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哥林多前书第三章拾穗

 

【林前三1哥林多信徒已领受了圣灵,但在实际生活上并没有活出属灵的样式,故此只能算是“属肉体的”。比较二14。“肉体”在这里非指身体,而是人与生俱来的罪恶败坏倾向的统称。

结党搞小圈子,而不以神的大家庭为念,是属肉体的表现(林后十二20;加五20)。哥林多信徒犯的正是这种毛病(三3)。他们并未完全成长,仍在吃奶的阶段。──《启导本圣经注释》

         属肉体:指基督里面的孩童,虽然得救灵性却未成熟的人,他们与2:14属血气的人不同,有别于未得救的人。他们的信仰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①没有经历过天国深奥的恩惠;②信仰的实践所带来的真正喜乐;③也没有体验过称义之道(5:12,13)。保罗待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如同婴孩,他的这些见证中,我们可以明白如下道理:①福音工人在传道时须以信徒的属灵程度为前提;②不能掩面不顾信徒的现实问题。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2保罗的意思就是他们把日子丢掉了不少,是一个老孩子,年纪已很大了,但人还是像一个孩子。本该长的,却没有长;本该作一壮士,有力气走前面道路,能吃干粮的,但是白过了这么多日子,仍然作一属肉体的。在走道路、顺服主、信靠神的事上,该有经历,可指引别人的了,但到现在还是不懂。还是婴孩。―― 倪柝声

         属肉体的基督徒:(1)生命小――婴孩(1)(2)领受力小――不能吃饭(2)(3)心肠小――嫉妒(3),『心肠狭窄』(林后六12)(4)视界小――分争(3),看不见基督,只看见主的工人;(5)知识小――只要一部分,而不要全部,不知自己是全业的主人。―― 牛述光

 

【林前三1~9在前面,保罗对比属圣灵的人和属血气的人,并把这原则直接应用于哥林多教会。保罗在此指出哥林多教会产生纷争的原因是:①缺乏灵性分辨力;②热衷于人的事情多于神的事情。见证他们所追随的只不过是神的工人,真正养育圣徒们的乃是一位神。这段经文特别强调如:①人不能成为敬拜的对象;②敬拜人的行为属于拜偶像,为神恨恶;③真正敬拜的对象只有神一位。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23在前章保罗强调在战场上要丢弃属世的智慧,要依靠基督的十字架和圣灵的感动;本章则论及哥林多教会内发生的具体问题。保罗在此阐明,哥林多教会的纷争来自:①未成熟的信仰和;②夸耀属世智慧的人的傲慢,同时又明确指出神的事和人的事,福音传道者与信徒的关系,并借此恳请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合而为一。本文适当地穿插了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责备、教训、鼓励、号召等,给人很多的感动和灵感,显明了保罗对哥林多教会信徒的深挚的爱。本章教导我们:①信徒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真实样式;②在神面前要谦卑;③只有丢弃人性的欲望,竭力做神的工时,才能成就真正的合一。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2「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

    保罗那时是用奶喂他们,不用干粮(参来五12;彼前二2)。他并没有超出初信者的能力来驱策他们,乃按合适的程度教他们。他们“还未能领受”,并无可责。可是,他说“如今还是不能”,就另当别论了。Indeedall oude)是很强的语法,“有力地带出附加的重点”(BDF 4486))。如今情况应该不同,哥林多人在“婴孩”时期作“婴孩”,合情合理,但他们早该脱离这个阶段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奶』是间接消化的,说出二手的供应;『饭』是直接消化的,说出头手的得着。使徒说,属肉体的人只能吃奶,不能吃饭,这就是说明,凡是只能接受别人二手的供应,从来不会自己在主面前直接领受的,都是幼稚的,都是属肉体的。――《读经指引》

         神话语的供应,有些较浅,如同『奶』;有些较深,如同『饭』。但无论如何,都是属灵的粮食,教我们『吃』了,属灵的生命能以长大。所以我们应当爱慕神的灵奶(参彼前二2),也当学习吃神的灵粮。――《读经指引》

         哥林多信徒只能吃奶,不能吃饭,因为仍停留在属肉体的光景中。他们不追求长进,所以不能理解神所启示的救恩的奥秘(二7),反以为肤浅。──《启导本圣经注释》

         :指基督教教义的基础,用比喻直接表明哥林多信徒灵性的未成熟。饭:与奶相对比,意味着神话语深邃的属灵原理和深奥的教义(5:12)。如今还是不能:不能吃饭的人,指不明白神深奥话语的人,他们是:①自己无法解决现实性的各种问题,即纷争,道德性堕落等;②在生活中没有尝到耶稣基督使人自由的恩惠(8:32)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3「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间有嫉妒、纷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

