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拾穗

 

【林前十一1本章至十四章,从祭偶像问题转到讨论圣餐和教会的聚会,包括敬拜的秩序(十一216)、圣餐的规则(十一1734)、属灵恩赐的运用等(1214章)。

1节总结了810章的教导:信徒应该效法保罗怎样因着爱心,放弃自己的权利,正如他效法基督的舍己一样。──《启导本圣经注释》

         该效法我:这与10章的内容相连接,保罗教导他们,如同自己效法基督用正确的教训和爱心对待哥林多信徒一样,要求他们也在祭偶像之物或其它问题上,体现出对信心软弱之人有益处的行动,竭尽全力在生活中实践爱心。在此保罗说效法我,其意乃是效法基督的榜样,在生活中实践爱心。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1~34从本章开始保罗说明关于教会礼拜的问题(十一1-14:40),具体叙述了有关礼拜时女人蒙头的问题(十一2-16)和圣餐仪式(十一17-34)。在前面提到的性堕落和献给偶像的祭物问题发生在教会和不信者之间,但本章论及教会内部发生的问题,尤其讲述了礼拜时发生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①保罗并不无视各文化圈所固有的传统或习惯;②所有被造物都能在基督里发现真正的统一性和真正的意义。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我称赞你们,因你们凡事纪念我,又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

    传给你们的(paradoseis)指“传统”,是早期基督徒承袭的口头传授的教训,对早期基督徒是非常重要。这些教训不是保罗自己的,是一直传授到他手上,他又再传授下去的。这字眼特别着重那教训是传递下来的,尤其是福音方面(十五1以下)。并不是从教师丰润的思想创出来的(参TNTC 帖下二15p.138)。——《丁道尔圣经注释》

         自本节至34节,保罗似乎不是答复问题,而是详述哥林多教会来信中的 一句话:“凡事纪念你,又坚守你所传给我们说。”他说,那很好,我称赞你们。保罗凭主给他的权柄曾传给他所建立的教会若干教义和规矩,包括十一23和十五11所开始讲的圣餐和复活。本段讲的蒙头的教训很可能也是他所传。不见其他书信,或者因为是口传(帖后二15)。有的解释说这是当时的风俗,和文化背景 有关;但有些教会到今天仍守此规例。──《启导本圣经注释》

         我称赞你们……凡事:保罗在提出指示和劝勉之前,称赞哥林多教会的信徒纪念自己,并且坚守所领受的教训和教导。本节:①证明保罗书信的默示性和神性权威;②表明了保罗进行责备之前先不忘记称赞他们的细心关怀。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16在这一段圣经里,没有一次题起弟兄或姊妹的问题。你所看见的,乃是男人和女人的问题。因此,这里所题起的,不是基督里地位的问题,乃是神在创造里安排的问题。―― 倪柝声《初信造就》

         按当时的传统习惯,女人参加公众崇拜时须蒙头。在本段保罗有力地强调了这一规矩的必要性及其理由。这个问题若不深究看似简单,但实质上这是关乎基督教女性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初期教会维持秩序的问题。在保罗书信中这个问题总是相互连接、同时出现,在本书14:34,35和提前2:9-15及提前绪论中对此作出综合而详细的说明。只是我们在这里当记住以下事实:这里所说的男女平等问题及男女在秩序上的顺序是基于神的创造原理,是无可非议的真理。但蒙头的习俗本身是对上述真理的象征性标志,是初期教会当时的特殊状况,为了维持秩序而采用的。现代的新教不采用这种习俗,与圣经真理并无冲突。现代新教承认保罗关乎男女观的真理,但对蒙头的习俗,则没有必要按字面意思来履行,认为那是只属于那时代的特殊措施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3「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我们常用头字表示在上有权柄的人(参“国家首长”),可是在古代却未有这个用法(除了七十士译本中有几段)。LSJ指出kephale有用这字指全人、生命、尖端、顶端(如墙或柱),源头等等,但从没有指一班人中的首领。S. Bedale提醒我们,古时的人并未晓得中央神经系统的功能。他们以为思想发自腰部,叫做phrenJTS, N. S. V, 1954, pp.214215)。因此,头并不是控制的因素(如GNB译作“统管”之意思);我们必须从别处找出它的重要性。“头”是“源头”之意(有如河流的“源头”),LSJ引用一段很合适的话,“丢斯(Zeus)是头,丢斯是中间,在丢斯里一切完备”(Ⅱ. d;他们发现arche,“开始”,在某些抄本是kephale的变体字)。似乎这里正合用这“源头”的意思(相同看法的Bedale,巴勒特,布鲁斯等;H. Schlier说:若非kephale,一字有较重人际关系的意味的话,保罗必然也会用arche的,TDNTiii. p.679)。保罗在此是说:女人从男人而产生(创二2122),正如男人从基督而来,而基督又从神而来。不过,我们千万小心不可过分强解,因为这里引用的关系中,没有一个是与其它两者完全相同的。有的译本作“丈夫”(如RSVGNB),不过这里明明是指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不是丈夫与妻子。这里没有提及婚姻。保罗上面用过这字指各人,显然是指人类,不是指丈夫(参八6)。况且,若女人是指“妻子”的话,那么独身的女人又如何?她们是否也要在敬拜中蒙头?所以,保罗必然是指“男人”而非“丈夫”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是基督的头』。注意这里不是说父是子的头,这不是神格中三而一的父神和子神中的问题。这里乃是说到被神差遣来到地上,受神膏油,作神的基督的那一位,神和祂的关系的问题。―― 倪柝声《初信造就》

         『基督是各人的头』。这里也不是指基督和教会的关系,乃是指基督和各人的关系。―― 倪柝声《初信造就》

         今天我们在世界里,是要维持祂的见证。所以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三种不同的元首:神是元首,基督是元首,男人是元首。在神的政治制度里,神设立基督作祂的代表,设立男人作基督的代表。这是神在政治里的定规。―― 倪柝声《初信造就》

         『基督是男人的头』(原文)。头并不含有欺压的意味,乃在照顾、主理。―― 牛述光

         暴露似乎教导过哥林多信徒,女人在聚会中祷告应该蒙上头。这个教训未见遵守;他们好像觉得蒙不蒙头祷告 ,在神眼中无关紧要。保罗从好几方面来讨论此事:1,创造的次序 2,在众人面前的观瞻 3,人本性的指示;4,教会的规矩。

