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哥林多後書第三章拾穗

 

【林後三1「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

    從本節看來,大概有些假師傳帶著“薦信”到哥林多工作,反而在哥林多信徒跟前譭謗保羅沒有薦信,而哥林多人竟糊糊塗塗地相信這等人的譭謗,對保羅的職分起了疑心,所以保羅才會這樣解釋。――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林後三12因為保羅說的話常有被假教師歪曲用以煽動信徒對他不信任的危險,他擔心二1417的話會被這些人利用,誣陷他替自己吹噓。他指出假使徒、假教師太多,以致各地教會需要其他教會派出來的人帶備推薦信,證明持信人的身分。保羅說,他的牧羊工作本身就是他使徒權柄的證明;哥林多教會是他建立的,可作保羅使徒資格的活證明。福音令信徒內心產生改變,活在行為上,人人可以看見。──《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3混進哥林多教會的保羅的敵對者,以沒有推薦書為藉口譭謗保羅是福音的障礙和騙子。在初期教會,推薦書,即介紹信是當時普遍通用的,是對一個人職分和職權的委任書,或信任書(徒9:2;18:27;林前16:3,10)。另外保羅的敵對者所持的推薦書,不是出自使徒,而是出自耶路撒冷教會內主張得救的根本是遵守律法(徒15:5)的猶太主義者手中。對他們的譭謗,保羅闡明哥林多信徒本身就是證明他的事工和使徒職分之真實性的推薦書,強調自己的使徒職分不是出於人,而是聖靈的工作<提前 緒論,書信的問候語和使徒權柄的主張>──《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1~18前部分講到宣教行程更改的原因,這裡開始講述使徒職分的榮耀(三1-4:6)。保羅在本章闡明自己的使徒職分是神的呼召,因此不需要大家推薦,闡明這是榮耀的職責,因為這職分是因新約而成就的:因此它超越舊約,即超越因律法而來的職分<6:6,關於使徒職分>。本文特別指出猶太主義者因自身的頑硬不能擺脫律法主義框架的錯誤信仰,強調真正的救贖唯獨來自信靠基督<加 緒論,有關因信稱義的理解>──《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2「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

    “你們”指哥林多人,就是使徒保羅最好的薦信了。哥林多教會既是保羅建立的,怎麼還需要薦信呢?別人到哥林多教會可能有這樣的需要,保羅卻當然不用薦信。哥林多信徒竟然分不清這樣簡單的道理,而受人擺弄。所以保羅說“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有哥林多教會的存在,有哥林多人信主的事實,就是最好的證據,證明保羅是神的工人。他們竟然忽略了保羅工作的實際表現,而去追查他有甚麼證明資歷方面的文件證據!

    另一方面,不但使徒保羅,就是一切事奉主的人,也都要有這樣的認識,我們不是靠資格,銜頭,有名望的大教會,或是甚麼名人的支援,來取信於教會;而是憑著實際生活工作的表現,使眾教會自然產生信任的心,才是我們最有用的薦信。――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林後三3「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

    保羅說他修成這封薦信,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注意這下半節表示使徒們向信徒所作的工作,不是單注重字句和外表,像用墨寫字,僅僅是一種知識上的教導而已;他們乃是與神的靈同工,在信徒身上工作,使信徒得著基督的生命,並且生命長大,有基督的樣式。所以說乃是寫在心版上,使他們心靈深處受到神真理的感動,將這真理深深刻在他們的心意裡面。神所要求于每一個信徒的,不只是外表的改變,理論上的贊同,而是整個心思觀念的更新。不論思想或情感方面,都絕對降服神,從內心深處甘心遵從祂的旨意。這正是使徒帶領信徒時在靈命上所注重的。――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神要工作,都是預先揀選器皿,然後在這器皿上彰顯出祂的作為來。在舊約神所揀選的器皿是以色列人,新約是教會;在舊約的時代我們想認識神就必須先認識以色列人,因為神的作為都是通過以色列人顯明出來的;在新約時代神所藉用的卻是教會;『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人認識基督,或認識基督的程度的多少,乃全在認識我們;因我們是基督的信,是神彰顯祂本身的媒介,是人認識基督必須憑藉的器皿;我們既然是神、人中間的媒介,我們就需要神的靈先在我們身上工作,聖靈是為主作見證的,祂要把神的兒子榮上加榮的彰顯在我們裏面;我們是紙,聖靈是筆,寫出來的是基督,我們在沒有彰顯基督之先是一張空白的紙,因此在我們的身上需要聖靈動工,不是人在上面寫,乃是聖靈在上面寫,不是聖靈一次的寫,乃是時時寫,把這紙寫滿了,也就是聖靈充滿了我們,使我們身上滿了聖靈的工作,如此我們身上也就滿了基督。教會在今天是何等需要聖靈的工作!是何等需要聖靈的掌權!不然我們就不能見證基督,因為『聖靈降在你們身上…作我的見證』(徒一8)。我們能夠變成主的形像,得以榮上加榮,乃是從主的靈才能變成的(18)。願聖靈在我們身上作工,直到把信完全地寫成。── 謝模善

