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哥林多後書第三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林後三1名實相符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寫在心版上。
  在亞歷山大的軍隊中,有一個士兵也叫亞歷山大。有一天,亞歷山大把那個兵叫來對他說:我聽到關於你的兩件事,第一是你的名字與我相同;第二,你是一個非常膽小的懦夫,現在有兩件事任你揀選一件:要不你成為一個勇敢的戰士,能衝鋒陷陣,不避艱險,象你的將軍一樣;要不就更換你的名字,決不可使你的主人的名字受到羞辱。
  信徒豈不是不可羞辱主的名嗎?我們必須象基督那樣純潔、無私……否則,就是使主的名遭受羞辱。── 佚名《喻道小品》

 

【林後三1~3一個人是耶穌基督的一封公開信。不論他喜歡與否,他是基督教的廣告。基督的榮譽是操在跟從祂的人的手裏。我們從出售的貨物確定一間店鋪;從製成品決定手藝人;從教會裏的人看出一間教會;因此從跟隨基督的人來看基督。薛巴德(Dick Sheppard)好多年在空曠的廣場向未信主的人宣講福音,宣稱他發現『教會最大的阻礙是口裏承認是基督徒的不良行為。』

 

【林後三161218藉觀察模擬基督】

我們時常唱:「我要像耶穌」,但在我們當中究有幾人真正像耶穌呢?靈性發展的遲滯常常是由於我們沒有在生活上給耶穌以適當地位的結果。我們在聖經上讀到祂,然而我們用很少的時間和祂交談。我們對主的禱告往往很匆忙,草草了事之後立刻又去追求其他方面的事。可是我們所需要的是去默想聖經之中所啟示「基督的行誼及秉性」的榮耀,同時也默想祂愛我們的深度。如果我們經常做這樣的功課,我們自然就會潛移默化,越來越像耶穌了。

生命的法則之一是我們若更注意觀察和讚美某人,我們就會更像他。養子往往會越來越像他的養父母,到後來別人幾乎不相信他不是他們的親生子。在靈性方面,情況亦復如此。

桑德斯牧師說,有一次他去參加某教會的聚會,主講人是一位所受教育無多的平信徒。那天的主日崇拜,他講解哥林多後書第三章十八節,他的解經毫無足取之處。可是他的臉上散發出一種榮光,使桑牧師集中注意力聯想到耶穌在山上變貌的情景,因此就不在乎他解經得好不好。

學像耶穌,不是容易的,這是一生之中不斷反省、思考、檢討的結果,你曾藉觀察祂而變得更像基督嗎?——H.V.L.——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林後2朋友,你的日子如何?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
有位婦人問最近才喪偶的朋友:你先生去世前,曾交待後事嗎?”“沒有,他走得太突然了,我們壓根兒沒有機會談到這種事。婦人同情地說:真不幸啊!你一定非常傷心吧!
然而,她卻非常平靜地回答:不要為我難過,其實,有許多美好的回憶都深藏在我心底。想起那晚他在教堂為主作見證的情景,以及他一生中信仰與生活一致所展露出愛主的心,都遠勝過生命終點所加諸於他的讚美字眼。
能夠擁有這麼開闊的信仰見證真的很美。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提到,基督徒應如何在生活中影響周圍的人。他指出我們應有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對信的人,那就是活的香氣,但對未信的,那就成為死的香氣。而且我們應像一封推薦信,寫在眾人的心裡,將基督與福音闡明,被眾人所知道及念誦。
臨終的信仰見證雖頗能安慰那些悲痛的人,然而一生堅守信仰卻更令人欣慰。因此,基督徒應留意在別人眼中,你的日子是如何。將來,當我們離世時,我們一生的見證都將闡明在眾人面前,勝過我們臨終之言。
主啊!幫助我,使我一生忠實地服事你,
並信實地走人生旅途;等到有一天,當你接我回天家,
願我能得這樣的讚美:這人真有基督的馨香!”
信實生命的回憶遠非言語所能詮釋!
──《生命語》

 

【林後三2活生生的書信】

保羅書信雖是私人書信,但他說,哥林多前後書是他寫給所有的人的。保羅這個任務是多麼重啊!別人觀看你的生活時,他們是看見基督或者是看見你?你或許不會講道,不會唱詩、甚至不會作見證,然而你可以成為一封活潑的書信!

