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哥林多後書第九章短篇信息

 

目錄:

你獻什麼?     林後九       (戎玉琴)

奉獻的形式     林後九

感恩與奉獻     林後九615

越發感恩     林後九615

神賜福樂意捐獻的人615    

述說主恩     林後九15       (黃詩田)

忠心事主     林後九15       (黃詩田)

為福音而行     林後九1527

 

 

          你獻什麼?    戎玉琴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

 

    世界佈道之事工,目前遭遇的困難,不是缺少人選,乃是缺少經費。

    作神工作之人,包括兩種性質:一種是差遣者,一種是傳出者。經上說:「如無人傳道,怎有人會通道呢?如不奉差,怎能傳道呢?」論到傳道,不是說每個信徒都當出外國佈道,事實上這是辦不到的。正如戰爭中,不能每一個人都上前線一般。這就是當有人在前線作戰時,後防亦須有人支持他們,供給他們。而且就通常情形而論,每一個前方的人,需要後防的二十個人來支持。屬靈的戰爭,也是如此。基督之精兵在前線上的,少不了後防軍隊之同工。甚至於在使徒保羅的時候,祂也是由安提阿教會派出,再由各教會供給他工作經費。神的安排也正是如此。他不使一個人有各種優厚的條件,單獨的工作,乃是各部膠體互相搭配,以完成聖工。現在問題就擺在我們眼前:教會工作最大的困難是人?抑是錢?我們知道神是萬有的神,在祂一無所缺,但祂的教會中常是缺少經費,這個問題不在乎神,乃在乎人,人愛神的心有多少?我們可以說,在當今時代中,有很多年青有為,知識高深的人,甘將自己奉獻給神。我們的聖經學院和神學院中也造就出來不少的工人,但是很顯明的,教會工作受阻的,不是缺人,乃是缺錢。我很有這種經驗,就是每逢我主持一個特別造就聚會時,會畢,我總是給大家一個機會,看有什麼人,心中有神的呼召,而年齡在三十歲以內的,有志作一個傳道人,可以到台前來禱告、奉獻。當我的邀請一發出去,在座當中,有很多人心中受感,前來將自己奉獻給主。可是,假若在相同的會眾中間,我發出了另一個呼召就是:「你們在座的商人中,有多少人願意將他每月收入一半,奉獻給教會,為輔助福音的事工呢?」當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我恐怕在兩千聽眾中只有一個?半打?或二十個人,能站起來接受主的要求吧?或竟連一個人也沒有,也未可知。信徒盼望神的僕人們,將他們的生命都交付出來,但信徒卻不願將自己銀行中的存款交付出來。

    我們有人,卻沒有錢,假若經費充足的話,我們可將許多事工作作成了。佈道事業最大的需要,不是人,乃是錢。或者有人說,聖經上不是說過: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錢財,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嗎?不錯,但我們知道神做工時也要借著人,若神的靈感動你奉獻時,你心中不肯受感動,神自己再會另找他人工作,但你豈不是失了神的恩典和福份嗎?為此,我願意使你曉得下列的事實:

    在我們自己的教會申,常會收到如此的電話說:「我們家中最近要購買一架大鋼琴,不知你肯否要我們的舊鋼琴,放在教會中使用?」自然啦,我決不會推辭,我們所有的教會中,都是用的舊鋼琴,我們是很感激。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收到一個這樣的電話,說:「我們本來要買一架新的大鋼琴放在家中,但我們的舊琴仍能使用,能否准我們將那架新鋼琴送給教會呢?」兄姊們:教會在建立的兩千年來,都是受了信徒們為慈善而有的捐助,但是神的家不是要我們的救濟,神乃是要我們將最好的給祂。將你初熟的果子獻給祂吧!

    饒保羅醫生要離開教會到外面去時,有本市一位醫生來拜訪我的父親說:他有一套舊的醫用器材,問饒醫生願否使用在出外佈道的工作上。那日恰好我也在家,便叫醫生來看這一套用具,是否合他使用?我記得他當時的表情,好像告訴我說:這一套用具真是太舊了,有的已不太合用,但他仍然表示感謝,願在工廠中使用。假若教會的醫生,肯奉獻新的醫療器材,來裝備這些年青的福音醫生時,其效果將有何等的不同啊!

