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第六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來六1信靠神】基督徒生活首要的事是時刻仰望上帝,基督徒行事為人不是看人的評價,而是遵循上帝的判斷。他不靠自己的善行去取得救贖而是仰賴上帝的恩典。――《每日研經叢書》 【來六1完全地步】希伯來書作者要求讀者要達到完全的地步telieiote{s。這個字的形容詞(Teleios)有專門的解法。畢他哥拉(Pythagoras)把他的學生分為初學者(hoi
manthanontes)和資深的(hoi teleioi)。斐羅則分他的學生為三類:剛入門的(hoi archomenoi);在進度中的(hoi prokoptontes)和進入資深的(hoi teleiomenoi),所以『完全的地步』並不是指有完全的知識,而是在基督教信仰中有一定的成熟階段而已。 基督徒的生活是不應該靜止的。前英國首相克倫威爾(Cromwell)衣袋裏有一本聖經,上面寫了一句拉丁文qui cessat esse melior cessat esse
bonus──『人若停止改善自己,便失去君子之風了。』――《每日研經叢書》 【來六1~2離開道理的開端】幾年前,我認識一位姊妹,我問他:『你信了耶穌沒有?』他回答說:『我已經做了四個月的基督徒了。』我以為她已洗禮四個月。後來她又告訴我說:『我已經信了主好幾年了。』『何以又說做了四個月的基督徒呢?』原來她信了主之後,只是頭四個月到禮拜堂聚集,後來就一直沒有去聚會了,所以只做了四個月的基督徒。 好比蓋房子一樣,立好根基之後就應該繼續建築上去,房子才能建成。倘若只打了樁就停下來,這房子是不會建成的。今天的教會,沒有生命的基督徒太多了,所以在外邦人中失去見證,甚至神的兒女在外邦人中受羞辱。──
艾喜德《希伯來書略講》 【來六1~3】基督徒的生活是不應該靜止的。前英國首相克倫威爾(Cromwell)衣袋裏有一本聖經,上面寫了一句拉丁文qui cessat esse melior cessat esse
bonus──『人若停止改善自己,便失去君子之風了。』――《每日研經叢書》 【來六1,6離開與離棄】這裏有兩種不同的『離開』,第一種是『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努力在靈性與靈知上長進。原文這個『離開』乃是aphiemi,有『任它離去』、『不必留住』之意。 第二個是『離棄』道理,原文這個『離棄』與罪惡過犯的『過犯』一詞有關係,原文『過犯』一詞為parabasis,意即『出軌』,但『離棄』一詞的原文為parapipto,乃是『陷入軌道外』,意即無法再爬起來的『陷落』,聖經用這個字形容比過犯更可怕的罪行。這裏所說的這種人,是否得救的基督徒,神學家的意見不同。 一個得救的基督徒,一方面應該『離開』道理開端,在積極方面追求靈命長進,而非只在消極方面不犯這個罪不作那樣不好的事。在消極方面不犯罪的信徒,乃是幼稚的基督徒,在積極方面追求聖潔,愛主愛人,溫柔謙卑,遵守聖經各方面的教訓,才是長進的基督徒,才算得是走在『完全人』的路上的人。――
蘇佐揚《原文解經》 【來六2永遠審判】沒有任何基督徒可以忘記在最後的日子裏,必須面見上帝。別人對自己的觀感並不重要,但上帝對自己的看法就極為重要了。――《每日研經叢書》 【來六3~8】羅拔萊斯(Robert W, Ross)在威克里夫聖經釋義中這樣寫:『這兒所用的字眼是強烈的…這個說法表明那些已經蒙了光照的人,在知識和參與上,都有豐富的經歷。』在基督徒生活上,警告和應許並非是不能同存在的。事實上,一個健全的基督徒,應不斷藉這兩方面取得鍛鍊和激勵。彼前一13~21正提到在基督徒生活中,這兩者是不可缺的。在你個人來說,當你正要失望時,你當緊靠著神給你的應許;當你正自信,以為自己滿有把握時,你必須注意神給你的警告。──《影子的背後》 【來六5】「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 神的國是現在的,也是將來的。