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一個正常蒙恩的教會】

    一、正常蒙恩的基本因素(1~5)

        1.因有配搭合作無間的同工團(1節上)

        2.因有神和基督作供應的源頭(1節下)

        3.因有主的工人們經常在禱告中記念(2~3)

        4.因蒙神所愛並揀選(4)

        5.因有正常的工人傳給正確的福音(5)

    二、正常蒙恩的光景(6~10)

        1.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6節上)

        2.領受真道,效法主和主的工人 (6節下)

        3.有信心所作的工夫,成了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7~8)

        4.離棄偶像歸向神,因愛心而勞苦服事神(9)

        5.因盼望而忍耐等候主再來(10)

 

貳、逐節詳解

 

【帖前一1「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教會。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

    〔原文字義〕「保羅」細小,微小;「西拉」樹林的,多樹的;「提摩太」尊敬神,神所尊重的,神所愛的。

    〔文意註解〕「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西拉』和『提摩太』是保羅第二次出外旅行佈道時所揀選的同工(徒十五40;十六1~3),他們二人均具有教導的恩賜(參林後一19),受保羅的提攜與教導。這裏雖然提及保羅、西拉、提摩太三人聯名寫信,但此信的主體無疑是出自保羅一人手筆,並非三人合著。保羅之所以與他們聯名,乃表示他對同工們的尊重,也願教會尊重他們。

                『西拉』(Silas)按希臘原文和英文是『西瓦諾』(Silvanus),雖然這名字的拼法和《使徒行傳》裏的拼法稍有不同,但實則指同一個人,保羅在書信裏比較喜歡使用別人正式的尊稱,而路加在《使徒行傳》裏則喜用簡單親熱的稱呼。

          「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教會」:『帖撒羅尼迦』表明教會所在的地方;『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表明教會的性質──組成教會的人們乃是得著神的生命,成為神的兒女,故以神為父;他們也是得著耶穌基督的救恩,成為屬乎祂的人,故得稱祂為主。

                『教會』按原文是由『出來』和『呼召』兩個字根組成,故合起來含有『蒙召出來結合在一起』的意思。教會是由神從世界裏呼召出來,聚集在祂面前,領受祂的話,一面傳揚福音見證祂,一面在生命中服事祂,在地上為祂發光,等候主耶穌基督從天降臨。

                『在…裏』又表明教會雖然外表是存在世界上,但實際卻是活在神和基督的裏面。這個稱呼包含了如下的意思:(1)教會的見證乃是在神和基督裏,若離了神和基督,便不成其為教會;(2)停留在神和基督裏面,乃是教會的保障(約十28~29)(3)教會必須在神和基督裏,才能得著生命的供應和享受;(4)教會的建造,也必須在神和基督裏,彼此才能聯絡得合式。

          「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恩惠』即恩典,就是神賜給人,叫人白白享受的好處;人最大的恩典,是神自己給人得著並享受。『平安』不是指環境的平安順利,而是指裏面心境的平靜安穩;換句話說,平安乃是人因著享受神的救恩,使神與人、並人與人得以相和,而產生的一種心境。

    〔話中之光〕()主的工人不存私心,不把工作的成果據為己有,而願和同工們分享成就,這是當日保羅工作的基本態度,難怪他傳福音大有果效。

          ()基督徒絕對不可把事工當作他一個人的工作,應當樂意和別人一同配搭,有難同當,有福共享,大家一同為主和教會擺上心力。

          ()今日主的工人們有『同工』之名,卻缺少『同工』之實,反而到處勾心鬥角,事事防著別人,深怕別人佔了便宜,『同工』成了『同攻』,彼此攻訐,貽笑大方。

          ()那些具備『五千兩』恩賜、領頭事奉主的僕人們,應當像保羅那樣地無私,樂意提攜後進、平庸的同工,如此才能一改陋習,為眾教會樹立典範。

          ()教會是由地方上(帖撒羅尼迦)的人組成的,但其組成的要素乃是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生命。一個地方的教會,是由該地所有在基督裏的信徒所組成。

