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腓立比书第二章拾穗

 

【腓二1保罗在前章2730节讲过如何坚固教会与外敌奋战之后,转而讲信徒在教会中应如何共处,防备内部不和威胁教会生存。“在基督里”就是信徒个人与基督的联合,是人得救后的真实存在。要能与基督联合为一才是真得救,有了这种亲密的个人关系才能流漾出各种好处,结出果子来;“劝勉”就是其一。“劝勉”包括“鼓励”;信徒若在基督里就有责任互相鼓励、亲爱生活。其次是出乎爱心的安慰 。我们得安慰乃因确知神借着基督给人的大爱,这爱表现在基督的被钉和我们的罪得赦,并有永生的保障里(约三16;罗五8;约壹三16)。其次是圣灵里的交通。借着住在人里头的圣灵,信徒间有密切的交通(林后十三14)。最后是慈悲与怜悯。信徒应彼此热心照顾,深切关怀(参一8;西三12)。

这四件事都从教会的元首基督那里倾注出来,已存在教会中,是腓立比教会可以合一的美好基础。──《启导本圣经注释》

         劝勉、安慰、交通和慈悲怜悯:这些都是适用于基督徒之间的重要因素与原则,缺一项也不能作成教会完全的合一。这里的“慈悲”是指对弱者所遭遇的悲伤和痛苦所持有的同情心。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1~18保罗在这里具体阐明了圣徒们要追求与神的子女身份相称的生活。首先他劝勉所有圣徒要在基督耶稣里成为一体(1-4节)。这样的劝勉对于处在苦难和逆境中的腓立比圣徒们尤为必要。他进而劝勉圣徒们要以救主耶稣为榜样,即效法那位为拯救罪人而舍去自己生命,并借此得荣耀的基督,过着谦卑奉献的生活(5-11节)。最后劝勉圣徒们要竭力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12-18节)。如果圣徒们不具有互为肢体的意识,那么很难指望教会的合一。因此圣徒们必须在谦卑和爱里,一心一意地保守圣灵所赐的合而为一(弗4:1-6)。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2「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教会应当意念相同(RSV,“一个心思”;参三15)、爱心相同(回应第一节中的“爱”)、在灵里合一(直译:“一起在灵里”,如一27,不过这个字也具“全心全意”之意)、同一个目标(这里重复用以上列出的动词phronein)。这一系列的表达,都在描绘教会的合一,作者用心良苦。使徒对他们的期许,腓立比人不要再有任何怀疑;他们应当有同样的观点:“只要你的心能与别人合一,想法也就能相同”(柯兰吉)。──《丁道尔圣经注释》

         教会既已有好基础,信徒间应该同心合意。“一样的”心思和意念不是指统一思想,而是有合作共事的同一意向,大家在主里同心(5节;四2;罗十二16)。他希望腓立比人能够做到同一意念、同一爱心,来响应他的呼吁,成为他的喜乐与冠冕(四1)。──《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3「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自私的野心,eritheiaRV,“结党”),与一章17节为同一个字,那里用这字形容保罗仇敌的不良动机。

    Tapeinophrosyne一字可能是保罗自己合成的;他不但给予如此的忠告,也身体力行。参阅四章12节,那里的“被贬低”(RSV),其实是“不如别人”之意,tapeinousthai──《丁道尔圣经注释》

         教会灵性生活已出现的毛病,贪图虚浮的荣耀与结党的恶事威胁着教会的生存。对症下药,是大家应谦卑,尊敬他人就象希望人家尊敬自己一样。人既然都是神所造,赋有神的高贵形像,便应互相敬重。

“结党”是属肉体的行为(加五20),为的是满足个人的自私,“谦卑”才是合一的根源。谦卑不是要人自卑,而是一种正确评估自己的态度,不自负,不自负,不高抬自己。“看别人比自己强”也不是说低看自己的才能,而是努力接受别人、肯定别人应获的待遇。──《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4照顾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的,只是应同时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给予同样照顾。参《罗马书》十五1. ──《启导本圣经注释》

