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提摩太前書導論拾穗

 

【何謂提摩太前書?作者是誰?(提前一12)】

答:①提摩太前書,乃保羅寫給提摩太的第一封書信,為保羅書信的第十卷(羅、林前、林後、加、弗、腓、西、帖前、帖後、提前),其內容要義,系記述傳異教的擾亂,律法的功用,保羅的罪惡感,工作命令的交托,為在位的代禱,婦女正派的妝飾,男女的次序,監督與執事的資格,末後的背道,好執事的榜樣,規勸老幼男女看顧親屬,救濟寡婦,敬奉長老,僕人的本分,異教的爭辯,貪財的敗壞,持定永生的見證,以及最後的囑咐等事,本書主要信息,是論及教會工人,如何領導管理神的教會。

②提摩太前後書,及提多書,平常都被人稱為「教牧書信」,始於十二世紀,或稱為「宣教師書信」。這三封書信是對個人而非對教會寫的,都是論到監督與執事的資格,堤防異端,保防異端,保持純正信仰,以及如何管理教務,牧羊群羊之要事。這三封書信又稱為研三提書3T pistles,一般推想,鹹認為是在主後六十四至六十七年之間,即在保羅第一次坐監與第二次坐監之間寫的(其生平參一四五題5項),是由馬其頓寄出(提前一3)。從本書對同工的語氣,及字裡行間,所流露出成熟的經歷和智慧看來,他在作書時也近古稀之年了(參提後四7;門9)。

③本書著作的起因:當保羅被囚於羅馬兩年獲放後,他再去以弗所,後來由以弗所往馬其頓的時候,就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提前一3)。他自己本來希望不久是可以回來的,因在馬其頓耽延日久,不能很快的到以弗所,所以就寫了這封書信(提前三1415),教導提摩太要如何固守真道,抵擋異端各種錯誤的教訓,維持純正的信仰,並且指示他怎樣處理教務,勸勉他要為主盡忠職守,過敬虔的生活,為信徒的榜樣,作美好的見證。總言之,其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如何去牧羊照顧以弗所的教會。

④在以弗所的教會,其發展情形,我們從使徒行傳中的記載,很顯然的,可以看到保羅曾在傳道的良好成效,信徒人數日漸增長。在使徒時代,以弗所在會友數量上及地理上,都成為基督教的中心(徒十八21至廿38;參二七五題23項)。當時的教會並無建築物,教會聚會,多數是在信徒家裡舉行,教會的禮拜堂,是在保羅時代的二百年後才開始建造。到了康司坦丁時(Coustantine A.D.313-325),禁止對基督徒的迫害後,教堂才普遍地建立,而自由的作聚會崇拜之使用了。

⑤本書為年老的保羅,對少年的提摩太(生平參一四五題9項)的教訓、勸導、和慰勉,因此本書成為教牧學的範本,為牧師傳道人所要特別領受學習的指南,由此可知其重要性矣。——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提摩太前書簡介】

   一、著者──使徒保羅。

   二、著時著地──約在主後六十四至六十五年之間,寫于哥林多。

   三、主題──服事主者在教會中所該有的認識、生活與工作。

   四、鑰節──『倘若我躭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鞥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15)

   五、鑰字──

         1.『執事』,也可直譯為『服事者』(812~13;四6)

         2.『敬虔』(2;三16;四7~8;六35~611)

──《讀經指引》

 

【提摩太前書概論】

作者

  本書一開始已明說是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信,不單如此,全書內容亦印證他自己一向的手筆。例如:「無虧的良心」,「牛在場上踹榖的時候,不可能攏住牠的嘴。」等字眼在保羅的其它書信中亦曾出現過;特別在本書中作者追述本身蒙恩的經歷,與使徒保羅在使徒行傳的描繪相合;這些例證比比皆是,所以提摩太前書的作者是保羅的說法不容懷疑。