创造的次序是神、基督、男人、女人。前者都为后者的“头”,也就是“来源”或“所出”。据《创世记》所载,夏娃出自亚当,称为女人,因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创二23),所以说“男人是女人的头”。同样,基督是“各人的头”。“人”的原文为(),指男人,可译为“男人的头是基督”。因为人和万物都及祂而造(八6;西一16)。照样,基督也是本于神;祂是子,属于祂的父神(参三23;八6);因此“神是基督的头”。──《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3~10说明了不许男人蒙头、女人必须蒙头的原因。头是象征一个人的权威,当时的人们借着蒙头对上级表示自己为人之下的身份。正如3节的比喻所说神是基督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当然这比喻说明了地位与职份上的次序。事实上基督是所有人的头,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个比喻非常适切。“神是基督的头”这句话,不是说基督在其本质属性上不如神,而是指他所担负之职分顺序上的次序。还有男人是女人的头,不是说就其本质上男人比女人在优越,而是说职分上的顺序在女人前面。就此说来,为了表示男人在基督之下,他们也当蒙头。但如7节所说:男人同时也是神的 “形象和荣耀”,因此为了表明神不属于任何人,男人不用在头上蒙任何东西。相反为了表明自己属于男人的标志,女人应该蒙头。或许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会说“女人也是人,难道就不是神的形象吗?”。但是只要我们记住这里所论的毕竟是其秩序上的顺次,而不是本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4「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注:“讲道”或作“说预言”。下同),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

    保罗是指男人头上的遮盖。下面说男人是“神的形像和荣耀”(7节),若男人讲道或祷告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他既是神的形像和荣耀,就不该在敬拜时蒙住那荣耀。这里所说蒙羞辱的头,很可能指男人身体上的头,同时也指基督而言,“基督是各人的头”(3节)。讲道(“说预言”)见十二10。——《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4~5蒙头的意义是说,我服在神的政治底下,我接受那一个地位。我绝不敢说,我蒙了恩典,我可以取消神的政治。我连想也不敢想,我反而接受这一个。基督如何接受神作头,各人也如何接受基督作头。照样,在代表上,女人也如何接受男人作头。蒙头的意思就是说,好像我没有头一样,我把头遮了,好像没有头。请记得,在实行上,女人蒙了头。但在实际上,基督在神面前是蒙头的,各人在基督面前是蒙头的。―― 倪柝声《初信造就》

         在这里,我要对作基督徒的女人说,神定规男人是女人的头。今天在不认识神权柄的日子当中,只有在教会里,主要求这样的事。所以,这变作是作不作基督徒的问题。神在教会里,要求基督徒接受神在政治上所定规的制度。神叫女人蒙头,乃是要把神的政治在地上彰显出来。女人的蒙头,不只为着自己,也是为着代表。为着自己,是因为我是女人。为着代表,是因为代表各人,也代表基督。神特别要求这一件事,就是在女人祷告和讲道的时候,要她们蒙头。她们为着神到人面前去讲道,为着人到神面前去祷告,凡与神有关系的,都得蒙头。男人不许蒙头,因男人是代表基督。男人蒙头反而是承认说,各人不该在基督面前蒙头,基督反而该在各人面前蒙头,这是羞辱了自己的头。―― 倪柝声《初信造就》

         蒙着头:当时犹太人不论男女在圣殿或会堂礼拜时,头上蒙着头巾,希腊人在公众崇拜时只让仆人蒙头,自由人则除外。保罗在这里采用的不是犹太人的风俗,而是希腊人的风俗。只看这些,我们也可以知道蒙头的问题本身不是关乎真理,即善、恶之间的问题,而是象征性的风俗问题。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46 “头”在这里开始指人身体上的头。男人祷告或讲道若是蒙头,有同放弃神造他时给他的权柄和尊严,是羞辱自己的头。女人祷告或讲道若不蒙头,等于否认神造人的那种先后关系,就象剃光了头发一样羞辱自己。从5节看,似乎妇女只须在祷告和讲道时蒙头,聚会时可以不必。──《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56妇女蒙头有何意义?今日教会要实行么?】

答①在保罗的时代,妇女蒙头原是当时希腊人的一种风俗习惯,凡是妇女外出行路时,或在公共场所,都要用一种薄纱头巾蒙着头,以表示顺服谦卑,惟独那娼妓不贞洁的女子,如在哥林多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公共场所是不蒙头的。此外剃发又是淫妇所受的刑罚,在犹太人中间,蓬头散发的妇人,是被丈夫疑为行淫的妻子(民五18),剪去头发是哀悼的妇女(申廿一1213),保罗曾对哥林多的信徒说:「凡妇女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iu如同剪了头发一样。」(林前十一5),这里所说不蒙着头的,是指女人身上的头;羞辱自己的头,乃指她丈夫的头,意即因丈夫是妻子的头,有管辖妻子之权(林前十一3;参创三16)。此节按保罗的意思,妇人若不用帕子蒙头,就等于剃了头发的妇女一样,不但是表明妇人离开其丈夫而独立,不肯谦卑顺从,也是仿佛不贞洁的女子,这样就是羞辱他的丈夫了。

②当时的哥林多教会是极为混乱,纷争结党,常有各种罪恶淫乱的事发生(林前一1011,五1),所以保罗才对他们的妇女由此特别的吩咐,劝勉妇女们在聚会中乃要蒙头,以表示谦卑顺服的态度。但他只对此处教会说作这样的吩咐,至于其他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歌罗西,帖撒罗尼迦等教会,因无此种问题的发生,他就未再提及此事来作同样的要求,所以我们今日大多数教会,是没有实行妇女蒙头的事。

③现今与些少数称为地方教会的监督和长老们,他们特别强调妇女蒙头是服权柄的记号(林前十一10;参二一九题),就权柄和地位而论(林前十一2-16),妇女应该完全顺服下来,且不许妇女在会中祷告或发言,他们为了表明蒙头的重要,所以要求在聚会时,有的教会妇女是在头上带了一块白沙网帽子,以示顺服的记号,同时他们根据16节的话,认为这是地上众教会所当行的,不容许有的人辩驳。

我们从上面所说的情形看来,就现今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以及时代潮流而论,与保罗的时候,迥然不同,相去千里,变化多端,姑且不辩论别的,就现今教会内外男女发式而言,有留长发披肩者,有修剪短发的,千奇百怪,按说这已不合保罗时代的教训了,试问我们如何能以教会要求信徒,立下一个外面遵守的事为标准呢!明乎此,笔者认为今日教会妇女蒙头与不蒙头,都无关紧要,要紧的乃是要领受这蒙头所表示内在顺服谦卑敬虔的实意,那就无可辩论是非了(参西三18;多二45;撒上十六7;提后三5)。——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一5~15主张蒙头者认为长头发和剪了头发,只不过是保罗用来作比喻而已。因为当时的社会,除了妓女以外,一般女人都是留着长头发的,教会里面更是如此。如果说长头发就是蒙头的话,哥林多教会里的妇女已经蒙头了,既然是已经蒙头,保罗何必对她们说要蒙头呢?

