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人生與宗教 林後十二 (嚴慶鋪) 需要、懇求、順服 林後十二1—10 (楊 兆) 神所看重的人 林後十二1—10 (陳慧如) 神給保羅一根刺! 林後十二1—10 我的恩典夠你用 林後十二1—10 (吳德聖) 恩典中一根刺 林後十二1—10 (黃家盛) 保羅的一根刺 林後十二1—10 (張宏卿) 我的恩典夠你用 林後十二1—10; 約三16 (李龍修)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林後十二 (莫 根) 一根刺 林後十二7 (劉約翰) 肉體的刺,靈性的福 林後十二7—9 神的恩典夠我們用 林後十二7—10 (丘安路) 我看保羅的剌 林後十二8
(黃卓雲) 一根刺 林後十二8—10 (卿) 我們與保羅的刺 林後十二
(Norman V.Hoqe) 屬靈的健康 林後十二 (龍靈光)
人生與宗教 嚴慶鏽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 宋儒王應麟先生,三字經雲:人之初,性本善。此兩句,乃立教之初。發端之始也。世人自始祖亞當,祖母夏娃。被惡魔之所誘,違犯神之誡命,逐出伊甸園,引罪入世。為世人之原罪。則善惡從此分。故性相近,而習相遠也。 夫人無宗教,無賢師之箴規,無良朋之指導時受惡習之傳染,愈趨而愈下,前途何堪設想,必至淪亡而後已。諺雲:習于善則善,習於惡則惡,可不慎歟,故曰。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此之謂也。是以古人有胎教,而孟母有三遷以教子,人生豈可無奈宗教乎,人無宗教精神無所依賴,當之人生必要有宗教之信仰。有宗教之依賴,亦須知宗教與人生,是最大密切之關係。 處此惡劣環境 變遷之世代,不可無宗教之依賴,無宗教之依賴,如行於黑暗之中,絕域之所。而不知其生路之向,時也,進不得,退不能。在進退兩難,生命存亡之際,幸而救主耶穌大聲語眾曰:我乃世之光,從我者不行於暗,可得生命之光。經雲:處暗之民,得見大光,居死地陰之域者,有光環照之,耶穌乃是真光,救世之光。 神之聖者 以仁愛為心,慈惠為懷,捨身贖萬眾之罪,俾吾人得享安樂之永福,大哉救主,愛世之鴻恩,有如天之高,地之厚,吾人應如何信賴,如何敬尊,當畢生獻身,努力為主播揚真理,亦不能圖報萬一,豈可忘此愛世之大恩,而辜負神之大德,獲罪於神乎。孔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可不懺哉。無奈世人每為物外之物所誘,而不思身後之身所報,甚至有違背慈愛之救恩,淪落於罪惡之中,日被魔鬼之束縛,而不自知,甘受魔鬼之淩辱而不自覺,實是堪憐,又甚悲也。幸蒙神仁慈矜憫:格外施恩,既往不咎雖然違背神,若能知罪悔改,親就救主耶穌,耶穌莫不親之。且曰:凡勞苦負重罪之人,緊來就我,我赦爾之罪,救爾之靈,賜爾得平安,基督之立教也。是欲使人滌盡前愆,洗淨故態,純潔誠實依賴基督得開生命之路,而絕死亡之途,成為更新之人。 基督教光明之宗教,救世之宗教,生命之宗教,總而言之,基督教,返本溯原之宗教。 我台基督教到處林立,莫如誨之諄諄,而聽之藐藐。何歟,罪之所蔽也,若不滌盡愆尤,脫離罪孽之苦海,早登永生之道岸,接受基督之賓理,皈依基督,共步天程,雖曰爵位,權貴高宮顯達,不久終成泡影,何之有,不若真理道德,謙恭遜順之為愈,雖曰貧窮,實則有,雖曰卑賤,實則高尚。孔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愛也。由此足見人生之所缺者,是真理,是生命。真理,道德,生命,是不可缺一也。當此暗黑之世,人心險惡之時,道德腐敗之際,種種惡習百出,若無基督真理,前途實堪悲耳,如聖保羅雲:我負多人之債未償還也,有鑒及此,遵依傳福音與萬民之遺囑,實行愛人如己之聖訓,倍加努力,播傳基督真理,耶穌曰:我即是路,是天路,是真理,是指南,是生命,是救恩,非由我,則未能就近天父也。基督教,救靈贖罪之宗教,基督教,生命之宗教,世所不及者。使徒聖彼得曰:舍此別無救主,天下人間,更無賜名與我等,可賴以得就者也? 願我諸同胞,脫離罪惡之苦海,早登永生之道岸,接受基督之真理,皈依基督,共步天程,享永福,吾等當為諸君額手稱慶也。 需要、懇求、順服 楊兆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 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所記載的,使徒保羅的禱告生活,好像一個寶庫,我們從其中可以發現許多寶貝——屬靈的真理:現在我們要默想其中一些重要的靈訓: 保羅的需要 那時,保羅蒙神賜與一種非常的靈性經驗,就是「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在「樂園裡」,「聽見隱密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十二2—4)當他有了這奇妙的靈曆以後,他禁止自己不將這經驗告訴人,恐怕有人把他看高了,過於那人在他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林後十二6)雖然如此,神還恐怕他「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特將「一根刺」加在他身上。(林後二7)。 保羅雖然沒有說明這根刺是甚麼,但他「為這事」,三次求主將這刺除掉。(林後二8 )由此可見,他認定這根剌乃是他事奉的阻礙,必須立刻離開他。 保羅憑著他個人的經驗眼光,判定這根刺對他是有害而無益的;但在神看來,卻恰恰相反,祂認為這根刺能使保羅繼續保持謙卑的態度,照常合乎祂用,不但如此,這根刺能叫保羅與祂的關係,更加密切,並使保羅更加蒙祂賜福,對祂有更深切的認識。(林後十二9—10)保羅一有了這根刺,就以為有立刻脫離這刺的需要,但神卻始終認為沒有這個需要,他不必為這「需要」禱告。 親愛的代禱男士們,我們應當從保羅求神除刺的事上,得見屬靈真理的亮光,要小心察驗:我們個人的某一樣需要,是否合乎神的美意,我們應否為這需要祈求? 保羅的懇求 當保羅聽了神特加在他身上的「一根刺」以後,他曾三次懇求神,叫這刺離開他。(林後十二8)我深信保羅這三次的禱告,必定一次比一次地懇切;而且每次都滿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他甚至立下決心,要天天繼續懇求,直到神除了這刺以後,才停止為這事禱告。有時,我會覺得這三次禱告,在保羅禱告生活中,確實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出乎保羅意料之外,神突然有啟示臨到,如同在他禱告生活中擲下一顆令他震驚的炸彈,神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二9 ) 保羅立刻就領會這起事的含意。(林後十二9 )他藉著這話,向他表明自己的心意,吩咐他停止為除刺這事懇求,並且應許無限的恩典,足夠他永遠支持,使他能克服這根刺所帶來的一切阻礙,繼續為基督作美好的見證。 親愛的代禱勇士們,我們在這裡得著一個與我們禱告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屬靈真理:我們的禱告,若不合乎神的旨意或計畫,無論怎樣懇切,神必不應充。我們永遠要記得主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于客希馬尼園懇切禱告的時候所說的話,祂對天父說:「父阿,禰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禰的意思。」(路廿二42) 保羅的順服 當保羅一明白神將刺加在他身上的美意以後,他就立刻停止為除這刺這事禱告了,祂甘心樂意地接受神出於愛心與智慧的安排。後來,當他對哥林多教會論到那時他的轉變就說:「所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9—10 ) 順服神乃是蒙神賜福的捷徑。保羅因在禱告生活中能絕對順服神的旨意,所以他能蒙神引領進入一新階段:「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保羅不但不再懇求神除掉他身上的刺,反而因為有那根刺而心中喜樂。我深信祂必曾經歷多次為那根刺而感謝神。在一般人看來「軟弱,淩辱,急難,逼破,困苦」都是可悲哀的,但保羅卻另有一副屬靈的眼光,他看這些都是「可喜樂的。」他甘願長期有那根刺在他身上,直到他息勞離世的時候。 因此,我們心中應當帶有一種準備,就是當父神一指出我們須要停止為某事祈求,我們就立刻遵命。若我們還不肯放棄己見,還要妄想勉強父神應允我們那不合乎弛旨意的禱告,我們就成了叛逆的兒女;若我們馬上順服神,我們就必蒙神賜福,像保羅一樣,我們的靈程就必進入更高的境地。 親愛的代禱勇士們,我們參加「禱告動員」以後,我們個人日常的禱告生活直接影響我們這禱告的事奉。我們應當以保羅為我們私禱的榜樣,好叫我們每天能藉著禱告,供應末世靈戰所需要的靈力。 神所看重的人 陳慧如
經文:哥林多後十二章1—10節 基督教是啟示的宗教。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是使徒保羅所得的啟示。他蒙神啟示,亦深信神的話,並且把它見證出來。現在讓我們仔細思想,誰是神所看中的人。 世人當瞭解並認識自己的軟弱,「認識自己」是人生中最要的一件事,人往往忘記了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忘記了自己的狀態。因此「自己」成為最難克服的敵人。神卻看重這「敵人」。 一、神看重罪人(保羅承認自己是個罪魁) 我們應該認識自己的罪、認識我們的不信、不虔、不敬、不忠、不義、不實、不孝、不和、不平、貪婪、忌妒……等等。神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為的是要拯救我們脫離罪,因著信蒙祂的恩白白稱為義。我們當承認自己的罪。世上的人,都愛體面、愛面子、不許別人來損傷害他,倘若有過錯,為了顧面子也不肯認錯,恐怕失去自尊心和榮譽心。因此在人面前不容易承認自己的罪。承認罪需具有從上面來的信仰的勇氣,因為認罪並不是件羞恥的事,乃是一個勇敢的神聖的作為。聖經告訴我們說:「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神所要的祭也就是憂傷的靈,神阿,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五一17)認罪是自覺醒悟,知道自己偏差,離開了正路,這時勇敢替站起來,棄邪歸正,並謙卑、懺悔在上地面前。人生中最神聖的一刻,並不在你做禮拜的時候,也不是你開口唱詩讚美神的時候,也不是在你行善的時候,乃是你謙卑懺悔、認罪的時候。因為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看重憂傷的靈。 二、神看重無知的人(保羅為了基督成為無知的人) 你當認識你是個無知的人,神揀選了無知的人,使他成為智慧的人。