年期

  本書大約完成於主後六十二至六十五年之間,即保羅首次從羅馬獄中釋放出來,殉道之前寫的。

目的

  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合稱為教牧書信,明顯就是保羅寫信提醒年青牧者提摩太和提多如何牧養教會及會眾的書信。當時使徒多已離世,保羅亦已屆晚年,深恐日後教會問題漸多,假師傅及異端又到處出現,年青的提摩太和提多會難於應付,故趁凓還有日子在世上,便盡心地囑咐這兩位傳道人為福音的緣故忠心事主,愛教會,幫助信徒謹守真道。──《新舊約輔讀》

 

本書寫作的原因之一,是為著制止異端(3~4)。當時主要的異端是:(1)律法派,他們還根本未明白律法的用途(6~10)(2)苦修派,禁止嫁娶,禁戒食物,想藉此以成聖,那知是鬼魔的道理(1~5)(3)初期的智慧派(放縱派),不信復活,自高自大,專好問難,貪財腐化(3~10)─ 牛述光

 

早在一二七四年,神學家聖多默(Thomas Aquinas)對提摩太前書曾寫了一句簡介:『這封信是使徒保羅交付給提摩太的牧養規則。』後來他在提摩太后書的緒論中說:『他在前書已把教會的組織體制教導提摩太;他在後書則論到有關牧養的照顧問題;這應當是極其重大的職責,牧者為牧養羊,甚至甘願殉道。』其實教牧書信之名加于這些書信的日期,是直到一七二六年。由於一個偉大的聖經學者保羅.安頓(Paul Anton)以『教牧書信』作他一系列的著名演講題目才開始的。──《每日研經叢書》

 

這些教牧書信是針對當時關鍵性的情勢而寫,為要對付一個威脅基督教會安寧的危險異端。我們若能分辨這異端各種典型的特色,便可以繼續指證它。他們以空洞的知識主義為特色;他們提出辯論的問題(提前一4);他們專好問難,爭辯言詞(提前六4);他們作一些愚拙無學問的辯論(提後二23);無知的辯論應當遠避(多三9)。譯作辯論的希臘字是Ekze{te{sis,意思就是指空洞的辯論。這異端很顯明的是屬於知識份子的運動場,或者不如說,是教會中的假知識份子。──《每日研經叢書》

 

【提摩太前書、後書與提多書有何關係?】

    這二本書信,解經家一向稱之為“教牧書信”或“宣教師書信”或“傳道人手冊”。在神學院的課程中,有“教牧學”一科,均以此三書為重要資料,或直接用這三書為教牧學課程。

    保羅寫這三本書的次序是:提摩太前書、提多書、提摩太后書。因為保羅曾把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自己往馬其頓去(提前一章3節),在馬其頓傳道時是在腓立比城。保羅因當時不能很快回到以弗所去,所以寫這本書給提摩太,教導他如何處理教務。

    後來,保羅從馬其頓到尼哥波利去,就寫信給提多。提多是保羅派去革哩底傳道的(多一章5節),這時因為要提多在過冬前到尼哥波利去看他,所以寫這書信,教導他如何工作(多三章12節)。

    等到保羅再度被捕入獄時,保羅自知離世見主之時已近,所以再寫信給提摩太,叫他趕緊在冬天以前到羅馬去,趁他還未為主殉道之時,再有見面的機會(提後四章912節)。

    寫這三書的時間在紀元後6567年之間。但這三書被稱為“教牧書信”,則始於12世紀。

    這三本書都提到:

    監督(即長老)與執事的資格。

    提防異端。

    保守純正信仰。

    如何處理教務,牧養群羊。

    這三本書信又稱為“三提書”(3T EPISTLES),因為是寫給提摩太和提多的。――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個人的書信】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后書,和提多書,常被人認為屬於另一類與保羅其它書信不相同的信件。最顯著的一個不同點,就是這些書信,包括短短的一卷腓利門書在內,──都是寫給個人的;而保羅的其它書信,則分別寫給各教會。根據最早的一本新約書卷正式目錄:穆拉多利經目Muratorian Canon)說,這些書信是以個人的感受與熱愛而寫的,它們因此可以稱為私人的信件,而不是公開的書信。――《每日研經叢書》

 

