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建立教會的恩賜     林前十二4       (孫德生)

教會的機能     林前十二431       (蘇天明)

辨別諸靈     林前十二10       Smith Wiggleswoth

辨別諸靈—怎樣分別聖靈與邪靈?   林前十二11      (潘  登)

我為教會做什麼    林前十二1213

新約教會的新氣象     林前十二1227       (陳秋卿)

教會之本質     林多十二1231       (鄭泉聲)

信徒的本份     林前十二1231

互作肢體     林前十二1231       (陳慧如)

身子與肢體     林前十二27      (郭克昌)

現代的先知     林前十二28      (平  明)

 

 

        建立教會的恩賜    孫德生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4

 

    「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  (林前十二4

    升天的基督所最關切的一件事,似乎就是裝備幼稚的教會,使它能與黑暗的掌權者交戰。

    「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四8 )祂這些恩賜,都是藉著聖靈而賞賜和運用的。因為要與強大無形的靈敵作戰,非有超自然的屬靈恩賜不行。正如神在曠野的會幕,有按著祂的樣式所預備的各種敬拜事奉的器皿,祂屬靈的殿、即教會,也包括有為同目的而設計的特殊恩賜。若沒有這些恩賜,教會便與其它任何人所組織的社團毫無分別了。恩賜就是有超自然存在的特徵。

 

聖靈恩賜和聖靈的各樣恩賜

    對於「聖靈恩賜」和「聖靈的各樣恩賜」,我們必須作個清楚的區別。前者視為應允基督的禱告和成全父的應許而賜下的,後者是由聖靈用祂絕對的主權指令賜給信徒的。主復活後五十天,這個賜下聖靈的大恩賜,便在五旬節分給猶太人了,後來在哥尼流的家中,一些外邦人也變成於這恩賜有分。聖靈恩賜是一律地賜給基督身子的每一個肢體;而聖靈的各樣恩賜卻是特別預備,並且是就個別的人而賜給的。聖靈恩賜是無限制而永遠的,但聖靈的各樣恩賜卻可能因不用而萎縮。

    賜下聖靈雖然是已經完成了的事,但一直都要等待教會的肢體各自撥用。很多人還不知道聖靈已經賜下給信徒了。送人一件禮物,在人接受之前是無效的;所以賜下聖靈的善意,在信徒領受之前便不能達到目的。我們有很多求神賜下聖靈的詩歌,好像聖靈的降臨是要靠賴我們的祈求一樣,那真是駭人的錯誤!這樣的祈求已經遲了一千九百多年,因為祂早已在這裡了。我們可以求聖靈的能力在我們的生命裡更加彰顯,這是正確的,但再求祂降臨便是多餘的了。

    有一個被神重用的傳道人,曾述說他作主工的最初二年的經驗是非常不滿意的,簡直是因為他「未曾「懂得」有聖靈賜下來(參徒十九2)。他說他好像是一個到處奔走的人,口袋裡帶著一張一千鎊的支票,但卻因為沒有把他兌現而快要餓死了。可是等到他從賀爾登博士( Dr. J Stuart Holden)的教訓,知道了聖靈早已在祂一切豐富的恩賜和恩典裡賜下來了,他就開始把自己在五旬節恩賜裡的分支取來用,一切便都改變了。已經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必須他們親自得著並佔有;按照這個意義,聖靈恩賜今日也必須由我們個人親自領受。

    所以我們勿當防避普通的錯誤,不要把聖靈恩賜和聖靈的各樣恩賜混為一談;前者是技師,而後者是技術。

 

恩賜與果子

    對於恩賜和聖靈所結的果子,我們也當作個同樣的區別。哥林多前書十二章810節列舉九樣恩賜,而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提供九樣品行,這是很顯著的一個對照。恩賜可能從外面分給,並且可能保持分離而不屬於得恩賜者的本身。然而果子卻不是從外面加在樹上的東西,乃是樹本身生命的產品,從裡面長出來的。果子是信徒品格上所同有的性質,但恩賜卻非如此。恩賜是特殊的,並且是隨著聖靈的意而分派的,果子卻沒有個別分派這一回事。聖經裡記載聖靈所賜給各人的,有使徒、有先知、有教師等等不同的恩賜,但卻沒有同樣的記載,說祂所賜給各人的,有仁愛、有喜樂、有和平等等不同的果子。恩賜一詞是複數的,而果子一詞卻用單數表示,因為果子是整個人的產品。

    保羅論哥林多人,曾說他們在恩賜方面並不會落後,但在聖靈所結的果子方面卻落後到了不得。結出屬靈的果子,比較得著屬靈的恩賜和使用屬靈的恩賜,是靈性更為可靠得多的憑據。我們的主會幾次根據這個作測驗:「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太七1620);「因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樹」  (太十二33)。那些以得著奇跡恩賜為聖靈的洗所少不了得憑據的人,似乎忽略了這個警告而陷入與撒但冒充。敵人能偽造屠靈的恩賜,但他要模仿聖靈的果子卻必然失敗。

 

「屬靈的恩賜」的要義

    這個名詞在希臘原文用了兩個字,把兩個聯合起來,就給我們看見關於聖靈的各樣恩賜的道理。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節的「屬靈的恩賜」,原文pneumatuka的意思只是「屬靈的、或從靈而來的」(中文聖經的「恩賜」兩字加上去的)。在同章4節的「恩賜」,原文charismatarn~表明「恩典的賞賜」、「不勞而獲之惠」。兩個字合起來,即表明聖靈賜給信徒作主工和建立教會的各樣特刖能力和恩賜(羅十二68;林前十二4111830;弗四712)。

 

這些恩賜可以概括為:

    使得著的人合格任傳道職分的恩賜:作使徒、說預言、辨別諸靈、教導、知識和智慧、說各樣的方言、翻譯、牧養、傳道。使得著的人能作實用事工的恩賜;異能、醫病、治理、辦事、幫助。恩賜並不像天才那樣只屬少數人所有的,乃是「各人」都有的:「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林前十二7)。這節經文並不是說各人都有使用他的恩賜,也不是說各人都知道他的恩賜為何,可是它叫我們明白每一個基督徒至少都分得各樣恩賜中之一樣。

    保羅所用的直喻是身子和肢體,每一肢體都是全身整部功用所不可缺的。最卑微的信徒正如是出名的信徒一樣地是少不了的,各人都有一樣特殊的職分,也得有執行那職分所必須的配備。

 

恩賜的目的

    各樣恩賜之所以賜給人,決不是為要使得恩賜者自誇、自大,或是給人持為特有聖靈恩賜的憑據,乃是為要叫人得益處(林前十二7),和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得恩賜者只是工具,而不是領受榮耀者。老聖徒巴克斯( Richard Baxter )曾問說,「我們各人不過是神手中的一枝筆,一枝筆到底有什麼榮耀呢?」賞賜恩賜,與其說是為各人自己,倒不如說是為叫人服事別人:「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各樣恩賜的性質,表示大部都是事奉的恩賜;沒有一樣是要賜給自己保留的,樣樣都是賜給人為別人而使用的,即為「眾人的益處」。

