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希伯來書第四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來四1進入祂安息的應許】許多時候,我們看見小孩子好動,不願意休息,晚上還要父母勸告,才肯去睡覺。到了長大的時候,就不同了,有許多煩惱的事進入心裏,許多問題要自己去解決,就為事業問題,生活重擔,家庭問題……許多難處,重擔,壓在肩頭上,使你心中充滿焦慮與煩惱,心裏想不通時,甚至連飯吃不下,晚上睡不著覺,真想找個安息的地方,去躲避一切。那時候,假如能聽到安息的信息,是何等寶貴的事?── 艾喜德《希伯來書略講》

 

【來四1~11多種安息】這十一節聖經中有『多種的安息』。

         一、創造後的『安息』(4)。『歇了』二字,原文與安息同(10節的歇字亦同)

         二、流蕩後的『安息』(58)。以色列人在曠野過了痛苦的四十年生活,進入迦南地之後,得享身體的安息。

         三、心靈的『安息』(1311)。指一切相信主耶穌的人,心靈獲得安息而言。

         以上三種安息,原文同用一個字katapausis,因意並譯可作成解脫百歇息』。由kata(在下)pauo(停止)二字拼合而成。

         四、禧年的安息(9)。中文譯為『安息日的安息』,複用安息二字,比英文聖經譯得較佳,予文為sabbatismos,指『安息日』的安息而言。此字只用過一次,作者原暗指將來千禧年的大安息而言,也就是每七日一次安息所預表的。

         許多基督徒生活頗佳,但只獲得身體的安息,心靈的煩惱並未稍減;也有許多基督徒雖然在物質上並無良好享受,但心靈十分快樂,等候著禧年的長久安息來臨。這世界充滿勞苦,但基督徒可以時刻安息在主面前,與主有甜蜜交通。我們長久的安息是在將來,為何要貪愛物質的享受而不滿現實呢?―― 蘇佐揚《原文解經》

 

【來四1~13從自首談起】經文﹕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來41-13)。
  事情發生在一九八零年九月廿九日上午﹐日本大阪市府池田市幸福相互銀行﹐突然來了一個手持尖刀的強盜﹐對著女職員威脅﹕把錢交出來。
  這時旁邊一位男職員大聲喝道﹕干甚麼強盜一時著了慌﹐沒有搶到什麼﹐轉身走出去騎上摩托車跑掉了。
  但這一場強盜搶劫銀行活動﹐全部被銀行裡安裝的自動電視攝影機拍下來了。當晚六點鐘大阪市新聞電視就播映了這場強盜搶劫活動的實況。
  當晚在這個強盜的家裡﹐他的廿一歲的兒子正在看電視﹐一眼看出那個強盜就是自己的爸爸﹐不由得驚呼起來啊﹗那是爸爸。過了不久爸爸回來了﹐兒子立刻上前問道﹕爸爸你剛才是不是出去搶人家﹐要說老實話﹐我同你去自首。
  在兒子一直責問下﹐老子低下頭﹐經過勸說﹐兒子領著父親一同去警察局自首。
  原來這個強盜名叫福本岩﹐年四十八歲﹐自高中畢業後﹐先在一家旅館作事﹐誠誠懇懇﹐勤勤儉儉﹐積蓄了一點錢﹐自己開一家肉店﹐生活還好過。只因後來染上了賭錢惡習﹐什麼都賭﹐不僅把所有的輸光﹐同時又欠了二千多萬日元的高利貸﹐在走投無路﹐心裡一橫﹐拿出肉店一把尖刀﹐干起搶劫的勾當。
  當我閱過這則新聞﹐感觸甚深﹐看到今日科學如斯發達能自動把一個當場作案強盜搶劫銀行活動﹐如實拍攝下來。在電視臺向著大眾播映﹐使這個作惡犯罪分子無處可容﹐真是防患周密達到極點。
  不由地使我聯想到我們所事奉的神﹐宇宙的主宰。痘不僅對任何人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甚至內心的一思一念﹐在痘面前也是留下不可磨滅的實況記錄﹐那怕你如何狡猾﹐如何隱瞞﹐如何遮蓋﹐如何推卸﹐如何抵賴﹐但在痘面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若未報﹐時候未到。聖經告訴我們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也許你會說﹕我沒有犯過搶劫﹐殺人﹐奸淫﹐偷盜等違法犯罪行為。可是在神的眼裡洞察到隱藏在你心底下﹔惡念﹑陰險﹑嫉妒﹑貪婪﹑詭詐﹑淫念等。凡是不可告人的也都是罪惡。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約壹18-10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來四2「因為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