    保罗一针见血斥责他们仍属肉体。他把sarkinos1节)改作sarkikosinos的字尾是“用……造成”的意思;因此石版是lithinos,“用石造的”,就与sarkinos(林后三3)“用肉造的”互相对照了。ikos字尾则解作“特性”的意思;psychikos“天然人”(属血气的人),和pneumatikos“属灵”的人(二1415)。因此sarkinossarkikos的分别,就如fleshy“肉造的”,与fleshly“属肉的”的分别(参Lenski,“‘肉造的’是无可避免的,‘属肉的’则可避免而人不想避免”)。sarkinos一字是更彻底的,不过用在初信者身上,就不带责备的含意。sarkikos“属肉的”,用在信主多年的人身上,就可责备了。成熟的信徒是pneumatikos“属灵的质量”,若变成属肉体的,正如哥林多信徒一般,就与信徒正轨相违了。“肉体”一词在保罗的笔下,往往有伦理与道德的意味,代表人性中低下的层面(参罗十三14;加五1319;弗二3等)。

  他们被指责的事很清楚:就是嫉妒和分争。嫉妒一字基本意义近乎“热心”、“热情”,古典作者一般列为德行的,新约作者也是如此(例林后七7;十一2)。可是这种情操很容易变成猜忌等等,新约作者就用这字形容恶事,是肉体的作为之一,(加五20)。至于分争,(参一11,两者都是自我表现,和不正常的争斗。信徒原该顾念别人(参罗十二10),哥林多人却只求自己痛快(参四8)。保罗问这岂不是属乎肉体(worldly;sarkikos),照着世人的样子行么?末后一句意思是“像天然人”(like natural men)(二14)。——《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嫉妒分争,』这是肉体的表号。不论恩赐怎样丰富,只要有嫉妒分争,就是属肉体的。为甚么同样的事情临到属灵的人就成了他的造就,临到我们就叫我们嫉妒分争呢?这证明我们仍是属肉体的。―― 牛述光

         嫉妒与纷争都是属情欲的事(加五2021),属灵的人不可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仍象世俗的人,照着肉体的标准行事,分门别类。他们象当时流行希腊的哲学派别一样,各宗其师,没有“基督的心”。──《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4「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

    因为(For),是把原因说明出来。When是不定的hotan,即“无论何时”Whenever。每次用这种肯定的语句,保罗的要点必定再重复一次。我们不晓得保罗为甚么只提出两党人的口号。也许只提出亚波罗(人认为他与保罗很亲近,参四6)和他自己,已经够吃重了。他再一次问: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么?(莫法特,“What are you but men of the world?”)。他们的眼光只有属世的智慧,不是圣灵充满的智慧。保罗一开始提及分党(一1012),就一直强调这一点了。分争结党,十足证明哥林多人属世的思想,没有属灵的透视。他们本该“属灵”(二15),或“成长”(二6),却仍是属“肉体”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具体指出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在本节保罗教导:①哥林多教会的分裂来自对领袖的错谬认识;②党派之心与人类自私、天然的本性有直接的联系;③只有在神里面才能解决这样的党派之心。另外,尽管哥林多教会内有4个党派,但他只举保罗派和亚波罗派为实例。保罗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两派具有代表性,并且是出于善意,不愿意这种不光彩的事,给基督和自己的前辈使徒彼得抹黑(1:12)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5「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

    本该用“谁的地方,用了甚么”(What)(参7节“any thing”),是叫人把注意力脱离传道人,转放在他们的功能上。仆人译自diakonai,本来是饭桌侍者的意思,后来变成一般低下的服事工作,新约则常用在信徒对神的服事上。后来更应用在事奉的一个固定阶层上,就是执事,可是这里并不是指这个用途。这字强调工作的低微,指出把传道人高抬是何等无稽。谁会把仆人捧在台上?真正的工作是神作成的,保罗和亚波罗不过是器具,神透过他们工作。传道人作工,乃按“神给他们”的恩赐。——《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里,保罗给亚波罗和他自己一个贬抑性的代名词。他没有说『到底亚波罗是「谁」(Who)?保罗又是「谁」?』他故意用个中性的代名词『甚么』(What);就如说:『亚波罗或保罗算是甚么东西?』── 蔡伟贤《学习领导──属灵领袖典范》