【教會的書信】這幾封信雖然可以稱為個人的和私人的信件,但是它們的重要性和適切性遠超過當時的世代。其實,這些書信的目的在提摩太前書三章十五節中已經列明: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由是觀之,這些信不止有個人的重要性,它還包括人可能稱為教會的重要性在內。關於這點,穆拉多利經目也曾表示過意見,這些書信雖然屬於個人,而且是出於個人的熱愛而寫成,但是從大公教會,以及安排教會紀律方面來看,這幾卷仍然被尊為聖。故此特土良(Tertullian)說,保羅寫了兩封信給提摩太,另外一封給提多;這些信都是為關心教會的實況而寫的(de eccleciastico statu。這些書信的第一個統稱就是──祭司書信(Pontifical letters);這個名稱的意思就是指這些書信是由一位掌管教會的祭司(Pontifex)所寫,所以我們對這名稱並不感到希奇。――《每日研經叢書》

 

【教牧書信】它們後來逐步演變而成為人所知悉的教牧書信。早在一二七四年,神學家聖多默(Thomas Aquinas)對提摩太前書曾寫了一句簡介:這封信是使徒保羅交付給提摩太的牧養規則。後來他在提摩太后書的緒論中說:他在前書已把教會的組織體制教導提摩太;他在後書則論到有關牧養的照顧問題;這應當是極其重大的職責,牧者為牧養羊群,甚至甘願殉道。其實教牧書信之名加于這些書信的日期,是直到一七二六年。由於一個偉大的聖經學者保羅·安頓(Paul Anton)以教牧書信作他一系列的著名演講題目才開始的。

    這些書信的內容是指導如何牧養神的羊群和處理教會組織的問題;有關信徒在神家裡應有的行為;訓示如何管理神的家,包括作教會領袖和牧者的資格;當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的純潔受到威脅的時候,當如何應付。――《每日研經叢書》

 

【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那些要剝奪教會享有教牧書信為偉大使徒保羅之真作的人,對真道作了嚴重的破壞。我們懷疑他們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真正因為所謂的非保羅用語,而是因為這些用語以保羅的方式走在一起所產生的結果!教牧書信預先譴責這些人所作的和所教導的極端事情。

  提摩太前書的真理、美麗和屬靈力量,要臨到任何一個默想其篇幅的人身上,就像一些沒有預先想像的概念來到似的。事實上,很多否認保羅就是作者的人也心有同感,這感覺來得那麼強烈,以致他們不得不提出,就是保羅這些真實書信的零碎,都可交織成為所謂偽造者的優越作品!例如,上一世紀的法國懷疑論者李南這樣寫:這些書信的一些篇幅是那麼美麗,以致我們不能不提問,如果偽造者沒有保羅的真實筆記在手,他能否寫成這真假不分的著作呢。

  這個很簡單,接受教會從最早期開始廣泛的教導,這些書信──總體而言──保羅的真實記錄

  從提摩太前書,我們找到關於教會的秩序、婦女的職事和教會的事奉人員非常重要的啟示。神的子民應怎樣過生活,正被一個無出其右的模範,即保羅本身勾劃出來了。──《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作者】本書一開始已明說是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信,不單如此,全書內容亦印證他自己一向的手筆。例如:無虧的良心牛在場上踹榖的時候,不可能攏住牠的嘴。等字眼在保羅的其它書信中亦曾出現過;特別在本書中作者追述本身蒙恩的經歷,與使徒保羅在使徒行傳的描繪相合;這些例證比比皆是,所以提摩太前書的作者是保羅的說法不容懷疑。──《新舊約輔讀》

 

【寫作日期】差不多所有保守派學者都同意,提摩太前書是第一封寫成的教牧書信,緊接的是提多書,提摩太后書則在保羅死前不久寫成。如果把保羅在主後六十一年逮捕後得釋放,也算進他的旅程,主後六十四至六十六年之間就是這書信寫成的日期。書信很可能是在希臘完成的。──《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年期】本書大約完成於主後六十二至六十五年之間,即保羅首次從羅馬獄中釋放出來,殉道之前寫的。──《新舊約輔讀》

 

【背景與主題】提摩太前書的主題在三章1415節清楚看到:

  我指望快到你那裡去,所以先將這些事寫給你。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保羅在這裡簡單地聲明,神的教會有一套標準的行為準則。他寫信給提摩太,就是讓他明白這點。

  單單對一個行為不檢的孩童說:小心你的行為!是不足夠的,尤其是當那孩童不知道要求他的是甚麼時,別人便要首先告訴他甚麼才是好行為。提摩太前書就是向神的兒女,說明這些好行為與神的教會的關係。

  概覽本書信各章的結果,支持以上勾劃出來的主題。第二章指示與公開祈禱和婦女在公開聚會中的角色有關的行為。第三章列出教會裡作負責人和領袖的條件。第五章強調教會對寡婦的責任。──《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寫作背景】提摩太生長于路司得,父為希臘人,母為猶太人(徒十六1)。他自幼受祖母及母親影響,熟習舊約聖經(提後一5; 15), 後由保羅帶領信主(林前四17)。由於他十分長進,為人可靠,保羅便帶他參與第二次佈道旅程的工作(徒十六13)。 此後提摩太與保羅到處宣教,成為親密的同工(羅十六21;帖前三2)。

    當保羅從羅馬監獄獲釋,重返亞西亞、馬其頓時,曾吩咐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負責選拔教會領袖及牧養信徒的工作。由於提摩太生性怯弱(提後一67),且健康不佳(提前五23),面對重任和異端的危機,難免力有不逮。因此,保羅在再訪以弗所之前,先寫本書給年輕的提摩太,對他多方鼓勵。──《串珠聖經注釋》

 

【主題特色】保羅向提摩太重申昔日的囑咐,叫他在以弗所謹守真理、抵擋異端。另外指示他崇拜應有的秩序,教會領袖應有的品德,並教導他如何牧養各種不同的信徒。

    本書與其它二卷教牧書信所用的主要詞彙,于保羅書信中別具一格,如“敬虔”、“自守”、“正道”、“救主神”、“永世的君王”、“這話是可信的”等。而保羅在其它書信常用的詞,如“感謝”。“靈”。“傳揚”等,則較少在教牧書信中出現,可見教牧書信文辭和風格上的獨特。

    本書中,保羅如慈父般教導及囑咐提摩太,字裡行間洋溢著愛與關懷,而不是有系統地處理問題。──《串珠聖經注釋》

 

【目的】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合稱為教牧書信,明顯就是保羅寫信提醒年青牧者提摩太和提多如何牧養教會及會眾的書信。當時使徒多已離世,保羅亦已屆晚年,深恐日後教會問題漸多,假師傅及異端又到處出現,年青的提摩太和提多會難於應付,故趁著還有日子在世上,便盡心地囑咐這兩位傳道人為福音的緣故忠心事主,愛教會,幫助信徒謹守真道。──《新舊約輔讀》

 

【重要主題】

主題

解釋

重點

純正的教義

保羅教導提摩太要持守基督信仰,教導純正的教義,並作正確生活的模範。提摩太要對抗假教師,因為他們正帶會眾離開只有相信耶穌基督才能得救的教義。

我們必須認識真理,才可以維護真理;堅守信仰,相信基督來拯救我們,並且遠離那些別有用心、歪曲聖經真理的人。

公眾敬拜

在公眾敬拜時祈禱,必須對神及會眾有合宜的態度。

基督教的特性必須在敬拜的每一個環節上表現出來。我們必須除去一切憤怒、仇恨或攻擊性的行為,因為這些情緒既妨礙敬拜,也破壞教會的合一。

教會領導

保羅特別列舉了教會領袖所須具備的條件,以至教會能夠榮耀神,並且運作暢順。

教會領袖必須全然獻身基督。如果你是初信者或年輕的基督徒,不要急於成為教會的領袖,要先努力建立基督徒的品格。應當尋求神,而非滿足自己的野心。

個人紀律

教會領袖必須有好的操守。提摩太跟其它教會領袖一樣,要注意事奉的動機,要忠心服事並過無可指摘的生活。不管是在道德或屬靈上,傳道人都要符合條件。

要保持良好的屬靈狀況,我們必須約束自己,研讀並遵行神的話。發揮你的屬靈恩賜去事奉神、服事人。

關懷的教會

教會有責任關懷所有的會友,特別是患病的、貧窮的和守寡的。關懷必須有善良的動機。

信徒彼此關懷顯出我們與基督的特性,也向未信者展示我們真誠的愛心。

──《靈修版聖經注釋》

 