人當認識自己的無知,而向祂求知、求智慧。「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這句話是他哲學的基礎。認識自己的無知,以便求知,求智慧,喜愛智慧。哲學可說是求智慧、愛智慧的學問、追求真、善、美的學問。而神學是;有關神的學問、神與人交通、神的啟示與人的信仰的學問,對神的作為產生應答的學問,人的應答就是所謂信心、或信仰。有限的人類只能瞭解有限的東西,至於那無限的、唯有靠神的啟示才能領悟,若不藉神的啟示,則無法瞭解。你我都是無知的人,求神啟示我們、教導我們,因神看重那無知的人,主耶穌也特別看種那無知的人,祂親近他們,並教導他們。 三、神看重軟弱的人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軟弱,保羅知道自己的軟弱,並以軟弱誇口。他知道,並深信,神所重看的是軟弱的人。世人上的人往往誇口智慧、學問、地位、財富、以及剛強的能力。但是神的恩典和他的大能卻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保羅說:「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保羅的一生,無論是生、是死、都是活「在基督裡」的人,他的每一刻,都以神為伴侶,必活在基督裡,神的能力,祂的恩典在保羅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他說:「所以我更喜歡誇口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因為神看重軟弱的人。 四、神看重保羅身上的一根刺 我們當認識你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根刺」,神看重這「一根刺」。保羅身上的「一根刺」,使他免于自高。論及保羅智慧、學問、地位、名聲,可說是人上人,極少數的人能與其相比,但也有眼疾、嚴重的頭痛症、癲癇的病,由外觀而論,他是懦弱、矮小的人。他屢次求告神,叫這刺離開他,但神卻對他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神在每個人身上的一根刺上,顯示祂的榮耀輿恩典。 我們要知道神的揀選完全與人不同,世人是以外貌、智慧、能力、財富、名聲、地位著眼;神卻看重人的內心。祂揀選了世界愚拙的、卑賤的和軟弱的人。祂使這世界的智慧變為愚拙,世人所認為愚拙的(如我們禮拜天、參加家庭禮拜、婦女會、禱告會等等)這在神的眼中卻看重為智慧聰明。因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因為基督是神的能力,是神的智慧。因為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林前一18—25) 這些都是保羅由主所領受的恩典,都是他信仰生活的體驗,他便把這親身經歷的體驗見證出來。每當我們感到自己有罪、無知、和軟弱的時候,這正是神的機會,神動工在我們在身上的時候。人的末端、窮乏、苦境、無能為力的時候,正是神做工的時候。因為神的恩典和牠的大能,是在有罪、無知、和軟弱的人身上彰顯。並且顯得更完全,顯得更豐富。 神給保羅一根刺!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 我們若仔細查考使徒保羅的言行,就必得一結論:他真夠謙卑,他蒙神那樣的使用,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神「賜恩給謙卑的人」。(箴三34)。他曾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佛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7);「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林前十五9—10):「……其實我有可以靠肉體;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著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三4—8)。由此可見,他蒙神賜恩,他的肉體已經與主同釘,不能在他生活中,施展牠醜惡的活動:驕傲;自高自大;目中無人;唯我獨尊;以個人的譜系,或地位,或聲譽等,作為抬舉自己的工具。 他又曾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我們可以深信:他當時,必每天活在腓立比書二章6—11節(關於基督降卑的啟示)的亮光中。 神在他身上作了一件叫人驚奇的事,就是給他「一根刺」;神作這事有一重大的意義,就是他謙卑到底,又使他能始終活在神恩典中,絕不倚靠他的肉體。(林後十二1—10)。他甘心樂意地接受了那根「刺」,結果,當他將要為主殉道之時,他就這樣說: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6—8 )。 神在今天,若祂決定:祂也要給你「一根刺」,好叫你能常常謙卑,更合祂用,祂就必將那「刺」加在你身上。蒙神賜給「一根刺」的主內弟兄或姊妹,你是有福的,因為神已特選你,作祂貴重的器皿! 我的恩典夠你用 吳德聖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 保羅雖有過升入三層天的靈性經驗,但他從來不提起這事,直到有人對他不斷誤會,他才道出這神秘的經驗,但他還是寧願誇口他的軟弱,而不願誇口自己,他將他心內之苦痛,一根刺的事道出,神對他的答覆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神的恩典夠保羅用嗎?在什麼時候夠用? 一、肉體痛苦時,恩典夠用——保羅的一根剃,是指他身體上的病,雖然他沒有提起是什麼病,但人以為可能是:①眼疾(加四15),因加拉太人曾說願意保羅,且說保羅寫的字很大,可能眼睛有毛病。②熱病——有人以為保羅可能有那時不能醫治的熱病,發作時使他很痛苦。不管是什麼病,保羅曾求主除去這根刺,但神的回答不是醫治,而是加給力量,加給恩惠,足夠用的恩惠。健康並不是事奉主必須的條件,多少人在軟弱的身上終生為主工作,在病床上榮耀主。 二、困境中恩典夠用——保羅一生的境遇不好,常遭誤會反對逼迫(林十一24—29)。也許保羅曾想過為何他為主放棄一切,主仍使他的遭遇不好,傳道不順利,但神的回答不是脫離困境,而是力量的加給,忍耐心的賜與,我們信主的人並沒有由主領受一張保證書,保證環境之順利,但我們確得主之保證,我日日與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太廿八20)這是力量,這是恩典。 三、軟弱中恩典夠用——保羅一生感覺心志軟弱時,也一定有,使命之重大,工作之困難,力量之有限,他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的那些恩賜——曾說天使之話語,作先知,夠大之信心可以移山倒海他也一定想過,然而在軟弱中他感覺神的恩典支持他,體驗神的力量是在人的軟弱中顯得完全。 四、最感須要時,恩典夠用——神的恩典什麼時候我們最能體會呢?即自己感覺最軟弱,全無辦法時,感覺最須要時,為何保羅能體會,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因為就在自己全無辦法時,才會完全依靠神、信賴神。 神的恩典是日日夠用的,所以保羅由消極轉而積極的態度,反而以軟弱困苦為可喜樂的,他不再以困苦疾病,軟弱為念了,他在這些事上去接受神的恩典,去經歷基督的力量覆庇他,即基督的力量加在他身上,如同能力的大衣穿上去。讓我們以順服的心去接受任何遭遇,靠著神是夠用的恩典來過勝利的生活。
恩典中一根刺 黃家盛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 主後五十七年,保羅寫哥林多書給哥林多教會,其中說到十四年前他被提到第三層天——即主應許樂園,聽到了隱密的言語,領受神最高的啟示,使他有最高的屬靈經歷,達到了靈程最高的境界。為此,就實際而論他可以誇口,但就他自己而論,他更願意只誇自己的軟弱,因為恐怕人看高了他過於在他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也恐怕他自己因所得啟示甚大就過於自己高。基督徒在靈程上層層進升,是靈裡進步的現象,但不應以此為自誇,因神的能力是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可見保羅雖然在靈程有最高的經歷,但也經驗了許多的軟弱,而就在這些軟弱中經歷了神更大的恩典。 以一根刺加在保羅的肉體上,令他感到痛苦而屢次求主叫離開他。但主單單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顯然主說這話的用意是要保羅謙卑下來,全不自恃,並且要他常仰望交托主,因此這根肉體的刺,叫保羅經歷更多神的恩典,在軟弱、毛病上產生了剛強的人格。這裡解釋了屬靈的高處與軟弱的經驗二者之間的矛盾,軟弱產生剛強而帶刺來,神豐豐富富的恩典,顯現神莫大的能力。 英國有一位口才不好的傳道人,被派牧養一間在鄉下的小教會,而因此有足夠餘暇的時間把「奥古斯丁」這本書由拉丁文翻譯成英文,由於翻譯得很好,而成為一有名的神學家。卑微的環境帶給他更高的成就。 基督徒要把握恩典中的一根刺,認識那根刺的意義,體貼神的心意。不要忽視軟弱,當刺帶給你軟弱時,你能軟弱中建立信心去體驗神的恩典嗎?不要灰心,縱使撒旦差役的攻擊也是神所允許過的,神的作為含有美旨,祂在黑暗中行祂奇妙的事。願神充滿我們,我們也願意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10)。阿們。 保羅的一根刺 張宏卿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1—10) 刺紮在人身上,雖然不會致命,卻十分難受!無人不以立即去之為快。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常理。但保羅身上這根刺卻有些特別!使他在痛苦中,結果反而大有益處。 經過十四年的體驗,保羅的回顧與認識是;刺是撒旦的差役加上的,為的要攻擊他!但卻出於主的許可。因此他曾三次求過主(不是向撒旦的差役),要叫這刺離開他,主沒有正面答覆,只告訴他,祂的恩典夠他用的。意即讓這刺留在身上,因為這根刺對他終必有益無損!可想而知:保羅當初恐怕不會了然,也不以為然?十四年後,他才知道;這根刺加在他身上是有目的的;一是「怕他」過於自高(消極性的預防)。一是「免得」他過於自高(積極性的制止)!證明他必有自高的條件或資格。因有這條件他難得不陷於自高或誇口。但自高是消滅聖靈感動的,進而更易占神地位,偷主榮耀。這對作主工服事主是極大的攔阻!因此主許可這根刺跟著他!(太廿三12;雅四6) 這根刺是甚麼? 在書信中保羅並沒有指明那根刺是甚麼。我們只好用傍證來探求: 一、在赴大馬色的路上,保羅曾忽然被大光照射,他就僕倒在地!