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书导论拾穗 【何谓提摩太前书?作者是谁?(提前一1,2)】 答:①提摩太前书,乃保罗写给提摩太的第一封书信,为保罗书信的第十卷(罗、林前、林后、加、弗、腓、西、帖前、帖后、提前),其内容要义,系记述传异教的扰乱,律法的功用,保罗的罪恶感,工作命令的交托,为在位的代祷,妇女正派的妆饰,男女的次序,监督与执事的资格,末后的背道,好执事的榜样,规劝老幼男女看顾亲属,救济寡妇,敬奉长老,仆人的本分,异教的争辩,贪财的败坏,持定永生的见证,以及最后的嘱咐等事,本书主要信息,是论及教会工人,如何领导管理神的教会。 ②提摩太前后书,及提多书,平常都被人称为「教牧书信」,始于十二世纪,或称为「宣教师书信」。这三封书信是对个人而非对教会写的,都是论到监督与执事的资格,堤防异端,保防异端,保持纯正信仰,以及如何管理教务,牧羊群羊之要事。这三封书信又称为研三提书3T pistles,一般推想,咸认为是在主后六十四至六十七年之间,即在保罗第一次坐监与第二次坐监之间写的(其生平参一四五题5项),是由马其顿寄出(提前一3)。从本书对同工的语气,及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成熟的经历和智慧看来,他在作书时也近古稀之年了(参提后四7;门9)。 ③本书著作的起因:当保罗被囚于罗马两年获放后,他再去以弗所,后来由以弗所往马其顿的时候,就将提摩太留在以弗所(提前一3)。他自己本来希望不久是可以回来的,因在马其顿耽延日久,不能很快的到以弗所,所以就写了这封书信(提前三14,15),教导提摩太要如何固守真道,抵挡异端各种错误的教训,维持纯正的信仰,并且指示他怎样处理教务,劝勉他要为主尽忠职守,过敬虔的生活,为信徒的榜样,作美好的见证。总言之,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如何去牧羊照顾以弗所的教会。 ④在以弗所的教会,其发展情形,我们从使徒行传中的记载,很显然的,可以看到保罗曾在传道的良好成效,信徒人数日渐增长。在使徒时代,以弗所在会友数量上及地理上,都成为基督教的中心(徒十八21至廿38;参二七五题2,3项)。当时的教会并无建筑物,教会聚会,多数是在信徒家里举行,教会的礼拜堂,是在保罗时代的二百年后才开始建造。到了康司坦丁时(Coustantine A.D.313-325),禁止对基督徒的迫害后,教堂才普遍地建立,而自由的作聚会崇拜之使用了。 ⑤本书为年老的保罗,对少年的提摩太(生平参一四五题9项)的教训、劝导、和慰勉,因此本书成为教牧学的模板,为牧师传道人所要特别领受学习的指南,由此可知其重要性矣。——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提摩太前书简介】 一、著者──使徒保罗。 二、着时着地──约在主后六十四至六十五年之间,写于哥林多。 三、主题──服事主者在教会中所该有的认识、生活与工作。 四、钥节──『倘若我躭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鞥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三15)。 五、钥字── 1.『执事』,也可直译为『服事者』(三8,12~13;四6)。 2.『敬虔』(二2;三16;四7~8;六3,5~6,11)。 ──《读经指引》 【提摩太前书概论】 作者 本书一开始已明说是使徒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信,不单如此,全书内容亦印证他自己一向的手笔。例如:「无亏的良心」,「牛在场上踹榖的时候,不可能拢住牠的嘴。」等字眼在保罗的其它书信中亦曾出现过;特别在本书中作者追述本身蒙恩的经历,与使徒保罗在使徒行传的描绘相合;这些例证比比皆是,所以提摩太前书的作者是保罗的说法不容怀疑。 年期 本书大约完成于主后六十二至六十五年之间,即保罗首次从罗马狱中释放出来,殉道之前写的。 目的 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合称为教牧书信,明显就是保罗写信提醒年青牧者提摩太和提多如何牧养教会及会众的书信。当时使徒多已离世,保罗亦已届晚年,深恐日后教会问题渐多,假师傅及异端又到处出现,年青的提摩太和提多会难于应付,故趁凓还有日子在世上,便尽心地嘱咐这两位传道人为福音的缘故忠心事主,爱教会,帮助信徒谨守真道。──《新旧约辅读》 ※本书写作的原因之一,是为着制止异端(一3~4)。当时主要的异端是:(1)律法派,他们还根本未明白律法的用途(一6~10);(2)苦修派,禁止嫁娶,禁戒食物,想藉此以成圣,那知是鬼魔的道理(四1~5);(3)初期的智慧派(放纵派),不信复活,自高自大,专好问难,贪财腐化(六3~10)。―─ 牛述光 早在一二七四年,神学家圣多默(Thomas