         聖靈住在我們心靈裏,把我們寫成『基督的信』,叫人看見了我們就能明白基督的心意,這是何等奇妙!我們肯讓聖靈在裏面自由的寫嗎?我們能向人表達基督的心意嗎?──《讀經指引》

         保羅進一步把哥林多教會比作基督寫的信,他只是送信人或者抄寫人。這信不象舊約的十誡,刻在石版上,或者用墨寫在羊皮紙上;而是用永生神的靈寫在人的心版上,也就是用信徒得贖的生命和新樣式的生活寫成。墨寫的會褪色,也可以抹去,但是人從神所得到的生命是永遠且完美無暇的。──《啟導本聖經註釋》

         心版: 與摩西在西乃山得到的十誡(出31:18)成對比,指借著聖靈印在信徒心靈上的得救的福音(耶31:33;11:19;36:26)。保羅通過石版和心版的比喻,對比摩西的約和新約,強調新約職分的優越性和榮耀。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3~6(1)使徒承當這職分是由於靈(精意原文是聖靈)(2)用永生神的靈寫;(3)靈賜人生命叫人活,人就重生了;(4)身上滿了聖靈的寫作,人就得以藉著我們認識基督。── 謝模善

 

【林後三3~18真假使徒的比較︰(1)一是用永生神的靈,一是用墨。(2)一是心版,一是石版。(3)一是憑聖靈(原文),一是憑字句(律法)(4)一是叫人活,一是叫人死。(5)一是屬靈的職事,一是屬死的職事。(6)一是稱義的職事,一是定罪的職事。(7)一是永存的榮光,一是廢掉的榮光。(8)一是敞著,一是蒙著。── 牛述光

         靈在我們心裏寫基督(3),靈也使我們變成基督的形像,並且榮上加榮(18)。── 謝模善

 

【林後三4「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

所謂因基督,就是因基督的拯救,使他們成為神的兒女,成為有君尊的祭司(約一12;彼前二9),成為基督的使者的意思。信心原文pepoitheesis是用於對人的信任,或對己的自信或對事的深信方面。全新約共用過六次:

一、林後一15譯作深信

二、林後三4譯作信心

三、林後八22譯作深信

四、林後十2(末句)譯作勇敢

五、弗三12譯作篤信不疑

六、腓三4譯作(靠肉體)。

以上六次英文欽定本除林後三4譯作trust(信託)外,其餘都譯作confidence。美國新標準譯本N.A.S.B.全譯作confidence(自信,信任)。――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保羅的使徒身分和使命,因哥林多教會的建立和成長得到證明,他所以有這末大的信心。──《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4~5我們所能承擔乃是出於神: 指信基督和傳福音事工中所得的滿足感,並非來自個人的計畫和能力,唯獨因著神的恩典。因此,真正的滿足唯獨來自仰望主基督的時候,世上的財物和知識儘管可以帶來一時的快樂,但最終會蒙蔽我們靈魂的眼睛(來15)。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5「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

    舊約的執事卻可以靠肉身的宗族關係,憑著他們是利未支派的後代,而在會幕裡事奉。在會幕任職(民三513)作祭司的,也是憑著肉身為亞倫子孫的關係而任職。若按這種家族和支派的關係,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全都不合條件,因保羅既不是亞倫的子孫又不是利未人。但若按神的恩召,他們就能承擔了。――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並不是我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一點不錯,若憑我們自己,甚麼都承擔不了︰我們不能勝過魔鬼,我們不能脫離罪惡,我們讀不懂聖經,我們不明白屬靈的事;但靠著神的恩典,我們就都能了!──《讀經指引》

 

【林後三5~6兩節裏的『能』同字,原文是『資格、能力、才幹』等義。不是保羅的才幹,乃在聖靈。── 牛述光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注:“精意”或作“聖靈”)。」

