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提摩太前書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長老執事的職分……………………………提前三1-78-13……邱信典……一七六

長執的職務…………………………………提前三1-13………… 蘇慶輝……一八二

神在肉身顯現………………………………提前三14-19…………成文秀……一八五

教會的意義…………………………………提前三15…………… 陳秋卿……一九二

 

 

長老執事的職分    邱信典

      經文:提摩太前書三章1-78-13

 

引言

    教會乃是蒙耶穌基督選召的人們結合的團契,是神用基督的寶血贖回的團體。主耶穌基督是教會之首,教會應常領受真理的聖靈之啟示與訓誨。教會裡有許多肢體,主的百體均應遵從「教會之首」——耶穌基督的命令與教訓。這個主的盛會應該是獨一、聖潔的教會。主耶穌升天前,曾命令使徒要往普天下傳揚福音,教會為了遵從實踐主的命令,並完成宣揚福音於全世界的大使命,應具備適當的組織,使它賦有健全的發展。主耶穌會將治理與牧養的權柄,交付給他的教會。

    長老教會之制度,乃由各堂會所選出的代表,專負治理之責任。這些代表被稱為「長老」,長老有「治理、管理的長老」與「傳道、訓誨的長老」,後者是牧師。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以牧師與長老組成三種議會,推行一切事工。即是各堂會的「小會」,各區域的「中會」,與全省性的「總會」。長老教會制度是依聖經與神學上的根據,旨在彰顯基督的王權與主權。

據總會的統計,迄一九七O年底,全省長老教會有成人會員六九四六三人,其中平地會員四O九一三人,山地會員二八五五O人,求道者不算在內。傳道人有七九三人,其中平地傳道人四二五人,山地傳道人三六八人,長老有二六七七人,其中平地長老一六O一人,山地長老一O七六人。執事者有三六八五人,其中平地教會四八八所,山地教會四三一所。平均每間教會有長執七人,則長老占三人弱,執事約四人強。

 

榮耀的聖職

    長老、執事的職分是神聖、榮耀的職分,而且均有聖經為依據。舊約民數記十一章記載,神命令摩西揀選長老七十人,出來輔助聖工。「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從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長老和官長的,到我這裡來,領他們到會幕前,使他們和你一同站立。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

    主耶穌在世上時,雖然沒有設立長老執事,但他選召十二使徒與七十個門徒,讓他們輔佐傳道事工。五旬節聖靈降臨後,在耶路撒冷教會初次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為執事。其中最著名的司提反,他是第一個殉道者;另外一位腓利,他是佈道家。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三章,很詳細的敘述長執的職分,應如何忠誠盡職,對主忠心,以身作則,做信徒的模範。長老、執事堪稱為教會的柱石,是中堅人物。傳道人與信徒應尊重此神聖的職分,因為這是主所設立的,長執本身應自重、愛惜此榮耀的職分。

關於長執者的選舉身份,「教會法規」第六章有這樣記載,第十條:執事為其所屬教會陪餐會員,按照規則被選者,其職務系幫助牧師與長老辦理教會事務、會計及其他事項。第十一條:長老其所屬教會陪餐會員,按著規矩則被選舉為教會的代表者,其職務系與牧師共同治理教會(治會的長老),而牧師為牧會(治理及教導)的長老。「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提前五17

 

對教會的貢獻

    公平而論,長執對教會的貢獻甚多,實在難以估量。舉凡教會的各種聚會,長執與其家屬出席率都很高,對教會的奉獻數額甚巨。例如北市故李春生長老,曾經奉獻兩問禮拜堂(既李春生紀念教會與大稻埕禮拜堂)。有的長老私人樂捐獎學金協助神學生的學費,有些長執在倍加運動時期開放自己的家庭做為聚會所。還有長執身任醫師職務,經常免費(或減價)優待傳道人與家屬的醫藥費。甚至有些長老執事傳道人為「主內同工」以愛心協助聖工,且與傳道人同做採訪的工作。另有長執學生榜樣,屈身卑微義務清掃禮拜堂。另外有一位長老其所屬教會建築經費不足,自己拿出土地所有權狀替教會做「擔保」向銀行借錢,屬主盡忠不遺餘力。又有一位長老擔任某民營企業公司董事長,每年撥款數萬元做為獎學金,獎勵全省各堂會高中大專的清寒學生,已曆十數次,從不間斷。

