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帖前五3古誠龐貝的教訓】經文﹕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麼。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132-3)。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帖前53)。
  據考察龐貝古城建于公元前六世紀﹐到了公元前八十年﹐羅馬貴族富商紛紛到此營建別。城中建筑物﹐規模宏大﹐堂堂可觀﹐市面繁榮真是盛極一時。自從經過考古家長久發掘﹐證實了這一點。單是劇場就有三座﹐最大的一座能容納幾千人﹐尤其是居民住宅更為考究﹐一般都是高宅深院﹐院中有噴泉和魚池﹐屋後有花園﹐居室牆壁上繪著紅黃黑三色壁畫﹐城中有幾處浴池﹐冷熱浴﹐蒸氣浴﹐樣樣俱全﹐還有化妝室﹐按摩室等。從些建筑遺跡中﹐可以看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羅馬帝國有多麼繁榮昌盛。但盛極必衰﹐羅馬帝國自上到下養成了一種驕奢淫靡之風﹐這在龐貝遺跡中也充分反映了出來。龐貝城有兩多﹔一是妓院多﹐一是酒店多。堪稱為酒色之都。妓院牆上到處畫著不堪入目的春宮畫﹐其實豈止妓院﹐甚至在許多住宅裡﹐春宮畫也觸目皆是。說明羅馬人沉溺酒色﹐風俗敗壞﹐早已顯出滅亡的先兆。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公元後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那一天﹐人們並不知大禍臨頭﹐只知照常吃喝玩樂﹐窮奢極侈花天酒地﹐為所欲為。誰也沒有預感到這一天有什麼異常﹐誰也不知道一場悲劇即將發生。到了上午十時(一說是下午一時)沉睡的維蘇威火山﹐突然一聲巨響﹐噴出大量熾烈的熔岩﹐剎時間象黑雲一般遮蔽了晴朗的天空﹐白晝變為黑夜﹐灼熱的熔岩和總數達億萬噸的火山礫﹐火山砂﹐和火山灰﹐開始象傾盆大雨般倒瀉下來。就這樣這座古代豪華的城市﹐完全被埋葬在地下了。
  有人曾經這樣說﹕這城中的羅馬人生活這樣荒唐﹐難怪要遭受天神的懲罰﹐教火山把他們壓頂了。
  無獨有偶﹐讀了以上的歷史叫我想起《創世記》十九章記的兩座古城﹐一座叫所多瑪﹐一座叫蛾摩拉﹐神差兩個天使到所多瑪城﹐羅得切切把他們請到家裡﹐豈知不久間﹐合城的人無論老少﹐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叫羅得交出兩個人﹐任其所欲為。即使羅得如何苦苦央求﹐甚至願舍自己的兩個女兒以替代﹐但眾人不肯答應﹐甚至還要下毒手殘害羅得﹐幸虧天使顯出奇跡拯救羅得﹐並對羅得說﹕凡屬你的人都要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創1913)。當羅得到達瑣珥後﹐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這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創1923-25)。

【帖前五3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經文: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帖前 5:3)
  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臨近黃河岸畔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黃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了不以為然說:偌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隻小小螞蟻嗎?拉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裡的水猛漲起來,開始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滲透出來,繼而噴射,終於決堤人淹,也許它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句成語的來歷吧。
  撒但常常在信徒身上,利用一點點罪惡,打開缺口,使你全功盡毀,功虧一賞。常言道:或以惡小而為之。
  耶穌提醒我們: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 26:41)
  保羅也告誡我們: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面酵能使全團發起來麼”(林前 5:6)
  在我們人生道上應防患於未然,勿臨渴而掘井。──《為甚麼要用比喻》

【帖前五8『得救的盼望』台灣每一年有各種考試,不管是升學考試、就業考試、在考試之前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有考上希望的人,另一種人希望考上。有考上希望的人是有實力的人,這種人跟希望考上的人不一樣,他們從知道將來要面對考試的時候,就開始預備自己,把所有要讀的書全吸收接受了,到考期近的時候,自然有考上的希望。福音對基督徒而言,是已經預備好的救恩,基督徒就像有考上希望的考生,不用再去補習,也不用找一大堆冷僻的題目來練習。福音帶來得救的盼望。―― 林信仁《福音帶的盼望》