         亚波罗和保罗都只是基督的仆人,照主的吩咐各尽其职。──《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5~8保罗清楚表明成为党派的主角的自己和亚波罗为神之仆人的事实,强烈指责纷争的不当性。明确指出神是灵性成长的真正主导,人只不过是为福音被使用的仆人,借此多次强调他们只是按自己做的工夫得赏赐的人而已。在此我们可以学到真传道人的态度和保罗谦卑的信仰。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6『我(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这里说出基督徒属灵生命长进的途径:外面接受前面弟兄姊妹的栽培与供应,里面靠神生命的大能逐渐长大。――《读经指引》

         保罗把侍奉比作耕种,人是耕种的田地。田地上的工人各司其职,得他们的工价(8节;四5);保罗是开荒的人,撒下福音的种子;亚波罗在他去后,做着浇灌的工作;都是正常且合宜的。但叫种子生长的既不是种的人,也不是浇灌的人,而是神。保罗和亚波罗互相尊重,彼此合作,一个建立起哥城的教会,一个做造就信徒、坚固教会的工作(徒十八411,2428);但教会中人却利用他们的名字来搞分裂。──《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69这里九节把『建造』和『耕种』相题并论,说出神的建造,完全是一个属灵生命中生长的故事。建造的行动,乃是在于『耕种』、『浇灌』;而被建造的光景,乃在于『神叫他生长』(6)。此外都不是真实的建造。――《读经指引》

 

【林前三68这过程有如农耕,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同2节“用”(give)动词相同),但两者都不能叫植物生长。较量之下,他们的工作显然微不足道。只有神叫它生长。那动词是过去不完成式,而栽种和浇灌是简单过去式,表示保罗和亚波罗的工作已完成,但神叫它收成的工作,却不住进行着。

  确定了这重点后,保罗就着手下结论了。栽种的和浇灌的,都不重要(康哲民说这话叫保罗与亚波罗两党人拆散了;“两者都没有了头目”!)哥林多人应该依靠神。只有神使属灵工作生效,不应注目在无足轻重的工人身上。不但如此,栽种的和浇灌的基本上是合一的,因为没有了其中之一,工作就无法成功,这是显而易见的。保罗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对头,他和亚波罗都是一样的(have one purpose,其实是“合一”之意)。但这也不减他们的独特贡献;保罗接下去说明他们各有不同的职责。各人要得自己的“工价”(因此不用奖赏misthosBAGD把这字译作“工资”;参路十7),而且是照自己的工夫而得的。当然,只有神决定“工资”是甚么,谁多得少得,不是我们过问的事!注意,工价不是按“他的成就”,也不是“与别人比较之下如何”,而是按他自己的工夫。——《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三8我们在教会中应该好好服事,但是当我们尽了我那一份的功用,就应该马上站在一边,空出地方来给别人;因为身体的首要原则乃是『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 倪柝声

         『工夫』原文与『劳苦,劳碌』相同。你的工作没有效果吗?不必灰心,因为神是叫我们按我们的劳苦得赏赐,所以保罗在林前十五58说:『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谢模善

         以田地作比喻,是说到我们的工夫(殷勤);以房屋作比喻,是说到我们的工程,即所用的是属那种材料;以圣殿为比喻,是说到我们的圣洁、自卑。―― 谢模善

 

【林前三9「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这一节三次把神放在前头(英文):“与神同工,神的田地、神建造的房屋”。这语句把神的主动加强了。事奉的人和被服事的,都不过是神的工具,全都出于神,也属于神。希腊文中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意思可解作“我们是为神工作的伙伴”(GNB),这与上文下理也很贴切。不过,这译法虽然听起来不错,却似乎不该接纳,这句希腊文还是译作与神同工更合(参可十六20)。这是十分惊人的说法,把基督徒事奉的尊贵,铺陈得堂皇极了。正如有人说:“没有神,我们不能做甚么;没有了我们,神不愿做甚么。”

  田地(georgion)一字,新约只在此出现一次,可以解作土地(OrrWalther作“农庄”;NEB作“花园”),也可以解作耕作的过程。房屋oikodome,一字也有同样的含混,可以指房子本身,也可以指建造的过程,两个意思都合用。保罗也许说哥林多人是田地,是房屋,神在其间作工;也可以说他们正在耕耘,正在建造的工作。顺道一提,建造的比喻是保罗常用的,但除他以外,新约其它书卷却不多见。——《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房子是个性的代表。没有地方显露自己,像房子这么多,这么清楚。自己的房子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你整个的自己,很自然的揭露了真面目。神的房屋乃是代表神的个性,是怎样荣耀,怎样慈爱,怎样公义。―― 倪柝声

         『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神在我们身上作两面的工作:(1)耕种我们,使我们生命长大成熟,结出丰满的果实,去供应别人;(2)神建造我们,使我们成为一个属灵的居所,神人可以永远安居。――《读经指引》