         要以同时能考虑到他人利益的思考方式,取代只考虑自身权益的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固然这样,也决不能忽视自身和家庭(提前5:8)。保罗在这里所要求的是能包容、关心、爱护他人痛苦和伤痛的关怀与爱的精神。在个人主义猖獗的这冷酷无情的产业社会,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5 信徒不只在意念上也应在行为上以基督为榜样,象保罗一样谦卑、肯牺牲、能爱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本节直译如下:“你们当有这样的心,这个心也曾在耶稣基督里面的”。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意味着:①要迎接基督耶稣作一生的主人;②应当以基督耶稣为中心,树立所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③活出效法耶稣基督的一生; ④在生活中要时常记住并感谢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5~11这里所记载的保罗的基督论,称为虚己,比以基督论为中心的歌罗西书有更强的逻辑性(西1:15-29)。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译为既是(being)的动词,hyparchon,不一定具此意,但由上下文看来,这是惟一令人满意的译法。RV小字译为“原是”,清楚是指道成肉身之前的情形,保罗在别处亦曾提及(参:罗八3;林前十4;林后八9;加四4)。──《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有神的形像和本质,具备神所以为神的全部条件和特质,因此祂也有神同等的地位和权能;但祂并不以此为不能舍去的而强行保住(“不以…为强夺的”也可译为“没有牢牢地抓住”)。──《启导本圣经注释》

         他本有神的形象:这句话对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前本来的形象作出了定义。他太初就存在(出3:14;1:1,14)。这明确体现在本节的“本”字原文含义上,即意味着“原本就存在”。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67神的形象和奴仆的形象有何分别?】

答:耶稣基督「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这里说到神的形象,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但是这形象Form是永久不变的,用以表示其本质或形质Essence的存在。基督本有神的形象,祂的道成肉身,将神的表明出来(约一18),是将神的性情,荣耀,永远,本体真像完全的显明,给人看见(来一3;西一15;约十七5),因祂是与神同等、同荣、同权、是与父神原为一(约十30)。这就表示祂有神基本的一切属性,显示祂就是神,是照着祂本有的形象而存在的;然祂竟由高天之上降卑下来,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了人的样式Fashion,既有人的样子,祂就不以自己与神同等的崇高地位为强夺把持,也不求自己的荣耀(约七18),反倒虚己,出于卑微顺服,像人间奴仆的地位。奴仆的形象是令人难看的,奴仆会时常忍受人的轻视、讥诮、责骂、羞辱的,他的地位十分低贱,不被人看重。基督是以作奴仆的这种形象,完成祂在世为奴仆的使命,谦卑顺服到底,作服事人的工作(太廿八28),直到最后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神的旨意。——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腓二6~7神的形像与奴仆的形像各有何意?】

    神的形像是肉眼看不见的,奴仆的形像是肉眼看得见的。所谓神的形像,是指神的“性情、荣耀与永远”而言。神照着他的形像造亚当,意即亚七带着神的性情、神的荣耀与神的水远存在。可是亚当犯罪后,便失去了神的这些形像,开始过痛苦的生活。

    奴仆,在罗马帝国的阶级分得很清楚的社会里,乃是最低的一级。有奴仆的主人,不当奴仆是人 ,他们随意责骂、拳打脚踢奴仆们只敢怒而不敢言。奴仆的形像是难看的,因为别人不把他们当人来看。

    基督在山上向三个门徒显出他“本有神的形像”,所以神的荣光从他脸上和身上放射出来(太十七章12节)。希伯来书说“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一章3节,也可能是指着他在“山上显像”的事实而言。

    但基督虚己为人,卑微如奴,这种思想,可能取材于以赛亚书五十三章 2-3节,该章书被称为“弥赛亚受苦章”。有人曾问:主耶稣何时曾作奴仆呢?