 

【帖前五8信愛與望「就當謹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

聖經將主再來以及信徒被提,並有關的結局看得非常認真,是以此來衡量整個人生的成敗。所以不要將它看得很輕,以為是遙遠,無關緊要的事,在這一段裡提到不知災禍何時來到,必須儆醒遵守,不能醉酒睡覺,好像在黑夜幽暗之中一樣。醉生夢死,成為情欲的奴僕,作撒但的俘虜。那樣當主來時,就不能與眾聖徒一同在光明中與主相見,得到賞賜。

為此必須時時謹守,以免有失落的可能。神已經賜給我們三樣寶物和軍裝,可以抵御仇敵的一切攻擊,那就是信,愛和盼望,將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這是保守我們心懷意念的最好保障。什麼時候失去信心和愛心,就受撒但致命的打擊,甚至僕倒不能起來。但若持守信和愛,就能抵擋魔鬼的一切迷惑,詭計,所發的各種火箭(彼前59;弗616)。信心能勝過世界(約壹54),愛心能勝過一切的罪惡(羅138~10)。再用救恩的盼望當作頭盔,來保護思想,思念上面的事(西312),而拒絕一切與屬天盼望不合的思想,意念。

如果常存信,望,愛(林前1313),那麼在屬靈的路上就不至跌倒,且有長進可以歡然見王。──《每日天糧》

 

【帖前五10督徒無論睡或醒,總是與基督一同生活,故此他是一個時刻裝備就緒的人。從來沒有一個人知道神在甚麼時候召他回去的;但是人卻不應該把一些應做的事情擱置,留到最後一刻才趕緊去辦。學生到了教師派試題的時候,才思量作準備應試的工夫,實在太遲了!當暴風雨開始吹襲的時候,才想及修補屋漏,也實在太遲了!當瑪利皇后(Queen Mary of Orange)臨終的時候,她的牧師前來想讀一段經文給她聽。但她回答說:『我不會等到這個時刻才聽聖經的話。』這樣又有一點像一個老蘇格蘭人臨終前所說的一句話──當時別人在他床側對他說出許多安慰的話。他說:『天氣溫暖時,茅草已經蓋在屋頂上了!』倘若蒙召回天家的一刻突然來臨,我們一定得準備好。如果人的整個生命都是與基督同活,他已經準備就緒,隨時都可以走到基督面前,與祂更親近!──《每日研經叢書》

 

【帖前五16~18「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

         要常常喜樂!這怎麼可能呢?我們怎能在困苦中喜樂?喜樂從何而來?我們無法制作一些喜樂。如果我們沒有得著喜樂,就委實是的的確確沒有喜樂。但保羅卻在此處傳授給我們一個秘訣:這秘訣就是「在主裏面喜樂」,我們要活在祂的喜樂裏。在某些環境中,我和你會灰心、失望,而祂在同樣的環境中,卻仍然「靈裏喜樂」,並且誇勝的說:「父阿,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10:21)祂是在我們裏面,祂的喜樂也在我們裏面,我們應學習活在這一個喜樂裏而超越任何的難處。當你受試探要被壓倒的時候,抬起頭來,並問你自己:「主是否在今天失掉了祂的喜樂?」只有當主失去了喜樂,你才會沒有喜樂!因為這不是你喜樂的問題,乃是祂的喜樂。主的喜樂是你的力量(參看尼8:10)。――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帖前五16~18這裏是講到神的三種旨意――喜樂、禱告、謝恩。神的話語不能改變,神的次序也不能動搖,基督徒能夠常常喜樂,他不必說話,已經擺出一個最直接的見證,因為人裏面如果沒有平安,外面不會有喜樂;而人的罪如不靠主寶血洗淨,一定沒有平安;故人能喜樂,證明他是基督徒。禱告是能力!沒有禱告,就沒有工作,也沒有生活;只有禱告能支持我們。主向人施恩典,透過祂的施恩座;祂肯施恩,人要謝恩;你能凡事謝恩,就證明你心中有主的寶座。所以,我可以說:『喜樂,就是見證;禱告,就是能力;謝恩,就是寶座。』―─ 寇世遠

