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九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林前九2】保羅第二個宣稱是他的工作是有效果的。哥林多信徒自己可作證明,他稱他們為印證。在古時,印是非常重要的。當榖或棗或這一類的貨物運出之前,最後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包裝上加上封條與印,表明包裝的東西是可靠的,正如報單上所寫的一樣。在寫遺囑的時候,必須密封,加上七印;在開啟的時候,七印必保持原狀,不然的話這遺囑在法律上就成為無效。印就是可靠的保證。哥林多教會這一件事實,是保羅為使徒的保證。最後,一個人認識基督的證明是他能帶領人到基督那裏。傳說,有一個年青的兵士,痛苦的睡在醫院裏。當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彎凓腰服事他的時候,他說,『你對我就是基督。』一個人對基督教信仰最好的證明就是他幫助人成為一個基督徒。 【林前九4】保羅可以享有教會供養的權利。不但他自己,就是他的妻子也有此特權。在事實上,其他的使徒是接受這種供養。希臘人輕視勞工;希臘的自由人不願意用手勞作。亞理斯多德(Aristotle)宣告所有的人分為兩類──文化人及伐木,汲水,終身以勞力服事人的人。後面一類的人不應當接受教育。蘇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圖(Plato)的敵人抓住他們的把柄,因為他們教授卻不收錢,這足以表明他們的教訓是不值錢的東西。的確的,猶太的拉比是教授不受酬報的,因此他們要有另一種職業以養生;不過就是這些拉比細心的諄諄教誨沒有比供養拉比的積德更大。如果一個人想在天上得到舒適的地位,沒有比供養拉比的需要更好的辦法。不論在那一方面,保羅都有享受教會供養的權利。 【林前九7】「有誰當兵,自備糧餉呢?有誰栽葡萄園,不吃園裡的果子呢?有誰牧養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 我們的眼睛,乃是專一的仰望神。我們一切物質上的需要,乃是向祂陳述,因為是祂感動祂兒女們的心,來應付這些需要。是的,工人得工價是應該的。主也命定那些傳福音的人,靠福音養生。但我們需要好好的自問,我們是誰的工人?如果我們服事人,那我們當然可以仰望人來供給我們。如果我們是神的工人,那麼,雖然祂可以通過我們的同人來應付我們的需要,但我們卻應該單單的仰望祂而不作他顧。如果我們的呼召和使命是從祂而來的,那麼祂會負起全部責任,來應付我們因順服祂行事而產生的各種需要,而我們也無需查究祂要用什麼方法來履行祂的責任。——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林前九16~22大保羅】 在倫敦西北角有一個著名的大教堂,塔頂上掛著一個巨型的時鐘,大家都知道它名為「大保羅」,因為鐘上刻了一行字:「我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這些字不僅是刻在鐘上,更應該刻在每個人的心底。主在升天之前,命令門徒去「傳福音」(可十六15)「去招聚萬民」來作主的門徒。假如我們在使徒行傳讀彼得的第一篇證道詞,或讀司提反在殉道前所說的話,或是保羅關於贖罪的論文等,其中心論點都是一樣。都提到主的死、埋葬、復活、升天、和不久的再臨。他們都知道主的救恩是我們對抗罪惡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一位年老的農人有一次對牧師說,「我看見公佈欄中的一張公告說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中,你演講『如何使人上教堂』的題目,我覺得很奇怪。我沒有聽過農人大會討論類似如何使牛帶犁的題目。我們聚會時,只研究它『最好的飼料』等等問題。」這位年長的弟兄的確指出了一項真理。如果上帝的話忠實的傳達出來,饑渴慕義的人,自然而然就會來聽道的。——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林前九18】西班牙的偉大聖徒及神秘主義者,盧勒(Ramon Lull)告訴我們他怎樣成為一個宣教師。他起初度凓浪蕩享樂的生活。有一天,他一人獨在,基督拿凓他的十字架,對他說,『為我背這十字架。』他拒絕接受。又一次,他在一所大教堂的寧靜中,基督來,要他背十字架,他又拒絕了。在一個孤獨的時候,基督第三次再來。這一次,盧勒說,『他拿起他的十字架,向我一望,就把它放在我的手裏。除了接受它,把它背上之外,我還能做甚麼呢?』保羅會這樣說,『除了宣揚基督的福音以外,我還能說些甚麼呢?』 