          ()真正的教會就是活在神裏面,神也活在教會裏面──教會若沒有神便不能生存。

          ()教會既然是『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就無論環境的順逆,都有神的看顧與保守。

          ()既然教會是屬於神的,每一位信徒也都是屬於神的;我們有神負一切的責任,我們還怕甚麼?何況神樂意將恩惠平安賜給一切屬祂的人。

          ()基督徒乃是得享神恩典的人,故其人生必然有它可悅的地方;沒有吸引力的基督教,不是真的基督教。

          ()恩典乃是一件禮物,人憑著自己沒有方法可以獲得,因為人沒有甚麼功績配受恩典。

          (十一)恩典是平安之源,平安是恩典之果;人不先求神的恩典而想得到神的平安,這是不可能的。

          (十二)『恩惠』是各種福氣的根源,而接受神恩惠的人,在他生命中會生出『平安』的效果。

          (十三)沒有神的恩惠,我們就不能得有真正的平安。我們倘若沒有心靈上的平安,也就表明我們還未真正認識,並且還未真正接納神的恩惠。

          (十四)我們不該在神之外求平安;真平安的捷徑乃是遵行神的旨意。

          (十五)信徒的『平安』,與客觀環境無關,也不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十六)恩惠』是神對人的慷慨;『平安』是信徒向神的狀態。信徒向神越多有信心,就能越多享受恩惠;向神越多有順服,也就越多感受平安。

 

【帖前一2「我們為你們眾人常常感謝神,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們」:

    〔原文直譯〕「…在我們的那些(定冠詞)禱告(複數)中提到你們。」

    〔原文字義〕「常常」不停地。

    〔文意註解〕「我們為你們眾人常常感謝神」:『我們』指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包括西拉和提摩太);『你們眾人』指帖撒羅迦教會的信徒們;『常常』一詞表示其感謝乃出於真誠,故能持久。

          「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們」:意指提名禱告。

    〔話中之光〕()人們(包括信徒)最常見的一個大毛病,就是對他人缺乏欣賞,對神缺少感恩,所以常會不滿、抱怨和憂傷。

          ()使徒保羅差不多在每封書信的開頭,總是在問安之後,就為對方的光景而感謝神,這表示他看別人總是先看他的長處,然後才談及對方應該改進的地方。

          ()每一位信徒身上或多或少總有一些長處。若想除掉對方的短處,最好的辦法就是讚揚他的長處;若想改進對方的缺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誇獎他的優點。

          ()有人說,看對方時,看他身上新造的成分;看自己時,看自己身上舊造的成分,這樣,我們就會欣賞別人而為他感謝神。

          ()保羅為對方的光景而感謝神,這也表示基督徒若有甚麼優越的表現,總是出於神的施恩,是人享受神恩典的結果。

 

【帖前一3「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

    〔原文直譯〕「在神和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那(定冠詞)信心的作為,那(定冠詞)愛心的勞苦,以及那(定冠詞)對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盼望的忍耐。」

    〔原文字義〕「工夫」舉動,動作,活動;「勞苦」辛勞,竭力,奮力,勞動。

    〔文意註解〕「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工夫』指工作或行為;真正的信心必然會產生信心的行為(參雅二1722)。問題是許多信徒的工作或行為並非出於信心,而是出於自己的本領和才幹,這種工作或行為與一般世人無異。

          「因愛心所受的勞苦」:『愛心』按原文agape是指無私的、主動給予的、完全的、屬神的愛;這裏的愛心包括對神和對人的愛。

                真正的愛心會產生無私的關懷與幫助,樂於犧牲自己、付出代價,任勞任怨,以成全別人。

          「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盼望』原文有定冠詞,指盼望主耶穌基督的再來。信徒必須等到主再來,才能真正得著兒子的名分,就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八23);而今天我們仍不能脫離敗壞的轄制,外體會日漸朽壞(林後四16),並且我們在世上也有苦難(約十六33),所以需要忍耐。