(參閱太6:10,12:28)在時間上,它屬於未來,在經歷上,它今天已在我們中間了。神樂意我們在此時此地,就預嘗來世權能的實際。宇宙一切將要成的事實,應該是教會目前一些確實的經歷,因為一切都是屬乎她的。若僅僅知道國度裡面的一切情形,諸如安息,永遠的生命,永遠的約,撒但的毀滅,神和基督的權柄等,這有什麼用處呢?這些不單是將來的光景,更是此時此地可嘗的權能。嘗的意思,就是吃進一點點。這是筵席的開端。我們尚未全享國度裡的一切佳美,但我們現在應該嘗嘗它。無論何時何地對於這屬靈的資源有所需要,我們就不要單單活在目前那樣的光景中,要學習預享善道,因為來世的權能是屬於我們的。——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六6】「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 本書的作者殷切地引讀者明白這首要的原則,有分量的養料,來滋養生命成長。所以他好似突受特別思想的感應,想到有些人離棄道理。 自從耶路撒冷城陷落之後,希伯來基督徒仍留居在那巴勒士坦地,有背道的危險。事實上有些人已經離棄真道了,但是我們怎麼認識他們是真信徒呢?他們出去了,卻從來沒有真的屬於信徒群。他們對真理方面也許確蒙光照,可惜只是理智上的,不是心靈上的。他們嘗過天恩的滋味,也知道福音的好處,只是沒有真正信主,進入教會,所以他們暴露了真相。 如果他們真是這樣生活下去,看他們罪惡與怯弱的行為,可說是重釘神的兒子,明明的羞辱祂,實在不能從新懊悔了。有許多人實在不容易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但是許久在罪惡中的人的確無法悔改。所以要放棄你的罪,神必使你恢復原有的狀況。 我們不大清楚,這段經文沒有說退後者不能回到父神那裡赦免蒙恩寵,但是他們若是長期留戀在罪惡之中,確是不能復興的。——邁爾《珍貴的片刻》 【來六6】人若背道,就是重釘基督在十字架。這是否正符合傳統中的一個偉大故事──『主,你要往那裏去?──Quo vadis』內蘊的真理嗎?這個傳統敘述在尼祿王(Nero)大迫害時期,彼得當時在羅馬驚慌之際而朝凓『安培仁大道』(Appian Way)逃難,突然耶穌在他面前出現,彼得先開口說:『主,你要往那裏去?』。主回答說:『我要返回羅馬,再釘一次十字架,而這次是為你而釘的。』那時,彼得慚愧非常。感於至誠,於是立即掉頭走回羅馬城,為主而光榮殉道。――《每日研經叢書》 【來六10神並非不公義】有一個人在銀行裏存款三千元,已經有二十年了。一天,他想到銀行提款,怎知到了銀行門口,才知道這間銀行經已倒閉了十一年,他的三千元沒有了,這人心中難過非常,幾乎想自殺而死。但我相信他這種可憐的情形,比較那些將來到天上得不到賞賜的更好一點。我們想得賞賜,就必須要做可以得賞賜的工作。 一次,一個收票員正在執行他的工作。有些人要求他不用那末認真,但那查票員始終不肯通融,無論何人必要受檢查而後才得通過。有一個乘客對這查票員說:「我看你這樣做,會使大家不高興!」但這查票員指凓車站上面經理辦公室的窗子說:「別人高興不高興不要緊,只要上面的人高興就可以了!」只要主說我們好就是好,人的看法人的批評不要緊。若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好像保羅所說:「不是討人的喜悅,乃要討我們主的喜悅。」──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來六12】「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信心的英雄今天在榮耀中指示我們:凡他們所成功的,我們也能。成功的祕訣不只是信心,也在乎忍耐。所以,不讓我們疑惑、焦急、沮喪,以致失去受主出乎愛的鍛鍊的機會。 有一個打鐵的鐵匠說:「只有一件事是我所怕的,就是被神丟到碎鐵推裏去。當我鍛鍊鋼鐵的時候,我先把它在爐中燒紅,然後用鐵鎚錘它,又忽然把它投入一桶冷水中。