    如此的事屢見不鮮,這表現什麼?簡單的說:我們想以行善來做主工,我們奉獻財物也是如此。我們不肯將初熟的果子和羊群中最好的給神,我們所給神的錢,都是需用之後餘下來的,而教會就甩基督徒獻的錢,來開展神的工作,神的僕人們多數是用基督徒剩餘的錢,來從事神工的,因此教會中的經濟就是杖著那些舊琴,舊藥器材,舊衣,舊書,舊車,舊錢(用不著的錢)來維持了。

    奉獻較樂捐更重要,神不只要我們的十分之一,乃是整個,十分之一的奉獻無不對之處,但很多人以為奉獻了十分之一,已經很不錯了,這自然比不奉獻的人好得多,但是他們除是神給猶太人定的一種獻納的供物,是責任的問題。而且他們除了十分之一,還要獻多種祭物。十分之一是固定的責任。但祭物才是為特別的感恩而獻。在新約中奉獻的意義有很明顯的更改,不僅是十分之一屬於神,就是連人的全身全心,一切的物件皆是屬神。「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弟兄們,當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也是你們應有的事奉。」(羅十二1)聖徒的身體是屬神的,也是聖靈的殿。一個奉獻生命給神的人,他一切所有全是神的。我們的財物是神的,我們不過是祂的管家而已。正如主在世所作之比方(太廿五;路十九)主所要求于管家的,是要他忠心。神的錢不可占為已有,基督徒沒有自己的房屋。他的汽車、食物、銀行存款,甚至他的衣服,每件東西都是神的,神叫他作這些東西的管家,有一天神要向他算帳,要交出這些東西來。

    或者有人會問說:「那麼我要獻多少呢?」但是根據新約的道理,我們應該問說:「我獻了以後,留下多少為自己呢?」主耶穌在世時,看見寡婦奉獻了兩個小錢,主不是歡喜那兩個小錢,乃是看見寡婦將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今日教會之元首——我們的主,也會在奉獻箱那裡觀看,屬祂的人奉獻之後還剩下多少?富足人是將多餘的獻上,窮寡婦卻是將一切獻上,奉獻重過樂捐。各位,你獻上什麼?

 

            奉獻的形式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

 

    談起奉獻,那是大題目。洋洋大觀,准可叫你寫上十萬八千言,還覺得意猶未盡。聖經論到奉獻,有相當可觀的篇幅,可見奉獻這件事頗不簡單。筆者在此不敢大題小作,以免顧此失彼,以偏概全,只好在此縮小題目範圍,略略地提出其中的一點,希望與讀友們一起思考。

    我要談的奉獻是金錢或是財物方面的奉獻。

    有人認為奉獻是要看需要。那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奉獻。有一個人會這樣表示說,起初他們團契裡幾個弟兄,對那些在鐵幕國家傳福音工作覺得蠻有意思,應當奉獻,也實在奉獻了幾次,可是後來當他們瞭解這一機構的財物情形之後,就停止了奉獻。他們覺得那機構的錢夠多了。

    又有一次,有位教會的執事表示說,某一個國際性的佈道團體有錢得不得了,根本就不需要,而我這種小數目他們是看不上眼的。

    這是看需要而奉獻的二個例子。

    不過,問題就難在如何判斷「需要」與「不需要」。一年到頭,口口聲聲喊需要的人或團體果真需要麼?那些從不或是很少表明需要的人或團體,難道就真的不需要麼?財務狀況好的要停止支持麼?不好的要支持麼?這是否會鼓動人或團體往財物不佳的路走?