                『忍耐』不單是指消極的忍受,並且也含有積極勝過難處的堅忍恆毅的意思。

    〔話中之光〕()我們得以稱神為父,是因為神重生了我們,使我們得著神的生命,作神的兒女。而得著神的生命是有明確的憑據和見證的,這憑據和見證就是『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和因盼望所存的忍耐』。

          ()基督徒有了信心,一定會有行為表現,因為沒有行為的信心乃是死的(雅二17)

          ()真有信心的人,不會單有信心而沒有表現。反之,工作必須憑藉信心,才是神所記念的工作。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可見信心乃是信徒工作的原動力,也是我們工作的性質;我們所有的工作,必須是出於信心,並且合乎信心的原則。

          ()『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可見愛心乃是信徒勞苦工作的動機,凡我們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在主裏面決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因盼望…所存的忍耐』,可見盼望乃是信徒能夠忍耐的源頭;少有盼望就少能忍耐,多有盼望就多能忍耐。

          ()新約聖經常將信心、愛心和盼望三項屬靈美德相提並論(羅五2~5;林前十三13;加五5~6;西一4~5;來六10~12;十22~24;彼前一21~22),可見它們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信心、愛心和盼望乃是基督徒生活工作的基本要素(林前十三13),若缺少這三樣,我們的生活工作就與世人無異。

          ()信心、愛心和盼望這三樣美德必然會產生行為的果子,就是『行為、勞碌、忍耐』;但要小心,我們的『行為、勞碌、忍耐』不一定是出於信心、愛心和盼望(參啟二2)

          ()人有信心才會有功效地作工,有愛心才願勞苦地作工,有盼望才能在困難之下忍耐地作工。

          (十一)愛心能把信心的工夫作的更有勁,以至結出勞苦的果子;而愛心的勞苦常有完結的時候,所以需要盼望來繼續支持愛心的工作。

          (十二)信心是基督徒生活工作的開端和根基;愛心是基督徒生活工作的性質和特徵;盼望是基督徒生活工作的維持和鼓勵。

          (十三)信心是建基於既往,愛心是流露於現在,盼望是仰望於未來。這種排列的順序極其自然。

          (十四)信心是向著神(8),愛心是向著別人(12),盼望是向著自己──在主來時能得完全的救恩(10;五823)

          (十五)『信心的工夫』表現在奉獻的事奉和個人生活上;『愛心的勞苦』表現在彼此相顧和互相扶持的教會生活上;『盼望的忍耐』表現在苦難和困境上。

          (十六)基督徒的信、望、愛,不在乎口裏自稱擁有信、望、愛,乃在乎把它們活出來,常有信、望、愛的實際和實踐行為的表現。

          (十七)我們究竟有多少信心、愛心和盼望,雖然難以衡量,但從我們身上所表顯出來的工作、因愛所付上的勞苦和在患難中的忍耐,就可以大體知曉各人信心、愛心和盼望的程度。

          (十八)今天有許多基督徒,自稱信主,但卻沒有良善清潔的行為;自稱愛主,但卻不肯在教會中辛勞地服事主;自稱在主裏有了永生的盼望,但卻絲毫不能忍受因為信仰而有的苦難。

 

【帖前一4「被神所愛的弟兄阿,我知道你們是蒙揀選的;」

    〔文意註解〕「被神所愛的弟兄阿」:『所愛的』按原文是過去完成式分詞,不但指過去曾經被愛,並且現在正繼續被愛中。

          「我知道你們是蒙揀選的」:『知道』按原文是指由觀察所得的知道,而不是從啟示或學習得來的知識;『蒙揀選』原是存在神心裏的事,人無從『知道』,但蒙揀選的結果必會產生信心,因為信心是神的恩賜(羅十二3;林前十二9);當一個人向神有了信心,自然就會有信心的表現(3節『工夫』),別人也就能知道而傳開了(8)

