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希伯來書第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來十1影兒和真像】宗教的目的是帶人和神交往,故此這個祭禮不能達成這項使命,充其量只能夠帶入到與神相距遙遠之處,稍作觀望而已。作者用兩個字來表達這個思想。一個是影兒skia──只是一個剪影,依稀反映出來的影,是形像而沒有本體。另一個是真像eikon),就是一個肖像或我們日常的照片。作者在這節的意思是說:『若沒有基督的話,你們極其量只不過是站在神影兒之內而已。』――《每日研經叢書》

 

【來十2讓我們引用一個譬喻來作解釋,一個人病了。醫生給他一瓶藥水,他吃了立即痊愈。俟後他每逢看見這個藥水瓶,自然會想起:『這藥水曾給我完全的康復。』相反的,若果這瓶藥水沒有醫愈他的話,嗣後每逢看見它,都會聯想起自己以前的病症和這瓶沒有功效的藥水來。

所以希伯來書作者帶先知憤怒的口吻說:『動物的祭禮已失去它的功能,不能再潔淨人,也不能帶領人到神面前。它只能提醒人,認識自己是個不能痊愈的罪人,和指出人與神之間的罪仍然存在。』舊的祭禮沒有擦去的罪,反而在良心上加深刻畫出來。――《每日研經叢書》

 

【來十2「因禮拜的人良心既被潔淨,就不再覺得有罪了。」基督徒的今天和從前有一點兩樣,不再就是不再。我不知道我們這些得救之後不再覺得有罪的有多少個?但是使徒說,這是可能的事。就是說良心一次被潔淨,就不再覺得有罪了。一個人如果不覺得有罪,他是撒但很不容易控告的人。―─ 俞成華

 

【來十2「良心既被潔淨,就不再覺得有罪了。」原文可譯『再也沒有有罪的良心了』。撒但的工作就是在我們的良心裏長久的控告我們,叫我們在良心裏覺得有罪。一個人不能在良心裏有罪的感覺而能被神用的。每一個被主用的人,都得沒有罪的感覺的存在。你在良心裏一覺得有罪,你整個人,在所有屬靈的事情上都軟下來。所以在良心裏要抵擋撒但一切的工作!在不好的基督徒之中,撒但用罪把他們擺在戰爭之外;在追求的基督徒之中,撒但用控告把他們擺在戰爭之外。―─ 倪柝聲《初信造就》

 

【來十5~6我年青的時候,在瑞典一個小小的教會,教會因為人不多,教友都彼此認識,當中有錢的人不多,所以很少有一百元面額的鈔票在奉獻箱裏面。有一個工程師,偶然來聚會,在奉獻箱內放下一百元鈔票,大家就說:一定是某工程師來過了,他大概又得罪了神,放下一百元在神面前作為良心贖罪。表面是獻祭與神和好,但並非出於愛神的心。主耶穌只一次獻上祭物,就能完全滿足神的心。這秘訣在那裏呢?就是在希伯來書十章五至六節「神阿,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又說:「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來十9)這句話是從詩篇四十篇六、八節引出來的:『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歡,你已經開通我的耳,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詩四十6)『我的神阿!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裏。』(詩四十8)這樣一來,就把意思更清楚地表明出來了。『你已經開通我的耳。』在以賽亞書五十章五節說:「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即是「你已經刺透我的耳。」當時以色列人若欠債太多,就自己賣身作奴僕,服事主人六年,到了第七年安息年,律法規定要釋放一切奴僕,他就得到自由,倘若他覺得主人待他好,他愛主人,願意留在主人家繼續服事他,那時,主人就帶奴僕到門邊,用錐把耳按在門上剌透,就是說,從今以後我不再是自己的,我要完全順服我的主人。詩篇四十篇六節所說的,就是主將自己放在奴僕的地位上。『開通耳』就是完全聽話的意思。主在世上之時,常常聽神的命令,站在順服的地位上,祂說:「我不是憑自己的旨意行,」又說:「我的食物是遵行差我來的者的旨意。」希伯來書十章五節說:「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耳是連凓整個身體的。耳被刺透表明主完全的順服,祂全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的順服是包括整個人生的。祂是整個燔祭,完全焚燒在神的面前,祂的順服在神面前成為馨香的祭品;香氣一直上昇,滿足神的心。── 艾喜德《希伯來書略講》

 