    再說,有人需要是以千萬元,百萬元計,有人需要既然是那麼一點小數目,這又如何決定孰先孰後?真不簡單。

    另一種人奉獻只限定某一種關係,從未奉獻給沒有關係的機構。他們的奉獻是隨著「上面」或所屬的「會」的指示或原則來支配的。

    這是有點近乎機械似的奉獻,心裡的感受與奉獻的行動好像有一段距離似的。

    還有一種與此相反的奉獻,是講人的關係或是受人情左右。常聽人說,我的什麼親戚作傳道一定要支持他,否則說不過去,或是某某人來募捐不能不捐一筆。

    又有人看工作是否合他的心,只要他喜歡這項工作,不論如何總是支援到底,大有義不容辭的氣概。

    這種一味以迎合自己胃口的奉獻,也可能產生偏差,小心把工作當作偶像,輕忽了靈裡的引導與感動。

    再一種人,他的奉獻要看那接受的人或機構怎麼用錢。多年前,據說有一位住在加拿大的基督徒寫信給某一個臺灣的傳福音機構表示說,不再繼續奉獻支票支持他們的傳福音工作,理由是:那機構在蓋工作場所時,花錢在衛生設備上(即現代化的洗手間),因為她自己在加拿大的,一個鄉村地萬還沒有這種「享受」。這位女士可能受到那些早期宣教士帶回去的中國影片或幻燈片圖片的影響,以為咱們今天還住在破草房子裡渡日,「方便之所」還是逗留在最原始式。今天若有機會請她來台一遊,很可能以為是走錯了地方。

    最後一種人的奉獻,是懷抱著慈善為懷的胸襟,憐憫式的捐助。凡是:饑寒窮苦、無家可歸、孤苦伶仃,都可以令他慷慨解囊。除此以外,可能一毛不拔。

    還有……再寫恐怕這塊小篇幅容不下了,主編小姐要拿剪刀了,只好趕快收攤。

    「且慢,你說了半天的形形色色的奉獻怎麼沒有結語呀!」真的還不能走呀!

    奉獻財物,要記住:

    奉獻不是只看需要。

    比這更高的原則是:

    神需要你在那裡奉獻;不是你看那裡需要你的奉獻。

    奉獻不是要迎合,滿足你的興趣,愛好;也不是要作接受你奉獻的人的「頂頭上司」或是「管家婆」。記得那句話「眼見實系為難」。當然,你需要神給你智慧,免得在奉獻上作糊塗人。

    奉獻更不是一種施捨,憐憫之心應當有,主在世上時常動了慈心,但在福音的工作上是不分貧富貴賤,在靈魂上的窮乏、困苦要比物質更值得我們關切。非洲的落後蠻荒地帶需要福音,城市上流入社會裡的富豪商賈高官顯爵更需要。

    奉獻是給神,說實在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給神,一仍都是領受的,我們不過是管家。因此奉獻不但是給神,而且照祂的意思分配(當然,是出於愛的動機不是出於勉強。)所以奉獻是一件嚴肅的事,自己要常仰望主,留心祂藉著聖靈所給予的感動與負擔,服從祂的引導。唯有這種存心與態度的奉獻才是喜樂的與蒙福的。

     最後的最後,把你自己全人先獻給主,(真正的獻上,不是有口無心的,因為神是鑒察人心的神)這樣,你在財物的奉獻上,總不會差錯到那裡去,你會奉獻得心安理得。

 

              感恩與奉獻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615

 

    感謝神的恩典,我們能迎接這一年一度的感恩節,這是真正可感謝的,在這個月頭一禮拜,我用感謝的人生來和大家一起勉勵,在結束之前,曾經說過感謝的人生是一個最美的人生。

    感謝,感恩和奉獻,這是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上,不僅有感恩而已,而要和奉獻互相配合。我們在此互相想一想,要如何有感恩與奉獻來一起實行,第一強調神是創造的神,是萬福的源頭,對人類賜下一切的神,所有的一切無不屬於神。若不是神歡喜賜福於我們,我們承認人的努力奮鬥,終究是歸於空空。使徒保羅說:神能將一切的恩典充滿在你們的身上,現今我們各項的恩典是神所給我們的。詩人告白他的信仰: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做醒。在此我們承認萬項福氣是從神而來,我們更要感謝神,祂將主耶穌基督賞賜給我們。我們如果得到主耶穌基督,就等於得到所有的福氣,我們的人生必定是無所欠缺。所以在此強調,一切的都是從神賞賜給我們的。

    第二,我們在這原則下,我們要記著神給我們的恩典有多少,我們要在此算、想,我們若不算、想,我們就不知道神恩典到底給了我們多少!我們算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神的恩典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是無限量。