         保罗用房屋与“神的殿”(1617节)来比喻信徒,用建造比喻侍奉。保罗和亚波罗一同工作侍奉神,这是 “与神同工”的意思。他们是在此事工上一同作神的仆人(参5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神所耕种的田地:指信徒(5:1;19)。神 “建造的房屋”把重点放在得救灵魂所受的试炼和成圣过程上,相反这句话却把重点放在借着福音更新人灵魂的重生事工上(多三5;彼前5:10)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9~11选立根基并不是我们的责任,神自己已经立好了,没有人能再立别的根基,或从别处开始。无论甚么时候,人来到基督这里,基督进入这人的生命里,这根基就立定了。在这根基上,神的儿女站稳在其上,并须继续往上建造。但现在的问题乃是看我们在上面加上些甚么。―― 倪柝声

         神是工作的主,一切作工的人,都是受祂支配的。田里所撒的种子是基督,将来的收成也必定是基督;房屋的根基是基督,此后的建造也必定根据于基督。保罗说,工作的根基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立别的根基;此后建造在其上的,也必定是将基督的生命组织在人的里面。―― 倪柝声

 

【林前三9~15林前三章并不重在劝我们要建造,乃重在警惕我们『要谨慎怎样建造』(10)(1)建造的根基专一是『耶稣基督』吗(11)(2)建造的材料单纯是『金银宝石』吗(12)(3)建造的工作真实是『与神同工』,似乎是人建造的,实在是『神所建造的』吗(13)?还是昙花一现,转眼成空?――《读经指引》

 

【林前三10「我照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

    保罗看他在哥林多的工作,是神给他的恩,恩不单指“使命”(莫法特,顾思壁),或“恩赐”(GNB),或“恩慈”(LB)。这样的译法,失了神赐人能力的意思。保罗不住地指出神是作主的,神的工人算不得甚么。他说自己是个聪明的工头,“聪明”译自sophos(一、二章所讨论的“智慧”)。工头是architekton,是总管建造工程的人。柏拉图把“工头”与“工人”ergastikos,分别出来,工头是动用才智的,不是劳力(RobertsonPlummer)。保罗立好了根基,别人在上面建造。他提醒所有建造的人都要当心。各人(hekastos13节再有两次),指每个人的责任。不少解经家把这段经文应用在教师的工作上,而事实上也是特别指他们的工作。不过,这句话似乎可以应用在更广阔的层面上,看1617节,就知道是更广阔的圈子了。每一个建造的人;都建造在同一的根基上,要谨慎他怎样建造。那么,到底建造的是甚么?有人认为这里强调的是真理,所以建造的就是纯正的教义。有人看出是指建造教会,或建造信徒的品格。其实,可能都包含在内,最好把它当作一般而论。——《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所说的『这根基』,并非保罗所专有的,也不是起源于他;这根基乃是众使徒所共有的,亦即对基督身位之启示的承认(太十六18) ―― 倪柝声

         根基既是耶稣基督,在上面建造的还该是耶稣基督;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也没有人能用别的材料建造。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今天建立的也就是基督的身体;建立基督的身体不能用别的,只能用基督。―― 谢模善

         在建造的事工上,保罗做的是奠基的工作,他传讲耶稣基督和祂的十字架,打稳福音信仰的基础(二2)。这里的“别人”指的当是亚波罗,但有的解经家说,保罗的比喻从地换成房屋以后,写的方法与6节不同,不但未提亚波罗的名字,且特别提醒这“别人”要在他所立的基础上谨慎建造。此人或非亚波罗,而是另有所指,例如矶法那一派的人(参一11注)。不问所指为谁,建造的人必须分外留意所用的材料和工作的质量。──《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10~11已立好的根基:指立“耶稣基督福音”的根基。这段经文明确指出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成为教会的基础,离开基督的教会已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共同体。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0~15这段经文论及圣徒照自己行为所得的赏赐和责备,这与末日耶稣基督再临时成就的最后审判有深渊的关联。那时信徒领受的不是永生和永罚,而是照个人的事奉和忠心得奖赏<12,3,信徒的事奉与奖赏>,即种什么得什么(林后9:6;6:7)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1『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我们基督徒,惟一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无论我们的生活、工作、聚会、事奉,都必须投靠主,让主托住我们;否则就是全然虚空。――《读经指引》