    答案是这样:

    一、主耶稣被犹大出卖,卖了三十块钱,那是一个奴仆或是 个毛驴的价值。犹大用这个价值出卖耶稣,正如人们买卖一个奴仆一般。

    二、按照摩两律法,奴仆如果爱他的主人,不愿离开,审判官就要带地到门前,靠着门框,用锥子穿他的耳朵(出二十一章5-6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穿手足,正像一个爱主人的奴仆一般。而事实上,只有奴仆、强盗才被钉在十字架上。――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腓二610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是何地方?】

答:保罗说到神将耶稣升为至高,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敬拜,口称耶稣为主。这里所谓天上的——乃指为基督徒在天上一个永远属灵的国度范围,是凡重生得救的人,将来从死里复活与主同在的处所(参二七六题)。所谓地上的——乃指与天上的对照,就是这个现今地球上的表明世界。所谓地底下的——乃指地球里更深一层的所在,据说在保罗的心目中,所谓这地底下就是指当时在地下坟场聚会敬拜神的基督徒而言,罗马人的坟场,是在山下挖掘一个巨大的洞,死人的尸体加以香料放进洞内。在教会初期,罗马政府逼迫信徒,所以他们往往利用地下坟场来作礼拜,在地底下屈膝敬拜,称耶稣为「主」。但总而言之,耶稣基督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祂的名为圣,整个宇宙万有,都是靠祂而立,祂在万有之先,故无论是在天上的,地底下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有位的,主治的,一切执政掌权的,无论是天使与万民,都要服在祂的脚下,俯伏敬拜,称赞歌颂祂(西一1617;弗一2122;启五1113;来一6)。——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腓二611本段读来如诗歌,原文尤其如此。许多人认为是早期教会的一首赞美诗,好像《歌罗西书》三16 一样,为保罗采用、润泽 ,传达他对基督的信念和颂赞。──《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7「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更直接的译法为,“反而倒空自己”,heautonekenoseh;这个词组后来成为所谓道成肉身“kenosis(虚己)论”名称的来源。──《丁道尔圣经注释》

         虚己:意味着基督不是舍弃或放弃自己的一切神性,而是把神性隐藏起来了。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78“虚己”可以直译为“放弃 ”。基督道成肉身之后,祂的神性仍在,所放弃了的是祂荣耀的地位,自甘卑微而成为人(林后八9)。基督在世时,具有完全的神性,也具有完全的人性。

“奴仆的形像”,是说基督不但对神旨意完全顺服,而且以服侍人为祂到世上来的目标(太二十28)。

“人的 样式”不是说基督只是外表像人,祂也具备真实的人性(约一14;罗八3;来二17)。基督的完全顺服可从祂上十字架看出;祂的愿意卑微自己,也可从祂死在最为人贱视的十字架刑具上见到。──《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9基督升为尊贵是自我降卑的结果,他也因此得到了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换言之,以“主”(2-11)来表现了治理、掌管万物的基督至上的主权。这句话又证实了,如果要得到尊重,首先要彻底降卑自己的真理。特别是教会的领袖更要降卑自己成为服侍人的人。不然单以权威领导圣徒,决不能得到尊重。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9119节“升为至高”是指基督复活升天(徒二33)。“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是指基督升天后,得着了宇宙间最高超、最荣耀、最有权柄的地位(来一45)。

只要一称基督耶稣的名,不但地球上的人类,连天上和地底下的居民都要向祂屈膝。神要全世界所有的人类和灵里所有受造之物,都敬拜耶稣,侍奉耶稣,称耶稣为主。──《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10(天使,1:21)、地(现存的人,林前15:40)、地底下(撒但或死者)这三类是指全部受造物(8:18-25)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10{\Section:TopicID=329}地下

问:腓立比书二章十节:「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的「地底下」三个字作何解?是否与贵报第一期四十五面之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之解释相同?

答:阴间(乐园附属)是在地底下,有以下的经证:使徒行传二章三十一节,比较马太福音十二章四十节;民数记十六章三十至三十三节。他他拉──彼得后书二章四节的地狱──意乃最深的坑,自然也是在地底下。无底坑也是在地底下的(启九1~2)。所以,腓立比书二章十节的意思就是:主耶稣是天上、地上和地底下一切的主。因为地底下尚有灵魂的世界。―― 倪柝声

 

腓二10 “地底下的”一词是指什么地方?】

    保罗说,主那稣被神升为至高,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都屈膝跪拜,称那稣为主。在保罗的心目中所谓“地底下”是指当时在“地下坟场”的基督徒而言。罗马人的坟场是在山下挖一巨大的洞,死人的尸体用白布包裹,加以香料之后,即放置入这巨大的地下坟场中,尸体并不放置在棺木中。教会初期,罗马政府逼迫基督徒,所以他们往往利用地下坟场来作礼拜,他们在地底下屈膝敬拜,称耶稣为主。