    各位兄弟姊妹,你們的生命是神賞賜給你們的,你們活在這世上,沒有一個人不說生命是神所賞賜給予你們的。時間也是神所賞賜的,沒有一個人能說,時間是自己能控制,你們的財物、能力、智慧是創造的神所給予的。我們的生活上、家庭、妻子、兒女、地位和名聲,無一不是神所賞賜的。台語聖詩四八三首,記載著我們必須要計算主的恩典來紀念弛。

    第三,我們若想到主的恩典如此大在我們身上,我們不只是想神的賞賜,而心裡沒有感動,我們難道沒以感謝的心跑出來。我們心裡若沒有這感動,我們必有一具體的表現,具體的的表現就是奉獻。頭一項就是獻上我們的心,才是最具體的,不能單靠嘴說奉獻、感謝。在哥林多後書八章5節:「先將本身獻給主」,又在羅馬人書十二章12節說:將你們身子當作活祭。首先獻上我們的心於主,因為心是我們人類行動的根源,行動的主宰。作一件事,往往先經過心想過,而後於行動表現出來。不論好、壞事,一定先經心裡想過,然後再去做。奉獻的前面是將心獻於神,如將心獻於神,等於整個心獻給神。今天,我們的心,是不是貞的歸向神,我們將我們獻給主,將自己當活祭獻上。一對年輕男女,當他們要結婚之前,必須要心靈一致,心互相獻給物件,假使心沒有獻給對方,雖結婚後,那對夫妻就不會很完滿的經過這個美滿的人生。心首先獻給對方,然後努力來經過一個很美的婚姻生活。奉獻就是首先要將心獻給主,所以保羅對羅馬的信徒勉勵,首先要將身體獻給神做活祭,今天,奉獻的頭一步就是我們信徒高興將我們的心獻給神,獻上我們的心,再次就獻上我們的財物,心和財物是結連在一起的。假如你將你的財物獻在一事業上,你當然就會專心一意的去關心它,同樣道理,我們若獻更多的錢在教會,我們就會更關心神的教會,我們的心就會在神的裡頭,也會對神國的事工更加熱切。我們若承認錢財是神賞賜給我們的,我們就必喜歡獻上。時間也是神所賞賜,我們必須獻上我們的時間。每一個人都一樣有那些時間,只是每個人如何應用這些時間,有人將時間浪費在娛樂、奢侈當中,每個人利用的方法不一樣。各位兄姊,神所上賜給你的時間,你如何去安排,是不是安排在傳福音的工作上、安慰、關心憂傷勞苦的人,引領親戚朋友來親近他,在神的教會來侍奉祂,時間是神賞賜的,你們要如何分配時間來奉獻給神.

    第四、我們要奉獻我們的才能,高興的讓主使用,承認神是賜智慧,能力給我們的神,那神教會裡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你一按照你的才能,歡歡喜喜的奉獻給主,或是能奉獻你的愛心,愛你的左鄰右舍,一些痛苦患難、憂傷的人。再次,我們要以什麼的心情來奉獻,奉獻不是勉強,奉獻是甘心樂意的奉獻。另外,奉獻有什麼樣的結果,保羅說:多種的多收,少種的少收,你奉獻的越多,得到的恩典就越多,奉獻的越少,神的祝福是越少。第二奉獻也能感動人,讓人來學習好的榜樣,奉獻的結果是歸榮光給神,不是給人。

    希望我們的感恩成為行動,表現於奉獻的生活。現在奉獻,只是奉獻的一小部份而已,但是神卻要祝福我們。

 

                      越發感恩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615

 

    二五O年前,美國還未開國時,美洲是一個未開化的地方。當時自歐洲有一隻叫「五月花號」的帆船,載了一百多位男女清教徒,橫過大西洋,在秋天裡抵達北美東岸。這些人為求宗教信仰自由,冒險來這裡,開拓新天地。結果第二年秋天以前因饑寒以及疾病,而人口喪失了一半。但在冬天裡,他們擇了一日,招待印地安人,舉行盛大的感恩節。這樣來感謝神的宏恩。於是十一月底的感恩節就傳開了。