    〔話中之光〕()我們得蒙神揀選作祂的子民,完全是出於神的大愛;神的愛乃是我們得蒙神揀選的最重要因素。

          ()我們對於福音有積極的回應,證明了我們是蒙神揀選的(36~7);別人也藉此得知我們乃是蒙神揀選的。

          ()神的揀選,必須藉著祂僕人們的傳揚福音,和聽福音者的接受來達成,所以人若不傳福音和接受福音,便無從知道誰是蒙神揀選的。

          ()神揀選我們有祂的旨意和目的,因此我們蒙恩之後,必須按照神揀選我們的旨意和目的而生活為人,這樣才不會辜負神的救恩,我們的人生也才有意義。

 

【帖前一5「因為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正如你們知道、我們在你們那裏,為你們的緣故是怎樣為人。」

    〔原文字義〕「福音」好消息,佳音。

    〔文意註解〕「因為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裏」:『我們的福音』指保羅和他的同工所傳的福音,實際上就是傳神的福音(羅一1)。這裏不是說他們所傳的福音內容跟別人不同,而是說他們傳遞福音的行動具有本節所提到的五點特徵。

          「不獨在乎言語」:『言語』意指福音信息。福音真理雖然需要藉人的話語來傳達與解明,但人的口才並不是惟一的和主要的管道;人的話語必須加上權能、聖靈、信心和為人等,才能產生果效。

          「也在乎權能和聖靈」:『權能』指神在福音上所顯明的大能(羅一16),能折服人心(或叫人覺得扎心,徒二37);『聖靈』指神能力的傳輸,在人的心裏光照、定罪(約十六8~11),引導人明白福音真理(約十六13)

          「並充足的信心」:這裏的『信心』是指傳福音者的信心,而不是指聽福音者的信心。傳福音者充足的信心,能將福音的權能和聖靈運行的功效發揮到極致。

          「為你們的緣故是怎樣為人」:『為人』指生活和行事(參腓一27)。傳福音者口中所傳講的福音信息,若不能在自己的生活為人上得著印證,便不能被別人所信服。

          本節提到傳福音的五項要素:(1)言語──福音的內涵;(2)權能──福音的能力;(3)聖靈──福音的傳輸;(4)信心──福音權能的運用;(5)為人──福音的見證。

    〔話中之光〕()『不獨在乎言語』,不是說言語並不重要;傳福音仍須藉著口才和合適的話語(參弗六19;西四4)

          ()我們傳揚福音,並不是憑空說話,乃是流露出神的大能(羅一16)、聖靈的臨在(徒一8),並我們在信心裏的活用。

          ()神的話傳出去,不單是一些道理而已,必須帶著『權能』,在人的心中產生光照與責備,才會叫人俯伏下來,承認自己的罪惡。

          ()傳神話語的人,必須自己先被神的話語所浸透、充滿,讓神的話語在自己身上先產生功效,然後才能發出帶著權能的言語(參太七28)。換句話說,傳神話語的人,必須率先順服神的話語。

          ()若沒有聖靈的運行作工,我們所傳講的話語就會徒然無功效;聖靈不單揭露人的罪,也為救主耶穌基督作見證(約十五26~27)

          ()我們若要為主作見證,除了聖靈的內住之外,還需聖靈的外溢(降臨),才能得著屬靈的能力(徒一8)

          ()傳福音需要『充足的信心』,因為信心會引發信心;傳講者須先自己有充足的信心,才能藉著言語帶動聽講者,使其生發信心。

          ()傳講福音的人若不能從心底完全相信所講的信息是真實的,這信息就不會有功效。我們以充足的信心傳福音,更可證明神的福音的真實可靠。

          ()使徒們不僅盡職傳福音,也盡心活福音;他們為別人的緣故所過的生活,正是他們所傳福音的最佳見證。

          ()信徒為著世人的緣故應當謹慎為人──我們必須先有一種與福音相稱的生活(腓一27);一個生活行事鬆散的人,傳福音無法產生真實的果效。

          (十一)信心加上行為才能為主作出美好的見證;因為世人不能看見神,只能看見那些與神同在的人。

          (十二)一個道德行為敗壞的人所傳的福音,無法令人誠服而接受。

 