【林前九18】有一位美 【林前九18】史偉策(Albert Schweitzer)描述他獲得最大喜樂的時刻。有一個病痛很厲害的病人被送到他的醫院來。他安慰這病人,告訴他,他要使他安睡,然後施行手術,他會痊愈。在施行手術後,他坐在病人的旁邊,等候他甦醒。漸漸的他掀開眼睛,充滿了驚異快樂,輕聲說,『我一些也不痛疼了。』那就是最大的喜樂。在這裏,沒有一些物質的報酬,只有在心靈的深處獲得深深的滿足。 彌補一個人破裂的人生,帶領一個歧途的人回歸正軌,醫治一個創痛的心,引領一個靈魂歸向基督──這一切都非金銀的報酬所能衡量的,其喜樂是無可比擬的。 【林前九18照神喜悅的去行】「既是這樣,我們賞賜是什麼呢?就是我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免得用盡我傳福音權柄。」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恒切。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羅十二12─13) 我們供應人的需要,不能只根據人指示的需要就去供應,應該先回到主面前去祈求,尋察神的旨意,是否要我們去供應?並以何種方法去供應,這都是敬虔的內容。 有時候我們以為在某方面有需要,可是不知道神的旨意是否要我們去供應,更不能知道是否是神要我們去供應的時候,不明白這個原則,我們作了未必能使人獲得益處,主的旨意能否得以實行出來。 我們接受了人的供給,也應當謹慎,頂好不要讓人知道我們的需要,只從神的手中接受,這才不會失去福音的權柄。 在我年紀尚輕的時候,我常常感覺若有信徒對我的供給是存著周濟的心,我就非常難過,認為這是輕視了我的職分,我以為我是自願為主忍受貧窮的,不應當接受人的周濟性的供應。 可是我到了這年近暮年時,卻覺得人對我的供給若是周濟性的,這則是大福大幸,因為如果真是這樣,那不知要給我何等大的恩澤,救我脫離將來主台前的審判;因為原不是人們虔誠的供奉,而是人善行的周濟,主必不會更高的要我賠賞事奉上的缺陷。 若是人真是以虔誠的心,存著向神事奉的心來供給我,那是何等神聖尊貴,聖潔高尚的事奉。若我接受了這樣的供物時,我在神面前要負的是何等大的責任,這是極其嚴肅的事。到那天主台前受審時,我該如何交帳,我所接受的恩賜、供奉,豈不要定的罪嗎? 所以說,我現在倒非常怕人真是以敬虔事奉主,順服主的心態供奉我,那實在是太嚴肅了。真倒不如人以我的貧窮卑微來一點周濟性的幫助,使我受之少愧,並不為施者的善行在神前積蓄獎賞。 這主要是因為我覺察到,事奉神以此為專職者,是何等神聖的一個職分,誰能當之無愧呢?這可真不是件小事,自認為是負有聖職的人,又因此受了聖職的供奉,那主對他的要求該何等高呢?豈敢輕易褻瀆聖職! 所以你當謹慎,不可輕易動手,免受責罰。——
李慕聖《晨光》 【林前九20~22】包斯威爾(Boswell)在某一處地方,請到『善於相處的藝術』。約翰生博士卻獲得了這藝術的真髓,因為他不只是一個善於辭令的健談者,他也是一個善於傾聽他人談話,善於和任何人相處的人。他的一個朋友談起他有一種技巧能夠『引領人們講說他們喜歡的事,並且能和他們談得頭頭是道。』有一次一個鄉村的牧師向施拉爾(Thrale)夫人的母親談起他教會裏的人說起話來,沒有風趣。他埋怨說,『他們老是講些小牛。』 【林前九22接待與體恤——按時分糧,按需供給】「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接待”是個恩賜,要能作到“按時分糧,按須供給”真不容易。這並不在乎物質條件,也不在乎愛心夠大不夠大;而在乎能照著各肢體的情況,按其需要及領受程度而作得恰如其分,才算是接待得很好,即無缺欠,又不愛的過分,這是何等的美好。我實在是個不會接待的人,常會愛的不當,連自己也受影響。 吸收以往的教訓,不是肢體多而煩,而是自己太糊塗、昏蒙,常會愛之失當、愛之過分,愛之不恰,不但不能更好的造就、幫助肢體,反會叫肢體為難,而自己也往往因此受損,影響與主聯合、交通,這實在是可憐! 求主開啟我們的心眼,照著你在我們裡面的引導,清楚知道每個所要接觸的每個肢體,按著所需要的供給他們,使他們都獲靈益,阿們!——