     精意原文pneuma就是。但這靈是否普通用法,還是特別指聖靈,不能肯定。英文K.J.V.譯作spirit,但N.A.S.B., R.S.V., Williams等都用大寫的Spirit,指聖靈。其實兩種譯法對解釋並沒有很嚴重的影響,如果是普通用法的,連上句的意思就是:我們能承當新約的執事,不是憑字句,而是憑字句的,也就是和合本所譯的精意(應為精義)的意思;而律法字句的精義,也是指基督與聖靈的工作。若按英譯N.A.S.B.等譯作Spirit,就是指聖靈,那解釋就是:我們能承當新約的執事,不是憑律法的字句,而是憑聖靈的選立和呼召。

    新約的執事,執事原文diakonos在福音書中都譯作用人僕人或同類語(太二十26;二十二13;二十三11;可九35;43;約二5,9或約十二26)。在書信中只有腓一1,提三8,12英文譯作deacon。其餘八次英文都譯作minister即牧師或聖職人員(如羅十三4〔二次〕;十五8;林前三5;林後三6;4;十一15〔二次〕;十一23;加二17“叫人……”,弗三7;21;西一7,23,25;7;帖前三2;提前四6)。另一次譯作servant(羅十六1)。和合本除腓一1;提三8,12;羅十六1用以指教會選立的執事之外,其餘大多數用於指使徒和他的同工們,從神所領受屬靈職責之執事(如羅十五8;林前三5;林後三6;弗三7;西一23,25;7;帖前三2;提後四6等)。所以新約的執事福音的執事,或基督的執事都是保羅的慣用語。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這意思就是:只注重文字表面的意思,死守著律法的條規,卻忽略了律法字句的精意,忘了律法各種規條的真正目的乃是叫人活在基督的恩典下(羅十4)。像這樣一味拘守字句表面意思的結果,徒然扼死了律法的正意,叫人的事奉、工作、屬靈的職事都陷於死呆的情境,全無應有的生氣。――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這使徒的承擔是出於神,使他和他的同工能成為新約的僕人。這福音立的新約所根據的不是舊約的律法條文,而是聖靈的能力。律法的要求無人能完全做到,因為律法的字句不能給人去做的力量,只能判違反的人死刑。所以在舊約律法下的人都受了死的宣判。但神的靈是賜生命的靈,凡“不按著儀文的舊樣”而“按著心靈的新樣”服侍主的人(羅七6),都能脫離罪和死的律(羅八2)。基督為我們犧牲所立的新約,把新生命賜給一切相信祂的人(林前十一25)。

“精義”直譯為“靈“,指聖靈。保羅將靠人的力量求稱義的猶太律法主義和靠聖靈能力去生活的新約福音對照,讓我們看清福音的超越性。在當日,律法主義為福音廣傳的主要阻力。──《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6這裏的『字句』,是指著律法說的。律法沒有聖靈那一分叫人活的能力。不止舊約有它的『字句』叫人死,就是新約也有它的『字句』。雖然聖經裏有許多的真理、命令、勸誨和教訓,是出乎神的,是聖潔,也是屬靈的,會支配人的行為的,會影響人的道德的,但它們如果離了聖靈的能力,就不過也變成叫人死的字句了。── 倪柝聲

         『聖靈是叫人活』,主耶穌說︰『叫人活的乃是靈』。除了聖靈以外,沒有別的能叫人活。就是神的生命,也是在聖靈裏的。就是我們物質的世界,當初也是因著聖靈的覆育而有的。就是主耶穌降生,以神來成人,也是靠著聖靈的。凡有生命的,叫人活的,都是在乎聖靈。換句話說,一切的工作、行為、禱告、追求真理,如果不是聖靈在我們裏面運行的結果,不是靠著聖靈的能力而產生的,就都是死的。── 倪柝聲

         新約的執事: 直接指保羅的使徒職分,但一般指福音工人的統稱(林前三5;提前三8,12)。本節說明福音事工是因神的呼召和恩典,傳道人要在生活中蒙聖靈引領(徒1:8)。字句: 指神通過摩西賜下的一切律法。這律法的功能是:①把人捆綁在死亡的律法之下;②使人明白自己的罪惡和無能;③把人領到基督面前(加三24)。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6~11本文把福音的榮耀與摩西的律法進行比較,強調使徒職分的優越性。關於摩西的約和新約的不同點請參考加拉太書緒論,律法和福音的比較。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7「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