Aquinas)对提摩太前书曾写了一句简介:『这封信是使徒保罗交付给提摩太的牧养规则。』后来他在提摩太后书的绪论中说:『他在前书已把教会的组织体制教导提摩太;他在后书则论到有关牧养的照顾问题;这应当是极其重大的职责,牧者为牧养羊浛,甚至甘愿殉道。』其实教牧书信之名加于这些书信的日期,是直到一七二六年。由于一个伟大的圣经学者保罗.安顿(Paul
Anton)以『教牧书信』作他一系列的著名演讲题目才开始的。──《每日研经丛书》 这些教牧书信是针对当时关键性的情势而写,为要对付一个威胁基督教会安宁的危险异端。我们若能分辨这异端各种典型的特色,便可以继续指证它。他们以空洞的知识主义为特色;他们提出辩论的问题(提前一4);他们专好问难,争辩言词(提前六4);他们作一些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提后二23);无知的辩论应当远避(多三9)。译作辩论的希腊字是Ekze{te{sis,意思就是指空洞的辩论。这异端很显明的是属于知识分子的运动场,或者不如说,是教会中的假知识分子。──《每日研经丛书》 【提摩太前书、后书与提多书有何关系?】 这二本书信,解经家一向称之为“教牧书信”或“宣教师书信”或“传道人手册”。在神学院的课程中,有“教牧学”一科,均以此三书为重要资料,或直接用这三书为教牧学课程。 保罗写这三本书的次序是:提摩太前书、提多书、提摩太后书。因为保罗曾把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自己往马其顿去(提前一章3节),在马其顿传道时是在腓立比城。保罗因当时不能很快回到以弗所去,所以写这本书给提摩太,教导他如何处理教务。 后来,保罗从马其顿到尼哥波利去,就写信给提多。提多是保罗派去革哩底传道的(多一章5节),这时因为要提多在过冬前到尼哥波利去看他,所以写这书信,教导他如何工作(多三章12节)。 等到保罗再度被捕入狱时,保罗自知离世见主之时已近,所以再写信给提摩太,叫他赶紧在冬天以前到罗马去,趁他还未为主殉道之时,再有见面的机会(提后四章9、12节)。 写这三书的时间在纪元后65至67年之间。但这三书被称为“教牧书信”,则始于12世纪。 这三本书都提到: ①监督(即长老)与执事的资格。 ②提防异端。 ③保守纯正信仰。 ④如何处理教务,牧养群羊。 这三本书信又称为“三提书”(3T EPISTLES),因为是写给提摩太和提多的。――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个人的书信】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常被人认为属于另一类与保罗其它书信不相同的信件。最显著的一个不同点,就是这些书信,包括短短的一卷腓利门书在内,──都是写给个人的;而保罗的其它书信,则分别写给各教会。根据最早的一本新约书卷正式目录:‘穆拉多利经目’(Muratorian Canon)说,这些书信是以‘个人的感受与热爱’而写的,它们因此可以称为私人的信件,而不是公开的书信。――《每日研经丛书》 【教会的书信】这几封信虽然可以称为个人的和私人的信件,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和适切性远超过当时的世代。其实,这些书信的目的在提摩太前书三章十五节中已经列明:‘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由是观之,这些信不止有个人的重要性,它还包括人可能称为教会的重要性在内。关于这点,穆拉多利经目也曾表示过意见,这些书信虽然属于个人,而且是出于个人的热爱而写成,‘但是从大公教会,以及安排教会纪律方面来看,这几卷仍然被尊为圣。’故此特土良(Tertullian)说,保罗写了‘两封信给提摩太,另外一封给提多;这些信都是为关心教会的实况而写的(de eccleciastico statu)’。这些书信的第一个统称就是──祭司书信(Pontifical letters);这个名称的意思就是指这些书信是由一位掌管教会的祭司(Pontifex)所写,所以我们对这名称并不感到希奇。――《每日研经丛书》 【教牧书信】它们后来逐步演变而成为人所知悉的‘教牧书信’。早在一二七四年,神学家圣多默(Thomas
