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愛是最妙的道】

    一、愛的重要(1~3)

    二、愛的定義(4~7)

    三、愛的超越:

          1.愛是永不止息,其他恩賜都必歸於無有(8~12)

          2.常存的有信望愛,其中最大的是愛(13)

 

貳、靈訓要義

 

【恩賜與愛的比較】

    一、有恩賜卻沒有愛,就算不得甚麼(1~3)

    二、恩賜是暫時的,愛是永不止息(8)

    三、恩賜是有限的,愛是完全的(9~10)

    四、恩賜必歸於無有,愛要常存(10~13)

 

【愛的本質】

    一、愛的雙面性:

          1.被動與主動──恆久忍耐與恩慈(4)

          2.對人與對己──不嫉妒與不自誇、不張狂(4)

          3.不義與真理──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6)

    二、愛的四不(5)

          1.不作害羞的事

          2.不求自己的益處

          3.不輕易發怒

          4.不計算人的惡

    三、愛的四凡(7):

          1.凡事包容

          2.凡事相信

          3.凡事盼望

          4.凡事忍耐

 

【愛的內容】

    一、對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45)

    二、對己──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輕易發怒(45)

    三、性質──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6)

    四、範圍──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7)

    五、時間──愛是永不止息(8)

 

【聖靈的九種果子(加五22~23)與愛的表現相對照】

    一、仁愛──不嫉妒,不求自己的益處(45)

    二、喜樂──只喜歡真理,凡事盼望(67)

    三、和平──不計算人的惡,凡事包容(57)

    四、忍耐──恆久忍耐,凡事忍耐(47)

    五、恩慈──有恩慈(4)

    六、良善──不作害羞的事,不喜歡不義(56)

    七、信實──凡事相信,永不止息(78)

    八、溫柔──不輕易發怒(5)

    九、節制──不自誇,不張狂(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哥林多前書註解》

 

叁、其他綱目

 

【恩賜之三——愛】

經文:林前1-13

   一、愛的超越性 1-3

         1、超越天使話語 1

         2、超越先知講道 2

         3、超越賙濟捨己 3

   二、愛的具體性 4-7

         1、愛是:一“是”——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2、愛是:九“不”——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

         3、愛是:一“只”——只喜歡真理。

         4、愛是:四“凡”——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三、愛的恒久性 8-13

         1、恩賜無有,愛卻永有 8

         2、知道有限,愛卻無限 9-10

         3、有信望愛,愛卻最大 11-13

               (1)天真如孩子的信 11

               (2)耐心等主來的望 12

               (3)常存中最大的愛 13

── 毛南春陽

 

【奉獻者的生活標準】

經文:林前13

引言:
  英國著名傳道人摩根(George Campbell Morgan 1863-1945),曾以耶穌代替本段中的字來讀這章聖經。試讀一遍。
  一個人奉獻以後,有時會失敗,冷淡,灰心,倒退,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個奉獻的人。其原因有很多,但最要緊的是生活的標準問題。許多人以某傳道人或牧師為他的生活標準,一旦那人失敗,他也就失敗了。或者他以某一恩賜為生活上所追求的目標,得到了,就更驕傲;得不到,就更自卑。那麼我們當如何?

   一.我們的生活當以耶穌為中心
      1.以耶穌為言語的中心。在一切的言語中,若沒有主耶穌,一切都沒有價值。
      2.在能力,知識,和信心上以耶穌為中心。若沒有耶穌,這一切都與我無益。
      3.在一切的奉獻上,以耶穌為中心。若沒有耶穌,這一切都無益。

   二.以耶穌為生活的中心的方法
  效法耶穌的生活,就能在一切的生活上以耶穌為中心:
      1.耶穌是恒久忍耐的。即長久受苦。
      2.耶穌是有恩慈。溫柔。
      3.耶穌是不嫉妒。
      4.耶穌是不自誇。祂謙卑順服,單求天父的榮耀。
      5.耶穌是不張狂。不自吹自擂。
      6.耶穌不作害羞的事。害羞的事即不可見人的事,良心有責備的事。
      7.耶穌不求自己的益處,不以自己為生活的中心。
      8.耶穌不輕易發怒。
      9.不計算人的惡。不思想人的惡。
      10.不喜歡不義,罪惡,不公正的事。
      11.只喜歡真理。
      12.凡事包容。有忍受,恩慈之意。不是包容罪惡,乃是包容人的軟弱,和彼此之間的虧欠。
      13.凡事相信,信任,有信心,信靠神。
      14.凡事盼望。仰望神的引導,幫助,扶持。
      15.凡事忍耐。堅忍恒心之意。

   三.以耶穌為生活的中心的效果(益處)
      1.是永不止息的。比較其他的會止息:
         (1)講道。
         (2)說方言。
         (3)知識。
      2.是完全無限的。比較一切有限的:
         (1)幼稚的如小孩。
         (2)模糊不清的。
      3.是長存的,且是最大的。