   信心好比我們屬靈的「胃酸」,若調和於所聽見的道,就能使所聽的道消化為我們靈命的一部分。── 陳終道《十分鐘短講集》

 

【來四2「調和」好土(信心)與種子()俱備時才會生苗結實。─― 牛述光

         道要信心來調和,好像奶粉和方糖放在杯子裏,這兩樣東西都有營養,但你還不能享受,必須沖下開水,使方糖和奶粉調和在一起,就變成牛奶,你喝了就得到營養、得到幫助。神的道就好像奶粉與方糖,又甘甜又有滋養,但是你不用信心當開水來沖,你就不能享用;信好比沏開水,你用信心來接受,這個道就是你的了。這是調和的重要。所以如果你聽了道,沒有得到好處,一定是因為你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 寇世遠

 

【來四2要用信心接受】一九五零年,我正為著前途心裏煩亂,有人為我出主意,叫我去日本或泰國傳道,又有人主張我仍留在原地工作,一年多來,為了這件事心中一直不平安,於是,我病倒了,就對神發怨言說:『神阿!求告訴我應當怎樣行……。』當我躺在𢚘上休息的時候,在牆上看了一句話:『你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得安息。』我馬上明白了,我雖然是祈禱,但自己晗想這樣想那樣,沒有完全把自己交給主,缺少順服的心,因此失去了平安,我就對神說:『神阿!我把心事完全交給你了……。』後來,神就引導我平平安安離開那地。從我自己的經歷裏面,使我體會到信心和順服的寶貴。── 艾喜德《希伯來書略講》

 

【來四3】「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

安息是在工作之後。當工作達到滿意的地步而完成時,安息才有可能,這就是安息最完滿的意義。當神在六日創造完畢之後,祂就安息了,這不是一件小事。我們也許要問,這位滿有計劃和豐盛生命的神,祂怎樣能去安息呢?創世記一章三十一節,就給我們看見了那原因:「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祂已完成了一些使祂心裡歡喜的事工,祂極美的旨意已經實現,祂的目標也已達到了,為此祂在安息中,便宣佈了那稱許的話。

今天神邀請我們一同有分於祂在基督裡的安息,由於另一善工也已完成,那就是神對於新的創造已經得著了,祂的美意已經實現,從此再無需要,也無可能有更完滿的實現了!所以當我們停止自己的掙紮和努力,且在基督裡獲得我們的滿足,我們便進入安息了。——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四8~11要緊的是有真正的安息】有好些派別的信徒堅守安息日,卻把焦點集中到安息日的影子上去,可是神從來不喜歡人對影子及畫像的敷衍式的遵從的。

這是基督教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常常將影子誤作實體,將畫像誤作真像。一位十來歲的女孩子十分憂傷懊悔的來找我,告訴我她參加聖餐禮之後即作了些很錯的事。當我問她何以這樣糟時,她自辯說;『唔,我事實上並未參加聖餐禮呢!』我問她:『那有甚麼分別呢?』這只是一個影子。聖餐只是將與主分享生命的事實繪畫出來而已。假如我們在行為上否認主,卻斤斤計較地遵從影子,模仿畫像,這是對神極大的侮辱。