Aquinas)对提摩太前书曾写了一句简介:‘这封信是使徒保罗交付给提摩太的牧养规则。’后来他在提摩太后书的绪论中说:‘他在前书已把教会的组织体制教导提摩太;他在后书则论到有关牧养的照顾问题;这应当是极其重大的职责,牧者为牧养羊群,甚至甘愿殉道。’其实教牧书信之名加于这些书信的日期,是直到一七二六年。由于一个伟大的圣经学者保罗·安顿(Paul Anton)以‘教牧书信’作他一系列的著名演讲题目才开始的。 这些书信的内容是指导如何牧养神的羊群和处理教会组织的问题;有关信徒在神家里应有的行为;训示如何管理神的家,包括作教会领袖和牧者的资格;当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的纯洁受到威胁的时候,当如何应付。――《每日研经丛书》 【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那些要剥夺教会享有教牧书信为伟大使徒保罗之真作的人,对真道作了严重的破坏。我们怀疑他们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真正因为所谓的“非保罗用语”,而是因为这些用语以保罗的方式走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教牧书信预先谴责这些人所作的和所教导的极端事情。 提摩太前书的真理、美丽和属灵力量,要临到任何一个默想其篇幅的人身上,就像一些没有预先想象的概念来到似的。事实上,很多否认保罗就是作者的人也心有同感,这感觉来得那么强烈,以致他们不得不提出,就是保罗这些真实书信的零碎,都可交织成为所谓伪造者的优越作品!例如,上一世纪的法国怀疑论者李南这样写:“这些书信的一些篇幅是那么美丽,以致我们不能不提问,如果伪造者没有保罗的真实笔记在手,他能否写成这真假不分的著作呢。” 这个很简单,接受教会从最早期开始广泛的教导,这些书信──总体而言──是“保罗的真实记录”! 从提摩太前书,我们找到关于教会的秩序、妇女的职事和教会的事奉人员非常重要的启示。神的子民应怎样过生活,正被一个无出其右的模范,即保罗本身勾划出来了。──《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作者】本书一开始已明说是使徒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信,不单如此,全书内容亦印证他自己一向的手笔。例如:“无亏的良心”,“牛在场上踹榖的时候,不可能拢住牠的嘴。”等字眼在保罗的其它书信中亦曾出现过;特别在本书中作者追述本身蒙恩的经历,与使徒保罗在使徒行传的描绘相合;这些例证比比皆是,所以提摩太前书的作者是保罗的说法不容怀疑。──《新旧约辅读》 【写作日期】差不多所有保守派学者都同意,提摩太前书是第一封写成的教牧书信,紧接的是提多书,提摩太后书则在保罗死前不久写成。如果把保罗在主后六十一年逮捕后得释放,也算进他的旅程,主后六十四至六十六年之间就是这书信写成的日期。书信很可能是在希腊完成的。──《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年期】本书大约完成于主后六十二至六十五年之间,即保罗首次从罗马狱中释放出来,殉道之前写的。──《新旧约辅读》 【背景与主题】提摩太前书的主题在三章14和15节清楚看到: 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所以先将这些事写给你。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保罗在这里简单地声明,神的教会有一套标准的行为准则。他写信给提摩太,就是让他明白这点。 单单对一个行为不检的孩童说:“小心你的行为!”是不足够的,尤其是当那孩童不知道要求他的是甚么时,别人便要首先告诉他甚么才是好行为。提摩太前书就是向神的儿女,说明这些好行为与神的教会的关系。 概览本书信各章的结果,支持以上勾划出来的主题。第二章指示与公开祈祷和妇女在公开聚会中的角色有关的行为。第三章列出教会里作负责人和领袖的条件。第五章强调教会对寡妇的责任。──《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写作背景】提摩太生长于路司得,父为希腊人,母为犹太人(徒十六1)。他自幼受祖母及母亲影响,熟习旧约圣经(提后一5; 三15), 后由保罗带领信主(林前四17)。由于他十分长进,为人可靠,保罗便带他参与第二次布道旅程的工作(徒十六1-3)。 此后提摩太与保罗到处宣教,成为亲密的同工(罗十六21;帖前三2)。