【來十9】「祂是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

這意思十分清楚。在舊約重點於外在的禮儀,在新約燔祭與贖罪祭都全部由主擔當了。祂為遵行父神的旨意,獻上自己,也在祂裡面為我們作成救贖之功。

在十字架的奉獻上,救主獻上自己所成就的,是一次而且永遠的(十節)。主的受死顯然是救主永遠成就的功勞。所以祂的教會該代表祂,誓言向世界死,也向罪惡死。

以後祂也在成聖的工作上完成(十四節)。從動詞的變化可說一切為我們成就的,是神的旨意,因為耶和華為我死了。聖靈卻在我們裡面成就這救恩。所以每當我們的心意更符合神旨意,就是進一步被提升。在十字架上受死,耶穌就成為我們的生命。

如果你能體會這件事,該知道耶穌怎樣應許一切遵神旨意的,應成為神家中的人(馬太十二章四十六至五十節)。你也在這家中嗎?你也許還坐在圈外,因為歸主的人必向著中心的基督。如果向著內心,就是退後。所以看你是否在神旨意中心,這樣你就接近耶穌的寶座。——邁爾《珍貴的片刻》

 

【來十12~14耶穌的犧牲是不能再重複的。但凡偉大不朽的傑作,都是這樣。流行的音樂調子可以重複產生另一個調子再唱出來;但有誰能夠重複創作貝多芬第五和第九交樂章呢;雜誌上和聖誕咭上的平凡字句和詩詞,人可以抄襲更換,重寫類似的作品,但有誰能重複莎士比亞的戲劇絕句或荷馬用六音詩行寫成的史詩呢。這些都是不朽之作,也是人不能再重複做出來的。天才的作品,人又豈能抄襲複寫呢。同樣耶穌獻上自己作祭牲也是如此;它的獻祭是永恆不更變的,是一次過做完,而不能夠重複的。――《每日研經叢書》

 

【來十15~18當美國費城一圖書館公告『寬免週』時,獲得了意外的響應。逾期還書的人為寬免罰款的好消息,退還了約值一百四十萬美元的十四萬冊書籍。

   在這裏我們看見人的本性傾向逃避法規。但對真誠的寬免卻有迅速的響應。我們需要更深認識神在基督裏所給我們的寬免,並向我們四周的人作見證。──《影子的背後》

 

【來十1723舊靴】

有一位牧師到西德佈道。他對這個城市很陌生,同時沒有熟朋友的家可以投宿,因此他接受邀請住到一個教友的家中。那個家庭的成員是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和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子。為使牧師有賓至如歸之感,那位父親開始介紹他的家人,特別提到他如何在戰時收養那個孩子。他說:「當我們發現他時,他是一個可憐的孤兒,全身髒兮兮的,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他的靴子更糟,靴面破舊不說,靴底有好幾處大破洞。我們接他回來,為他換上新衣服,脫掉他的舊靴。但我們決定將那雙破舊的靴子保存起來作為紀念。每當這個孩子不受教時,我們就取出那雙靴子讓他回憶當初他來這裡時的可憐相,提醒他知道我們幫忙他多少。」男孩子在一旁聽著,主人的話傷了他的心,使他羞慚不已,事實上,他有一種被遺棄的感受。牧師為了不負主人的盛情,同時知道主人的動機並不是存心傷人,目的只是叫那個孩子心存感謝而已,因此他也不便說什麼,但他知道常常在孩子面前提起他過去的一頁落魄史,的確是不很適當的。牧師心裡不禁深深的感謝神,因為祂從來不取出我們的舊靴來提醒我們的過去。相反的,祂已把我們的罪投入在深海之中讓它永遠消失。因為我們乃是祂的兒女,而不是祂領養的孤兒。讚美主名!——H.G.B.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來十19「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我們作得好不好,與我們來到神面前是沒有關係的。這節聖經告訴我們,來到神面前,不是靠別的,乃是靠主耶穌的血。作好、熱心,或是屬靈的經歷,都不能使我們更有資格來到神面前,更配親近神。惟有主耶穌的血,能叫你親近神。讓我們學習因著血敬拜神,藉著血來到神面前。── 倪柝聲

         我聽見有人說,我若能爬進天堂,站在門背後,就足意了。不,我們不是那樣戰懼的,爬到主面前來敬拜。我們是坦然無懼的進到神面前。我們若知道血的價值,我們就必定坦然無懼。知道血的價值是敬拜的條件。── 倪柝聲

 