【提摩太前書】

使徒保羅寫此信時,已快到他在世間生命的盡頭。他傳喜信的佳美腳蹤,踏遍了大半個希羅文化的世界。福音真理的沃土上建立的基督教會,在大小城市中迅速生長。現在是把新生的教會交給下一代基督徒的時候了。

大凡一間教會所會遇到的問題,又或信徒所應知道的真理,保羅都在給多間教會的信中懇切回答、詳盡闡明了。這些書信已在各地信徒的聚會中流傳,很可能與福音書一同誦讀(五18注;西四16)。但是教會應該怎樣組織,行政如何管理,信徒如何牧羊與照顧,還沒有權威而又有系統的教導,而這正是年輕的提摩太在以弗所和提多在地中海的革哩底島(今譯克里特島)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保羅這時已出獄,年逾六十,飽經憂患,仍僕僕風塵,開始他第四次傳道之旅。他知道暫時不能再訪以弗所,乃寫了《提前》這封信。他此刻可能在希臘北部的腓立比(馬其頓省境),其時當在主後6365年間。他又寫了《提多書》。後來回到羅馬二度下獄,寫了《提後》;不久,便被處決殉道。這三封書信內容都是關於牧羊教會的事,所以總稱作“教牧書信”;提供了《使徒行傳》所未記載的保羅出獄後至殉道前一段時期的珍貴歷史資料。

提摩太的父親為希臘人,母親為猶太基督徒。保羅領他歸主,帶他一起作第二次旅行佈道。二人關係親同父子。他不是使徒,也非教會監督,而是使徒保羅的同工和代表,有權柄揀選並按立教會的聖職人員,也曾因傳福音的緣故下獄(來十三23)。

本書主要教導提摩太:教會行政管理,包括崇拜應守的秩序;教會領袖如何揀選及應具備的品德與資格;怎樣作忠心教牧,盡勸勉與教導的責任;以及如何提防“敵真道似是而非”的“異教”教訓滲入教會中。

全書所流露的溫和謙讓充分反映保羅晚年靈性成熟光景。他用“這話是可信的”來重申他一生侍主所堅信的真理和純正的教義(一15及注)。他雖年邁,鬥志絲毫未減;象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向後繼者交托“命令”(一18;六14),再三叮囑提摩太要為真理“打那美好的仗”;而那句“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的熱切鼓勵(四12),今天正激勵千萬青年基督徒學效他,向著標竿直跑。──《啟導本聖經註釋》

 

【參考資料】

一、 本書作者與寫作時地

本書與《提摩太后書》及《提多書》合稱為“教牧書信”,出自同一人的手,雖涉及不少題目,但都是教導受信人提摩太與提多牧養教會的原則和應守的規矩。從第二世紀到十九世紀,一向公認這三封信都是使徒保羅所寫。

傳統認為保羅是在第一世紀60年代殉道,此三信當寫於他死前,也就是主後6568年間。一般認為《提前》是主後6365年間寫成。

可是十九世紀後期,有些聖經學者對此書作者為保羅一事提出質疑。根據他們的意見,本書為保羅一位門徒所作;此人在他的恩師死後,將生平教訓彙集成書,就如孔子的弟子收錄老師言論集為《論語》一樣,以便傳諸後世;雖用保羅之名,只為尊師重道,並無剽竊之意。也有少數人說,編輯者並不是保羅的門徒,而是後人心儀使徒一生功績而予刊行。

這些質疑所持理由無非書中若干語彙不見於保羅其他書信;或神學觀點,特別是有關道成肉身及人生重要品德等等,著重點有異於保羅一貫看法;或此三信所記歷史資料不見於《使徒行傳》及保羅其他書信中。

