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九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神國子民對王的不同態度】 一、稅吏撒該得救──神國真子民歡歡喜喜接待主(1~10節) 二、交銀給僕人的比喻──神國真子民分良僕與惡僕兩類,視其是否運用銀子而各得賞罰(11~27節) 三、主騎驢進聖城──神國真子民歡樂讚美著歡迎王(28~40節) 四、為聖城將要遭難哀哭──屬地子民不知眷顧的時候(41~44節) 五、潔淨聖殿──屬地子民將禱告的殿變作賊窩(45~46節) 六、兩種不同的反應──屬地子民中有想要殺祂的,也有側耳聽祂的(47~48節) 貳、靈訓要義 【撒該得救】 一、他是在耶利哥城裏(1節)──他活在犯罪受咒詛的環境裏 二、他是稅吏長(2節上)──他的罪惡深重 三、他是財主(2節下)──他被錢財所霸佔 四、他要看看耶穌(3節上)──他聽見福音,被主耶穌所吸引 五、只因人多(3節中)──他受到人為環境的遮蔽(例如人的話語) 六、他的身量又矮(3節下)──他自己本身的度量小,見識短 七、就跑到前頭(4節上)──他比別人多花功夫用心追求 八、爬上桑樹(4節中)──他克服了天然屬地的短處 九、因耶穌必從那裏經過(4節下)──他認識主耶穌的行徑和心意 十、耶穌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5節)──其實是因主認識了他 十一、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6節)──他用誠實的心相信接受主 十二、主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7節)──救主也住到他的心裏 十三、撒該站著(8節上)──他因救恩的能力得以站立 十四、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8節中)──他得以脫離錢財的霸佔 十五、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8節下)──他清理已往的罪 十六、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9節上)──他經歷了救恩 十七、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9節下)──因為神記念祂向亞伯拉罕所應許的約 十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10節)──因為主的尋找和拯救 【交銀與十個僕人的比喻】 一、領銀子的僕人都豫表得救了的基督徒: 1.他們都是主的僕人(13節上)──僕人意即『奴隸』,是主用寶血買來歸屬於祂自己的(參林前七22~23) 2.主把祂的銀子交給他們(13節中)──銀子豫表基於救贖而獲得的屬靈福分與權利 3.主要他們去作生意(13節下)──要將從主所得拿去經營運用 二、恨祂的本國人豫表不信的猶太人: 1.他們不要祂作他們的王(14節)──他們棄絕祂 2.他們將要被殺(27節)──他們的結局是滅亡 三、賺十錠和賺五錠的僕人豫表得勝的基督徒: 1.當祂得國回來時,要知道僕人作生意的結果(15節)──當主再來時,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 2.他們都把銀子拿去作生意(16,18節)──殷勤運用屬靈的恩典和權利 3.他們都額外賺了銀子(16,18節)──都產生了屬靈的結果 4.他們都得到主的誇獎(17,19節)──都從主得到國度的獎賞 5.惟一不同的,乃是他們所得的獎賞乃是根據所賺的銀子多寡(16~19節)──將來在國度裏的權柄乃是根據各人屬靈的度量 四、把原銀包在手巾裏的僕人豫表失敗的基督徒: 1.他沒有把銀子拿去作生意,而包在手巾裏(20節)──他埋沒了主所賜給的屬靈恩典和權利 2.他因為怕主人(21節上)──他害怕賠掉原銀將會被主懲治 3.他誤解主是嚴厲的人(21節下)──他對主沒有正確的認識 4.他被主責備是『惡僕』(22節上)──凡存心不正和行為閒懶的僕人,都是惡僕 5.他被主人憑他口所說的話定罪(22節下)──在受審判時任何理由與說詞都不會被主接納 6.