【來十19芬尼博士(Charles Finney)是十九世紀一位著名的佈道家,在他的著作中,曾強調基督是『得救之路』:『你們不要被騙。一個沒有屬靈分辨力、沒有走上真道,及沒有一直走到終點的人,不可能得救。當心不可走錯路。要緊記,行為不是那正確的路。信心和教義都不是那路。這一切都是救恩的要素,但只有基督是惟一的「道路」。』──《影子的背後》

 

【來十19~20舊約裏的帳幕分為兩層:頭一層叫作聖所,第二層叫作至聖所,兩層之間用幔子隔開;進入至聖所的人,必須經過這幔子。至聖所是神的榮耀顯現的地方。幔子是指主耶穌的身體。當祂在十字架上釘死時,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幔子不裂開,人不能從它經過;主耶穌如果不死,不捨去祂的身體,人就不能從祂經過進入至聖所。這條通過幔子的路『又新又活的』。『新』在原文是『新獻的』或『新作的』。這裏我們看見十字架的常新!主耶穌的十字架,並不因年代久遠而陳舊。我們每次來到神的面前,都能看見主十字架的新鮮。神看十字架好像是剛才成全的事。『活』或譯作『永活』。基督死了又復活,為我們成功救恩,引我們到神的面前。祂的代死一直繼續到今天,祂的復活也是繼續到今天。祂的死和祂的復活,在今天還是新鮮的。── 倪柝聲

         有的人說,我們無論甚麼事,都是主耶穌代我們作,都是祂居間為我們轉辦。我告訴你,沒有這件事。這裏說,主耶穌為我們死,就是要使我們得以親自來到神的面前。── 倪柝聲

         羅馬書上的血,是指施恩座上的血,說到得救贖罪這一面的事。希伯來書上的血,是指幔子前的血,論到親近敬拜這一面的事。血不只赦免洗淨罪過,也使人親近神,帶領人敬拜神。── 倪柝聲

         第二道幔子裂開,才能從聖所進到至聖所。我的己被否認了,天然也被破碎了,才能達到基督的豐滿。

 

【來十19~22】「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到神面前。」

我第一次前來親近神,是借著基督的寶血,而要持續這個新的關系,每次都是借著祂的寶血。我是借著這一個根基得救,也是借著這一個根基來維持我與祂的交通。你說:「那是太簡單了,這不過是福音的初階而已。」是的,但我們中間許多人的難處,就是離開了這簡單的初階,也許有人自以為靈命長進了,就無須借著寶血了,然而,這是斷乎不可的。因為這是唯一到祂那裡的平安途徑。假如寶血的功效是有絲毫改變的可能,我們親近神的根基,就不那麼可靠了。但基督的寶血從沒有改變,也是永不改變的!神何時看見寶血,何時就心滿意足了。所以,我們親近祂,總是坦然無懼的。——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十20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作者的意見是說,在會幕裏,有一幅幔子掛在至聖所之前,以遮掩神的,人進入至聖所到神的面前,必須先撕破幔子。耶穌的身體把神聖的整體神蒙住,正如查理士.斯理(Charles Wesley)寫過一首聖詩,裏面有一句:『神聖披上血肉體』。人看見基督的身軀釘在十字架上被撕破時,就真正的看見神了。祂的整個生命就是啟示神。而在十字架上,神的愛完全表露無遺了。猶如幔子在會幕裏被撕破了,基督的身體破裂時,神偉大完滿的愛就能向我們啟示出來,並且敞開大門,引領我們進到神的面前。――《每日研經叢書》

祭司的職份是建立人與神之間的橋樑,這就是說,耶穌不單止指示我們通往神的路,並且親身直接嚮導我們到神的面前。人可以詢問路人,找到倫敦的白金漢宮,但這路人卻不能帶人進入宮內去見英女皇的。耶穌卻可以一直帶領我們到達神的面前。――《每日研經叢書》

 

