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第一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羅一1】『耶穌基督的僕人』: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在紐約逛街,經過摩天大樓,望見一個工人在修理頂樓。兒子問父親:『為甚麼這個人看起來那麼小?』父親還未吭聲,這個小孩子便自問自答地說:『一個人爬得愈高,看起來愈小。』我們自己的大小與我們的靈命高低絕對成對比。事實也確是如此,我們愈接近主,也愈願意多服事人。 【羅一1】『特派傳神的福音』:慕迪(D.L. Moody)決定每天至少向一個人傳福音,有一天事忙,到解衣睡眠時,才想起這一天還未向人傳福音。慕迪重新穿上衣服,上街找到一個深夜靠在電線桿上的人,他走近這人向他傳福音。那人怒氣沖沖地打了他一拳,罵他說:『管你自己的事(Mind your own business)。』慕迪答道:『你是否得救正是我的事。』我們也當看向世人傳福音乃是神要我們作的事。 【羅一3】『從大衛後裔生的』:美國有一個白人名叫格里芬(Howard Griffin),在一九五九年故意用藥物、太陽燈、染料將自己的膚色染黑成像一個黑人,藉以體驗一下真正黑人的遭遇。他去美國南部各州走了一趟,結果受到各種非人的待遇:有的車子他不能坐,有的餐館他不准進,他的旅館他不能住,有的廁所他不准用;他遭受了不少的逼害、輕視、欺騙,這些都記載在他的《Black Like Me》的書中,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為了要救我們,無限的神成為有限的人,聖潔的神成了罪身的形狀,永生的神成為替死的囚犯。 【羅一7】『奉召作聖徒』:葛培理博士在英倫的佈道會中,有一個小偷參與盛會,並且在坐同一行的一位紳士身上扒去一只錢包。這位紳士在葛培理呼召時,決定要走到台前信主。經過這個小偷座前請他讓他走過去時,這個小偷也受了感動,站起來對這位紳士說:『我同你一起去。』同時將錢包還給紳士說:『請你原諒我,這是我從你身上扒竊的。』主的拯救在這個人的道德行為上起了立時的變化! 【羅一7】恩惠和平安不是來自財富:過去有一家庭移民來美國,起初因語言問題,夫婦作工賺錢,後來自己開餐館。經濟情形自然不同於前,但是夫婦二人天天吵架。有一天四個兒女跪在他們夫婦面前說:『爸、媽,從前我們沒有錢時,是一個快樂的家庭;現在有了錢,你們倆天天吵架。這樣我們寧可沒有錢。』 【羅一12】單純的信心:一個母親走過小兒子的睡房門前,看見他依床跪著禱告,但只聽他在唸英文的a,b,c等廿六個字母。第二天早餐時,母親問他昨晚禱告時為何只唸廿六個字母?小兒子說:『天父知道我心裏要的是甚麼,祂會把字母拼成字,再造成句子!』多麼單純的信心!真叫我們大人感覺慚愧,因為我們的知識往往成為我們懷疑的酵素。 【羅一14~15】委身傳揚福音的偉大成就: 在北美維珍尼亞山脈的心臟地帶,屹立著一座古舊的灰石禮拜堂。靠近這禮拜堂的牆旁,躺著以槍、斧頭和詩歌去征服這曠野的先驅者。 在禮拜堂正門的石塊上,刻上了這樣的字:『這禮拜堂是由一群敬畏神的居民建立的,以表達他們對我們主耶穌基督福音的愛。』 這例證清楚地說明了向基督和祂福音委身的成就。但更大的成就,是把人的靈魂贏過來歸主。灰石可能屹立數個世紀,最終也會倒下。但那些歸到基督名下的人,能持續地在永恆中見證神的恩典。 【羅一14~15】傳福音是基督徒無可迴避的責任:美國雷根總統執政時代,頒給一個十幾歲的女孩一份特殊的榮譽獎狀,因為她在火災中把她的小弟弟救了出來,自己燒傷得面目全非。在救出弟弟而自己負傷時,她不住地說:『這是我的責任!這是我的責任!』 【羅一16福音大能「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我們憑什麼去救人呢?似乎沒有什麼權柄和能力,好像只對人講幾句話,傳一次道不見得有什麼用處,所以也就不重視傳福音的工作。然而保羅在這裡說,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那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傳福音,神就有能力救人,不是人有什麼能力,而是福音本身有能力。這一點在許多人身上可以證明,因為福音今天已經傳遍天下,救了許多的人。 可是我們必須傳真正的福音,只傳人的高言大智,和世上的知識學問,自己的經歷認識還是不夠,也不能救人。傳福音就是要傳聖經所見證的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羅l:2,3)。祂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4)。使人因信祂復活 並承認祂為主就可以得救(羅10:9,10)。如果我們以福音為恥,不肯傳世人以為愚拙的十字架道理,就顯不出神的大能(林前1:18,23)。當我們只知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時,所得的效果是出人意外的,因為這樣人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2~5),神要為福音作見證。──《每日天糧》 【羅一16福音的大能】“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 【羅一16~17】我們讀到這兩節聖經時,序曲已經終了。保羅福音的號角吹響了。許多偉大的古典音樂的協奏曲以轟轟烈烈之聲開始,然後才奏出他們將要舖張發展的主題。