起來後眼睛便看不見了。由人拉著他的手,到了大馬色後,由亞拿尼亞給他按手禱告,眼睛上便有鱗樣的東西掉下來。(徒九l—9)這說明保羅的眼睛因那光受過一次刺傷!而後有了些恢復。 二、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7節,保羅有個聲明說:「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凡我的信,都以此為記,我的筆跡就是這樣。」這是說只要信後有他親筆問安的筆跡,就是他的書信。按達于帖撒羅尼迦的書信,是他初期的書信,約寫於主後五十三年。繼在羅馬書(第六書信約寫於主後六十年)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6—22節,他更清楚的指出;他的書信是德丟的代筆。在他的書信中,似乎口(有腓利門書,他特別說明是他親筆寫的(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9節)。再從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1—2節 看;證明那時就有冒保羅之名偽寫的書信!由此我們可知;若非不得已,他是不會請人代筆的。而代筆的原因,當是目力的障礙? 三、加拉太書四章15節中,有這樣幾句話:「你們當日所誇的福氣在那裡呢?那時你們若是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來給我,也都情願!這是我可以給你們做見證的。」這說明加拉太眾教會興盛時,信徒們的愛心表現;他們看見神的僕人,在工作與勞苦中,因著視力的不夠,常增加許多不必有的難處,巴不得將自己的眼睛剜出,給保羅換上!可見他身上的那根刺,是視力的障礙! 保羅有甚麼可自高自誇的呢? 一、他有外邦使徒受託的職分。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明說他得的啟示甚大,以後他在以弗所書三章l—7節中有清楚的說明。他受託要將基督的奧秘,叫世人知道。就是外邦人要在基督耶穌裡,藉福音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也許這就是他蒙召後去阿拉伯曠野的原因。)(加一17—18)。 二、哥林多後書十二章4節,保羅似乎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以第三者的立場見證他曾到過三層天,並在樂園裡聽見隱密的言語,是人不可提說的。他雖沒有像使徒們,直接在地上跟過耶穌,但卻有這樣非使徒們所有的經歷!沒有跟過耶穌,是當時哥林多教會有些人對他的批評!(林前四2—3;九2;十五8—11;林後十二11)說他不是使徒。相反的正因他有此託付和經歷,使他順靈行事而不體人情。 這兩項都是使保羅易於自高自誇的條件,尤其當時有人不但懷疑他是使徒,還說他信上的話又沉重,又利害!(林後十10)見面卻是其貌不揚。因此可想而知;當他每到一地,尤其像哥林多教會,講道時必有人對他滿懷怒氣!如歪脖子,瞪眼,甚至拂袖退席等。但感謝主,他都看不見,仍然一無改變,只講說聖靈要他說的話。假如他肉眼明亮,看得清楚,恐怕馬上轉園,改變口氣,免得惹動怒氣,致銷滅聖靈感動。或者也以怒還怒,把他到過三層天,聽過隱秘言語,以及使徒職分,和在阿拉伯曠野與主靈交等,誇口而出,以取得血氣的勝利,這便是使他免于自高的原因。我們在路加福音四章14—30節中,看見說:耶穌滿有聖靈能力,回到祂的家鄉,在拿撒勒會堂第一次講道,沒有終場,就被怒氣滿胸的會眾,將祂趕出城,帶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可見順從人與體貼靈,是不能兩全的。主不讓保羅受虧損,免得他勝不過,故而保留了這根刺。由於這根刺,使他無視人的臉色,一無驚惶,只順從靈,故而有神同在,使他更為剛強!(耶一17;結三8—9) 親愛的兄姐們!你如果是位蒙恩為神所揀選,尤其在神家中有事奉的,當知撒旦是絕不會放過的,必有它的差役將某種痛苦或難處,加在你身上,一直跟著攪擾你,使你軟弱,灰心,喪志,甚至回到埃及去!但如你持定元首,抓住應許,仰望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祂必能使你由軟弱變剛強,因難處而更蒙恩得勝。可不是麼?撒旦的差役將一根刺加在保羅身上,目的在使他不能看,不能寫,不能工作。但奇妙的主,因他的忠心,使他的工作更有果效!結果他不但建立了許多教會,並寫了全部新約廿七卷中的至少十三卷。這就是主對他說:「我的思典夠你用的,我的能力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的事實證明。
我的恩典夠你用 李龍修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約翰福音三章16節 我們做基督徒或許已有三、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久,每個禮拜天都參加教會之大禮拜,但是我真懷疑我們是不是真正體驗著神豐富的恩典?我敢大膽講,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真正體驗到。假若真正體驗到神豐富之恩典,我們的生活態度就會不一樣,會在每日的生活上充滿歡喜與感謝。同時我們就要努力實行馬太福音十二章節19所記載:「你當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愛鄰居如同自己。」之教訓去行。盡心就是獻工、獻時間,獻金錢為主用,同時也要愛鄰居,愛那些靈魂將沉淪的人。一個基督徒每個禮拜只參加周日的大禮拜是不夠的,要參加周間的聚會,與主內之兄姊互相交通,與敬拜神,這時間將會成為我們生活中最快樂的時間。 保羅之肉體有刺,他為這刺三次祈求主讓刺離開他,主沒有為他拿掉這根刺,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些話使保羅大為感動,保羅知道他的刺是要讓他知道自己的軟弱,這樣主的能力才會使他強壯,讓他真正知道主的豐富在他身上。保羅之肉體有刺,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刺,主對保羅說的,「我的恩典夠你用的!」主也封我們每一個人說:「有我的恩,你就足夠。」 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7節,記載有一人,(此人即保羅),於十四年前,曾被帶到第三層天,到樂園去。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啟示。有一聖經之註解記載:有四個人也曾被帶到保羅所去的地方,但這四個人,有的隔年就死去,有的發瘋。但是保羅卻帶這個大啟示平安歸來,這是一項可誇口,有價值,可自高的事。也因為這啟示極大,為免得他自高,所以神讓保羅之肉體內有刺。保羅肉體之刺是什麼? 1、加爾文說保羅肉體之刺是精神上的引誘,懷疑之心,閃避作使徒的心。 2、馬丁路德認為保羅肉體的刺是一些反對者,迫害的人使保羅痛苦。 3、天主教的解釋保羅的刺是肉體的引誘,特別是性的問題。 4、通常人說保羅的剌是一種羊癲癇病,這對他傳道是一大阻礙。 5、又有人想保羅肉體之刺是一項極嚴重頭痛。 6、有人想是眼病。 7、又有一種說法,這是一種熱病。 以上這麼多有關刺的說明,我們不管保羅肉體之刺是什麼?但我們可想到,這刺對保羅卻是一件很痛苦、難堪的事,對他的傳福音,確實是一大阻礙。為這刺,保羅三次求主使這刺離開他,但主並未照他所求,而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這些主的啟示,給保羅生活上很大的改變,在他生活中充滿歡喜、感謝。一生為主做工、傳福音,死而後已。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刺,但可能都不一樣,有人得了醫不好的病,有人得了不治之症,有人盲,有人啞……等種種苦痛的病,人都自怨自艾。若只看刺的本身,確是一種痛苦的事,但信主的人,若用上面的光照這個事實之時,黑暗之事將變為光明,病痛變為天使的作為,失敗可想做神的恩典,這些刺將要成為榮耀神的事實。但以理被抓到巴比倫,因屢次開窗望耶路撒冷禱告而被警告,將被人丟入獅坑,然而他體驗神的恩典豐豐富富在他身上,他並不懼怕。人若真體驗神的恩典,不管是處於監獄內,還能寫出腓立比書那樣歡喜、快樂的書信,可見他體驗到神的恩典何其大。 從古至今,以至世界末日,最大的事是神將其獨生子賜給我們,這是最大的禮物。有些成功的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實在受人羡慕,但這些人若無基督耶穌作其救主,則靈魂沉淪,甚至死亡,不得拯救。我們當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得到耶穌基督即足夠,神的恩典何其大,沐浴主恩,何等快樂;我們應當努力照:「你當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居像自己。」去實行。凡事都應感謝,已如經上所載:「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莫根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 這段經文乃神的僕人保羅,靈性最深切之經驗,因為神不讓他過於自高,而生驕傲,故用一根刺管教他。而教會常發生紛爭,結黛,這都是因人之驕傲。 驕傲就是罪 神是怨恨驕傲的神,可惜很多人,不理解驕傲為犯罪,故常犯這等罪,因驕傲使人分黨,不順從,俾人滅亡。 有一天主教祭司,寫一部書說:許多人告解來承認他們的罪,可是沒有一人承認自己。就是新教之信徒也是一樣,因為自從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直到如今,人都是喜歡爭大,撒旦之目的乃叫人驕傲,來悖逆神,故神以一根刺加在保羅身上,特意要叫他謙卑。同時也要叫他知道,神有夠用的恩曲。 許多主的工人,得了恩賜,承了屬靈祝福和屬靈啟示,就容易驕傲,忘記恩賜當榮耀神。 十字架是受苦之死,受苦為要造就基督徒的人格,因為人格並非生來俱有,乃是由信仰和經驗得到的。這樣做父母也當教訓其子女,俾子女學習謙卑,人當由基督之受苦,來學習順服。神使人受苦總有祂確定計劃,使人受苦與受試時,得蒙安慰和鼓勵,因為神是聰明的神,不讓人因受刺而跌倒,倒借著刺來完成祂所托之事工。 我們不知道諸位當中,有幾位將要受苦也不要怕,保羅在苦難中,越發要祈禱,越發親近神,反之人在受苦當中而心懷不平,就更要受苦,以色列民族最好的例子。當他們心有不平,不滿,發怨言時,刑罰就臨到他們當中,因為不平是得罪神,與神沒有正常關係。既然與神無正常關係,就如溫柔和歡喜之心,都無法彰顯。真實的基督徒與神有和平的關係,無信的人,受苦的時候不能有歡喜,對愛仇敵之事更加談不上。