信徒的安息在安息日的教訓上描繪了出來;人若能在生活中找著安息,他便合神心意地守了安息日。—— Ray C. Stedman《末了的話——希伯來書新觀》

 

【來四9】「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

安息為每個心靈——神說這是祂的安息,祂作完了工作,看一切都是好的,就安息了。從此那安息的門就為疲乏者洞開,使那些兒女可以進入。每一個創造的日子都有晚上與早晨,但是安息日這一天沒有。因為這是有關永恆的預表,那時人類在無限的福祉中生活。

安息應充分享受——當然安息只是天堂的預表,是永不窮盡的。迦南地在那完美的平原,使以色列人曠野的溪流已經止息了,仍不完全實現,因為這要等到多少世紀之後由約書亞(耶穌)所賜給。在詩篇中,神說還有另外一天,好似安息還在將來。

安息是現在經驗——「存留」是指天上的實現,在那裡還有更甜蜜的安息。但是「存留」指那用不盡未實現而必實現的,安息是為我們此時此地的。我們因信心得進入安息,在哪裡呢?在主的胸懷:「到我這裡來得安息。」那是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負我們的軛……必得著安息。」

安息必成就大事——他進入安息,並不到靜止的狀態。創造主在第七日歇了一切造物的工,祂在安排之中工作。主耶穌在各各他作完救贖之工,在天上不住代求;你在工作上歇下,也同樣地放棄一切努力,而在聖靈的恩惠下,有更好的事奉。——邁爾《珍貴的片刻》

 

【來四9「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直譯)

   一位著名的事奉主的工人,告訴我們他母親的故事:

   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多憂多慮的基督徒。他常花數小時和她談話,想要叫她看見煩惱是一個罪,但是一點沒有用處。她曾飽經許多苦楚,特別是那些從未來臨的。

   一天早晨,他母親下樓來吃早餐,滿面笑容,和平常大不相同。他心中非常詫異,就問她甚麼事情叫她這樣喜樂。她告訴他,夜間她作了一個奇異的夢:

   夢中,她和一大群疲倦、背重擔的人,同在一條大路上行走。他們背上都背著許多黑色的包裹;她看見許多形狀可憎的惡魔,把那些黑色的包裹撒在地上,讓人去拾起來背著。

   她自己也像別人一樣,背著那些無須背的重擔,覺得非常苦重。過了一會,她抬起頭來看見一位人子,帶著一個榮耀的慈顏,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安慰人。

   最後那位人子走到她身邊來了。她仔細一看,原來是她的主。她仰起頭來告訴祂她非常疲倦。祂帶著一個憂愁的笑容對她說:

   「親愛的孩子,這些重擔並不是我給你的,你用不著去背它們。它們是魔鬼給你的,魔鬼要把你的命壓出來,你知道麼?所以你只要將它們丟下來,連你的手指也不去摸一摸,你就會覺得道路容易了,你也會覺得像生了翅膀一樣。」

   祂用手一摸,看哪,平安和喜樂充滿了她的全身。她把她的重擔一扔,正想倒在祂的腳前感謝祂,她突然醒了,發覺她一切的掛慮都消失了。從這一天起,直到她死的日子,她成了全家最喜樂的一個人。── 選

 

【來四9~10靜是得勝的動力,動是得勝的彰顯】「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個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

宇宙中有一個定律,就是說大的動往往是產生大的靜,萬物中似乎可以看出來,頂大的力量來源不是動,而是靜。

舉例來說,大海的水整天動盪不靜,波浪翻騰,殊不知在海底的深處卻保持著極度的平靜。

再如兩軍,士兵在戰場上將要一番大撕殺之前,必是有一小段極其寂靜的空氣,人人屏息,穩著戰腳,然後就必來一番大撕殺。

兩個角力士在未開始大角之前,都要極力的站穩腳跟,且極力保持鎮靜,等待對方的先動,好找出破綻而攻之。

一個演說家將要發表一篇有力言辭,激昂熱情,澎湃的演說之前,也是必要用極大的穩定力來鎮靜自己的心,然後話語才會有章有序、有力有效的動人的心弦,決不是只憑一時激情可以說出來的。相反,一顆激動的心,往往會說不出話來。