其理由是,開始這些樂章是在一所廣大屋子裏,私人的集會中演奏。當鋼琴演奏家開始坐在琴邊的時候,仍然有談話的嘈雜聲。他彈奏這些轟烈的聲音,為要吸引人家的注意。當大家安靜下來的時候,主題出現了。當保羅寫到這兩節的時候,他已與受信的人建立了關係。他已吸引了他們的注意。現在導論已經結束,主題即將說出。 【羅一17】「神的義顯明出來……是本於信,以致於信。」 本節經文是這卷書信的鑰節,應該明白其中的要義。「義」的深義有兩項:第一,我們在神面前的地位;第二,我們個人的品德,這是我們的實現,在基督裡以及聖靈在我們裡面作成的,所以有人分析這項真理:「以是我們在來世所披戴的,是完善而內在的,現在我們稱義還未臻這樣的地步,完善而不內在,我們成聖內在卻不完善。」(Hooker)所以以是包括稱義與成聖,前者的要義在本書前五章之內。 稱義與饒恕是不同的。罪人得赦免,重新信靠神,不再得罪祂,稱義是照著律法稱為義,得著眾人的信任。 稱義是我們的地位,因神奇妙的恩典,也因基督完全的工作,賜給一切相信的人,祂怎樣,我們在祂裡面也必怎樣。我們不僅蒙受赦免,也享受祂的慈愛與恩惠,完全沒有犯過罪一樣。所以律法控告我們,我們靠主才有這絕對的權利。這一切都在神無限的恩惠之下,在基督身上都已完全滿足聖潔律法的要求,祂補償了破壞的律法。——邁爾《珍貴的片刻》 【羅一18】農夫若破壞生產律,就沒有收成;人若破壞建築律,所建的房屋就會倒塌;人若破壞健康律,身體就會害病;何況人破壞神的律法,豈不更當被神定罪,在神的忿怒中受到應得的報應嗎? 【羅一18~25別再傻了】 有兩位頗具聲望的科學家在同一個大學教書,他們志趣相投,又是鄰居,慢慢地就成為密友。只是在宗教方面,兩人的見解未能妥協。基督徒科學家用種種方法,想勸服對方捨棄宇宙的形成是出於逐漸進化的想法,但卻都不能打動他的心。不信主的那位說:「博士,請你不用操心,我是絕不會去相信聖經,和它對創造宇宙的那一套無稽之談的。」 後來信主的那一位想到一個好點子。他向一個藝術訂購了一個塑膠的地球儀。儀上的山脈、海洋、陸地都和實際的地球維妙維肖,而且塗上色彩,藍色的海洋、棕色的沙漠、高低不平的丘陵也都仿製得很好。然後他把地球儀擺設在桌上,便邀他的朋友來看。他的朋友看了這個傑出的作品後問:「是誰做這個地球儀送你的?」基督徒回答說:「沒有人!」他的朋友說:「別開玩笑了,說正經的,這是誰做的?」老基督徒仍然說「沒有人!」「那麼你是從那裡得到的?」「說也奇怪,這個地球儀大概是沙粒偶然彙聚在這裡的。」「別說了!我上了你的當了,現在我弄清楚了,算你贏了吧,我相信是有上帝的!」從那時起,一個愚昧的人終於成為一個智者。——M.R.D.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羅一18、19、26~32你聽過一件醜事嗎?】 聖經指出,人的本性是「污穢」的,藏在人心底的是不潔、污穢、見不得人的念頭。你如果懷疑我所說的,可以仔細讀一讀詩篇第十四篇,然後你注意一下街頭的書報攤,陳列許多言情、黃色、低級趣味的書刊。數以億計的不良刊物和壞書,被所謂「可敬的」美國大眾在購閱(我們社會還不是這樣)。不錯,人的本性是髒汙腐敗的——不管他如何巧妙的運用文化、教育、宗教來掩飾他的外表,但骨子裡,他還是喜歡聽人講那些下流的笑話。 你如果願意聽一件醜事——這裡就有一個。一羣十幾歲的孩子站在學校門口講下流的笑話,每個人都想勝過別人。這時候湯姆(他們稱他為娘娘腔的)走過,他們都知道他是基督徒,因此想用髒故事使他震驚。不料湯姆知道他們所說的。他說,我也有一個髒故事:有一個小夥子自認抽煙、喝酒、咒詛、做不道德的事是英雄好漢,因此,當他喝了酒,就打母親,用刀刺傷最好的朋友,他是世上最可惡的人。有一晚在佈道會中,他看見了自己的污穢,於是就求主潔淨,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那壞蛋就是我!——一時大家為之語塞。—M.R.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羅一19~20無神者的論點】經文﹕“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詩53﹕1)。 【羅一21】人失迷了方向,不知為何而活:有人說的好:『今天我們好像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最佳射手,擁有最好的弦弓、最利的箭頭。然而,不幸的是,當這位射手把弓弦拉滿時,卻不知往那裏射!萬事俱備,只欠箭靶,…一個沒有價值標準、價值方向的現代社會也正是如此。難怪今日我們在行為上的危機也就日甚一日,難以挽救了!』 【羅一24、26、28】神任憑他們。參使徒行傳七42,因以色列人執意敬拜偶像,“神……任憑他們事奉天上的日月星辰”。對這個報應的原則,魯益師(C. S. Lewis)有一段犀利而現代化的說法,在“痛苦的問題”(The Problem of Pain,1940,