    时至今日,居住或工作在地底下的,则花样甚多。如在地下层开矿的,在地下室办公及居住的,战争时期在地下室久居的。还有,英美法等国的地下火车站, 有深至数百尺的,在该处均有人屈膝敬拜,口称基督为主。――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腓二12「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得救(soteria)可以有这个意思,正如使徒行传二十七章34节:“你们的健康”(NIV意译为:“你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和合本:“关乎你们救命的事”),而动词作出,katergazesthe,最好译为“下工夫”。你们自己的,heauton,极不可能指个人(参穆勒,“你们自己的,而不是另一个人的”),因为使徒正在勉励腓立比人,要注目于别人的益处(见二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0,Name=B 面對結黨:要和諧與謙卑(二14}),不要只顾自己。这里所指的,必定是一章28节的事,那里关切到整个信徒团体的得救。──《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现在把诗歌里说的话应用到教会的生活上。他要求信徒学习顺服,听从他在腓立比作的教导。他现在虽不在他们当中,信徒应当更顺服在这些教导下,完成“得救的工夫”。得救之道已见前引诗歌,腓立比人须在生活中实行,学习“在基督里”共同生活,同心合意,在灵性上追求完全;他们在肉身上也可因此得到拯救。腓立比人应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彼此尊敬,无怨无艾,来消除他们之间的歧见于自私,教会才可健康发展。(有的解经家将此处的得救解为个人的得救,认为救恩虽完全是神的赐予,但相信了的人仍须继续追求灵性的长大和生命的成熟,去完成得救的工夫。)──《启导本圣经注释》

         这是对成圣生活的劝勉。救恩完全来自神的恩典,人自己无法成就。但已得救的圣徒要积极追求神的旨意,致力于自身属灵的成长,结出仁义的果子,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 绪论,行为与信心>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12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何意?】

答:「就当恐惧战兢」这一句话,是使徒保罗勉励腓立比教会信徒「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必须在神面前表现一种十分庄严敬虔的态度(参林前二3;林后七16;弗六5),这里「作成」的原文字是(),亦即有作完,成就的意思(Work out,林后四17;弗六13)。「得救」是(),亦即是救恩的意思(Salvation,路二30;徒廿八28),如新译本圣经译为「作成自己的救恩」,英译本作「Work out your own salcation」。所以本句的意思,是要腓立比的信徒们,克尽己责,靠着神的力量,救拔他们脱离罪恶,让神的灵继续在他们心中运行作工,使这救恩工作得以完成,为要成就祂的美意,其目的是在使他们无可指责,诚实无伪,作神无瑕疵的儿女,将救恩的奇妙功效明显的活出来(腓二1315)。——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腓二13「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保罗肯定了圣灵在信徒身上的工作。信徒的“立志”与为善,都是神作工的结果。参看《帖前》二13。──《启导本圣经注释》

         人们努力成圣、并能活出成圣的生活,是因为神成了成圣的主体。同样圣徒不但在得救方面,而且在生活中细小的每件事情都离不开神的恩典。同时把对神的信仰只挂在嘴边,而不按神的旨意行事,乃为死的信仰。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14“发怨言”:不顺从神的旨意,是不相信神的结果。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因此招祸(申一1235)。“起争论”, 为无益教会的事争辩不休。这二者都应弃绝(参提后二23)。──《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15“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是说信徒生活应该品德端正,动机纯良,从心底里做个真正基督徒。“弯曲悖谬”指不相信主的邪恶世界。基督徒在世界上应作光,照亮黑暗(参太十七17)。──《启导本圣经注释》