【帖前一6「並且你們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領受真道,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

    〔原文直譯〕「並且你們在諸多患難中,懷著聖靈的喜樂領受了這道,成了效法我們和效法主的人。」

    〔文意註解〕「並且你們在大難之中」:『大難』原文是諸多的患難,在此特指受逼迫的境遇,但不是指使徒保羅所受的逼迫,乃是指『你們』,即帖撒羅尼迦信徒們(參二14)

          「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按原文並無『所賜』,而是『聖靈的喜樂』;這種喜樂是因被聖靈充滿而自然結出的果子(加五22)

                『喜樂』和『大難』相對;大難原本給人帶來痛苦,但這種聖靈的喜樂,使人得以超越苦難,甚至不顧苦難。

          「領受真道」:原文無『真』字,但有定冠詞,可譯作『這道』;『道』原文即『話』(logos),指福音真理。

          「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這裏的『效法』,根據上下文,特別重在指效法使徒們的『信心』(58),以及效法主耶穌並使徒們在逼迫患難中如何甘心忍受的精神(參二14)

                注意,這裏是先提『效法我們』,然後才提『效法主』,這是因為人們在看到主耶穌的榜樣之前,先看到主工人們的榜樣,然後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主。

    〔話中之光〕()馬丁路得說:『我們的主在世上戴的是荊棘冠冕,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就不能指望戴玫瑰皇冠。』患難乃是一切真實信徒在今世所命定的(約十六33;羅五3;八35;十二12)

          ()『在大難之中』仍舊有『喜樂』,可見這喜樂不是因環境順暢而有的喜樂,乃是單純因聖靈而有的喜樂。

          ()『大難』是因信仰而受迫害,『喜樂』是蒙聖靈所賜,兩者皆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出於神的安排,所以不必特意去追求。

          ()一個基督徒如果不肯為福音而受患難,他就不能領略神在患難中藉著聖靈所賜的喜樂是何等美妙豐富。

          ()傳道人他們自己,必須是效法主的人,才能成為別人效法的對象;而我們效法引導我們、傳神之道給我們的人,乃是效法他們身上的主,並不是效法他們外表的言語和動作。

          ()主真實的工人,總是把人的眼目從他們身上引向主;凡只會叫人讚賞、羨慕、高舉他們身上的長處,卻不能看見主自己的工人,都是『不法的人』(太七23『作惡的人』原文)

 

【帖前一7「甚至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

    〔原文字義〕「榜樣」圖樣,模樣,典範。

    〔文意註解〕「馬其頓和亞該亞」:指當時的馬其頓省和亞該亞省,即今希臘之泰半領域。

          「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指典型的基督徒,可供眾信徒學習與效法。

    〔話中之光〕()帖撒羅尼迦信徒們作了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這與他們一得救就得的清楚,一開頭就開頭得好(6)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若要作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必須先效法傳神之道給我們的人,也就是效法他們身上所彰顯的主耶穌(6)

          ()好的工人榜樣(5~6),產生好的信徒榜樣;傳道人以身作則,比任何道理教訓更能影響信徒。

          ()我們信主之後的情形如何,乃是許多信主之人所關心與注目的。

 

【帖前一8「因為主的道從你們那裏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所以不用我們說甚麼話。」

    〔原文字義〕「傳揚出來」響雷,吹號,發出回響,聲揚,宣揚;「傳開」發出,出來,離去,傳遍。

    〔文意註解〕「主的道…傳揚出來…你們向神的信心…傳開了」:『主的道』指主客觀的話(logos);『你們的信心』指信徒主觀的信心,也就是活出行為的信心(3)。信徒是藉著信心之行為的表現,將主的話活活地見證、宣揚開來,所以這兩樣是一齊傳開的。