         保罗郑重指出,教会的根基是耶稣基督。哥城教会中可能有人却曲解耶稣所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的这盘石上”(太十六18及注)的话,来提高彼得、贬低保罗的使徒地位。彼得自己也引用《以赛亚书》的话,指出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基石,除基督外无人能担此重责(彼前二56)。──《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12金是代表出于神的,是神的工作;银是代表救赎,是主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宝石是代表圣灵的工作,是圣灵用启示将神的生命组织在人的里面,将神和人打成一片,这是我们今天主观的经历。宝石是一种化合物,在化合的时候,必须经过高热度的燃烧,然后再经过匠人的手雕刻,才成为发光的宝石。神在信徒身上组织的工作,也是这样:一面神用各样的环境,像烈火一般烧他;一面还得经过神手的雕刻――藉圣灵的启示将不要的除去,将要的留着――然后才能发光荣耀。―― 倪柝声

         金、银、宝石:意味着:①依靠神的话语和圣灵的动感事奉的人的工程和;②因着良善的行为结出圣灵丰盛果子的圣徒的忠诚的生活;草木,禾秸指:①用哲学或世上的智能作出的工程;②信徒没有结出圣灵果子的、不忠诚的生活(西2:8)──《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2~13「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金子是指神的性情和神的荣耀,银子是指神救赎的工作,这些乃是神所算得数的材料。不仅是我们所传讲的,更是我们所是的。不是道理,乃是借着神的命令,神的试验和圣灵忍耐的工作,将基督的性情作在我们身上。出于神的工作,乃是那些经过十字架的。―― 倪柝声

         草木禾秸是指着属人的和属肉体的东西,包括那些凡俗的、平常的、容易的,并且是贱价的,也是易毁灭的。草,今天可以使地看为美丽,但明天它在那里呢?人的智慧可能使我们领会一些圣经的道理;天然的口才可能有吸引人的能力;情感可能可以左右我们的生活;感觉好像可以给我们引导,但是引到了甚么呢?神所要的是金银宝石。―― 倪柝声

         在我们的工作里,有太多的成分不是凭着祂的旨意和目的,而是凭着我们自己刻变时翻的感觉,甚至许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好像糠粃和禾秸,被风吹散一样。情绪好的时候,我们可能大发热心,但稍遇逆境,我们就完全缴了械。我们必须知道,有一天火要证明,凭情绪或奋兴的工作,对神来说是没有用的。当神有命令,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我们必须学习照着去作。―― 倪柝声

         在这里,时间是一个因素。在神的光中,有些东西,不需等待火来烧就会自行消灭的。乃是那些能存留下来,经得起神在时间里试验的东西,才有真正的价值。这里有宝石,是在忧愁和患难中形成的。祂使我们『经过火与水』,才把我们带到祂丰富之地。―― 倪柝声

         在神的话语里,金银宝石是指着出乎神的:金是代表荣耀,是从父来的;银是代表救赎,是子的工作;宝石是在地里头经过燃烧而成的化合物,是代表圣灵的工作。有神永远的荣耀,有子的十字架,有圣灵的造就,这一个叫作金银宝石。草木禾秸是指着出乎人自己的:人的荣耀像花草,人的性情像木头,人工作的结果像禾秸。金银宝石都不是长在地面上的东西,这些都得往深处去发掘,才能得着;草木禾秸都长在地上,要得着是容易的。所以,凡从里面深处生出来的,在里面蕴蓄着生出来的,就有神的工作在里面;凡凭着肉体就能作的,那一个是出乎人自己的,就没有价值。―― 倪柝声

 

【林前三1215教会的基础是耶稣基督,无人可以否认。但是上层建筑的好坏则视乎所用的材料:是不是用金、银、宝石等耐久且坚固的材料,抑或只是草木、禾秸等遇火即毁的材料?在一场大火中,为什么有的房屋留下,有的烧毁呢?保罗用这比喻来教导信徒,要他们审察所接受的信息受不受得住考验;一旦教会受到迫害,信仰是否站立得住;在主来的日子,能否受得住那审判。信仰工程用的材料和工作的素质,在那日火般的考验中,能一一看出来。忠心的仆人得赏赐,站立不住的工程被烧毁。但那受不住考验的信徒,经过神的公义的审判之后,象从火场中只身逃出的人,除了自己的生命,一无所有,更不用说奖赏了。他仍然“得救”,因为救恩是凭神的恩典而得,不靠所做的工作。──《启导本圣经注释》

         这段经文论及了照行为和功劳而来的奖赏,其教训和警告的首要对象是福音传道者或是身负特别职分的人,而不是普通信徒。这里把圣徒喻为建筑物,表明他们的功夫是根据如何教导、如何养育圣徒来呈现的(14:12,22:12)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2~15有火发现要试验各人建造的工程是指什么?】