         弯曲悖谬的世代:这不只适用于保罗所处的时代。因为撒但的势力持续活动,直到人类历史的最后一天(太13:25以下)。因此圣徒们要正视罪恶滔天的现实,专心致力于作光作盐的事工上(太5:13-16)。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16「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表明”原文epexontesepexo,有“紧握”或“展示”的意思(参英译)”“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即在基督再来的日子,他能看见自己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有美好的果效。──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腓二17祭物与供献:这是重复表现法,意味着“牺牲性奉献”。浇奠是旧约时代祭神时向祭物浇葡萄酒的仪式(民15:1,10)。从这里可以看出保罗的信心:为了腓立比圣徒的属灵成长,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舍弃。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18「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你们)也照样,to de auto kai,这个词组只是重复上一节的思想。这里呼吁读者,在领受以上的话时要存欢欣的心,分享他的喜乐。──《丁道尔圣经注释》

 

【腓二19「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但是”(deNIV未译)将此节与12节连起来。使徒已经提到,由于他遭监禁,无法在他们当中。但他很关心腓立比人的状况,所以他将打发提摩太去。当时提摩太随侍在保罗身旁(参一1),可以作他的使者和代表。他盼望这位年轻的同工能够捎来令他满意的信息,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能欢喜。因此,提摩太的使命,是作这封信有力的跟进工作,实现信中所呼吁的合一与坚定不移。提摩太常代表保罗,到各教会去,见哥林多前书四章17节,十六章10节,与帖撒罗尼迦前书三章2节。

    动词eupsychein,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七十士译本没有用过,古典希腊文的作品也十分罕见,但是墓碑上面却常用,意为“再见,愿你的灵魂安好”。这里用祈使形式eupsychei,代表对死者恭敬的期望。根据这个用法,罗梅尔提出一种可能性,即保罗或许心中想着他很快会面对死亡。不过,经文却与此相反,他显然期待,在提摩太回来的时候,他能活着得知腓立比人的消息,因此他用第一人称单数假设语态eupsycho,以致我也能欢喜;不过二十三节显示,他的前途尚难肯定。──《丁道尔圣经注释》

 

【腓二1923本章下半讲到两位保罗的同工提摩太和以巴弗提。保罗坐牢,提摩太和他在一起,参一1。保罗派遣腓立比教会所认识的提摩太去他们那里,一方面探望教会,一方面将教会的情况回告保罗。25节以后提到以巴弗提。──《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19~30保罗一定是担心自己长期的监狱生活会造成腓立比圣徒们属灵的彷徨。因此邀请自己的同工访问腓立比。正如这一段经文所暗示,谁也不愿接受他的邀请。这里虽然没有指出他们是谁,但可能是前面所提及的那些出于嫉妒纷争传福音的人(1:15,17)。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20「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真正地,gnesios,是副词(译注:英文译为形容词;参四3),让人忆起提摩太和保罗的关系,“因信主作我(的)真儿子”(提前一2)。参看哥林多后书十一章28节,我们可以明白,他对使徒的宣教与牧养工作非常投入,深具他的精神与态度。两人都“为众教会挂心”。这里与四章6节或哥林多前书七章32节并不冲突。那里所禁止的,是为自己和己利的焦虑、担心。提摩太的“挂心”乃是为别人属灵的福祉。──《丁道尔圣经注释》

 

【腓二2023这几节讲保罗坐牢的情形。他以前的同工很多只顾自己的事,不关心教会。但年轻的提摩太例外。他关心保罗,也关心教会;在这期间作了保罗的得力助手。保罗与他的关系亲同父子(参林前四17;提前一218;提后一2;二1)。