一個運動員在開始一項比賽之前,總是也要使自己的心緒平靜,力腳穩定,才能有把握的運用自己的技巧或體力來爭取得勝。

同樣,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在每次的得勝之前,必定先與主有平靜安穩的心,歸入安息,然後才可能有勝利。所以以追求進入安息,學習平靜安穩,這才是我們得勝的唯一途徑,何時我們的心失去了裡面的安息,何時不近乎失敗了。

如何使我們的心可以得安息?

一、將心時常歸向主(太十一28)。常到主面前去,心向內,不要向外。

二、負主的軛(太十一29)。要謙卑柔和,不要看自己過高,不要急燥,要忍耐。謙卑之外表即是柔,內心的態度是謙卑。

三、學生的樣式(太十一29)。順服聖靈才是學的唯一有效方法,順服聖靈而不為自己安排,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511)。這是靈裡的長進,也是靈裡的得勝,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活出安息,才能有平穩、安靜的心情。

心靈深處的安靜,才會產生生活與工作中的得勝。

 “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來四11)—— 李慕聖《晨光》

 

【來四916永遠暢通】

洛杉磯時報最近報導一件竊案。有一個獨居的女人在家裡聽到窗外有異樣的聲音。她從窗簾偷看,看見有一個男人試圖撬門爬入。她捏了一把冷汗,趕緊打電話報警,很意外地從聽筒傳出的聲音說:「很抱歉,所有線路都在講話中,請你重撥,這是錄音回答。」她真是急死了,重撥一次,結果還是聽到那句沮喪的回答:「所有線路都在講話中。」

那個女人的心情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更糟的是如果我們有急事向上帝禱告,而上帝的線路卻在講話中,那該多慘啊,所幸永遠不會發生這種事。上帝的耳朵永遠張開垂聽祂的子女的求告。上帝請我們隨時隨地向祂禱告,「所以,讓我們大膽地來到上帝恩典的寶座前,來領受慈愛和恩典,作為我們及時的幫助。」(來四16)你若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你永遠不會聽到:「所有的線路都在講話中」的回答,「因為上帝看顧義人,垂聽他們的禱告,卻要對作惡的人變臉(彼前三12)」「我們在上帝面前坦然無懼,因為我們確實知道,如果我們照著祂的旨意求,祂都會垂聽。」(約壹五14

請你不要讓世界的事情阻礙你與上帝交通!——R.W.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來四10】「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

人的被造,叫他站在一個與神的安息,有著很深意義的關系裡。聖經告訴我們,亞當是在第六日被造。很清楚,在神起初的六天,亞當是沒有分的,因為只有六日之工完畢之後他才存在。所以,神的第七日,就成了亞當的第一日。神工作了六日,乃享受祂的安息,而亞當則在安息日開始他的生命和生活。神是先工作後安息。人為要與神和諧一致,必須先進入神的安息,之後他才可以工作。這個原則,是一切基督徒事奉的基礎。尤有進者,因為神第一次的創造實在是完美,所以亞當的生命便能有這個滿意的出發點。福音就是在此:神為著我們這些犯罪的人,已經採取了更進一步的必需步驟,也已經完成了整個救贖的工作,我們無需再做什麼去承受這救恩。只要憑著簡單的信心來接受,我們立刻就可以進入祂那已經完成了的工作的安息裡。——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四11信心與進入安息】每當我們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的時候,我們已運用了信心。我們斷不會拿起椅子研究一番,看它是否支撐得住,才坐下去,我們相信另一個人的工作,相信造椅的人,這樣我們便運用了信心,因我們對造椅的人可能全無認識,他可能是個市井流氓,也可能是個老實人,我們只是理所當然地本著信心作下去。信心不如我們想像般複雜,信心只是相信別人的工作而已。