   而且女人在祷告和讲道时才蒙头,平时并不蒙头。她们在祷告或讲道时蒙头,乃是对神、对人表示她们不出头的意思。圣经上所说的都是真理,没有甚么风俗上的限制。若受风俗的限制,很多地方我们大可不必去读了。

   第十节『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在保罗的书信上,常常提到『天使』这两个字。我们今天很少注意到天使,天使乃是服役的灵,一直在边,我们看不见。在聚会的时候,也有天使在中间,我们所作的他们都看见(林前四9)。至于给天使看见有甚么重要?圣经上却没有说明。我们只能在彼前一12上说『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知道一点点。──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林前十一6保罗的意思是说,没有一个女人可以不蒙头,而把头发留在那里。女人如果不蒙头,就得把发剪掉、剃掉。如果你觉得剪发、剃发是羞愧的,你就要蒙头。要彻底,不要只作一半。―― 倪柝声《初信造就》

         剪发、剃发:保罗当时,在犹太或罗马社会中,女人剃头是在如下情况下:①战争俘掳(21:10-14);②犯奸淫的女人(5:18;7:20);③女奴。在当时社会中,剃头等于失去作为女人的所有美德,是最大的羞耻。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615我们把这两节合起来读就相当清楚了。神把女人的头用头发蒙了,所以接受神权柄的人,就应当再用东西把头发蒙了。如果你不蒙,倒不如把神所给你的都剪了。换一句话说,你如果接受神的,你就要加上你的。你如果不接受神的,你就要把神所给你的取消。六节是说不蒙头就得剃头;不要剃,就得蒙。十五节是说,神既然给我蒙了,所以我自己也要蒙。―― 倪柝声《初信造就》

 

【林前十一7「男人本不该蒙着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

    男人不蒙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创世时,神按自己的形像造人(创一2627)。创世记中并没有申明性别,但保罗却特别指明是男人。创世记中并没有提及荣耀(只是诗八5,及其它经文把希伯来文的“荣耀”译作“心”或“灵魂”,参诗十六9,五十七8)。人比其它万物更表彰神的荣耀;这一句特别要指出人堕落前的光景。人敬拜的时候,这至高的尊贵身分必须表明出来。神的荣耀在神的面前,必不能被蒙蔽(把带着神荣耀的头蒙盖了)。女人不是按男人的形像造的(按亚当形像造的是塞特,不是夏娃,创五3)。她与男人的关系,有异于男人与神的关系。她有自己特有的位置,不同于男人的位置;她与男人的关系,是完全与别的不同的,因此她称为男人的荣耀。正因她是男人的荣耀,在神的面前就必须蒙头。在敬拜中,只有神该得荣耀。——《丁道尔圣经注释》

         『女人是男人的荣耀』,说出教会也是基督的荣耀。教会不但是基督的丰满(弗一23),教会也是基督的荣耀;因为丰满就是荣耀的内容,荣耀就丰满的彰显。教会的内容就是基督的丰满,教会的见证就是基督的荣耀。――《读经指引》

         男人不该蒙头的理由,因男人是代表神的形像和荣耀。女人若不蒙着头,就不能显出男人是头。―― 倪柝声《初信造就》

 

【林前十一79保罗说,神先造男人,有祂的形像,享有神的荣耀。女人最早是由男人而出,享有男人的荣耀。创造的旧有次序虽在基督里已为新的创造次序所超越,但旧的次序一天存在,在基督里的众人必须在举止上尊重它。因此男人不可以在神的面前蒙头,遮去神的荣耀;同样,女人所得到的男人的荣耀,因为是人的,不可显在神面前,因此须蒙头。──《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7~10本段陈述男女间的权威顺序基于神的创造原理,并且以企图违背这一原理的骄傲天使之例,说明还是坚持蒙头习俗为好。本段内容是补充说明,支持前面的内容。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89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ek表示源头);他乃是神直接创造的。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指夏娃从亚当的肋骨而造的(创二21以下)。同一经文也解释了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二18;柯德纳(D. Kidner)说明:“两性是互相补足的:这里用的字眼表明了真正的配搭”,TOTC,创世记,p.65)。女人不论在起源,或被造的目的,都不能自称有优先的位置。——《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里清楚的讲到政治的问题。创造的时候,次序不同:女人是由男人而出,并且是为男人造的。所以为着创造的缘故,女人也要服,也要蒙头。―― 倪柝声《初信造就》

 

【林前十一10「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

    她们需要权柄;她们蒙头,正是权柄的记号。正如M. D. Hooker说:“女人蒙头,绝不是顺服男人的记号,而是保罗所说,权柄的记号:女人祷告及讲道时,就如男人一样,正在神的权柄之下”(NTS, 10, 196364, p.416)。

  犹太教中,女人的地位低微;在会堂中甚至不计数在必须的人数之内(必须有十位男性才可)。基督教给她们新的地位,她们蒙头,正是这新权柄的表记。创造中的分别仍然存在;保罗并不是抹煞这个,但他很清楚相信,基督徒妇女有权柄。此外,若女人蒙头是表示对她的丈夫的顺服,还有一个难题:她祷告讲道(“讲道”或作“说预言”,下同)是顺服神而做的,何以要在做这些事之时表示对男人的顺服呢?她蒙头,是她在祷告讲道时的权柄,是要把“人的荣耀”遮盖(7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撒但原为天使长,因要高抬自己与神同等而背叛神(赛十四13~14)。撒但堕落的时候,拖了三分之一的天使,一同堕落(启十二4)。换一句话说,在神面前没有服在元首的权柄之下而想出头,这是天使的堕落!今天女人蒙头,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就是要作给天使看。它对堕落的天使,乃是一个最好的见证;对于没有堕落的天使,也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见证说,神在教会里得着了祂所要得着的。―― 倪柝声《初信造就》