某一位牧師講完道之後,有一、二十個人反應熱烈,其中有一位是社會地位崇高的有錢女人,她要求講幾句話:「我今天到台前來,不是因為牧師的證道詞感動我,乃是坐在我身旁的小婦人打動了我的心,她的手因為操勞而顯得粗糙;多年的勞役使她的軀體彎駝;她是一個窮苦的洗衣婦,在我家工作了多年。我不曾見過她發脾氣,說一句難聽的話,或做一件羞恥的事。她的愛是那樣寬宏。我往往揶揄她的信仰,取笑她對上帝的忠心。當我的小女去世時,這個女人用信心安慰我,叫我看得更遠,超越墳塋,流出希望的眼淚。她用她的一生帶領我歸主。我所希求的就那使她一生變為如此甘甜的救主。」於是牧師要求那個為人洗衣的婦人起身接受眾人的鼓掌。牧師說:「她才是今晚真正的講員!」洗衣婦說:「真是太美了!」激動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在生活上作活生生的書信,真是比講道還要重要。——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林後三3『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畢業生是學校的廣告,兒女是父母的招牌;基督徒是基督對世界社會的自薦信。書信不會開口說話,書信是給別人看的;照樣,人要在信徒身上看出基督來。

         我們的生命正像一封信,一封未曾寫完的書信,要讓基督在我們身上寫完祂的話。我們要忍耐讓聖靈在心版上刻畫祂的言語;雕刻時固然疼痛,但別人卻要從這些傷痕線紋上,讀出生命的信息來。所以,要把自己交給主,讓主完成祂的工,蓋上祂的章,使我們無論在那裏,不愧為基督的書信。── 桑安柱《銀網集》

 

【林後三3斯陀師母(Harriet Beecher Stowe)是美國的女作家。她寫的小說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一年之內銷售了三十萬部。這書譯成了好多種語言。帕麥爾斯頓(Palmerston)爵士沒有唸小說已有卅年之久,盛讚這部小說,『其佳不但因其內容,也因其經世之才』。科克本(Cockburn)爵士是一位樞密顧問官。他宣稱本書對於人的貢獻非其他小說可與比擬。托爾斯泰認為本書乃人類心智的偉大成就。的確,此書在推動奴隸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斯陀師母卻沒有把功勞歸於自己。她說,『我,是黑奴籲天錄的作者麼?實在不是。我不能寫這小說;它是由自己本身寫成的。上主寫的;我不過是在祂手裏的無用工具。我從上主那裏,得到一幅一幅的遠象,我只是把文字寫出來。一切榮耀只有歸給祂。』

 

【林後三6】「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凓字句,乃是憑凓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譯:聖靈)是叫人活。」

         「新約……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與那些只注重外表的絕對準確,而忽略屬靈生命的人交談,我即使未到十分嫌惡的程度,最少也會覺得厭倦得很。像「佈道的方法」這類公式化的名詞,一點也引不起我的興趣。有一件真正令人深感傷痛的事,就是當我們遇見有些神的兒女,他們毫不認識那種憑天然力量而行的生活是可憎的,也很少有在生命上以基督為元首的重要經歷,然而他們卻終日吹毛求疵地要求在事奉神的方法上,達到絕對的正確性和合理化。神自己為著祂的酒,已預備了那最適宜保有酒味的皮袋。若有了酒,卻沒有裝酒的皮袋,那的確是一種屬靈的損失,但有了皮袋,裡面卻沒有酒,這就比損失更糟,因那是屬靈的死亡。――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林後三6】「新約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與那些只注重外表的絕對準確,而忽略屬靈生命的人交談,我即使未到十分嫌惡的程度,最少也會覺得厭倦得很。像「佈道的方法」這類公式化的名詞,一點也引不起我的興趣。有一件真正令人深感傷痛的事,就是當我們遇見有些神的兒女,他們毫不認識那種憑天然力量而行的生活是可憎的,也很少有在生命上以基督為元首的重要經歷,然而他們卻終日吹毛求疵地要求在事奉神的方法上,達到絕對的正確性和合理化。神自己為著祂的酒,已預備了那最適宜保有酒味的皮袋。若有了酒,卻沒有裝酒的皮袋,那的確是一種屬靈的損失,但有了皮袋,裡面卻沒有酒,這就比損失更糟,因那是屬靈的死亡。——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林後三6;十六13聖經】「“……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聖靈)是叫人活。」