    我們臺灣的許多教會在十一月底舉行感恩節禮拜,也有很多教會將感恩禮拜定在新春的時候。無論如何我們都盼望不忘感恩。

    說起感恩節,聖經上以色列的三大節日,都是感恩節。逾越節感謝神的救恩,使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苦境。五旬節的豐收感恩。住棚節是紀念曠野之流浪和神的帶領,同時是秋天的感恩節,為果菜豐收而感恩。

    信仰之父亞伯拉罕,是基督教、天主教、猶大教、回教都很尊重的人。他一生的特色有無貪、順從、希望等,其中最大的特色是,他無論到任何地方;首先作的是築壇獻祭,感謝神的帶領。這就是亞伯拉罕信仰的表現,也是他偉大的地方。

    感恩:我們要對人對事表示感恩。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第三軍在歐洲奮戰時,一士兵忽然寫了一封感討為他們士兵謀福利的軍長,巴頓將軍接到了這封信異常高興,他說卅五年來他一直為士兵福利努力地爭取,從來沒有接到一個人的道謝,這是頭一次。我們不是常常忽略感恩嗎?

    感恩,我們不但要對人對事表示感謝,應該要對神表示感恩。依猶太人的傳統說,年老的撒該天天到那顆樹下作奉獻感恩的禱告,同時給桑樹澆水鋤草。盼望我們能這樣不忘感恩。

    降臨節自今日開始,我們要迎接耶誕節的這個時候,應該更不要忘記神的大恩,就是藉著救主耶穌基督來的感恩。我們要向神在過去的日子為我們所作的事感恩。我們也要向神在今天給我們的各種恩惠感恩。我們又要為神在將來要給我們感恩。一本書叫「人的經驗」描述在希特勒的集中營下受苦難的人。這些人中能活得久的,常常是身體軟弱卻能對將來有盼望,能對將來感恩的人。

    波斯有一句俗語:「有人怨歎無鞋穿,當見別人無雙腳,才知道應該要感恩。」三隻手指頭的米子女士之積極人生觀,向前的人生觀,感恩的人生觀,就是使我們光明,溫暖的地方。

    先知哈巴谷說:「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中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三1718)。

 

             神賜福樂意捐獻的人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615

 

    聖經告訴我們,凡以喜樂的心情奉獻的,必蒙神喜悅。因為以快樂的心捐獻的人,不作難也不免強,不是履行義務或附帶任何條件,而是甘心樂意來作。因為他本來就有這項心願,藉著這捐獻是奉獻給神,榮耀主,蒙祂悅納。

     樂意奉獻的心,是藉著聖靈而來,因為神的愛充滿我們的心靈以後,就如小河漲水一般向別處流出。這是神的恩典,先經過我們而流到別人。所以我們能作神所重用的器皿,將祂的恩典流向別人的河溝,這乃是極大的福氣!

    我們不可認為奉獻給神或幫助別人,就是自己的損失,因為我們當堅信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廿35)神自有方法,大大的賜福償還我們。「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鬥,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六38

    請問,我們是否甘心樂意,將一切首先所得的(如初熟的果子,第一次領到的薪水或其他所得等),特別拿出來若干數量,當作克己愛神的奉獻出去?我們是否歡喜快樂並期望神會豐盛的賜福我們所奉獻的,將福分帶給別人?我們的存心和行為果真如此,就必證明弛的話實在的是「旋比受更為有福」。就是我們只有極少數的財物,若能甘心樂意的奉獻,天父神也必悅納,並且會豐豐富富的賞賜我們。

    保羅將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典告訴我們,,「並且他們所作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八5)可見神的旨意乃是我們先把自己當作祂所悅納聖潔的活祭,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主;但是這項主的恩典,唯有專心信靠祂的才能作到。

    我們奉獻財物以前,應該先將自己的全心奉獻給主,祂就引導我們奉獻愛心、祈禱、時間、才幹、精力——甚至我們所有的一切,重用這些奉獻,以便將福音分享與別人。

    感謝在臺灣以及世界各地蒙恩的弟兄姊妹,關心挨家訪問分發傳單工作和福音傳遍世界的事工,慷慨的奉獻他們自己與他們的財物,支援逐家文字佈道會的工作。我們雖然只能在祈禱中致謝這些人,但深信天父要垂聽祈禱,豐盛的報答賞賜他們的愛心和所作的犧牲。