         『应当在头上有权柄』(原文)―― 牛述光

         蒙头是一种表记,原文exousia 有权柄的意思。一般有两种解释:1,“权柄”用作主动词,蒙头不是代表女人服在男人的权柄下,乃是她权柄的记号。女人在犹太人的会堂里,无何重要地位;但在基督里,女人与男人有同等的地位,可以祷告、讲道,蒙头就是这种新得到的权柄的记号。在聚会中,男人不蒙头既是他权柄的表示,女人蒙头也是她的权柄的表示。2,“权柄”指的是男人的权柄,女人应在头上有服男人权柄的记号。

“因着天使的缘故” ,因为天使是神造万物秩序的守护者,信徒聚会敬拜天父时,天使也在场,他们关心神计划的完成,特别留意信徒在教会中聚会,举止是否合宜(参彼前一12;提前五21;弗三10)。──《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10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有服权柄的记号何意?】

答:保罗说:「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这里的「因此」意即指因二节的「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和「女人乃是为男人而造的」(林前十一89),所以女人尤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意即应当蒙头(头巾或帕子)。至于何以要为「天使的缘故」而蒙头,这是令人费解而难明的一句话,有人认为这天使,乃指当时的教会教牧者领袖而言,妇女必须蒙头,表示自己是已婚的妇女,对丈夫贞洁,对教牧者的顺从(参启二1)。有人以为是指异邦政府所派窥探教会信徒言行之差役,并且以为天命常赴信徒之聚会,因而妇女要蒙头,表示自己对其恭敬之意(参提前五21;王下六15-17)。但最合本节要旨的解释,天使是指天上的使者而言(参十六题),它在神面前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是以表示尊敬,谦卑顺服,为女人的榜样(参赛六2),所以妇女为了效法这种样式而蒙头。——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一10女人要为天使的缘故、在头上应有服权柄的记号是何意?】

    这是许多人感觉困惑的一节圣经,因为很难明白哥林多教会的妇女蒙头与天使有何关系。下面是三个解释;

    一、天使原文与使者同。“使者”一词,指当时的教会领袖而言,启示录二至三章提及神吩咐约翰写信给七教会的使者,便是指着七教会的领袖而言。保罗认为哥林多教会的妇女应凡事“合乎女圣徒的体统”,在领袖面前表现自己是正经妇女,必须蒙头,表示自己是已婚的妇女,对丈夫贞洁,对领袖顺服。

    二、天使既然指使者而言,则保罗心目中的“使者”,可能指当时罗马政府派来的密探,他们时常被派到教会中侦察基督徒的行动,如发现有什么不轨,即报告政府加以干涉。因此保罗认为妇女应在头上有顺服的妇女记号,即蒙头。

    三、天使是指天上的使者而言,天上的特殊使者有六个翅膀,其中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表示在神面前顺服、谦卑(赛六章2节)。所以,基督徒妇女必须和天使一样,对丈夫表示谦卑、顺服而蒙头。

    可是“服权柄”三字,原文在此只有一个字,即“权柄”EXOU-SIA(矢oua ta)而已,“服”字是译经者加上去以作解释。所谓“权柄”乃是当时妇女“头巾”的专称,“头上应有权柄”,意即女人头上应有这种称为“权柄的头巾”,等于日本已婚妇女背后都背着一个贞洁记号的“包袱”,又等于印度人头上均有“缠头布”(TURBAN)或中国北方人的“帮腿带”,只要一说出来,大家都明白,妇人头上应有“权柄”,即该种头巾的名字,哥林多妇女一听便明白,我们却要费脑筋去解释。

    所以为着天使(或使者)的缘故,女人头上应有“权柄”一语,上述三个说法,都可采用,但真正的解释,则要问保罗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前十一1015女人长发,乃是神的主宰;女人蒙头,乃是人的阿们。所以女人若不蒙头,就是不阿们神的主宰,也就顶撞了神的主权。神安排基督降世为人,基督就紧紧以『人子』自居;这就是基督在神面前蒙头的实际。我们也该在凡事上服于主的安排之下,才算尊重基督的主权。荣耀基路伯从天使长堕落为撒但,就是因为不服神主宰的安排(参赛十四12~15;结廿八16~17);『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10),作相反的见证,来定罪牠,羞辱牠。――《读经指引》

 

【林前十一11『虽然』不是然而,『无』是轻视的意思。『因为』当译为『正如』。―― 牛述光

 

【林前十一11~12『然而』说出蒙头不过是外面的见证,至于里面的事实,并不是这样呆板。实际上,『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女人也不能说她有特别,男人也不能说他有特别。因为,在伊甸园里的时候,女人是从男人而出;但今天,男人需要从女人而出。没有一个男人不是女人生的。所以,没有一个男人可以骄傲,也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自暴自弃,在凡事上都站在盲目顺服的地位上。说来说去,万有都是出乎神的。―― 倪柝声《初信造就》

         保罗借着明确说明男女根源性的平等,解除人们关于男女权威之论证所产生的误解的。告诉我们男女之间尽管存在神所赐权柄上的秩序,但这并非根本性的能力或人当享有的基本权益的差异。在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①男女在主里本质上是平等的;②为了活出和谐的生活,相互间应分担权威的秩序和技能,相互依存、协助;③男女结合的最终目的在于归荣耀于神。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1113夏娃虽由男人而出,但此后男人都是由女人而生,男女相辅相依乃当然之理,在神面前地位一样,都在基督里成为一(加三 28)。不过社会的习俗和观瞻因时因地而有不同。在保罗那个时代,女人在公开场合出现若不蒙头于俗不合,更不用说在聚会中祷告了。如果风俗与文化背景如此要求,信徒没有违背以示独特的必要,免得叫别人跌倒(参十32)。──《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12「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

    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8节),在此加上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依字面说得更明白,就是“男人是透过(dia)女人而来”。这话不再是引创世记了,而是指一般生产的过程(NIV同)。这样说来,每个男人都是“透过”女人而来的。万有都是出乎神,是保罗典型的提醒,提醒人把神放在大前提。出乎(From)是ek,指来源;万物与人都来自神。男人女人都不是独立的;这样,应用在行为上就更明显易见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13「你们自己审察,女人祷告神,不蒙着头是合宜的吗?」