聖經是神通過人間的文字,向人顯示出他的心意、計畫。這一些對人來說,就是滋潤生命的來糧食;指導信仰及事奉的真理。但是,要使這些話語真的升效,或說生出正當的效用來,就不能只停在文字上。必須透過文字從聖靈去認識,借著聖靈的啟示發出來的光,才能算是真理。否則只能從頭腦裡所理解的知識性的話語,只能算是道理。雖然使人明白一些關於人或人與神的事,但要真正化為生命時,還必得通過聖靈的光照啟示。正如經上說:“直等真理的聖靈來了,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所以我們讀聖經必得求聖靈的幫助,要在靈裡讀,不能只在頭腦讀。否則,我們所讀出來的只不過是些道理,並不是真理。不是從聖靈裡來的真理,就不能造就人的靈命,靈命得不著造就,教會如何建立呢?這卻實是重要的問題,應當存謙卑的必回到靈裡去,靠著聖靈來查考神的話,不要只在頭腦裡讀。頭腦的讀正像人讀摩西的律法,必須蒙上帖子,不能敞開臉與主面對面,這樣讀出來的話就不容易使人們變成主的形像。因為沒有靈文字是死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的道理就在這裡。

聖經的文字每一卷,每一章書,只要進到靈裡去就是活的,都是有生命能力的。因為出於神的活,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這神的話乃是借著聖靈傳出來的、寫成功的,因此我們去查、去誦讀時,也必須得求聖靈的幫助、聖靈光照、聖靈啟示,否則就收不到生命的真實果效。—— 李慕聖《晨光》

 

【林後三14~15猶太人贊成舊約律法;他們拒絕新約,在基督裏的新關係。舊約本來不是一件壞事;它只是次一等的好,在人生路程中的一個階段。正如一個偉大的釋經家所說的,『在太陽上升以後,燈就失去了它的效用。』有的人說得對,『次一等的好是最好的可怕敵人。』人往往有一種趨向,不願放棄舊的,就是新的比舊的好,也是如此。

 

【林後三17虛假的自由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

愛自由是人心思中最危險的欲望,因為它正如其它欲望一般,常欺騙跟隨它的人。它不但常非真自由,反而將之帶入最深最可恥的奴役中。除了被奴役外,我們還能怎樣形容世人的生活?他們所藐視的人,他們卻又渴望得著這些人的稱讚!他們的抑制情欲放縱,不過是隱藏他們內心的煩躁來保全面子,難道我們喜歡這樣的自由——很不情願地奉獻給神的自由?這種自由在哪裡可以找到呢?我看見的只是壓抑、卑賤、徒然的降服,以及掩飾自己。當我們否認己而降服於神,祂樂意接納我們、拯救我們;但當我們向世界屈服,它只會奴役我們、毀滅我們。
有人說跟從世俗的人當然只會做那些討他們喜歡的事,因他們依賴他們所放縱的情欲。但這樣說的人沒有想到追求快樂會帶來的厭煩、噁心與絕望,以及高升所會伴隨的矛盾與敗壞。外面看來快樂,但裡頭是煩亂不安。人以為自由與人無關,全在乎己,這是很大的錯誤;事實上沒有人能不與許多旁人互相倚賴,並且必須看重別人的快樂過於自己。生命力是你要不斷地留意良好的教養,不斷討好別人,而我們的情欲乃是殘虐的暴君。如果你只是部分順從它們,就會不斷遇見爭戰與衝突;如果你完全向它們屈服,它們不知將帶你到多麼可怕的地步。願神保守我們脫離那致命的奴役,就是那些瘋狂的世人所稱的自由!真自由只有在祂裡面才找得到,祂的真理必叫我們得以自由,並使我們經歷到事奉祂乃是做王掌權。­­­­-- 芬乃倫《靈思默想》

 

【林後三18】「好像在鏡子裡反照。」

摩西罩住他的面,他這樣象徵的動作,是開始另一個時代。律法是部分的啟示,以禮儀預表與象徵來顯示真理。但是基督出去幔子,拆掉異象山的界限,甚至向嬰孩啟示神內心至深的奧秘。使徒的話是信仰的特徵:看見主的榮光。

異象的內容——主的榮光。我們相信這榮光不是精神完全的光,因為神是我們無法明白測度的。這是主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世上,充充滿滿有恩典與真理,有恩惠的言行而有的榮光,這是主聖潔人性的光輝,神的榮光在主的臉面上。

異象的性質——我們看見。其實在我們不能看見;我們雖然沒有看見他,卻是愛祂,我們心中的眼睛應該明亮,能專一看見主耶穌,看見就相信,這是人的說法,但是屬靈的真義是:相信就看見,那是以信與愛依賴著主。

異象的果效——我們返照。祂臉面的榮美鏡子裡返照,好似在人的眼珠照出畫面來。我們就此改變,變成主的樣式,使我們的性格與行為都改變。愛使我們像祂,學習就會融入,返照就會相像。——邁爾《珍貴的片刻》