這樣不久我便能試驗出來這塊鐵到底經不經得起鍛鍊,會不會裂成碎片。我把它這樣試驗至少兩三次,如果它經不起鍛鍊,我就把它扔在碎鐵堆裏;等到收舊貨的來了,我就一分錢 照樣,我覺得主也用火、用鎚、用水試驗我,如果我沒有信心和忍耐,就經不起試驗,以致不能合乎祂的標準,我怕祂也會把我丟到碎鐵堆裏去呢!」 雖然火是頂熱,鎚是頂重,水是頂冷,你還該憑信心和忍耐站住,因為祝福就在後面。讓我們和約伯同聲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廿三10)。 要一架鋼琴出聲,須用十一噸壓力。如果你經得起壓力,神就要把你壓出音調來,和天上的音樂相和。── 選
【來六12承受應許「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我們憑自己的努力所得有限,成就不多,有些是人力所不能達到的。但聖經中有極多寶貴的應許;關於今生和來生的都有,不知道和不去得都是我們最大的損失,而這些應許無論有多少,在基督裡都是實在的,是我們可以得到的(林後1:20)。雖然有些應許附有條件,但這些條件也可以靠主成就。 我們所需要的今生好處和來生福分是很多、很大的,這都在神的應許範圍之內,神既不愛惜祂的兒子為我們捨了,也願意把萬有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羅8:32)。不過要想承受各種應許,必須憑信心和忍耐,沒有信心,就否定這些應許,不信神會成就,這樣就根本不想得也不能得;首先得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成就(羅4:20,21),信心的表示就是禱告,因為神的應許是賜給求的人(路11:9,13),而且是相信所求必得的人(可11:24)。 再者就是忍耐,有些應許不是立刻得到的,必須忍耐(來6:15;10:36),就是禱告也必須這樣等候(雅5:7,11,17),如果我們用信心和忍耐,恆切禱告,就必得著神的應許。──《每日天糧》 【來六12忍耐】1553年,信仰天主教的瑪麗 (Mary of Tudor, 1516-1558)作英國的女王,在當時加冕禮的行列中,她異母妹妹伊莉莎白(Elizabeth, 1533-1603)的角色,是受命捧著王冠。她輕聲抱怨嫌太重了。旁邊的法國使者諾艾力(Noailles)聽了說:“忍耐!到戴在你自己頭上的時候,就覺得輕些了。” “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來六:12)── 于中旻《喻道集錦》 【來六12】有人說:每一粒種子都是一個應許。種下之後就生出花來,所以在種子中包括有盼望。但是否每一粒種子都能生長?最後都能結果?不一定的。為何?因為要有條件,如果沒有水澆灌,或是撒種於石地,或有其他不合之條件,這粒種子的應許都不能成就。如果應許不一定成就在你我身上,是因為你我無履行需要之條件。神的應許沒有改變,但必需要有所應行的條件。當我們實行這些條件的時候,神的應許就一條一條的成就在我們身上。 近代教會史中,有一件事是信心一個好例子:在英國有兄妹二人,姓莫法德,兄名羅勃(Robert and Mary Moffat),妹名瑪利亞。兄妹二人在非洲一河岸邊工作,那地的土人心地非常剛硬。他們二人工作十年,但沒有一個人信主。如果你工作十年之久沒有一個果子,試想你的感覺會如何?恐怕我們一定是非常灰心。在英國的親友們似乎很憐憫他們,於是從英國寫信給他們,問他們需要什麼,可以設法寄來。他們回信說:「我們需要聖餐所用的器具,請寄來。」在英國的人接信後覺得好笑,也覺得稀奇。他們終於寄出這些聖餐的用具,其中亦有很多攔阻。三年之後,這一套聖餐用具寄到了,剛剛第二天是他們第一次的洗禮,有六個人受洗信主。這是現代教會史中信心動人的事實。 司布真說:「神的應許有兩種,一種可以用杏花來表示,另一種可用桑樹來表示。杏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春天一來花就開了。神的應許有時是這樣,一禱告祂就立刻應允了。