答①在圣经中曾经说到神是烈火,表示神的威严可怕(来十二29,申四24)。圣灵的火,表示使人洁净而得能力(徒二1-4;参十三题)。地狱不灭的火,表示神的审判和刑罚(可九48;太五22;启廿10;参十八题)。但保罗在这里讲到工人建造工程的比喻时说:「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他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林前三13)这里所提的「那日子」当是指再来的日子,「有火发现」,这火非指面前所说地狱的火,也非指天主教所迷信的炼狱,乃是锻炼的火(参帖后一7;启一1415,二18;彼前一7,四1213),因为被火试炼的不是人,乃是人的工程,到那日子,必然要经过这火的试验而显露出来(参罗十四10-12)。

②保罗提到各人建造的工程,将它分为两等,一等是金银宝石,另一等是草木禾秸(林前三12),这两等工程所用的两种不同的材料,可作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

A、有人以为是指收入教会信徒说的,因为9节说,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16节也说,你们是:神的殿。

B、有人以为是指传道人工作的结果而言,即指信徒的生活与行为。

C、有人以为是指传道人所讲的纯正或不纯正的道理,实际上说,这三种见解并不冲突,因为传道人的教训,与信徒的生活行为有很关系,人的行为是信心的结果。

D、有人以为「金银宝石」是指圣殿的工程,金银在古时是广泛用作妆饰殿宇,宝石如花岗石,大理石在建筑上是极有价值的材料,这三样东西,是很适合作为传道人所讲纯正道理的象征。「草、木、禾秸」是指用作一般简陋房屋不恩那个经久耐用的材料,这些材料不适合用于神的殿,所以很适合作为不纯正道理的象征。

③若有人在以基督为立好根基上,用金银宝石建造的工程,必能久存得住,因他为神的工作忠心,要得赏赐,但若有人用草木禾秸来建造他的工程,就要被火焚烧,因为他的行为不结果子,得不到赏赐,不过自己仅仅乎得救,如同人焚烧的火中跑出来一样,只能得自己的性命,不会灭亡而已(林前三1415;参犹23;亚三2;摩四11)。——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三13「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那日子并没说明是甚么日子,但显然是指基督再来之日,审判之日(参帖前五4;来十25)。那日子通常是信徒与主联合,含着快乐的意味的。但是,那日子也是神子民工作受审的日子。这里表达的意念是一种考验,像火一般的考验。画面就像火横扫一座建筑物一般,可燃的就烧尽了,只留下金属和石。工程必然显露,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真相大露”,“无可遁形”。它可能是指工程,但也可以指日子,意思是“那日子在火中出现”(参玛四1),现在式也许强调它的肯定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那日子……表明出来:指基督再临的日子。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415火的试验就决定人能否得“赏赐”(misthos8{\LinkToBook:TopicID=129,Name=2 保羅與亞波羅的真正關係(三59},这里是蒙悦纳的建筑工人所得的工价,参路十九1619;启二十二12)。这里所论的都是得救的人,因为都建基在一个根基上,就是耶稣基督。连那工程被烧掉的,自己却要得救。因此,这里不是失丧与得救者的分别,而是得救者建造的好坏。受亏损是指损失了工价,工人工作粗劣而受罚。把得救当作“从火里经过”(RSV),可能是个格言式的说法,表示人得救,其它甚么也没有了(像火里抽出一根柴,摩四11;亚三2)。那情景就像一个人冲过火焰,逃到安全的地方一样。那火当然是指试验的火,不是洁净的火。——《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三1415一个得救的基督徒,仍过犯罪的生活,他死后会灭亡吗?】

    这是一个被人争辩的问题。

    保罗在这里清楚地指示关于这问题的原则。

      一、得救。

      二、得赏。

    有人在那稣基督唯一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像金银宝石一样,他的工程就存得住,该人不只“得救”,还要“得赏”。

    但有人在这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乃像草木禾秸,于是工程被火焚烧,化为乌有,该人得不到赏赐,自己却要得救。可是保罗加上一句,“虽然得救,却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保罗谈及这些属灵的事,完全用属灵的说法,他在这里所说的是指传道人的传道两等事工呢,还是指基督徒的两种行为呢?抑指传道人所讲的道而言呢?还是指基督徒本身而言呢?(9节、16节)?