    在教會的早期時代,恩賜自然還另有一個用處。那時候,恩賜是使徒們見證基督復活所少不了的神聖憑據。這班完全無人公認的「沒有學問的小民」,傳說一個人從死裡復活的狂妄故事,誰要相信他們的話呢?然而,他們並不是無人檢認的,因為神「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做見證」(來二4)。這就對不信的猶太人提出了清楚的憑據,證明所應許的聖靈已經實在賜下,並且正在行使它的特權了。使徒見證的可信一經確定,新約聖經一經完成,便不再有異能恩賜的必要,而讓它停止了。但這並非說有主權的聖靈如果樂意的話,現在也不再使用異能的恩賜了。

 

各樣的恩賜

    各樣的恩賜都是由一位聖靈居間做成的。音樂家不能從一個單音製成和諧的曲譜,藝術家不能用一種顏色繪出美麗的傑作;照樣,聖靈也不能只用幾種不同的恩賜而完成祂在教會裡的諸般目的。沒有一樣恩賜是一切的基督徒都有的,也沒有一個基督徒具有一切的恩賜。雖然在使徒們中間,似乎至少會有幾個得著一切恩賜,但今日卻見不到那樣的人。另一方面,凡有聖靈住在心理的人,都得有恩賜,沒有一個被忽略的。

    按所舉身子的例子看,證明了非一切的恩賜都有什麼奇觀,或會博取眾人的注意。全身不是舌頭;基督身子的各肢體,也無需都有特出的講話能力。其他各樣的恩賜也是如此。五旬節在樓房上的一百二十個人中,許多以後都不再有一點的記載。他們必然是回到家裡去為基督作卑微、少人傳聞的見證。被召作偉大事工的人,只不過幾個罷了。聖靈的目的,是要叫多人被造就,不是要使個人出名。恩賜,普通都與天賦才能一致,但卻更為超越。恩賜是超自然的,但它會利用和增加已有的天賦才能。恩賜也適合於得恩賜者受託的職分,所以同樣熱心和同樣被聖靈支配的信徒,會有極其不同的力量。一個家庭裡面如何有不同的天才—有的擅音樂、有的長口才、有的精機械—屬天的家庭也是這樣。大家都從聖靈得著生命,但卻不是人人承受同樣的恩賜。

 

恩賜的等級

    「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林前十二31),比較古的抄本多寫作「最大的恩賜」。這並非暗指有的恩賜會比別樣更為尊貴,不過表示有些屬靈的恩賜,在工作範圍中會發生更大的影響力,正如有些天才會更廣泛地利用機會一樣。這問題是在乎實際上的價值,而不在乎比較上的優越。

    因此,恩賜作個區別:「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林前十四5 )在他所列的恩賜表中(林前十二28),他抱各樣按其重要性分為:「第一…第二…第三…其次…再次…」。但願我們不要犯顛倒神所列次序的罪。

    在某些時代,各別的恩賜顯然曾因應當時之需要而被注重。在導進基督教信仰時,神顯示權能的異跡比今日更為必要。我們這時代,沒有理由需要異能神蹟來確定聖經的真理,但在基督教的初期時代,這樣的恩賜卻大大便利了福音的傳開。這等恩賜有些顯然已經停止了。毛爾監督( Bishop Moule )說:「在聖經無言之處,不是要由我們來斷定。但總而言之,聖經卻指出『恩賜』在教會的正常生活要停止……哥林多前書十三章8節,暗示這些恩賜和永久性的『恩典』對比是暫時性的。」

 

聖靈的主權

    在青年基督徒中特別有嫉妒別人的恩賜的大危險,他們希望自己作個慕迪( Moody ),或是司布真( Spurgeon ),可是後來因為覺得沒有什麼奇跡發生,自己仍然湮沒無聞,便垂頭喪氣了。聖靈行事不能由我們指揮。祂的意旨是最高的。神把肢體安排在身子上,是「隨自己的意思」(林前十二18)。我們在身子上的部位,便決定了我們所得恩賜的性質;所以我們無需嫉妒別人。另一方面,使徒勸我們「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賜」(林前十二31),因此我們應該留心培養我們所已經得著的,並祈求增加我們的力量來承受更大恩賜的託付。

    察威克( Samuel Chadwick)講他自己的經驗如次:「我想我本來是很笨的,有一點遲鈍,身體柔弱,從我出生到長成,都不被許可參加一種戶外運動;以後我就隨我自己的便了!當童年歸主的時候,除了是個熱心、勤苦、堅決的少年之外,一點特別的跡象也沒有。到成為青年時,得著了確定的傳道呼召。就人的眼光而言,那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呼召,但神卻把我推進工作裡去,而祂所給我作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我去填滿一個空的禮拜堂。我面對著一個我自己無法解決的大難題。當我二十三歲的時候,我大約已經講了七年道,共有十五篇好講章。我所有的就是那麼多;但我很滿意知道那些講章都是我自己的心血,經過了許多勞苦和眼淚的產品。我以為那十五篇講章便可以震撼天下了。我上任講完了那些道之後,禮拜堂裡增加的人數還不到十五個!一八八二年五月,我面對著這個命題時神啟發了我的心,並叫我看到補充一種能力的必要。」

    然後他再敘述祂得著了聖靈充滿之後的經歷。「事情是這樣:我自己的每一部分都振作起來。我不曾得著一副新頭腦,但我得著了新精神。我不曾得著新口才,但我得著了講道的新效力。我不曾得著一本新字典,但我得著了一本新聖經。我立刻便成一個新造的人;原有的天資成分,得著生機、添上精力、便成活潑、被加強成為做夢也想不到可能有的活力和效用。那就是凡有聖靈臨到身上的人所遭遇的事。」

 

 恩賜可能失去麼?

    這是一個使人困惑的問題,也是基督教工作者遲早都得面對的。你曾遇見不屬靈的人行使屬靈的恩賜;他們是偉大的佈道家,在教會裡擔任重要的職分,但他們的私生活卻與他們的公開言論相違背。這要怎樣解釋呢?   

    倘若屬靈的恩賜就是被聖靈充滿的結果,或是要繼續被聖靈充滿才會有屬靈的恩賜。那末罪一破壞了人與神的交通時,恩賜就該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可是恩賜卻似乎是再重生時便得著昀,而繼續使用恩賜又似乎不在乎要有高度的屬靈生活,正如再即有恩賜卻又敗壞的哥林多教會所見到的情行一樣。羅馬人書十一章29節在摩法特的( Moffatts)譯本是「神永不取消祂的恩賜或選召」。溫辛特( Marvin Vincent )說,這字所表達的意思是「不可以撤回」。因此,繼續具有屬靈的恩賜,不是要以得恩賜者的屬靈狀況為準則。罪會影響聖靈的果子,但卻不一定會影響到恩賜。你認出他們,是「憑著他們的果子」,不是憑著他們的恩賜。

    皮爾遜博士( Dr.A.Pierson )論這問提,曾提供一個很有幫助的摘要:

    每人有一樣恩賜,所以大家應當發奮。無人有一切恩賜,所以大家應當謙卑。

    一切恩賜都是為著一個身子,所以大家應當一致。

一切恩賜都是從主而來,所以大家應當知足。

一切恩賜都是互助相需,所以大家應當勤勉信實。

一切恩賜都是靠聖靈的充滿而得著能力,所以大家必須與弛保持密切的聯繫。

 

        教會的機能    蘇天明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431

 

    新約形容基督與信徒是一體的,有好幾種比喻:身體(林前十二1227;弗四15;一1825),建築物(弗二2022;彼前二47),葡萄樹(約十五48),夫妻(弗五2332),如父子(約十七112123;羅八3839;林前六17 ) ,這些比喻強調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來看這身子的機能是什麼?