 

【帖前五16 ~18三樣神旨「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的旨意。」】

神在基督裡為信徒定的旨意,我們都當遵行,這不是太難的事,但若不靠主,卻很難做到。這幾樣事雖然簡單,卻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實行,就可以保持和神的正當關係,也可以使我們的靈命有長進。若不遵行,就要靈性墮落,所以我們當時時省察是否遵行神所定的這些旨意。

要常常喜樂,這表明神願意我們喜樂。而憂愁、煩惱、苦悶都不是神的旨意,這不在乎外面的情形如何,只要靠主就能喜樂(腓44)。主是我們喜樂的泉源,只要活在主裡面,以祂為我們的倚靠,力量,盼望,就能一直唱凱歌。除非我們離開主,喜樂也就失去了。

不住地禱告,更說明神願意我們親近祂。祂不厭煩我們的禱告,而我們呢?有什麼事比禱告更甘甜,更有福呢?不住地禱告,像呼吸一樣,又自然又容易,又是我們的需要。這樣禱告不拘形式,而是心靈不住地和神交通,什麼時候我們不能隨時禱告;什麼時候就離開了神的旨意;屬靈的光景不對了。所以信徒應當不住禱告。

凡事謝恩也不難,不管事情如何,憑信心謝恩就是了。因為神能叫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祂的人得益處。所以你應當為所臨的一切謝恩。──《每日天糧》

 

【帖前五16~18遇劫謝恩】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 1662-1714)英國著名的聖經注釋家,有一天遇到強盜,劫去他的錢袋。他在日記上寫著:

首先,我要感謝以前沒有被搶過;第二,他們只取去我的錢,未取我的命;第三,雖然他們全部搶去,損失到底不多;第四,我是被搶者,不是我去搶人。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于中旻《喻道集錦》


帖前17誰有時間禱吿?不住地禱吿。
你是否因每天無法花一段很長時間禱吿而心裡感愧疚?也許你每天都固定花短短的時間讀經禱吿,但在生活中卻老是感受不到神的同在。你覺得與天父的交通不夠。這就是生活在不斷忙碌中的人們所覺得困擾的問題。下面是摘自十七世紀的法國作家芬乃倫(FrancoisFenelon)所說的話,他的話對二十世紀的門徒應該會有些幫助。他建議說:學習善加利用機會,當你在等人時,當你往返兩地,或在社交場合只需當
個好聽眾時――就在這個時候,你可以輕易地將心思仰望神,因而獲得新力量來面對更多的責任……就那么一會兒,就足以將你自己擺在神面前,去愛他且敬拜他,把你所做及所擔負的一切交托給他,並將心中的起伏在他跟前得著平息。我們可以訓練自己有一種意識,就是神會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並且我們要盡己所能地與他交談。那就是我們能做到救主吩咐常在我裡面(約154),並且遵守使徒所說不住地禱吿(帖前517)的方式。不管白天或夜晚,無論什么時候,
當我們禱吿時,神不會聽不到,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我們都可以汲取他的恩典。
要充分利用時間,就要花時間禱吿。
──《生命雋語》

 

