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提多書第二章拾穗

 

【多二1「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純正”原文hugiainouseei),在此有使人健康(being healthy)之意。此字在路七10譯作“好”(“已經好了”),路十五27譯作“無災無病”;在教牧書信中,多半譯作“純正”(提前六3;提後一13;多一9;1);在提前一10譯作“正道”;提後四3譯作“真道”;提多一13譯作“純正無疪”,下文第2節則譯作“純全無疪”。總之,傳道人應用“純淨靈奶”餵養主的群羊,使他們“因此漸長”而生命成熟。――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福音純正道理如何表現在日常生活上?本節到10節對不同年齡 、性別和地位的信徒,都有具體的教導,是“教牧書信”中重要的經節。──《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二1~15保羅在前面命令從假師傅的教訓中保護信徒,在此提到如何積極地引導各種各樣的信徒以及其原因。──《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2“老年人”原文為“presbutas,可以指“長老”,但此處只有“長者”之意。這裡提醒年長的人,不要以為人生經驗豐富,在品德上就一定強過少年人;應該日新又新,做到“純全無疵”,作後輩的榜樣。“節制”原文有“戒酒”的意思,酗酒古已有之,於今為烈。“端莊”就是一舉一動應取得他人敬重。“自守”指自我克制的力量。度日常存信心 、愛心與忍耐,便能喜樂。“忍耐”原文為hupo-mone,有“希望”的意思,但不是指永生的盼望,而是說日常生活中應常抱希望,朝好處想,才能做到真忍耐。──《啟導本聖經註釋》

         是對老年人的引導內容。節制: 通常老人因生命接近最後一幕,很容易陷入虛脫,因此有可能放任自己的言行舉止。所以為了在信心裡堅固自己特別需要節制的美德。端莊: 指節制的結果。這些人是:①知道神在監察自己(8:27);②渴望永恆的世界(11:13-16)──《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3「又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讒言,不給酒作奴僕,用善道教訓人,」

    本節首句原文有“照樣”(hosautos)未譯出,新舊庫譯本則有兩個字,即“又照樣勸”。這“照樣”把上節勸老年男人與勸老年婦人的話連系起來,表示兩節對老年男人或婦人都同樣適合;不過上節偏重老年男人,本節則較偏重老年婦人。

    “舉止行動要恭敬”,恭敬之原文字根hieroprepeis,由hietos“聖”與prepiei“合宜”二字合成,即“宜於聖的”。在英希對照聖經之英譯作holiness,此字全新約只用過這一次,所以此“恭敬”是對神敬虔,對人端莊之態度,不是指晚輩恭敬長輩那種意思。

    “讒言”就是一些沒有什麼根據的誹謗話。當時的老年婦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閑來無事,很容易聽信流言,便誹謗中傷他人。

    “不給酒作奴僕”,大概當時有些老婦好酒,所以有此吩咐。“將善道教訓人”,“善道”新舊庫譯本作“善德”,英譯作 good things。大概不是指道理方面的事,乃是指一般生活上的善行善德。――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本節的“又”字照原文應譯為“照樣”(hosautos)。保羅勸勉年長男人的話同樣適合年老的女人。“恭敬”(hieroprepeis)是說“舉止要象有聖職的人那樣莊敬”,做值得受敬重的長者。“讒言”就是沒有事實根據中傷他人的話。這裡也提到禁戒酗酒,可見當日老人好酒的不少。戒酒不僅因為酒使人放蕩,也是為了老人的健康。“用善道教訓人”原文為kalodidaskalous,指的不是真道方面的教導,而是“身教”;以身作則,才“好指教少年婦人”。──《啟導本聖經註釋》

         老年婦人所需的生活方向。舉止行動要恭敬: 象神的僕人在聖殿裡服事時的形象舉止。從重視女人的聖經教導(提前5:3-5)來看,這勸勉具有重大意義。這裡我們可以知道:①信徒應在神面前生活。②自身的生活本身就是獻給神的敬拜(11)。不說讒言,不給酒作奴僕: 保羅把兩種勸勉合二為一,強調酒給人帶來的壞影響。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45“好指教”的“好”字,它的意思表示,老年婦人自己先有了3節的各種品德,這樣才可以指教家中少年的婦女如何愛丈夫、愛兒女,遵守婦道,料理家務,作個賢妻良母。

    這兩節聖經所注重的是少年婦人的品德,這些都是屬於家庭方面的責任,至於“順服自己的丈夫”更是聖經一貫之教訓(參彼前三16;弗五2223;提前二915之批註{\LinkToBook:BookID=112,TopicID=150,Name=第六段 男女的次序 2:8-15})。――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她指老年婦人,這是叫提摩太勸老年婦人,教導少年婦人,要這樣行,可以免人譭謗神的道。── 朱寶惠