 

宣揚

    主耶穌降世的目的是什麼?祂自己聲言:「人子來為要尋找失喪的人。」(路十九10;太一21)祂事奉生涯的三年間,走遍猶太全國宣講天國的福音,教訓人,醫病趕鬼,然後釘十字架從死裡復活,完成救贖的大功後,祂又教訓門徒說:「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給萬民聽。」一直到現在教會的大使命都是傳福音,教會若停止宣揚福音就失去存在的理由;宣揚福音是普世教會共同的使命。

 

教育

  教會的第二項機能是教育。經上說:「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  (太九35)耶穌繼往普天下傳福音的命令後,接著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廿八20  耶路撒冷及安提阿教會成立後,都遵守主的吩咐教訓那些悔改受洗者(使二42;十一26)。現代教會也以查經班、靈修會、主日學等不同的方法教育信徒,我們須謹記信徒教育無諭老少都要接受。

 

服務

    服務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應有的行為,耶穌在馬太福音廿五章3146節的比喻,其意在教訓基督徒不但要盡力去服務,而且不可忽略那最小的。如果不服務在主裡最小的一個弟兄必有永刑,耶路撒冷的教會所以能得到眾民的歡喜,信徒急速增加,就是因為徹底實行服務事工;今日教會的服務範圍包括廣大的社會人群。

 

彼此交通

    基督的身體——教會,是由百體構成的,其肢體相關,同甘苦、共榮辱、信徒若沒有彼此交通,形同肢體卻不相關連,必枯萎而失去作用,耶路撒冷教會成立後,首要工作之一就是信徒的交接,教會信徒若不能彼此交通,即將面臨斷肢的危機。

 

禮拜

    以上四項機能都是要達於最重要的機能——禮拜,禮拜是神人交通的中心,所有的機能都為了禮拜神而預備,沒有禮拜的地方,不成其為教會,禮拜是向神讚美、感恩、認罪,領受神的命令,以得到生活力量的方法。因此禮拜是教會最重要的工作。

 

        辨別諸靈    Smith Wiggleswoth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0

 

   「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呼(林前十二10)天然的辨別,和屬靈的辨別,大有不同。許多人有的,只是天然的辨別,所以他們看別人有許多毛病。對此,基督的話,在路加福音六章,確實應驗了,「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若要顯明天然的辨別,先去費一年的時間,集中辨別的目標,在你自己身上,當你看見你自己裡面,有很多毛病,你就再也不敢,小題大作的談論到別人的毛病了。在以賽亞書第六章,我們讀到了這位先知,在神面前,發現連他的嘴唇,也是不潔的;然而讚美神,今日我們有同樣的火炭,就是火的洗,完全的心,靈的純潔,聖靈的重生;我們也都需要神的火,沾我們的舌頭,這乃是極其緊要的。

    約翰壹書四章1節告訴我們:「親愛的弟兄阿,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又說,「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這是那些敵基督者的靈。從前聽見祂要來,現在已經在世上了。」一次一次的,我曾看見,人在惡者的權下,正在抽瘋的時候,我對那被附之人裡面的惡勢力,或撒但的權柄說:「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的麼?」他直接的回答「不」。他們或說「不」,或拉住舌頭不說,完全拒絕認識主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來的;既如此,記得約翰所說的話,

「在你們裡面的比在世界的更大。」你能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對付這些鬼的勢力,命令他們出來。我們是聖潔的人,應當知道惡者的計謀,也必須能把牠從牠的地位上趕出去。

    一次我在英格蘭的當阿斯特爾( Doncaster )地方傳道,講「信心」。有些人得釋放,一人大發熱心,他為所見者動,雖然遭受膝僵直的痛,膝上纏著許多碼的法蘭絨,回家以後,卻對他妻子說:「我已經把維格式的信息聽進去了,現在要行出來,得著釋放,妻子,我要你作聽眾。」於是抓住自己的膝說:「出來,你這魔鬼!我奉主耶穌的名。」現在他好了。妻子解開一碼一碼的法蘭絨,發現他用不著繃帶,是完全好了。次日晚上,他為敬拜神就到每以美會堂去,那裡有些年輕的人,正在困苦之中,傑克( Jack )作了可驚的事,藉著耶穌名字,釋放他的朋友們。他已看見,那以肉體為承繼的許多疾病,不是別的,乃是仇敵的工作;然而他的信心已經上升,看見在耶穌的名裡,有一能力存在,是仇敵所敵擋不住的。

    一天晚上,我被邀請到瑞典苟特恩倍爾格( Gotten barg )那裡開會,聚會中有人平臥門口,鬼把他摔倒地土,擾亂整個的聚會,我沖到門口,握住這人,向裡面的鬼喊出來:「出來,你這魔鬼!奉耶穌的名起來行走」!我不知道除了翻譯以外,別人在聚會中明白不明白,但鬼知道我所說的是什麼,我雖然說英文,連這些在瑞典地方的鬼也出去了,在克瑞斯提安尼(Christiania也發現過一件同樣的事。

    魔鬼要竭力藉著眼目和心思誘惑人,一次帶到我這裡的一位美麗的青年婦人,他曾被一傳道人所誘惑,只因傳道人在求婚和婚姻上,沒有使他滿意,鬼就利用機會使她瘋狂,他們從二百五十英里的地方的帶她來,這人從前受過聖靈的洗,你想已經受了聖靈洗的人,也有仇敵的地位嗎?我們惟一的安全,是與神同行向前,並且恒久不變的被聖靈充滿。記得底馬,他已受了聖靈的洗,因他像是保羅所器重的工人,然而仇敵卻使他到一地步,貪愛現今的世界,離開了。當他們把年輕人的婦人帶來時,我立刻分辨是鬼,於是當時奉耶穌的名,趕這東西出去,婦人在眾人面前恢復常態,有正常的心性,並有大喜樂。神要我們有一個完全得釋放的生命。若我發現我的平安,在那一點被擾亂,我知道這是仇敵正在試著作工,怎見得如此呢?因為主已經應許,保守你的心意十分平安,只要你們的心意,是停在主上面,就必如此.保羅告訴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這是靈滲透過的身體,「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他更在腓立比書四章8節告訴我們:「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我們思念那清潔的,就變成清潔,思念那聖潔的,就變成聖潔,若思念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我們就變得像祂一樣。注目定睛看的時候,我們就變成目的物的形狀1