    〔話中之光〕()初期教會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真是像吹號一般地響亮。

          ()『主的道』和『向神的信心』是見證的夥伴,兩者配合就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歸信主的人為他們所有的信心,在各處熱忱地作美好的見證,乃是福音能夠廣傳的主要原因。

          ()帖撒羅尼迦信徒的生活,見證出主的道,將它傳揚開來。基督徒的生活與生命之道是分不開的,主的道要被傳揚出去,非得有生命之道所產生出來的新生活不可。

 

【帖前一9「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報明我們是怎樣進到你們那裏,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

    〔原文直譯〕「因為他們自己傳講有關我們的事,提到我們如何進到你們中間,你們又如何從偶像轉向神,服事這位又活又真的神。」

    〔原文字義〕「報明」報導,報告,講說,宣告,傳遞信息;「進」進入,進來;「服事」作奴隸,為奴般的事奉。

    〔文意註解〕「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報明」:『他們自己』指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各處的信徒(8);鄰近一帶地方的信徒們將他們所見所聞彼此相傳。

          「我們是怎樣進到你們那裏」:『怎樣進到』保羅自己在二1~12作了解釋。

          「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偶像』指一切假神及其背後的魔鬼和邪靈,也包括人在神之外所追求、崇拜的一切人事物。

                從本句可以看出當時帖城教會中大多數的成員原為外邦人異教徒。第一世紀的希臘到處充滿偶像(參徒十七16),是人們憑想像製造出來的假神,既虛妄,且缺乏生命。

          「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服事』一詞表明我們信徒得救以後生活的目的乃是事奉神;我們既蒙神的大愛和揀選,理應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來事奉祂(羅十二1)

                原文先提到『活』,後才提『真』。『又真又活的神』一詞用意是在凸出並顯明偶像的又假又死。

    〔話中之光〕()各處信徒的『報明』,表示主的工人怎樣到一個地方傳福音,而一個地方的信徒怎樣服事神,乃是一件有目共睹的事。

          ()基督徒所相信的乃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與異教徒敬拜虛假的偶像是有絕大的區別。

          ()我們向外邦人傳福音的時候,所必須注意的首要之事,就是引領他們『離棄偶像,歸向神』(參徒十四15)

          ()一個信徒若真正看見了偶像的虛假,以及所信之神的又真又活,必然會離棄偶像歸向神,並且衷心樂意地服事祂。

          ()神是忌邪的神,絕不許可人在祂之外另有別的敬拜;所以我們必須去掉並了結一切偶像的事和迷信的事。

          ()真正的基督徒是沒有任何偶像的,不只是離棄泥塑木雕的菩薩,並且也不讓任何神之外的人事物霸佔我們的心。

          ()我們是『歸向神』,不是歸向任何團體,任何屬靈偉人,也不是歸向任何道理教訓。

          ()我們既然『歸向神』,就一定永定,而不能一會兒向著神,一會兒又向著世界;一會兒愛神,一會兒又貪戀罪中之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神對我們若不是又真又活的,就不能讓別人在我們身上感受到神的又真又活。

          ()基督徒的一生,是在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而不是服事自己的肚腹(參羅十六18)

 

【帖前一10「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就是祂從死裏復活的─―那位救我們脫離將來忿怒的耶穌。」

    〔文意註解〕「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按原文本句前面有『並且』一詞(中文漏譯),表示與前面的『服事神』(9)平行,乃是信徒歸向神的另一項重要指標。『降臨』原文無此字;本句重在指信徒對主耶穌的再來有清楚的『等候生活』。信徒這種等候的生活態度,表明我們今天在地上沒有甚麼盼望,我們的盼望乃是那位要來的主。

                『等候』按原文是現在時式,表示天天一直不斷地等候期待主的再來。

          「就是祂從死裏復活的」:『祂』指父神;乃是神叫祂兒子從死裏復活的(徒二24;羅四24;十9;彼前一21)。神叫主耶穌從死裏復活,至少具有下列幾點功用:(1)顯明主耶穌乃是神的兒子(羅一4)(2)主耶穌的死所成就的救贖大工乃是可信的(徒十七31)(3)神已經稱義了我們(羅四24)(4)神已經重生了我們(彼前一3)(5)不僅現今叫我們與祂一同復活(弗二6),並且將來還要叫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復活(林前十五20~22)(6)主耶穌如今乃是活著的,正如父神是活著的一樣(9),所以祂能拯救我們到底(來七25)(7)祂要成全祂所應許的,就是再來提接我們信徒(約十四3)