【來十22】「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我們除了借基督的寶血以外,還能憑什麼膽敢進入至聖所呢?但我必須自問,我是否實實在在的靠著寶血,抑或借著其它的方法進到神面前?我說「借著寶血」,這是什麼意思呢?這乃指著:第一,我認識自己的罪;第二,承認自己需要寶血的潔淨,第三,我親近神是根據主耶穌所成全的工作。我只靠著祂的功勞來到神面前,而永不能憑著我自己的德行。例如:今天我特別仁慈或忍耐,或者今天我為主做了一些工等等,都無濟於事。我也許看錯了,但我還是擔心我們中間有些人會如此想:「今天我比較謹慎一點,今天我做得更好一點,因此,今天我能更有把握地親近神,並能禱告得更好!」不是的!絕對不是的!一個清潔的良心,永遠不是根據我們的德行或成就,只能根據主耶穌所流寶血而成功的救贖工作。——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24同心同德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在新約時代,信徒仍聚集在某一個人家裡同心禱告聚會,這使他們的靈性在彼此勸勉彼此扶持的團契中獲得成長,這樣的靈性成長是信徒獨自一人各行其是所不能獲得的。
我也有因積極參與一個教會的團契活動而得到鼓舞及支持的經驗。我的身體狀況曾經越來越不象樣,我知道,我需要有規律的運動以保持頭腦清醒和身體健康。但是我每嘗試一個新的運動計畫,很快就不能堅持下去,我的信心每每因此瓦解。有一個同事建議我們幾個人在午休時間一起慢跑,我們都同意去嘗試,結果發現這還真有效呢!如果我一個人自己跑,我會有一百個理由讓我放棄一百次。現在我之所以能堅持跑數百英里,是因為當我們一起跑的時候,我們互相鼓勵。
從更重要的層面上來看,這就是一個教會所應具備的。希伯來書1024節說: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同心同德彼此相顧可以幫助我們在基督的恩典及知識上成長。
不要各做各的!我們可以從共同的信念中得到極大的鼓舞!
仔細想想
你是否真誠地參與以聖經為基礎的團契生活?
你去或不去的動機是什么?
你如何鼓勵你在基督裡的契友?
基督徒就像火裡的炭,合則發熱,分則漸冷。
──《生命雋語》

 

【來十24有人曾說,一個聖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把基督啟示出來的人,我們可以活出基督,勉勵別人向善。我們還記得那個垂死的士兵,舉目望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說:『你對我來說,就是基督了。』――《每日研經叢書》

人類最崇高的職責就是去鼓勵別人。英國皇家海軍有一守則:『當別人擔當一件任務時,不准向他說出氣餒或阻嚇的話。』。以利法雖然責備約伯。但在無意間,竟稱讚約伯一句:『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伯四4)。從內心發出的稱讚真的可以造就別人。當別人懷崇高的理想時,人總是輕易去譏諷,而不是稱讚。人愛撥冷水,使人氣餒而裹足不前。冷眼旁觀的人比比皆是。但我們作基督徒的就當常以鼓勵扶助別人為己任。往往一句讚美或感謝的話,或替別人打氣,而建立造就了別人。――《每日研經叢書》


24~25為什麼要去?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
星期天的早上,我的左鄰右舍都精神抖擻地開始了他們一天的活動。一位鄰居正在將他的船拖出車道,他的家人正準備在湖上渡過一天。另外一位鄰居則很舒服地坐在門前的陽臺上看報紙。女兒的朋友打來電話,邀請她去打籃球。此刻我的家人正忙著找尋鞋子,希望能準時上教堂。
這些事曾經在你們家附近發生過嗎?如果是,你可能感覺你像是逆著一股冷流向上游。你很容易作出讓步,不上教堂會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你如此做之前,想一想您可能因此而失去的東西。
★與一群喜愛稱頌神大能的基督徒相聚的喜樂(詩1221
★信徒們相聚時帶來的相互鼓勵、關心和團結(林前1225)。
★順服神的命令,不停止聚會(來1025~26)。
★由神的話語給你帶來的教導、勸勉和挑戰(提後42)。
沒有任何其它活動可以取代你在主日與其它信徒相聚時所能得到的。教堂見!
除非我們把主日敬拜訂成目標,
否則我們仍末完成一周的工作;
當我們敬拜和向神支取恩典時,
我們面對工作所的各項幫助也就自然臨到。
基督徒就像燃燒的煤炭一樣
堆在一起火勢炙熱,遠離就變冷。
──《生命語》

 

【來十25】「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基督是教會的頭,而「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羅12:5)所以一切基督徒的關系,是肢體間彼此的關系,而從來不單是一個頭和肢體們的關系。當一個使徒在傳講一篇偉大的真理,台下所有的信徒都在點頭贊許,並且口中頻頻說出熱切的「阿們」時,從這個光景看來,似乎整個聚會的屬靈空氣是何等的深透彌漫!然而只有當信徒們自己彼此相聚的時候,才能顯出他們實際的屬靈情形。那個「臺上講,台下聽」的原則,對于傳福音給罪人,有其重要之一面,可是卻易於養成基督徒生活的被動性。只有那「圓桌交通」的原則,就是信徒互相勸勉,教會才能在生命中長進。我們的交通和聚會,是否有了「彼此」的真實印記?——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來十25四大藉口】