    我們必須與祂,就是這聖潔的同在,才能辨別諸靈,祂賜給啟示,並在各方面,揭去撒但的假面具。在澳洲我到一地方,那裡有分裂和破碎的家庭,這些人受欺,甚至男人離開他的妻子,妻子離開她的丈夫,進入一個和另一個的所謂姻親,這是魔鬼的事。

    願神現今將我們從這諸般的惡當中釋放出來,沒有一個更好的伴侶是像神已經賜給你的,有那麼多破碎了的心,那麼多破壞了的家庭,我們需要一個實在的啟示,看出這邪惡引誘的鬼來,他們進來借著眼目誘惑人,並且毀壞生命,將神工作帶入不名譽之中,肉體在他的背後,那決不是潔淨的,乃是不聖潔的,撒但的,魔鬼的,地獄的。若仇敵來用像這一類的事試探你,我懇求你立刻注目仰望耶穌,祂能從任何撒但的權勢之下,將你釋放出來。你若要有信心,就必須和所有如此的是完全分開。我們若是渴慕,聖靈要賜給辨別諸靈的恩賜,好叫我們藉著啟示,得以察覺這進來毀壞的鬼,我們能得到聖靈的膏油,將這些事啟示出來。

    若看見有交鬼的人來聚會,你當有能力對付那些交鬼的事,使他們在聚會中沒有權柄,無論何時,若有「通神學」者( Theosophists ),或「基督教科學」者來,你必須能夠辨別他們,處理他們,決不要和他們來往談論,總要把他們清理出去;除非他們願意,從他們所在的錯誤欺騙中被釋放出來,否則他們還是只和他們的同伴在一起的好些。記得主耶穌的警戒:「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約十10)。

    在撒但沒有帶來牠的鬼以前,必定先有一個敞開的門戶。聽聖經說,「那惡者也無法害他」。「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  (詩一二一7)。撒但如何得著一個破口呢?當聖徒停止尋求聖潔,清潔,公義,真理,當他停止禱告停止讀神的話,給肉體的嗜好讓步的時候,撒但就來了。時常疾病來,是不順服的結果。大衛說:「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尋求主,使你的每一思想,每一動作,成為聖潔,直到你的全人,為聖潔的基督所照耀輝煌;如此你唯一的渴望,就是在那聖潔中創造你的主身上了。

    這聖潔,我們能成為這聖潔嗎?我們能。每一生來之罪,都需去掉,神能洗去一切罪的思想,我們能有一個恨罪的心,和一個喜愛公義的愛麼?是的,神要在你裡面,創造一個清潔的心,祂要從肉體中除去石心,並要用清水曬你,你就得以從所有你的不潔中洗淨,祂甚麼時候才如此行呢?就是在你裡面,清心尋求祂的時候。

 

    辨別諸靈—怎樣分別聖靈與邪靈?    潘登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1

 

    現今在世界各處教會,有一種運動,無以名知名之為靈的運動。確實是聖靈作工同時魔鬼亦摹仿假冒,所以一個生死的大問題,就是要「辨別諸靈」,要分清楚是受聖靈或是被邪靈附著。

    有一件事,實在不可不知,就是邪靈也能降在基督徒身上,邪靈也能附著一個真正重生的人。這件事實,是許多傳道人親眼看過的事,即如某宣教士述說在河南某地教會開短期學道班,有一女教友,被魔鬼附著,我們四個姊妹,日夜看守她。特別有一夜,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魔鬼顯現這麼大的權柄,那女人喊叫的聲音,如同直接由地獄而來。她也說自己是在地獄裡。我們奉耶穌的名吩咐魔鬼離去,但是他們不聽從,到了第七天,一個禮拜日晚上,我們幾個姊妹圍繞著她,為她祈禱。我們感覺軟弱無力,魔鬼抵抗基督的十字架。我們禱告承認我們不信和軟弱的罪,真是大戰爭。我們等候主過了兩點鐘的時候,房中的空氣忽然改變。我們唱詩讚美主歸榮耀於主,因主得了勝。那間屋從前充滿了惡靈,現今被神充滿。我們知道已經得勝。那一夜那位姊妹才能睡覺,次日亦能進飲食。一兩個禮拜之後,才恢復健康。神的榮光在她臉上顯露出來。據調查,她未作基督徒之前會被鬼附過一次。

    像這一類的事實很多,只像這一位,足以證實一個可怕的真理,就是邪靈也能降在重生了的人身上。而且以上舉出的一件事,容易看出是魔鬼附著,只須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驅逐,然而還有邪靈摹仿聖靈,似乎勉勵人為善。像那麼狡猾欺騙迷惑人的靈,也能附著神的兒女身上。保羅稱這種迷惑人的邪靈為「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林後十一1314)公開的攻擊固然危險,但是暗地欺騙迷惑,更危險更難防備。保羅在腓立比會趕出一個鬼,那鬼為福音說好話,似乎是幫助保羅,那鬼附在一個使女身上,跟隨保羅同人喊著說這些人是至高神的僕人,對你們傳說救人的道。歷代教會,都遭過這種危險,有裝作光明天使的魔鬼,有似乎幫助教會的邪靈,所以神早就預備一種屬靈的恩賜就是「辨別諸靈」,以便教會能分別是非黑白,能分辨清楚聖靈與邪靈,保羅因此說:「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  (林前十四29)請注意慎思明辨四個字,我們聽人講道看見靈的作用,總要慎思明辨分別是否出於聖靈。

    感謝主!神給我們兩個原則辨別的標準。用這兩個原則根據這兩個准就能分辨清萣。一切從靈世界來的靈是甚麼?是善靈?或是惡靈?是聖靈?或是邪靈?我們要學會認清魔鬼的奸計,將牠的假面具揭開。第一個標準,或說第一個試驗法是,保羅他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1節說:弟兄們論到屬靈的,我不願意你們不明白。(屬靈的下有恩賜二字旁邊卻有點,意思說原文無此字看下文就知道,不是指屬靈的恩賜,乃是指屬靈的人,只有人才可說話,說耶穌是可咒詛或說耶穌是主。)原來希利

尼人,羅馬人,也信有神靈與人交通,他們亦信巫術,扶乩,正如現代有人信牽亡術,過陰降神等類的事。保羅並不一筆抹掉,說沒有鬼,他承認有邪靈「牽引迷惑人。」所以他說:「你們作外邦人的時候,隨事被牽引受迷惑,去服事那啞吧偶像。」照樣,主耶穌也留警告給門徒;有假先知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於是保羅給信徒一個試驗的方法,試驗那自稱屬靈的人是,聖靈,或是邪靈。他說: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