【帖前五17禱告不住的禱告

我們是如此地依靠神,以至於不僅必須一切都為祂而做,也必須向祂尋求做的力量。這種在一切所需上都求助於祂的情況,對我們來說並非痛苦,而是極大的快樂與安慰。我們被允許信賴地向祂說話,敞開我們的心,並借著禱告與祂保持親密的交談,是多麼地幸福。是祂自己邀請我們這麼做,就如聖居普良清楚觀察到的,我們可斷定祂是多麼願意將那些好東西給我們,而這些好東西正是祂促使我們向祂祈求的。讓我們用信心來禱告,並且不因猶疑不定而失去禱告的成果;如同使徒雅各所言,阻礙了禱告的成就。雅各也勸我們在困苦中要禱告,因為經由禱告我們可尋著安慰。然而我們是那麼敗壞,以致於這屬天的工作對我們常是一個重擔,而非慰藉。禱告的不冷不熱,是我們其它所有不信的來源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七7)如果所祈求的是財富,人們會以何等的熱誠、勸勉及毅力來祈求啊!如果所尋找的是寶藏,有什麼地方能夠逃過人們的搜尋呢?如果叩門可使人獲准進入國王的會議,或晉升到最高職位,我們將聽到多麼大的叩門聲啊!但是在尋求這世界的假幸福、虛浮的榮耀及敗壞的享樂中,我們所遭受的是何等的恥辱、痛苦、及失望;這世界所留給我們的只有懊悔。神的恩典是人唯一真實的好處,但卻是唯一被人所忽略,且無耐心去等待的。基督的應許是絕對可靠的,若未發現祂應許的果效。那是我們自己的錯誤。-- 芬乃倫《靈思默想》

 

【帖前五17『不住的禱告。』美國有一群傳道人常聚會,研究聖經真理。一天,討論『不住禱告』究屬何意。他們不能確定,不住的禱告的意義,也不明白怎能不住的禱告,各人的意見不同,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於是宣佈散會,並公推一人,在下次開會時,作書面報告。一個老婦人,就是那家的佣人,聽見了就走向前來說:『先生門,可否讓我作一個不住禱告的見證?』他們准許了她,她就將她不住禱告的生活,告訴他們。她說:『我早晨一醒來,就感謝主,保護我經過黑夜,進入光明,並求主使我今日全日作光明之子,言語行為都能榮耀主。洗臉的時候,我祈求主藉著道潔淨我,除去我一切的污穢。穿衣,我求主使我今日全日能披戴基督,使主的榮美遮蓋我全人。穿鞋,我求主使我今日能用平安的福音,當作走路的鞋穿上,隨處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引人歸主。掃地,我求主掃除我心中的污穢。』說到這裏,有人問她:『你一面禱告,一面工作,你的工作豈不是會受妨礙,作得不好麼?』她說:『不會的,我一面工作,一面禱告,工作反而作得更好,因為當我這樣邊掃邊禱的時候,我就想到在我心中隱密處還有許多污穢,是別人所看不見的,我求主潔淨我。同時我也聯想到隱密的地毯底下,一定也有許多灰塵污穢,是外面所看不見的。於是我就注意到那些地方,把地毯捲起來,掃除潔淨。這樣,禱告使我工作作得更認真、更徹。』不住的禱告是每個基督徒都能作到,應該實行的。―― 周志禹《歌羅西書信息》


帖前17靈命雜記不住地禱告。
我見到許多年輕的媽媽因沒有足夠的靈修生活而感到沮喪不已。安靜片刻這字眼對她們來說,只不過是再次提醒她們自己讀經、禱告及靜默是那麼的不足。
她們的處境使我想起孩子還小的時候,有位傳道人分享她如何突破那困境的方法。她在屋內許多孩子摸不到的高處備有筆和紙,不管走到哪兒,只要有任何的感到、代禱事項、及湧上心頭的聖經章節,她就馬上記靈。等到晚上有空時,她就搜集今天所寫的雜記成為她今天的靈修。由此可知,她是如何努力地以聖經的話語與靈命雜記來餵養她饑渴的靈命,當我開始試用她的方法時,每天的點點滴滴就成為我靈命成長最有功效的動力。
無論你是位工作繁重的母親,或是工作負荷過重的人,我向你鄭重推薦《靈命塗鴉》的靈修方式,盼望它不僅是你現在,更是你一生的習慣。養成這習慣,不僅使你與主更接近,也使你更加領會保羅所說的不住地禱告的真意(517)
主啊,幫助我們日日與你同行,
使我們的內心能接收你的頻道,
這樣當試煉來臨時,
我們仍能不住地讀經禱告。
把握分秒尋求主,主必時時同在。
──《生命語》

 