詩篇一百十六篇的作者認為讚美神是人生一大樂事,能和弟兄姊妹一齊敬拜神也是滿了喜悅。可是今天的基督徒在態度上完全不同了。李保羅牧師很坦白的說,「今天教會的致命傷有下面四個藉口:(一)怪天氣不好——但天氣不好並不影響我們參加盛宴及觀賞球賽;(二)怪牧師不好——批評牧師講道聲音太大或太小,太快或太慢,或詞不達意、講得不對、或無學術價值。太慢這樣批評牧師是忘記牧師是神的僕人,不管牧師講道多差,但他是在傳講神的信息,何況崇拜中還有唱詩和禱告,其價值不能完全抹煞;(三)怪別人不好——他們不參加教會崇拜,是怪教友不友善或態度虛偽,總之,他們有說不完的挑剔,但是始終沒有把自己列為被挑剔的物件而已;(四)怪心情不好——他們說,「我今天心情不好,做禮拜聽不進去,……」,他們不曉得,心情不好時,更應該參加教會的聚會來剛強自己。

不參加教會的聚會不但是一種罪,它也是一種靈命的溫計度(來十25),叫我們看見自己靈命的光景。要切記,神是怠慢不得的,神知道在我們的藉口背後的真正動機。參加一個教會不在乎他離教會多「遠」,而在乎他離神多「近」。——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來十25七個銅板的譬喻】

一位牧師提到人忽視屬於主的東西時,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帶了七個銅板上街,路上遇到一個乞丐要求他賙濟,那人就把那一串錢拿出來,給了窮人六個,自己留下一個。結果,乞丐不但不感恩,反而尾隨在好心人的後面,把那第七個銅板也偷了過來。」聽眾譁然罵道:「不知感恩的傢伙!」牧師說:「是的,許多人正像那個乞丐,神每星期給他六天,結果他連第七天也偷過來,盡情追求享樂。」

顯然的,在初期的教會中就有人不常參加教會的禮拜,查經會和「擘餅」(聖餐)。因此,希伯來書教我們不可停止聚會。個人靈修和讀經固然重要,但卻不能取代公眾的禮拜。

一位傳道人路過賓州的煤礦區,看見一大群的騾子,他問人這些動物從那裡來,別人告訴他:「這些騾子整個星期都在礦坑裡工作,星期天必須把他們帶出來見見陽光,否則牠們的眼睛會瞎掉!」這位牧師心裡想,假如他的教友都懂得這個道理,把禮拜天分別為聖,則他們對於屬靈的需要就不致那樣盲目了。基督徒正如炭火,聚在一起就很旺盛,分散就逐漸熄滅了!——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來十2629故意犯罪「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何況人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

聖經中再三警告,信主之後不可再犯罪(約514811;林前153;羅6115),但信徒是有再犯罪的可能(雅515;約 壹21516),如果犯了罪,要認罪悔改,才可以得赦免(約壹19;箴2813),但這是由於信徒被罪惡所勝,並非願意犯罪(羅72324;加61;詩653),所以犯罪之後非常痛苦不安(詩3234382~8),不能不痛悔認罪。(詩513417

可是若故意去犯罪,完全背離主,那結果就嚴重了,有的今生就要受到相當利害的刑罰和報應(撒下129~10)。甚至交給撒但敗壞他的肉體(林前55),若一直不悔改(林後1221;啟221),將來還要受更重的刑罰和報應,不僅失去神的國(林前611;弗55;加521),有的要交給掌刑的,受到嚴重的處分(太1834)。

所以信徒必須與罪惡相爭(來1214),自己勝不過,要求主拯救(羅72425),絕不可甘被罪制服作罪的奴僕。(彼後21920;約834;羅616)因為罪能迷惑人,叫人心剛硬(來313),越發犯罪,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以至故意犯罪了。這實在是可怕的事,但若及早認罪祈求倚靠主,主還是能赦免他,保守他到底的(來31516725)。──《每日天糧》

 