    就是我們盡了一切所應該做的事,奉獻我們一切的所有,我們的態度,還是一個無用又不配的僕人。「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用。」(路十七10)我們在這位在十字架上犧牲的主耶穌面前,還有虧欠,永遠是個欠債的人。

    保羅告訴所們:「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羅一14)我們向這沉淪在罪惡的全世界,欠福音的債。世上的人,被魔鬼弄瞎了心眼,在永遠滅亡的邊緣摸索。所以我們當甘心樂意,奉獻我們的愛心和誠實,並盡可能完全奉獻一切的所有,順從主耶穌的吩咐,將福音傳給每個受造的人。

 

             述說主恩    黃詩田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15

 

    「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

    經過卅四年,今日的香港閩南堂仍方興未文,這完全都是神的恩賜。

    我想將現在和過去作一比較,希望藉此能更彰顯神的榮耀和恩典。

    在過去,每逢星期一、三、五我們借用禮賢會開祈禱會,但由於該會于下午九時就要關閉,所以每次祈禱會都是匆匆了事。現在我們有三棟禮拜堂,我們隨時都可開祈禱會,所以我們應該感謝。

    過去的崇拜參與者寮寮可數,但現在我們有這麼多會眾,有詩班,與過去比較,實在無從數算神的恩賜。

    過去肯致身服務聖工的只有三兩人,現在義工人員卻不勝枚舉。

    過去我們沒有固定講員,只是臨時拉夫上場,甚至完全沒有人主理崇拜;現在我們有周詳的計畫,預早安排合適的講員,會眾在有條不絮的秩序下,虔敬崇拜。

    過去我們沒有青年團契:現在卻有固定的地方和時間,給六十多名青年聚會交通之用。

    過去我們每週日下午三時正在禮賢會開始崇拜,夏天時酷熱難當;現在我們三間教會,於不同的時間舉行崇拜,每週日大概有四百人赴會,每月三百會友同守聖餐。到目前為止七百人受洗加入基督,四百兒童受幼洗,一百六十五人蒙主寵召,魂歸天國,六十五對新人敲起教堂婚鐘。

    過去我們崇拜時只得三首聖詩供用;但現在教堂中聖詩,聖經比比皆是。

    過去我們聚會,沒有固定的場所,東移西遷;現在我們有三間會址,電琴,鋼琴,講壇……等等設備周全。

    過去每週日募得的獻金只有三數元,全部捐給禮賢堂;現在每年的獻金數以萬計。

    回顧過去辛酸,展望將來前程,願神繼續帶領我們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忠心事主    黃詩田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15

 

    吳牧師為主工作四十五年一在本堂服務廿五年紀念感恩,本人以老賣老,藉此機會說幾句話。

    教會的工作是極難應付的,身為一堂之牧者,更是吃力不討好,無論一舉一動,都為眾人所注視,因為他是教會的中心,應為會友的模範。感謝主,廿五年來本堂在他的帶領下,吳牧師可謂處處得宜。

    四十五年並非是一段太短的時光,差不多相等半個世紀,在神的恩寵下,吳牧師事主忠心耿耿,矢志不移。

    與吳牧師同輩出身的,有些已息榮歸主,有些轉行他業,有些則不知斫蹤,所以吳牧師所得到的恩典,實在值得我們感謝讚歎。

    在這四十五年間,得到吳牧師祝福和洗禮的人無數,而在吳牧師循循善誘下加入基督教會者是不勝枚舉,這些全是神偉大的作為。

    回溯我們教會的歷史;當初吳牧師受聘履任時,我們教會可謂極端貧乏,經過這些年來「慘澹經營」,現在總算是豐豐足足,這是值得我們獻祭謝恩的。

    本會之有今日,吳牧師功不可沒,吳牧師孜孜不倦含心茹苦的領導著我們的教會,一心一意的傾力於教會事工,遇著任何困難都毫不氣餒,故能使會務凡事都能迎刀而解,吳牧師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忠心事主,值得我們再次感謝和讚美我們在天上的父。

    還有重要的一點:吳牧師領導有方,故我們的教會能守住純正的信仰,從未偏離真道。

    聖經記載:以利亞帶領以利沙,保羅帶領提摩太,他們雖有多點不同之處,但亦有一共通點:他們在晚年之時,均將一切交托給門生。我經常對吳牧師說:處理一間教會已是十分困難,何況三間,為什麼不多請同工協助?可是吳牧師為人小心謹慎,一心為主為教會,對繼任人選十分審慎,所以遲遲未能將工放下。

    願主祝福吳牧師,繼續為主牧養本會,使他能達到以利亞及保羅的願望。阿們!