結論:
  以耶穌為我們的標準是最好的。

── 黃彼得

 

【最妙的道】

經文:林前13

引言:
  愛是更大的恩賜,是最妙的道。

   一.愛的寶貴(13:1-3)
      1.愛比言語寶貴(13:1)。言語可偽裝,但愛是不能的,如言中無愛,那就失了音調。
      2.愛比知識寶貴(13:2)。知識多叫人自高自大(8:1),惟有愛才能造就人。
      3.愛比信心寶貴(13:2)。有信心而沒有愛心,叫人得不到溫暖。
      4.愛心比善行更寶貴。只有善行而無愛心,那不過是求功名,不是最好的事。

   二.愛的本質(13:4-8)
      1.恒久忍耐。愛是沒有時間表的,父母愛兒女是恒久忍耐的,等候其長大。
      2.又有恩慈。是恩惠慈愛的,不是嚴酷的;是可親的,不是不可近的。
      3.不嫉妒的。巴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4.不自誇。自誇的人單講自己的好處,而不講別人的好處。
      5.不張狂。不會過分誇張或不合理的誇口。
      6.不作害羞的事。不作不能見人的事,不作羞辱主名的事。主耶穌從來不作害羞的事。
      7.不求自己的益處。不求自己的好處,主從來不求自己的益處。
      8.不輕易發怒。就是忍耐怒氣。我們的神就是如此。
      9.不計算人的惡。只算人的善,看別人的好處,計算別人對自己的恩典。
      10.不喜歡不義。不正直的事都不喜愛。
      11.只喜歡真理。就是喜歡正直的事,真實的事;而不愛虛謊的事。
      12.凡事包容。
      13.凡事相信。
      14.凡事盼望。
      15.凡事忍耐。
      16.愛是永不止息。不會停止的。
  以上所有的特質,都是生命的流露。

   三.愛的智慧(13:8-13)
      1.認識恩賜的有限。講道,方言,知識,所講的均有限。
      2.認識完全者的來到(13:10)
      3.認識自己的幼稚(13:11)
      4.認識自己所知的只是一面。許多的事不過是猜謎,模糊不清。
      5.認識主是全知的。
      6.認識愛的永存。

結論:
  讓我們都追求愛,追求這最妙的道。

── 黃彼得

 

【最妙之道】

經文:林前13

   一.愛是一切的最佳動機(1-3)
      1.愛是言語的動機(1)。所有的言語若沒有愛在其中,那就沒有意義,且成為吵雜令人討厭的東西,或多餘的。
      2.愛是知識的動機(2)。有知識沒有愛心,會叫人自高,而絆倒別人,輕看別人。
      3.愛是信心的動機(2)。雖有信心行異能,但若無愛,這異能不過是炫耀自己信心大而已,對人仍是無益的。
      4.愛是行善的動機(3)。若不是為愛,一切的善行不過是求自己的名譽而已。

   二.愛心的本質(4-7)
  愛是看不見的,摸不到的,也不能稱的東西,又不能用試管試驗的,也不能用刀剖開的。
      1.對人方面。
         (1) 恒久忍耐不急躁。
         (2) 又有恩慈有憐憫。
         (3) 不嫉妒與人同樂。
      2.對己方面。
         (1) 不自誇一直講自己的好處會令人嫉妒,也不實際,會忘己。
         (2) 不張狂不過分說自己的長處。
         (3) 不作害羞的事不能見人的事不作。
         (4) 不求自己的益處益己必損人。
         (5) 不輕易發怒只發義怒,不發私欲之怒。
         (6) 不計算人的惡寬恕人。
         (7) 不喜歡不義不合神心意的事。
      3.對神方面。
         (1) 只喜歡真理。愛主耶穌。
         (2) 凡事包容。有忍受,維持,容納,掩蓋等意。為了愛神,凡祂所臨到我們身上的都能忍受,即不埋怨神。
         (3) 凡事相信。神所說的絕不疑惑。
         (4) 凡事盼望。雖然遲延,似乎不可能,還是不失盼望。
         (5) 凡事忍耐。這忍耐與第4節的忍耐有些不同。這是容忍,無論大小事都可忍受,這是愛的本質。

   三.愛的永恆性(8-13)
      1.比講道更久更廣。講道不久就忘了,也不會達到多遠,但愛心是達到久遠的。
      2.比方言更好。方言雖是恩賜,但不過如小孩子的話(11)。大人說正常話,共通話,只有小孩子說媽媽所懂的話,且不久就丟棄了,長大了就不用了。只有愛心,無論年紀多大,還是會用的。
      3.比知識更好,更完備。許多知識是模糊不清的,不正確的。愛心是清楚正確,不能假冒,假冒不能持久。
      4.是常存的,永存。無信無望還可以,只有愛就能挽回這一切了。

結論:
  這實在是最妙的道。讓我們追求這些美德!