上面所列皆為事實,只是筆者所知有限,無法全部列舉,希望凡我同道能尊重「長執的神聖職份」,以同心協力興旺福音。至於墮落敗德的「退任」長執並非沒有,但那是極少數,也可以說是例外。

 

長執與進修

    有一位傳道人說過一個笑話,值得思考,他說:「執事生長老,長老生牧師」。這句話怎麼解釋呢?原來他指的是祖父、兒子、孫子三代的關係。這位祖父是一位敬虔的執事,他的兒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熱心愛主,事奉教會,被選為長老,兒子生了一位孫子,長大奉獻做牧師。這麼說,執事長老牧師都是一家人,教會是個屬主的大家庭。主耶穌是家長,是教會之首,我們應該以主居首位。

    聖公會龐德明主教曾經在「小論壇」發表一篇「教會結構與教友奉獻和服務的關係」,其中有一段說道:「一般來講,教會的體制可分為四大類」。(一)君主制度(即一個權力最大的),如天主教的教皇,主教,司譯等,在他們管轄的行政單位單位中,有很大的權力。(二)是貴族制度(即為少數人的統治),如聖公會的主教和主任牧師……主教即主任牧師持有最後否決權。(三)是間接的民主制度,如長老會等,它們的民選長老和執事者的權力甚大。(四)是直接的民主制度,如有些公理會和浸信會,特別是本色化的獨立教會,它們有很多重大的事情都是由全體教友大會決擇的。長老教會的制度是民主制度,長老執事是民選的,而且在會議中有甚大的權力,這是上文的要點。

   我們的長執總數為六千多人,程度懸殊,資質參差,其中有大專教授,中學教師,醫生,大企業家,農夫,商人,工人,礦夫等,也有極少數連祈禱都不會的人士。例如「心鳥」先生在「傳道人的酸甜苦辣咸」一文說:「先從一則真實事件說起吧:某教會的一位牧師在主日禮拜中,請一位長老禱告,這是非常的事。可是這位長老站起來後不禱告,卻開口說:牧師,我們一個月多少錢請你,是包括祈禱在內!」這位牧師想不到會吃閉門羹,遭此當頭一棒,不久就離開那間教會了。

我們的傳道人,凡高中畢業者須受過六年的神學教育,若大專畢業者須受三、四年的神學訓練,畢業後經常需要研究進修,正如上述極端的例子,反觀我們教會的長執者有六幹三百多名,分散在全省九一九所教會為主服務,並經常參加各種會議,而且在會議中有甚大權力。但是教會當局,好似很少關心長執的進修問題,以致有時鬧出笑話,如長執中有少數不會祈禱、讀聖經者,遑論對教義的認識或瞭解。教會當局如能分區舉辦短期長執進修班,施與適當神學教育與牧會訓練,必能提高長執素質,以利同負主軛傳揚福音。

 

長執的名譽

    正如全世界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教會,傳道人也沒有完人一樣,長執也沒有一個十全的完人。然而使徒行傳六章3節記載:「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耶路撒冷教會選舉七個執事時,卻把「好名聲」列為第一條件,是頗得重視的事。保羅達提摩太前書三章7節:「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譭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裡。」此事甚為重要。聖經強調選舉長執時,應注重在會內及教外有好名譽的人擔任。今日臺灣教會的選舉長執,是否依照聖經的真理實行,值得我們冷靜的反省檢討。

    讀者諸君若不健忘的話,許多年前「主愛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欺騙社會人士三、四百萬元的案件,經法院判刑應入獄服行數年,一時成為地方版的頭條新聞,各報爭相刊載。不幸,該中心負責人是臺北市某教會大名鼎鼎的長老。當然我們不該「一竿子打翻全船」,這種長老是極少數之一,可作今日教會的鑒戎。