【來十29罪是把基督踐踏。罪不單止違犯律法;它把愛蹧蹋了。人可以抵受身體上很大的痛苦打擊;但心靈上的折磨卻是很難抵受的。這裏有一個故事,講述在希特拉的時代──當時有一個德國人被拘禁拷問並施以酷刑後,放在集中營裏。他仍能英勇地面對一切的苦難而直立不撓。但當他偶爾知出賣他的人原來是自己的兒子時,他登時心碎而死。敵人的侵襲,人可以抵受得住;打擊來自心愛的人,便能立刻致自己於死。當凱撒大帝被謀殺時,面對行刺者,毫無畏懼,並且蔑視輕看那個行刺者,但他見到自己的密友布魯特斯(Brutus)舉手打他時,他即以外袍掩面而倒下去了。因為基督既已來臨,我們若犯罪就不是違犯律法這麼簡單,我們簡直存心把基督的愛踐踏在我們的腳下呢。――《每日研經叢書》

 

【來十32~34安逸反會腐化人】人在現實的生活裏,往往是能夠處患難而難處豐裕;逸樂帶來的腐化影響比煩惱時的掙扎還要可怕。試看歷史上的漢尼拔(Hannibal)軍隊,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教訓了。當時,迦太基(Carthage)大將漢尼拔率領大軍和羅馬軍隊打仗,戰無不克。但適值嚴冬來臨而必須停止進軍。於是紮營於加布亞(Capua)。這個繁華的城市,在短短一個冬季裏,使整個軍隊習染了浮奢的生活,把羅馬大軍所不能摧毀的漢尼拔大軍的士氣摧毀了。當春天來到,士兵們已無心戀戰,於是敗在羅馬軍隊手下。――《每日研經叢書》

 

【來十32~34近年來我們讀到不少基督徒受苦的見證。他們在極度痛苦、失去自由的環境下,仍可以靠主站立。這些見證能堅固我們的心,使我們知道即或在最黑暗的時刻,人們仍可以靠主得勝。分享痛苦的經歷也能減削他人的愁苦。──《影子的背後》

 

【來十34這裏說到一些人的環境會改變。有人家庭環境從前很好,但忽然都失去了。今天所有的,明天不一定有。在過去將來之間有極大的改變。

  我們去新界旅行的時候,看見有些農場,其中住凓有些人,他們看來相貌堂堂,為甚麼在農場裏會有這些人住凓呢?原來在這些人當中,有的從前是某某將軍,曾帶領千軍萬馬,但如今竟是豬雞的管理者。這真是大大的改變。你知道在香港有多少孤兒嗎?最少有數萬人。他們之成為孤兒,當然由於種種的原因。在這些孤兒中,能進入孤兒院的只有其中一小部份。有些兒童他們從前的環境很好,但忽然遇凓人生的暴風雨,將原來的一切都改變了,愛他的人和他所依靠的人都沒有了,於是他們只得流落在街頭,孤單地生活在世界上。

  如果有人懸賞十萬元,徵求任何一生未流過淚,從來沒有害過病,或是年紀在五十歲以上而未曾見過任何親愛的人離開世界的人,但我相信在世界二十餘億人中,沒有一個人能有資格應徵。因為這個世界是流淚的世界,生離死別的世界,痛苦的世界,孤單的世界。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一次與門徒坐船過加利利海,在海中忽然風浪大作,海水打進船中,門徒甚是驚慌,當時主亦在船上,門徒將主叫醒,主斥責風與海,他們遂能平安到達目的地。人生也如海中的一隻船,忽然會遇到風浪,但如果有主同在,則能平安無事。

         在印度有一位傳道人覺得教會的工作有所需要,於是他就去見一位平素熱心奉獻的基督徒,希望主感動他而有所奉獻。這位信徒果然受了感動,於是就地簽了一張面額五百盧比的支票。這個傳道人拿到這支票時,心中滿心歡喜感謝主!就在這時候那位基督徒忽然收到一封電報,裏面說到他的貨物在某船上因失事而完全失去了。這位基督徒看完電報後對傳道人說:「請把支票拿回我,我要改一改。」傳道人聽了,心想:恐怕他因為損失了貨物而改變他的奉獻?這位基督徒果然將支票改了,改作一千盧比,多了五百。傳道人看了以為他受刺激過度,把支票寫錯了。後來這位基督徒說:「我接到了一封從天上而來的電報,告訴我世界上的財寶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多積財寶於天上。」傳道人聽了這話,才明白他為什麼將五百的支票改為一千。──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來十36行完神旨「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神已經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彼後14),祂不只應許賜給我們永生(多12), 並且應許進祂的國得祂的榮耀,承受天上各樣屬靈福氣,基業(帖前212;弗13~6;雅25)。此外,還有許多的賞賜(雅113;提後48)。