    我們應用這個試驗的時候須要注意兩個條件…第一,這個試驗,只能應用在受「靈感」的人身上。他們已經顯出有甚麼超乎自然的作用,即如說方言,顫動僕倒,見異象等類的事。這些現象可出於聖靈,亦可出於邪靈,所以要用這試驗法分辨清楚。第二個條件,須要那受靈感的親口說出:「耶穌是主」,或是試驗他肯否認「耶穌是可咒詛的。」恰恰用聖經所定的字句,不加不減不改。

    第二個試驗法,是出於使徒約翰。他在約翰壹書四章1節說:親愛的啊!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請注意約翰說: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可見他承認有的靈不是聖靈。現令在教會卻有人一切的靈,他都信,只要看見靈的作用,就輕易相信是出於聖靈。又一方面,如今教會也有人,一切的雲,都不相信,每一看見超然的現象,即輕易斷定說是催眠術,魔術;輕易斷定是出於邪靈。這兩樣走極端的態度,照使徒約翰的話,都錯了。使徒沒有說一切的靈,你們都要信;也沒有說一切的靈你們都不要信。乃是說:「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先知已經出來了。」

    若問怎樣分辨聖靈邪靈呢?使徒約翰答覆清楚。他說:凡靈認耶穌基督是道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凡靈不認耶穌不是出於神,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應用這個試驗以及保羅所說的第一個試驗。還有一個條件,須要特別注意這不是試驗人,不是試驗被聖靈感動,或邪靈附著的人;乃是試驗靈。如同主耶穌平常的慣例,他說話不是對被鬼附著的人,說話乃是對附著人的鬼說話。第一要問那靈:耶穌是誰?要那靈說:耶穌是主!第二問那靈:是否承認耶穌基督是道成了肉身來的?

    現在只述說幾個事實證明邪靈如何受這兩個試驗。先說在英國的一件事,登在一九三五年四月份「預言報」上,是英國一位無名的醫生寫的。他說:一天早晨八點鐘,我被請去診病,病者是一位大學女生,年廿八歲,我素來認識她是一位元美貌女子。她的父親領我到樓上她的臥房,去看她,見她躺在床上,面白如死色。她一見我就說醫生!你來救我麼?我背靠房門注目望著她,響起約翰壹書四章14節的話,我就應用那僻試驗,要知道那靈是否出於神?我對付她的靈說話,要她承認耶穌基督是道成了肉身來的。她喊叫說:醫生!他們不許我說這話。於是附著她的鬼說醫生!你要向我下跪。我回答說:靠基督的血祂在十字架上的得勝,我吩咐你從她裡面出來。那女生即得了釋放,也悔改信主。

    再說一件美麗的事,記在美國「護教報」,一九三五年四月份內。作者系一領奮興會的牧師,述說他一次在一大城教會的經驗。他說:正在一個大奮興的時候,一日下午有人來扣我的房門,是在一家旅館裡。我請他進來,她那一副惡像,想要殺人的眼睛,和那種兇惡的聲音,是我不能忘記的。他說:我被鬼附著你幫我吧!據說他曾自殺廿八次,曾至專門醫生診察,卻不能幫助他。他正在向我述說的時候,他的面目忽然改變。他說:「他不許我說。」從他口中吼叫如同怒虎一班。我自覺軟弱無力,即禱告神,就打開聖經念約翰壹書四章2節,命令附著的靈,承認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來的,他卻不肯。我就奉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他出來。那鬼又吼叫兩聲就出來了。他的面貌即恢復常態,歡喜快樂而去。次日我看見他到會已經完全得了釋放。

    再說一件中國的事,內地會某西教士述說,在河南某處一個聚會中,有靈自命是聖靈,借著一位女教員,唱詩說話,本堂的中國牧師,即用約翰壹書四章的試驗,質問那靈,他屢次推諉躲避,不肯承認。最後迫不得已,但又決然不承認耶穌基督是道成了肉身來的。說了以後,那女子就歎一口氣,邪靈就止息,沒有藉她說話了。那女子後來說明她那時懂得那問題,屢次想答覆說是,然而有一種能力不許她說是,偏要她說不是,又有一位婦女也是「得了能力」,大家等候她說預言,誰知她說出咒

詛的話來,雖然有這很明顯的證據,那些靈不是出於神,不是聖靈,一般的教友,卻不肯承認這邪靈硬說是靈恩,以致那位中國牧師因為不肯附和,被逼而辭職。

    以上由聖靈明白規定之兩個試驗法,能救我們避免許多嚴重的錯誤。即如常有人說:我是信徒,我得了救,邪靈惡魔不能害我。又有人說:我禱告所求來的,必是出於神。還是有人說:所受的靈,既然提倡佈道,還說一些真理,這樣超然的能力必是出於神。還有說:受靈恩的品行好生活聖潔他所受靈恩的人,品行好生活聖潔他所受的靈,必是出於神。還有人說:試驗聖靈、邪靈不限於這兩個方法。像這類的說法見解.全然不合聖經,迷惑了多少的基督徒。直到如今還沒有遇見過一次,這兩個試驗法照聖經的條件應用卻不發生效力的。

    有一個警告,我們需要注意,切不可忽略,就是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魔鬼的道理。(提前四1)。所謂離經叛道,即是由這種人造成的。古時教會史,也有這種靈的運動,其實是鬼的運動。甚至當時著名的領袖德都乃安,也被引誘,受了迷惑。他說:當時教會中有一位姊妹,接受了啟示的恩賜,她在靈裡有非常喜樂,她與天使交談,有時與主耶穌交談。其實他所稱為的靈,不是聖靈。如今教會所處的危險相同。所以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3

的警告,今日的信徒,應當特別注意。在我們當中常有邪靈的顯現。無論何人,若不應用聖靈所規定的試驗法,就容易受迷惑。

 

           我為教會做什麼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213

 

    今天下午要舉行牧師就任典禮。今早的講道,算是我的任詞。

    首先我要感謝神的恩惠和帶領,使我能再次回來城中教會牧會工作。城中教會是各可愛的教會,長執、信徒都很和諧,使教會在一片和氣中。盼望此後更能在每一件事上侍奉榮耀主。

    教會是什麼?依照聖經所告訴我們的教會是「神子民」的團契,是為禮拜神,神從萬民中選召出來的人的團契。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為主服務而有的。教會是「神的殿」,是為眾人獻上代禱,讚美的,也是向眾人傳道的。教會是「神家裡的人」,信徒都是一家人,要彼此交通,彼此相愛。教會是「神的家」,在家中要完成訓練教育的任務。總之教會的任務有「禮拜」、「傳道」、「教育」、「服務」、「交通」。

    要完成這些任務,教會必須是:

 

自立的教會:

     每一個人自出生都會長大,嬰孩成為兒童、少年、青年、成長為人。信仰也一樣,不能永遠是嬰孩的信仰,必須要斷奶,自己站立起來。一百多年前自英國、加拿大傳到臺灣來的福音,在臺灣這塊地撒種,長大。今日正在開花結果,學著要怎樣自立,使信仰當地語系化。教會的經濟,我們的奉獻有一樣,必須向自立目標努力。我們不但要為自己教會努力搴獻,也必須關心全體教會,即中會、總會。我們不能讓我們的總會永遠靠著差會的補助。必須盡我們做眼睛,做手足的本份。我們不能以為我這手強壯就好,不管腳的軟弱無力身體要強健,要各肢體都強健,各盡本份才可以。