    你们自己在位置是强调式,同时在hymin加上autois就更加强了。他们必然能够分辨甚么是正当的,不用保罗来指导。——《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13~15尽管无人告诉,通常人们都觉得女人的长发和男人的短发是自然而正常的,保罗说这是因为神给女人长发作盖头。本节补充说明,既然女人作为天然的本性留长发盖住头,依人看来是善的,那么为了在礼拜时更突出这一点女人不当蒙头吗?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14『你们的本性』是指教会的感觉。保罗在这里用教会的感觉,来断定蒙头这一件事。―― 倪柝声《初信造就》

 

【林前十一1415保罗接着用本性来印证,女人天然是比男人长发的,发型上普遍上可看出来。虽然不是普世如此。古代有些希腊人蓄长头发,就如斯巴达人和哲学家。但一般而言,男人本性上蓄短发,来与女人分别出来。第一世纪哥林多人及相识的地域,也必然习惯如此,否则保罗就不会拿这些话来支持他的教训了。反之,长发是女人的荣耀,到底有多长则不相干,保罗只是说比男人的长便是,这被公认是她的荣耀。本性也提醒女人在某些场合,应当蒙上头,她的头发本来就是给她作盖头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人的本性也可看出,男人的头发便比女人短。大自然给了女人充分的盖头的头发,是她可以傲人的地方,这岂不也说明女人蒙头是顺乎自然的吗?──《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15整个世界的女人,都宝贝自己的头发,都看自己的头发是可贵的。头发是女人的荣耀。换一句话说,神就是将长头发给女人作盖头的。―― 倪柝声《初信造就》

         『盖头』原义是周围绕着头的。―― 谢模善

 

【林前十一16『若有人想要辩驳』,并不是指人一般性的好辩,而是指人想要辩驳一至十五节蒙头的问题。『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我们』是指保罗和使徒们,在使徒们中间,没有姊妹不蒙头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按着当日的风俗,犹太人进入会堂,男人和女人都要蒙头;希腊人进入他们的庙宇,男人和女人都不蒙着头都露头的。惟独男人不蒙头,女人要蒙头,乃是神的众教会所独有的规矩。这里保罗不讲道理了,保罗的意思是说,若有人想要辩驳没,有一个使徒赞成你的意见,也没有一个教会赞成你的意见。所有的使徒,所有的教会,都是这样相信,你不能辩驳。―― 倪柝声《初信造就》

         保罗最后指出教会的规矩是如此要求。神的众教会可能包括耶路撒冷和其他地方由他或其他使徒建立的教会。若有人想自立规矩,说女人可以不蒙头讲道或祷告,这在旁的教会中是没有的。保罗和他的同工也不会承认这另立的新规矩。──《启导本圣经注释》

         若有人想要辩驳:直接指反对保罗关于蒙头规矩的人。另一方面,不只是初期教会连现代教会中也有专干辩论之事的人,我们要特别警戒他们。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17「我现今吩咐你们的话,不是称赞你们,因为你们聚会不是受益,乃是招损。」

    希腊文中没有 followingNIVRSVGNB等译本);保罗说,“现今吩咐你们的话”,“话”自然是指前面所说的(参NEB,In giving you these injunctions”)。然后,他接着说下去。动词吩咐(parangello)是权威性的;他并没有提供一番学术性的意见,而是强硬的指示。下面一句是对任何敬拜聚会最严厉的指控:你们聚会不是受益,乃是招损。他们的主餐不但得不到最高的造就,反而是破坏招损。——《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17~34对哥林多教会里面所发生圣餐仪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训。在初期教会当时,圣餐作为礼拜仪式的部分,在他们的信仰生活中占很大的比重。可惜主的圣餐因着哥林多信徒不合乎信仰的行为,成了纷争和分党派的有害要素。对此保罗指出他们对圣餐的错谬认识,教导他们圣餐所蕴涵的真精神,并警告圣餐中犯这错误的人<22:19,圣餐和圣餐仪式>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18「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我也稍微地信这话。」

    分门别类(schismata)。这字在一10也有用过,不过分门别类的含义可能不一样。前面是指对教师的效忠,这里是指财富上的(有的人有食物,有的人没有)。我也稍微的信这话,表示保罗不大相信这事,他认为所传闻的可能有夸大渲染,但也可能确有这样不幸的事实。——《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对关乎哥林多教会的传闻,虽然无法否认,却只『稍微』相信,只信『一部分』(另译)。是的,我们对是非的传闻,不可完全忽略,但也不可完全相信。凡对传闻的话,取谨慎而超越态度的,才能避免也卷入传闻的漩涡中,也才能居在一个超然的地位,来解决传闻中所有的难处。――《读经指引》

         『第一,我听说你们聚会的时候,彼此分门别类。』人只能在教会里犯分门别类的罪,不能在教会之外的地方犯分门别类的罪。所以分门别类,是教会里的事,不是在宗派里的事。―― 倪柝声《初信造就》

 

【林前十一19「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

    他承认有差异(differences,haireseis中文作分门结党),是难免的。这字有选择的意思,代表一班选择相同的人,例如撒都该人(徒五17)、法利赛人(徒十五5)、基督徒(徒二十四514)。但这选择可以带来破坏作用;“属肉体的作为”(加五20)。这里正是这意思。这字与18节的“分门别类”division18节)没有多大分别。不过,那些凭己意选择某一党派的人,用心要使别人看出他们是神特别赏识的(hoi dokimoi,“经过考验的人”),要使自己崭露出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许可教会中有难处发生,乃为将『那些被称许的人,显明出来』(另译)。哦,两千年来,教会中所有的难处,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来的,都是厉害的『显明』。谁是真蒙主称许的,平安时看不出来;难处到了,混乱产生了,得胜者见证的光辉,就越发照耀﹗――《读经指引》

         『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在雅一1~12;罗十六10译『被试验』,意思是教会一分门结党,许多人就要受试验。―― 牛述光

         “有经验的人”就是蒙神悦纳的人。这里是指那些一心向主,不搞小圈子的真信徒。──《启导本圣经注释》

         分门结党:含有“异端”或“分派”之意,但在这里指因着爱餐,在哥林多教会人为造成的纷争。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采用讽刺的手法指出教会内肯定会有某些程度的纷争,但通过这些纷争也会把真假显明出来(2:19)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0「你们聚会的时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

    kyriakon这形容词(新约只有这处与启一10出现),强调与主的关系。哥林多的混乱情况非常严重,以致根本不是主的晚餐;他们吃的餐已变了质(参十21)。——《丁道尔圣经注释》