         『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舊約是漸舊漸衰,快歸無有的(來八13)。── 謝模善

 

【林後三79摩西頒律法的榮光雖大,但傳揚福音的事工所得榮光更大。當日摩西手捧寫有律法的石版從西奈山下來,臉上映著神的榮光,極其耀眼,人目不能正視。可是摩西頒的律法只是定罪的叫人死的字句(參5節注),他臉上的榮光也是逐漸退去的,終會消失(看出三十四2935)。但今天賦予使徒的屬靈的職事,是讓人得生命、得稱義的侍奉;相形之下,豈不有更大的長存的榮光?因為福音救贖的功效 永不消失。

保羅並非否定律法的功用。律法本是神所設立,是“聖潔、公義、良善的“;但人性軟弱且頑固,不能完全遵行,達不到神所定的標準,反而成了取死定罪的律。參《羅馬書》七716節各注。──《啟導本聖經註釋》

         在這裡保羅把帶來死亡和定罪的律法的職事與給人帶來義和救贖的福音的職事作比較,論證新約對摩西的律法、使徒職分比舊約職事榮耀、更優越。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9「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

    所謂定罪的職事不是指職事本身有罪,而是指在律法底下事奉神的職事,是定人罪的職事,因為律法本是定人罪的。但我們今天在新約的恩典底下所領受的職事,是根據基督的救恩,使一切接受的人得赦罪,得稱義。所以這樣的職事比那叫人定罪的職事更有榮光。――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摩西所頒律法是“定罪的職事“,因為它定犯法者的罪。福音是”稱義的職事“,因為它宣佈神能叫一切信靠主基督的人脫罪稱義(羅三22)。──《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0那從前有榮光的……就算不得有榮光了: 在舊約時代因律法而來的摩西的職分是榮耀的,但因著主基督的降臨,摩西的榮耀算不得什麼。在這裡我們認識到字句的律法再也不能約束我們,聖徒現在是在恩典的律法之下(來8:7-13)。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1011 這是個小結論,說明我們這職事是長存的,不是廢掉的。那從前有榮光的,是指舊約律法底下的職事。他的榮光跟屬靈的職事比較,就算不得榮光了。舊約的職事已經廢掉了,過去了。現在聖殿已經毀壞,沒有人照著舊約的律法來事奉神。但是在新約底下憑著聖靈的恩召和旨意事奉神的人,這種榮光是長存的,是永久的。――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那從前有榮光的”和“那廢掉的”,皆指以色列人與神所立的聖約。“這極大的榮光”,和“這長存的”,則指基督的福音的新約。──《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2「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膽講說,」

    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此處是指使徒們這些在新約下蒙召而事奉神的人,他們所領受的職分既然像上文所說,是那樣有榮光而又長存的,因為有著這樣的盼望,所以就大膽的講說。這大膽是針對哥林多人說的。他們既然以世界的學問為誇口,輕看這些傳道人的身分和地位;保羅卻在這裡表明,他很清楚地認識自己所領受的是怎樣的職分。這職分雖然被人看為卑微,卻比那些在舊約下按著律法供職的祭司,或是猶太教的領袖們更有榮光。所以保羅和他的同工並不自暴自棄,反而大膽講說他們所該講的。――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這樣的盼望: 指對新約的永恆性和唯一性、絕對超越性的不變的盼望。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1213“這盼望”來自保羅和他的同工奉派 傳揚的福音,因這福音可以保證一切相信的人得到那永不退去的榮光。他們不用遮住臉,可以放膽、坦白傳講。

“將廢者”指那短暫而會消逝的榮光。摩西從西奈山下來,臉上反映著神的榮光,他用帕子遮住臉,才和以色列人講話(出三十四33)。保羅解釋說,摩西這樣做是不讓以色列人看見那榮光的消失(13節)。

但是,摩西單獨進入會幕時,是揭去帕子的(出三十四3435)。今天新約的基督徒,也能夠象他一樣,毫無阻隔,坦然來到神面前。──《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2~16無論何時我們的心在主之外另有注意(不管是世界的,或是宗教的),這就成為遮蔽我們的帕子,叫我們看不見榮耀的主。所以看見主的榮耀,在於除去帕子;而除去帕子,乃在於心專一歸向主,並不在外面的對付。正如使徒所說,我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讀經指引》

 

【林後三13「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

         『那將廢者的結局』,律法是被命定到振興的時候為止,律法是引人來到基督面前的訓蒙師傅,基督是律法的總結。── 謝模善

 