── 黃彼得

 

【喜歡真理(林前十三6)】

  我們這個時代的基督徒真是要感恩,為什麼?因為有聖經可以看。聖經是神的話語,是神給我們的寶貴的真理,每每讀來,激勵我們的生命。

林前十三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一、認識基督你就認識真理

   1、先要好好研讀四福音

    2、在要默想耶穌的一生

 二、得著基督你就得著真理

    1、因信必得

  2、因恩獲得

    3、因愛有得

 三、愛慕基督你就喜歡真理

    1、被基督吸引我快跑跟隨

  2、被主愛激勵我喜樂跟隨

 四、擁有基督你就傳揚真理

    1、得到了就要分享

    2、擁有了就要傳遞

 五、高舉基督你就見證真理

    1、十字架是我的目標

  2、主基督是我的榮耀

 反思:我認識基督有多少?

     我傳揚基督有多少?

──王永悅

  

【凡事包容(林前十三7)】

   包容的功課是不容易學習的,可我們太需要學習,因為我們是群居的,每一天都接觸很多的人,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愛和包容,你若把你的弟兄真的看為親弟兄你也就很容易學會了。

林前十三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一、要有容人之量(太六14-15

   1、什麼事都能看得開

    2、什麼事都有平常心

    3、什麼事都學會饒恕

          (1)耶穌會怎麼作?

        (2) 我學耶穌了嗎?

          (3)我包容有多少?

二、需要寬容之心

     1、寬容的心因認識耶穌而得

    2、寬容的心因認罪悔改而得

     3、寬容的心因甘心捨己而得

三、要思耶穌所作

    1、耶穌饒恕釘他的人

    2、耶穌赦免所有的人

    3、耶穌全愛世上的人

 反思:我的包容有多少?

     我的愛心有多大?

     我的行動在哪裡?

──王永悅

  

【凡事相信(林前十三7)】

 愛是凡事相信,即是對別人的行動和事情儘量作出最善意的解釋。用愛作尺來衡量就很容易。你有沒有發現今天的人有太多的懷疑,太多的不信,太多的爾虞我詐,活在無耐的勞累中。

林前十三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一、信什麼?

  1、因信基督——凡事我都信神負責

  2、因信基督——凡事我都信神保守

  3、因信基督——凡事我都信神開路

 二、怎樣信?

    1、神說了我信了——信的單純

    2、聖經我讀我信——信的實在

         (1)沒有懷疑

         (2)沒有猶豫

         (3) 沒有疑問

 三、信之果

    1、得主恩——多好的禮物

    2、得激勵——多好的鼓勵

    3、生盼望——多美的前景

    4、有力量——多大的收穫

 反思:我相信臨到我的事都有神美意

     我相信所走的道路都有神引導

     我相信遇到的人事物有功課學

──王永悅

 

【凡事盼望(林前十三7)】

 愛是凡事盼望,即熱切地期望一切事最終會有最好結果。

林前十三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一、盼望是最美好的期待

   1、期待有好結果

   2、期待有真收穫

     3、期待有大改變

 二、盼望是一更深的認識

    1、我知道這個世界神掌權

    2、我知道每個人心神掌權

         (1) 看人要用發展的眼光

          (2)看事要用智慧的眼光

三、盼望是內心智慧之變

   1、你是神的兒子你的想法不一樣

   2、你是神的兒子你與世人不一樣

    3、你是神的兒子你的智慧屬天樣

 反思:我凡事都盼望嗎?

──王永悅

 

【凡事忍耐(林前十三7)】

  基督徒能否有廣闊的心胸哪是取決於內心是否被基督的愛充滿。我們在經歷任何事的時候都冷靜地用真理思考,千萬別急,急就容易作錯,說錯。實在說來忍耐不容易,但我們若多思想基督的愛也就容易了。求主幫助你我吧。

林前十三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一、這個功課需要學

    1、有愛就有忍耐

    2、老練生出忍耐

 二、這個功課不好學

    1、靠自己不行

    2、靠天然不行

    3、靠聖靈才行

三、這個功課如何學?

    1、有被改變的生命

    2、讓基督作王掌權

    3、被主耶穌愛充滿

          (1)為忍不了的人事物禱告

            (2)找有愛心的人一同禱告

            (3)和你家裡的人一同禱告

 打油詩:忍忍忍 饒饒饒效法主 心不焦

       愛充滿 樂淘淘 會忍耐 福必到

         主幫助 我歡笑

  

【全都知道(林前十三12)】

林前十三12「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注:“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一、今生的知道很有限

     1、你知道你的頭髮多少根?