  

互助的教會:

    「一體受苦百體同受苦,一體受榮光百體同快樂」。教會的信徒是要彼此服務,互相説明的。特別是遇見困難的弟兄姊妹,我們要去安慰幫助他。這才是神家裡的人,同一個家裡的人。我們不要忘記主耶穌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但我們也要學習如何謙卑地接受別人的好意。互相是把有的分給人,沒有的從別人領受。不是指單方向的,站在高地,給人而已。過去我們從先進的歐美教會得到的很多,今天那些歐美教會正像我們伸手,要我們也去幫助他。我們領受,同時我們要給與。我們應該為能領受又能給與而感恩。

 

合一的教會:

    教會若不能合一,那教會必軟弱滅亡。我們舉目觀看周圍,就可以發現這樣分裂的教會。傳道人待不住,一個一個的換,長執信徒分派結党,教會不但信徒不增加,反而減少。感謝主,我們的教會不是這樣,是個可愛有希望的教會。大家同心合一為主作見證。兩年前在瑞士洛桑參加世界傳道福音會議,最後閉會禮拜時舉行聖餐,四千多位不同人種,不同政治背景,不同風俗習慣,甚至不同宗派的人聚在一起領受主的聖餐,這是多麼感人的場面。大家同聲,用不同言語唱「天下萬邦萬國萬民」的頌榮,同唱「阿們頌」。這是在主裡合一的表現。要合一必須學習寬恕和和睦,也就是「愛」。

    總之,要我們的教會興起,我們爭學習自立、互助合一,最後要借用美國甘乃迪總統在就任典禮時所說一句話:「不要想國家為你做甚麼,只要想你為國家做甚麼。」「不要想教會為你做甚麼,只要想你為教會做甚麼」

      

        新約教會的新氣象   陳秋卿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227

   

    新約教會的建立,乃是主耶穌用自己的身體和血所買贖來的。使徒行傳廿章28節所敘:「聖靈立你們做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使徒行傳第二章中,論聖靈降臨在門徒和眾聖徒中間,於是他們就大有能力,使他們成為一個重生的屬靈團體(徒二4142)。基督是教會的元首(弗五23),教會乃為基督的身體,每個弟兄姊妹互為肢體,並各自互相聯絡親密而得體。肢體要服從預腦,教會當順服基督。某一部份神經失靈,則某肢體麻痹,教會與基督疏遠,教會必不活潑。

    各個肢體各有各的功用,不能有所偏重,卻要各盡所能,互相效力,互相匡扶,並且均得平等,同枯同榮,各體須有基督生命,互為同一生命根源,教會有基督愛心,教會必能興旺,如春雨灌溉樹木田園,時刻就會青蔥茂盛,終必結果蘗匯。新約教會開始,每一位使徒都專心致意於聖工傳播,故會務繁,有救濟事功,乃設立執事,執事亦負傳福音責任,如司提反、腓力,乃執事而佐理牧師栽培新會友的靈性,保守純正信仰,遵守嚴正教規,維持教會秩序,擴展教會事功,普通救人靈魂。

    會友對於教會任職者,知其為主僕,且為大眾奉主的名及尊主旨意所推選,亦即代表全體的意思而設立,所以應當時常代,使他們充滿聖靈,成為教會棟樑,接受他們勸勉,樂意常為教會的各項聖工需要而量力捐獻,但絕不可出於勉強。至於領導教會的最大原則,不是在乎人為的能力,乃是出乎神的全能和作為,故一切治會均遵守聖經教訓以及歷年教規,會友和執事奉聖職的一切人員,都當服從主的引導和感動,彼此相愛,滕為聖潔。

    其次我們要從教會的事工上,具體討論推行聖工的重要性。比如主日學工作,主日崇拜等,都是教會重要事功。請看路加福音二章4051節所記:約瑟馬利亞每年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耶穌屆十二歲,父母按規矩帶領弛去參加聖會。耶穌在耶路撒冷時,有聖殿極美的環境可玩賞,祭器在山上可供瞻仰,都非拿撒勒山邑可比。守節人士到此甚夥,來自各地方,衣冠方物又人各有殊,視聽之聞,十分樂趣。殿內有律法師文士等,以道理教導人,並任人請訓。耶穌三天聽道聞道,不覺困倦,在家中曾受父母良好宗教教育,今在殿中聽老師講解更詳細,不禁心往神馳,或自買食物,或有人請其供殮,故愛道心切,廢食忘寢,連父母回時亦竟未及趕隨,父母亦有疏忽以為與親屬偕行,及行一日後。始發現未歸,奔回聖殿,看其正坐在教師中,心才安然,可見其找子心切,今大多數作父母看到子女不來禮拜,心極痛切。但是有人卻不注重。

    須知吾人無論長幼,當以父事為念,教會是教育人生真理的聖地,必須遵從父母教示,同心成為基督化家庭,子女順從父母,幫助父母,父母關注子女,愛顧子女。教會當注重宗教教育工作,舉凡主日學,由兒童少年青年以至於成年老年的肢體,按時分糧,使其靈性長進,靈命豐盛。這樣活潑有生氣的教會,才是主耶穌所要求的新約教會,因為它是用血買贖得來,是有生命的教會,每個肢體在教會中都應表現十分活潑,熱心事奉,任勞任怨,忍耐相愛,使我們的教會常常充滿主的喜樂,大家一體來承受主的大大祝福。

    再其次就是對外引人歸主。約翰福音十章2242節,指示我們要引人歸主。人視家庭重於生命,神卻以靈魂重于萬有。約翰福音第三章16節所表現的救世真理,亦就是如此。人必須信主才能得永生。通道由於聽到,聽到由於傳道,道理必須有人宣傳,教會的建立就是要呼有屬主的人,大家同心合力來傳主的福音。

    摩西傳神的誡命和律法,祭司利未人皆系向以色列民宣傳神律法的僕人。約翰先傳耶穌並未行奇事神蹟。安得烈招彼得,腓力招拿但業,只以自己詔識者證明之而已,撒該信主悔改,也招許多夥伴信主,撒瑪利亞婦人得救主信後,馬上進城為主見證(約一2937;四3940)。近世中外佈道家亦多不能行奇事,其招人悔改信主,出死入生,則是奇事。所有西方傳教士來台傳教,都非能行奇事,其所行者乃引人不倦的精神和忍耐忠心並能代禱等,終必發生極大果效者,聖靈在我們中間做工的明證。我們的教會若要遵照主的旨意,成為一個屬靈的新約教會,必須人人都是能引人歸主,為人見證才是。