保羅在羅馬人書八章28節告訴我們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 故腓立比書四章5節告訴我們說: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裡請注意「凡事」不是在特別的時候,就在平常的時候要禱告祈求,有人禱告太著急,等不剄神的應許,有時你有一件事最要緊,但神看並不是這樣,要讓你在一件事專心祈禱,等祂成就其應許。但以理為一件事,祈禱廿一日。耶穌為了一盲人,也祈禱幾次,直等到神之答應。例如撒母耳記上二章所載哈拿的祈禱,她帶著憂傷之心,為求允一孩子,在神前傾心吐意,幾次祈求,直到祭司以利向她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祂所求的。她這時已經把握著神確實的應許。 於是這婦人回去,歡喜,吃飯,再不帶倦容了,這樣神向她之應許,就在第二章1節有顯明,她說;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因祂的救恩歡欣。 多少基督徒在受苦當中,常帶疑問:基督果真關心我麼?神果真愛我麼?如果這樣,為何仇敵常向我誇口說:你的神在那裡?祂不要你了,你所受之苦難,是表明神刑罰你。但主耶穌常在你身邊,為我留下同情之淚,發出慈愛的呼聲,叫我們放心,就近祂得安息。這樣仇敵看為有損的事,在神看是有益處的,因祂常藉著苦難建立我們,造就我們。 當保羅為他身上的刺,禱告的時候,主回答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祂本來富足,卻為我們成了貧窮,要叫我們因祂的貧窮成為富足。 希伯來書十三章8節告訴我們: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祂常常為我們代禱,保守我們,讓我們得到勝利。 過去幾年中,有不少的殉道者,比歷史上任何一時期多,不過有人想,神為何不拯救殉道者,免於殉教,因為在人看,這殉道者之死,是最殘忍苦楚之死!於一九五O年在韓國漢城有四十個牧師被殺,他們是很虔誠的牧師,他們一去就不能回來,撇下妻子和子女在家,在漢城我被請向那些寡婦講道,我看見他們的信心,心受極大的感動。 不但他們,說不定我們在人生的路程,跑未完了之後也要殉教?人為殉教,當時你所要得神的恩就夠,神的恩典是多麼榮耀。耶穌的恩典常供給於人之缺乏中,祂不但要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也要拯救我們到神寶座之上。神的力量比從前更有能力,祂永遠不疲乏,神的恩典永無廢掉。神給之恩典不過急,也不過慢,不過多,也不過少,當你缺乏時,就要給你!古代有個殉教者之見證:他被囚在獄中,要被害的前一夜,心非常不安難過,因想到明天就要被火燒,他有點躊躇卻不怕死,乃怕在受苦中,忍受不住,而否認耶穌的名,這樣就不死較好,時看見桌上有根灼火,他以指頭伸在在灼火上燒,嘗嘗明天將受害的滋味,但那時覺得沒有力量,可以勝過,因為指頭在灼光之上燒,尚且忍受不住,何況明天要受捆綁,全身投在炎熱的火裡燒呢!他想這樣我一定忍受不住。 但隔日起來,被獄卒帶到刑場時,他心中卻充滿了喜樂,在路上開口歌唱,讚美神。眾人看見他的光景,莫不受了很大的感動。他卻也想不到,有這樣的力量,就是神的恩典,即時應付使他得勝。 我在美國看見了多少的溪流,自昔到今都是常流不息,未曾看見流溪有枯乾的;並看見這太陽,自古到如今,未嘗減少光亮;或是大海洋之水,未嘗不充滿。這樣神的恩典,也如海洋之水,沒有缺乏,而夠我們用了。 我們常怕神的恩典不夠,此如小孩在海邊以鉛桶打水,怕把海水打幹;又如一人在山上不敢儘量吸取空氣,怕吸盡空氣別人就會死;這是杞人憂天,不但你一人得吸取,就任千萬人也吸取不盡。基督徒最要緊的,要明白這個應許「我的恩夠你用」。 人靠自己卻不能成全甚麼,惟獨靠這應許作你隨時的幫助。 在奧大利有一位基督徒,他生來就瞎了,加上患癱瘓之症,全身骨頭都不能動,臥在床上不能輾轉。他曾想神給他活若,總有祂之目的,廿九年當中,他不斷作了禱告的工作,他幫助廿八人的生活,在印度有十七個孩子,由他供給經濟,幫助漢城一女傳道生活費,並且擔當中國十個盲人的生計。 又一位奧地利的姊妹,她在十八歲的時候,犯了一種奇症,即惡性關節炎,受醫生鋸斷右腿,但還無法得愈,又鋸左腿,不久左手又發病,又把他鋸起來,只剩下右手,病又發起,醫生也很無奈,極力醫治俾她不至再鋸斷右手,但沒有辦法,為要保持某生命,終於把所剩之右手,又鋸下來,這樣成了無腿無手的達摩翁。是世上再沒有如此可憐之人,好多人也為她想,神為何不把她接回去呢?就她自己的遭遇是何等難受! 可是她怎樣?倒充滿了神的恩典,不但無絲毫怨言,心中時常充滿了喜樂,為奧地利的百姓禱告,她為奧地利未得救人焦心,就托木匠作了一根義手,挖了一個小洞,把鋼筆插在裡頭,就開始學習寫字,而寫得很好,用來介紹人就近主。曾有佈道家,聽到她之狀況,到她的住處,要安慰她,倒被她鼓勵,她拿出一千五百多封信給他看,因她曾領了千餘人相信耶穌。 佈道家就問她說:那你有什麼秘訣?她回答說:我並沒有秘訣,惟有相信主的話;信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這樣不但她的鄰居,就是全城的人,也要因你蒙了神的恩典!這樣是顯明神夠用的恩典,夠用就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使你永不缺乏了。 一根刺 劉約翰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 「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林後十二7)這一句話是誰說的呢?就是保羅說的。 這根刺指什麼呢?就是指保羅有肉體上及精神上的痛苦成為他的刺,但是因為聖經沒有明文記載,我們不能確定那是什麼。總之外來一切的攻擊批評,或者是身體上的疾病,不幸的遭遇都可以包括在這一根刺內。 但是試著看玫瑰花,多麼美麗可愛,受多人欣賞,讚賞。但玫瑰花杆上卻生著許多針刺呢!一留聲機盤上的唱片,單是旋轉著,就是轉了無數回也不能發出聲音來;若是有一根鋼針放在它上面,則有美妙和諧的聲音發出來。保羅的生命美麗可愛;他的見證有能力美妙動人,也就是因為有一根刺加在他的身上。 一個靈性高深的保羅,為什麼還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呢?其原因有二;(一)保羅被提到三層天上去,神恐怕他因所得啟示甚大,就自高自大,以致墮落下來,好像那位大有榮耀的天使長,因驕傲就從天上被降摔下來,成為魔鬼。今天有一根刺加在保羅身上,是要他謙卑。 有一個故事說:「一隻野鹿在溪邊飲水,看見自己一對美麗的角,十分得意;後又看見自己的一雙瘦瘦的腿,十分難過羞恥。不就有一隻兇猛的獅子發現了它,使追趕來。野鹿就拔腿狂奔。獅子遠遠落在後面。不幸野鹿跑進了樹林,它的兩隻美麗的角,竟被樹枝夾住了,不能進退。獅子便追上了它,將它吞噬了」。它在臨終時歎息道:「想不到我所慚愧瘦瘦的腳竟能救我遠離它;而我引以為榮美麗的角今天卻害了我的生命!」 人因自己長處而生驕傲,多遭失敗,人因自己短處而自卑,卻能多蒙神的恩典。驕傲是人類的通病,不但一般人受它的害,就是基督徒,神的僕人們,患驕傲病的也是不少。沒有學問、才幹,地位的人比較容易謙卑;等到一天,神稍微把我們提高一下,我們就飄飄然地炫耀自己,其實這只是不過離地三寸而已。 我們每逢疫症流行時,政府就帶人民打預防針,雖然針又尖又長,注射不免會痛苦,但是這是有益的。神恐怕祂的子民患得驕傲的流行症,所以用一根刺加在我們身上,這不是殘忍反是神的愛,「因驕傲在敗壞以先,自高在跌倒之前」這是箴言。神不忍看見她的兒女敗壞跌倒;所以讓疾病,攻擊,困苦,臨到我們,當作一根刺來除去我們驕傲的心,雖然撒旦時時射出痛苦,患難的箭要傷害我們,但神卻利用這些作提醒造就我們工具,使祂的兒女不致陶醉在自我裡面。 (二)保羅身上的一根刺,乃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他,免得過於自商,他曾為這事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他,但是神卻安慰他,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感謝主,神把刺留下,叫我們軟弱,然後那莫大的能力從軟弱的瓦器裡彰顯出來。 最後我們當懷想耶穌基督,祂頭戴剝棘尖刺冠冕,兩手兩腳被鐵釘釘穿,從頭到腳都有刺的傷痕。不但這樣,還有一個兵丁持著一根尖銳的槍來,狠狠地刺入祂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同時祂的心也被刺破了。為什麼神這樣讓祂的愛子,血淋淋地死在十字架上呢?乃是為要使人類污穢罪孽的心靈,可以因祂得潔淨。 在某地某家種了一顆木瓜樹,多年來只開花而不結果。後來請教有經驗的人,照他所指示釘一根鐵釘在根上,竟然結果累累了。弟兄姊妹,神有時容許讓一根刺加在我們身上,豈是無緣無故呢? 肉體的刺,靈性的福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9節 大數的掃羅蒙神的恩典,悔改自己的罪,相信接受耶穌為救主;成為使徒保羅,他在基督徒生活遭遇許多苦楚。他為傳揚福音受鞭打、棍打、石頭打、被驅逐出境。可是在這一切患難,他認為最大的痛苦,就是他肉體上的一根刺。 他說:「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類的軟弱上顯得完仝;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十二7—9)。 保羅所說在他肉身上的刺到底是甚麼,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推測、討論、研究;甚至聖經依照原文的字義翻譯也都不同。中文聖經依照原文的字義翻出來,英文聖經就翻成「極疼痛的病患」、「劇痛的創傷」等。但是這信息所以要傳給每時代的基督徒,就是無論有如何厲害的刺在我們肉體上,神的恩典都是夠我們用的。 不久以前我訪問一個青年信徒的家庭。這家的主婦患了大腿和腰部的關節炎,有時無法起來照顧家務,因為動作不便而非常疼痛。這關節炎不但傷害她的肉體,也妨礙她的精神悶悶不樂。他們的教會在每次的祈禱會和聚會,都為她的關節炎祈禱,求主施恩行神蹟完全醫治她。可是主並未應允,所以這對夫妻在心靈的深處,有個說不出來的苦惱,甚至懷疑主為何不醫治她。我就告訴他們:神必定另有美意,只是尚末顯明,所以你們應該接受這件事實而勇敢活下去。他們聽見這話非常驚奇;可是他們竟然誠心接受我的勸勉。結果不久神的能力,就在她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他們就以更堅定的信心而行走天路。 另一位基督徒患有嚴重的而無法治療的糖尿病,且有心臟病的併發症。因此過去的幾年來,她住院的時間就比在家的時間長;也無法工作來養家,結果更加嚴重精神上的痛楚。我幾次採訪他以後,他竟表示深知神不叫這刺離開他,必然另有祂的美意;他就甘心接受主所安排,忍受這些苦難而心滿意足,每日生活在主救贖的奇妙恩典裡。 據我個人的觀察,我們的肉體上的刺以外,尚有心靈上的的刺,就是每日所遭遇強烈的試探,乃更為嚴重而可怕。因為這些試探不只是一次,乃是再三再四的來引誘我們。