     2、你知道你的血管有幾條?

    3、你知道你的生命活幾年?

 二、今生的知識很有限

    1、世界的書你讀不完

    2、世界的理學學不完

  三、今生的智慧很有限

     1、你不會的太多

    2、你不懂的太多

 四、今生的年歲很有限

    1、你知道你能活多久嗎?

    2、你敢說你能活二百歲?

    3、你需要珍惜活的時間

            (1)作點有意義的事

            (2)作點主喜悅的事

──王永悅

  

【最大是愛(林前十三13)】

  什麼能有愛大哪?除了愛真就沒有了。人類沒有愛也無法生存,一個活出愛的人是最幸福最喜樂的人,當我們得到了主耶穌的愛,我們也需要活出耶穌的愛,讓愛如活水般不住的流淌。

林前十三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一、愛聯絡全德

    1、愛如紐帶聯結

    2、愛如江河濤濤

    3、愛如春風暖暖

二、愛永恆超越

    1、愛之大

    2、愛之久

    3、愛之深

    4、愛之恒

三、愛最妙之道

   1、基督把愛詮釋

   2、基督把愛奉獻

         (1)尋找的愛

         (2)犧牲的愛

         (3)保護的愛

 反思:我認識基督的愛有多少?

     我該如何活出基督的愛?

     我愛神和愛人愛的夠嗎?

     我愛的行動具體到位嗎?

──王永悅

 

【愛】

   一、愛的優越(1~3)

   二、愛的典型(4~7)

   三、愛的恆久(8~13)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

   一、愛之對比(1~3節;參約壹四8;羅十三8)

         1.口才(1節;動心之能)

         2.先知(2節;釋奧之能)

         3.信心(3節;移山之能)

         4.賙濟(3節;捨己之能;這些都手段,愛卻是目的)

   二、愛之分析(4)

         1.忍耐――恆久忍耐(47)

         2.恩慈――又有恩慈(48節;主耶穌用了許多工夫,恩待人、幫助人,參約壹四1619)

         3.慷慨――愛是不嫉妒(4)

         4.謙遜――愛是不自誇,是不張狂(4)

         5.禮讓――不作害羞的事(5節;有愛的人是君子)

         6.無私――不求自己的益處(5節;不為己,參腓二4~5;耶四十五5)

         7.自制――不輕易發怒,文理譯本作不暴怒(5節;不要效法,參路十五28)

         8.無偽――不計算人的惡,文理譯本作不念惡(5)

         9.誠實――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6節;正如太陽之光譜的紅藍諸色,愛亦有此上九道分光)

   三、愛之範圍(8~13節;愛永不止息,8)

         1.講道之能必歸於無有(8)

         2.方言之能終必停止(8)

         3.知識終必歸於無有(8節;這都是當時人所貴重的,現在卻已經停止了。9~13節,只有主耶穌完全成就了本章的話)

―― 丁良才《經題模範》

 

【最大的恩賜】

一、更大的恩賜――愛(1~3)

   1.比說方言大

   2.比先知大

   3.比慈善家大

二、愛的內容(4~8)

   1.對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

   2.對己――『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輕易發怒』

   3.性質――『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4.範圍――『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5.時間――『愛是永不止息』

三、愛的無限(9~12)

四、愛的最大。―― 牛述光

 

【愛――基督徒的標記】(林前十三章)

引言:由商標談起

本論:()愛的價值(1~3)

         a.超越口才

         b.超越講道

         c.超越信心

         d.超越賙濟]

   ()愛的分析(4~7)

         a.講道之能必歸無有

         b.知識也必無有

結論:與人分享神的愛

―― 施達雄《如何準備講道》

 

【信望愛】(林前十三13)

   一、信關係已往的

   二、愛關係現在的

   三、望關係將來的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論愛  哥林多前書13章】

   一丶愛比方言更加重要13:1

   二丶愛比講道更加重要13:2

   三丶愛比賙濟更加重要13:3

   四丶愛是有不同的表現13:4-7

   五丶愛是永遠不止息的13:8

   六丶愛的價值超越有限13:9-10

   七丶愛的顯明是有時間13:11-12

   八丶愛信望愛是最大的13:13

── 作者不詳

 

【第十三章章題──愛心的真諦】

三.愛的妙道(13:1-13
  1.愛的價值(13:1-3
 
2.愛的定義(13:4-7
 
3.愛的永存(13:8-13
 
A.愛、先知講道、說方言(13:8-10
  
B.孩子的比喻(13:11
  
C.鏡子的比喻(13:12
  
D.結論(13:13

――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一、最妙的道(十三17

二、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三813

    1.“愛是永不止息”(8

    2.“其中最大的是愛”(13

――《新舊約輔讀》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一、愛的價值(13

二、愛的美德(47

三、愛的得勝(813

──《摩根解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