林後三13為何摩西要將帕子蒙在臉上?】

    這事的背景在出埃及記三十四章2935節。當時摩西上西乃山去接受神所頒佈的十誡,四十晝夜蒙神光照,等到他下山時,面皮發光,自己也不曉得,可是以色列人連亞倫在內,看見摩西面皮發光便害怕。摩西和以色列人說話,傳遞神的信息之時,是敞著臉的,等到說完話之時,才把帕子蒙上臉,回到神那裏去。當他與神說話之時,揭去帕子,再蒙神光照,臉皮再度發光。

摩西大概已經知道他自己臉上發光,但這光是由神的光反照而來,並非由他臉上自發。這些反照的光是不耐久的,不久當會消失。摩西在他臉上的光消失以前,把帕子蒙上臉,不讓以色列人看見摩西臉上的榮光消失在人前,目的是要維持以色列人對摩西臉上的榮光有良好的印象。

保羅在這裏用神學思想來發揮“帕子蒙臉”的涵意,認為榮光在摩西臉上是代表“律法效力的存在”,乃是短暫的。以色列人在開始接受神所頒佈的律法之時,並不能明白神頒佈律法的目的,也不能看出律法將來會消失而為“恩典”所代替。保羅稱摩西的律法為“將廢者”,意即將來不再需要這種律法。原文“將廢者”一詞乃是“在消失中”、“逐漸消失”之意(參7節)。保羅跟著又把“帕子”代表以色列人傳統的盲目,但這種律法中的盲目已在基督恩典中被廢去(14節)。――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林後三13~16摩西領悟了救贖奧秘,為了不讓人被律法一時的榮耀所迷惑,他在臉上帶上了帕子(出34:29-35)。但猶太人因他們的頑固,錯誤地認為只有摩西的律法是永恆的,因此他們排斥耶穌基督,也拒絕了福音。保羅強調只有猶太人除去律法的帕子,接受基督時,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和榮耀的自由(太5:17)。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13~19保羅論到摩西用帕子蒙臉的事有何涵意?】

答:關於摩西用帕子蒙臉的事,是記在出埃及記中(出卅四33-35),筆者曾已列出問題加以解答(注),使徒保羅在此說到「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這裡所謂「將廢者」其原文字是(),意思乃是「在消失中,或漸漸消逝。」(參7節及呂振中譯本),就是指著摩西律法的消失而說的。以色列人當初接受這律法時,是不明白這律法的目的,也不能看出律法將來會消失,而為基督的恩典所代替,直到他們將來幾時歸主,其心中的帕子就除去了,就是在基督的恩典中被廢去的(林後三1415)。因此他們是正如摩西除去帕子一樣,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則與我們現今信徒無異,在主的恩典中,不再被律法定罪受轄制,得以自由在祂面前敞著臉,與祂面對面直接交通來往了。

注:參拙著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五十二題 ——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林後三14「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

         『心地剛硬』,心地是心思,是人思悟的部分。『剛硬』是昏昧、老花眼。── 牛述光

         保羅將摩西用帕子蒙臉不讓以色列民看見榮光消逝的事,來比喻他們的子孫因這帕子的遮蔽,今天既看不見摩西律法下舊秩序的過渡性質,也見不到永不消失的福音新世紀的榮光。他們從當年曠野流浪一直到今天,總是心地剛硬,雖讀聖經(舊約),卻不認識主基督。──《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4~15帕子: 這象徵:①猶太人的無知和誤解;②拒絕耶穌基督的錯誤信仰;③喪失愛而導致的偏執和法利賽主義的嚴重偽善行為。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141614節說: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16節說: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這幾節經文裡的帕子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指以色列人對於基督的成見,或因看重律法而有的成見,這成見正如以上所說的,使他們不能夠認識救恩。另外一個意思是指神跟人中間的阻隔,這個阻隔就是律法。律法公義的要求若沒有得著滿足,神人之間的阻隔就還沒有除去。――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林後三14~18(1)這帕子(律法)在基督裏已經廢棄;(2)但猶太人(也是一些所謂的基督徒)在心理上還未除去成見(就是律法的成見)(15)(3)必須等到他們的心歸向基督,帕子才除去(經歷上的除去)(4)因為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得以自由,使我們脫離儀文舊樣,隨從聖靈的新樣敬拜、事奉;(5)聖靈在我們心中彰顯榮耀的基督;(6)我們也就變成主的形像,並且榮上加榮。── 謝模善