為了要明自這真象,我們再看保羅的話:「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麼?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鑾童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駡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借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林前六9—11)。 可見當時在哥林多教會的基督徒,以前都犯各種罪惡。現在他們的罪已經洗淨,稱義成聖,但是先前的這些試探是都滅絕了麼?這答案乃「絕對不是」。雖然他們的罪都蒙主寶血洗淨,神也完全赦免他們,可是他們先前的一切壞習慣和生活,還是纏繞在他們身上;因此這樣試采便成為他們肉體上的刺。哥林多教會當時的情況如此,今天我們的情形也就更是如此。我們在未得救前的敗壞習慣、生活與罪惡便成為撒旦的差役所利用,來作打擊基督徒最有利的那根刺。 我們在從保羅的話,舉出幾個例證:他說你們中間有人從前有人是醉酒的;難道這些人信靠救主基督以後,就永遠不再有喝酒的試探麼?凡是先前作酒鬼而蒙恩悔改作基督徒的人,都知道這試探不可能沒有。事實上這試探不存在!有時也會叫我們非常的難受,所以我們有生之日還是要抵抗到底。因此對有些人來說,這也是他肉體上的刺,神叫它離開,其他如先前是淫亂、姦淫的、作變童的、親男色的。現在雖然藉著耶穌基督與神建立正當關係,並除去這罪惡,可是試探還要進攻許多基督徒的心靈,成為他們肉體上的刺。 在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中,有些人先前是偷竊的。無疑這些人於未得救前都是靠偷竊來維持他們的生活,但是成為基督徒後,就完全洗心革面從事正經事業。但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再受試探,也許以後有生之年,當他們看見貴重的物品,難免抵擋要去偷的試探。也許這試探再年長日久就愈來愈淡薄,卻成為他們靈性生活上的一根刺。所以我們未得救前的敗壞生活、習慣與罪惡來試探我們,這並不是犯罪;可是我們不抵擋這些試探而降服它去做的時候,我們就犯罪了。 也許我們在此就要問:「神阿,為甚麼禰不叫我的刺永遠離開我?在我肉體上若沒有這根刺,我就必成為禰所能重用的僕人」。這回答卻顯出一個真理,就是神比我們自己更徹底的瞭解我們;惟有祂知道那些事物能加強我們的信心、德性和靈命,叫我們跌倒。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為甚麼神將一根剌加在他的肉體上,就是「恐怕我……過於自高」,為這緣故主不叫這刺離開他。因為我們的記憶甚有限又短暫;而主耶穌完全知道,假若祂將我們肉體上的刺都除去,我們很快就會忘記,我們所有的成就,原來都是神的聖靈內住我們心裡幫助我們的結果;所以我們不久就自高驕傲起來,認為這一切成就都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驕傲的後果,必定是不再依靠主耶穌基督。 那麼我們既然是神的兒女又是基督的肢體,當如何處理這困擾我們靈性長進的問題? 首先,我們當承認自己的肉體上有刺;也許別人肉體上的刺與我們的根本不同。因此我們聽見或看見弟兄姊妹遭遇到試探,也就不必大驚小怪。雖然我們不一定都會遭遇別人所受的試探,但是我們當要知道人人都有共同的試探。因此聖經告訴我們:「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世人所能受的」(林前十13)。 第二,主已應許:「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林前十13)。神絕對不容許那些我們無法忍受的試探臨到我們身上。有時祂會完全為我們解決問題;也許一個酒鬼歸主後,就不再受喝酒的試探;神所以除去這試探,因為祂知道這人無法忍受這試探。但這是非常特殊的情形,通常喝酒的試探會深深的紮根在肉體中。我們需要神特別的恩典,才能叫我們有生之年完全抵擋它的引誘,得勝來榮耀主。 第三,神絕對不會叫祂的兒女,任憑這些「刺」宰割,而不供給任何補救的辦法。因此聖經又應許:「在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每逢我們遭遇試探的時候,神必為我們開一條逃避的道路,也許是藉著禁食、祈禱,直到這試探離開我們。 有時我們也需要其他弟兄姊妹的關心和協助,所以保羅說:「你們個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因此為要得著其他基督徒的幫助,我們必須把自己的刺告訴他們,如此他們就知道我們所遭遇的試探、試煉到底是什麼。神的話勉勵我們:「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五16)。我們需要知道彼此肉體上的刺、軟弱到底是什麼,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就能彼此關心代禱,體貼勉勵來幫助。 基督雖然吩咐我們要彼此相愛,但是許多基督徒並沒有遵行這誡命,以誠實無偽,毫無自私的關心其他弟兄姊妹。有時我們聽見其他基督徒肉體或心靈上有刺,不但不幫助他,反而閒談來宣揚他的軟弱,以致更加傷害這位患難中的基督徒。我們當明白凡中傷別人,都不能承受神的國。伯別人傳揚我們的軟弱,不敢把所遭遇的試探告訴別人,結果是單槍匹馬獨自奮鬥下去;將肉體或心靈上的刺都深藏在裡面,而加倍的傷害自己。 我們的責任乃是要幫助其他弟兄姊妹。並不是加害他們或增加他們的困難。因此我們對其他弟兄姊妹的靈性長進,行走天路有極大的責任。當他們肉體或心靈上有刺的痛苦,我們只有單純的接受,互相擔當個人的重擔。所以我們當隨時預備妥當,無論何時別人有所需要,就以愛心盡力幫助,完成作基督徒的本分。 耶穌基督在這世上的教會,並不是完全由那些有信德的人,靈性成熟的人所構成,乃是一些完全依靠主的大能,得聖靈幫助而努力的少數人所組成。所以我們為主而活,就必聽見祂說:「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我們豈不應該謙卑在基督裡面前,得著祂的能力覆庇我們的軟弱,時刻享受祂的恩典,將肉體的剌變為靈性的大福分麼?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 神的恩典夠我們用 丘安路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10節 論到神的恩典夠我們用的真理,在哥林多後書裡面有兩處經文是有力的證據。第一處經文是在哥林多後書九章8—11節,在那裡使徒保羅頌揚神的恩典,常常充充足足地加給信徒,使他們能多行各樣的善事來榮耀祂。第二處經文就是本文所引的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10節。這段經文乃是使徒保羅的自傳中的一頁。在這裡他把神向他所作的特別應許告訴我們。神應許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後十二9 ) ,並且他也說明了,在他自己的一生中他怎樣證實了神的恩典夠他用的應許。這段經文與我們信徒的關係,乃是要我們看見自己每時每刻需要神的恩典。我們不但在離世之日,需要神的恩典使我們能安然離世;並且在世上的日子,更需要神的恩典,使我們能活出頌贊和榮耀神的生活來。神的應許告訴我們,在每個人的人生經驗中,都可以證明祂的恩典,是足夠供應我們的一切需要。她的恩典不僅是使我們能通過艱難困苦的景況,而且是得勝有餘地克服一切困難呢! 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10節,我們可以看到保羅所經歷的三件事,並且可以從這三件事得到一些重要而寶貴的真理和教訓: 一、保羅所經歷的痛苦 每個基督徒都要經歷試煉和考驗。第一、因為這是人類必有的共同經驗。正如約伯記五章節7所說:「人生在世必過患難,如同火星飛騰」。第二、因為這也是基督徒必有的共同經驗。如詩卅四篇9節所說:「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也如使徒行傳十四章22節所說:「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使徒保羅告訴我們,有一項厲害的試煉落在他身上。那就是「有一根刺加在他肉體上。」關於這根刺以有下幾點是我們應當知道的。 1、它的性質——這根刺是真實的,不是想像的。它不是一種時常發作的肉體情欲,否則保羅決不會在後面第9節誇耀它了。它也不能是指一些軟弱跌倒的信徒,或是一些不信的人抵擋他。它也不是保羅對他未信主以前逼害信徒的罪行,時刻受良心責備不堪的痛苦。乃是一種的疾病、軟弱,或是一種身體的缺陷。這根刺很可能是時常發作的眼炎症,或是癲癇症,或是瘧疾病,風濕等。但我們不能確實地知道保羅的那根刺是甚麼,而只知道它是肉體的痛苦。所以我們可以把第九節的應許,應用在一切肉體的軟弱,以及一切痛苦的試煉上。 2、它的目的——當痛苦、不愉快的事情臨到我們乏時,我們自然地會發出問題來,說:為甚麼神允許這事發生呢?至於神允許那根刺加在保羅肉體上的目的或原因,是在第七節向我們顯明出來了。使徒保羅由於他所得的啟示和恩賜甚大,特別是因為他十四年前,在路司得城傳道時,有過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的無比屬靈經驗(林後十二2—6;徒十四19—20),所以他對驕傲、自高自大的試探,特別敏感。因此神給他一根刺來使他謙卑。 保羅的剃是有神的目的和意義的,有如我們所有的試煉和苦難,都是有神的目的和美意的。當時我們可能不知道,後來必明白。正如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三章7節所說:「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所以我們在試煉和苦難中時,只管剛強壯膽。因為這正是主在我們的生命中,要完成祂的目的呢! 3、它的來源——這根刺是從那裡來的呢?第7節指出,那是撒旦的差役對使徒保羅的攻擊,這事實表明,基督徒在世上難免患難痛苦的一個原因,乃是由於撒旦和牠的差役所作的攻擊。神會允許祂的仇敵撒旦攻擊我們做祂兒女的基督徒,乃是由於祂要藉此來試煉和考驗我們,好「叫我們的信心既被試煉,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也叫我們對神的忠貞經得起考驗而顯明出來,使撒旦羞愧,乜使神因我們而得稱讚、榮耀、尊貴。舊約時代約伯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這是聖經的教訓和真理,也是一個很大的奧秘。 今它的效果——這根刺對保羅有甚麼影響和效果呢?第八節指出,這根刺驅使他更加親近神,依靠神,更多的在神面前屈膝來求告,頌贊神。 