         少年婦人的品德都屬家庭方面,特別指出應順服丈夫。可能基督徒婦女知道在神面前男女都是祂的兒女之後,疏忽婦女在家中的責任,以致教會受到外界的批評,所以有“免得神的道理(基督信仰)被譭謗”的話。比較《林前》十四3435。不讓福音的傳揚受到阻礙應是信徒日常生活的一個基本指導原則。──《啟導本聖經註釋》

         愛丈夫,愛兒女,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 這是:①特別強調家庭的重要性,不要因信仰的緣故對家事置之不理。②教導家庭也是愛的對象。由於少年婦人的這種行為,“免得神的道被譭謗”,而且更進一步打開家庭和鄰舍的傳道之門(彼前3:1)──《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6少年人(年輕人)血氣 方剛,最要緊的是能自製(參提後二22)。──《啟導本聖經註釋》

         對少年人的教訓。謹守: 這是容易為情欲所困的青年人所必需的自我控制的能力。當時其他宗教世界的墮落,特別是性道德的混亂(林前6:16;5:11)很容易把少年引向罪惡。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78提多應自己作榜樣,用言語也用行為來教導。“言語純全”是說作 教會領袖的既是神話語的出口,嘴唇須清潔,說的話須純全,好令外邊批評的人或者假教師,不但無話可說 ,反會因自己說話不符事實而覺羞慚。──《啟導本聖經註釋》

         保羅勸勉提多成為行為和教導一致的教師。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 年青的提多也可能受到很多誘惑,所以他必須謹守端莊地生活,給年青人做好榜樣。在教訓上正直: 從這裡開始提到傳道者的合宜的態度。首先命令不能改變神的話語,這意味著:①不要為了把自己的想法合理化而強解聖經(彼後1:20,21);②不能因懶於研究而錯誤地解釋(彼前1:10,11)。端莊: 意味著端正,莊嚴。暗示講道時不要開玩笑,進行人身攻擊和罵人等。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8「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

    “言語純全”,保羅對提摩太也有相似的教導(提前四12)。提多雖然是年輕傳道人,仍不可以自己年輕原諒自己。傳道人主要的職事是為神說話,所以我們的嘴唇必要潔淨。“純全”原文hugiee,是“健康”的意思。說話怎樣說得健康呢?就是所說的話,不但聲音和意義表達得清楚;話語的內容亦需純正健全、合宜得體、與真理吻合。

    “無可指責”,指上句言語上之無可指責,可作為上句“言語純全”之批註。雅三2說:“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因為在話語上完全的人,也必在生活上完全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使反對的人,自覺羞愧,他們就容易悔改了。── 朱寶惠

 

【多二910信了主的人在不信主的人家裡為奴為僕,要順服主人,忠心誠實,讓主人看見可以歸榮耀給主的道。“私拿東西”指偷竊。對奴僕是一大引誘。

羅馬社會盛行奴隸制度,主人對奴僕操有生殺予奪之權。奴隸信主的一定不少,基督信仰的自由平等觀念對奴隸的影響當極大。保羅一方面勸主人善待僕人(弗六9;西四1),一方面勸僕人順服主人。他並非認同奴隸制度,他對奴隸卑下的社會地位極表關懷,在書信中一再提到主僕相處之道。唯有愛心才可以消除這種人與人間的不平等。9節的話應是主耶穌教訓的迴響(太五3941)。──《啟導本聖經註釋》

         對眾多信徒的教導中,最後是對僕人的教導。當然在基督裡沒有主人和奴僕的區別(西3:11),這裡是為了避免與社會習慣相衝突而防礙福音傳播。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10「不可私拿東西,要顯為忠誠,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不可私拿東西”,特別提及這一點,因為它是一般作僕人的最易犯的罪。“私拿”表示在主人不見不知的情形下拿了去,這就是不忠誠。基督徒僕人應當顯為忠誠,好叫主的名和主的道得著“尊榮”;這句亦適用於在機關辦事的職員,不應“私拿”公物歸為己用。在今日的世代中,最缺少的是“忠誠”的人,基督徒若能在職責上忠誠,必能叫主的名得著榮耀。――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尊榮原文是收拾燈的收拾(太廿五7),叫燈更亮,能以照亮別人;也是妝飾、端莊,以使主的道更加體面,叫別人更容易接受道理(提前二9;彼前三5)。―─ 牛述光

   教會如同燈塔,是高舉神真理的,但每個信徒必須在生活上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牛述光

 

【多二11「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因為”連接上文,解釋信徒們,不論年老長者、家中主婦或僕人,為甚麼都應當“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就是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神的救恩既為救“眾人”,此救眾人的旨意既已顯明,則一切信徒都當各盡本分,將自己已經蒙恩的見證顯在人前,使各階層的眾人也都可以認識神的救恩,這樣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不辜負祂的恩典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指耶穌已經來過了。── 朱寶惠