【帖前五17~18慕迪遇風浪】

經文:帖前五章 17-18

  慕迪先生由美國去英國佈道,在海上遇大風,船將沉沒,形勢很危險,人人都找救生圈,各自逃命,但沒有一個人尋求耶穌幫助,船上多是信主的人,平常不知好好仰望,臨危又不求主拯救,就連慕迪先生本人也自認心裡有點懼怕而亂了腳步,這時給他看見有一位年老的姊妹跪在地上禱告。慕迪先生也跪下與她一同禱告,全船在風浪中獲得拯救。

  事後,慕迪先生問那位年老的姊妹,為甚麼能在那樣危急,驚恐,紊亂的時候仍能保持安靜?老姊妹答覆說:我事奉主六十年,歷盡各種災難,主沒有一次讓我不平安,只要我祈求神,總是轉危為安,我有兩個女兒,小女兒現在於英國,大女兒已被主接去,現在於天上。我禱告說:「主阿,照你的旨意叫我到那裡去,我都甘心樂意,你要我到英國去,就與小女兒見面,如果你接我去天上,可以見到你,也可與我大女兒見面,那真是好得無比,到那裡都有人接待我,都不寂寞,你要我到那裡去,我就去。」接上天去見主的面好得無比,留在地上背十字架也甘心樂意。

  人最怕生死關頭,如你勘破一切,也就沒有甚麼可怕的了,萬事都互相效力,藉此與主同舟的靈意,顯明了當時門徒對主的虧欠,也讓我們學習寶貴的功課,操練我們的信心。


帖前18獻上感恩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在收割的季節,對神豐盛的賜福獻上感恩是件很自然的事。在利未記23章中,神為以色列祖先定下五旬節或七七節,是要他們帶著歡喜快樂和感恩的心來慶祝豐收(申169~12)。
但若是雨下得不是時候且不停歇,使得農夫無法到田裡收割熟了的莊稼,那又會如何?或者一場大冰雹打壞了農作物,或是個旱災枯乾了田地,那又會如何呢?
使徒保羅寫道:凡事謝恩(帖前518)。那聽來似乎很不切實際。不過仔細深思就知其中道理。不論豐收與否,猶太人都遵祖訓慶祝五旬節或七七節。同樣地,我們也應當凡事向主謝恩。畢竟,我們是向主獻上讚美,而不是向滿穀倉的乾草或滿藏室的農作物感恩。
沒錯,不論生活是順遂或不如意,我們都可以獻上感恩。不論生活富裕或貧乏,身體健康或欠佳,我們都要心懷感激。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我們都可堅信神美善,並找到向他感恩的理由。畢竟我們是因他的緣故而向他獻上感恩的。
仔細想想上主為你和你所愛
一切所成就的;
滿心讚美,為從他而來屬天的祝福獻上感恩。
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感謝,
應表現更多的感恩之心。
──《生命語》


帖前18每日的祝福凡事謝恩。
宣教士班哲明·魏爾在黎巴嫩被當作人質,在很淒慘的情況下囚禁了16個月。在他被釋放後接受的第一次採訪時,人們問他是如何度過那些無聊與絕望的日子的。他的回答令記者們相當意外,他只是說:細細數算神給我的祝福。記者們問:祝福?
是的。他解釋說:有些日子我可以去沐浴,有時候我的食物裡有蔬菜,並且,我每天為我的家人對我的愛而深深感恩。
我們明白為什麼記者們感到驚訝。多數人很難持續地對那些使我們生活變得更愉快更舒服的一些普通事情獻上感恩,比如,那些不匱乏的日常需要之供給,食物與住所的提供,朋友及家人的陪伴等等。更不幸的是,我們常常會忘記神救贖的奇妙恩典。
保羅與西拉,雖然他們被拷打,下到監裡,他們仍然唱詩讚美神(徒1625)。我們是否應該向他們及班哲明·魏爾學習,無論我們的處境是如何,都要數算我們得到的恩典。如此行,我們就有許多的理由來喜樂。
你擔的十字架是否很重,
你是否為此焦慮不安?
細細數算你得的恩典吧!
所有的疑慮都會離去,
你就能天天歡喜歌唱。
細數得到的祝福,由衷地讚美神。
──《生命語》

 