二、保羅所作的祈求 第8節保羅說:「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這話表明他在軟弱、患難、痛苦中更親近神、更依靠神、更多在神面前屈膝為他自己的軟弱祈求。這是我們信徒在軟弱、患難、痛苦的時候,應當效法的好榜樣,在這裡保羅的禱告有幾點地方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1、他的禱告簡明確定——「為這事」,「叫這刺離開我」。這兩句話表明他的禱告,是何等的簡單、明白而確定,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冗長、含糊和猶疑不絕的缺點。 2、他的禱告懇切——「求過主」這句話說明他曾為這根刺懇切地求過主,可能他是流著眼淚懇切地向主呼求。 3、他的禱告有恒心——「三次」這個詞句指出,他的禱告是有恒心的。他是再三再四地向神呼求,直到他得了神的回答。 第9節指出,保羅的禱告得到了神的回答。但是神不是照著他所盼望的應允他,而是照著神自己的方法來應允他。這事實說明,神對我們的禱告有幾種回答。有時祂的回答是:「是的,好的」,有時是「不,不行」。有時是祂要我們等候。有時祂的回答與我們所盼望的完全不同。正如這裡祂對保羅的禱告給的回答一樣。但是,不管怎樣,「神對祂兒女的禱告,必定回答」,乃是我們在這裡所得到的肯定啟示,這寶貴的啟示能幫助我們,在禱告的事上更加懇切而且更有恒心。 三、保羅所得到的應許 第9節「祂對我說」這句話指出,保羅的禱告得到了回答,那就是主自己向他顯現,對他說話,給他啟示,這事實表明,禱告所得到的最大回答,不是得到我們所求的東西,乃是得到主自己。第九節告訴我們,主藉著祂自已的啟示,賜下了「祂的恩典夠用」的寶貴應許。這應許有好些特點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1、這應許是滿有權能的——因為賜下這應許的是創造天地萬物,統管宇宙萬有的主宰,權柄能力偉大無比的神,在第9節主賜下了「我的恩典夠你用的」這應許之後,提到「我的能力」和「基督的能力」,表明這應許是滿有全能的,是有主的權柄能力作為它的後盾,來叫它應驗,成就的。所以祂的恩典不但夠我們用,也是使我們滿有神的權能彰顯在我們身上。 2、這應許是絕對信實可靠的——因為賜下這應許的主是完全信實可靠的神。祂那全然信實的屬性,保證這應許是絕對信實可靠,必定應驗成就的。同時這也表明祂那夠用的恩典也是絕對可靠的。我們只管放心依靠來支取祂那夠用的恩典。 3、這應許是個人性質的——第9節所用的代名詞「祂」,「我」,「我的」,「你」,表明這應許是賜給信徒個人的,是適用在每個信徒身上的。在任何一位元信徒有需要祂的恩典之時,祂的恩典統是夠他用的。 4、這應許是現實的——「我的恩典夠你用」,其中的動詞「是」字,乃是「現在」時式的,表明主這夠用的恩典是現實的,現在已經擺在我們面前的,只等待我們去支取,領受,經驗及享用罷了。 5、這應許是實用的——「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句話一方面說明神的恩典,乃是顯明神的能力的器皿;另一方面也表明神的應許是實用的,是看得見它的成就和應驗的。神的能力在領受了祂恩典的人身上顯明出來,正是這應許成就和應驗的證據,例如神的能力使人生命改變,使人能遵行祂的旨意,也使人能勝過一切患難、痛苦等等的試探,而且得勝有餘地過榮耀神的生活。這些都是神的能力在領受祂恩典的人身上顯明出來的憑據,也是祂的恩典夠用的應許已經成就和應驗在人身上的憑據。 但願神的話幫助我們,常常提醒我們,來支取「神的恩典夠我們用」的應許,好叫我們靠神夠用的恩典來過一生,作神託付我們的工作,作個榮神益人的基督徒,彰顯神的恩典與能力在自己身上。 我看保羅的刺 黃卓雲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8節 保羅說:「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林後十二8)聖經雖未明言這根剃是指什麼?但很多人說保羅患有風濕性骨節痛,或說保羅自從大馬色路上,受著強光之後,終其一生、視力困難,眼疾不得復原,那根刺就是指此而書的。見仁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此這根刺所指為何?成為一個謎。筆者不才,卻未敢苟同此說,茲不揣淺陋,謹冒昧出若干觀點,聊以作為參考。 曠讀保羅書信,深知他是一位堅毅不撓的硬漢。他遭受過多次的困苦患難,未曾抱怨,並認定為主「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的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西一24)區區的目的不變,和風濕病痛,在他身上乃是滄海一粟,螺螞撼嶽,本不算什麼重要。既是這樣,必不至於出乎反乎爾,又同主祈求免苦,心口不一之道理。 細讀哥林多後書十二章前後文,更可知那根刺,不是在於肉身上的損傷,而是在於精神上的刺痛。根據:「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為適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林後十二7—8 )請注意:恐怕:啟示甚大……過於自高……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為這事……等幾個字。不難明白,這根刺的來由,是為了恐怕他自高,防止他驕傲,而加在他身上的管教。他為何會自高自大呢?是因他所得的啟示甚大。為了這原因,撤旦的差役,像刺一樣的攻擊他,使他有自知之明,謙卑隱晦。最後保羅自己說明了,就是撒旦差役要攻擊他。並且「為了這事」三次求主,回應上文,乃是為了撒旦,差役攻擊他的這一回事,所以我說:這根刺就是指為了哥林多教會眾人無情的攻擊,並不是別的原因了。 一個人到了稍有成就的時候,古語說「樹高招風」,「人怕著名,豬怕肥」。有了名望,不免有人眼紅,招人忌恨、忌妒、出怨言、發牢騷,這些都是撒旦奴役所為的勾當。口舌是非的攻擊,等於無形的刺傷人心之利器。有形的刺,痛在暫時,尚且容易忍受,而無形的刺,才是刺傷及永遠,難以忘懷!西面對主母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興起,又要作譭謗的話柄……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二34)他早預言主將來的受譭謗,被釘死,刺傷作母 親的永久不忘的慈心。 使徒保羅,為了基督的緣故,能夠情願忍受猶太人,以及羅馬政府百般的淩辱、急難、逼迫、陷害,各種困苦,且為可喜樂的。帷獨不能勝任自己喜愛的弟兄姊妹,所加在他身上誤會、譭謗、讒言、批評與攻擊。可見哥林多教會的會友的言行,曾不知怎樣的嚴重刺傷了他的心了? 當時和保羅同工的亞波羅,也是一位善於口才,而極富培靈恩賜的工人,雖然聖經上沒有明說領導結党紛爭的禍首為誰?附和而分裂的情形,倒是事實。這難道不刺傷保羅的心嗎?何況又有人說他是詭詐,用心術牢籠他們呢?(林後十二16 )足見語言的刺傷人心,其為善不淺! 每讀羅馬兵丁,拿槍刺紮主的肋旁時(約十九34)不勝概歎! 今天在家庭裡,夫婦之間,不少人缺乏溫暖,不知好言相慰,培養感情,動輒冷嘲熱諷,刺激動方;在教會裡肢體之內,更多的沒有相愛,缺乏扶持饒恕,彼此幫助,反而批評論斷,攻擊弟兄,何其人類是偏有這樣殘忍的心懷呢? 主耶穌紆尊降貴,捨己救人,尚且被人加以僭妄之譏,並受盡污辱、陷害,最後還釘在十字架上;以保羅那樣的深愛信徒,猶遭受自己用福音所生的兒女,不予同情、諒解、反而執意橫加攻擊,刺傷心腸,像我們這樣輕微的塵土,即使在教會裡蒙受些冤屈,也心平氣和,算不得什麼了。
一根刺 卿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8—10節 刺紮在肉身上,卻十分難受,無人不以立即去之為快。 這裡所講的一根刺,不是字面的,而是指肉身上的一個病痛,或者有某些難處,一直跟著。如同刺紮到身上一樣。人有了任何難處或病痛,當然都巴不得馬上能夠去掉;但在基督徒,卻往往不然,反而需要有一根刺!就是想去掉,也為神所不許。使徒保羅就是如此。現在我們看看他怎樣說: 「……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7—10) 這裡我們看見這根刺是在保羅身上,是撒旦差役的攻擊;保羅的刺,是神的許可;攻擊的目的,是要他軟弱;保留的原因,為使他剛強。實在希奇! 保羅藉這根刺,學了有益也很有趣的功課。首先是他感受到難受,切盼去掉,並且三次祈求——不是向撒旦的差役,而是向主。——主的答覆不是正面的,只提到恩典與能力,意即讓這根刺留在身上。「我如道它使你難受,但這難受會對你有益」。這樣保羅經過十多年的生活體驗,結果使他明白;這根刺造成的軟弱,不但沒有叫他受虧損,反而使他更剛強。經驗使他有了一個大轉變,即不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憂傷,倒視為喜樂——樂意這根刺跟著。 那麼這根刺究竟是甚麼?——有一件甚麼難處在保羅身上? 一、在赴大馬色的路上,保羅曾忽然遇見大光,四周照著他。(徒廿二6)他就僕倒在地,起來後眼睛便看不見了。後由亞拿尼亞給他按手禱告,眼睛上便有如鱗樣東西掉下來。(徒九1—19)這說明保羅的眼睛,經過一次失明,而後又恢復。 二、在帖前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7節,保羅有一個聲明說:「我保羅親筆問你們安,凡我的信都以此為記,我的筆跡就是這樣。」這是說只要信後有他親筆問安的筆跡,就是他的書信。按:達帖撒羅尼迦人的書信是他初期的書信,約寫於主後五十三年;到羅馬人書(第六封約寫於主後六十年),哥林多前書十六章22節:他就清楚的指出,他的書信是德丟的代筆。在他的書信中,好像只有腓利門書,他特別聲明是親筆寫的(門19)。帖前撤羅尼迦後書二章1—2節看,在初期似就有冒保羅之 名偽寫的書信。因此我們可知:若非不得已,他是不會請人代筆的。而代筆的原因,當是目力有攔阻。 三、加拉太書四章15節以這樣的幾句話:「你們當日所誇的福氣,在那裡呢?那時你們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來給我,也都情願。這是我可以給你們作見證的。」這說明當初加拉太眾教會興盛時,信徒們看神的僕人,在工作與勞苦中,因著視力的障礙,十分痛苦,巴不得將自己的眼睛剜出,給保羅換上。 可見保羅身上的一根刺——一個難處——是「視力障礙」。使他始而痛苦,終而喜樂,因軟弱反得剛強。 現在再思想,這根刺何以對保羅有益?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說:「免得我過於自高」。亦即因有這根剌留在他身上,所以他才免得自高。也就是使他無法驕傲。自高與驕傲,都為神所不許。(太廿三12;雅四6) 那保羅有甚麼可驕傲自高的呢?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4節,給我們看見,他曾到過三層天,並在樂園裡聽見隱密的言語。他雖沒有像十二使徒,在地上直接跟過耶穌;但卻到過也聽見過十二使徒所未聽過的,而且有關教會的奧秘,他得的啟示及託付最大。(林後十二7;弗三1—7)所以他有誇口自高和驕傲的條件。尤其是他既然有外邦使徒的託付,便不能看環境、體人情,只有體貼聖靈做工行事。但卻有幾點觀念,在當時許多人心中作崇: 一、說他沒有跟過耶穌,不是使徒。(林前九2) 二、他信上的言語,又沉重,又利害。(林後十10) 三、見面卻是氣貌不揚。(林後十10) 因此可推想,當他每到一地,尤其像哥林多教會,講話時,必有人對他滿懷怒意——如歪脖子、瞪眼,甚至拂袖退席等——但感謝主!他都看不見,仍然一無改變,講說聖靈要他講的話。如果他的肉眼明亮,看得清楚,恐怕含馬上轉圜,改變口風,免得惹動怒氣,致銷滅了聖靈的感動。或者也以怒還怒,把他到過三層天,聽見樂園隱語,以及使徒職分中的託付,在阿拉伯與主靈交等,誇口而出,以取得血氣的勝利。這便是使他免于自高的原因。 我們的路加福音四章14—30節中,看見說:耶穌滿有聖靈能力,回到祂的家鄉,在拿撒勒會堂第一次講道,沒有終場,就被怒氣填胸的會眾,將祂趕出城,帶到山崖,一把將祂推下去。可見順從人與體貼靈,是不能兩全的。主不要保羅受虧損,免得他勝不過,故而保留了這根刺。 由於根刺,使他無視人的臉色,一無驚惶,只順從靈;故而有神的同在,使他更為剛強。這是一個屬靈的原則。我們可由下面兩處經訓中,得到證明: 「所以你當束腰,起來,將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告訴他們,不要因他們驚惶,免得我使你在他們面前驚惶。」(耶一17)