這就是安息的人生:信賴主耶穌透過我們人性的功能去完成一切的行為。信心就是停止自我推動的生活方式,轉而信靠另一位,讓祂的能力在我們身上工作。—— Ray C. Stedman《末了的話——希伯來書新觀》

 

【來四12】「因為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都能刺入剖開。」

有些神的兒女們很強調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是的,聖經的確告訴我們應該如此行(提後2:15)。但聖經也告訴我們,神的道要來剖開辨明心中的思念和主意。我們錯的地方也許就是:當我們沒有讓神的道做工在自己身上之先,卻企圖去分解神的道!我們是否曉得神的道那個滿有生命和能力的本質呢?是否讓它好像兩刃的利劍一般來對付並辨明我們呢?或者我們不過把它當作一本普通的書,只供一般閱讀和分析呢?

關於聖經,有一件令人覺得奇特的事,就是它不是用系統的方法來使我們明白一些教義。我們也許認為,假如保羅和其他寫經的人,能集中在一起為我們預備一本詳細解釋的基督教教義手冊,豈不是更好麼?但神並不允許這樣做。神若要解決我們一些神學問題的爭執是何等容易,但祂似乎很喜歡讓困惑臨到那些單憑智力去認識聖經的人!祂是防止人只去抓住一些道理。卻願意用祂的真理來抓住人。——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四12靈與魂可以分開】祭司如何將一個整個的犧牲,用刀完全剖解分開,以致裏面沒有一點能以隱藏;照樣主耶穌也要用神的道,將那歸向祂的人完全分開,無論是屬靈的、屬魂的、屬身體的,都要一一刺入剖開。魂與靈是可以剖開的,那麼,魂與靈必定不是一樣的。── 倪柝聲《屬靈人》

 

【來四12福音的大能】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
  創進化論的達爾文旅行南美洲的時候﹐曾到過一個小島﹐見到那裡的土人﹐沒有文化﹐過著野蠻的生活﹐赤身露體﹐居住山穴﹐茹毛飲血殺人而吃﹐他看到這種情形﹐便下結論說﹕這樣的原始民族﹐倘若要進化到象我們一樣﹐最少需要一個世紀。但卅年後﹐他再經過那個野人島時﹐發現那裡的人屬溫文典雅﹐性情善良﹐有文化﹐有禮貌﹐居住房屋﹐身有衣著﹐原有的野蠻氣象已無﹐而變成文明之人了。經打聽以後才知道原來有一些基督教宣教士冒生命危險﹐把福音傳給他們﹐領他們信了主耶穌﹐所以全島的人民生活和風氣改得這麼快﹐這麼好﹐使他驚佩不已。
  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來四13本節首句照字句來譯則為:「萬物是被剝光並擊昏的。」這是描寫古羅馬競技場中,一位運動員在盡力奮鬥之後,被擊倒在敵手的腳前,被解除武裝,無助地躺著,再無法揮臂一擊,甚至無法舉起手臂了。他被擊昏、剝光、解除武裝,不中用了,只能躺在敵手腳前乞憐了。阿弗特弟兄(Alford)說,不只被剝去一切遮蔽物,而且仆倒赤露在神眼前,就是「那與我們有關係的」神眼前。這就是聖靈與那靈鑒察人心的道所等候要作在我們身上的工作,直等到我們甘心樂意讓祂做;倘若我們不願意,我們將繼續過那種一部分己,一部分基督的攙雜生活。── 貴鈎利曼德爾《十字架的道路》

 

【來四13赤露敞開】作者用了兩個很有趣的希臘字來闡明他的意思。一個是赤露gumnos──在人面前,我們可以穿帶服飾來掩飾自己;但在上帝面前人就無所遁形,必須赤身面對祂了。另一個字是『強迫望他的眼睛』(tetrache{lismenos),這個字並不常見,而它的意思也不大清楚,但它可以用在三個不同的地方。