舊約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預表得救,但還須要走一段路,才能進入迦南,承受神所應許的美地,其中許多人因犯罪而倒斃在曠野,未能進迦南得地為業(林前101~11;來37~19)。所以這裡警告我們說,必須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若有人中途犯罪,跌倒退後,就失去所應許的福分(來1038~39;弗55)。

為此聖經中有許多的話教訓信徒,要謹慎小心不可犯罪,並要努力追求,好得到將來的應許。如果一信主就完全得到一切,就不要奔走,力求生命長進,明白真理了,那是不對的,我們必須遵行神的旨意才能進天國(太721)。將來要根據現在的一切情況受審判,得報應。永遠的前途,得失也是根據今生的情況而定的。所以必須努力追求明白真理,遵行神的旨意,達到神的要求和目的,絕不能隨便度日,貪愛世界為肉體活著。──《每日天糧》

 

【來十38「只是義人必因信而活。」每一次有一屬靈的經歷,原則總是這樣:先有一山頂感覺的快樂,隨即有一山洞的經歷,然後有一山頂實在快樂。當我們剛聽得一新的真理,覺得頂快樂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就得著了。跟著來的,就是試煉――在山洞裏覺得一切都是黑暗;也千萬不要以為是失去了你當初所得的真理,經過山洞而存在的,才在實際上有所得著。神的目的,就是要除去你情感的生活,要你因信而活,不是著感覺而活。信心是原則,感覺是靠不住的。神是把你感覺的械繳去,使你有機會信神。── 倪柝聲

         「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這話引自哈巴谷書二章四節。在新約裏,還有兩卷書曾引用過這話,一在羅馬書第一章,一在加拉太書第三章。『得生』也可譯作『而活』。羅馬書是指罪人因信得生,著重在『得生』;加拉太書是指人得生是因著信,著重在『信』;希伯來書是對信徒說的,所以譯作『因信而活』更好。因信而活,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神必須把我們從感覺中帶出來,進入到因信而活的裏面去。神要我們得著祂的真理,但祂不是要我們在感覺裏得著,乃是要我們在信心裏得著。因信而活,是能在枯乾中度最快樂的生活,在最快樂中度最枯乾的生活。『他若退後,我心裏就不喜歡他。』你如果因信而活,就必定有一個態度:一心求神的喜歡,決不肯退後。── 倪柝聲


【來十38直譯】「義人必因信而活。」
  眼見和感覺常會代替信心。高興的情感和滿足的經歷僅是基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分。前途中埋伏著的試煉,逼迫,戰爭,絕非不幸,乃是我們必受的訓練。
  在這一切患難的經歷中,我們須認定主活在我們裡面,不管我們的感覺怎樣。許多人因為感覺而跌倒;他們依靠感覺,不依靠信心。
  有一個姐妹告訴我們︰她有一次覺得神離開了她。他的恩典,憐憫,似乎完全跑開了。她在這種情形之下有六星期之久,有一天神對她說:“凱瑟琳,你一直在外面的感覺上尋找我,所以找不著我;這六星期中我卻在裡面等待你;你應當到你靈中內室裡來找我,因為我在那裡。
  我們應該分辨情感和事實,這是何等快樂的一回事︰當魂感覺孤單淒涼的時侯,我們的信心仍能說︰我看不見你,我覺不到你,但是你始終在這裡,所以我一直是這樣的我。哦,主,你一直在這裡;荊棘雖然沒有燒毀,但是的確被火燒著。我要把我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我所站的是聖地。”——《基督徒報》(London Christian)
  我們應該信神的話語和能力過於信我們自己的感覺和經歷。我們的磐石是基督,漲落的不是磐石,乃是我們魂中的海潮。——羅斯福特(Ruther-ford)
  我們的眼楮應該凝視基督已經完成的工作。我們應當仰望耶穌,張起我們的帆來,勇勇敢敢地與浪相搏。不要留戀在不信的港口裡,不要躺臥在黑暗的死寂裡,不要任你的感覺上下顛簸像碇泊在港口的船隻一般. 屬靈的生活不是蹲伏在情感上的, 也不是留戀在淺水裡的。撐開去!撐到大風大浪中去。信靠主,他是管理海洋的主。飛鳥越飛得高,越是安全。如果它飛得低——靠近地面——它也許會陷入捕鳥者所設的網羅裡去. 照樣,如果我們一直匍匐在低地上——依靠感覺,情感——我們就要看見我們自己將要被千萬中網羅——懷疑,失望,誘惑,不信....——所纏累。這就是好象飛鳥,網羅設在眼前仍不躲避(箴言一:17) ——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馬克特夫(J.R.Macduff)