22节“明证”一词,指提摩太是经过考验的,可以承当重任。保罗希望派他去,但审讯在即,需要他在身边。──《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22提摩太的明证:指自从作为保罗的同工,伴随保罗二次巡回布道以来,这十年期间,提摩太为传福音而遇到的许多逆境和苦难。通过教会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凡基督福音结出伟大果实的地方,离不开像提摩太这样的人的奉献与事奉<8:1,初期教会所受的迫害>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23「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我的事”指保罗在罗马被囚的事,“要怎样了结”,即他的案件怎样了结。本节的语气表示,保罗对于自己的案件了结,必会重获自由,有绝对的把握。所以他先打发提摩太去腓立比,将这好消息告诉他们。──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腓二23~24在这里提到延期派提摩太到腓立比教会的缘由,即保罗为了传达自己的受审结果而延迟了派提摩太的日期,并且保罗自己也认为审判会很快有结论,并得到释放。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24「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动词我相信,pepoitha,是很强的字,可支持这个看法。因此,当时的状况为:保罗在等法官的裁决。一旦知道消息,他将派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如果判决对他不利,提摩太便担任保罗的使者,奉使徒的名行事,因他“在主耶稣里”被差派。而如果裁决对他有利,使他获释,保罗更会在“不久后”(RSV)前去,即,跟在提摩太之后,也可能指他“一定会”去(即,他会信守诺言:tacheos 的这种含义,见:启二十二20)。──《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节上半“我靠着主”解明下半“自信我也必快去”的把握从何而来,他这种讲法与雅各书四15“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的意思相合。──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保罗深信很快可以出狱。他的盼望建立在对主基督的信心上。他此刻虽不知道审讯的结果,但他深信不久可以获释,再访腓立比。──《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25「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一位忠心的传道人,他受差遗将礼物送去给保罗,可是不幸在那里病倒了,逗留了很久。现在保罗托他带这封信回腓立比。

保罗对以巴弗提奖掖有加,用五重的关系来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1,“我的兄弟”,指他是神家里的一分子;2,“一同作工”,指同在神的国里侍奉;3,“一同当兵”,不是指军营服役,而是说二人同苦同劳,共抗作恶的力量,好象当兵打仗一样;4,“所差遣的”,指他奉派把教会的馈赠带给保罗(四18);5,“供给我需用的”,说明他带来的  馈送帮助了保罗传福音的工作和个人的需要。──《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巴弗提:生于腓立比,是腓立比教会中受尊敬的领袖之一。他受委托留在罗马照顾保罗(二30,并把腓立比教会的奉献(4:18)交给保罗。他与保罗同工,为基督的福音一同劳苦,也一同受苦难,是主忠心的仆人。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25以巴弗提是谁?与保罗的关系如何?】

答:以巴弗提Epaphroditus——意思是可爱的,悦人的,保罗首次被囚于罗马时,此人为腓立比教会的使者,受差遣携带金钱物质送到罗马,供给保罗的需用,并且侍奉保罗,作保罗的陪伴(腓二25,四18)。保罗称以巴弗提为我的弟兄,一同作工,一同当兵,你们所差遣的使者。显示以巴弗提与保罗之间,在属灵的生命上是同胞兄弟,在福音圣工上是劳苦同工,在属灵的争战上是同道战士,他们如此同心同工,患难与共,其相亲相爱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然因以巴弗提可能是服事保罗,又作传道的工夫,以致过于疲惫,积劳成疾,几乎频临死境(腓二2730),加以病愈后又有思乡之念。为了腓立比对教会他的挂心,并为要免去保罗的忧愁等缘故,于是保罗就打发他回腓立比去(26-28),同时也随身携带这封信回去,并向腓立比信徒报告保罗在狱中生活的情景,安慰他们的心灵。以巴弗提如此忠心服事,得保罗劝勉腓立比信徒,在主里欢乐的接待他。他受到会众的尊重(腓二29),那是当之无愧的(以巴弗提与以巴弗二人有别——参三O八题)。——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腓二25以巴弗提是谁?是否即以巴弗?】

    “以巴弗提”(EPAPHRODITUS),意即“可喜悦的”,是腓立比教会的信徒,保罗坐监的时候,腓立比信徒差遣以巴弗提把腓立比信徒供应保罗的金钱与物质所需带去,并且在监牢中陪同保罗坐监。但因以巴弗提不习惯狱中生活,加以有思乡病,所以病了,保罗就打发他回腓立比去(27节),同时也带保罗这封信回去,并且向腓立比信徒报告保罗在狱中的一切情景。在本书四章18节又提到他。保罗称他为:我的兄弟,我的同工,一同当兵的,你们的使者,供给我所需的,为主不顾性命的(30节)。