主人責備他為何不將銀子交給銀行生息(23節)──主要我們一般信徒能在教會裏也盡一點點小的功用 7.他原得的銀子被奪過賞給別人(24~25節)──在國度時期,受到主的懲治 五、國度賞罰的原則: 1.凡有的,還要加給他(26節上)──凡忠心於主託付的,就要給他們獎賞 2.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26節下)──凡不忠於主託付的,就要懲罰他們,而使他們受虧損 3.不要主作他們王的,要被殺了(27節)──凡棄絕主的,都要滅亡 【神國度的外表】 一、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28~36節)──神國的君王在卑微裏蒞臨 二、門徒歡樂大聲稱頌(37~38節)──認識王的人喜樂讚美 三、法利賽人為之忌恨(39節)──不認識王的人以為不該如此 四、人若閉口,石頭必要呼叫起來(40節)──王配得萬有的稱頌 五、主為耶路撒冷哀哭(41~44節)──因她的兒女不知道它王眷顧她的時候 六、主潔淨聖殿(45~46節)──因人將王的殿變成賊窩 七、主在殿裏教訓人,引起兩種不同的反應(47~48節)──有人想殺王,有人側耳聽王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路加福音註解》 叁、其他綱目 【歡歡喜喜接待耶穌的撒該】 經文:路19:1-10 引言:歡歡喜喜接待耶穌的撒該成為了我們今天最佳榜樣之一。他能夠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是因為他主動地謙卑認罪悔改,這樣的人自然就會歡歡喜喜的! 一、他渴慕耶穌 1-4,(太5:6;詩42:1-3;63:1) “撒該”是公正、清潔。其實他要見主耶穌是一個特別的困難: 1.他是個稅吏——是一個“判國賊”的千古罪人。 2.他是個財主——有錢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啊! 3.他是個矮子——別人會很容易地把他給擋住了。 二、他接待耶穌 5-7 1.他急忙接待耶穌——“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顯示他想見主的心是何等迫切。惟有受主吸引(參3節),我們才能快跑跟隨祂(歌1:4)。 2.他歡喜接待耶穌——撒該是財主(參2節),但他的裡面卻不快樂;當他遇見了主,就“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這表明:a.以別的代替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16:4);b.沒有主的人,裡面都是虛空,主一進來,就必滿了歡喜快樂。 3.他坦誠接待耶穌——(路9:31-32),注意,在這個故事裡,“跑到前頭”(4節)、“快下來”(5節)和“急忙下來”表明撒該的快速反應,符合了主的心意;也跟撒該良好的得救表現,有著密切的關係。 三、他見證耶穌 8-10,(路9:23-25) 1.在人的一面——悔改 8 舊約律法規定人若犯竊盜罪,須賠“四倍”(出22:1);大衛亦曾如此說過(撒下12:6)。但若虧負別人的錢財,只須償還原數另加五分之一(利6:5;民5:7)。 (1)現在的撒該:“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這句話表明:(1)他對錢財的看法有了改變;(2)他對窮人有了憐恤的心。 (2)過去的撒該:“我若訛詐了誰,”“訛詐”乃是勒索的溫和說法(路3:14)。稅吏常故意高估人的財產或收入,從中索取不當錢財。 (3)將來的撒該:“就還他四倍,”這是為了從前向人所作不義的剝削,自願付出賠償。真正得救的人,必然可以從他身上顯出得救的證據(林後5:17),特別是愛財之心的改變,乃是蒙恩最好的證據。 2.在神的一面——救恩 9-10 (1)是一個蒙恩惠的家庭:神的救恩是以家為單位的;所以我們傳福音,不要只盼望救一個人,而該盼望救全家。從“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到“今天救恩到了這家”,耶穌來了,救恩也來了。哈利路亞! (2)是一個蒙拯救的撒該:救主來到耶利哥不是偶然的,乃是特意要尋找這一個失喪的罪人,就如祂在撒瑪利亞尋找那有罪的婦人一樣(約4:4)。主樂於讓尋找祂的人尋見,因為祂自己也在尋找人。 ── 毛南春陽 【善僕與惡僕】 經文:路19:11-27 引言:這段經文記載善惡兩種僕人的工作與賞罰。 一、兩種僕人的盼望 11 二、兩種僕人的心態 12-24 1.主人對眾僕人的托負 12-15 (1)貴胄的想法:要得國回來。表徵救主帶著國度回來(但7:13-14;啟11:15;提後4:1)。 (2)貴胄的重托:交給他們銀子。“銀子”並非象徵恩賜(太25:15),也不是指才幹、職事、地位、功用等,因為這些都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每人所得不同(林前12:4-11)。此處的“銀子”應是指每一位基督徒基於主耶穌的救贖,都從主獲得了同等的恩典和權利——屬靈生命的特權,追求神國的特權,以及傳揚福音的特權等。 (3)貴胄的算帳:要知道他們作生意賺了多少?信徒今日在地上所有的事奉,將來都要在主面前一一交帳(林前3:10-15);所以我們今天在地上所作的一切,都會存記到天上(路12:33),也會存記到永世(路16:9)。 2.主人對善僕人的稱讚 16-19 (1)第一個忠心的善僕:賺了十錠銀子,可以管理十座城。 (2)第二個忠心的善僕:賺了五錠銀子,可以管理五座城。 3.主人對惡僕人的責備 20-24 (1)他是一個埋沒並懶惰的人 20,(耶48:10) (2)他是一個膽怯怕辛苦的人 21,(箴24:10;提後1:7;啟21:8) (3)他是一個與神國無份的人 22-24,(太7:21-23) 三、兩種僕人的賞罰 25-27 1.善僕得加倍的獎賞 25-26 (1)這個原則也適用於今天的事奉工作:你越有,主越要加給你;什麼時候你一停止進步,連已往所得的,也要被奪回。 (2)愛心越使用就會越增長;越不愛人,愛心就越減少。 (3)“凡有的,還要加給他,”這話說出豐滿的原則:我們若不扣住豐富的基督,樂意供應給別人,結果卻叫自己更加豐富。 (4)凡為自己和別人靈性上的益處而努力的人,必可越來越有;凡不理會主的心意而閑懶不結果子的人,連他已有的也要失去。 (5)沒有人可以在神的國裡坐享其成,也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得神的賞賜。 (6)主再來時,不單是消極的審判人,刑罰人;更是積極的恩待人,祝福人。 2.惡僕被殺害的懲罰 27 (1)拒絕基督的王權,沒有讓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的(“不要我作他們王的”),終必滅亡(“殺了”)。 (2)凡不尊主為大的人,在主看來,他們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 毛南春陽 【榮耀的主來了】 經文:路19:28-40 引言:這是一個何等榮耀的讚美與宣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 一、祂來了,我得釋放 28-31 詩曰:榮耀的釋放,奇妙的釋放,我再無罪惡束縛捆綁……。 二、祂來了,我被主用 32-35 我願被主所用:(1)祂被人高舉和榮耀;(2)人的降服,才能主觀地經歷祂的作王掌權;(3)我們的生活為人,應該為著彰顯祂的榮耀。 三、祂來了,我要讚美 36-40 我要歡樂歌頌,大聲讚美祂,我若不讚美,祂必興起石頭來讚美。 ── 毛南春陽 【聖城與聖殿】 經文:路19:41-48 引言:耶穌為耶路撒冷聖城哀哭,又為神的殿心焦急如同火燒,因為神的殿充滿了作買賣的人,本來聖殿應該是——萬人禱告的殿,如今卻成賊窩了。 一、耶穌為聖城哀哭 41-44 1.對聖城的大愛 41-42 “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暗指耶路撒冷不久即將有不平安的事發生(參43-44節)。“耶路撒冷”本來是平安城,如今卻沒有平安,是何等諷刺啊!而它真正的平安,則須要在主再來以後,以色列國復興的時候才會有(徒1:6)。 2.聖城的厄運 43-44 (1)仇敵築壘,四面圍困(傳9:13-18)。 (2)掃滅兒女,拆毀石頭。“石頭”預表神的選民,也預表信徒(參彼前2:5)。 二、耶穌把聖殿潔淨 45-48 1.潔淨的方法:趕出裡頭作買賣的人 45 神的殿是供神居住的所在(弗2:21-22),但如今卻有一班人在殿裡作買賣,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6:5);主耶穌潔淨聖殿之舉,說出神無法在這樣的殿裡得著安息。 