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信徒的職責是傳福音,但更大的任務卻是像保羅那樣將福音辨明,否則就好比瞎子領瞎子,都跌入坑裡去,保羅說,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信徒該小心自己所傳的,作一個真理的光輝。

    二、主耶穌要我們有省察本身各部的光,要全身光明,若是我們只有光明的眼睛,而黑暗的內心,那福音光照的工作也是極然,我們勸人得救,自己反而往地獄裡跑。

    信徒傳福音應該想到,我自己所得的恩典,是白白的得來,我要成為活水的江河而白白的與人分享。傳福音,主不要我們存有任何副作用,不是增加自己的勢力,不是專向富人,使教會增加財富的收入,也不是增加自己的勢力,不是專向富人,使教會增加財富的收入,也不是表演自己的天才。保羅在雅典大城西略巴吉大談其哲理,相反地卻沒建立一間雅典教會,到哥林多他改變了,他說:「我

不知別的,只知道主耶穌和訑的十字架」,他卻建立了哥林多的大教會,故我們傳福音,不是為求我們教會的財富加增,自己的地位,名譽,勢力加增,我們就是存著感恩的心將蔔帝怎樣救我的見證告訴別人。

    在路加福音十一章3336節,主耶穌要我們的燈放在燈檯上,是要我們照亮別人,傳祂的福音,祂要我們的眼睛光明,是要辨明所傳的是否是真理。

    三、祂要我們全身光明,試問我們所傳的福音是否有純潔的動機,我們若能遵守主耶穌的教訓,我深信福音傳遍運動將不難實現。

 

   現代法利賽人之特徵    美·鄧肯

                 經文:路加福音十一章4252

 

    有一次有一個大會請我講道,我找尋講道的題目和資料,那時我找著路加福音十一章,我忽然覺得主所講關於法利賽人之事,差不多樣樣都與我相似。現在讓我看看那些為我們所不自知的失敗在那裡。現代的(古代的也是)法利賽人之特徵是:

    吹毛求疵,注意無關重要之事(路十一42)。這是甚麼?這就是我們過於注重堅持宗派的成見。在一般來講,我們基督徒是和諧多過不和諧的。在幾個基礎的大道上,我們是彼此同意,例如:基督的神性,聖經的權柄,聖靈之真實,教會之合一,基督之再來,等等。我們無須放棄自己的特質,我們只要尊重別人的異點。當我們進入天堂的時候,我們自會放下我們宗派的牌子……我們目前不必斤斤於宗派的成見,是不是呢?各宗派的特點,差不多有一半是在宗派起的時候造成的。所以在我們的態度上,不必像法利賽人一樣。讓我們認識別人的價值罷。

    有時我們又發覺在我們的行為上有不同之點,而至彼此批評。須知各國自有其風土人情都與聖經的真理無關。要記得聖靈的果子乃是品格,而不是信條。然則我們又何必斤斤于別人的行為呢?反之同時我們也不必放進自己的風俗習慣,我們只要尊重別人的異點,而專注視於聖靈果子。

    好高騖遠,貪圖虛榮(路十一43)。有人喜愛坐高位,做要人,被人看見,但又沒有這個資格。又有人喜愛執掌政權,管理別人。這都是對基督徒工作之最詭譎的誘惑。我們當然要屬靈的,但我們不要付出這個代價。神要任用能夠抵抗誘惑的人,這是神的最大問題之一。倘若神要升高我們的屬靈地位,我們自得聽從其升高。但我們不必要用自己的力量,付出代價,去奪取地位和權柄。

人若果沒有屬靈的能力,而又忝居高位,是沒有比這更可憐的。然而,有人充滿野心竟冀圖在教會中居首位,但又無屬靈的能力,這就好像一隻死伸入教會裡,弄壞了神的工作。大凡沒有屬靈的能力而又貪圖高位的——這就是法利賽人主義。

    外表華美,但包藏禍心(路十一44)。外表常常都不是內蘊的表示。許多人的外表與其內心,都不符合,以致其腐敗眼不可見。馬丁( Martin )說:「倘若你的思想有時寫在你的臉上,你要不要起帕子來呢?」有時我們的思想,是與我們的行為不相符合的。我主的袍是上下一片織成的,那麼我們的袍也須一片織成,在講壇上和家庭必須一致。麥堅尼( Robert Mc Cheyne )說得好,「一個人的秘密,只有他跪在神面前祈禱時他向神透露」。

    己所不欲,施諸別人(路十一46)。你以為準備一篇祈禱的講詞容易,抑或祈禱容易呢?你把祈禱的擔子放在別人的盾上,自然容易。你為你自己祈禱:倘若你叫別人服從神,你自己有沒有服從呢?我們一向都是把擔子放在別人的膊肩上,但自己則不肯負擔。我們已經立心絲毫不沾手了。我們好容易把一切的擔子放在會眾的唇膊上。法利賽人是放擔子,而不負擔子的。

    無須頌揚而頌揚(路十一47)。這些人對渺茫的東西表示敬畏而對於實際的則看不在眼內,我以為每一個基督徒都用口唇講復興,但當復興來到的時候,有多少教會真正歡迎復興呢?復興之來到,乃是由於吾人透徹地和真正地認識神。我們是不是須要這種復興呢?我有時覺得很奇怪,在祈禱聚會的時候,倘若復興發生,在我們之中有無站起來而出去的人呢?須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必

須深深地悔改我們的罪過。虔誠生活之第一個規條就是    切勿欺騙神。

    愚昧的人,應當教導而不教導。(路十一52)你無論在何處找著一個法利賽人,你就是找著一塊絆腳石……他是站在路上。一個傳道人,可能是教會長進的最大絆腳石。你知道他會經阻擋多少人進入教會呢?你的阻擋,不由是於你所講的道理不正統,而是由於你的行為不像基督,你知不知?你會經責備過別人嗎?倒不如你責備自己還好!在我們之中也許有很多法利賽人,多過我們所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