 

【林後三15“摩西書”是猶太人會堂裡誦讀的摩西五經, 又稱“律法書”。 ──《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6「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先歸向,後除帕子。人要先除帕子,後歸向!―― 倪柝聲

         『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甚麼叫作帕子呢?帕子是遮蓋了叫你不能看見的。甚麼時候你的心對準著主,甚麼時候你的心是擺正了,那麼你裏頭的帕子必定除去了,你裏頭必定有亮光。── 倪柝聲

         生命的長大,是有新陳代謝作用的。在基督裏的東西,雖是永存的,但一停留,就要攔阻新的看見,所以人不可停留在第三層天的經歷裏;若是停留的話,這一個由神來的美好的啟示,就要變作使你看不見的帕子,攔阻你『往前進』,得著更多、更深的啟示。── 俞成華

         『帕子』是因律法而有的成見。十三至十五節的『帕子』是律法的本身。── 牛述光

         遮在摩西臉上的“帕子”現在遮在猶太人的心田上,看不到真理。人若靠著基督,揭去“帕子”,就能認識神 (14節)。──《啟導本聖經註釋》

 

【林後三16~18(1)心歸向主;(2)帕子掉了;(3)自由了(聖靈引導脫離律法儀文),臉敞開了就全心向主;(4)看見主的榮光,被光照;(5)基督在心中成了有榮耀的盼望。── 牛述光

 

【林後三17「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得以自由。」

    主就是那靈,甚麼靈呢?就是那感動摩西,啟示摩西叫他把律法寫下來的靈。也就是為我們死而復活的那一位。所以我們有這一位主住在我們心裡,就不需要再靠那看得見的字句,作為我們生活的標準了。我們是順從那住在我們裡面的主的管理和感動,我們這樣順從祂的靈的管理,就在祂裡面得以自由了。――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

    『主』是指主耶穌,『那靈』是指聖靈。我們的主就是聖靈。換句話說,那在我們裏面的聖靈,就是那死而復活,來住在我們裏面的主。

         律法對罪人所宣佈的刑罰和死亡,只有回歸轉向主基督才能脫離,並可從祂那裡得到新而自由的生命(羅八2)。主基督的靈與聖靈是不可分的(徒十六67)。保羅書信中常將“神的靈”、“聖靈”、“基督的靈”、“基督”互用(參羅八910)。聖靈本是來自聖父與聖子,天父與聖子基督的旨意藉著聖靈來完成。──《啟導本聖經註釋》

         主就是那靈: 指耶穌基督和聖靈本質上是一位。與約束人的律法的字句不同,聖靈帶領信徒從一切約束中得自由(約8:32;5:1)。 ──《聖經精讀本註解》

 

【林後三18「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證明我們沒有帕子蒙在臉上,我們用不著怕見主的榮光。在舊約的時候,只有摩西一個人可以敞著臉去見神,以色列人不但不敢敞著臉見神,甚至見摩西也不敢;但是今天在基督裡的任何人,可以敞著臉到神面前。我們雖不是看見那眼睛能見的榮光,卻看見主救贖的奇妙作為,主本身的聖潔和美好。我們常到神的面前接受祂的光照,就像人常從鏡子裡看見自己有需要修飾的地方那樣,叫我們的靈性生命漸漸變成主那樣榮美的形狀。――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基督徒最終的盼望,就是『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所以我們當常常敞開心靈中的臉去親近主,讓主的榮光常常照亮我們,我們就能藉主的靈越過越變得像主了。──《讀經指引》

         『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的路,乃在於『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我們更多看見主,就更多被主榮光所照射,也就能更多顯出主的榮形。──《讀經指引》

         “我們眾人”指連使徒在內的一切基督徒。帕子既已除去,就可以“敞著臉”,坦然無懼與主面對面 。當日摩西的臉可以映照神的榮光,今天的基督徒也能享有主基督的榮光,就象鏡子照出實物,逐漸能有主的形狀。基督徒應象基督,在這種成聖的過程須靠天天與主面對面,與祂親密相交。──《啟導本聖經註釋》

         榮上加榮: 指藉著新約參與救贖榮耀的信徒,將得到與復活的基督相同的榮耀的形狀(腓三21)。聖徒們的這種終極變化和榮耀將在基督再臨時實現,成為所有信徒盼望的依據(提前4:15,16)。 ──《聖經精讀本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