) 「看那!我使你的臉,硬過他們的臉,使你的額,硬過他們的額……他們雖是悖逆之家,你不要怕他們,也不要因他們的臉色驚惶。」(結三8—9) 親愛的主內同工兄姊們!你如果是一個蒙恩為神所揀選,尤其在神家中事奉的人,當知道撒旦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必有它的差役,將某種痛苦或難處,加在你身上,一直跟著攪擾你;使你軟弱、友心、喪志,甚至跌倒回到埃及去。但如果你持定元首,抓住應許,仰望創始成終的主耶穌基督。祂必能使你由軟弱變剛強,困難處而更蒙恩得勝。可不是麼?撒旦的差役,將一根刺加在保羅身上,目的在使他不能看,不能寫,不能工作。但奇妙的主,因他的忠心,使他的工作,更有果效。結果他不但建立了許多教會,而且寫了全部新約廿七卷中的最少十三卷。這就是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我的能力在軟弱人身上顯得完全」的事實證明。 從保羅的一根刺,使我們領悟到:一種難處與攔阻,常是神藉以彰顯大能顯出作為的依據。即如神差遣摩西去拯救以色列人時,一面叫他向法老王如何說,一面卻告訴摩西,祂要任憑法老王剛硬,不聽他的話。(出三18;四10—17,,21)猛然看,似乎神拿摩西開心;其實是要藉著法老王的剛硬,才可以顯出神的大能和作為,才可以便以色列人認識他們的神,(參考羅八28)從而順服,以致得救蒙恩。保羅若不是那根刺,不會把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作可喜樂的,那樣完全的活在基督裡,沒有了「自己」;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不是「我」有可誇,而是「我認得一個在基督理的人,他在前十四年……」何等美好的死透與活出。 進一步我們可以說,神也保有一根刺,就是牠的對頭撒旦。幾千年來,撒旦對神創造計畫的攪擾與攔阻,是何等大、何等多!但也正因如此,神更藉著它的攪擾而彰顯大能,成全了祂的旨意。沒有撒旦襯托不出神全然公義、聖潔、信實、慈愛的屬性。(啟十五2—4;十六7) 主耶穌也有根刺,那就是賣主的猶大,因有猶大的賣主,耶穌才被交在人手中,將祂釘在十字架,成全了救贖大功,才顯出神的愛是何等完全。 一根刺!是的,何等有意義的一根刺。 我們與保羅的刺 NormanV.Hoq。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 保羅肉體被加上一根刺,記載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他以基督徒生活的偉大和豐盛之權益的陳述為前提,來敘述自己的經驗。他曾見過主的顯現和啟示,他曾說過,他被提到三層天,狂喜而又歡欣。可是他立刻繼續這樣說:「免得我過於自高」——他三番四次地重複這個句子。無疑的,是要強調其重要性——「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那就是說,保羅身上被加上這根刺,為的是要救他脫離最為醜陋、最俱破壞性和致死的罪,就是屬靈的驕傲。 到底這根肉體的刺是甚麼?保羅沒有證實。可能他故意任其模糊不清。不過有件事,保羅他絕不是一個會為他的苦處而喋喋不休的人,他無意顯明自己的難處而充作英雄,以博取人們的同情;他絲毫沒有殉道感。此外,對於不確定的事實,他的經驗值得幫助那些身負重擔的人,以忍耐待之。 無論如何保羅的刺到底是甚麼,這個問題,自從使徒的話語成了聖經的一部分以來,一直引起人們的好奇,集聖經研究人員之巧智於一爐,三種主要的解釋為人所提論。 第一、有些羅馬天主教的註釋家,特別是那些偏向修道見解的人,以為保羅說及世俗的欲望、肉體的試探、情欲的引誘,這種解釋可能延自拉丁語聖經譯本( Latin Vulgate Translation ),「肉體的刺激物。」 (
Stimalus Carnis )所聯想的。無論如何,它根本不像是那麼回事,值得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在聖經裡沒有提及保羅特別容易受肉體的試探;如果是的話,他曾為這件事禱告,不只三次——為他的刺祈求——一定繼續地求。 第二、註釋家,如希臘政教偉大傳教家克雷梭多模(
Chrysostom) ,和十六世紀偉大的基督教人文學者伊拉斯莫斯( Erasmus ),認為保羅是說及他個人的敵對者,欲尋找譭謗並破壞他,以此陰險手段傷害他的基督教工作和見證。在提摩太后書第四章14節說;銅匠亞歷山大多加害他,哥林多前書一章20節說到許米乃反對他。依此根據克雷梭多模和伊拉斯莫斯( Chrysostom and Erasmus )和另外一些人的解釋,保羅肉體的剌就像亞歷山大和許米乃那一班人。這種解釋或者可能,但不很像有那回事,因為可能保羅不願稱那樣的人為「撒旦的差役」。 第三種解釋;保羅肉體上刺是身體和神經質的毛病。例如:甘貝爾·摩爾根(C.Campbell Morgan )認為保羅的刺就是視力微弱;他給加拉太人的書信提到保羅眼睛有毛病的證明,至少偶而也會發生。蘇格蘭偉大研究使徒聖保羅的權威威廉,賴塞姆( Wulliam Ramsay )認為保羅的刺就是他在作了許多宣道工作的小亞細亞的日子裡,常常因染瘧疾發高燒。魏佐海( Lesley D.Weathrehead )認為他的痛苦可 能是精神疲憊,再加上肉體的疾病。 第三種說法:保羅書及某種肉體或神經質的毛病,使他受到嚴重的挫折和極大的痛苦,似乎最有可能,可是沒有確定性。 無論如何,最為清楚的,那就是這根剌——不論他是何物,總是消耗他的力量,好像干擾到他宣教和佈道事工的進展,所以他三次求過主除掉它。無可置疑的,保羅會與他建立之教會的信徒聯合祈求過。 上主回答這個祈求——但非照保羅所期待和盼望的。祂沒有除掉;對保羅祈求的那一方面,上主回答直接了當「不」。但是祂行了遠比那還好的事兒。祂回答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換句話說,上主回答是:「不,保羅我不要除掉你肉體的刺。但是我要為你作遠比那更好的事——我要賜你恩典以得勝它。」而保羅學習了上主神聖的教訓,這樣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附庇我。」雖然他可能預先沒想到如此,但足借著自己肉體上的刺,他從中獲得一些最深邃和最豐碩的基督徒經驗。 保羅對付這個難題,對於教訓我們跟隨基督的人是門重要的課題,至少有三個他們自己的經驗。 首先,它提供基督徒對挫折之反應的引導。挫折好像是人類之經驗不可避免的一部份:每一個人都有計劃要達成或某種雄心大志要實現,成功卻與他無緣。對於這種挫折最普遍的反應是企圖逃避。有的人尋找逃避心靈上的譏笑和悲痛。約在一七0O年,英國教會最能幹之一的牧師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他盼望能在教門中得到像主之權職的重要職位,可是他所得到的卻沒高過都柏林之聖巴特瑞克大教堂的最高領導者的職位。結果他變成懷疑人生之價值和痛苦的人。這裡有個證據,就是在他的名著「格列佛遊記」 ( Gulliver:s Travels ),它冷嘲的揭發人的天性之氣窄、卑鄙、苦毒,當斯威夫特臨終時,立下遺書囑咐一筆數目的金錢,存積起來建立精神病院,他寫了如下的墓誌銘體的小詩。 撇下區區的財產,他所有的, 建造院舍為愚人和狂者; 聊表一個人的心意,為嘲諷所激動, 這麼需要它,我的國家。 還有一種尋找逃避挫折的方法是藉著酒精。美國名詩人、小說及批評家伊格·埃倫·坡( Edgar AllanPoe)在維琪尼亞之首府瑞區滿( Richmond
Uirgimia)為其養父母撫育成人。當他進入沙羅特斯威的維琪尼亞大學的時候,家裡沒給它多少費用,這使他陷入與那些手頭寬裕的公子哥兒們之間的關係格格不入。埃倫,坡賭博想贏回他所輸去的,但是他一次再次地輸掉,他因受到挫折而飲酒,後來變成一個酗酒的人。 在極端的情況下,人們以自殺尋找逃避挫折。在十八世紀中葉一個年青的英國詩人,叫多馬·查特頓( Thomas Chatterton)到美加英國文學( Literary