 

【林後三18趣談鏡子的故經文﹕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
  你知道嗎﹖在鏡子尚未問世以前﹐人們是用什麼代替鏡子呢﹖說來有趣得很﹐古代人為了要明了自己的長相﹐所以想出一個辦法﹐常是趴在河邊﹐從水中反映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是不方便也不清楚。若是經風一吹﹐水波粼粼便什麼都看不清楚啦﹗
  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代﹐人們才發明青銅為鏡。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日本本州中部岡上市的一個古墓裡﹐考古學家們發掘了十三個圓圓的金屬盤子﹐經過最後一番考證﹐人們才最後弄清楚﹔原來這些金屬圓盤﹐是中國古代的青銅鏡﹐估計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
  的確﹐中國古代的青銅鏡﹐是十分著名的﹐不僅在國內普遍使用﹐而且遠銷國外。唐朝詩人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曉鏡但愁雲鬢改這裡所說的鏡﹐便是指青銅鏡說的。在唐朝那時街頭巷尾﹐常有叫喊磨鏡呀﹗”“磨鏡呀﹗的工匠挑著擔子專門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銅鏡子。
  正因為青銅鏡也不夠清楚﹐所以人們才發明了玻璃鏡子。
  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鏡子是在威尼斯誕生。他們是用水銀(汞)來制造玻璃鏡﹔先往玻璃上貼上一張錫箔﹐然後倒上水銀﹐因為水銀能夠很好的溶解錫﹐變成一種粘稠的銀白色的液體--“錫汞劑﹐這種錫汞劑能夠緊緊地粘在玻璃上﹐成為一面鏡子。
  當法國王後瑪麗
美第西斯結婚的時候。威尼斯只送了一面小鏡子作為賀禮﹔也許讀者會認為﹐這太過于寒酸。豈不知在當時卻是非常珍貴的禮物﹐據說這面鏡子的價值達十五萬法郎﹗
  後來又因為制造水銀鏡子太費事﹐要整整花一個多月才能做出來。況且水銀鏡又是有毒﹐鏡面也不太亮﹐科學家利比喜﹐接著發明了鍍銀的玻璃鏡--這就是現在人們所喜用的鏡子。
  以上看到鏡子的演變﹐從水面到青銅鏡到鍍水銀的玻璃鏡﹐到現在的鍍銀的玻璃鏡子﹐確實是經過了一段漫長曲折的道路。更有趣的是將近兩千年前主的兄弟雅各就以鏡打過這樣的比喻﹕因為聽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我記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們基督徒應加上一句以《聖經》為鏡可以察心靈善惡。雅各告訴我們一個真理﹐聽道是為了行道。正如我們為何要照鏡子﹖無非要知道自己的面孔有無污點﹖有則揩洗掉。看看衣冠是否整齊﹖否則立刻改正之。同樣﹐信徒聽道也好﹐讀經也好。應當是作為一面鏡子對照自己﹐當作的去作﹐不當作的不作﹐這樣才是聽道讀經所起鏡子的作用。
  記得我小時候常喜歡拿一面鏡﹐朝著陽光返照在人的面孔﹐使人睜不開眼﹐以取樂。如今我們常犯一個毛病就是好用《聖經》上的話對照別人﹐只知他人眼中有刺﹐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這就是忘了自己相貌如何
  保羅對哥林多弟兄姊妹也用鏡子打另外一種比方﹕我們如今仿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信徒一生所經歷的悲歡離合﹐坎坷不平。只因知識有限﹐見識不足﹐理解能力差﹐觀點又局限﹐宛如在水面觀看模糊不清﹐以致產生迷茫﹐苦悶﹐困惑﹐疑慮﹐但深信有朝一日﹐與主面對面﹐勝如在鏡子前照得一清二楚﹐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到那時恍然大悟﹐勢必悔不該當初﹐自尋不必要的煩惱﹐自討苦吃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林後三18變成主形「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神原來是按自己的形像造人,但人墮落了,失去神的形像,神所造的新人是帶著祂的形像的(弗424;西310),然而並不是每個信徒都已穿上新人,完全脫去了舊人,甚至仍然像亞當而不像基督。這就不能使神滿意。神所預定的是叫我們效法祂兒子的模樣(羅829)。將來在神的國裡,在神面前,願意看到每一個作神兒女的人都像神的長子基督一樣,那才能使神得榮耀,討神的喜悅。