2.潔淨的原因: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 46 “禱告的殿”是與神交通、和神同工、讓神得著榮耀的地方;“賊窩”是竊取神的利益、搞得烏煙瘴氣、使神不得安寧之處。教會和我們裡面的靈,本應作“禱告的殿”,但若不讓基督安家(弗3:17),就有可能變成“賊窩”。 3.潔淨的結果:都想要殺耶穌 47-48 “都想要殺祂,”猶太教領袖想要殺主耶穌的原因:㈠主斥責他們把聖殿變成賊窩(46節)。㈡主自稱與父平等(約10:33)。㈢犯了安息日(6:6-11)。㈣使拉撒路復活(約11:47,53)。 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耶穌。而百姓都想要側耳聽他的教訓。 ── 毛南春陽 【耶穌是怎樣的人】 經文:路19:1-10 引言: 敘述這件事。耶穌是個怎樣的人? 一.到處尋找失喪的人(19:1,10) 解釋誰是失喪的人。 耶利哥是個大城市,曾受咒詛,代表世界。城中著名的有妓女和偶像。凡道德上淪為妓女,心靈上拜偶像的,就是失喪的。你是不是失喪的人? 二.是各等人都能看得到的(19:2-4) 但各等人要見耶穌,都有其攔阻。就如撒該生得矮小,成為他見耶穌的攔阻。不過,只要我們肯見耶穌,肯到十架前,這些攔阻均能克服。 三.主認識每個人(19:5) 祂呼叫撒該的名字,這表明祂是神,認識每個人。祂愛人,祂不但尋找人,祂呼喚人。今日祂也呼喚你我。 四.主歡喜住在人家裡(19:5-6) 不論你的家如何,只要你有心見祂,祂就要進入你裡面,潔淨你的心,作你心中的主。但我們必須歡喜接待祂。 五.是賜救恩的主(19:7-9) 祂到罪人那裡去,為罪人受別人的攻擊和譏笑,甚至被釘死在十架上,流血救贖人一切的過犯和罪孽。但人必須自己認罪悔改。這樣主必赦免,並將救恩賜給他。 結論: 你認識耶穌嗎?祂的救恩有否臨到你身上? ── 黃彼得 【蒙恩的財主撒該】 經文:路19:1-10 引言: 耶穌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路過耶利哥(路18:35-43)。耶穌之所以經過耶利哥,因祂知道該城有一個正在尋找救恩的人。 一.撒該其人 1.他是猶太人,亞伯拉罕的子孫,是有宗教,有文化的民族,如中國人一樣。 2.他有敬虔的父母,對他有很大的期望,給他起名叫撒該,意即聖潔,公義,清潔。 3.他住在耶利哥,是個商業城。耶利哥意為芬芳或香城,但卻是個受咒詛的城,因不信神,對以色列民頑抗(書6:26)。 4.他受過相當的教育,故能作稅吏長,總管全城的稅務。 5.但他作了最敗壞的職業:抽稅,為羅馬政府剝削同胞的金錢,並從中敲詐。 6.他賺了不義的錢財成為財主,有許多的朋友。但這不義之財是許多人血汗的錢財。 7.他的良心不安,心靈痛苦:如果罪不得赦免,靈魂要到哪裡去? 二.撒該如何尋求主 1.他先聽見耶穌的名聲,並耶穌要經過的消息。 2.他決心要去看看耶穌到底是怎樣的一位。 3.他有許多攔阻:人多,身材矮,業務,朋友的應酬等等。 4.他想辦法解決難題。人多他跑到前頭去,身材矮他爬到樹上去。 5.他耐心等候耶穌經過,不怕人譏笑。 6.耶穌給他意外的恩典,耶穌看他並叫他下來,並答應到他家裡。 7.他樂意地接待耶穌到自己家中,更接受耶穌作生命的主,成為一個得救的人。 三.撒該悔改後的改變 1.不再與人計較長短,忍受人無知的批評,赦免人無理的攻擊。 2.專心事奉主,以奴僕的身分站著對主說話。 3.想到自己的罪,勇敢承認自己訛詐的罪,並照律法的要求還人四倍。 4.他想到窮人的需要,用一半的家財去幫助窮人。 5.他不但個人得了救恩,全家也得了救恩。 6.他因信成了亞伯拉罕真正的子孫。 7.他聽從耶穌呼召,也去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結論: 讓我們也效法撒該作一個悔改的人,不作守財奴,並去拯救失喪的人。 ── 黃彼得 【耶穌到世上來的目的】 經文:路19:10 引言: 一.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二.來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8) 三.來叫人得豐盛的生命(約10:10) 結論: 【耶穌騎驢進京】 經文:路19:28-40 引言: 耶穌知道時候到了,所以上耶路撒冷。