当保罗从罗马监狱获释,重返亚西亚、马其顿时,曾吩咐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负责选拔教会领袖及牧养信徒的工作。由于提摩太生性怯弱(提后一6-7),且健康不佳(提前五23),面对重任和异端的危机,难免力有不逮。因此,保罗在再访以弗所之前,先写本书给年轻的提摩太,对他多方鼓励。──《串珠圣经注释》 【主题特色】保罗向提摩太重申昔日的嘱咐,叫他在以弗所谨守真理、抵挡异端。另外指示他崇拜应有的秩序,教会领袖应有的品德,并教导他如何牧养各种不同的信徒。
本书与其它二卷教牧书信所用的主要词汇,于保罗书信中别具一格,如“敬虔”、“自守”、“正道”、“救主神”、“永世的君王”、“这话是可信的”等。而保罗在其它书信常用的词,如“感谢”。“灵”。“传扬”等,则较少在教牧书信中出现,可见教牧书信文辞和风格上的独特。
本书中,保罗如慈父般教导及嘱咐提摩太,字里行间洋溢着爱与关怀,而不是有系统地处理问题。──《串珠圣经注释》 【目的】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合称为教牧书信,明显就是保罗写信提醒年青牧者提摩太和提多如何牧养教会及会众的书信。当时使徒多已离世,保罗亦已届晚年,深恐日后教会问题渐多,假师傅及异端又到处出现,年青的提摩太和提多会难于应付,故趁着还有日子在世上,便尽心地嘱咐这两位传道人为福音的缘故忠心事主,爱教会,帮助信徒谨守真道。──《新旧约辅读》 【重要主题】
──《灵修版圣经注释》 【提摩太前书】 使徒保罗写此信时,已快到他在世间生命的尽头。他传喜信的佳美脚踪,踏遍了大半个希罗文化的世界。福音真理的沃土上建立的基督教会,在大小城市中迅速生长。现在是把新生的教会交给下一代基督徒的时候了。 大凡一间教会所会遇到的问题,又或信徒所应知道的真理,保罗都在给多间教会的信中恳切回答、详尽阐明了。这些书信已在各地信徒的聚会中流传,很可能与福音书一同诵读(五18注;西四16)。但是教会应该怎样组织,行政如何管理,信徒如何牧羊与照顾,还没有权威而又有系统的教导,而这正是年轻的提摩太在以弗所和提多在地中海的革哩底岛(今译克里特岛)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保罗这时已出狱,年逾六十,饱经忧患,仍仆仆风尘,开始他第四次传道之旅。他知道暂时不能再访以弗所,乃写了《提前》这封信。他此刻可能在希腊北部的腓立比(马其顿省境),其时当在主后63~65年间。他又写了《提多书》。后来回到罗马二度下狱,写了《提后》;不久,便被处决殉道。这三封书信内容都是关于牧羊教会的事,所以总称作“教牧书信”;提供了《使徒行传》所未记载的保罗出狱后至殉道前一段时期的珍贵历史资料。 提摩太的父亲为希腊人,母亲为犹太基督徒。保罗领他归主,带他一起作第二次旅行布道。二人关系亲同父子。他不是使徒,也非教会监督,而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和代表,有权柄拣选并按立教会的圣职人员,也曾因传福音的缘故下狱(来十三23)。 本书主要教导提摩太:教会行政管理,包括崇拜应守的秩序;教会领袖如何拣选及应具备的品德与资格;怎样作忠心教牧,尽劝勉与教导的责任;以及如何提防“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异教”教训渗入教会中。 全书所流露的温和谦让充分反映保罗晚年灵性成熟光景。他用“这话是可信的”来重申他一生侍主所坚信的真理和纯正的教义(一15及注)。他虽年迈,斗志丝毫未减;象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向后继者交托“命令”(一18;六14),再三叮嘱提摩太要为真理“打那美好的仗”;而那句“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的热切鼓励(四12),今天正激励千万青年基督徒学效他,向着标竿直跑。──《启导本圣经注释》 【参考资料】 一、