桑樹要在秋天才結實,等要春天夏天都過去了,秋天才見果子。司布真說得很對,我們不單要得到第一種的應許,我們更要忍耐等候,得到第二種應許成就在我們身上。 有一次在瑞士國要開一個山洞,為了要節省時間,工程師已經計劃妥當,要從山的兩邊一齊工作。雙方面都不能看見對方的工作人,但按凓工程師的圖則,他們就工作起來,他們相信工程師所定的力向沒有錯誤,忍耐地掘這山洞。有一天,當他們把中間阻隔凓的那石除去時,他們會面了。他們心中充滿了喜樂,我們想到神的應許成就也是要這樣。神在祂的一方面工作,我們一方面憑信忍耐等候,到了主所定最美好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我們所盼望的,那時心中就充滿了喜樂。──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來六19】錨要拋在水裏,船才不會搖;錨不是擺在船上的。信心也是這樣。信心從來不是相信在我這裏的,信心是要拋在主耶穌那裏。我們越看自己就越灰心。如果把我們的信心拋到主耶穌的十字架上去,我們就平安了。──
倪柝聲 【來六19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靈魂若無錨,我們生在世上,必如海洋上的小船失去舵一樣,會飄來飄去,不能到達目的地。如果我們生活在地上沒有盼望,就好像航海失去方向。我們要抓緊耶穌基督,抓凓這個錨一直把我們帶到天上去,聖經說:『神的應許不論多少,在基督裏,都是是的。』(林後一20)── 艾喜德《希伯來書略講》 【來19~20心理學與魂的錨】『靈魂的錨』一語,原文無靈字,只說是『魂的錨』,『魂』字原文是psuche,中文聖經時常譯作『靈魂』,有時譯為『心』或『生命』。但這字原意為『魂』,即人『知覺與感情』的表現。英文譯為soul或mind。英語的『心理學』是psychology是從希臘文而來,psycho即魂字,logy即道字。因此『心理學』即『魂的學說』、『有關魂的理論』。 『心理學』中的三條大支柱乃是『知、情、志』,即『首先獲得知識』,『由知識產生感情』,『再由感情而立志』。不過,心理學並不能給我們對神有任何認識,人們憑著有限的腦子與思想來決定一種不完全的人生,所以心理學有時會引人入迷途或陷入一種偏見與墮入憂鬱泥中。 基督徒在基督裏可以學到屬天的心理學,我們效法基督指示我們的屬天的『知、情、志』,我們便有了一個『魂的錨』,心靈得以安定,不再飄流。我們的『人生之船』是由基督耶穌掌舵的。 今日許多人雖然很懂得『心理學』,但他們的『魂』卻充滿痛苦、憂愁、掛慮,理由是他們的『知、情、志』都帶著屬世的色彩。基督徒既然有了魂的錨,便有本份幫助他人離開屬世的錯覺,進入基督的幔內,與神面對面,領受天上的能力。――
蘇佐揚《原文解經》 【來六19~20】世上的海員,把錨拋在水中抓住地;屬天的海員,是把錨拋在天上抓住天,表明我們的依靠和希望是在天上。―─ 牛述光 【來六20先鋒】先鋒這個字(prodromos)有三重意義的:(一)在陣前衝鋒的士兵。(二)先驅領導者。(三)在前線偵察的探子,報告陣地狀況,是否可以安全進軍。耶穌作了我們的先鋒,到了上帝面前,好讓我們也能安全的跟隨祂到上帝面前去。――《每日研經叢書》 用來形容耶穌最重要的字之一,就是prodromos(來六20)。有些版本譯為先鋒。這個字含有兩個意像。在羅馬軍隊裏,prodromoi係指偵察部隊而言。他們走在主要部隊之前作開路先鋒,讓其餘的部隊能夠平安地跟著走。亞歷山大的海岸很難靠岸,載運穀物的大船到達時,港口就遣派小船出去導航,帶它安全入港,這隻導航的小船也叫prodromoi,它走在前面導航,讓別的船隻安全地跟在後面。這正是耶穌所作的,他作通往天堂,通往上帝的開路先鋒,好讓我們跟隨他的腳步走。――《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1 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 2 浸禮、按手之禮、死人復活、以及永遠審判等各樣的教訓。 