(一)摔角者用的術語──用力緊扼對方的喉部以致不能動彈。我們只可以暫時逃避上帝,在最後的一剎那,人必定被祂扼緊,面對面而降服。所以人無法逃過上帝的捉拿。

(二)剝掉動物外皮的過程──當被宰割的動物懸掛,人用刀撕開它的皮,內臟全部都顯露出來。人只能觀其外表;但上帝卻能視察人的肺腑,揭露人深處的任何秘密。

(三)用匕首指向下頷──這是當引帶犯人受審或行刑時所用的,當匕首指他的下頷時他的頭只能向上望,他不能再低頭掩遮自己的羞恥。我們在最終的一刻會見上帝時,要定睛望上帝。我們可以轉移視線不見自己的親友,企圖掩遮自己的羞恥,但對上帝就不可以了,我們必須舉目望祂。――《每日研經叢書》

 

【來四14「持定」就是不變,緊執,及遵行的意思。這節聖經的上下文告訴我們有主幫助我們的軟弱。「持定」又有行道的意思,承認了就要行,要行道上堅定不移。

  中國這個「道」字的寫法很有意思!有我個「首」字,是頭的意思,下面是個走之字,就是腿的意思。頭與腿合為一就成了個「道」字。主把祂的道賜給我們,不但在腦中知道,亦要行於腿上,主給我們寶貴的真理,明白接受之後,就當持定遵行。──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來四14~15舊時的大祭司,衣服胸前有一個胸牌,胸牌上有十二塊寶石。每一塊寶石上都刻有以色列一個支派的名字。這是表示到大祭司要將神的百姓放在心上,常常紀念他們。主耶穌也是這樣,一切屬祂的人祂都刻在祂的心上。寶石是表示到我們對於主是非常的寶貴。

  聖經中曾用過「心上人」這幾個字,保羅曾用過「心上人」去稱呼阿尼西母。保羅與阿尼西母之關係表示到主與我們的關係。可見我們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地位,我們是主耶穌的心上人,被銘刻在祂的心上。──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來1416】「我們既然有一位……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我們只管坦然無懼,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我們禱告上最大的幫手就是主耶穌基督,他是我們在父那裡的中保,我們的大祭司,他現在主要的職務,就是替我們在父前說情,代求。他從我們手裡把我們不完全的祈禱接過去,將其中的汙穢潔淨了,錯誤更正了,然後用自己的名義,藉贖罪的功績和正直到父前去索取答應。
  弟兄姊妹,你對於禱告已經灰心了嗎?決不要這樣。你的中保已經替你索到答應了,勝利已經在路上了。如果他看見你放棄了祈求,這要使他多麼憂愁多麼失望呢!他已經為你進到神的內室,已經將你的名字遞了上去;報好信息的使者也在路上了,聖靈只在等待——要在你信靠的時候,將寶座前答應的回聲——“已成了”——輕聲報在你心裡。
  在每一個蒙答應的禱告上,聖靈都曾花了極大的力量來幫助我們,可惜我們常常將他的工作忽略了。他啟發我們的意志,叫我們看見禱告的需要;他軟化我們的心來同意;他催促我們的願望;他叫我們清楚看見神的能力,智慧和恩典來享受慰藉;他鼓勵我們倚靠主的信實來排斥一切的疑懼。——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來四14~2合時的幫助】『隨時』二字,原文是eukairos,應譯作『合時』,祂是我們『合時的幫助』。『隨時』是在任何時間,『合時』是在正需要的時候。

   由這個字變化出來的字,在聖經中常譯為『機會』,機會並不是隨時都有的。

   保羅對提摩太勉勵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後四2)。『得時』原文即『合時』,傳道為要救人,不計任何困難,時間也包括在內。