    其實長老中有好名譽的甚多,如啟明教會盧秀幸長老,他二十年之愛護孤兒,又如澎湖縣後寮教會的鄭天守長老,他曾照顧痲瘋病人及救助自殺者,再者,嘉義市東門教會已故林歡邦長老,他的事蹟是捐資興學,熱心公益,他捐獻一甲魚地皮及建校基金,開創博愛國民小學。不勝枚舉,可惜筆者所知有限,在全省各教會中,必定還有許多好名譽的長執為主發光,值得表揚,榮耀歸名主。

 

結語

凡信仰堅定有好名譽的長老是教會的光榮。優秀的長執乃是神的僕人,更是教會的柱石,傳道人的同工,信徒的楷模。我們均應尊重他們,重視長執者的職分為榮耀的聖職。長老終年為主效勞,其功不可沒將來在天上的報償必定倍加。

 

長執的職務    蘇慶輝

    經文:提摩太前書三章1-13

 

我們說要去教會,教會是什麼?是教堂、某個建築物……等?聖經說:「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以弗所書告訴我們這就是教會,通過教會,我們有重要的使命。

 

一、見證

見證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從我們生活中,見證主耶穌使自己成為新造的人、用我們的話語為他作見證。

 

二、宣教

    宣教指的是經由我們的話,聖經的教訓,引人歸向主,使他們成為神的子民。

    教會的會眾,又有那些呢?

    蒙召的:因著主耶穌的拯救,使我們成為神的子民,這不是因著人的智慧、行為、知識,乃是神的恩惠。例如軟弱、卑微、無知……的人。

被揀選的:為達救贖的功效,在人未信之初,神定意揀選他,使他屬於神;例如保羅、耶利米……等等神特選的僕人。

 

三、傳道   

    向那些不認識神,不關心神,誤解神,反抗神的人,借著聖經話語,傳講福音,使人悔改,歸向神。

四、教育

教導初入教會的慕道友,使他們更明白信仰的內容,基要真理,更深得造就,進而能為主作見證。

 

五、奉獻

    關心教會的需要,對憂愁、貧病、苦惱的人,表關心,付出幫助,照顧、扶持,這些都是奉獻的服事,都是討神喜悅的。

    之前教會所推動的忠僕運動,也就是如此。使信徒得到造就,教會能成為真實的教會。

    摩西帶領眾以色列出埃及,為管理方便,而揀選長老。「摩西對長老說:你們在這裡等著,等到我們再回來,有亞倫、戶珥與你們同在,凡有爭訟的,都可以就近他們去。」(出甘四14)「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徒六3 )新約時代他們揀選具備: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滿,讓他們做管理的工作。

    教會中被選為長執的人,不是為了名譽或特權,而是為了服事。所以當「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秘。」(提前三9 )

  教會新的長執們就任,盼望你們能使教會更得復興、增長。

   

神在肉身顯現      成文秀

    經文:提摩太前書三章14-16

 

    「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提前三16

    對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是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的。因為就是神在肉身顯現,我們須知神以肉身出現是極重大的奧秘,是敬虔的奧秘,是無可否認的奧秘。真神的獨生愛子為拯救世人以肉身顯現了。

    神在肉身顯現,就是以馬內利的預言應驗:「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一」(賽七14)。「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一21-23)神道成肉身,他具有完全的神性和人性,是完全的神,也是有完全的人,他住在世人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有憐憫、有慈愛,使人白白得赦免,承受永生,

是何等的甘美,何等的福份。

基督耶穌誕生,就是道成了肉身,及至時期滿足,神在肉身顯現了,借著童女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4-6)這也是在眾先知的預言應驗之下的。惟願普天下凡慶祝耶穌聖誕的人,至少能領悟基督耶穌誕生的意義和目的,乃是神在肉身顯現,為拯救世人這個極其寶貴、無價的真理。肉身顯現的這位神——耶穌基督,有七種要義。