    既然说是“建造”,当然是指一种动作的表现。指行为与工作均可。那些“得救”而又有金银宝石式的工作与行为的基督徒及传道人,当然将来要“得赏”。至于得救的信徒与传道人,只有草木禾秸式的行为与工作,他们能“得救”,并不能“得赏”。

    有人解释金银宝石是指圣殿的工程,指专心为神工作的人,那些草木禾秸的工程是指为一般房屋简陋的建筑材料,指为世界而活的人。为神忠心工作者,必得赏赐,为自己劳碌者,只得救而已。

    所以在这里并未提及信徒犯罪的问题,但有人问:如果与信徒无关,何以得救会像从火里经过一样呢?一个传道人或信徒在事奉神的工作上做得不好,失了赏赐便是了,何以与火有关系?显然地,“火”指危险的环境与遭遇。一个基督徒仍然犯罪,他当然要受神的处罚,“火”可能指神的惩罚,但这人既然重生得救,行为不结果子,只失去赏赐,但不会灭亡。

    犹大书23节说:“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枪出来,搭救他们”。指救他们脱离犯罪的生活而言。

    撒迦利亚书三章2节却说:约书亚是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这约书亚是当时的大祭司,不是普通人,乃是从事圣职的人,也有这种危险经验。

    阿摩司书四章ll节则责备以色列人不肯侮改,他们也像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这也是指行为不佳,不能使神满意而言。

    基督徒不只应在消极方面“不去犯罪”,也应在积极方面行事“荣主益人”。“不要利用神的赦免去故意犯罪,如果这样做,他就会遭遇到可怕的审判”。

    至于有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至死仍不肯悔改他的罪,这人是否已经得救,就不必辩论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前三15『亏负』与太十六26『赔上』原文是一个字。―― 牛述光

         本节暗示当耶稣基督再临的那天,有“火”试验信徒的功夫,无价值或错误动机下所作的工程将会被火烧毁,还暗示真正的工程是赏赐的标准(22:12)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6「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

    信徒是神的殿,可见保罗是对整个教会说的,不单是指教师。希腊文中,殿是没有冠词的,但并不表示有几个殿(Godet作“神的一个殿”,他说“哥林多教会并不是普世教会”)。这话只是想强调作为神的殿的本质。希腊文“殿”有两个字,hieron包括圣殿一切范围,naos(这儿所用的),则指建筑物本身,就是圣所,是神所在的地方。这里明明地说神的灵住在哥林多信徒中。“神的灵”并不是常用的字眼,其中强调了圣灵与父的关系,也声明了圣灵的神性。圣灵住在教会中,祂就是神。这句话有时也应用在个别信徒身上,但这里应该是指整个信徒团体,是神的圣所。殿是单数,你们是复数;指的是教会(个人也是神的殿,从六19可见,但不是本段的意思)。——《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就是神的殿。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也像神的圣殿里的光景。外院有许多人宰牛宰羊献祭,真是忙,但至圣所里却很安静。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外面虽然很忙,但是在灵里一点都不被搅动。―― 倪柝声

         使徒乃是受默示以人比作圣殿。神从前如何住在圣殿里,圣灵现今也如何住在人(信徒)里头。圣经在此,乃是叫我们将人与圣殿相比较。这样作,我们就要看见,人的三部分元素,要何等显然表明出来。

   我们知道殿乃是分为三部分的。第一就是外面的外院,为众人所看得见的,也是众人所可进去的,所有外面的礼拜,皆是在此献上给神。再进去,就有圣所。这里惟有祭司可以进来,将血、油、香、饼,奉献给神。他们虽然很近了,但他们还不是最近的,因为尚是在幔子的外面,他们尚不能进入神的面前。神乃是住在至圣所里,援出祂无限的光辉(至圣所里原是黑暗的),没有人能到祂的面前。虽然大祭司曾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然而此举不过表明幔子没有裂开之前,至圣所里总是没有人的。

         人也是神的殿。在人里面也有这三部分。身体好像外院一般,是在外面的,为众人所见的生命。就是在此,人应当遵行神所有的命令。就是在此,神儿子代替人死。再进去,就有人的魂,就是人内里生命,包含有人的感觉、意志、心思等等。这就是一个重生的人的圣所。因为他的情爱、思想、愿望,都在这里,乃是满有亮光、明明白白的,好像祭司来往事奉神一般。再进去,就有幔子后面的至圣所,为人的亮光所照不到,眼目所看不见的地方。「这是至高者的隐密处」,是神的居所,为人所不能到的地方──除非神愿意将幔子裂开。这就是人的灵。人所有的,不只体与魂而已,人也有一个灵。── 倪柝声《属灵人》

         此处视整体教会(“你们”,所有的信徒)为神的殿,是神的居所。六19指出个别信徒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16~17神的殿:保罗在前面把信徒喻为神的田地和房屋,现在又宣布他们是圣灵居住的神的殿。本节中圣殿在希腊语中特指神降临的处所至圣所(25:8)。众所周知,圣殿是临在于全以色列人之上的神居住的象征性处所。可是到了新约时代,圣灵降临、内住在每个信徒里面,因此现在每个信徒的人格都与旧约时代的圣殿相同(6:19)。看摩西的律法就能发现,他们是多么严谨地持守圣殿的圣洁(12:4;19:30;20:3)。圣徒是在人格里怀有神圣灵的人,从这一观点来看,我们就能重新认识到圣徒应活出的是何等的圣洁生活。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7「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