   主耶穌是在我們正需要祂的時候,便向我們施恩,合時才幫助,比隨時的幫助更能增加心靈的快樂與感激。

   當門徒在船中被波浪搖撼之時,主耶穌便行走在海面上去幫助他們。當門徒不能醫治那屢次跌在火裏和水裏的孩子之時,主耶穌便來為他們解圍。當拿因寡婦的獨生子在抬到墳地絕望的路上,耶穌便來了,使他還魂。抹大拉的馬利亞啼哭著要尋找那被埋葬的主耶穌之時,那復活之主便在她身後顯現。

   祂那出人意外的平安往往在我們走頭無路的時候臨到。

   祂是『合時的幫助』,祂永遠可靠,為何你失掉信心?―― 蘇佐揚《原文解經》

 

【來四15主耶穌在世曾經過各種各樣的試探。當祂遇著這種種的試探時,祂也會有與我們一樣的感覺。所以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主是體恤人的軟弱,但主從來不體恤罪。這裏『只是祂沒有犯罪』應當譯作『除了罪之外』。主曾在凡事上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罪除外。甚麼是肉體的軟弱呢?就是我們魂的部分的軟弱。我們有肉體的痛苦,我們的魂感覺難受。這種的軟弱,主能體恤我們。『體恤』換一個說法,就是表同情。表同情的意思,就是祂感覺到你所感覺的。── 倪柝聲

         一個人要體恤別人,與別人表同情,有三件事是不可少的:第一是經歷。若是你從來沒有生過病,你就不能與病人表同情。第二必須有愛。人不能與天下所有的病人表同情,他只能與他所愛的人表同情。第三還要自己沒有事情。就是說,沒有事情預先把你抓住。你若天天被自己的苦難抓住了,你就不能體恤別人了。── 倪柝聲

 

【來四15體恤我們的軟弱】霍約翰(John Foster)在他的一本書裏,描寫他在三十年代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從外邊走進家中時,發覺自己的女兒坐在收音機旁哭泣,原來她聽到電台廣播的消息:『日本人的坦克今天攻陷廣州。』事實上當時許多人都會聽到這個消息,但他們最多只帶一點輕微的惋惜;政府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後,可能苦笑或體驗到一件不祥的預感而已。霍約翰的女兒為何傷心而至流淚呢!這是很簡單的,因為她生於廣州,對她來說,這個地方相當於她的家鄉,褓姆,學校,和朋友。

這個不同之處就是她曾經住過這地方,你曾居住的地方所發生的事情對你就感同身受了。――《每日研經叢書》

 

【來四15~16原文】「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罪除外——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

這意思是說,任何的試探主耶穌都受過,只是沒有受罪的試探。祂在世曾受過各種各樣的試探。祂吃苦的時候,也會感覺苦痛,被人誤會的時候,也會覺得難過。祂與我們一樣,經歷過多少的苦難,遭遇了多少的逼迫。祂的名被人棄絕,而且被人擺在一邊。祂孤單,無人與祂表同情。當祂遇著這種種的試探時,祂也會有與我們一樣的感覺。

主從來不體恤罪,但主體恤人的軟弱。祂從來沒有說,我體恤你犯了罪,所以我饒恕你。但是,祂體恤你肉身的軟弱。什麼是肉體的軟弱呢?就是我們魂的部份。這種的軟弱,祂會體恤。我們有肉體的苦難,我們的魂感覺難受。這種難受,主能體恤我們。——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四1516祂能體恤「我們的大祭司 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

世上有各種受苦的人,受苦而又無人同情則更為痛苦,但人即或同情卻不一定能幫助,有些痛苦更是無法安慰,最多只能一灑同情之淚,只有全能的主有能力幫助人、安慰人、拯救人、解決人的一切難處,止住人的傷心眼淚。這位全能的主若不能體恤我們,不肯幫助我們,無意安慰我們,我們就沒有指望了,那我們在遭遇患難,痛苦的時候,只有傷心流淚,悲觀失望了。