 

一、被聖靈稱義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4)道成肉身的基督,至聖至義。「在那日子猶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耶卅三16)馬利亞的敬虔,受聖靈感孕,當稱為義。「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賽七14)他本是神所設立的挽回祭,是借著耶穌的血,借著人的信,為要顯明神的義,救主為世人而被釘十字架的救贖大工,他擔當了悔改信主者所有的過犯,因此顯明神的義。因為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卻是無罪的,他在聖靈裡原本就是義,好叫信他的人也能稱義。

 

二、被天使看見

「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提前三16)當神在肉身顯現,就是耶穌誕生之時,首先有天使報告大喜的信息,這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萬民要因他得福。天使奉神之命服役世人,使世人知道肉身顯現的神,為拯救世人而降世,要人去尋找他,接受他,信奉他,敬拜他。「主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眷顧他的百姓,為他們施行救贖。拯救我們脫離仇敵,和一切恨我們之人的手,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他。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6871,74,75,77,78,79)。

 

三、被魔鬼試探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賜給你。耶穌說:撒旦退去罷。[撒旦就是抵擋的意思乃魔鬼的別名]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  神,單要事奉他。』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太四1-11)耶穌基督的降世,是震驚靈界的大事,神要借著道成肉身的耶穌,使神與人重歸和好,而魔鬼以各種詭計想破壞神這項永恆的計畫。肉身顯現的耶穌勝過試探,魔鬼的詭計徹底失敗了,因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滿有聖靈的智慧和能力。撒旦仍心有不甘,因此,直到現在,魔鬼仍無所不用其極地試探信耶穌的人。

 

四、被釘死十架

「巡撫有一個常例,每逢這節期,隨眾人所要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當時,有一個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眾人聚集的時候,彼拉多就對他們說: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是巴拉巴呢?是稱為基督的耶穌呢?巡撫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才把他(耶穌)解了來。正坐堂的時候,他(巡撫)的夫人打發人來說:這義人(耶穌)的事,你一點不可管。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祭司長和長老,挑唆眾人,求釋放巴拉巴,除滅耶穌……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太廿七15-26)主耶穌原本無罪,卻被世人厭棄,置於死地,甚至處以釘十字架的酷刑。然而,從屬靈的觀點,此乃出於神拯救世人的旨意,因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神在創世紀之前,已經預定了基督作為贖罪的羔羊。及至時候滿足,就差遣他的獨生子,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降世為人,以其無罪之身,被釘在十字架上,來擔當世人的罪。他死在十架上,是為了救贖世人,使人得救,這是何等奇異的恩典。

 

五、被傳於外邦

    神的救恩,原是為普世人預備的,由於人的不信,神乃揀選以色列人為神的選民,賜下獨生愛子耶穌給凡信靠他的人,可惜以色列民竟屢屢背逆神。最後,竟將道成肉身的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的降生、受死、復活、升天,以及還要再來的諸般真道,被傳至外邦,這全備救恩的福音,將被傳遍天下。

   

六、被世人信服

神不單是猶太人的神,也是外邦人——全世界人的神。神願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道成肉身的耶穌,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借著他才能到父神那裡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因他的降生,使世人知道這乃出於神的救恩,凡信他的,都能借著他得救。如今,神的福音將被傳遍世界,各國、各方、各民、各族,皆有人信服了救主耶穌。

 

七、被接在榮耀裡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可十32-34;十六9)道成肉身的耶穌,死亡的權勢不能轄制他,他雖被釘死在十架上,但他衝破了死亡而復活了,因而完成了聖父交付的任務。他所成就的救贖,是人類的唯一救法。聖父將他升為至高,接他在高天的榮耀裡。「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萬民原文作凡受造的)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可十六15-19)「說了這話,他們正看的時候,他(耶穌)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見他了。」(徒一9)現在我們的主坐在聖天父的右邊,成為我們的中保。「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5 )「我們所講的事,其中第一要緊的,就是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的右邊。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來八1,6;九15

 

結論

我們當信靠神在肉身顯現的耶穌,他因愛我們而捨棄自己的生命。「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主受死是為救贖:「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八32)主再來是為信徒的榮耀:「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裡。」(西三4)「等侯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多二13)哈和路亞!神在肉身顯現,耶穌基督成為世人永遠、唯一的救贖,萬世萬代全備的福音。阿們!