    毁坏一字一再出现,表示那刑罚不是随意施行的,必“与罪行相当”。参与分争,就是毁坏了神圣的社团,招惹神毁坏那罪人。这字眼并不肯定是指甚么,不能硬指杀戮或永远的痛苦。这里只是显明,严重的罪招来严重的刑罚。15节里的劣等工人尚且得救,这里比工作拙劣更大的罪,根本就在救恩之外。圣(hagios)意思是“分别出来给神”。复数就是新约常用的“圣徒”,属神的子民。这话指出教会是属于神的,因此“毁坏”就事态严重了。结束的话这殿就是你们,这你们是强调式的(由于所用的是代名词且放在最后面),叫读信的人想起自己的身分和责任。——《丁道尔圣经注释》

         结党分争能毁坏、污秽神的殿。这种人不是神的忠诚仆人,神要毁灭他。神的殿是圣洁的,神住在其中。分裂教会必招刑罚。──《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18「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

    不可自欺(这动词保罗用了六次,新约别的地方没有用过)。现在命令式表示当时实在有人在自欺,他们应该停止这种态度。明显地,有哥林多人以为依附某一位名师,是智慧之举,但这“智慧”是属世界的,从字眼所暗示,是短暂的。希腊文中,“你们中间”紧接着“在这世界”;两者互相对照。信徒在教会里,也在世界里,但他与两者的关系却大不相同。保罗劝读者要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人若想获得真正的属灵悟性,就必须成为世人眼中的“愚拙”。撇弃了“这世界的智慧”(参二1415),才能得着真智慧。——《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三1820保罗回到前面已提过的人的智能与神的愚拙的题目上,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应该用神的智慧作标准衡量万事。──《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三18~231:19-25节的内容相连接,以悖论的方式对比了世上的智能和神的智能,这段经文规定,敬畏神是智慧的根源 ;否认神的人的智慧是虚妄的、等于自欺。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19「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

    Panourgia,诡计,本来是“机敏”的意思,从而变成“诡谲”;这字有好的一面,但似乎坏的意思占多数。属世智慧用在它本身的范围里,自有它的能量,保罗也并不小觑它。但他直截地否认这种诡计,在神面前有任何价值可言。“诡计可以欺骗人,但无法欺骗神”(Hillyer)。——《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三2122“拿人夸口”就是崇拜领袖。这是教会分裂的起因。保罗、彼得、亚波罗都是神的仆人,他们和万有都是神赐给全教会的(参罗四13;林前六2),不可将他们当作崇拜的对象,落入世人窠臼中。──《启导本圣经注释》

         本文中保罗宣告神对全宇宙的祝福都属于已蒙救赎的教会。特别教导我们:①蒙救赎的教会是万物的中心;②信徒不应依靠人(1:12;4)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23信徒同属一位基督,且与基督联合为一。他们和全宇宙都归属 基督,基督又与神联合为一,归属这位宇宙和人类的创造者。──《启导本圣经注释》

         宣告了人类最终极的根源——神对万物的主权。表明:①信徒的救赎是因着基督的中保成就的;②基督的中保是因着神主权性的旨意而成就。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三章综合】属肉体的哥林多人以为他们『是属保罗的』,『是属亚波罗的』(4);保罗却告诉他们『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全是你们的』(22);不论亚波罗或保罗『无非是执事』,『是与神同工的』,『照主所赐给的』在他们身上作恩典的工作(59)。这里说明:

   一、神的执事,无论他的恩赐多强,功用多大,都是为着教会的,属于教会的,并无任何特别的地位,超越在教会之上。

   二、另一面,教会也须清楚,无论甚么执事,只要真有出于神的一份恩赐,都该普遍接受;但绝不可因着接受他们的供应太多,甚至在灵里觉得,或在行动上显出,归属于某一个执事,而失去了教会在元首基督面前直接的归属――『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23),和独立的主权。

   三、在哥林多的教会,这难处已直接涉及到保罗身上,但看他在这里的剖白,显得他是何等超脱,他的感觉丝毫未被摸着,他也一点没有被卷入这难处的是非之中。他丝毫没有个人利害得失的观感,他只是站在纯属灵的立场上,带领在难处中的弟兄姊妹,从难处出来。哦,这位神的仆人,他的态度何等清白,他的灵何等纯正!这在二千年教会的历史中,也是何等难能!――《读经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