李慕聖《晨光》 【林前九23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我們的責任是重大的,我們的生活行為也是非常重要的,能關係到別人的前途,得救和滅亡的問題。在這裡保羅提到「我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他遇到任何人,都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救些人,使人同得福音的好處,一同得到主的救恩,免沉淪滅亡,享永福,這該是何等重大的責任,也是何等榮耀的使命。如果能救一個人,他在永世裡要多麼歡喜、快樂、感謝、讚美主。 為此我們對任何人當有好的行為,給人以好的印象,不要得罪人,絆倒人,應當同情人,幫助人,服事人,不惜作人的僕人,設身處地地替人著想,尊重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情況,來俯就人,留心去作眾人以為美的事(羅12:16,17)。特別需要謙卑,忍耐,與人和睦,更重要的是有愛人的心,首先是愛人如己,甚至捨己愛人,像主一樣。 先能得到人的心,再用口傳福音才有效,沒有行為的見證,只用口作見證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反而使人懷疑所講的是虛假的。因為在我們身上不能證實所傳講的福音真理。我們一生之中究竟救了多少人,或是幾乎一個人都沒有,那不但是太可憐了,也是太錯誤了,表明生活行為毫無見證,從不關心別人的靈魂,將來自己也要受到極大的虧損,惟有能救一個人是最快樂,有福的事。──《每日天糧》 【林前九24跑得獎賞「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今天在全世界預備參加各種比賽的人多極了,都在那裡較力、鬥智、爭勝、贏利、得名。但所得的好處仍是太少,太小了。有人用盡一生的心力,
並不一定成功,從屬天的眼光看來,那不過如捉影捕風,毫無價值。 但有一種是真正的賽跑,是神所指定的,跑得好的人,要得到極大的獎賞,不朽壞的冠冕,永遠的榮耀,這都是我們所要參加的。保羅及歷代古聖也都參加了,竭盡一生的精力,惟恐不逮,所以不只是走,而是快跑(來12:1)。 這究竟是一條什麼跑道呢?怎樣能跑好呢?(提後4:7)保羅提到是有標竿的(腓3:14),不是亂跑,乃是一天比一天離標竿近,就是向那裡跑,跑得越快越好。這樣離世時就能夠跑盡。這標竿不是別的,乃是基督自己和祂的十字架,天天效法基督(林前11:1),特別是效法祂的死(腓3:10),來舍己順服神(腓2:8),愛人(約壹3:16)。這只有藉著裡面基督的靈來引導,用信心來仰望,死而復活的主(來12:2)。天天遵行神的旨意,才能快快地達到(來13:21)。──《每日天糧》 【林前九25冠冕】經文:“……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林前 9:25)
【林前九26】馬騰斯(Maarten Maartens)講了一個比喻。『以前有一個諷刺家。有一天他的朋友把他殺了。他死了。他的朋友聚集在一起,站在他屍體的四周。他們憤慨地說,「他把整個地球,作為他的足球,任意的踢。」那死人張開了一隻眼睛說,「不過我總是朝向球門而踢。」』有一次,有一個人畫了一張諷刺畫,描繪兩個在火星上的人,向地球遙望,看見地球上芸芸眾生,忙忙碌碌,倉惶奔走。其中有一人向另一人說,『他們在做甚麼?』那一個人回答說,『他們在奔跑。』第一個人再問說,『他們奔跑到那裏去?』另一人回答說,『哦,他們不到那裏去;他們只是奔跑。』沒有目的奔跑,必然不會有甚麼成就。 【林前九27】「恐怕……自己反被棄絕了。」 保羅是否被棄絕在神愛的同在之外,進入黑暗中咬牙切齒呢?當然不!他不是說過沒有什麼課與基督的愛隔絕嗎?所以這簡直沒有可能,他知道基督身上的肢體是不能分割的,屬於祂的羊必不滅亡。 但是使者明明說到受棄絕的可能,他怕將競賽的規律宣佈之後,自己反而得不著獎賞。這獎賞是什麼呢?那一定是赦罪之恩或永生,因為這些不是靠我們努力可以贏得的。這既不是出於行為,只是主耶穌基督的恩賜。那麼我們只有從上下文來看,必指得福音的獎賞,引人歸主那種有福的喜樂與冠冕。 所以我們在這一方面不可失敗,我們要別人作,自己卻作不到。我們不可捧著一些枯葉來朝見主,我們並沒有被棄絕。以掃失去他長子的名分,摩西失去進應許地福分,掃羅喪失建立王室的機會,我們也可能完全無法挽回地失敗。神幫助我們警醒禱告,將身體真是要來攻克,使身制服,這樣才不致被棄絕。——邁爾《珍貴的片刻》 【林前九27
怕被棄絕「免得我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保羅很怕一件事,就是傳道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主耶穌說過,「當那日,必有許多人來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太7:22)但被主否認,叫他們離去。這實在是太可怕的事,一個傳道人竟被主棄絕,並不是他講的道理錯,乃是他的行為錯。像保羅所說的,如果他沒有攻克己身,叫身服他,就要被棄絕。 聖經告訴我們,神對我們的要求是嚴格的,不可以隨便的。以為大體上過得去,沒有犯什麼大罪就可以了,那是完全錯的。