【帖前五19】「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我們每一個人,都該期望從神接受一些負擔,並借著禱告將它卸出去。當我們忠心地將這些負擔一一禱告出來,神就再託付我們新的負擔。我們沒有得著更多負擔的唯一原因,是由於我們忽略了神已托給我們的負擔。如果我們在禱告裡卸釋了這些負擔,我們就會得蒙祂的獎賞,那就是祂將新的更重大的責任託付我們。

在靈裡對神敏銳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很可能因著消滅聖靈的感動,而喪失了這代禱的職事!如果我們在這件事上落下去,那恢復的路,第一是向祂認罪,並對聖靈所賜的新感動,做出忠心而迅速的反應。祂有沒有將一個靈魂放在你的心裡?你當立即為著那人而向神祈求。哦,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想進入有效的事奉裡,就當恢復你已往所忽略了的負擔,務要忠心盡禱告的職事!當你一受感動,就要立刻禱告。

一切真實為著神的工作,都是從聖靈放在你靈裡那禱告的負擔而發起的。你的工作如果沒有這種負擔,結果可能只是徒勞無益。但如果真認識這工作是神親自放在你裡面而起頭的,那你就會發覺這工作越向前進展時就越是經歷更大的釋放!並且你所做的這種工作,也有真實屬靈的價值。所以,如果你要尋求那真實有效的事奉,你就要等候神,直至祂將祂的負擔指示你,又將祂的旨意向你顯明。——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帖前五19『銷滅』有用水把活澆滅之意。聖靈在裏面感動火熱,我們不可講理由,有顧忌,而澆以冷水,使其銷滅。

         「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一有感覺就要禱告。我們從神得著了負擔,就要學習忠心禱告,卸去這個負擔。第一個負擔卸去了,神就給你第二個。我們如果消滅聖靈的感動,沒有藉著禱告把負擔卸在神面前,就要失去負擔。你所以沒有負擔,是因為有一個負擔留在你身上到一個地步把你壓死了。── 張郁嵐《靈命追求》

 

【帖前五19勿銷靈感「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

我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這聖靈從神而來住在我們裡頭。」(林前619316;弗222),這是信徒屬神的基本關係,聖靈是神的代表,主的化身,聖靈在我們裡面,就是神住在我們裡面(約壹324413)。所以我們如何對待聖靈就是如何對待神,我們尊重聖靈就是尊重神,輕慢聖靈就是輕慢神,聽從聖靈就是聽從神,違背聖靈就是違背神。

聖靈在我們每一個重生的人裡面運行,感動,引導,沒有聖靈的人就不是神的兒女(羅81416;加46;林後122)。既有聖靈在我們裡面,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要隨從聖靈的引導,聽從聖靈的指教,順服聖靈的感動,千萬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然而信徒卻常銷滅聖靈的感動。因為聖靈與自己的肉體、情欲相爭(加516)。人容易體貼肉體,隨從情欲,而拒絕聖靈的意思,銷滅聖靈的感動,不聽聖靈的聲音,不理聖靈的責備,不服聖靈的禁止,仍然照自己和肉體的意思去行。另一方面也是如此,將聖靈的引導放在一邊,不立刻聽從,甚至剛硬,不肯服從。

這就是悖逆神,是犯罪,不但心中沒有平安,也必定要遭到危險,走向遠離神,陷入撒但迷惑的境地,越久越剛硬,將來的損失就更大了。──《每日天糧》

 

【帖前五20火的危險】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一次在講道時,發現聽眾有人睡著了。他忽然喊道:“火,火!”“
   睡的人驚覺站起來,倉皇問:“在哪裏?”
   衛斯理說:“地獄的火,是為了那些聽道時睡覺的人預備的。”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帖前五:20── 于中旻《喻道集錦》

 

【帖前五23】「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

我們的神要親自作成那成聖的工作。主看我們是祂的產業,祂必不休息,一直等祂將所有的地土都已完全開發為止。所以荊棘與蒺藜除盡還不夠,還有基督美德能夠成長,這些都是在基督裡才可作成的。

成聖的工作是寧靜的——這是賜平安的神作成的,平安使人最大的力量都靜止了。神進入人心之後,就不再有暴雨狂風、火與地震,只有那安靜的、微笑的聲音低語著,如果神嚴厲的對待你,不要怕;因為如果溫和的方法可以達到祂的目的,祂情願不這樣作。