pp.115f)一書中,他說:“失落的人曾要求可怕的自由,他們將永遠享有,且因此成為自己的奴隸。”——《丁道爾聖經注釋》 【羅一24~32好辯的團體】 哥林多教會是一個結黨、糾紛的團體(參閱林前一11~13)。我發現他們同時也是非常喜好辯論的一群。我經常收到一些信,是和我持不同意見的人所發出的挑戰,他們常希望和我作公開辯論。有些雖不要求公開辯論,認為用信函辯論便能滿足他們。對於這一類的信,我一律回復他們:我是傳福音的,而不是和人辯論的。福音是正面、積極的信息,其中滿了「上帝這樣說」的句子,它並不是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保羅在提摩太后書二14忠告提摩太說:「你要提醒大家,在上帝面前鄭重地勸誡他們;不要在言詞上爭辯,那是毫無益處的,只會腐化那些聽的人。」 今天我們常讀到、聽到一些護教學的東西,他們想藉著考古、地理或歷史文件的發現來證明聖經的的真實性,這毋寧說是聖經證實了這些史地或考古的新發現,而不是它們證明了聖經的不假。兄弟的愚見是,聖經時用不著去加以證明的,我們只須忠實地傳講聖經,用堅定的信心、熱心和權威來傳上帝的道。我們的目的是要培養聽者的信心,而不是引發一場場爭辯。——M.R.D.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羅一28故意的「偶然」】 我們靈性上的罪,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是我們故意造成的「偶發」事件。在這裡我想到一則歷史上的故事。那就是:「糊塗的柯立更」。 主後一九三八年,柯立更(Douglas
Corrigan)獲得這個不太好聽的稱號。因在那年柯先生從紐約的布洛克林區駕機駛向加州的長堤。結果,約在二十三小時多一點,他的飛機在愛爾蘭的都柏林降落。他問當地的官員說:「這裡是洛杉磯麼?」幾十年來,大家都笑柯立更「估計錯誤」,直到一九六三年(即二十六年後)柯立更才承認,他橫渡大西洋是故意的「偶發」事件,因在當時,他沒有申請到政府允許他渡海的航行證。 而我們基督徒在行為上,和這個故事非常相像,因為我們在本性上是我行我素,討厭上帝來支配我們的。即使我們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但我們行走自己道路的劣根性,仍未完全脫去。因此,在我們心中,時有聖靈和意欲的戰抖,而我們必須全力來支援聖靈的一方,讓我們順服上帝的旨意,行走在義路上。——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懷恩早禱】 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 神的福音. 2 這福音是 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3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4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 神的兒子。 5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 9 我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事奉的 神、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的提到你們、 10 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或者照 神的旨意、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 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18 原來 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21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讚美創造天地萬有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神,祢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願一切頌讚和榮耀都歸給祢,從今時直到永永遠遠。 感謝天父祢應許我們,祢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祢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感謝祢賜我們生命氣息,我們沒有付出甚麼來獲取這新的一天,乃是祢無條件的大愛,是祢白白的恩典,是祢對我們無限的愛顧和憐憫,我們感謝讚美祢的聖名。 讚美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求祢來居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有空處為祢。祢有完全的人性,不是讓祢體會我們人間的疾苦,乃是讓我們明白祢能全然摸透我們的心思意念,祢體貼我們的軟弱。 主耶穌我們不住的禱告,緊抓住祢施恩的手,領我們步過這深谷般的疫情和苦難的時刻,專心仰賴祢的帶領的每一步,平靜我們的心,叫我們體察祢保守我們不失腳,堅信祢必保守我們,讓我們再見曙光的出現,經歷義人的路越走越明。 讚美聖善的聖靈,求祢領我們登耶和華的山,讓我們能站在祂的聖所,用聖言真理教導我們能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保守我們遠離各樣不義、邪惡、貪婪和惡毒,禁止我們的心思沾染嫉妒、兇殺、爭競和毒恨,不容我們的心門打開一扇的裂縫,讓侮慢、狂傲和自誇偷偷溜入,絕對不容我們放縱自己向天父發出任何怨言、怨恨。 求祢賜我們喜樂的靈,滋潤我們的骨頭,能撐起生命的帳蓬,叫近前來的人都同樣得到良藥醫治憂傷的靈。謹將今日全然交托,求祢引導。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