         本節鄭重提出“神救眾人”的恩典。人本來不配得,但神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已藉著耶穌基督向我們顯露(羅五610),不是靠我們的行為,更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功勞,純然是神的大愛。本章210節所要求的好行為,單靠人的努力是做不到的,因為罪在人心裡只會叫人朝相反的方向走;與基督聯合成為新人之後,才能實行新生活。──《啟導本聖經註釋》

         神救眾人的恩典: 信徒的救恩是來自主的恩典,是主單方面賜予的,是從永刑中(20:20:15)得到釋放(5:24)。所以按照賦予無限愛的神的旨意敬虔生活是聖徒理所當然的責任(弗二8-10)──《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1114這是整本新約中有關信仰和生活合一的教訓的最簡括說明(參三47;弗二 810)。基督徒應追求信仰與生活的和諧,11節說道成肉身,神恩彰顯。12節將神的恩典和信徒棄惡行善的生活結合起來。13節教導信徒盼望基督再來,這是追求美善生活的原動力(“等候所盼望的福”)。14節說明神救贖的目的,是要人生活聖潔、熱心為善。這一節包含了很多舊約的話,分別見《詩篇》一三〇8;《以西結書》三十七23;《申命記》十四2──《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二11~15到現在為止保羅教導提多各種各樣的信徒生活準則,在此提到使信徒能成為合乎神旨意的唯一的動力,即神的恩典。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12「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除去不敬虔的心”,在聖經中不敬虔的意思就是不信與不義。如彼後2章論挪亞時代,與所多瑪、蛾摩拉之時代,都被稱為“不敬虔的時代”(彼後二56);而那位僅僅得救的“義人”羅得卻被稱為“敬虔的人”(彼後二79)。今日的世代正像挪亞的日子那樣(太二十四3739),是不敬虔的世代。神的救恩在這世代顯明出來,是要叫我們蒙恩的人除去不敬虔的心,與不信不義的人分別出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在原文裏並沒有『的心』兩個字。敬虔不是心的問題,敬虔是一個生活,敬虔是神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了。── 倪柝聲

         “教訓”包括訓導、鼓勵、糾正和管教。教會對信徒的責任有若一間學校,但這是“恩典的學校”。“世俗的情欲”:聲、色、犬、馬,酒食征逐,都屬此範圍(參加五1921)。──《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二13「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注:或作無“和”字)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

    “所盼望的福”就是主再來時所要帶來的福(彼前一13)。因為罪得赦免和生活上得主看顧之福是今生已得著,或繼續享用的;基督再來時我們身體的改變、榮耀的賞賜並與主永遠同在的福則是今生所未得,只是“等候”、“盼望”得著的。

    “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注意中文聖經小字“或作無和字”,表示有些古卷是沒有和字的,而再次稱救主基督為神。這裡多次直接將神與救主同稱(參見一3;10;4;參提前一1;3),系本書之特色之一;可見基督與神合一,且證明基督就是神。――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所盼望的福”和“榮耀顯現”都是指主再來的日子(看提前六14;提後四1)。“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有古卷無“和”字,指出耶穌基督就是神。──《啟導本聖經註釋》

         恩典的另一方面是使人擁有對來世的盼望。這盼望由於天國的祝福性(21:4,23)及永遠性(彼前1:4),也是真正的福<1:15,神的國度的概念>──《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14「他為我們捨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

    本句中的“要贖”不是指時間上祂還未贖(贖罪之功祂已作成);乃是指祂“捨了自己”之目的是“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在此,使徒強調祂救贖之目的,既是要救我們脫離一切罪;這樣,就當潔淨自己作準備,“熱心為善”等候祂的日子,才不致辜負祂的恩典。――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他,指基督耶穌,耶穌以己身為犧牲,替人獻祭贖罪。── 朱寶惠

         『潔淨我們,作祂自己奇特的子民』(原文)

         我們原來是和世人同流合污,混在一起的。現在神用祂潔淨的工作,把我們從世人污穢的堆裏,分別出來,使我們脫離世俗情慾,和罪惡敗壞,一切的污穢,而與世人有了不同,成為奇特的人物,在混濁的世界中作神奇特獨清的子民。

         主基督的救贖大功不只贖我們脫離罪惡和將來 的審判,又能叫我們在德行 上清潔,熱心為人服務。“特作自己的子民”是說神當年給以色列人的應許,現在也給了教會和眾信徒,都成為祂的兒女。──《啟導本聖經註釋》

         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 神之所以賜予我們恩典是為了使我們能分別為聖作神的子民。因此信徒要過合乎身份的聖潔生活(37:23)──《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二15「這些事你要講明,勸戒人,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

    保羅提醒提多不但在責備人的時候,要用權柄;講明各等真理的教訓和勸戒人的時候也要用權柄。――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這些事”指本章所說的教訓。“講明”指福音的傳講;“勸誡”指基督真道的教導;“責備”是對異端邪說的禁止。這是交給提多的責任和權柄的總結。──《啟導本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