 

             為福音而行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1527

 

    我們上月的標語是:「為替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5),是以「為主而活」為主題。本月我們是以保羅心中的見證,哥林多前書九章16節的末句:「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為標語,其主題是「傳道救靈」。基督徒「為主而活」其最寶貴的就是為傳福音而活。保羅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白話文翻為「各項事我因為福音而衍」,今早我們從兩方面來查考之。

  

保羅傳福音的因由:

    為何保羅的生活一切所行的是為福音的緣故?因他深知傳福音的因由:

    ①是內心的摧迫——哥林多前書九章16節保羅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是不得已的。」保羅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為何不傳福音有禍?請看列王記下七章315)節這段經文的故事,當撒瑪利亞被亞蘭人圍困,城裡發生極可怕的饑荒,連小孩子的肉也吃的時候,城外有四個長大痲瘋的人決定死前進亞蘭人的營盤去,主使亞蘭人的軍隊聽見車馬大軍的聲,就起來逃跑撇下帳棚、馬、驢、金銀財寶等物,四個大痲瘋到了營盤,進了帳棚,大吃大喝,拿出許多金銀衣服去收藏,想大享福。當那時候,他們想到城裡有多少同胞,不知道亞蘭人大軍已經退卻,留下大量的食糧,面臨饑荒死亡的時候,彼此說:「我們所作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罷,我們與王家報信去。」各位兄姊!四個大痲瘋的不報好消息,等到天亮必定有罪,何況我們知道主耶穌已經擔當世人的罪孽死在十字架上,又為我們稱義復活,早已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叫凡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我們若不傳這信息福音怎麼沒有罪呢?實在「不傳有禍」了,這是保羅內心的推迫。

    ②是受託的責任——哥林多前書九章17節保羅說:「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了我了。」保羅知道傳福音是受託責任。俗語說:「允人如同欠人。」人答應人作某件事,你若答應受託,你必定有責任必須作成。主升天以前曾託付每個基督徒,必須「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太福音廿五章1430節,主按我們的才幹託付我們的責任,我們必須完成之。

    ③是得人和救人——哥林多前書九章1920節保羅傳福音為要多得人,他就甘心作眾人的僕人,無論如伺為要救些人。

 

保羅傳福音的榜樣:

    有幾件事我們知道保羅生活一切所行的是「為福音而行」,因他已有許多好榜樣。

    ①叫人免花費也能得著福音(林前九1518):保羅為免福音受阻,不用盡傳福音的權柄,親手做工,作個帶職事奉的福音戰士,叫人免花錢而得福音。

    ②向何種人自願而作何樣人(林前九2022):他為要拯救更多的人,他願意謙卑做人的僕人忍苦耐勞,損失一切為要救人。日本賀川豐彥先生為要拯救貪民,就自己願意搬到貪民窟去忍苦。台南有一美國富家小姐,為愛痲瘋的同胞,不但生涯志願獻身作護士看顧一些病人,又願與一為該病痊癒的臺灣青年結婚,這豈不是「為福音而行」的好榜樣麼?

    ③如同運動家拼命努力追求(林前九2426):保羅生涯為福音,他如同「賽跑的」「較力的」「鬥拳的」運動家拼命,為福音在生活上努力追求,可得著不能壞的冠免。

    ④時常攻克己身叫身服自己(林前九27):保羅在生活上,無論在言語上,行為上,為要作凡信的榜樣,行事為人是何等聖潔,公義,無可指摘,他是時常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因他極怕他傳福音給別人,叫別人可以因福音而得救,然而自己卻不遵照主的教訓而行,在主眼前成為不義的人,因此自己反被棄絕!(太七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