          「那位救我們脫離將來忿怒的耶穌」:『救』是拯救,或救援、救拔、搭救。救贖是一次成功的,但拯救是屢次的,是繼續的;主耶穌不止一次救贖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和將來仍要救我們(參林後一10)

                『將來忿怒』指神對罪惡的審判(羅二5);神的忿怒不是對人的憤恨,而是對罪的憎惡,人頑梗不肯接受主的救贖,因此得罪了神,也因此無法從罪惡中被救拔出來(太一21)

    〔話中之光〕()基督徒蒙召,手要抓住機會服事神(9),心要等候將來的榮耀來臨。在我們承受天上榮耀之前的一段前奏曲,必須具有忠誠的服事和忍耐的等候。

          ()主耶穌第一次的降臨,是藉祂被釘死又復活救贖了我們,使我們得以脫離神將來的忿怒;主耶穌第二次的降臨,要使我們得以體現所等候、所盼望的的。

          ()當初使徒們傳道的典型模式,總是將基督的復活與祂的再臨緊接在一起(參徒十七31)

          ()主再來時如何對待我們,乃是根據我們今天對祂『等候』的態度如何,這與我們今天服事神(9)的情況絕對有關。

 

叁、靈訓要義

 

【一個典型的教會】

    一、一個事工剛強的教會(1~4)

          1.她有忠心服事主的工人們──保羅、西拉和提摩太(1節上)

          2.她是一個屬於聖徒們的地方教會(1節中)

          3.她是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建造的教會(1節中)

          4.她擁有神最高的恩賜──恩惠與平安(1節下)

          5.她是一個令人感謝並為她禱告、不住記念的教會(2~3節上)

          6.她是一個勞苦作工並且能忍耐的教會:

                a.因信心而作工(3節中)

                b.因愛心而勞苦(3節中)

                c.因盼望而忍耐(3節下)

          7.她是一個被神所愛、蒙神揀選的教會(4)

    二、一個剛強歸信神的教會(5~10)

          1.他們因為有按正規傳揚福音的僕人們:

                a.傳福音不獨在乎言語(5節上)

                b.傳福音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5節中)

                c.為福音的緣故正當地生活為人(5節下)

          2.他們不顧反對和逼迫而領受了真道(6節上)

          3.他們有美好的見證(6節下~8)

                a.他們效法主僕們,也效法主(6節下)

                b.他們成了附近一帶地方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7)

                c.主的道從他們那裏被人傳揚出來(8節上)

                d.他們的信心在各處被人傳開了(8節下)

          4.他們有真實的改變(9~10)

                a.他們棄偶像歸向神(9節中)

                b.他們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9節下)

                c.他們等候救主耶穌的再臨(10)

 

【一個具有『三個成一組』(Triplets)的模範教會】

    一、三位模範工人──保羅、西拉、提摩太(1)

    二、三種模範職事──代禱、言語教導、為人(25)

    三、三面模範禱告──感謝、記念、知道(2~4)

    四、三重模範信息──權能、聖靈、充足的信心(5)

    五、三項模範回應──轉向、服事、等候(9~10)

    六、三類模範表現──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3)

    七、三層模範進度──領受真道、效法主和祂的工人、成為信主之人的榜樣(6~7)

 

【如何為別的信徒感謝神】

    一、感謝的方法──代禱(2)

    二、感謝的形式──記念(3)

    三、感謝的原因──知道(46~10)

 

【信徒的三樣美德(3)

    一、對神──信心──表現在所作的工夫上

    二、對人──愛心──表現在所受的勞苦上

    三、對己──盼望──表現在所存的忍耐上

 

