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哥林多前書第五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教會應當維持聖潔的性質】

    一、教會不可容忍淫亂的事(1~8)

          1.要把行淫的人趕出去(1~3)

          2.目的是為使他的靈魂可以得救(4~5)

          3.教會是新團,應當持守無酵的性質(6~8)

    二、教會如何維持聖潔的性質(9~13)

          1.不可與六種的人相交(9~11)

          2.教會有權施行審判(12~13)

 

貳、靈訓要義

 

【教會對於罪惡的職責】

    一、應查證犯罪的事實(1)

    二、不可自高自大,反要哀痛(2)

    三、在靈裏判斷犯罪的人(3)

    四、必要時教會全體運用屬靈的權能(4)

    五、把犯罪的人交給撒但(5)

    六、認識罪能玷污全教會(6)

    七、應當除淨罪惡(7)

    八、應當守節――守住誠實真正的性質(8)

    九、不可與犯罪的信徒相交(911)

    十、世人的罪交給神去審判(1012~13)

    十一、信徒犯嚴重的罪,經審判後將他革除(12~13)

 

【信徒若是故意犯罪的可能後果】

      一、被交給撒但,以敗壞他的肉體(5)

      二、弟兄姊妹不與他相交(911)

      三、被教會開革――趕出去(13)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哥林多前書註解》

 

叁、其他綱目

 

【保持教會聖潔之一:除掉淫亂的事】

經文:林前5:1-13

   一、教會中有淫亂的事 1,(林前6:18-19

         1.夫妻之外的男女性關係:淫亂

         2.夫妻之外的親屬性關係:亂倫

         3.夫妻之外的同性性關係:同性性

         4.夫妻之外的與獸性關係:逆倫

         5.夫妻之外的偽造性關係:手淫

   二、如何處理淫亂的事 2-13

         1.應當為淫亂的事哀痛 2

         2.應當給淫亂的罪責罰 3-5

         3.應當使淫亂的酵除凈 6-8

         4.應當把淫亂的人趕出 9-13

── 毛南春陽

 

【自誇不好 (林前五6)】

林前五6「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

一、自誇的表現

   1、犯罪也沒有事

   2、錯了也不悔改

二、教會的紀律

   1、不與犯罪不悔改的人來往

   2、對犯罪的人執行教會紀律

三、恰當的比喻

   1、麵酵——有影響力

   2、麵酵——有傳染力

   3、麵酵——有破壞力

  ──王永悅

 

【論罪惡  哥林多前書5章】

   一丶教會有犯淫亂之罪5:1

   二丶教會有犯自大之罪5:2

   三丶教會應該刑罰罪人5:3-5

   四丶教會應當除去罪惡5:6-7

   五丶教會本質不容罪惡5:8

   六丶教會不與罪人相交5:9-10

   七丶教會保守生命聖潔5:11

   八丶教會潔淨除去惡人5:12-13

── 作者不詳

 

【第五章章題──教會的潔淨】
責備哥林多教會容納罪惡(5:1-13
  1.責與罰(5:1-5
  A.責備信徒(5:1-2
  
B.責備教會中的領袖(5:2
  
C.保羅的「判斷」(5:3
  
D.保羅的特權(5:4-5
  
2.理由(5:6-8
 
A.包容罪惡會影響全教會(5:6
  
B.麵酵的比喻(5:7
  
C.解明逾越節的意義(5:8
  
3.解釋(5:9-13
 
A.先前寫的信(5:9
  
B.不可與淫亂的人相交(5:10-11
  
C.教外與教內的人(5:12
  
D.應當把惡人趕出去(5:13

――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哥林多前書第五章】

一、亂倫(五113

    1.事實(五12

    2.刑罰犯罪的人(五35

    3.勸勉他們排除一切邪惡(五68

    4.澄清誤會(五913

——《丁道爾聖經注釋》

 

【哥林多前書第五章】

罪與容忍(五18

教會與世界(五913

――《每日研經叢書》

 

【哥林多前書第五章】

一、保羅心中的一件事──亂倫(1

二、教會的態度(2

三、教會的責任(35a

四、教會必須施行管教的原因(5b13

──《摩根解經叢書》

 

【小心“一點面酵”(五113)】

一、他們洋洋自得的態度是不可原諒的,原因有兩點:

    1.這罪惡本身應叫他們“充滿哀傷和羞愧”(2,按Philips譯本),但他們似乎並不知道這罪是何等的嚴重,也不知道它將為基督的名和基督徒的自由觀帶來多少的恥辱。

  2.他們接納這樣一種罪,會很容易影響整個教會,正如“一點面酵能使全團發起來”(6)。

二、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問題,就是趕走那犯罪的人。或許這樣可將他帶到一個悔改的地步(可能透過一些肉體的痛苦,因第5節似乎是這個意思)。無論如何,可以讓全世界知道基督徒絕不容忍這種行為。――《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