    最後有一件重要的事,教會中的任何人都要深切認識,就是不可停止聚會。聚會乃到聖殿崇拜神,停止聚會乃與神停止關係,甚至斷絕關係,這是何等可怕的現象!故嚴諭教會聚會不可停止(來十25)。路加福音六章610節所述:手枯乾本不好看,但他不因此而不去聖殿崇拜神,結果得主治癒。有一個患病的人憑信心往禮拜,不想竟有一位醫生憐恤之而醫治了他,我們勿以為缺乏美衣可穿,不敢到教會去禮拜,須知神不看外表,卻必庇佑所有虔誠信靠的人。

    我們赴教會聚會可使離開罪惡喧嘩,而大得心靈安靜。心靈苦痛的人,可得主的勸勉安慰,對於=孤獨受困的人,主賜憐憫與幫助。不可停止聚會,習慣久了自然歡喜聚會,與主親近交通,願大家提防魔鬼誘惑,時常互相勉勵,使我們教會成為禱告神,祈求神的殿,一生一世屬靈的家!這樣我們的教會必定有一翻新的氣象出現!、

 

         教會之本質    鄭泉聲

               經文:哥林多書十二章1231

 

    基督徒對於教會所訂下的定義,是否能符合聖經所記載的教會?或者竟然如同基督徒所訂下的定義?社會有許多會各種不同利益的社會團體,究竟教會是屬於何種團體?

    教會既非宗教,也非建築物,更不是以營利為目的:而不是一個「信仰的團體」,意義為參加聚會者一致承認耶穌復活的事實,且確信耶穌是神的獨生子,為要替我們贖罪,而被釘死在人人唾棄的十字架上。我們若要瞭解教會,就要親自深入信仰的內容,否則即無法得知教會之意義。美國有一小農村,當地的村民由外人看其行動怪異,其所穿亦是清一色的黑衣,過路的遊客為要瞭解他們,深入他們之間,而發現暸他們的特點,就是在共同追求一純潔的信仰。此一發現與瞭解,均由於深入其中所得之判斷,而非一般外人所能得知。至於一般人如何從外面看教會,批判教倉均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對於教會的判斷,與深切的檢討,是否真正的深入教會信仰的內容。

    聖經又說,教會非但是信仰的團體,而且耶穌的死,與復活,及聖靈的降臨,這都為了要證實信徒乃是以神的血所贖買,且以耶穌之死而建立教會。此證明教會是聖潔的,是神所親愛的,以致於不惜犧牲祂的獨生子而將祂賜給我們。今天神以血設立教會,我們因而得以依靠它的兒子得救,我們就要遵循神的旨意,行祂所喜悅的,並奉獻自己的一切去服侍神。彼得前書二章910節記載,我們乃是神所揀選的,是神的百姓,就應努力去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

    保羅曾說明教會與基督之關係,謂教會是基督之身體,基督乃為教會之頭。這是肢體的關係,是身體的關係,因此教會存在於世間,且要負地上之責任。教會既是身體,而所有一致承認神為主,且承受神之血而被贖買的人,均為教會之一部份,也就是身體之一部份,個人既為基督的身體,就應完成其所承受的機能和使命。

    人體除內臟之外,也有寄生蟲,人必須與之鬥爭而維持生命。我們既為基督之身體,也就要面對教會內之各種缺點加以糾正改善。教會應該謹慎且要勇敢與罪惡鬥爭。人體之部分若離開身體就會死亡,教會內每一份子需要有基督之生命存在,否則,教會將無法生存。

    若我們承認耶穌基督為我們共同之主,且確信它是頭,我們是肢體,就要奉獻各人之才能,來促進教會之成長。

 

                  信徒的本份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231

 

   在我們剛才所看的經節,裡面說到:「神創造我們一個身子,但卻有很多的肢體。然而每個肢體的功用卻不相同。」例如:胃擔任消化作用,肺則是呼吸的器官。其他還有眼、耳、鼻、嘴等,也各有它們的功用。有時我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神要在人們的眼睛上升那烏黑醜陋的眉毛;有人甚至把它剃掉。但大家是否注意到,流汗時如果沒有眉毛作屏障,則汗將流入眼睛,為害眼睛,所以神創造任何東西都有他的功用。

    我們每個人的職業雖有高低,能力也有其大小。但神要我們每個人盡本份。教會是耶穌宣召的,不是自成團體,是神用耶穌的血買來的。所以每個弟兄姊妹必須彼此連合,復興教會。然而我們作一個基督徒所要盡的本份是什麼呢?有下列四點:

 

要有好行為:

    主說:「你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太五1314),鹽的作用非常的大,不但可以防腐,甚至可以醫病等等。鹽若失了味怎能在鹹呢?怎能再發揮其作用呢?所以基督徒必須有好的行為,將垂死的社會救活。基督徒的行為就好比燈光,行為越好,燈光就越亮。為了使燈光照亮每個人,我們就必須有更好的行為。

   

要為主做見證:

    主曾說:「凡在地上認我的,我在父的面前也必認他;在地上不認我的,我在父的面前也必不認他。」在這人口將近二百萬的大都市里,我們常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因為要遇到熟人不容易,所以做壞是沒有人知道我是基督徒。這樣不但違背了神要我們做見證,而且還容易使人跌倒。

要常參加聚會:

    我們常找不參加聚會的理由,功課太忙、工作太累,但我們心理常覺虛空,靈裡常覺貧乏,需要主的話來滋潤。

 

要奉獻服事神:

    「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基督徒的人生是奉獻的人生,並且我們的奉獻應該是心甘樂意的。

    最後給大家一處經節:耶利米書四十八章10節:「懶惰為耶和華行事的必受咒詛。」阿們!

 

          互作肢體    陳慧如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231

 

    元月是傳道人最忙的時候嚴自去年十二月起就忙著準備慶祝聖誕,耶誕節後準備歲末總決算、年會教勢和財務報告,多數教會都在去年元月間舉行和會(即年會或會員大會)。今天在這年會全體會員聚在一起的時候,讓我們來思想肢體相接應,肢體合而唯一,和互作肢體的經訓。

 

有關生命的問題

身子雖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脂體雖多,卻仍屬一個身子。各肢體都連於身子,也屬於身子,身子的頭是耶穌基督。正像枝子與葡萄樹,我們是枝子,這是有關生命的問題。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是生命的源頭,祂是元始,是首生的,祂在凡事上均居首位,祂是神得真像,是永生神活潑的啟示,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神以「道」創造世界,以「智慧」立定天地,萬物是藉著祂並為祂而創造的。萬有靠祂而立,因此祂是創造的目標與終局,萬有屬於祂,受造的一切最後也要歸屬于元首——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因此,我們若離了祂,離開生命的源頭,自然就枯死、無用、死亡。

 

你是一個肢體,請認識你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你當認識你這一肢體存在的重要性,你這一個肢體將影響全身的肢體。我需要你,你需要我,手不能對腳說我不需要你,耳不能對眼說我不需要你,全身是眼從那裡聽聲,全身是耳從那裡聞味呢?故你當認識這一肢體的重要性,你我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教會內外你我都是重要的存在。主日禮拜不能沒有你我的存在,家庭禮拜你我也是不可缺少的,禱告會更需要你需要我。其他如姊妹團契、青年團契、少年團契、主日學亦然,你我都是最重要的存在,若缺少了你我,就不能發揮全身的功能了。故此,你我都是中心人物,重要的存在,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肢體。