本书作者与写作时地 本书与《提摩太后书》及《提多书》合称为“教牧书信”,出自同一人的手,虽涉及不少题目,但都是教导受信人提摩太与提多牧养教会的原则和应守的规矩。从第二世纪到十九世纪,一向公认这三封信都是使徒保罗所写。 传统认为保罗是在第一世纪60年代殉道,此三信当写于他死前,也就是主后65至68年间。一般认为《提前》是主后63至65年间写成。 可是十九世纪后期,有些圣经学者对此书作者为保罗一事提出质疑。根据他们的意见,本书为保罗一位门徒所作;此人在他的恩师死后,将生平教训汇集成书,就如孔子的弟子收录老师言论集为《论语》一样,以便传诸后世;虽用保罗之名,只为尊师重道,并无剽窃之意。也有少数人说,编辑者并不是保罗的门徒,而是后人心仪使徒一生功绩而予刊行。 这些质疑所持理由无非书中若干语汇不见于保罗其他书信;或神学观点,特别是有关道成肉身及人生重要品德等等,着重点有异于保罗一贯看法;或此三信所记历史资料不见于《使徒行传》及保罗其他书信中。 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语汇的运用随写作的环境和针对的读者而有不同。保罗的书信只有这三本是写给个人又同时为教会而写,主题不同,所用字词自受影响,在体裁与写作技巧上也会呈现特色;这也正是其他书信所以各有其特色的原因。何况保罗写教牧书信时年逾六十,饱经忧患;《提后》且写于罗马狱中;他这时已非早岁性烈如火的保罗。书中所流露的温和谦让适足反映他晚年灵性已登极峰的光景。 保罗写信一向口述,由人代笔,最后亲自签名并加批语。他既囚居狱中,恐难逐句口述,只能授予大意,由代笔者拟稿,再由他过目签署。代笔者既有若干撰写自由,在用词遣句上因代笔的人不同而有差异,也是极自然的事。 《使徒行传》并非保罗的传记,没有必要记叙他的一生。《行传》未记他的死,只到第一次罗马被囚便结束。他后来获释,由提多陪同去到革哩底岛,把提多留在那里照顾教会;他继续往尼哥波立过冬(多三12),随后在帝国各地旅行传道好些年(有人说他去过西班牙[士班雅],生平的一个心愿得偿。看《罗马书》十五23)。后来被捕,第二次在罗马入狱,在尼罗王手上,据说以“背叛被尊为神的皇帝”的大罪处决。罗马城纪念他殉道的日子是主后67年6月29日 。 迄今所有说这三封信不是保罗所写的理由,均甚脆弱;所有质疑之点无一能成立。 圣经是神在不同时代默示人写成(提后三16),每一卷书都有其目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能记住这一点,便能明白何以从初期教会到今天,凡相信神的话语的,无不接受“教牧书信”乃保罗作品。 本书可能写于希腊北部的腓立比城(在马其顿省境内),时在保罗往尼哥波立之前(一3;多三12)。 二、
受信人 提摩太在本书的受信人,出生于路司得(在今天土耳其境内),母为犹太基督徒,父为希腊人,在旧约的传统中长大(提后一5;三15)。保罗第二次传道旅行开始时,带他同行(徒十六1~3)。为了方便提摩太的牧羊工作,保罗给他行了割礼 ,免得他希腊的血统妨碍他在犹太人中作工。 提摩太为人谨慎,略胆怯,患有轻微胃病,保罗派他在以弗所牧羊教会。他与保罗的关系亲同父子,很可能是保罗第一次访问路司得时领他归主的(一2)。 保罗过去在马其顿和亚该亚一带的布道工作都有提摩太同行(徒十七14~15;十八5);又同他在以弗所住有一段岁月(徒十九22),然后陪同保罗自以弗所往马其顿、哥林多等地(徒二十1~6),后来似乎还伴他去到耶路撒冷。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囚时,也有提摩太与他为伴(腓一1;西一1;门1节)。 保罗与提摩太关系的密切,又可从保罗书信中有多封是由二人联名问候看出(见《林后》、《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前》与《帖后》和《腓利门书》的问候语)。保罗在书信中曾对他极其称赞(看腓二19~22)。保罗就义前还要提摩太速去罗马见他(提后四9,21)。 据《希伯来书》所记,提摩太也曾下监,后来获释(十三23)。 提摩太多次代表保罗去各地教会坚固信徒(腓二19;帖前三2)。他不是使徒,也非监督《提前》三1~7告诉他如何去选监督)。他的身分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和代表。 三、
本书的目的 保罗罗马获释后,打发提摩太照顾在小亚细亚的以弗所教会(一3),自己则去到欧洲马其顿省(今希腊)。当他知道短期内无法重访以弗所后,便写了《提前》,把牧养教会的任务交托给了提摩太(一18),并告诉他如何抗拒虚伪的教训(四1~8)、怎样管理教会,以及有关聚会的规矩,工作人员的按立等等(二1~15;三1~13;五17~25)。信中特别提到妇女在聚会中应注意的事,监督和执事的条件,寡妇、仆人等应守之道。他最后的叮咛是要提摩太“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六20),并为真理奋战到底。──《启导本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