Mecca of the England)的發源地倫敦闖天下,去尋找文人的聲名和運氣,可是稱譽珊珊來遲,而查特頓已自殺身亡。英國桂冠詩人威廉,華崁斯( WilliamWordworth )在他的一首詩,說到:「查特頓傑出的小夥子,不眠不息的靈魂,沉淪於他自己的驕傲」,但是他死於受挫折而更甚於驕傲。 基督徒對挫折的回應既不是遠離它,又不是逃避它,而是接受它,藉著上主的恩典使它恰到好處,這就是保羅對他肉體那跟剌所作的,也就是身為基督徒者在每個時代所回應的。英格蘭小說及散文家羅伯、史蒂文生( Robert Louis Stevenson )年青時有著作的野心,但是被肺結核病殘困(那使他在四十歲即英名早殯于薩麻亞),無論如何這種肉體缺陷,阻止不了他對著作的野心。起初它用右手寫作,當右手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學習用左手,當他再不能用左手寫的時候,他用口授令人筆錄他的作品,當他再不能說話的時候,別人筆錄他用手比的聾啞字母完成一部小說。這就是這個人他所寫的:「這個世界充滿了如此豐盛的事物,我深知我們都應該快樂如神仙。」 保羅身上之刺的經驗,引導基督徒瞭解沒蒙回答的禱告。當然,順理成章的教導基督徒,禱告俱有比懇求更寬闊更充實的意義;它應包括敬拜、感恩和悔罪。懇求是有界限的一部份,基督徒不僅祈求上主賜給屬靈的福氣,亦求賜給物質的需要;例如;在耶穌教導門徒禱告文的中間,這樣懇求:「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有時候神沒有肯定地答應這樣的要求。但是,懇求的人俱有信心,通常都蒙應允,他將會得到像羅伯,史蔻文生所謂「恩典的巡禮」。一個牛世紀前的美國宣教師先驅之一的朱德生( Adoniran Judson ),曾說過他的禱告從沒落空。他禱告差派到印度,但是被派往緬甸。當他的太太抱病的時候,他禱告使她脫離病魔纏身的痛苦,但是她死了。當緬甸當局和英國之間爆發戰爭的時候,他被其執政當局收押下監,雖然他禱告釋放,但是幾個月都不蒙應允。無論如何,他一生偉大的禱告臨終始蒙應允;因為藉著他的工作,見證以及他的受苦,基督教的福音以充滿生命力的姿態進入緬甸。 最後保羅身上之刺的經驗,說明了基督徒對受苦採取的態度。基督徒不能忍受苦的事實,它是一種冷酷和悲痛的事實。基督教信仰既沒教導受苦是罪惡受罰「必然」的果子,但是可能就是那樣。畢竟,保羅對他所受到肉體的刺和耶穌受死在十字架上,他們採取什麼行動?但是基督教主張,如果正當地對受苦回應,用正確的心志對應它,就是顯出基督徒的特別的性格。哈利音一世迪(Harry E.Fosdick) 說: 如果我們的字彙裡沒有像「煩惱」,「災難」,「悲傷」的字,我們就不能有「勇敢」,「剛毅」,「忍耐」,「犧牲」的字眼。不認識困難的人,就不認識膽量。沒有面對災難的人,就不需要勇氣。雖然它是神秘的,但是人類天性的性質,喜愛俱有強烈苦難參雜之土壤而豐蔗成長。如果加在保羅肉體上的刺是為了要救他脫離屬靈的驕傲,無可置疑的,是成功的了。當他開始它基督生命途程之時,他描寫自己是「使徒」,當他有點進步的時候,他稱自己「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當他再更上一層樓的時候,他描寫自己是「罪魁」。藉著肉體上那跟刺苦楚他,保羅學了謙卑,以信心回應的基督徒,受苦能產生像基督徒一樣更偉大的德性,會更豐盛,更有用,並且更會服事主。
屬靈的健康 龍靈光
經文:哥林多後書十二章 在農曆新年之時,一般人見面都喜歡說「恭喜發財」。而古人所說的五福,也以富字為首,可知他們的心目中都把金錢放在第一位。不錯,富貴是福氣,但是有一福氣,駕乎富貴之上就是我們所不可少的健康。這是很簡單的,因為有了健康才可以享受別的福氣,才有人生的樂趣。比方一個富翁有許多金銀珠寶,可是他的健康欠佳,雖有華貴沙發而坐臥不安,面對珍饉而食不甘味,這樣他比不上一個清貧健康的人,臥硬版床而睡得香甜,食菜根而饒有風味了。 除了富貴之外,人所渴望的就是長壽。可是壽而康才是人生的福氣,壽而不康,只有加長身體的痛苦而已。所以有人說老年人是很需要健康,但是青年人又何嘗可以輕忽健康呢?有了健全的身體才可以有健全的精神,有了健全的精神才可以完成學業建立事業。 以上是從身體的健康來說,但我們是基督徒,除了身體健康,也有屬靈的健康。輕忽身體的健康變成為一個軟弱的人,照樣輕忽屬靈的健康,在靈性上也當然是一個弱者了。有了身體的健康才可以享受物質上的福氣,而有人生的樂趣,照樣有了屬靈的健康才可以享受神所賜「各樣屬靈的福氣」(弗一3),而成為喜樂的基督徒。 一、飲食 我們每天的飲食,是由食物吸取營養來維持身體的健康。所吸取的營養愈適宜,愈充足,身體便愈健康。我們屬靈的食物就是聖經。要維持身體的健康,我們要有每天的飲食,照樣我們維持屬靈的健康,就得天天查考聖經。食物儲藏著太陽的能力,經腸胃的消化來供給我們身體上的需要。聖經是神的話,充滿著神諸般能力來供應屬靈上的一切需要。 一個嬰孩是要食奶才可以長大,我們若要有長進,在屬靈上,成為健康的基督徒,也是靠著靈奶——聖經。「就要愛慕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二2) 為甚麼有許多年長的基督徒侰主多年,仍然沒有長進呢?為甚麼有這麼多靈性軟弱的信徒呢?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讀聖經。他們做禮拜,參加一些聚會,但是忽略讀經的習慣。較為好一些的,可能偶然興之所至,念一念聖經,但是能用工夫每天讀經的,數目就少得可憐!這是難怪教會充滿著靈性軟弱的信徒! 一個健康的人,一定有好的胃口,喜愛食物。一個有屬靈健康的人,一定喜愛神的話。假如你忽然不思飲食,你的健康一定有問題。照樣,當你不喜愛聖經之時,你屬靈的健康也必定有毛病了。聖經叫我們脫離罪惡,同時罪惡也叫我們離開聖經。你不是一個屬靈健康的信徒呢?只要你問一問自己,就可以回答,你有沒有每天讀經,你是循例的讀,還是帶著喜愛的心讀? 聖經是我們屬靈的糧食,可以分為奶與飯這兩方面。嬰孩要食奶,長成的人就要食飯。請看從林前三1—3:「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把你們當作屬肉體的,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我是用奶喂你們,沒有用飯(原文是肉)喂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忌妒紛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麼?」這是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的話。他們在肉體上是長大的人,但是在基督裡仍是嬰孩。他們只能食奶不能食飯。 同是神的話,奶和飯有甚麼分別呢?從保羅的語氣,我們可以知道屬肉體的信徒只能食奶,惟有屬靈的信徒才能食飯。屬肉體的信徒並不是對聖經一無所知,不過所識的很膚淺。屬靈的信徒不但知道神的話,而且比較深識一點。所以,顯淺易明白的經文,適宜那些駙剛蒙恩得救的信徒的就是奶,要做深一步追求查考的乃是飯。 一個人還不是長久都是食奶的,一定要長大成人以致能食飯。信徒不是永遠在基督裡像嬰孩,乃是追求長進。「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乜就為你們不住的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訑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西一4—10)一個人只食奶,可能維持生命,但不是健康之道。所以,你若要作一個屬靈健康的基督徒,你不但要天天讀經,而且要做進一步的追求,漸漸的多知道它。 二、呼吸 我們要維持健康固然要靠飲食,但是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可以三餐不食,但不能幾分鐘停止呼吸。肉體的生命和呼吸是息息相關的,沒有呼吸生命便終止了。我們有屬靈的生命,也隨之而有屬靈的呼吸。這呼吸就是我們禱告。 我們不能飽食一頓,當作三日之糧,來供應身體的需要,也不能深吸一次氧氣,就可以長期停止呼吸,照樣,我們不能做一次長時間的禱告,就可以在一兩禮拜內停止下來。維持身體的健康是要一日三餐,和不停的呼吸。所以維持屬靈的健康,也得要天天讀經,「恒切的禱告」(羅十二12;帖前五17)。呼吸暢通就精神愉快活潑,反之就覺得沉悶遲鈍。一個信徒屬靈的健康良好與否,就看他的禱告是否恒切而定。 呼吸既然是關乎個人的健康,所以,在這一方面是看重獨自的禱告。這不是說要輕忽禮拜堂的公禱會,其實在教會普遍冷淡的情形之下,能參加公禱會的信徒,多是那些能在密室裡獨自禱告的人。我們當然要參加公禱會,不過,為著自己個人的屬靈的健康,只參加公禱會是不夠的。「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6) 聖經有勸勉我們,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前二1)但是不要忘記為自己禱告。雖然聖經沒有直接的說:「你要為自己禱告」,但是主耶穌在世時也常常為自己禱告,祂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和在約翰福音第十七章所做的禱告,就是很好的模範和例子。其餘聖經教訓我們自己省察,(林前十一26)和「認自己的罪」(約壹9 ),都是為自己禱告的。許多人在禱告的時候,為這個求,為那個求,求這些那些,但是很少在主前謙卑為自己的軟弱過失禱告。 屬靈的健康是不能缺少的。美國的佈道家慕迪說,多禱告,多得著能力;少禱告,少得著能力;不禱告,就沒有能力。也有人說,復興教會的方法有三:一是禱告,二是禱告,三也是禱告。因為禱告是這麼重要,魔鬼便無所不用其極的來攔阻信徒禱告,牠喜歡每一個信徒在牠面前都是弱者,任由牠試探、捉弄、迷惑、奴役。為著這個緣故,我們務要敬醒,立下一個堅決的心,排除一切困難阻礙,作者恒的禱告。你若要在屬靈上作一個健康的基督徒,你絕對不能缺少了禱告。 三、運動 活動之物是不能沒有運動的。一個嬰孩一脫離母腹就呼叫,揮動手足。一隻小雞在孵出之前,必自行掙扎弄破蛋殼。可知人和其他動物,由初生之時就開始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叫生命更健全更長進。 一個人的健康不好,當然有許多原因,但是缺少運動也是其中之一。為甚麼城市的心臟病者,多過農村的呢?這就是因為城市裡的人多勞心,而農村裡的人多勞力。為甚麼美國人比較其他國家的人多患這種病呢?就是因為汽車多,他們以汽車代步,很少走路。所以他們之中有些醒悟的,提倡腳踏車運動,不用汽車,上班回家,常用腳踏車了。 對於一個人的健康飲食和呼吸是重要的,但不要忘記運動有增強飲食和呼吸的作用。我們愈有運動,消化力便會愈增強,消化力愈增強,我們便愈思飲食。當我們跑路、或作其他運動時,我們的呼吸便會愈急促,這就是多運動呼吸也愈多的道理。 在屬靈方面的健康也是這樣。我們有了屬靈的飲食、呼吸,也應該有屬靈的運動。屬靈的運動就是我們的工作,如樂意奉獻,參加聚會,聯絡信徒,幫助親友,領人歸主,見證等等。一個基督徒只有讀經禱告,而不肯做工把自己的愛心信心表露出來,他的讀經和禱告,一定逐漸冷淡下去。他好像一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懶惰人,精神頹喪,健康也逐漸退步了。 聖經也教導我們要有愛心,禱告的時候,我們也會說愛心,愛心,可是我們不肯在工作上實習和實行起來,我們所說的愛,只是在言語和舌頭上而已。我們說愛主愛教會,但不肯奉獻,我們的愛心從那裡表露出來呢?所謂奉獻,不是我們隨便拿幾個錢出來,乃是照聖經所說,「是出於樂意」又是「隨本心所酌定的」(林後九5,7)。這樣誠意的奉獻才可以養成我們的愛心。許多蒙神賜福,很有愛心,奉獻大量金錢的人,不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情形,乃是因為有了屬靈的運動,愈奉獻便愈有愛心,愈有愛心便愈想奉獻,由小而大,逐漸增長的。 保羅說:「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帖前一2),我們也會常常說要有信心,可是沒有工作怎能增加我們的信心呢?當以色列人過約旦河之時,神沒有先叫河水先分開給他們看見一條路,才叫他們走過去。祂要等到抬約櫃的祭司,先把腳站在約旦河裡,河水然後斷絕,立起成壘(書三13)。他們經過這次行動,信心一定增強了。沒有人一躍而成為一個信心堅強的人,常是信一步行一步,信一件作一件,愈做工愈有信心,愈有信心就愈想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