但我們的主耶穌卻凡事受過試探和我們一樣,所以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知道我們的痛苦,了解我們憂傷。祂也極其願意幫助我們,只要我們來到施恩寶座前,就能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祂能搭救我們受苦的人(來218)。許多信徒沒有得到這種恩典,是因為沒有到祂面前來,祂要向你說安慰的話,你沒有聽,祂要伸出施恩的手,你沒有拉,祂要解決你的各種難處,你沒有求。所以我們在受苦的時候,自己煩惱無用,求人也屬徒然,還是立刻到主面前來,向祂傾心,祈求,投在祂的懷裡,祂不會不理你,任你痛苦下去,即或要等一等才成就,卻要立刻藉著祂的靈和祂的話安慰你的心,加增你的力量,用愛來撫摸你的患處。──《每日天糧》

 

【懷恩早禱】

1 我們既蒙留下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就當畏懼,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

2 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

3 但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正如 神所說,『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其實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

4 論到第七日,有一處說、『到第七日 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

9 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 神的子民存留。

10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 神歇了他的工一樣。

11 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12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13 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14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15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16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  

 

讚美天地獨一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永世無盡,祢榮耀的聖名是應當被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祢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祢所保存的。感謝祢保守我們,賜我們一個新的早晨,智慧和能力都屬乎祢,願祢施恩的手幫助我們,引領我們步步謹慎,在這末後的世代中,彰顯祢榮耀的聖名。

感謝天父,祢是賜我們安息日的主,在祢完美創造大工之中,無需有任何加添和改善,感謝祢放心休息,把管理的使命安心地交給我們,感謝祢叫我們全然投靠祢,主日安心放下一切手上的工作,可以享受投進祢安息的懷抱之中,領受作工的成果之外,能分能嚐祢的安息,和平靜安穩的祝福。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比一切都更美,祢降世為人,作了我們與天父之間的中保,祢是我們的大祭司,並親身把自己獻上,作了我們的挽回祭,領我們脫離永遠滅亡的刑罰。祢沒有要求我們用各樣的好行為來換取平安,也沒有要求我們用努力掙扎、奮鬥來克服我們的自我和老我,祢只是輕輕地為我們套上祢使命的軛,在與祢同步中,經歷祢為我們分擔我們的生命重擔。在基督祢裡面,享受屬靈裡的真實安息。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我們認為自己的努力,就能為自己帶來高枕無憂;依靠自己的聰明,就能成就偉大的事工。主耶穌求祢原諒我們走另一極端,在祢的家中閒懶不結果子,無所事事,作一個聽道而不行道的信徒,作一個只求祝福而不去祝福別人的人。赦免我們沒有把白白得來的,白白傳送出去。

 

滿有活潑動力的聖靈,求祢在我們的生命中進行大手術,讓真理的道像大錘一樣,擊碎我們剛硬的心,用聖經的活水洗滌我們內心的污穢,用真理的尺來量度我們生命成長的標準,以聖言的準繩來指引我們建造靈宮,以靈奶來餵養我們健康地成長。幫助我們曉得真自由的真理,能辨別對與錯的道路,脫離罪的誘惑和惡果。叫我們的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

 

聖靈求祢來連繫我們眾教會,同心合意來高舉不變的基督,抵禦萬變的疫情和苦難,拿起聖靈的寶劍,在末世努力與惡魔爭戰,搶救靈魂。求聖靈的火燒毀一切的意氣,煉淨人心,只為基督,放下個人的得失。求聖靈的恩膏塗抹我們,使過往彼此攻擊和不滿的傷口得蒙癒合。讓我們眾教會拿起不同的恩賜,彼此配搭合奏神曲,與眾聖徒同唱靈歌,用基督的愛鋪蓋過去高高低低的疫情、苦難和罪,能重建自由和平,榮歸真神。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