    有人从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书信的口气中,觉得以巴弗提未必是腓立比人,因为保罗吩咐腓立比信徒“要欢欢乐乐的接待他”如果以巴弗提是腓立比的自已人,保罗不需用这种口吻。所以有些解经家认为以巴弗提是保罗的同工,正如提摩太、推基古一样。以巴弗提被保罗安排在腓立比教会作传道。以后腓立比打发他去在监牢中服事保罗。以巴弗提也可能是马其顿有名教会的巡回传道人,亦未可料云。

    至于“以巴弗”(EPAPHRAS),则为歌罗西教会的信徒(西一章7节,六章1213节)。这名字意义与以巴弗提同,但不要忘记歌罗西是在小亚西亚省,腓立比是在马其顿省,所以两者不是一个人。

    以巴弗提是今日传道人的模范,他为主为人为同工都有值得效法之处。――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腓二26以巴弗提不想让腓立比教会知道他病倒了,免得他们挂念。但教会知道了,为他的病况担心。以巴弗提感到难受,心中惦念起众信徒。这说明他必是教会中的一位领袖,与信徒一同经历过逼迫与患难。他离开众弟兄来到保罗身边,既惦念教会,又为保罗的事操心,影响他的健康,以致病倒。──《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27以巴弗提病得几乎要死,但神的恩典拯救了他,得以恢复健康。要是他死了,保罗必哀恸,在他已有的牢狱之苦和敌对传福音的压力(一1518)之外,雪上添霜。以巴弗提得以不死,对保罗来说,也是神恩待了他。──《启导本圣经注释》

         怜恤我……:意味着保罗的祈求得到了神的应允,以巴弗提得到医治<9:2,代祷的功效和局限性> ──《圣经精读本注解》

 

【腓二28「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保罗重新回到他目前的计划。我越发急切是翻译一个比较副词(spoudaioteros),它也可以作最高级用,如在哥林多后书八章17节。因此最好译为:“我非常急切地打发……”,因为这动词(epempsa,直译“我曾打发”)在希腊文也可能是书信的过去式(如25节);除非以巴弗提已经出发回家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腓二283028节可以看出,腓立比教会不只差遣以巴弗提送馈赠,可能还要他长期留在保罗身边照料他。但他生病不能完成任务,回去难免受到责备。保罗一方面顾念以巴弗提思乡之苦,急于送他回去,一方面对他的服务力予赞扬,要腓立比人明白,他不但没有甚么过失,反而功劳极大,因为他不顾惜己命,来补腓立比信徒不能亲来照顾保罗的不足;这样,大家可以欢欢喜喜接待他,迎接他回来的是喜乐和尊重;这也可以减少保罗的担忧。

保罗待人接物,人情之厚,可见一斑。──《启导本圣经注释》

 

【腓二30「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许多抄本为分词paraboleusamenos,意思是“冒生命的危险”;这个读法较被接受,NIV的翻译也反映出来;另一种读法多加了一个希腊文字母(parabouleusamenos),为 AVKJV接受,译为“不顾他的性命”。戴斯曼曾举例说明,他引用在黑海边奥尔巴(Olba)找到的一块碑文,日期为第二世纪末,是纪念某位卡索色斯(Carzoazus),他“冒险(paraboleusamenos),以(法律)律师的身分,争取(将他客户的案子提到)直陈(mechri)皇帝(奥古斯督与提庇留)”。

这里的服事leitourgia,是福音的事工,保罗与腓立比人正一同积极进行。他们的参与,是藉提供礼物,并且借着让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使者”,来“leitourgos(服事)我的需要”(25节),和使徒肩并肩,一同劳苦。──《丁道尔圣经注释》

         补足……不及之处,以巴弗提所作的是补足别人不及之处,今日教会需要像以巴弗提这种人,不是专门挑剔人的不及,而是补足别人的缺欠、漏洞;这等工作似被别人看作次要,但却是使徒所称赞的。信徒该尊重这等人,就像尊重那些名声显赫、工作伟大的人一样,因为这等人的工作,在神面前,是同样被看重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4:14-18节所述,与其他教会相比腓立比圣徒们为使徒保罗做了许多事,因此这里的“不及之处”很显然指的是圣徒在个人方面对保罗帮助的不足。以巴弗提很可能通过与保罗一同劳苦或必要时提供帮助,补足了腓立比圣徒的不及之处。 ──《圣经精读本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