成聖的工作逐漸的——我們被造並非不會有缺點,不過應成為無可指摘的,遠離罪惡。一個孩子寫封信給他父親,雖然錯誤百出,父親還是當作寶貝,十分高興。我們用父神的完全標準來衡量也有許多錯誤,但是在祂榮耀面前,盼望是無可指摘的,合乎祂的心意。

成聖的工作是內在的——在次序上先是靈、再是魂,最後是身子,神的榮耀也先在至聖所,然後透入聖所,再照耀在外院,神也這樣做。——邁爾《珍貴的片刻》

 

【帖前五23神當初對人的安排次序是靈、魂、體。把靈擺在魂和體之上,靈支配魂、體,控制全人。人墮落後,憑體和魂而活,靈漸枯萎瀕於死寂。體因有罪就變作肉體,魂因有己意就變作己;又因有天生的幹才就變作天然,這些肉體、己意、天然都緊緊的,厚厚的把靈包圍在裏面。── 張郁嵐《靈命追求》

 

【帖前五23全然成聖「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神的旨意是叫我們成為聖潔(帖前437),這是祂召我們,救我們的目的,甚至要達到無瑕疵的地步(彼前115;帖後213;弗14;西122;弗526)。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這裡更提到要全然成聖,靈,魂與身子也都要達到無可指摘的地步,這要求是很高的,似乎不容易作到。

然而這裡提到願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人自己作不到,神能作成,神借聖靈的感動和真理即神道來潔淨(彼前12;帖後213;約1717;弗526)。如果我們敬畏神,順服神 並且自潔,就得以成聖(林後71)。若不順服,神就要加以管教,甚至鞭打,來達到使我們聖潔的目的(來12610),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人,就與罪斷絕了(彼前41)。

不過我們不必等到管教臨到,多受痛苦,還是應當自潔,順服聖靈的感動和真道的教訓,以成聖潔。這樣,不只今生有平安喜樂,與主同行,將來見主時也可以坦然無懼,得蒙賞賜。──《每日天糧》

 

【帖前五23盼望主再來】「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福音的要素之一,也是福音的目的,就是盼望主的再來。主的救贖及聖靈在我們身上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準備好,好迎見基督;或者說,等主來時,把我們完完全全的獻給主。

神創造人的目的,乃是要與基督合而為一,也就是在主第二次降臨時,可以與主在榮耀中相聯合,然後展開國度的一頁,顯出神的大榮耀。因此我們說,今日的信主,盼望主再來、等候主再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我們傳福音,若不傳主再來,所傳的就不完全。人蒙恩若不熱切渴望主再來,所蒙的恩也不算完全。我們蒙了恩典以後,一切的追求就在於遺失、捨棄這個世界,爭求進到那個國度裡去,這個追求,就是要盼望主的再來。

可見追求主再來何等重要。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眾先知的眼光,都是直望到主基督的再來(雖然中間一些教會的事,他們看不見或看不明,因為是歷代隱藏的奧秘)。整卷聖經每廿五節就有一節是論到主的再來。

所以我們若不盼望主的再來,我們的信就沒有實底了。若不熱切渴望主再來,我們的追求必定不積極、不盡力;一個人越愛主,則必越熱切渴望主的再來。我們千萬不要忽略這個真理,這個真理不但要信,且要誠懇切實的信、熱切的信。