         『主的晚餐』。晚餐乃是工作都完了,要休息了,没有事情了,全家的人安安逸逸地在那里吃,是这一种的味道。主在这里设立祂自己的晚餐,就也是这样,祂是要叫祂的子民在全地上,看见说,这乃是在神家庭里的一餐。没有工作的思想在里面。不是要你去作事,乃是把安息摆在你面前。―― 倪柝声

         你们聚会……不得吃:指出由于哥林多信徒以利己主义的动机和错误的方法举行圣餐,使圣餐仪式丧失其属灵意义,因此他们举行的圣餐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没有必要举行。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0~21今日的圣餐,每人只喝一点点酒或葡萄汁,何以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会喝醉?】

    这是腐败的哥林多教会罪行之一。

    根据传统,初期教会的信徒,先举行“爱席”,然后举行“圣餐”,正如主那稣先吃逾越节的筵席,然后设立圣餐的情形一样。

    在哥林多,正如在别的外邦教会一样,在举行圣餐前先举行爱席,各人携带食物到聚会的地方一同分享。富者多带及带来美味可口的食物,贫者少带或不带,即使带来也是粗糙的简单食品。大家放在一起为一家人。可是哥林多人有些自私份子,带来美酒佳肴,只顾自己享受,甚至喝得酩酊大醉,那些穷人则捱饥抵饿,羞愧无地。所以保罗责备他们“藐视神的教会”。

    “爱席”记于犹大书12节,该节也是责备有些人在爱席中有错误的表现。在彼得后书二章13节所说的“同坐席”,也是指此爱席而言,原文该字》aoApe(。,…),与“理智的爱”同一字。教会初期每在主日均举行此种爱席。使徒行传二章46所说的“擘饼”,实为此种爱席的开端,该种“擘饼”并非今日的“圣餐”。

    纪元后200300年间,这种爱席举行渐少,只在每年特别“的节日如复活节或纪念众使徒的生日等节期中举行。有些教会则在主日早晨举行圣餐,晚间举行爱席。纪元后363年在老底嘉大公会议中,主张禁止举行此种引起混乱的爱席。纪元后418年在迦太基会议中,天主教完全禁止举行爱席。在迦太基大公会议中有人主张举行圣餐时应该禁食,所以不应再举行爱席。

    英国的韦斯利约翰一度再提倡此种爱席,现今也有不少教会一年一度在降生节或复活节举行。――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前十一2022“吃主的晚餐”指领受圣餐(擘饼和饮杯);教会有两个圣礼:一是洗礼,一是圣餐。

初期教会有举行爱筵的习惯,信徒带了食物来一起享用(比较彼后二13;犹12节);餐后擘饼、饮杯 纪念主,就是圣餐。但是这种聚会方式出了毛病 ,富有的信徒暴饮暴食,而贫穷的信徒则吃不饱(21节)。不但如此,在领受纪念主的饼和杯时,信徒分成小 圈子,形成分裂,一点敬虔的气氛也没有。──《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20~22哥林多教会信徒聚会时何以会有醉酒的事?】

答:哥林多的教会十分混乱败坏,分门别类,信徒在举行圣餐的时候,个人先带自己的食物,到聚会的地方彼此分享,但那些富足的,存心自私自利,不肯与贫穷的人分享他们所带来的佳肴美酒,甚至穷者忍饥挨饿,富者酩酊大醉,所以受到保罗的责备,认为他们这样虽然是吃擘开的饼,喝葡萄酒,却算不得是吃主的晚餐,因这是不合乎圣经的精意(林前十一2329),他们是藐视神的教会了,是以他们个人是先吃自己的食物,非指圣餐,乃指以后所谓的爱筵(参徒二46;犹12;彼后二13)。这种爱筵聚会,至今仍有教会时常举行的,以示信徒在主内团契交通,彼此相爱如一家之意。——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一21~22具体论及了哥林多信徒对主的圣餐所采取的错误态度,换言之在哥林多信徒中有地位、财富、权力的人形成他们自己的一个圈子,在教会中忽略贫穷人,陷在自我满足和安逸中。在这里我们认识到:①纷争的根本动机是隐藏在人心里的私心;②即使挂着再好的名目,凡动机不纯的教会一切活动,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③没有实践与人分享爱心的教会,不是真正的教会。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3「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

    领受和传两动词(paralambanoparadidomi),是承袭传统,传递传统的技术性字眼(参2节)。这句话依一般理解来看,保罗的意思是“我接受的传统直追源于主自己”,多半解经家都取这观点。可是,与这说法相违的,是那强调式的我(ego);保罗何以要说“我从主领受”,而事实上是“我从其它人领受了这传统,追源至终是从主而来的”?保罗也曾直接得启示(徒十八9以下,二十二18,二十三11,二十七2325;林后十二7;加一12,二2)。从字用apo而不用para,并不一定表示间接传述(虽然是吻合的),因为有时这字也用在直接传达上(西一7,三24;约壹一5)。保罗似乎指直接的启示(参Craig,“保罗可能仍在坚持,他对主餐的诠释,是直接从复活的主而来的”)。主餐的始源,是在主被卖的那一夜on the night he was betrayed(“he was being betrayed”较好)。保罗指出一个悲痛的事实,这爱筵的设立,带给信徒何等的能力与安慰,竟然是人性丑恶的罪,把救主卖给仇敌的时刻。——《丁道尔圣经注释》

         『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应该翻作『主耶稣被卖的同一夜』。英文是说That same night,希腊文里有一个『同』字,是『那同一夜』。―― 倪柝声

 

【林前十一23~26很希奇,圣经总是题饼和杯。饼和葡萄汁,或盘和杯同题才对称,但圣经的称呼有顶深的意义。圣经每逢题到饼,总是和生命发生关系(约六3335原文)。饼说出主已将生命分给我们了,我们不只与主是一体的,并且我们大家也是一体的我。们在这里不只与基督有交通,也与所有属基督的人有交通。照圣经看,杯就是分。我们在神面前所该得的分,原是神忿怒的杯(启十四),主在十字架上替我们喝了那一个杯(约十九28;诗廿二)。如今祂用祂的宝血给我们买了福分,就是神是我们杯中的分(诗十六5)。所以杯是我们的福分,是我们的享受。我们有生命的饼,也有福分的杯。―― 倪柝声