 

【來十3839退後危險「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至靈魂得救的人。」】

人一信主之後就要一直堅信下去,要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來314),必須因信而活,因信走路,因信神的話真實,神的應許可靠,神的命令可畏,而切實遵行神的旨意,最後必得神所應許的一切福分。

最大的危險是中途退後,信心軟弱,動搖。對於屬天永遠的盼望失去興趣,因著道路艱難而灰心,卻回頭看世界很可愛,追求現實,專注肉體的需要,希圖苟安一時。這樣,就退後了,不再走十字架的窄路,而走回隨從肉體情欲,貪愛現今世界的(提後410),似乎是自由的大路。

結果呢?神心裡很不喜歡,因為那是走向沉淪的路,失去盼望和永遠的福分。今生來世都落得一場空,真是可惜可悲到極點。人不能妄想追求地反而得到天,走滅亡的路,反而得到永生(太71314;腓31819)。惟有羨慕天上更美的家鄉,奔走神所擺在前頭的路程,才能到達那榮美的應許之地(來121)。──《每日天糧》

 

【懷恩早禱】

19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

20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22 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 神面前.

23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24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25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26 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

32 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

33 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

34 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

35 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36 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 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37 『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

 

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10:24-25

 

讚美那真實無變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不需要我們獻上甚麼來充滿祢的倉庫,或用甚麼來換取祢恩惠的供應。祢不需我們作祢的謀士獻計,也不需要我們插嘴加把意見,更不需要我們指示怎樣才是公平的路和通達的道。祢坐在地球大圈之上,祢鋪張穹蒼如鋪幔帳,祢展開諸天如展開可居住的帳棚,祢是萬有之主,是我們稱頌的至高真神。

清早起來到祢的跟前,不是習以為常的表面美事,乃是每早上真心誠意地前來親近祢,求祢潔淨我們的良心,讓我們卸下各樣纏累我們的重擔,除去我們心靈的污穢,並且求祢悅納我們再次獻上的心志,保守我們不再沾染世俗,叫我們的行事為人不是要得人的心,乃是要討祢的喜歡,能活著就是基督。

 

感謝主耶穌,祢一次的獻上自己,就成為我們永遠得著成聖的地位,因祢的身體為我們擘開,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叫我們能在中間走過,領取所應許的救恩,能面對紅海般的疫情和苦難,深信腳掌一踏進去,祢必為我們開一條出路,一條通達的大道。

主耶穌請原諒我們在天良的虧欠得蒙灑淨,身體也蒙清水洗淨之後,卻無所事事甚麼都不幹,赦免我們沒有存真誠的心和完備的信,也沒有堅守所承認的盼望,結果在世風日下、疫情的衝擊、和社會的動盪中,東歪西倒,信心左右搖擺。赦免我們只把目光留戀在不義的事上,埋沒關懷,失去愛心和善行,甚至不停地彼此控訴,挑啟爭端,使教會的地氈上佈滿沙石,叫行動不便及軟弱的弟兄姊妹跌倒,使未信的人卻步。

 

聖善的聖靈,求祢在我們心中吹響末世的號筒,因為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我們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襲擊一般,我們的缺乏彷彿手拿武器的劫匪前來攻擊一樣。提醒我們不要養成停止聚會的習慣。求祢禁止我們的腳步不走上故意犯罪的路上,糾正我們的內心不要存著不良的動機和歪念,阻止我們縱容自己在主裡用忿怒、不和、及互相仇視,不斷踐踏在上帝的兒子身上。禁止我們一隻手拉著祢,另一隻手卻在作惡,明明的褻瀆侮辱祢的恩典。

 

求聖靈賜我們平安的靈,先安靜等候,在疫情中,天災人禍和身心靈大爭戰的各樣苦難中,能細察祢的手在那裡動工,明白祢的心意。叫我們能提起勇敢的心,去陪伴那些受苦的群體,甘心忍受同被捆鎖,同坐在爐灰中,等候天父賜下憐憫,深知道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