我們傳福音也當慎重的宣佈,懇切的講論,勸勉、提醒、警戒人要時刻熱切迎接主再來;努力追求,等候主再來,這才是把福音傳全備了。

主阿!求你紀念向你僕人所應許的話,叫我有盼望。—— 李慕聖《晨光》


【帖前23~24】「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裡面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責。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
  從前我曾竭力追求聖潔,並且鼓勵一切和我交往的人都追求聖潔。十年以後,神給我清楚看見一個我以前從未看見過的得到聖潔的方法;就是,相信神的兒子。我就立刻傳揚這個真理︰信能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信能使我們成為聖潔。我把這真理在私人生活上見證出來,在公共場所見證出來,在文字工作上見證出來;神也籍著許多見證人來證實。我繼續傳揚這個真理,到現在已經差不多參十年了,神繼續給了我無數證實。——約翰衛斯理
  主耶穌,對於我,是非常寶貴的;但是我發現在我裡面有一件東西叫我不能溫柔不能忍耐,不能仁愛的因素。我盡力把這件東西壓制下去,但是它仍在那裡。直到我把我的意志完全讓位給主的時候,主就替我拿去了一切叫我不能溫柔的,不能仁愛的,不能忍耐的。——福克斯
  現在我的心不再希圖人的稱贊了。神填滿了我心的一切空虛;除他以外,我不再有什麼希圖,什麼意志,什麼欲望了。我自己也覺得非常奇怪——神竟愛來征服了我的一切!——亨丁登
  忽然覺得好象有一隻手,放到我的額上,力量很大,並非輕輕的一摸;而是出於愛,並非出於怒。我內心如此感覺。他似乎壓著我的全身,那神聖與除罪滌汙的力量,澆灌著我整個身體,他自上而下,我的心神清晰地感覺到這清潔靈力的臨到。我心中驚喜,高聲喊叫了出來,那雙手的力量,仍在活動,他接觸之處,似乎留下了救主的榮光。在一瞬之間,神的愛象潮水似的漫過了我,我好象隨著愛波卷動。”——海林主教
  聖潔是美麗的,平靜的,爽快的,可愛的;它帶給我們難以形容的光明,平安和喜樂;換言之,聖潔是我們的心變成神的花園——裡面充滿了佳美的果子和花卉,享受著暖和的,活潑的陽光。——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愛德華思

【帖前五25有一次,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競選中獲得勝利,結果出任負責國家一個重要的職位。他的朋友前來向他道賀。他卻對他們說了一句話:『毋須向我道賀;請為我代禱。』對保羅來說,禱告猶如一條連接的金鍊,他為別人祈禱,別人也為他祈禱。――《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8 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就應當謹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

11 所以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

14 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

15 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

16 要常常喜樂.

17 不住的禱告.

18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19 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

20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

21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22 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作。

23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28 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同在。

 

讚美信實無變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感謝祢清早用恩惠和平安為衣給我們穿上,以祢的聖言真理為我們鋪設今天當走的路。叫我們帶著聖潔的裝飾展開生命新的一頁,堅信靈與魂,與身體必蒙祢的保守之中,今天能活出無可指摘的生活。討天父祢的喜悅。

天父感謝祢賜我們家庭,感謝祢賜我們母親悉心的教導,叫母親維護照料我們的成長,為我們披荊斬棘,開拓一條寬闊平坦的路,把天父祢的愛,深深種植在我們心靈的深處,為我們奠下穩固的價值觀。願天下母親的勞苦被表揚,得到家人的格外尊重。

 

感謝主耶穌祢從高高的寶座上下來,為我們洞穿黑暗,叫我們身心靈都能活在主祢的光中,不再在暗昧的光境之中,摸索生命的活路。叫我們因信獲得永生之後,能知道既然屬乎白晝、就應當謹慎自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

主耶穌原諒我們未能時刻警醒禱告,很多時陷在迷惑和困擾之中。特別在忽然臨到的天災人禍裡面,和現在仍高企不下的疫情之中,我們缺乏儆醒謹守,讓守候在心門前的埋怨和苦毒煙霧,不知不覺間就滲入我們的思想和情緒之中,使我們生出各樣的惡事,竟然把以惡報惡化為合情合理,甚至合法的勾當。

 

鑒察人心靈的聖靈,我們需要祢來,時刻提醒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顯出活潑的屬靈能力,同心築起防波堤,抵禦疫情的暴風,天災人禍的衝擊。

運行在我們心中的聖靈,幫助我們竭力追求活出聖靈的果子,弟兄姊妹能常常彼此勸慰、互相建立。能坦誠地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並且常存向眾人忍耐、寬宏的態度,叫我們不會銷滅聖靈祢的感動,使教會充滿真心實意的關愛,見証神無盡的愛在人間。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