從事寫作的人都知道,語彙的運用隨寫作的環境和針對的讀者而有不同。保羅的書信只有這三本是寫給個人又同時為教會而寫,主題不同,所用字詞自受影響,在體裁與寫作技巧上也會呈現特色;這也正是其他書信所以各有其特色的原因。何況保羅寫教牧書信時年逾六十,飽經憂患;《提後》且寫於羅馬獄中;他這時已非早歲性烈如火的保羅。書中所流露的溫和謙讓適足反映他晚年靈性已登極峰的光景。

保羅寫信一向口述,由人代筆,最後親自簽名並加批語。他既囚居獄中,恐難逐句口述,只能授予大意,由代筆者擬稿,再由他過目簽署。代筆者既有若干撰寫自由,在用詞遣句上因代筆的人不同而有差異,也是極自然的事。

《使徒行傳》並非保羅的傳記,沒有必要記敘他的一生。《行傳》未記他的死,只到第一次羅馬被囚便結束。他後來獲釋,由提多陪同去到革哩底島,把提多留在那裡照顧教會;他繼續往尼哥波立過冬(多三12),隨後在帝國各地旅行傳道好些年(有人說他去過西班牙[士班雅],生平的一個心願得償。看《羅馬書》十五23)。後來被捕,第二次在羅馬入獄,在尼祿王手上,據說以“背叛被尊為神的皇帝”的大罪處決。羅馬城紀念他殉道的日子是主後67629日 。

迄今所有說這三封信不是保羅所寫的理由,均甚脆弱;所有質疑之點無一能成立。

聖經是神在不同時代默示人寫成(提後三16),每一卷書都有其目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能記住這一點,便能明白何以從初期教會到今天,凡相信神的話語的,無不接受“教牧書信”乃保羅作品。

本書可能寫於希臘北部的腓立比城(在馬其頓省境內),時在保羅往尼哥波立之前(一3;多三12)。

二、 受信人

提摩太在本書的受信人,出生于路司得(在今天土耳其境內),母為猶太基督徒,父為希臘人,在舊約的傳統中長大(提後一5;三15)。保羅第二次傳道旅行開始時,帶他同行(徒十六13)。為了方便提摩太的牧羊工作,保羅給他行了割禮 ,免得他希臘的血統妨礙他在猶太人中作工。

提摩太為人謹慎,略膽怯,患有輕微胃病,保羅派他在以弗所牧羊教會。他與保羅的關係親同父子,很可能是保羅第一次訪問路司得時領他歸主的(一2)。

保羅過去在馬其頓和亞該亞一帶的佈道工作都有提摩太同行(徒十七1415;十八5);又同他在以弗所住有一段歲月(徒十九22),然後陪同保羅自以弗所往馬其頓、哥林多等地(徒二十16),後來似乎還伴他去到耶路撒冷。保羅第一次在羅馬被囚時,也有提摩太與他為伴(腓一1;西一1;門1節)。

保羅與提摩太關係的密切,又可從保羅書信中有多封是由二人聯名問候看出(見《林後》、《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前》與《帖後》和《腓利門書》的問候語)。保羅在書信中曾對他極其稱讚(看腓二1922)。保羅就義前還要提摩太速去羅馬見他(提後四9,21)。

據《希伯來書》所記,提摩太也曾下監,後來獲釋(十三23)。

提摩太多次代表保羅去各地教會堅固信徒(腓二19;帖前三2)。他不是使徒,也非監督《提前》三17告訴他如何去選監督)。他的身分是使徒保羅的同工和代表。

三、 本書的目的

保羅羅馬獲釋後,打發提摩太照顧在小亞細亞的以弗所教會(一3),自己則去到歐洲馬其頓省(今希臘)。當他知道短期內無法重訪以弗所後,便寫了《提前》,把牧養教會的任務交托給了提摩太(一18),並告訴他如何抗拒虛偽的教訓(四18)、怎樣管理教會,以及有關聚會的規矩,工作人員的按立等等(二115;三113;五1725)。信中特別提到婦女在聚會中應注意的事,監督和執事的條件,寡婦、僕人等應守之道。他最後的叮嚀是要提摩太“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六20),並為真理奮戰到底。──《啟導本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