【三組相對的字】

    一、信心、愛心、盼望(3)

    二、工夫、勞苦、忍耐(3)

    三、離棄、服事、等候(9~10)

 

【認識救恩】

    一、救恩出於三一神:

          1.父神在愛裏揀選(4)

          2.耶穌基督藉祂死而復活來拯救人(10)

          3.聖靈把福音傳到人心裏(5)

    二、救恩的三個明證──信心、愛心和盼望(3)

          1.我們並不是因信心加上行為而得救,我們乃是因會生出行為的信心而得救(雅二14~26)

          2.我們所以會愛神、愛弟兄,乃因有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五5)

          3.惟有真實得救的人,才會忍耐著切切等候主耶穌基督再來(10)

    三、傳揚救恩的三個屬人的方法(5)

          1.藉人的言語將福音解明

          2.藉人的信心將聖靈和權能顯明

          3.藉人的行事為人將生命表明

    四、救恩的三大現實果效:

          1.有聖靈所賜的喜樂(6)

          2.有主的道向各處傳開(8)

          3.叫人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9)

 

【相信接受主的三大因素】

    一、蒙神揀選(4節;參帖後二13)

    二、因人傳揚福音(5節上;參帖後二14)

    三、受聖靈的感動(5節下;參帖後二13)

 

【三一神的同工】

    一、在傳福音的事上:

          1.父神在愛裏揀選人(4)

          2.主耶穌基督為人死而復活,拯救人脫離將來的忿怒(10)

          3.聖靈將福音的言語作到人的心裏(5)

    二、在和信徒的關係上:

          1.那又真又活的神是我們服事的對象(9)

          2.主耶穌基督是我們效法和盼望的對象(63)

          3.聖靈是我們喜樂的原因(6)

 

【信主之人的榜樣】

    一、在大難之中領受真道,和聖靈所賜的喜樂(6節上)

    二、效法傳神之道的人,也效法主(6節下)

    三、將主的道和向神的信心傳開(8)

    四、離棄偶像歸向神(9節中)

    五、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9節下)

    六、等候救主從天降臨(10)

    七、顯出信心、愛心和盼望的美德(3)

 

【傳揚福音的榜樣】

    一、在乎言語(5節上)──本著聖經(參徒十七2)

    二、在乎權能和聖靈(5節中)──聖靈的同工和感動(參帖後二13)

    三、在乎充足的信心(5節中)──憑著信心傳講

    四、為你們(聽福音者)的緣故怎樣為人(5節下)──行事為人與福音相稱(參二9~10;腓一27)

 

【基督徒榜樣的連鎖作用】

    一、先有那完全的榜樣,就是主自己(6節下)

    二、主的僕人效法主的榜樣,成了一般信徒的榜樣(5節下~6節中)

    三、真實的信徒效法主的僕人,也就是效法主,成了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6節中~7)

 

【帖撒羅尼迦信徒以行為表明他們的信望愛】

    一、信心的行為表現:

          1.效法主和主僕,作了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6~7)

          2.離棄偶像歸向神(9)

    二、愛心的行為表現:

          1.傳揚主的道(8)

          2.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9)

    三、盼望的行為表現:

          1.在大難中有聖靈所賜的喜樂(5)

          2.等候神兒子從天降臨(10)

 

【信徒該有的光景】

    一、棄──離棄偶像(9節中)

    二、歸──歸向神(9節中)

    三、事──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9節下)

    四、候──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10)

 

【信徒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一、過去──離棄偶像歸向神(9節中)

    二、現在──服事真神(9節下)

    三、將來──等候救主降臨(10)

 

【正常基督徒所該有的三個”C”

    一、Conversion(信仰的改變)──離棄偶像歸向神──信心的範疇(9節中)

    二、Consecration(身份的改變)──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愛心的領域(9節下)

    三、Contemplation(目標的改變)──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盼望的範圍(10)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帖撒羅尼迦前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帖撒羅尼迦前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