 

教會的意義    陳秋卿

    經文:提摩太前書三章15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教會一詞,希臘文為EKKLNSIA ,意即指「招呼出來」的意思。古希臘是城邦制度,各自獨立,全邦的政治與政策,乃由市民大會公意決之。每遇有重大事故待商,便沿街敲鑼,通知全民,呼召公民出來聚會,此市民大會,亦即我們今日所具有的教會之形式。

    在舊約聖經此字含意,指奉神之命,所召出來的一群人在一起聚會。進入新約時代,乃被正式用為「教會」的意思,就是一些由神旨意呼召出來的人,所組成的團契,就是教會了。

    教會與社會的字根相同,惟意義有殊,教會乃信徒團體聚會崇拜神,追求真理,修養靈性,宣揚福音,擴張天國事奉,指明永生之途。因此,保羅曾指稱教會為神的家。舊約記載神使用摩西,示以法規、制度、禮儀等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家有父母,校有老師、校長,各有職份,不容紊亂。

    新約教會系基督以寶血為代價,贖回眾人而組成者。基督確于歷代中將教會委任忠僕管理之,又立人任教會執掌,厘訂教規,組織公會(如耶路撒冷公會),正宗教會歷來遵守。雖禮節制度信條,不無稍有差異,但精神是一致的。除新教異端之外,教會間大抵能互相承認。各宗派皆以基督為教會之元首(頭),眾信徒乃互為肢體,個人依不同恩賜服事,相互維繫,凡事規規矩矩而不紊亂。主賜教會屬靈的權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8-19)。教會任職者系教會所公選,乃全教會之代表。凡事仰望神旨意而行,不可存有任何私自的權威,這是教會組織在本質上最重要的特點。

    其次,教會為真理的柱石與根基。屋宇雖高大,若無穩固的柱石和根基,勢必傾頹倒塌無疑。真理必須以教會為基礎,建築在教會之柱石上,才能鞏固永存,否則若無教會為基石,真理不能廣播,恐易失其真實性。人類心靈之喪失真理,便如宇宙萬有之失日光,將成為黑暗慘澹一片,其茫茫無可生機可言。

    戰時城市實行燈火管制時代,其狀況如何?其滋味如何?當知真理即為人生命之光,真理即基督也,是信徒畢生所傳揚之一切真道。如何能明白真理?唯由聖靈啟示、教導和感動。「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十六13)故教會當追求真理,實行真理,講解真理,廣播真理,發揚真理,光大真理……等。但基督真理乃廣博淵深,當存謙虛虔誠之心,與堅定恒忍之志,甘受聖靈之啟導,接納我主之託付,以此精神才能達到真正領會、徹底了悟的境界。

    真理究有何用?真理可以使人得自由——生命之自由,靈魂之自由,以及身體之自由也。「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1-32)真理不但使人自由,且叫人獲得永生之道。「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聖經又說:「除他(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世人若期盼得永生,舍主耶穌生命之道,無人能得。因此,追求真理——信靠耶穌基督,就是獲得永生之道。

    真理標準為何?聖經是也。歷代教會承認神以聖經啟示人認識真理。雖然真理對人,時或有不能盡悉其奧秘者,人之智力有限,而真理之範疇無涯。雖然非人之腦力所能知曉,唯用信心接受聖經教導及其中真理者,便是有福之人。

主耶穌即為真理,基督徒將神的話語常存於心,行真理以經世救人,根據真理以勸導世人學義歸正。期望全世界各個教會廣傳福音,但求天父憐憫幫助,使人人早日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