         在本文保罗具体叙述了有关圣餐的问题,圣餐是①纪念借着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事件而完成的救赎之工,经历神的大爱(26:26-28);②再一次提醒耶稣基督的至上命令传道的使命(28:19,20;1:8)。而且通过主的圣餐,圣徒们可以:①认识到基督代赎性的大爱;②进入与基督活泼的亲密相交之中;③决志跟随主耶稣的苦难之路;④具体见证主的受死和复活;⑤存有再复活的盼望<22:19,圣餐和圣餐仪式>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4~25『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主要我们记念祂,不止因为我们会忘记,并且主自己觉得说,,祂需要我们记念祂。换一句话说,主不愿意我们忘掉祂。主是大到一个地步,祂可以让我们忘掉祂;祂超越过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倍,祂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位主,按规矩祂可以不在乎。但是主是降卑祂自己,欢喜来得着我们的记念。这是祂爱的要求,不是祂大的要求。―― 倪柝声

         你绝不能记念你所不认识的人,你也绝不能记念你所没有经过的事。主要我们记念祂,乃是说,我们遇见过祂,我们在各各他遇见过祂。我们是蒙祂的恩典,所以我们今天是在这里记念祂所成功的事。我们今天是回头来记念,像犹太人记念逾越节一样。―― 倪柝声

         擘饼聚会的意义乃是记念主。这记念与一般世人记念古人完全不同;世人记念古人,不过追思他已往的丰功伟绩;我们记念主,乃是重在用我们的心灵来『吃』主的身体、『喝』主的宝血,享受祂的丰满,吸取祂的肥甘,使祂的一切,成为我们属灵的供应,这才是有价值的。――《读经指引》

         这里记载主耶稣被卖当晚所设立的主餐(看太二十六2629;路二十二1720)。主餐是在主与门徒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设立的,所以很多地方和逾越节筵席相似,擘饼和饮杯便是其一。“祝谢”就是为食物而感谢,是犹太人进餐前的习惯。一般犹太人的饭前祝祷词是这样的:“感谢上主我们的神,宇宙君王,因为你在大地上赐给我们食物。”“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一语,是依照《出埃及记》二十四8。摩西用牛的血洒在百姓身上,与他们立约。耶稣基督所立的是“新约”(来八8;九18),与西奈山下所立的旧约恰成对比。

   “纪念我”一词不但是头脑上的想念,也是对所思念的事所作的实际的体验。以色列人守逾越节,是体验神对出埃及的祖先的大爱;基督徒领受圣餐,也是体验主的 受死和祂的大爱。整个说来,圣餐有三重意义:1,一同纪念主,增进信徒团契(23节);2,一道感谢主,共享主的慈爱(2425节);3,一起重申忠于主,灵性得以增进(2631节)。这三事将信徒紧密结合在一起。──《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25「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

    希腊文中没有拿起(参RSV);这里的语气精简生动。我们所得的印象,是在饭餐的中途,就擘饼而吃,杯则留在最后。立约(diatheke)引起很复杂的疑难。简单来说,一般希腊文是“最后遗言和见证”,但旧约的希腊文本中,则经常用来翻译希伯来文的“约”(277次)。如今问题是,在新约里,diatheke究竟是作一般希腊文的字义解呢,还是依旧约希腊文?也许有时这个解法,有时另一个解法。这里是解作约,特别指“新约”(耶三十一31以下)。约在旧约占很吃重的位置,人与神立约(出二十四);他们是神的子民。可是,他们不断毁约,耶利米便寻求一个新约,以赦罪为根基,把神的律例写在人的心里。耶稣说祂流的血,正是为立这新约。祂的血叫罪得赦,开路给圣灵进入信徒的心。整个犹太系统被基督取代了,一切集中在主的死;因祂的死设立了新约。——《丁道尔圣经注释》

         实在在擘饼的时候,用酒是对的,用葡萄汁是错的,绝没有人守逾越节是用葡萄汁的。这是因为外国人禁酒,禁到主的桌子面前来,所以葡萄酒变成了葡萄汁。我们是中国人,没有外国人的风气。在犹太地,都是用葡萄酒。所以,擘饼时该用葡萄酒,不该用葡萄汁。―― 倪柝声

 

【林前十一26「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直等祂来,展望主的再来。圣餐带有未来的展望,将来新天新地就不用再这样行了。在等待的期间,这就作为我们的提醒,不单记得主第一次来为我们受苦,也记得祂将第二次来,领我们归祂自己。A. C. Thiselton认为那放纵的哥林多人没有领悟这一点,他们必然以为圣餐是“弥赛亚的末世大宴”;其实,主的晚餐“有一个很明显的过渡性质”(NTS, 24, 197778, pp.521以下)。其中有一分“尚未”,也有一分“如今”的意味。——《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逢』有『常』的意思。主设立晚餐的缘故,就是要他所救赎的人常在他的死里记念祂。祂豫先看见,许多人要以祂的十字架为陈旧,所以祂就命令祂的门徒时常在晚餐里记念祂的死。主就是要叫祂的十字架常新在我们的心灵和思念中。如果十字架在我们的心目中不是陈旧的,我们对于我们的主,就必定有更亲密的交通。―― 倪柝声

         『表明主的死』,『表明』可以翻作『陈设』或『陈列』,意思就是把它陈明、陈列出来。就是把主的死摆出来给人看。―― 倪柝声

         为甚么饼和杯是表明主的死呢?因为血是在肉里面,当一个人身上所有的血和肉分开的时候,你只有一句话说,这一个人死了。今天血和肉分开了,血在杯子里,肉在饼里。―― 倪柝声

         饼是谷作的,英文是Corn。当你看见一个饼的时候,就看见谷碾碎才有饼。这就明显的给我们看见死在这里。一挂葡萄,如果不是榨了,就没有酒。你喝这一个已经榨过葡萄,这就是表明主的死。―― 倪柝声

         『直等到祂来』。晚餐是天黑之后,末了吃的一顿饭。二千年来,天仍是黑的,天没有亮;教会一直没有吃过早饭。当我们面对面看见我们的主,这件事就过去了。―― 倪柝声

         饼和杯,乃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来』。(1)这说出饼杯的意义,乃是包括,从基督降卑受死,一直到祂最终丰满的彰显――再来,这其间所有丰满的意义。(2)这也说出,擘饼的稳固根基,乃是钉十字架的基督;擘饼的荣耀盼望,乃是最终丰满彰显的基督。(3)这也是说出,所有擘饼的人,也都是『与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读经指引》