在這次上耶路撒冷的路上,祂經過耶利哥時曾醫好瞎子,進到耶利哥又救了撒該。其後對門徒說到分銀的比喻,比喻將恩賜分給一切的人,但人如何運用這恩賜,將來必有審判;忠心的必得賞賜,不忠心的要受刑罰。耶穌說完這話,就上耶路撒冷去。祂走在前頭。祂這次上耶路撒冷是: 一.遵行父的旨意 這條路是父神所定的: 1.要受世人的頂撞,顯出父神的愛。 2.要替罪人死,潔淨人的罪。 3.要打敗掌死權的魔鬼。 4.要釋放怕死為奴的人。 5.要完成祂祭司獻祭的職分。 6.要應驗神的預言:先知不能死在城外(路13:33)。 7.要叫律法終結,開始新約的恩典,叫人可以直接與神交通(聖殿的幔子裂開)。 二.為何騎驢進京而不步行? 1.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亞9:9),證明神的信實,聖經的可靠。 2.要以色列民知道祂就是彌賽亞,是奉差遣而來的。 3.這要證實祂是和平的君,要成就世人與父神之間的和平。 4.這是說明祂是萬有的主。“主要用他”(路19:34),顯明萬有屬於祂。 5.這是說明主喜歡使用卑微的人或東西,要人與祂同工。 6.這是說明主要叫卑微的與祂同得榮耀。 7.這是要百姓的心因祂所成就的和平,和所賜的平安得喜樂。 三.主進京時作的三件事及其目的 1.為犯罪不悔改的耶路撒冷哀哭,為不悔改必臨到的審判傷心。 2.潔淨聖殿,使之成為禱告的殿,成為聖潔與父交通。 3.教訓愚昧無知的人要認識主,有見證,聽主的道。 ── 黃彼得 【撒該得救的難處(路十九1~10)】 一、撒該是個矮子(3~4節) 二、撒該是個稅吏(2,7~8節)──猶太人看稅吏與罪人是同類的(太九11;十一19;十八17;廿一32) 三、撒該是個財主(2節;可十23~27) ── 婓有文 【得主恩事奉主 路加福音19章】 一丶聽主應許歡喜接主19:1-6 二丶向主認罪得主救恩19:7-10 三丶作主僕人受主託付19:11-15 四丶見主交帳各有不同19:16-27 五丶為主牽驢讓主使用19:28-35 六丶向主讚美有人嫉妒19:36-40 七丶知主哀哭耶城有難19:41-44 八丶看主淨殿不可玷污19:45-48 ──作者不詳 【天天教訓人】 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 一、税吏撒該蒙恩 1.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 2.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 3.對付財產 二、十錠銀子的比喻 1.一個賺了十錠 2.一個賺了五錠 3.奪過他這一錠 三、耶穌騎驢駒進耶路撒冷 1.眾人歡樂大聲讚美神 2.為耶路撒冷哀哭 3.潔淨聖殿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一、眾所鄙視的貴客(十九1-10) 二、國王對僕人的信任(十九11-27) 三、奉主名來的王(十九28-40) 四、耶穌的同情和憤怒(十九41-48) ──《每日研經叢書》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一、撒該為主(一九1~10) 二、十錠銀子的比喻(一九11~27) 三、凱旋進京(一九28~40) 四、人子為耶路撒冷哀哭(一九41~44) 五、再次潔淨聖殿(一九45~46) 六、天天在殿裡教訓人(一九47~48)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稅吏撒該得救(十九1~10)】 一、稅吏撒該(1~2) 二、撒該渴慕耶穌(3) 三、撒該的決心(4~6) 四、撒該得救(7~10) ──《新舊約輔讀》 【交銀的比喻(十九11~27)】 一、主設此比喻的動機(11~12) 二、恩賜與賞賜(13~26) 三、仇敵的下場(27) ──《新舊約輔讀》 【主進聖城的榮耀(十九28~48)】 一、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28~40) 二、遣徒借驢(28~34) 三、主進聖城的榮耀(35~40) 四、主為耶路撒冷哀哭(41~44) 五、主潔淨聖殿(45~48) ──《新舊約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