將來極大的分別就在這裡,就在於誰認真努力追求,謹守主道;誰對主疏遠,對主的道輕忽;誰攻克己身,順服聖靈;誰隨從肉體,求己喜悅;誰全心為主工作;誰有私心混雜在內。 那時將有傳道給別人的人,自己被棄絕,不是沉淪滅亡,卻是被關在國度,榮耀之外,得不到賞賜和尊重。那時的羞愧,損失,痛苦是無法忍受的,他情願再回到地上來,丟棄一切,犧牲一切,忍受一切;但一天也不能重度,一點的機會也不再有,那時只有痛苦,悔恨,失望了。──《每日天糧》 【林前九27】我們不能拯救他人,除非我們先能克勝自己。弗洛伊德(Freud)曾說,『心理分析之學習,首先要分析自己,以研究自己的人格為入門要訣。』希臘人宣稱,人生第一條規律是『認識你自己』。我們不能服事他人,除非我們已經克勝自己;我們不能把我們自己不知的教導人;我們自己還未得凓基督,我們不能帶領人歸向基督。 【林前九27】『恐怕我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這裏的傳是傳報、宣佈。如同國家大使宣佈了作國民的資格,哪知他自己竟不合格,不但被免職,也被趕出境外;又如一個評判員宣佈了入場得獎的條例,哪知他自己竟犯了規矩,而被革除了。――
謝模善 【懷恩早禱】 16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17 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18 既是這樣,我的賞賜是甚麼呢.就是我傳福音的時候,叫人不花錢得福音,免得用盡我傳福音的權柄。 19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20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21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22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23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24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25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 26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讚美賜豐盛恩惠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感謝祢賞賜我們祢的話語和應許,天地要廢去,祢的話卻不能廢去,一點一畫也不會落空。祢的籌算永遠立定,祢心中的計劃萬代常存。祢從天上觀看,祢看見一切的世人。祢看顧敬畏祢和仰望祢的人,祢必救我們的命脫離死亡,並使我們在疫情及艱苦中存活。 感謝天父,以祢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我們的心等候祢,全然依靠祢,祢是我們的幫助,是我們的盾牌,求祢照著我們所仰望祢的,向我們施行慈愛。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是何等的全然美善,祢甘心降世,單單是為著將天父的大愛實現人間,祢沒有要求任何的回報,而是把一切榮耀都歸給天父,也與我們共享這榮耀。主耶穌祢有全然的自由,祢能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祢卻沒有一刻為自己而活,祢只為聖事勞碌,攻克己身,為我們留下佳美的腳踪。 主耶穌赦免我們輕忽祢的寶血、輕忽我們是祢重價買贖的兒女身份、輕忽所得的恩賜、輕忽了祢的差遣、失去尊重祢、失去緊守遵行祢心意的心、失去召命、失去忠貞、只求權利不講義務,成為失敗的門徒,講一套做一套。 聖靈求祢快快來復興我們的靈,免至我們被死纏不退的疫情、爭扎求存的工作壓力、日漸衰弱的體力和鬱澀憂悶的情緒所打跨。我們緊抓聖經的應許:「壓傷的蘆葦祢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祢不吹滅.」請祢用不斷的嘆息,把我們微弱的心聲帶到天父的面前。 請祢為我們訂造一套合乎我們信心大小的屬靈軍裝。蒙祢的恩言灌溉,叫我們靈命進深,往下扎根,往上結果,葉子也不桔乾,不但自己能站穩腳步,還有能力去扶持弱勢的勞苦大眾,見証天父的愛從來沒有離棄人間。我們眾教會同心禱告,求祢的靈風吹煦,靈雨滋潤,能同沐主恩無盡。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