我們將來的榮耀是根據像基督有多少,這是神所定的標竿,是我們一直要向之奔跑的(腓31314)。保羅一生的努力就是效法基督(林前111)。凡事與主相同,達到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14)。怎能達到這地步呢?那不止是外面的效法,更是裡面的改變,以基督為生命,讓祂在裡面活著(加220;西33;加424),成形在裡面,外面就會顯出基督的形像來。

這裡提到一個途徑,使我們能直接變成主的形狀,那就是敞著臉,看見主的榮光,如同從鏡子裡反照,就可以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多親近主,面對面地仰望主,一直看見祂,就會將祂的形像印在我們裡面,從我們反照出來,這當然是聖靈的工作,需要不住地隨從聖靈而行,就不住地將我們改變了。──《每日天糧》


林後18誰在塑造你?我們眾人……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
在電話那頭的年輕女士,一邊抽泣著,一邊告訴我,她的丈夫剛打了她一頓。我知道她先生從小是一個暴虐的父親手中長在。所以我一點也不驚奇他會有此舉。
的確有一些我們本身不能控制的因素,會深深地影響我們,但那卻不意味我們就必定成為過去環境的犧牲品。因為我們可以藉著選擇交一些良朋益友,讀一些優良書籍,享受一些高尚娛樂等等,來塑造我們的態度和行為。事實上,有許多人,兒時的背景成為惡劣,但後來卻成為倍受尊敬的人物。
至於我們基督徒,更要學習如何反映出我們與天上父親的關係,而不是反映出舊日主人撒但的關連。神要我們作的是反映出我們救主的形象,但這卻不是僅僅靠我們自己就能作到的事,必須要靠聖靈在我們身上動工才行。
在哥林多後書318節,保羅說,當我們真實看見主的榮光時,這種轉變才會發生。也就是說,要以耶穌為我們生活的中心,並要完全順服他,以他為主。
無論你在過去有什麼遭遇,你願意讓神塑造你的現在與未來嗎?
我的眼光集中在耶穌身上,
而不是過去的成功和苦難歷程
求主吸引我屬靈的眼目,
使我專注在釘十字架的主身上。
重新塑造生命,活出基督的形象。
──《生命語》

 

【懷恩早禱】

2 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

3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

6 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7 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

12 我們既有這樣的盼望,就大膽講說,

13 不像摩西將帕子蒙在臉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

14 但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

15 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在他們心上。

16 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17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

18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讚美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並不疲乏、也不困倦,祢的智慧無法測度。相反地,祢為疲乏的人加添能力,為軟弱的人加增力量。感謝祢無邊無比的大愛,叫我們經歷每個早晨都是新的開始,一天新似一天,能展開清晨的翅膀,如鷹展翅上騰,使我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又使我們穩行在高處。我們要歡呼讚美祢,因祢的原故,我們心裡大大的喜樂。

感謝天父祢是日頭,是我們的盾牌,在我們經歷疫情的煎熬、天災人禍的驚嚇、及艱辛的日子的時刻,祢應許我們,祢會為我們傾下恩惠和榮耀,祢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求祢保守我們勝過這艱苦的時刻。

 

主耶穌感謝祢留下佳美的腳踪,又在我們奔走屬靈的天國路上,給我們許多的屬靈前輩,他們忠心事奉,勞苦傳道,留下佳美的腳踪,又如美麗的雲彩環繞我們,啟導我們走當跑的路,給我們留下璀璨的指路牌,在艱苦的時刻能看見他們在路上種下美麗的花朵,叫我們效法他們的榜樣,使我們的生命活出成果,能成為他們的薦信。見証他們一生竭誠為主。

求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我們仍穿著破爛的老我舊衣,憑己意和能力行事,未能脫去舊人,既聽取許多屬靈的知識,卻沒有將祢的話藏在心裡,浪費祢的恩賜,致令我們活不出新生的樣式,得罪祢。

 

大能的聖靈,求祢用聖言的鎚子撃打我們的心,在我們的心版上刻畫心靈的明陣,叫我們專心仰賴祢的指引,不去依靠自己的聽明,在我們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認定祢,堅信祢必指引我們前面當行的路。祢的話語雕刻時固然疼痛,但總比世界劃破我們的身、心、靈所帶來的痛苦輕得多,事實上,祢是在進行醫治的手術,為我們修補生命的創傷,切除腐朽,得著醫治。並且叫我們和別人都能從傷痕的線紋,讀出生命的信息來。所以,我們願意把自己交給祢,讓祢完成手術並蓋上祢的印章,叫我們也成為福音的薦信。不再是有名無實、虛有其表的基督徒。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