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羅馬書全書綜合拾穗

 

【羅馬書】

保羅在小亞細亞、馬其頓和希臘佈道及建立教會的工作已屆完成(徒二十26)。這位“外邦人的使徒”雖年近六十,為主道奔走的熱心絲毫未減。他決定訪問羅馬帝國的首都,再從那裡去到帝國最西部有高度文化的西班牙(十五2224)。西班牙與西亞及希臘等地早有商旅往來。

這時的羅馬已有一個頗為興旺但在福音真道上尚未成熟的教會,而大部分信徒並不認識保羅。他決定寫封信介紹自己;即令將來西行受阻,也可藉文字和他們分享所信之道。寫信的時間當在主後57年,地點極可能為哥林多。

這位飽曆憂患的主僕,靈性的經驗與知識,甚至性情,都臻爐火純青之境。此際雖在冬天,他在飽浸愛琴海暖風的環境中,為眼前的好氣候和傳福音的美好遠景所激勵,所寫出的不只是一封文筆精煉,措詞優美的信,也是一篇上乘的神學論文。教會史上討論這卷《保羅達羅馬人書》的著作之多,恐怕超過聖經中任何其他書卷。

本書的前半(18章)講個人得到救恩的基本真理,指出全人類都陷在罪中,需要神所預備的救贖,也就是祂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得救的方法。本書的後半是有了新生命和新性情的基督信徒的生活箴言(1215章),其間插入猶太民族在神救贖計畫中的困局,以及一定會有的寬闊的前景(911章);他並以能透露這個“奧秘”而歡欣逾恒(十一3336)。

作者嫺熟舊約聖經,靈活引用摩西五經與先知書,用“珠串”文學形式(參三10注)見證主道。他提出“與神和好”(五10),恢復人與神的圓滿和諧;又用“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來建立人與人間的積極和好關係。他寫時似在回應人犯罪墮落後耶和華神向人提出的兩個問題:“你在哪裡?”(創三9)和“你的兄弟在哪裡?”(創四9)。要與神和好、與人和睦,必須用信心作基礎,相信基督的救贖大能,脫罪稱義,並盡人應盡的實際責任。

本書原是寫給在羅馬教會的信徒,後來可能由於初期教會的需要,有一個較短的版本(11415章)普遍傳抄,供一般信徒修習真道之用。──《啟導本聖經註釋》

 

【重要主題】

主題

解釋

重點

拒絕神的旨意,達不到神的要求就是罪。自從亞當叛逆神開始,人的本性已不再順從神了。罪令我們與神隔絕,導致我們偏行己路。因為神在道德上是完美、正直和公義的,所以祂必要懲罰罪惡。

每個人都犯了罪,抗拒神,漠視祂的旨意。不論我們的背景如何,也無論我們如何努力要過一個有道德的生活,都無法賺取救恩、除掉罪惡。惟有基督能拯救我們。

救贖

罪顯明了我們需要獲得赦免和潔淨的事實。雖然我們不配,神仍本著祂的慈愛,尋找和寬恕我們;祂又為我們預備了得救的途徑:基督的死替我們償還了罪債。

神拯救人類免於罪惡固然是福音,但是我們必須相信基督,接受祂的救贖,才能與神建立奇妙而嶄新的關係。

成長

借著神的能力,信徒得以成聖,表示我們已與罪分離,可以順從並效法基督。當我們在基督裡不斷成長時,聖靈使我們脫離律法的約束,我們不用再懼怕審判了。

因為我們不再受罪的轄制和律法的約束,不再恐懼審判,我們便能夠在基督裡成長,信賴聖靈的引導和幫助,勝過罪惡及試探。

主權

神監察及關懷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因為神掌管一切受造物,所以祂可以按著自己的旨意去拯救世人。

因著神的憐憫,猶太人與外邦人都可得救。我們必須回應神的憐憫,接納祂恩典的赦免。神既擁有主權,我們便應當讓祂來掌管一切。

服事

當我們的人生目的是要在一切行為上回報神的慈愛、權能及完美時,我們就能正確地服事神。服事神可以使信徒彼此聯合,關懷他們的需要。

沒有任何人可以憑自己活出與基督完全一樣的生命;必須依靠教會和肢體,才能完全地顯彰基督。因此,基督徒必須積極地互相建立,才能和諧地服事神。

——《靈修版聖經注釋》

 

※ 羅馬書從一章到八章,都是講到主救贖的事。五章十一節之前是一段,五章十二節起到八章末了是另外一段。但希奇的是,在前一段裏,你沒有看見題起十字架;在後一段裏,你也沒有看見題起血。第一段講血不講十字架,第二段講十字架不講血。人罪得著赦免,人稱義,是因著血。人脫離罪的能力,人成聖,是因著十字架。―― 倪柝聲

 

※ 一1至五11這一部分中,複數的罪字(sins)特別顯著;但在五12至八39這一部分中,複數的罪字一次都沒有出現,而單數的罪字,卻再三的被使用,並且成為所對付的主題。―― 倪柝聲

         羅馬一至八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說到血對付我們所作的,第二部分說到十字架對付我們所是的。―― 倪柝聲

 

※ 羅馬書頭三章,頂清楚給我們看見,作罪人的資格是如何。有了甚麼罪,才是一個罪人。或者說,罪人的學位,是如何得著的。或者說,罪人的頭銜,是如何得著的。―― 倪柝聲

 

※ 羅六章是講我們與主的同死,七章是講新舊生命的爭戰,八章是講靠著聖靈的得勝。本來與主同死就可以得勝了,但它對許多人只是一個真理,神必需帶領信徒經過七章的失敗,使他們真認識自己,不再憑自己的力量來修改自己,然後才能完全倚靠聖靈,得著八章的勝利。―― 倪柝聲

 

※ 羅馬七章和羅馬六章相反。六章是主把我們釘死,七章是我們在那裏立志。主把我釘死,我卻要在那裏立志。―― 倪柝聲

  

※ 六至八章成聖之道的概論:(1)六章是罪與恩典;七章是基督與律法;八章是聖靈與肉體。(2)六章兩個王,不叫罪在己身上作王,乃叫恩典因義作王;七章兩個丈夫,要因死脫離律法,歸向主;八章兩個領導,不隨肉體要隨靈。兩個王是罪與恩典,我們一人不能事奉二主;兩個丈夫是律法與基督,我們一人不能屬於二夫;兩個領導是肉體與聖靈,我們一人不能兩隨。(3)六章罪對我們失去了權利,七章律法對我們失去了權利,八章肉體對我們失去了權利。(4)六章是備戰(器具原文是兵器,工價是兵餉,罪是王);七章是戰爭的經過,失敗了,被擄了;八章是戰爭勝利的結束,靠主把身體的惡行治死了。總之,成聖在消極方面是對付罪、律法、肉體,積極方面即對神、基督、聖靈有正確的態度。―― 牛述光

 

※ 九至十一章世代的真理概論:(1)神已往是專權的揀選(九章);神的揀選,是無法推知的。(2)神現今的對待是在乎人的信或不信(十章);神對不信的人(如以色列民)是嚴厲的。(3)神將來的對待:神對自己的應許要全部應驗,所以以色列人還要全家得救(十一章)。神的作為:已往是揀選,現在是恩典,將來是應許;以色列人已往是蒙恩的,現在是被棄的,但將來還要復興。牛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