         圣经没有规定领受圣餐的时间。初期教会每天都擘饼(徒二46),后来可能有的教会每星期擘饼一次(徒二十7)。──《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27「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所以(hoste)引出后果来。主的晚餐既如保罗上述所说的,就当十分慎重地履行。当然,一方面我们全都不配领受,因为没有人能完全堪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成为配受的,只要用信心,合宜地遵从。若忽略这一点,就是不按理而来,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这样,我们不但没有表明主的死,反而误用了死的表记,在把耶稣处死的人的罪上有分了。参八12。——《丁道尔圣经注释》

         『不按理』当译『不该吃的人吃主的饼』,不是规矩的问题,乃是人的问题。―― 牛述光

         “不按理”是指用不合宜的态度来领受圣餐,譬如哥林多不存着敬虔的心,即为其一(21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以不恭敬的心态或犯罪的状态下,参加主的圣餐,从而干犯基督的身体和血。从此我们学习到,当信徒参加圣餐时应具备如下条件:①罪得赦免,确信基督十字架救恩(林后13:5);②真正感谢基督代赎性之死;③决志传道。凡缺乏上述信仰方面内在因素的圣餐是遮蔽十字架荣耀的罪(2:9,10),不过是吃喝自己的罪。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7~29吃主的饼、喝主的杯的时候,顶要紧的是配。在英文里,是Unworthily,所以要吃得配。这一个字的意思,不是说人配不配,是说态度。如果是人,早不成问题,因为你若不是神的人,怎么能够来呢?配不配的问题,在这里发生,是说有的人在那里吃的时候,那一个态度不对。我们领受这一个身体的时候,如果随便的吃,不尊重主的身体,就不应该。―― 倪柝声

 

【林前十一27~35教会不该接纳任何人而不审判他明显的罪,或是不顾他的异端的道理。但是究竟谁真能有交通,这是圣灵定规的,不是我们人能说的。但这个人也应该省察自己,他自己该在主前负责省察,他对于交通有否问题。―― 倪柝声

 

【林前十一28「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

    省察是dokimazo,是“试验”之意(往往用在试验金属上)。圣餐并不是普通聚会,是个严肃的仪式,是主自己设立的,充满深奥的含义。参与聚会以先,该进行深切的自省(参林后十三5以下),以免参与时有差误(27节)。顺道一提,留意这里说及饼(不是“身体”),否定了化质说的理论。饼在吃的时候仍旧是饼。——《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自己省察的事项:(1)我们还有未得到赦免的罪吗?如果带着罪来记念主,岂不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吗?(2)我们是否仍旧分争?(3)我们是否还轻看别人、憎嫌别人﹖―― 谢模善

         “自己省察”,就是确知自己是以敬虔的心来领受主的杯和饼。19节所讲蒙主悦纳的人,便是其一。──《启导本圣经注释》

         当自己省察:意指参加圣餐的人都当自己省察:①自己内心的态度;②显明于外在的行动;③参与圣餐的真正目的;④是否理解了圣餐的真正意义。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29「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是个难解的句子,动词diakrino意思是“分别”,“分辨”,“分开”,就是把主的晚餐与别的饭餐分别出来;干犯的人“没有紧记摆在面前的餐,是何等的重大”(屈梭多模)。有人以为身体是指教会(主在某些较佳的抄本中是没有的)(见十二13;西一18)。不过,似乎看不出有甚么理由要把第27节的意思,在这里改变了。同时,整段强调主餐聚会的集体性,也强调每一个人的责任。——《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2930“自己的罪”原文作“自己的审判”。这不是指将来永远的审判,是指今生在肉身上的审判,就是30节所讲的“软弱“患病”和“死”。灵性上的罪会带来肉身上的受苦(参五5及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30「因此,在你们中间有好些软弱的与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注:“死”原文作“睡”)。」

    属灵的恶疾也会带来肉身的后果。哥林多人有些患病甚至死亡,实源于属灵的原因。有人认为是酗酒所致(21节);不过,保罗似乎不是指放纵的天然后果,而是指主的手施行的管教(32节)。他不是说所有疾病都是神的管教,另有其它原因,只是这里却真有其事;虽然哥林多人有“医病的恩赐”(十二928),仍然发生在他们中间。——《丁道尔圣经注释》

         死的:指死人(7:60;彼后3:4)。这里的软弱和患病、死是神对以不正确的方式参与圣餐之人所降下的审判。信徒在这里所受的审判不是进入地狱的永罚,而是在这世上对罪的报应,或是最后审判时的赏罚。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3132保罗指出,“分辨”自己是很要紧的,我们要经常习惯这样行(那动词是过去不完成式有这强调的力),要时常“分辨”自己(又是diakrino;见29节批注),就是分辨我们的现况,和该达到的景况。巴克莱译作:“若我们真能分辨出自己的景况”,就不至于受审(krino),指30节的审判。被主惩治,意思是这等审判并不是无端临到的噩运,而是一种神爱的表露,要把我们从歧途带回来,不致和世人一同定罪。——《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一32受神惩治证明自己是属神的人,因为圣经上说,主所爱的,祂必管教(来十二511)。这证明信徒和不信的人不同。──《启导本圣经注释》

         被主惩治:指神对信徒所犯之罪的惩罚。本节教训我们,主的惩戒是防止信徒坠入永远灭亡,将他们引向悔改的爱得管教,没有真正的奉献或信心就不能使神喜悦。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33要彼此等待:这是对富有阶层的劝勉,告诫他们不要只满足于利己主义欲望,也要与贫穷的信徒分享好的食物,借着爱合而为一,彰显圣餐的真义。 ──《圣经精读本注解》

 

【林前十一3334Hoste(所以)带出顺理成章的结论。吃餐时,要彼此等待,消除21节争先恐后的丑态。主的晚餐虽然形式上是吃餐,但目的却不是为肉身的饥饿。若有人真个饥肠辘辘,可以在家里。先吃这样,聚会的时候就不致招审判了。

  主餐还有不少要谈的事,但不及这一点紧急,可以等到保罗来哥林多时再说。When是不定词hos an;保罗会来,但不知何时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里也是指爱筵而说,参十一20注。参加的人要自己检点,等大家到齐了才用。贫穷的人带来的食物虽然不足,让他们也可以一同分享。这样,爱筵才真是共享主恩之筵。──《启导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