3 神若許我們,我們必如此行。 4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 5 並嘗過 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 6 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 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 7 就如一塊田地,喫過屢次下的雨水,生長菜蔬合乎耕種的人用,就從 神得福. 8 若長荊棘和蒺藜,必被廢棄,近於咒詛,結局就是焚燒。 9 親愛的弟兄們,我們雖是這樣說,卻深信你們的行為強過這些,而且近乎得救。 10 因為 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 11 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 12 並且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19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並嘗過 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 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希伯來書6:4-6 讚美無限豐富和能力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永活的上帝,祢是慈愛的主宰,清早起來,我們恭敬地到祢的面前,稱頌祢的聖名。在祢跟前默想祢的護佑引導,祢的保守愛顧,心裡堅定的相信,祢必垂聽禱告,堅定的相信,心中充滿盼望,無論今日的擔子有多重,甚至艱辛愁苦壓在心頭上,祢必愛祢的兒女,垂聽我們誠心的禱告。 求天父賜能力,叫我們先摸祢的心意,才去觸摸祢的聖工,叫我們今日所行所作所為,都討祢的喜悅,正如基督討祢的喜悅一樣,凡事以天父祢的事為念,正如基督讓祢居首位一樣。能手潔心清,活出榮神益人的每一天。 感謝讚美主耶穌,我們原來是在死蔭漆黑的路上,祢賜我們亮光引導。又讓我們在地上卻能品嚐天恩的滋味,活在祢裡面。祢又差遣聖靈與我們同在,在聖靈的感動和同工中,經歷高超不一樣的生活。在享受祢的善道中,理應能穩操勝算,清楚明白將來的審判和賞罰。 主耶穌原諒我們的罪,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竟把領受的恩賜用作互相比較,互相攻擊和互相批評。赦免我們縱容荊棘和蒺藜在心中成長,不但刺透自己,又傷害別人。原諒我們因自私自高自大,竟把禱告的殿變成賊窩一樣,因彼此的爭競,互相的中傷,使屬靈的家荒涼,浪費了祢降下的恩雨,在恩典中墮落,在社區中暗淡無光,甚至成為不信者的笑柄。把祢重釘在十字架上,明明的羞辱祢。 聖靈感謝祢在基督完成奇妙救贖大功之後,祢就立刻來承接、執行和協助我們實行大使命,在祢的引導下明白恩賜是甚麼!聖靈的充滿是甚麼!求祢接納我們的愚笨,單求顯赫的大復興,而忽略培育敏感祢柔和的靈氣,和清晨的甘露,好叫我們不再在道理的開端上兜圈。幫助我們耐性的扎根,在這疫情的壓力,不停的天災人禍和崎嶇的日子面前,不去揠苗助長。在這疫後重建的劣勢中,不會跟風,先安靜領取聖靈祢的感動,摸著祢的心意,行在祢的帥領之下。 親愛的聖靈求祢幫助我們,不致一生努力的工程化為烏有,珍惜今日祢所賜的祝福,努力為天國永存的福氣,為教會及屬靈的工作留下將來的賞賜。聖靈求祢賜我們堅毅的信心,能殷勤事主不怠慢,努力為人盡責盡本份,白白得來的,能白白與人分享。讓我們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的至聖所,得著天父同在的安穩、安全和安息。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