    在我們結婚不久,外子蘇慶輝就為我們的兒子取好了一個名字:「中人」,意即中心人物,站在中央的人,站在中心位置領導人的人,更要引導人來到神面前。只是可惜我們在肉體上沒有生「中人」,或許神的美意是要我們在靈性上去出生許許多多的「中人」。教會裡的每位弟兄姊妹正是我們基督裡所生的中人,中心人物,重要人物。每個肢體都是重要的,都是在主裡不可或缺的肢體。

 

肢體應相互合而為一

    肢體必須互相敬重、互相體貼、互相關心,彼此交通,共同建造基督的身體。教會必須合一,是因為你我信奉同樣一位天父神,你我同樣跟隨一位牧者耶穌基督,祂也是我們的救主。你我同樣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你我同樣蒙受一個使命,就是傳福音作見證的使命,因此互作肢體,須互相接應,合而為一,正如父與子合而為一似的。我們屬主的,「在基督裡」也當合而為一。

    教會事工的本質,原是要顯明神與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大家和睦相處,成為屬基督的兄弟姊妹,成為神家裡的人,因此一個鬧糾紛,不和睦的信徒團體,不配稱真正的教會,因為神藉著基督使我們能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五18

    總會規定本年度的主題為「使人和睦」,我們在各人家庭要先與丈夫或妻子和睦,兄弟要和睦,姊妹要和睦,婆媳要和睦。和睦要從自己做起,要不然怎能夠使別人和睦呢?我們要讓主耶穌進入我們每個人的心,因祂是和平之君,祂是我們的平安(或和平),有了主耶穌我們才能和睦相處,才能使人和睦。願我們一同像主禱告「主啊,求禰進入我們心理,我們需要禰,我們需要和禰連在一起才有生命,求禰指示我們明白各肢體互相存在的重要性,互相連結,互相體貼,互相幫助,互相交通,

合而為一,在愛中建立自己,奉主的名求,阿們。」

 

         身子與肢體    郭克昌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7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7節:「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5節:「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每一位會友是肢體,教會是身子。肢體、身子都不可與基督分離,否則身首異分。那麼肢體與身子的關係又如何?今天我們要注意肢體與身子的關係。

 

肢體不能離開身子

    肢體離開身子就不能成為其肢體,因為已失去其功用。信徒之于教會亦是如此。教會有于無行的教會和有型的教會。無形的教會就是指歷代所有信徒合起來說的;有形的教會就是指教會的有形組織而言。有形的教會,不論宗派如何,只要信仰純正,合乎聖經原則,承認耶穌為唯一的救主,全部聖經是神的話,在原文上並無錯誤,那教會就是基督教會的一個肢體,是不能離群而獨立的。

 

肢體不能各自為政

    對於有形的教會,信徒必須有教會的歸屬感。除非那教會信仰不純正,離棄真道,否則我們要愛那教會,忠於那教會,各肢體互相聯絡。我們身子的肢體為神奇妙的創造,各有各的地位,功用,並且配搭得很好。同樣的,信仰對於教會也必須是這樣的。

 

各肢體各有其功用

    我們身子的各肢體為身子服務,但皆聽命於頭。教會亦是如此。雖然教會裡有牧師,長老執事,平信徒,但是較有的工作大家都有責任。身體如有一肢體「罷工」不願工作,終必導致身子的不健康甚至死亡。信徒對教會來講也是如此,各人有各人的用處,必須各盡其職,教會才能興旺。

 

肢體彼此相顧

    「一個肢體受苦,全身也受苦。」腳痛必用手撫摸。在教會中亦是一樣,大家必須守望相助。別人有痛苦,要表同情。一個走錯路,羞辱主名,我們都要感受苦痛。有犯罪的,要勸勉他;有困難的,要幫助他。個人有難題,要讓大家知道,不要藏起來,讓大家關心、幫助、代禱。同樣,一個信徒得榮耀,大家也得榮耀。

    以上四點,不論在本堂或其他所有主的聖教會信徒都必須做到:(一)不離群而獨立。(二)不各自為政。(三)各盡各責。(四)彼此照顧。最後更要以愛心相待。哥林多前書十三章7節:「凡事包容……」同時所有信仰純正的教會要彼此交通。

 

             現代的先知    平明

              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8

 

    「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林前十二28)照神所定的次序,雖然先知是列在第二,但是在目前教會裡面,這個地位是不可忽視的。作為一個守望的人,負責宣講神的話,先知在這樣邪惡的世代是極其需要的。

  可是,現代那些願意負這責任的人,必須記著他從開始蒙神呼召去擔負的工作是困苦,吃力不討好的。神呼召以賽亞時就對他說,百姓不會聽從他。不但舊約有這樣的記載,新約也有同一意思的經文。「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豫言,說,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太十三1415

    現代的人不會饑渴慕義地去聽那些忠言逆耳的信息。保羅曾警告提摩太,時候要到,人心厭煩純正的道理,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現在人們所要聽的是一些論文或書評等演說。作為現在的先知,對別人的稱讚和譭謗,必須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並棄掉屬世的野心和聲望。在富足的人群,和自鳴得意的傳道人之前,他將成馬討厭的一根刺。

    先知,也許有個興旺的時候,群眾前來看看聽聽,但這不過像以西結書第卅章所說的(參結卅三3033)。他們也許對他說些好話,稱讚他所講的,卻不照他所說的去行。可是神對以西結說:「看哪,所說的快要應驗,應驗了,他們就知道在他們中間有了先知。」作為現代的先知不是志在揚名,求甚麼成功,乃是要高呼反對罪惡,傳揚福音,好叫他的工作完成之後,給他們知道中間有了先知。

    一個冬雪嚴寒之後,車站裡的管理員像寥若晨星的乘客收取車票,他顯得十分安閒,沒有因人群擠迫而有的匆忙急躁。一位乘客對他說:「管理員,今天晚上你沒有那麼出名了。」他回答說:「不,我覺得興趣的是站長知道我,別人對我怎樣,是不要緊的。」神的先知只有中心傳揚神所給他的信息,向人宣告,凡相信基督的就可以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聽的人可能不高興,但他只有求那召他當兵的人喜悅。好像邪位車站的管理員,不理別人怎樣待他,只求站長的喜悅。

    現在許多傳道人周旋於社交團體之間,好討那些不敬虔的人,就是離開自己的崗位。倘若一個守望的人,離開守望台,和那些荒宴醉酒的人,嬉耍為樂,災禍快要來臨,他和其餘的人也一同失敗了。看守群羊的牧人必須敏銳的眼睛注視著那奪著羊皮進來的狼。現代的先知必須是一個不與世俗為友、眾醉獨清,用一夫當關的精神,挺身而出,為神的道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